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淨土五經-影音版第一輯(2) 上道下證法師恭讀-佛說無量壽經

蓮音小故事    郭惠珍醫師(道證法師)主講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佛陀對待弟子的態度,就如同老師對待學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導弟子的東西,並不是數學或歷史等這些課程,而是做人處世的方法。由此觀之,我們將佛陀稱為「做人的老師」可能是最適當的。
 
我們這一位做人的老師—佛陀,為了要考驗弟子們理解佛理的程度,經常拿一些問題來教導弟子,有時候更提出一些應用的題目,看弟子能體會多少,本題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佛陀問弟子:「未曾受過佛理教化的人,會遭遇到快樂或痛苦的感受,也會遇到非苦非樂的感受;受過佛理薰陶的人,也同樣會遇到這些感受,如此說來,聽過佛理與未聽過佛理的人,他們的差別何在呢?」
 
弟子們就向佛陀回答說:「大德!我們所學習的皆是以佛陀為主,但願佛陀能夠做我們的眼目,給予我們正確的啟示。」佛陀就告訴弟子們說:「未曾受過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萬分的悲痛,越來越迷惑,愈來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後,又中了第二支箭,感覺越來越痛苦。但是,受過佛理薰習的人,若是遇到痛苦的事情,絕對不會只是悲痛,不會自己亂了手腳,所以我說:「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對於遇到快樂的事情,佛陀也說了同樣的話,譬如:看到很美麗的花,受過佛陀教化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樣,引起快樂的感受,但是決不會因為快樂而迷失了自己,倘若在快樂中迷失了自己,則第二支箭就會帶來痛苦,所以佛陀說:「不受第二支箭的苦」,這就是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區別。
 
我們在痛苦中的人,都應該好好的來想一想佛陀的這一番教化,好好來學習佛陀處理痛苦的智慧。譬如我們生病躺在床上,如果每日都是在埋怨:怨恨自己為何會如此不幸得了這種病?耽心喉嚨如此痛苦,不知要如何吃飯?埋怨自己的負擔為何如此的沈重?回想自己一生都沒做過什麼惡事,為何讓我如此難過?想到家中小孩無人照顧,不知該怎麼辦?想想自己的病不知能否康復……一直憂慮到白天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連做夢也是面帶愁容。我們想想看,倘若如此,對自己有何好處呢?
 
我們生了病,肉體上的痛苦,就好像中了第一支箭,倘若我們再自尋煩惱,操心這個、埋怨那個,如此則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乃至第四、第五支箭,就不斷的射過來,就會使我們更加的痛苦,使我們的身心更加的混亂,使我們失去了光明與智慧,無法解決任何的問題。
 
所以我們受苦中的人,最好都能夠學習佛陀的教化,使心情能夠平靜下來,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使心情能夠平靜下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念佛,念「阿彌陀佛」。我們無論遇到任何苦樂的事情,應該練習先念「阿彌陀佛」,如此簡單而又能很快的使我們的心情能夠平靜下來,我們慢慢的想佛陀的光明,將佛陀的慈悲及智慧,充滿了我們的內心,充滿了我們全身,一旦我們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那麼第一支箭的痛苦,也就會很快的消失。……阿彌陀佛。
 
(謄錄自台語蓮音小故事錄音帶)
 
~勸修淨業頌~
 
聞說西方最易求
萬緣從此一時休
輪珠疊足圓蒲上
只與彌陀作底頭
 
—大智律師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國界嚴淨第十一}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經文: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復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阿難聞已,白世尊言: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及佛神力,故能爾耳。阿難白言: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於此法,實無所惑。但為將來眾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

第三卷  從第十一品至第廿九品
 
上卷表彌陀因地大願之發起。本卷表彌陀究竟果覺圓滿大願之成就。經中備顯極樂依正主伴,清淨莊嚴,微妙奇麗,圓明具德,超逾十方,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於第廿四品,標顯本經綱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三輩往生之勝行,復於廿五品更廣明往生之正因。故祈讀者,於如是章句,應深尊重,發起淨信也。
 
上卷明發願,本卷表願成。故知經中種種超勝獨妙之處,均由於本願之最勝極妙也。且經中再三拈出「願」字,如第十五品末曰:「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第廿七品曰:「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卷末第廿九《願力宏深品》云:「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由是可見,上卷是因,本卷是果。佛國超逾十方,唯因佛願宏深,恩德無極。
 
第廿九品末復云:「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故我儕今日,正宜乘阿彌陀佛所施恩德,發願往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如第廿三《十方佛讚品》曰:「至心回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往生正因品》曰:「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故知深信切願,持佛名號,乃我等唯一直出生死之寶筏。以佛果覺,作我因心。因果如如,直趨究竟。自覺覺他,唯此普施真實之利。
 
又經中從第十一《國界嚴淨品》至第卅二《壽樂無極品》,廣說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主伴種種清淨莊嚴,事事無礙之相。如是無量無邊、微妙奇麗、不可思議之事相,悉因阿彌陀佛殊勝大願之所成,亦即極樂導師本淨明心之所現。事理無礙,故經中所宣妙相,悉是實際理體。復以事事無礙故,彼國一毛一塵,無不圓明具德。事事無礙乃《華嚴經》所專擅,今經復廣顯事事無礙,故知今經何異《華嚴》,極樂不離華藏。如曰弘法大師《秘藏記》曰:「華藏世界義。華者,理也。理遍法界,藏諸法於其中。故曰華藏。是華藏世界者,最上妙樂在其中,故曰極樂。當知極樂與華藏。雖名異而非異處。」又《秘藏記鈔六》曰:「天親《淨土論》(又名《往生論》),極樂世界名華藏世界。是其證也。以蓮華成國土,故云華藏。受最上妙樂,故曰極樂。是一處異名也。」
 
又《住生論》謂極樂三重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曇鸞大師註曰:「此三句展轉相入。依何義名之為法,以清淨故。依何義名為清淨,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真實智慧者,實相智慧也。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也。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無知,故能無不知。是故一切種智,即真實智慧也。」曇鸞大師云:「相好莊嚴即法身。」是畫龍點睛之筆。《宗鏡錄》曰:「至理一言,轉凡成聖。」經此一點,大地無寸土。世多謂淨土偏著於事相。然未知極樂世界不可思議。所顯事相即是法身。如善導大師所說,「指方立相,即事而真」。密宗所主「當相即道,即事而真」,與此同旨。又如文殊令善財童子採藥,童子持一莖草來,並曰:「遍觀大地無不是藥者。」若能如是會取,則禪密淨土,即三即一。塵毛剎土,悉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境界。
 
國界嚴淨第十一
 
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復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惟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上段正明極樂世界依報莊嚴。是第一「國無惡道」,第卅九「莊嚴無盡」等願之成就。「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往生論》明三種功德莊嚴。一者彼佛國土。二者,阿彌陀佛。三者彼諸菩薩。(每一皆其無量功德莊嚴。)具此三種功德莊嚴,故云:「無量功德,具足莊嚴」。論又云:「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蓋謂極樂世界一一皆應國人機宜而現。如泉池德水,「一一隨眾生意」,猶如摩尼寶又名如意寶,能隨人意而現種種。論中「如彼摩尼如意寶性」者,《論註》曰:「借彼摩尼如意寶性,示安樂國土,不可思議性也。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舍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若須衣服、飲食、燈明、樂具,隨意所欲,種種物時,王使潔齋,置珠於長竿頭。發願言:『若我實是轉輪王者,願寶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隨我心願。』爾時即便於虛空中,雨種種物。皆稱所須,滿足天下一切人願,以此寶性力故。彼安樂國土亦如是。以安樂性種種成就故。」又「相似相對」者。《論註》曰:「彼寶但能與眾生衣食等願,不能與眾生無上道願。又彼寶但能與眾生一身願,不能與眾生無量身願。有如是等無量差別,故言相似。」蓋謂極樂國土成就不可思議力,超逾一切,無能比者。今借摩尼為喻,此寶實亦遠遠不如,故云「相似」。且只是勉強以為對比,故云「相對」。對者,對比也。
 
又「無量功德,具足莊嚴」者,曇鸞大師《論註》曰:「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曇鸞大師和盤托出如來秘藏。蓋謂菩薩依於法性之實際,入於清淨智慧(即經中之「住真實慧」也)。故遠離虛偽顛倒,是為真實功德。真實功德即「無量功德」。極樂世界乃如是真實功德之所莊嚴。故曰「具足莊嚴」。故成就不可思議之力。《論註》又曰:「不可思議力者,總指彼佛國土十七種(請參閱彼論)莊嚴功德力,不可得思議也......。此中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一者,業力。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乃由彌陀無上最善住持國土之功德威力所攝成。)」又十七種功德成就中,第一為莊嚴清淨功德成就。《論註》曰:「此清淨是總相。佛本所以起此莊嚴清淨功德者,見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指生死)相。如尺蠖(屈伸蟲)循環,如蠶繭自縛。哀哉眾生,顛倒不淨。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於不輪轉處,於不無窮處,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是故起此清淨莊嚴功德也。」今經曰:「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正因此功德成就也。
 
「眾苦」者,苦以逼惱為義。苦事眾多。諸經論中為三苦、八苦等。三苦者,(一)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眾苦逼迫身心,苦上加苦,故曰苦苦。(二)壞苦。此土無真樂,雖有少分之樂,樂不久住。當樂壞時,不勝憂惱,故曰壞苦。(三)行苦。非苦非樂,因念念遷流,故名為行。終歸變滅,故曰行苦。上之三苦,極樂永離。如《疏鈔》曰:「彼國離欲清淨,則無苦苦。依正常然,則無壞苦。超過三界,則無行苦。」
 
又八苦者,乃人間之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與五陰熾盛八苦。(一)生居胎獄,是生苦。(二)老厭龍鍾,是老苦。(三)病受苦痛,是病苦。(四)死悲分散(自身四大,與今世眷屬悉皆分散),是死苦。(五)愛則欲合偏離。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是名愛別離苦。(六)怨則欲逃偏遇。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欲求遠離,反而集聚,是名怨憎會苦。(七)求則欲得偏失,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八)五陰熾盛苦。《圓中鈔》曰:「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陰即覆蓋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也。盛即盛大之義。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曰五陰熾盛苦。」此土八苦交煎,彼土永離諸苦。《疏鈔》曰:「彼國蓮華化生,則無生苦。寒暑不遷,則無老苦。身離分段(指分段生死),則無病苦。壽命無量,則無死苦。無父母妻子,則無愛別離苦。諸上善人,同會一處。則無怨憎會苦。所欲自至,則無求不得苦。觀照空寂,則無五陰盛苦。」
 
「諸難」,指八難,謂見佛聞法有障難。又名八無暇,謂無有閑暇以修道業也。八難者,《圓中鈔》曰:「一、地獄難。地獄之中,長夜冥冥,受苦無間,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二、畜生難。畜生道中,受苦無窮,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三、餓鬼難。餓鬼道中,受苦無量,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四、長壽天難。謂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第四禪中,無想天也。言無想者,以其心識不行,如冰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障於見佛聞法,是故名難。五、北鬱單越難。梵語鬱單越,華言勝處。謂此處感報,勝東西南三洲也。其人壽一千歲。命無中夭。為著樂故,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故名為難。六、盲聾瘖啞難。謂此等人,雖生中國,而業障深重,盲聾瘖啞,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雖說大法,亦不能聞。故名為難。七、世智辯聰難。謂世間之人,邪智聰利者,惟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故名為難。八、生在佛前佛後難。謂佛出現於世,為大導師。令諸眾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人有緣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後者,由業重緣薄。既不見佛,亦不聞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後難。」又「此之八處。雖感報苦樂有異,而皆不得見佛,不聞正法,故總稱為難。」極樂世界,則「永無諸難」,如《圓中鈔》曰:「無三毒之因,不造惡逆之業,故無三途之苦果,無三道之障難也(地獄、畜、鬼三惡道之難)。聞法入定,不墮無想,故無長壽天難也。雖受極樂,常受教化,故無北俱盧洲(即鬱單越)難也。六根清淨,明利黠慧,故無盲聾瘖啞難也。眾生生者,皆正定聚。故無世智辯聰難也。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經無量劫,觀音即補其處,號普光功德山王佛,故無佛前佛後難也。」
 
「惡趣」。趣者,謂眾生趣往之處。有因必有果。從因向果,是名趣。《俱舍論八》曰:「趣謂所往。」又《法華文句記》曰:「從一至一,故名趣。」「惡趣」即「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也。《阿彌陀經》曰:「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此正第一大願,「國無惡道」之成就。
 
「魔惱」。魔者,梵語魔羅之略。譯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義林章六》云:「梵云魔羅,此云擾亂、障礙、破壞。擾亂身心,障礙善法,破壞勝事,故名魔羅。此略云魔。」又《慧琳音義十二》云:「魔羅,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異名也。此類鬼神有大神力。能與修出世法者,為留難事。名為魔羅。」又《智度論》中稱四魔:一者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故名魔。二者陰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三者,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其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為魔之本法。他三魔因相類,乃從而稱魔也。今云「魔惱」者,以魔能惱害身心故。又煩惱即魔故。
 
極樂世界永無魔惱者,因舉體是一清淨句也。乃「住真實慧」之所莊嚴,「真實之際」之所開示,故能惠「真實之利」。於真實中,一法清淨,尚無魔惱之名,何況有實。如《法華經》云:「佛言: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驕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是明極樂無有諸惱也。至於魔事,穢土眾生,以念佛故,尚得免除,何況生彼淨土。《十往生經》云:「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又此土修行,若生魔障,則以念佛治之。(見《止觀九之二》)又《淨土修證儀》云:「十乘之理觀,能發九境之魔事。以五蘊生死迷暗之法為境故。淨土之事觀,以彌陀果人清淨之功德為境故,永絕魔事。心無邪念時,則聖境現前,光明發顯。」彌陀果德,無量清淨。是故彼國,永絕魔事。
 
「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四時」者,春夏秋冬。「寒暑」者,大冷大熱。「雨冥」者,陰雨。彼國十七種功德莊嚴成就中,此顯第三種莊嚴性功德成就。《論註》曰:「性是本義。言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又言,性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也。」今於天,則無四時等異。於地,則無江海山谷之相。唯是寬廣平正,黃金色地。於人,如《論註》云:「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此正顯性地平等,法海一味之密意。是為莊嚴性功德成就。
 
「復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惟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無江海須彌等,續顯性功德成就。「須彌」者,譯為妙高山。乃一小世界之中心。四寶所成。處大海中,出水三百三十六萬里。外有九山八海。其外圍名曰「鐵圍山」。須彌山頂中央為帝釋天所居。餘卅二天,分住四側。四天王天,居山半腹。南瞻部洲等四大洲,在海之四方。(按太陽繞須彌。過去有人認為須彌山在地球上,顯係誤會,須彌乃較太陽更大之天體。南瞻部洲即地球。至於所謂「水」者,指流體。「海」者,指流體會積之處,非世間之實海也)。
 
「自然七寶」者。《會疏》曰:「娑婆穢國,雜業所感,故以泥土瓦礫為地體。彼土專以無漏淨心所現,故以七寶為其體。是布施持戒所攝取也。性不造作,故云自然。」文中「性不造作,故云自然」,與《論註》解「性功德成就」曰,「性是必然義」同旨。蓋性德自然,非可造作。是自然義。修德有功,性德自顯,必然如是,是「自然」義。「七寶」者,諸譯及餘諸經論稍有差異。本經指「金、銀、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瑪瑙」。(美玉見《唐譯》,水晶見漢吳兩譯)。《阿彌陀經》為「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智度論》曰「金、銀、毗琉璃、頗黎、車磲、瑪瑙、赤真珠(此珠極貴,非珊瑚也)」。《般若經》七寶中包括琥珀。《魏譯》亦有琥珀。總之極樂眾寶,微妙奇麗,遠超世間。聊借世寶之名,以作比況耳。
 
「黃金為地」見小本經文。今曰:「自然七寶,黃金為地」,乃表性德自然之黃金等七寶,合成為地也。《魏譯》曰:「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合成為地。」又《觀經》曰:「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今極樂國土,地無土石,唯是性德妙寶莊嚴。如《往生論》云:「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珍寶性」者,蓋謂自性中之珍寶。是故具足一切微妙莊嚴。此即《往生論》中,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也。
 
「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心淨土淨,心平地平,心地平等,則大地平正。《往生論》偈云:「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即此寬廣不可限極之意。《論註》曰:「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是即《往生論》莊嚴量功德成就。莊嚴之「量」不可限極也。
 
「微妙奇麗,清淨莊嚴」。「妙」者,勝妙難思也。「微妙」者,則妙中之妙,難思中之難思也。「麗」者,美好也,光華也。「奇」者,異也,不耦也,特也,非常也。「奇麗」者,特異獨超之美妙與光華也。如極樂之地七寶所成,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呈月,故云奇麗。「清淨莊嚴」。清淨者,永離染也,莊嚴者,具萬德也。《論註》曰:「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又曰:「性者,本義也。能生(性)既淨,所生(國界)焉能不淨。」因安樂國土是清淨本性之所莊嚴成就也。
 
「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本經《至心精進第五》法藏比丘願作佛時,智慧、光明、國土、名字,皆聞十方。並曰「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由於法藏菩薩因中發超勝無數佛國之願,至作佛時,本其所願,即自得之。如《光明遍照第十二》曰:「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是故極樂國土,具足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阿難聞已,白世尊言: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忉利天」,譯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須彌山之頂。中央有一天城,帝釋所居。四方各有八天城,總數為三十三處。故稱卅三天。此忉利天之諸天,與四天王天,皆依須彌山而住。阿難今聞佛說極樂世界無有須彌山,故問上述諸天,依何而住。
 
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
 
「夜摩」具名須夜摩。欲界天中第三天。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須彌而住。名地居天。夜摩以上住於空中,名空居天。譯為時分、善分。《佛地論》曰:「夜摩天者,謂此天隨時受樂,故名時分。」「兜率」,譯作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乃欲界第四天。於五欲之樂,生喜足之心,故名喜足。其內院為彌勒大士之淨土。外院為天眾之欲樂處。
 
「色無色界」。「色」指色界諸天,「無色」指無色界諸天。皆位居欲界天之上,住於虛空。故世尊反問阿難,若無須彌,天即無有住處者,夜摩以上諸天,住於何所?今娑婆世界夜摩諸天,尚能不依須彌,能住於空。則彼土諸天,何須有須彌也。阿難答曰:因有不可思議業力,致使諸天依空而住。「業」者《俱舍光記十三》曰「造作名業」。謂身口意之所作名業。作善名善業。作惡名惡業。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惡業有生惡果之力用。故名業力。《有部毘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免。」
 
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及佛神力,故能爾耳。
 
「果報」者,據《箋註》意。果報指過去所行善惡,感得之結果與回報,故名果報。本為一體。若細區分,則吾人今日所遇之境界,由於過去世中,所造業因之結果,是名「果」,又對應於造業之緣而報者,名為「報」。正可生果之物曰因。助其因而促使得果者,名曰緣。譬如米麥之種子,因也。農夫之耕耘與雨露之滋潤等,緣也。今年米麥之成熟,是以去年米麥為種子,故對應於去年之米麥,則是果。對應於去年之農夫與雨露,則為報也。
 
「不可思議」者,超情離見,非眾生思維語言之所能及。「眾生業報」。「業報」指業因與果報。由於善惡之業因,則遭受樂苦之果報。《寶積經九十六》曰:「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又如《普賢行願品》曰:「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作業無邊,報必隨之。如《俱舍論九》曰:「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故云「眾生業報,不可思議」。
 
「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者,如《大集經》曰:「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又臨濟曰:「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可見眾生之日用與境界,均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也。又《法華經》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深顯眾生善根,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
 
「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言諸佛者,通指十方如來。「聖力」。力者力用。又據《梵語名義大集》及《宗鏡錄》四十八,有五種力:(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識力,(四)大願力,(五)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種力不可思議。故云聖力不可思議。現約今經,法藏大士住真實慧,於無量劫莊嚴佛土,德如普賢。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令一切眾生皆得真實之利。以如是大願大行無量真實功德,故成就聖力與國土皆不可思議。曇鸞師於十七種國土莊嚴功德成就下,一一註曰「焉(或安)可思議」。如「光為佛事,焉可思議。」「此水為佛事,安可思議。」「此影為佛事,安可思議。」「此聲為佛事,焉可思議」。最殊勝者,則為諸住生者,「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又《金剛頂經》曰:「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藏。」(前已明證極樂世界即是密嚴華藏。)如是勝妙國土,皆非微塵所成,本非世間物質,不賴萬有引力而維繫,故不需有須彌也。且以國土乃金剛自性清淨之所成,故云世界不可思議。
 
「其國眾生功德善力」。「其國」指極樂世界。諸往生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種種正行、助行、定善、散善,求生淨土。持萬德圓具之名,入一乘大願之海。如是殊勝功德,無量無邊,故其力用,實難思議。修善所得之力用,稱為「善力」。《淨影疏》曰:「依法正修,名為善力。」極樂眾生之功德善力均不可思議。又「住行業地」者,《會疏》曰:「行業之地者,是則彌陀如來大願、大行、大業成就之地也。」極樂眾生因有無量功德善力,乃能安住於彌陀如來願行大業成就之地,故云「住行業地」。如第二卷第四十七願徵引《論註》,謂見彌陀身相,得平等身業,聞名得平等口業,遇光知法得平等意業。是即住於彌陀之行業地也。由於極樂眾生功德善力,安住彌陀行業地之力,及彼佛無上威神之力,是故極樂國土,不賴須彌,自然安住。
 
阿難白言: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於此法,實無所惑。但為將來眾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
 
阿難至此,始陳明發問之動機,蓋鑒於當來眾生,情執深重,於此疑惑,故代啟問。今世此界眾生,往往顛倒,謬執此界之現象與規律,以管測諸佛境界。甚至執一隅之見,以疑佛說。聞佛說極樂無須彌,便疑彼國諸天,依何而住。佛破其惑,故反問之。蓋以此界夜摩等天,亦不依須彌。焉能據忉利以下之事相,以疑極樂。阿難大權示現,為眾生而問。故不云「住空」。而答「不可思議」。於是引出世尊殊勝開示。道出全經要旨。蓋本經通身是一部「不可思議」也。
 
上述眾生情見,不但不明佛法,實亦違反現代科學。因我人所處之世界是三維空間,故人腦之思維分別,在妄念不斷之情況下,不能超出此空間之局限性。更焉能依三維空間之規律,以妄測更多維空間之實際?現多維空間之理論已為科學界所承認。佛世界常寂光土之維數應為無量維。
 
又彼土實超人天,因順餘方,始名人天。所云忉利、四天王天等等,亦皆是順方適俗之談。經云彼國聖眾,「有在地受經聽經者」。又「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又彼土聖眾,宮殿隨身。故知其國宮殿有居空者,有在地者。故以夜摩(空居)忉利(地居)等天為喻耳。經中《超世希有品》曰:「但因順餘方俗,故有天人之名。」故知天人與天皆是順俗之說。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念佛時妄念不可能突然斷了

蓮音小故事
郭惠珍醫師(道證法師)主講

◎漫談念佛
李宜玲敬記
人類語言中最好的一句話便是大家都聽過的「阿彌陀佛」,有的人一聽到就很想笑,學電視回答說:「善哉!善哉!」有的人聽到即很煩惱的說:「啊!我又還沒有死,您怎麼給念阿彌陀佛!」他以為阿彌陀佛是人死去,師父為人超度才念的,這都是錯誤的看法。到底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說「阿彌陀」這三字,這三字是梵語翻譯過來的,他的意思是「無量」,包含無量光明—無量的光明就是無量的空間中最好、最美妙的一切;又包括無量的壽命,也就是無量的時間中一切的莊嚴美妙。「佛」這字我們常常聽到,不過也常常將佛與一些鬼神混在一起,分不清楚,其實佛的意思是「覺悟者」,他已經覺悟宇宙人生一切的道理,而且他的慈悲和智慧都已經達到圓滿無障礙的地步,不但他自己覺悟,已經達到絕對快樂歡喜的境界,而且也願一切的眾生和他一樣,永遠不受一切的痛苦,可以解脫自在。所以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包含無量無邊的意思,包含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慈悲、無量智慧和無量覺悟。你想想看,我們語言當中有哪一句話能比這一句更好的呢?有人以為阿彌陀佛這是老太婆才念的,哪有年輕人也在念這些?事實上,阿彌陀佛是真正有研究者才知道要念的,目前臺灣的大學生念阿彌陀佛多比老太婆還要虔誠,因為他們研究佛教的道理,瞭解這一句阿彌陀佛原來是如此美妙啊!
有的人一聽到別人跟他說「阿彌陀佛」,他就說:「不好意思啦,念小聲一點啦,讓別人聽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們這張嘴什麼不好的話都說,譬如現在最流行的什麼「傷腦筋」、「真頭疼」,其實你想想,傷腦筋有什麼好呢?你不明白意思即隨著他人胡說,也不自己用腦筋去想想看,什麼時候我們才會傷腦筋呢?譬如說車禍撞到頭,受傷才會傷到腦筋,或是中風傷腦筋、半身不遂,那就很悲慘,有什麼好呢?為什麼這種不吉利的話,大家都掛在嘴上,自己卻不知道!想想,阿彌陀佛如此的好話反而不知道該說,這樣是不是顛倒呢?再說,與人見面總是說:「你好嗎?」「你吃飽了嗎?」不管你回答:「好,很好。」或是「不好」;不管是回答:「吃飽」或「還沒吃飽」,均沒有多大意思,不如我們互相說一句阿彌陀佛,代表我們彼此無量祝福的意思,這句話包含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覺悟、慈悲和智慧,可以互相的提醒我們要以智慧來做事、互相來提醒我們要彼此慈悲相待,我們要隨時覺悟,這樣不是很好嗎?我們年輕人若是時時念阿彌陀佛,心情平靜,可以將潛在的智慧開發出來,做事也會較順利、福慧增長。病苦時若世壽未盡,至誠念阿彌陀佛,心和佛解脫自在的智慧相應,便能感得佛慈無量光明無量壽的偉大療能加被,身病自然加速康復。病中真能念佛,充滿慈悲喜悅,身病心不苦,有病也無妨礙,甚至可比常人明朗活躍,更樂於效法阿彌陀佛奉獻生命。若世壽該盡之時,能至心懇切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會來接我們,這就是念阿彌陀佛最好、最大的作用。因為阿彌陀佛是一尊佛的名字,這尊佛就叫做「阿彌陀」,這尊佛在他過去修行的時候,曾經發過願:如果有人能念他的名號,一直念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臨命終時只要能念十句的阿彌陀佛,佛就會來接引去他的極樂世界,永遠享受妙樂,不用在此痛苦。有人說:「既然如此,那我等臨終再念,何必如此常常念呢?」你想想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呢?譬如說小孩子讀書若是自小不寫習題,爸爸、媽媽及老師說的話也不愛聽,閑著即看電視、在外面閒逛,這樣怎麼可能考上大學呢?
平常好好的時候若不練好功夫,人要「走」時都非常痛苦—譬如我每天在醫院裏看到人要死時,若不是很痛、痛得不止,無法說話、睡不著又吃不下,要不就是喘氣「赫!赫!赫!」一口氣都喘不上來,怎麼可能會念佛?若是中風時則昏迷不醒,一般人十個中可以說有九個要死時,都是昏迷不醒;要不就是意外災害、臨時車禍、火災而喪命,這都是在非常恐怖中去世的。這種情形,怎麼可能好好的念阿彌陀佛呢?所以平時念佛就是練習,就是提醒我們自己。譬如說我們最好知道若是火災就打一一九,就會有救火車來救火;但是,我們若不知道火災要打哪里的電話才會有人來救,心中又固執這樣想:「哎喲!管他火災做什麼,那很不吉利的。」「不會啦!不會啦!我才不會那麼倒楣遭火災!」根本不去注意,也不記得是什麼號碼會有人來救,萬一遇上了,則很麻煩了!甚至你左右鄰居有人遇到,你也不知道要怎樣來幫忙他。以前在台南,有人在火災的時候,心一驚嚇也不知要拿什麼東西出去,心慌意亂的拿那樣也不對、拿這樣也不對;到最後抱了個尿桶跑出去,這是事實,我們不要笑別人。我每天在醫院裏看過許多人過世,沒看過一般人有鎮靜而又很舒服、臉又微微笑中去世的,都是很痛苦,手忙腳亂和抱尿桶逃走實在是沒什麼兩樣的,我只有看過佛教中修行很好,很認真念阿彌陀佛的人,自己知道時間到了,很自在、仿佛要回到故鄉看風景,要回去看親友般的高興,很自在的「回去」了!
我們都知道天若是將下雨,我們就要帶雨傘,以免被雨淋到,淋得感冒生病,我們若是因為不喜歡下雨,就故意不準備雨傘,一旦下雨,只好淋雨了!難過也是自己在難過啊!而且也並不是我們一買雨傘就馬上會下雨;若是說一買雨傘就下雨,那麼派上用場更好!總是比淋雨感冒要好,總是平時將雨傘買起來,就不怕下雨了。大家不要誤會以為我在賣傘,這個意思是說念佛也是一樣,不是說一買雨傘即下雨,不是說一念阿彌陀佛,佛祖即來接我們去極樂世界,若真能如此那才是最好,永遠去極樂世界追隨阿彌陀佛、追隨觀世音菩薩……等等這麼多、這麼好的菩薩來學習,到十方度眾生,這是最好的事,不用在此煩惱喉嚨那麼痛,等一下要吃什麼較好呢?也不用煩惱躺下去即喘吁吁的,今天晚上要怎麼樣才能睡得著呢?也不用煩惱腸子在絞痛,萬一吃下去肚子又痛怎麼辦?煩惱孩子還這麼小,要如何是好?煩惱東、煩惱西,少年有少年的煩惱,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煩惱!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心不亂,馬上就可以到極樂世界,那是大福氣、上等的功夫啊!若是我們哪,修行的功夫都還不夠,分數都還不夠,我們的內心污濁的東西很多,尚未清掃乾淨,譬如說我今年三十一歲,如果我假定七十歲才死,我從今以後還得努力三十九年、四十年,那時可能功夫就會好一些,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會以金蓮花來接我;但是反過來說,我那時候也有可能生病生得很嚴重,牙齒也掉光,念一句阿彌陀佛念得喘吁吁的,漏風漏風,也不一定較好;如果我四十歲就要「走」,我得努力十年、九年,不知功夫是否夠?如果說我明年即要走了,那麼只剩幾個月可努力,我得更加認真;也有可能明天我就要「回去」了,這就不一定了!我們今日無法預知明日之事,如果這樣子,我今天更加要盡最大的努力,好好盡力為大家活一天,也好好念阿彌陀佛,使心不散亂,也才不枉費我這一生;否則我們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也沒給人留一點好印象,自己也沒有任何成就,要走也痛痛苦苦,使看到我們的人也痛苦,這樣有何意思呢?
有人說念阿彌陀佛無效,肚子痛依舊是肚子痛,這是因為我們若是在肚子痛時念佛,根本不是在念佛,都是在想肚子,沒有專心在佛。譬如說我們看電視,要看臺視必得轉至台視的號碼;若是沒有轉至台視,而轉到其他的號碼,或是一下子轉此號碼,一下子轉別的號碼,畫面就亂七八糟、看不清楚,這個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念佛一會兒心想晚飯要吃什麼,一會兒心想肚子怎麼一直絞痛不停,根本沒有好好的念一句完全的阿彌陀佛,那有什麼效果呢?說起來是如此,這事實上需要耐心來練習才能夠做到,若不相信,你可以試驗看看,你念十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如果你真的念十句都不起雜念,那麼就稍有一點基礎了;如果你念一下就想起「哎呀!那個賣豆腐的欠我十元。」「啊!小孩的飯盒我還未做好。」「明天我要去阿里山啦!」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這樣就表示我們不能做自己的主人,連我們的心都無法控制,那麼我們的生命也是沒有把握啊!什麼時候要走都不知道,就會很恐怖啊!這才算是真的不吉利。如果我們平時能練習,將煩惱東、煩惱西的時間省下來,將我們亂說話的命光省下來,念阿彌陀佛,練習念到能控制我們的心一心不亂,自己能夠作主,這樣不是很好嗎?要生要死都能很自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謄錄自台語蓮音小故事錄音帶)
唯願臨終神不亂
預知時至體安然
皮膚脫落根塵淨
托質金台上品蓮
—乘戒大師

第七講

作為最後一講,從《金剛經》我們完全談到《無量壽經》了,今天所要講的是《無量壽經》的宗要,即它的宗旨、要領。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第一經。關於淨土法門的殊勝,在《無量壽經解》第一卷開頭有這樣幾句話予以說明:「淨土法門者,乃一乘了義……」淨土法門是一乘法,是了義法。佛所說的法中,許多是三乘法,讓大家證阿羅漢、證圓覺、修菩薩道。所以,「聲聞乘」、「圓覺乘」、「菩薩乘」這三乘稱為「三乘法」。等到最後,佛說《法華》的時候,就彙三為一了,也就不再說「三乘法」了。「三乘」是一種權說,是權巧的說法,因為佛初轉法輪時,眾生根器還不夠,不能把真實的法向大家和盤脫出,所以給眾生先講「三乘法」。說到最後究竟處,那就是「一乘法」。統統都要成佛,這就叫做「一乘法」。它是最究竟的法!佛最真實的說法!不是佛為了將就眾生的根器而說的權巧法,而是表佛境界的法!《無量壽經》則正是這「一乘法」。因為對於「極樂世界」,在《往生論》裏有這樣的話:「二乘種不生」。只是為了自覺而發的二乘種性的願心,是不能往生的!到了極樂世界,純粹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諸上善人都是發心的大菩薩!大家經常所說的「有聲聞乘」,這個「聲聞」,不是就他發心而言的,而是就他的斷惑而言的。他的斷惑水平相當於「聲聞乘」的水平,但實際他所發的心卻是「大乘心」,是一乘法。因此淨土法門與《法華》所說的「一乘法」,兩者是一回事。都是最殊勝的、最圓滿的、最究竟的、最真實的法!

佛所教的法中,分有「了義教」與「不了義教」兩種。「了義」就是徹底的;「不了義」就是不徹底的。那麼,怎麼叫「了義」,怎麼叫「不了義」呢?凡是講「諸法實相」的經典,就是「了義」的經典;凡是沒有講到「諸法實相」的經典,就不是「了義」的經典,即是「不了義」。

因為眾生根器、水平都各不相同,所以佛說的法也各不相同。對水平低的,就講「不了義法」;水平高的就講「了義法」。所以,常常你會發覺這部經與那部經好像有衝突而不一樣,按現在的話講,就是有矛盾,原因就在於此!那麼,兩部經有了矛盾怎麼辦呢?都是佛說的,我聽哪個呢?其實,佛早就告訴我們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要依止於那個「了義」的教說,而不能依止於「不了義」的教說。也就是說,哪本經是了義經,就依止於哪本經。

淨土法門是「了義」的教。《阿彌陀經》中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十方諸佛都來讚歎阿彌陀佛,原因就在於它是「一乘了義」的教!「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聖齊收……」永明延壽大師有一部《萬善同歸集》,說一切善最後所得的果,都是要彙到「阿彌陀佛」這個大願之海中,就像一切水都要流到大海中一樣,一切善行最後所歸宿的,你要得到的最終善果,就是要最終都歸宿到彌陀的願海之中。

有許多法,只是上根之人修起來合適,下根人就很困難了,比如參禪,許多人就不相信有「頓法」,甚至有些修禪宗的出家人也不相信,那就不好辦了!由於根器的原因,所以不可能人人都接受頓法,學密法也是如此。包括前面提到過的我那個師兄弟在內,許多人學了密法之後,發神經病的人不只一個二個,有很多。這倒不是因為「法」有問題,而是因為修法的人根器不夠造成的。根器不夠就會生出障礙,引起魔障,下場很慘!

只有淨土法門,才能三根普被。你再沒有水平的也可以往生。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太太,往生之時很安祥的,比活著的人都要安祥,她雖然大字不識,就這樣的水平,她卻往生得很好。所以,不是只有永明大師、智者大師乃至文殊菩薩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而是「三根普被」。

有的法,你叫上上根的人修,他還不耐煩、不願意修呢!我個人就是個狂妄的人。當年,對於有些說法,我還聽不進去,覺得不入耳,後來是《金剛經》才把我給折服了。所以說有的法不是三根普被。而淨土法門則不然,唯獨淨土法門,最上根器的人學也不屈才,最下根的人學,也可以入門,真正是凡聖齊收。

「橫超三界,逕登四土,極圓極頓,……」淨土法門的特殊之處,在於橫超三界,這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要離開這個欲界,按普通的修行方法是很難的!「欲界」包括欲界天,佛教稱之為「帝釋」。即是欲界,那還有男女之情。「欲界」上面就是「色界」,色界成為梵天。梵天修梵行、清淨行。要按普通的法門來說,一個人在一生中,只要有一次男女行為,就已經不清淨了,就不能再生梵天了。生天就這麼難!「色界」之上還有「無色界天」。要想豎出「三界」,就要把見惑、思惑完全斷盡才成。不僅是咱們人類的見惑、思惑,「欲界天」、「色界天」乃至「無色界天」的見惑、思惑統統都要斷得乾乾淨淨。高了不說,就拿咱們人類而言,思惑中的「貪、嗔、癡、慢」這四個字,誰敢說自己已斷盡了一種?我看不見得有吧!連「欲界」中的「貪、嗔、癡、慢」都沒人敢說斷盡,那就更不要說「色界」、「無色界」的「貪、嗔、癡、慢」這四毒了,所以,這個豎出「三界」是太難了!

而現在這個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是依仗佛的願力加被的方法出「三界」。就好比一個竹竿,裏面有個小蟲子,它要沿著這個長竿一節一節地咬出去,那就太困難了!豎著咬,不知要咬到何時才能出去,而如果要橫著咬呢,只要橫著咬個窟窿不就出來了嗎!也就是說,只要我們一生勤苦,老老實實地修持,認認真真地念佛,你咬通了,就可以出「三界」了,這種出「三界」是「橫出三界」。順著竹竿一節節地咬出來,這是「豎出三界」,橫著咬出來是「橫出三界」,這一生就可以辦到!

我曾經問過貢噶上師:「咱們密宗都是即身成就,也就是即身成佛,往生淨土算不算是即身成佛?」他反問了我一句:「你說的是哪個淨土呀?」我說:「我問的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他說:「啊!那就是、那就算!」所以,我們一生中便能得到大成就,唯有這個淨土法門是最易行道!

所謂「逕登四土」,就是說你一旦到了極樂世界,到了「凡聖同居土」,不可思議處就在於,它與「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是同等的,你生一土,就等於是生四土,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這個「同居逕登四土」,不但是圓教,而且還是「極圓極頓」之教。

天臺宗判教:藏、通、別、圓。其中最高者是「圓教」。藏教(三藏)是小乘;通教是通於大、小二乘;別教單指大乘;圓教最高,稱為圓教。有的是漸法,有的是頓法,稱之為漸教、頓教。華嚴宗就分為五教:小、始、終、頓、圓。這個淨土教,不但是圓是頓,而且是「極圓極頓」之教。對此,我在《大經解》中引證得很多了。有中國的、有外國的論註,都說明了淨土教是「極圓極頓」之教。用蕅益大師的話講,《法華經》和《華嚴經》的精髓都在《阿彌陀經》裏體現了。這兩部經典是最圓最頓的經典。既然它們的精髓都在《阿彌陀經》中有所體現,這不正說明淨土教也是最圓最頓的嗎!不可思議呀!《阿彌陀經》的經名就叫「不可思議」。

我們修任何法門沒有不好的,但是對於淨土宗,特別提醒一句,千萬不要輕視淨土,你願意修其他什麼法門,可以接著修,我從來不喜歡勸人說:「你這個法門修不好,換換樣」。既然抱定一個法門,那你就要努力去修。但是最好你要求生淨土,你不求生淨土,也千萬不要誹謗淨土,你要是誹謗了淨土宗,那就是在誹謗「如來大法輪」!你要是這樣地謗法,那比「五逆十惡」的罪還大!有些人還自以為自己修得很精進、很不錯了,但就是因為你謗法而已經上了謗法的名單。所以,這一點今天提出來向大家作為供養,希望大家千萬在言談舉止上注意,不要流露出輕視淨土的言論。

淨土宗是如此殊勝的,別的法門都是難行道,唯有淨土宗是易行道。我們要重視這部《無量壽經》,好好去研究它,要依止這個法門。那麼,淨土法門的經典中,哪一部是最重要的呢?古人早已替我們作了選擇,《無量壽經》稱為淨土第一經。淨土三經、淨土四經、淨土五經,這其中都有《無量壽經》。大家念的《阿彌陀經》是其中之一,還有《觀經》也是其中之一。淨土這三經是根本的經,有的加上了《普賢行願品》,還有的加上了《大勢至圓通章》,各個選擇不一,於是才有「四經」、「五經」之說。另外還有《後出阿彌陀佛偈經》。儘管許多經典帶著說了西方極樂世界,千經萬論之中,唯有這《無量壽經》最為重要!在日本非常重視此經,但在中國,念此經的卻很少。中國歷史上註解《無量壽經》的,從古至今也只有兩部:一部是隋朝的慧遠大師(還不是淨土宗的那個慧遠);另一個則是三論宗的祖師,唐朝的嘉祥大師。此外再沒有註解《無量壽經》的了。

為什麼註解《無量壽經》的本子很少呢?這是因為《無量壽經》的翻譯本太多,沒有一個最理想的譯本,所以塵封於「大藏經」中,就是因為缺少一個善本。至今流傳下來的各個譯本之間出入很大,出入的程度遠遠大於《阿彌陀經》、《金剛經》的譯本。例如:此經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發願」,而這五種譯本之中,記錄「四十八願」的有兩種,即魏譯本和唐譯本;記錄「三十六願」的有一種,即宋譯本;最古的譯本漢譯本和吳譯本,是「二十四願」。由此可見,有「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等數量不一。平時大家只知道有「四十八願」,而不知道還有「三十六願」、「二十四願」之說。由於沒有善本,所以大家不知道讀哪一本為好。後來,經過王龍舒居士(著《龍舒淨土文》)作了彙集;彭紹升對魏譯本也作了刪節,稱之為「節本」。再加上清咸豐年間的魏莫申(音)彙集的一本,一共形成有八個彙集本。但是這些彙集本都有缺陷,特別是有些彙本,好些文句是彙集者自己寫進去的,與原譯本不符。有鑒於此,先師夏蓮居居士才又彙集了一本,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一本是抗戰日本投降之後才定稿的,是最新的,至今成為佛教界公認的一個善本。我所發心註解的也正是這個善本。

一旦「法運」到了,有些經典也就應運而生了,所以這個善本的出現與「法運」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常常也感歎,後人的因緣比古人強的地方也有,這部善本的出現就是一個說明。再比如,當年智者大師聽說有《首楞嚴經》,他整天向西頂禮,希望他能讀到《首楞嚴經》,還是智者大師呢,但他一輩子也沒能看到《首楞嚴經》。他是隋朝人,而這部經直到唐朝武則天時代才傳入中國來。好困難呀!是擱在肉裏藏著帶進來的,經過手術從肉裏才取出來。所以,我們今天讀《首楞嚴經》,讀得很方便,不知道當年來之不易呀!所以說,有時候後人的福報還勝過古人。今天這部《無量壽經》善本的出現,確實是我們當代人的一種殊勝因緣福報。善本的出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它是關係到今後眾生得度的一件大事。我們談到《無量壽經》,當然就要依據這部善本,我所註解的《無量壽經》,依的也是這部善本。

我們研究這部經,首先要研究經的玄意,而不是一上來就看這經的正文。要先深入研究這部經有幾重玄意。天臺宗為解釋各經內容之深義,立有五種義解法:

第一,釋名。就是一部經為什麼它叫這個名子,這個名子有什麼含義。

第二,解體。就是一部經,以什麼為體。我們知道談實相的才稱作「了義教」,不談實相的就不是「了義教」。它是以什麼為體?它是不是談實相的,是不是以實相為體?這就叫「解體」。比如   《阿彌陀經》,蕅益大師便指出:此經的體就是實相。

第三,明宗。闡明一部經的宗是什麼。也就是此經的宗旨是什麼。所謂「宗」,就是修行的要徑。宗就是告訴你修行的路應該怎麼走。「宗」分三層意思:一是修行的要徑,重要的途徑怎麼走。二是契合本體,契合實相,契合真如的關鍵。三是「六度萬行」的綱要。因此我們瞭解「宗」是很重要的!

第四,論用。要知道一部經的作用是什麼。

第五,判教。知道它屬於哪一教。

在《淨土資糧》中談到了《阿彌陀經》的宗,它的宗是「信、願、持名」。《阿彌陀經》稱為小經,《無量壽經》稱為大經。這部大經以什麼為宗呢?大經就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大經、小經,實際上是一部經。古德有時稱為「大本、小本」,《阿彌陀經》被稱為「小本」或「小經」;《無量壽經》被稱為「大本」或「大經」。就《華嚴經》而言,《法華經》就是「大經」;《無量壽經》就是「中經」;《阿彌陀經》就是「小經」。是屬於「華嚴」的同類。

既然知道了這部經的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麼什麼是「發菩提心」呢?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這個「菩提」可以翻譯成「道」,「菩提心」就是「道心」。也可以說是「正覺」、「佛」。發心是因果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菩提」就得「菩提」。佛法是心地法門,不是別的,完全是你心地上的事情。你如果發了「菩提心」這個因,必然成就「菩提」的果。通俗地講,這個「菩提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這三者圓融為一體的心。三者為一體的,不是大拼盤,而是「三即是一,一即是三」。

再深入地講,如《往生要集》所言:菩提心分為二種:一種叫做「緣事發心」。一種叫做「順理發心」。就是順著這個實際的理體而發的心。這兩種發心正好與密教相合:這個「緣事發心」,在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即所發的廣度眾生的種種大願,是隨著事而發的心。第二種「順理發心」,在密宗稱為「第一義諦菩提心」或「勝義諦菩提心」。名詞雖然不一樣,但顯密圓融起來,這兩種叫法是一致的。據我本人發現,在密教裏許多不好懂的地方,都能從這個顯教的大乘經典裏找到根據。

所謂「隨事發心」,就是煩惱無量誓願斷(法身成就之因)、善法無量誓願修(報身成就之因)、眾生無邊誓願度(應身成就之因)、佛道無上誓願成(求證佛果之因)。這樣一個發心,擱在一起就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因。這個因果是不可思議的!正如經上所說:「發心畢竟二無別,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心與最終成佛,兩者是無分別的,一切平等嗎!雖然是一切平等,但先發心與後成佛的那個心比起來,前者難呀!為什麼呢?因為眾生都在迷惑顛倒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能生起一念清淨的正信之心,是極不容易的呀!所以說:「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不是為了救自己)「是故我禮初發心」(所以我要頂禮初發心的人)。我們不要輕視自己,真正發了菩提心的人,我們就叫他初發心菩薩,稱菩薩了。你要學般若,就稱學般若菩薩。你應受頂禮,給你頂禮的人都是菩薩,都是菩薩給你頂禮。

真是如此,這個心的果報,當然成佛。種菩提得菩提,雖是菩提,但華報生淨土,是先生淨土,然後成佛。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個菩提心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長遠無限的,所以能感得廣大無邊的依報淨土、長遠無量的正報壽命。這樣的一個果報,除非是發菩提心,否則不可能承當得起。這是「緣事發心」的心相。也就是我們的「四弘誓願」,在密宗稱之為「行願菩提心」。這個發心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

第二種,所謂「順理發心」,就是真正信解「諸法皆如幻夢」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上所講到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是真正發心之後,就會把一切的事情都看得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也就不會對此執著而較真了。我常給大家打比方:見到這一切功名富貴、一切一切妻兒老小,都只當成是肥皂泡。因為一切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滅掉的,所以沒有什麼可留戀的。要知道一切事物沒有滅的時候其實就是虛妄的,表面肥皂泡是個球,但根本就沒有球的存在,當你認為存在的那一剎那,其實當體便是虛妄的!不要等泡滅了才看出它的虛妄性。一切都如夢幻,一切就是指「諸法」,它包括了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情。有的人修定得了點境界,出現了一些奇異功能,於是便覺得這是得了真實受用,其實這樣認為就耽誤了大事了。要知道一切皆如夢幻,你依然還在諸法的範圍之中,所以是非有非無的。

大家習慣於執著,不是執有就是執無。要是「有」就不可能是「無」;要是「無」就不能是「有」,這是形式邏輯思維而不是辯證思維。諸法實相是離於有、無的!佛法難懂之處就在於此。經中一講「無」,於是大家就以為什麼都沒有;以為一切色都是空,那麼既是如此,這些擺在眼前的東西怎麼不空呀?經中的真正意思是,有與無都離開,而是「非有非無」的,是離言絕慮的。離開了言語,用言語是表達不出來的!如以電視來說,它是把一個圖像分成許多小格,彙集到電視螢幕上,從而形成完整的圖像。如果是一個完整的圖像傳送過來是不可能的。同樣的道理,佛法要想全部用語言表現出來擺在你面前,也是不可能的。也等於給你分成了許多小格子,還需要你像電視一樣把它們還原,通過你的還原才能顯現出佛法的真相。所以,什麼開悟?所謂「開悟」,就是你跟佛同步了,你能把零散的小格還原成完整的圖像,這就是開悟了!

發菩提心不僅是「離言」的,還是「絕慮」的。不是思慮所能達到的。用研究、用思想的方式,那是意識而不是絕慮。既是意識,那就是分別識,凡是分別識都是錯誤的。我們要修佛法,就是要成就,就是要轉識為智,把這個識轉成智慧才是成就!現在,人都是在這意識分別中修行,所以《四十二章經》說:「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離言絕慮的,非思慮所能及的。從此去信、去理解,發廣大心,不見有煩惱可斷,不見有善法可修,善法與煩惱都是平等。然而它不是沒有可斷、可修的,雖然知道要度無邊無量的有情,可是不存能度和被度的心,能隨順於空無相、隨順於無願。就如《金剛經》所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由此可見,這樣地發心是不可思議的!是真正明白了順理發菩提心的心相,也就是《金剛經》的境界!

這個「隨事發心」,是可以退轉的,這是因為不定性的人也可以「隨事發心」的結果。所謂「不定性」就是指道心不強,還沒有定性,願心忽升忽降的人,這樣的人也能發心。而「順理發心」就沒有退轉可言,因為凡是順理而發心的,肯定都是菩薩性的人才能發起,已經決定是大乘心,以菩薩為性,這樣的發心功德無邊!

所以,什麼是「菩提心」,我們通過元曉大師(唐朝高麗國的大德)的話,知道這個發心有多大的功德:「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一個人發了菩提心,即使諸佛拿多少劫來給你講說他的功德,也還是說不完的。所以這個發菩提心的重要性就在於此。再有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也說:「發菩提心是諸善中王。」什麼是「善中之王」?彭二林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中說:「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才發此心,已成佛道 。以與佛智、不思議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相應故。」菩提心是什麼?是諸佛的本源!諸佛都是以菩提心為本的;是眾生的慧命。你發了菩提心就有了智慧的生命。咱們只知道這個壽命,可你還不知道自己有慧命,其實你若真正修持,發心之後,你就有了慧命。才發此心,你就已成佛了,正如經中所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由此可見,淨土宗是圓教,是最圓頓的教,不立階梯,直下成佛!《無量壽經》中講「三輩往生」,不論上輩還是中輩、下輩,都是因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結果。由此可見發菩提心的重要。

很多人都對密宗感興趣,其實密宗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她強調發菩提心。修密宗之所以成佛快、得果大,就是因為發菩提心的關係!我們對此可以用密宗的經典作以引證。《菩提心論》說:「此菩提心,能包括一切菩薩功德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事。」現代科學界最新發現:一個細胞包括了一切細胞的資訊,細胞間不是隔裂的,一跟一切都是貫通的。發菩提心也是這個道理,你發心就包藏了一切菩薩的功德。若修證就會出現,現在之所以沒有出現,是因為你沒有發心,一旦發心於修證中就會出現,你則成為一切有情的導師。若歸本,那這個發心的本是什麼呢?就是「密嚴國土」。就是「大日如來」的國土,在《華嚴經》毗盧遮那稱「華嚴世界」,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就是「密嚴國土」。只要發了這個菩提心,你不用下座,就是坐著便能成就一切事。一切佛所做的度化眾生的願都能圓滿成就了。這是極其讚美了發心的功德。另一部密宗經論《菩提心意》又說:「菩提之心是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是。」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佛為什麼出世?就是這大事因緣。這個大事因緣就沒有比發菩提心更大的了。誰能真正發起了菩提心?這是了不起的事情!我們看經中常常說的,有多少多少人發菩提心,證明就是難得呀,記載下來。發了菩提心,就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與《彌陀要解》以及《淨土資糧》所講的信、願、持名是一致的!

下面我們再說說,為什麼只提倡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其中有許多原因:

第一,在一切方便之中,用蕅益大師的話講就是:「一切方便之中,求其最直接、最圓頓者,莫若念佛。」最直接,張口就來,而且最圓頓,這一句佛號功德無量,「莫過於念佛求生淨土了」,因為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至穩當者,莫過信願專持名號」,所以這是比較來比較去,最簡單、最圓頓、最直接、最穩當的!

第二,最為穩當。對此大家要注意!我們這個修持,不要搞得很冒風險。現在許多修密的人,得了神經病,發狂昏亂,不是一個兩個人,也不止三個四個人犯。如果這麼修就不穩當,莫若專持佛號。又「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它是由於萬德成就,才成了「阿彌陀佛」,為什麼成就了呢?因為種種功德都成就了,種種誓願也都成就了,所以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也就成就了。這個名號是萬德所產生出來的,因而我們念這個佛號,就把德給召來了。比如我這有一串念珠,是由種種的寶所成就的,那麼這串念珠中當然也就包含了種種的寶。如果其中有珍珠、瑪瑙所成就,那麼這串念珠肯定包含了珍珠和瑪瑙。同樣的,這句佛號由於是萬德所成就的,所以這句佛號就包括了萬德。念佛就是借這句名號把這萬德便叫了出來。

再打個比方:人們修房子,房頂上有個師傅,房下有個徒弟,師傅說「我要瓦刀!」,徒弟就拿瓦刀上去;「要灰漿!」於是又把灰漿送上去;「沙土!」,沙土就又上去了——名子嗎,你要什麼來什麼,這就是以名召德。念「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召來的是什麼呢?召來的是阿彌陀佛的萬德。所以,持名不必再需要觀想、參禪等等。最簡單、最直接不過了!《圓中鈔》說:人人都有嘴,人人都有心,初發心的凡夫,你只要有嘴,就可以只持名號,不論是困還是忙,是動還是靜,行、住、坐、臥都可以修,所以最為方便啊!尤其是現在,大家都很忙,讓大家一天上三課,每課三個小時,那你的生活家庭就沒法照顧了。而現在你完全可以在生活之中、勞動之中、在排隊之中......你都可以念佛。我常說,咱們就是要變廢時為有用時,即不管你是男是女、是智慧是愚癡、是有地位還是下賤,都可以如元曉大師在《遊心安樂道》中的話:咱們所造的這個惡業,是從妄想生的。它沒有真實的根,所謂「妄想」就是虛妄;所謂「無明」就是沒有無明。那麼咱們為什麼成為眾生,是因為「無明」。而《心經》不是告訴我們「無無明」嗎!正如《涅槃經》也講到的:當佛就要涅槃之前,入了種種的禪定,入了種種的世界,給大家找「無明」,但最後告訴大家,找無明不可得!沒有無明!所以眾生所自造的一切惡業,都是從妄心生的,因而是虛妄的。

念佛的功德是從真心而起的,從妙明真心起來的。真心就像太陽,妄心就如黑暗,不管黑暗持續多少年,哪怕是上千年,只要光明一現,黑暗就消了。所以念佛就是用真心去破妄心,這是很直接的,是不是!正如《觀佛三昧經》上所講:釋迦佛去度自己的父親,教父親念佛,於是父親就說:「諸佛的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諦,這些為什麼不讓弟子我去修呢?」佛的父親在佛面前也自稱自己為弟子。於是佛就告訴他:「這些不是不好,但並非凡夫所行境界」。凡夫做不到的,所以才勸他行念佛三昧的方法。釋迦牟尼佛在勸說他的父親時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很大的臭樹林,我們聞著都生病,裏頭只要長出一棵旃檀,整個一百多里的林子便都變成香的了。這個念佛法門就是如此。你種種的煩惱妄想就如同一個大臭樹林子,但只要你念佛,它就轉變了。這與我們剛才所講的太陽破黑暗的道理一樣。所以咱們通過譬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念佛法門。

再深入一點講,就是念佛的功德。念佛中,能念與所念都是實相,所以《彌陀要解》中蕅益大師說:「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一切能所),無非實相之印之所印也。」無量光橫遍十方,阿彌陀佛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光十方遍滿,橫滿空間。無量壽,即是壽命無量、時間無量,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有。這個宇宙的存在不就是因為有時間和空間嗎!而阿彌陀佛在空間上即是無量光,在時間上又是無量壽。橫豎都交徹。橫豎交徹就是無量光,就是法界的本體遍佈虛空。三際一如就是無量壽,是法界的本體。那麼把這個本體作為阿彌陀佛的身、阿彌陀佛的國土,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法界的本體,也就是眾生的本來理性、眾生的妙明真心。對此,夏(蓮居)老說過:「一聲佛號一聲心。」你念一聲佛號的時候,就是你的妙明真心的體現。持名就是始與覺合本。念佛是始覺,眾生在不覺之中,無明妄動而不能覺悟,開始念佛了,就是開始覺悟了!念的是什麼呢?念的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是眾生的本體、是咱們的本覺。始覺一念就合了本覺,始覺與本覺就合二為一了。

始覺很重要!始覺要合本,咱們念佛就是始覺合本的最直接的方法了!始、本不二之後,當下雖是眾生你也就是佛了,因為這時的眾生與佛不二!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念「阿彌陀佛」,一念相應,離開了能念與所念,清清淨淨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當下就是佛呀!如此一念一念地下去,念念相應了,你就念念之間都是佛了。這就是殊勝之所在嘛!

我們再用密宗來引證:密宗是很殊勝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因而當許多人看到有葷的東西來供佛,便對密宗產生了懷疑。不大好懂,但是對於殊勝的密宗,我們不能隨便就加以批評!(編者註:供養之有無在於一心,以何供佛並不重要,重在一心。一心誠淨即是佛心,何需葷、素之分別。密宗之殊勝即在於此!)日本真言宗高僧空海大德,在顯密諸教的教判上立十種住心(指心之十種狀態),密宗即被判為「第十住心」,認為在「華嚴」之上。當時,日本的華嚴宗不服氣,到淳和天皇那裏告狀,天皇就只好把大家都請來。華嚴宗的大德對空海僧說:「你立這個十住心,我們華嚴宗不同意!」空海說:「我反正是從中國學的這個法來,我就是按此修持的。」於是他就放大光明,這一放大光明,把整個的皇宮都照亮了。這時,反對的人都頂禮而不再反對了。皇帝便也起來向空海高僧獻袈裟。所以這個「十住心」也就被認可而成立了。

日本所傳是「唐密」,為龍樹菩薩那一支。龍樹菩薩和蓮花生大士是一致的,互為師祖。龍樹菩薩親見金剛薩埵得了法,蓮花生大士是從阿難那得到的釋迦牟尼佛所傳的法,並從空行母那裏得了法。這兩個人都是了不起的祖師!而且彼此間有交流。中國內地的「唐密」是屬於龍樹菩薩所傳的一支,所以對蓮花生上士知道的比較少,而在西藏地區則主要是蓮花生大士的傳法。日本的興教大師說過:「自『阿』字出生一切陀羅尼,自陀羅尼出一切佛。」日本密宗最高的法就是「阿」字觀。越高的法就越簡單。大家總喜歡繁瑣的,越繁瑣便越以為這樣的法才是高深的。他不知道,諾那祖師有過這樣的話:「愈高深的法、愈殊勝的法,愈簡單!」「阿」字生出一切陀羅尼,這一切陀羅尼從這「阿」字生出,這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所以這一切就從這「阿」字出來的。又說:「『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毗盧遮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又「三身唯說『阿』字一法,諸廣讚此法功德,聞名觸耳,諸罪冰消。唱聲見字,萬德雲集。淺觀但信,直遊淨土,深修圓智,現證佛道。」這三身的佛——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只說「阿」字這一法。你聞到了這個「阿」字,就會諸罪冰消了;見了這個字,一切德就彙集了。淺淺地觀想一下,你只要能這麼信,都可以生淨土,你深修,有圓滿的智慧,現身即可證佛道。極讚這「阿」字的功德,由此也可知佛號之功德。

興教大師還說:念佛號功德之好,就在於佛號包括了這個『阿』字。所以,我們修的這個淨土法門,它是密教的顯說。凡對密宗有懷疑的,到此就不要再誹謗密法了。「阿彌陀佛」的「阿」字如此殊勝,就在這一句佛號中,你去念就是了!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一上來就談「體」。「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真體」是什麼呢?「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靈明,不僅是明,而且是靈明,明到了極點,光明至極!徹,透徹,不但透徹,而且是洞徹、徹悟到了極點!是湛寂常恒,這個寂淨,是湛然寂淨,是常恒的!無生無滅,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離開一切向背、一切染淨,就是我們當人的自性。怎麼能恢復我們的自性呢?大哉妙用是什麼呢?就是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就能把濁變成清,把背覺變成向覺。一句佛號,「齊諸聖一片言,越三祗於一念「。十方諸聖,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都是諸聖,念這一句佛號,即與他們看齊,稱為「齊諸聖一片言」。「片言」,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你當下就與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看齊,要有這樣的信心。相信你只要念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成果、這樣的功德!如果你不能相信,認為「我哪有這麼大的功德呀?」於是便只以為我這樣只是念念,只是種種善根罷了,那麼你用這樣的心去念,那也就只是種種善根罷了!因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心是這樣,你的心與佛的心是一個本體,佛也不能勉強你。「越三祗於一念」,三大阿僧祗劫通過這一念便被超越了。所以這是頓法!大家要知道,這是極圓極頓之法!這是最後一講,以此作為對大家的供養。

下面是結束語:我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發菩提心有如此殊勝的功德,念阿彌陀佛又是如此殊勝的功德。而且這麼方便!我願大家都能以此遵循這個宗,我們去修持。如果覺得這其中的理深了點,不是那麼好體會,那大家就按小經(《阿彌陀經》)的信、願、持名,完全是一樣的!小經有《彌陀要解》、《淨土資糧》可以作為參考。謝謝大家!耽誤了大家很寶貴的時間。(完)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皆願作佛第十}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經文: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聞之皆大歡喜,各持一金華蓋,俱到佛前作禮。以華蓋上佛已,卻坐一面聽經,心中願言:令我等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佛即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彼於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迦葉佛時,彼等為我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值也。時諸比丘聞佛言者,莫不代之歡喜。

 
皆願作佛第十
 
本品唯見於漢吳兩古譯。品中有兩要義:一者,阿闍王子等聞經歡喜,發願成佛,如阿彌陀佛,釋尊即為證明,是為啟發我等,今日得聞此經,亦當如阿闍王子,發起大願也。二者佛說是諸王子,已於無量劫中行菩薩道,過去生中即佛弟子,故今復相值,此表一切諸法不離因緣。故知我等今日得遇此經,聞是淨宗妙法,亦必多生以來,蒙受兩土導師教化濟度,故於今日方能有如是殊勝因緣也。
 
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聞之皆大歡喜。各持一金華蓋,俱到佛前作禮。以華蓋上佛已,卻坐一面聽經。心中願言:令我等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
 
此王子與五百長者,正是現在與當來一切含靈之典範。「聞之皆大歡喜」,此歡喜非一切世樂可比,乃因彌陀究竟圓滿、超世希有之大願而喜;為彌陀圓證菩提,大願成就而喜;為彌陀證此究竟方便,以持名妙法普度一切而喜;為我等與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以度生死而喜;並為我等亦可輾轉教導眾生,普令度脫而喜。是故此喜,世所未有,故曰「大歡喜」。「蓋」者寶蓋。以之獻佛。「作禮」者禮拜。禮敬供養,表衷心敬信。故上諸句,表「至心信樂」。「卻坐聽經」以下,表希求佛智,聞法無厭足也。並皆發願作佛,「皆如阿彌陀佛」。見賢思齊。願我之大願、大行、大慈、大悲、大智、大力,如是一切,皆能如阿彌陀佛,住真實慧,攝淨佛國,普利有情。是即真發菩提心也。故我等聞經之人皆應如是,信樂禮敬,發無上心。
 
佛即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彼於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迦葉佛時,彼等為我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值也。時諸比丘聞佛言者,莫不代之歡喜。
 
「佛即知之」者,「如來悉知悉見」也。《觀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以人心與佛心,無毫釐許間隔。故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大眾發心,「佛即知之」,並立即證明曰:「是王子等,後當作佛」,乃為授佛記也。是表願力不可思議。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彌陀以四十八願接引眾生。一切皆賴信願行為資糧而登彼岸。是故省庵師云:「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供養四百億佛。迦葉佛時,彼等為我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值也」。表善根與因緣之不可少也。本經《福慧始聞品》曰:「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今我等能遇是經,復能信受,則決非小緣。蓋由於過去生中,非於一佛二佛而種善根,實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也。故亦應如阿闍王子等,聞經發願,持六字之德號,入一乘之願海,輾轉教授,同證彌陀也。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明天是農曆十月初五『達摩初祖聖誕』祈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守五戒.十善業.多念佛乃至於素食.
南無菩提達磨.南無阿彌陀佛.佛光普照.一切眾生.莊嚴.清淨.平等.無上正等正覺.慈悲.同霑法益.
同生安樂國.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法僧亦爾.功德迴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病苦眾生.我佛慈悲光明加被.南無阿彌陀佛

昔日初祖達磨,於少林面壁。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磨問:「斷臂何為?」可曰:「求大師與我安心。」磨伸手曰:「將心來與汝安。」可即時回光返照,心無心相。答曰:「覓心了不可得。」磨曰:「與汝安心竟。」可於言下大悟,紹繼祖位。果能人人悟心不可得,即得離相無住真心矣。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第六講
 
今天咱們就拿《無量壽經》中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來作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所共同讚歎、學習的阿彌陀佛的大願。
 
一切法門中,淨土法門是最容易的了,別的修行法門都是難行道,只有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修行起來容易成功。《無量壽經》是淨土法門中的第一經,原因就在於其中講述了阿彌陀佛是怎樣發願成佛的。他發的願不是普通的願,是大願,而且是大願中的王!是最尊、最高、最殊勝的!今天我們討論的就是:大願王怎麼發的願?四十八大願的內容是什麼?淨土宗為什麼這麼殊勝?......
 
淨土宗之所以是易行道,就在於大願王有極為殊勝的大願。首先我們就來介紹這個從出家到發願的緣起。上一講說了,阿難看到釋尊放殊勝的光明,多少年來他跟佛在一起作侍者,參加過多少次法會,也見過殊勝的景象,而在這個時候佛現這光明,是多麼的殊勝,是他從來也沒有見過的。這也表明淨土法門的殊勝便在於此。阿難是傳佛心印的人,是集結經藏的人,智慧非同一般。他就想到,今天放這樣的光,是不是世尊在念佛呀?於是就向佛提問:今天這麼樣的殊勝,這麼大的光明,您念的是什麼佛呀?這一問太好了!釋迦佛就告訴說了,因為阿難你的這一問,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所謂「當來」就是指自問話起開始。從此所有有靈性的眾生都因為你這一問,而能夠得以度脫。由於這一問的因緣,佛才說出了淨土這個殊勝法門。
 
法門無量,沒有一個不是好的。而我們特別對於淨土法門,不能有足夠的重視,所以我曾對佛學院的同學們講過:「諸位出家人,你們在座有五十人,我不敢奢望你將來都學淨土,但是我就希望你們任何一位不要輕視淨土、譭謗淨土!這是我開淨土課所作的最低的要求了。」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有許多人輕視淨土宗,而並不能知道,只有阿難的這一問,佛這一說,當來的含靈都因此而得度脫。這個重要性就在於此。
 
下面我們結合經文來討論:
 
「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不可說、不可數的無盡數之劫以前,有一尊佛在世,這尊佛的名號叫「世間自在王如來」。
 
這個佛的名號很有深意!表明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世間自在,也最契合我們現在這個機緣。佛法出世間,不離世間法。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去入深山、住山洞、不生產、不勞動、不學習……那麼佛教也就不能存在了!而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世間自在」,而且是「世間自在王」,最自在不過了!你幹什麼都行,做什麼工作都可以,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甚至當軍事家,沒有一件事情妨礙你修淨土法門的。只要你有信願,通過「十念」就可以成功。「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佛的名號具有很深的意思。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那時世間自在王佛(如來)正在住世說法,當時有一大國王名號世饒王,他治理國家國富民安,人民富足安康。他聽見佛說法,就因開解佛義而非常歡喜。於是,國王發起無上菩提心,並棄國捐王,出家作沙門。作了沙門後,取法號為「法藏」。我們常稱的這位「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在世間王佛那裏發了心,出家了以後,他便「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發廣大願 。」他的修行超於世間,一切都是第一。這時他就發起了大願,就願自己完全學習佛,願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戒定、佛的清淨……總之,能跟佛一樣去救度一切眾生。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一旦自己證得無上智慧,如佛一樣的清淨,如佛一樣的普度眾生。就願自己有一個廣大的處所,就像杜甫的詩中所言:「願得廣廈千萬間」一樣,當然,法藏的這個願要比得廣廈千萬間大得多!他願有一個極樂世界,殊勝的國土,讓輪迴於六道諸趣的眾生,不僅僅是含識(思想意識)上得歡顏,而且還要讓六趣中的一切處於苦惱中的眾生,都到我這裏來,都生我佛剎,受到無上的安樂,清淨修行,最終成佛。這個願就是後面所講到的「四十八大願」。用現代話講,不過是「四十八願」的一個總原則。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法藏比丘發的大願,願這個佛國要殊勝得勝過一切佛國,所以才稱他為「大願之王」,道理就在於此。於是世間王佛(如來)就把這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種種的佛國,其中有的純粹是淨土,有的就像咱們這個娑婆世界差不多,也有的就是汙土,因為只有三惡道,所有的國土都給法藏比丘看。那就需要很長時間了,經過了千億歲,後來法藏比丘集這「四十八願」用了五個小劫的時間,經歷了千億歲。之後他又到佛前向佛說,說什麼呢?用現代的話講就是:通過這五小劫的時間的觀看與總結,我的願已經具體化了。所謂具體化的願,就是下面所要講的「四十八願」。
 
我們都知道有「四十八願」,在沒講之前,我想談一個問題:我剛從南方回來的時候,正趕上抗戰日本人投降,那時,就聽到有一些老居士們講:「有個夏某人,他怎麼把這佛的四十八願改成了二十四願了?」對此,梅光羲老居士曾在大經全集本(夏會本)的序中講到了這個問題。大家對這個問題有大的誤解,其中有兩點錯解:
 
一、夏(蓮居)老並沒有放棄「四十八願」而改成「二十四願」,其實早有古人就有放棄「四十八願」而改成「二十四願」的。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經有五種譯本,其中兩種譯本是「四十八願」;另有一種譯本是「三十六願」;另還有兩種譯本是「二十四願」。此外,有一部《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也是「二十四願」。因此,說有「二十四願」的經本共有三種。對這些大家都少有所知,所以一聽說「二十四願」就認為是荒謬的,而不知道「二十四願」出現於多種譯本中。「四十八願」只出現於魏譯本和唐譯本中。宋譯本是「三十六願」。所以,在不研究不考證的情況下,有些人說話沒有根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沒有發言權而發言,那就要犯錯誤了。所以,對「二十四願」大有疑議的人犯的就是這個錯誤!六種譯本中,三本是「二十四願」;二種是「四十八願」;一種是「三十六願」。再會集時如何來用呢?先師夏老居士認識我的舅父梅老居士,這兩位被尊稱「南梅北夏」的人物,再加上他們共同的老師——慧明老法師(即住廣濟茅棚的慧明法師),他們三位反復推敲得很哪!不是隨便定的。老法師是開悟的人,已經圓寂了,另兩位「南梅北夏」都是大居士,他們一起研究定酌,於是這部新的會集本《無量壽經》成為二十四章,但依然保留了「四十八願」。每一章節中各有幾願,但加起來最後還是這「四十八願」。所以既合了「二十四」又合了「四十八」,於是也跟各種古譯本契合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無量壽經》會集本是極為必要的!僅是在有幾個願上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是「二十四」還是「四十八」?再加上「三十六願」那差別就又多了!要知道,魏譯本中的所謂「四十八願」,其實不夠「四十八願」,因為有重覆的地方。而所謂的「二十四願」其實也不僅僅只有二十四個願,其中一個願中還包含一兩個願。以魏譯本為例,其中就有重覆的地方。比如魏譯本笫二十八願:「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讀誦經典,教授演說,若不得勝辯才者,不取正覺。」意思是說:我要是成了佛,國中菩薩,受持、演說、誦經,如若有不得到智慧者,我不得正覺。諸菩薩有我國土都能得到智慧辯才。下面是第二十九願:「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有不成就無邊辯才者,不取正覺。」比較前後這兩願,前者是「勝辯才者」後者是「無邊辯才者」。只是後者中前者稍微擴充了一點而已。所以這樣分成兩個願,就使得「四十八願」不足四十八了。另外,在古譯本中,只有吳譯本中有「國無女人,蓮花化生」願。都知道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了,都變成了三十二丈夫相了,而且不需要女人,都是蓮花化生,都是蓮花化身,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這個願出自哪?只有吳譯本中有。因此,從這些問題中可以看出來,我們想要把各種譯本中的精華都瞭解了,就必須要把這幾種譯本都看過才成!在新的夏會本上,既有「二十四」也有「四十八」,不僅避免了重覆,而且對各譯本沒有的重要的願作以相互補充,「國無女人願」就是一個例子。因此說,公認這部夏會本是彙集了九種本之後的一個善本,是有道理的!
 
關於譯本的出入處,屬《無量壽經》最大,其他經典在譯本上也存在出入,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翻譯者每個人的譯筆不同,而且古印度文,都是貝葉文,都是零散的一篇一篇的,沒有裝訂成冊。有可能翻譯時,有的人依據的經文少了一篇或因樹葉殘破,丟了一塊……各種原因都有可能存在。另外,經文由人輾轉抄寫,也是造成各種譯本不同的原因之一。但是儘管有這些原因,也不至於像《無量壽經》這樣有這麼大的出處,這也同時表明了此經的特殊性。說明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肯定不只一次!這次說法,弟子作了記錄,阿難回憶起來第二次又說,如此,每次說此經的物件不同,這就可能大有出處了。
 
怎麼證明佛不只一次講過此經呢?唐譯本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就是一個說明,此出自於《大寶積經》中的一段。這就說明在佛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一遍《無量壽經》。只不過在說《大寶積經》時,沒有提到咱們這個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罷了。因為說《大寶積經》時是個大法會,「無量壽如來會」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沒有全說。
 
因為《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所以佛很重視,而多次說,再有人多次譯,這其中便有很大的差別了!把各種譯本彙集起來的原因也在於此。這就是我對有些人犯的第一個錯誤認識給予的解答。
 
第二個問題:我們所說的「四十八願」,實際上還是「四十八願」,因為真正有「四十八願」,只不過夏會本中,把四十八願分為二十四段,所以出現「二十四」的原因。而且比之任何一本都完整。
 
在海外,有人反對「帶業往生」,這個人寫了許多文章,並引起了很大的爭論。他說:「經中沒有出現帶業往生的字樣,因此帶業往生是錯誤的!」這個人不是修淨土宗的,當他看到有許多人修了淨土宗,而不跟他修密宗了,所以他才問:「為什麼大家修淨土呢?」有的人說:「我們不可能一生成就,所以修淨土可以帶業往生。」於是他當然要破「帶業往生」,目的就在於此!因為他寫了許多文章,著了許多書,流傳影響得很大,所以這裏提出來作為第二個問題來討論。
 
這「四十八願」,我們把其中最殊勝的願挑出來和大家一起研究。根據善導大師的說法,「四十八願」中,我們挑出五願:1、定成正覺願,2、光明無量願,3、壽命無量願,4、諸佛稱歎願,5十念必生願。善導大師認為這五願是願中的精華,因此我們在談到了「帶業往生」之後,就談這五願。我在拙作   《大經解》中都作瞭解釋,這裏就不多談了。
 
那麼,怎麼證明可以「帶業往生」呢?在夏老的會本《無量壽經》,其中〈發大誓願第六品〉第一條國無惡道願、第二條不墮惡趣願,就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了!「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既然來了之後,他就不會再墮落到惡趣裏去了,那麼就是說,各種眾生都可以來,極樂國土中根本沒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沒有三惡道。正如《阿彌陀經》所說:尚無惡趣之名,何況有實。所以,不像我們現在這個世界,蒼蠅、蚊子什麼都有。特別是畜牲、餓鬼、地獄,極樂世界是沒有的!而且眾生一旦生到極樂世界,他就不會再墮落回去。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再回?是佛要發個願不再回呢?還是他根本就沒有業了呢?佛雖沒有說,但他根本還是有業。這在《觀經》中有所說明。在《觀經》中說:罪惡之中,五逆十惡,臨終地獄都現了,但只要你能念十句「阿彌陀佛」,每一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也就因此而得往生。
 
那麼這個往生後,到底徹底消業了沒有呢?是消了不少的業,但還是沒有消完啊!對此,蕅益大師講過:每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是無論你早上念佛、中午念佛、晚上也念佛,這樣念上一百年,無量劫以來的業,也只消得如手指蓋內的土那麼少呀!所以光有「十念」是消不完所有的業的!而臨終能「十念」可以消八十億劫的重罪業,那完全是感佛願力加被的結果!佛接引你,儘管你還有很多業帶著。否則,由這些惡業牽引你還是要墮惡趣的!就是由於佛的願力才使你得以往生的。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我們罪業全消完了,根本也就沒有再墮惡趣的可能性了,那麼法藏比丘也就無需再發這個願了!為什麼還要發這個願呢?道理就在於此!通過蕅益大師的話,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啊!
 
我們再看第二十一願:悔過得生願。「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中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通過這一「悔過得生願」,我們就看得更清楚了!如果一個人宿惡有很多罪業,但「聞我名字,即自悔過」聽到我的名字就悔過了,改悔了,於是「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其中這個「願」很重要!說明你光持經、持戒,這只能使你將來命終之時可以生天或生到別的道上去,而唯有「願生我剎」才可以「不復更三惡道」。既使你有多大的罪業,命終之時也無需再經三惡道了。也就是說,你只要肯悔過、肯念佛號、願生淨土,你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了,而不需要再經三惡道了,因為你的這些罪業,由於佛的願力超過了你的業力,所以可以往生,等到了極樂世界後繼續修行,繼續做功德,繼續消宿業,所欠的債加倍奉還了,也就了清了。
 
在這個願中,佛並沒有說:你必須修到把業都消了才可以往生。所以,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要往生,就只有這個法子最容易!我們是帶著罪業往生的,帶惑往生的。如若非要等斷了見惑、思惑業,那就證了「阿羅漢果」了,也就不再是易行道,而是難行道了。極樂世界也就不會再有「凡聖同居土」了。而等你見惑、思惑都斷了,證得阿羅漢,而發大乘心往生的話,生到的是「方便有餘土」。所以我們現在修行淨土法門,一般往生後,生到的是「凡聖同居土」。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就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見思惑都還沒有斷!所以我們才稱凡夫。對此,蕅益大師說過:是凡夫,可是不退轉。由於不退轉,所以跟「阿鞞跋致」、跟大菩薩一樣,甚至等於「一生補處」,而實際還是凡夫。而十方世界沒有這種情況,這是特例,這種特例就是由於阿彌陀佛大願所形成的,是大願的結果。因而是不可思議的!
 
下面正式接著談善導大師關於阿彌陀佛大願核心的這五大願:
 
一、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定成正覺,就是所有眾生,生到我的國土之後,他就遠離分別了。說起「分別」來,我們這些凡夫都是在虛妄分別之中。我在《淨土資糧》裏就曾舉了例子:把金子打製成盆、碗、瓶子、寶塔……,於是你開始分別了,這是盆、這是碗、這是塔……,如果都拿到火爐中一化,哪里還有這些東西呀!全一樣,都是金子。這些分別是你虛妄分別出來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就離開了這些分別。人之所以成為眾生,之所以有十界、六道,都是因為虛妄分別的結果!「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真如法是一(不是二),你不如實於真如法上安住,你就會起分別心,有了分別就成為了凡夫!也就是迷惑顛倒。要想成佛,當然要捨離這些分別,除去這些分別之後,諸根才能得以寂靜。「諸根」就是指眼、鼻、耳、舌、身、意這六根。這一切諸根都寂靜了。「寂」是離開煩惱的意思,「靜」是沒有苦患的意思。、現在有些人錯解了「寂靜」二字的含義,認為越清靜,環境沒有聲音才叫「寂靜」,那是《新華字典》的解釋,不是佛教的解釋。這不生分別,諸根寂靜,就決定你成等正覺、證大涅槃,乃至決定成佛!「涅槃」也是佛的一種稱謂,「大涅槃」是佛果的稱謂。因為「涅槃」分為小乘的涅槃、大乘的涅槃兩種。《賢首心經略疏》曰:「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一切德行具備了稱「圓」;一切障礙(理障、事障)消除了稱「寂」。所以「圓寂」、「涅槃」的含義就是萬德具備,諸障俱空。
 
大乘涅槃不同於小乘的涅槃。大乘涅槃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而小乘涅槃只具備「解脫德」,他雖解脫了,但並沒有證「法身」,還沒有證得「無上智慧」,因而只有一德。大涅槃是「常、樂、我、淨」,而小乘涅槃只有「常、樂、淨」而沒有證得法身的「真我」。因為他還沒有恢復就已經寂滅了。
 
知道了什麼是「圓寂」,什麼是「涅槃」,還要瞭解什麼是生死。
 
生死分為兩種:一分段生死,二變異生死。證得阿羅漢果,只能離開了「分段生死」,雖然出於生死,但還是像一般凡夫一樣,還是要一段一段地了生死。而只有到了菩薩果位,才有「變異生死」。從初地菩薩到二地菩薩也叫「生死」。從初地死後入二地就是「變異生死」。跟咱們一般凡夫的生死完全不一樣!小乘的涅槃還達不到這一步。所以,我們說要證大涅槃,就是要成佛,這也是佛的一個本願!
 
生到極樂國土,所有的人都在內,不管你帶業不帶業,不管你帶業多少、帶惑多少,雖然有程度的不同,但一步步的,最終各個將來能夠徹底遠離分別,諸根都能徹底寂靜,最後都能證大涅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我們看,彌陀「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了眾生,頭一願就是願一切眾生都生到極樂去,這個極樂國沒有三惡道,你不必再受苦了。這念念為眾生成佛呀!不是為了得一種安樂、得一種享受,而是究竟的覺悟。念念為正覺,為菩提,這才是法藏比丘初發此廣大殊勝、利益徹底究竟的大願。是最容易的法,讓眾生最苦的罪都避免了,不再入三惡道、再不退轉了、永遠不退轉了,而且個個來後個個成佛!這個願是善導大師所指出的,五個願中的核心
 
二、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我要是成了佛,我的光明是無量無邊的,普照十方,「十方」包括東西南北四方,以及四角、上下共為十方。這一切的地方,我光明都能夠普照得到,沒有一處不照到的!「絕勝諸佛」就是說,我一定要超過一切佛的光明。對此話,大家一定要小心領會,不要錯解!不小心可就變成「修羅」(六道之一)了。為什麼呢?逞強好勝是「修羅」的特點。佛說這話可不是這個意思。佛是願意這個光明能夠有更大的饒益性,使眾生更能夠受真實之利,而給眾生利益更大,這個願望要勝於諸佛。所以這不是逞強好勝的意思,而是表明阿彌陀佛的悲願更大!對此,後面「光明遍照品」中便有說明。經中說,諸佛的光明是有大有小的、有遠有近的,而只有這阿彌陀佛號無量光。為什麼會這樣呢?佛與佛是平等的,法與法也是平等的。為什麼光有不同呢?就是因為在因地作菩薩的時候,每位所發的願有大小不同,因而最後成就所發之願後,這個願力也就有大小的不同了,所現的光明當然也大小不同了,原因就在於此。所以阿彌陀佛稱為大願王,就是因為法藏比丘在因地發願最大,一旦成佛後當然光明也就最為無量了!
 
日本有古大德寫有一本《甄解》,其中說明這個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為真正的報身佛的功德。」又說此光壽無量二願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也就是法身行方便,是佛大慈大悲的根本。所以發願要達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這完全不同於「修羅」的好勝。
 
因為無量壽命豎窮三際,佛身常住,所以眾生才有所依靠;無量之光橫遍十方,可以照到一切處而無遺漏,且德用遍周,功德達到任何一方,所以能使眾生當即便可因加持力而離開苦惱得以安樂。我們能有今天,其實都是在阿彌陀佛光明普照攝受之下,才得以這樣(地球因有光方顯此地球世界)。所謂「無量光」就是無量無量的世界,無量的世界都被攝受教化無盡。所謂「攝受」,就是說像吸鐵石一樣,而我們就是這被吸的鐵。所謂「教化」,就是說我們雖然是鐵了,但還在愚癡沈迷之中,佛要把我們這些無量無盡的眾生叫醒。要想叫醒,就必須「無量光」,這樣才能夠去攝化無盡,德用遍周。這是佛的用心之處!我們如果只知道佛如何殊勝、如何光明無量,而不知道他為什麼發這個願,是因為我們沒有體會到佛的用心。只有體會了佛的用心,我們才知道感恩啊!才知道在心上用功啊!
 
日本還有一位法師,他曾著有《望西樓》一書,他的名子也叫「望西」,就是老望著西邊。法師說:「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故國土亦無邊。國土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大慈亦無邊。大慈無邊,故光明亦無邊。光明無邊,故攝取亦無邊。以要言之,欲益無邊,故光無邊。」意思是說,佛所攝受的虛空是沒有邊的,所以國土也就沒有邊,國土中的眾生也沒有邊了,由於眾生無邊,你要大慈大悲也就沒有邊,所以光明也就沒有邊。這個「光明」,我們就可以體會為「慈心」的意思。佛發出光也就是要攝受我們,給我們利益也是無邊的。總之,想要利益無邊的大眾,就要光明無邊。
 
最近我接到過一封來信,來信人說:『我們這裏有許多的黑教,我不信,他們就用什麼東西來降服於我,我應該怎麼辦?」其實念佛的人怕什麼呢?有什麼可怕的呢?還有人來信說,他身邊有個外道,總要對付他……這說明這些人信心不足,你要是真正念佛,那就真如《十往生經》上所說的,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派二十五位菩薩隨時隨地都在護持你,所以你根本用不著再念一個什麼咒,以求得一個咒的方法來對付那些邪道的外侵,否則就是多事了。
 
所謂「光明無邊、攝受無邊」,總結起來說,就是為了利益無邊的眾生,所以功德才無邊。這就是法藏比丘發此大願的根本所在!因而也就是要勝於諸佛千萬億倍。
 
三、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我作佛時壽命無量,這與釋迦牟尼佛不一樣,阿彌陀佛是不涅槃的,所以壽命無量。國中有無數的聲聞,所謂「聲聞」就是斷了思惑,但這裏所指的「聲聞」不是真正的就小乘而言的聲聞,因為發小乘心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對此,《往生論》有所論證,正所謂「小乘種不生」。所以這裏指的都是大乘,達到了斷思惑的水平。所謂「天人」,指的也不是六道之天人道,而是泛指凡人生到極樂世界,我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天人」。「聲聞」、「天人」無數,並且往生後,跟佛的壽命一樣,也是無量的。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佛的壽命無量,才能使我們能永久的有所依止。在地球,我們這個世界是做不到的,如能有佛長久住世該有多好啊!而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已經到了「末法時代」,連「像法時代」都已經不是了,佛法將來還要有滅的時候。而西方極樂世界則永遠是保持「正法」。佛永遠在世,人民壽命因而也就無量!日本高僧澄憲有云:「人民壽命無量,淨土第一德也。」壽命無量,這是第一德。你去了之後,就會壽命無量,就沒有什麼「死」可言的了,你只有證「大涅槃」,而沒有「死」了,因而壽命是第一德!又云:「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修行佛道的人,「分段生死」這個現像是退轉的根本。今生雖好,但來生可就保不準了!歷史上的「三車和尚」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車和尚」生前與玄奘大師約好了,轉世後他是要出家的,可等他轉世投胎到了富貴的官宦人家後,他卻今非昔比了,花天酒地的他根本就不想出家了,還是玄奘大師讓皇帝下令逼著他才出了家,等他出家之後,他還跟玄奘大師提出條件說:「皇帝有聖旨我才不得不出家,可是你得允許我一件事,就是要一車的美女陪著我,我還離不開美廚,我若每天沒有燕窩、魚肉,我就活不下去……」我們看就是這樣的人一轉世後,前生的事也都忘記了。他當年在雪山修行,一「定」就是多少劫,等遇到了玄奘大師才出了定,並答應大師:「等你從印度回來,到皇宮裏去找我,我定會跟你出家……」結果一轉世就全忘記了。於是玄奘大師答應了他的要求。所以稱為「三車和尚」,就是一車是美女、一車是廚房,再一車是經書。後來他遇到了文殊菩薩,經過教化才使他把那兩車不要了。這其間經過了多少的挫折,要知道他生前是很有修行的呀!有很深的定力,他能自在地轉世,但來生還落得如此,所以對這個「退緣」,有的人說:「修行就是今生為來世修。」而來生你很不保險呀!大家都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可要問你一些經歷過的事,你不見得想得起來,甚至全忘了。這輩子的事還有記不清的,連自己的事都有時忘得一乾二淨,你還能等到下輩子還記憶起來,這很困難的!所以,生死間隔是退緣的根本。
 
既然到了極樂世界,又見了佛、又聞了法、又有聖眾、又有善友、又有快樂、又無諸苦……,可是壽命很短,那就像沒有底的杯子,是沒有用的!無論怎樣,必須得有壽命才成,因而這「壽命無量」是淨土第一德!壽命無量,我們才能徹底地成就,因為沒有使你退轉的緣!到了極樂世界,你不必為生活等等問題而苦惱,而處處都能使你精進。而且,佛的壽命無量、你的壽命也無量,這就保障了你遲早定能成佛!
 
四、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我作佛時,十方諸佛,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量諸佛,都在稱歎我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都在稱歎我極樂國土的莊嚴殊勝,如若不是這樣,那我便不能成為佛。前面提到的望西和尚對此解釋說:「六八願中,此願最要。」所謂「六八願」,就是指「四十八願」。他說這個願最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要是沒有這個願,那麼我們今天還能知道有淨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就不知道了呀!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願,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給我們講了《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不然,十萬億國土的事情,我們怎麼會知道呢!就是阿羅漢也不可能知道呀!只佛說我們才知道,而佛為什麼說呢?就是因為法藏比丘當年發了這個願。
 
所以,《阿彌陀經》裏也說,六方佛都讚歎,都於他的國土,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讚歎這個極樂世界,也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也讚歎釋迦牟尼佛。「六方佛讚歎」,實際上是「十方佛讚歎」,這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時簡化了一點。玄奘大師翻譯的《稱讚淨土攝受經》裏是「十方」。其實「十方」、「六方」都是一樣的意思,都表示所有的空間。總之,我們之所以得聞這個淨土法門,今天都知道這本《無量壽經》,就是這個願的效果。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這部《無量壽經》。日本的大德寫有一本專門註疏《無量壽經》的書,名為《會疏》,其中對於「稱我名者」,解釋說:「稱我名者,此有三義:(1)諸佛稱揚彼佛德號;(2)諸佛咨嗟稱名之人。如彼小經誠證護念稱名之人;(3)諸佛亦咨嗟,亦自稱彼佛名。「第一個意思是:十方的佛各個都在稱讚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萬德莊嚴。第二個意思是:十方的佛稱讚念佛的人,如果咱們念佛,也會被稱讚的。因為我們能念佛很不容易呀!咱們國家有十二億人,其中信佛的有多少?而且肯修淨土法門的人又有多少?既使有信淨土法門的人,而真正能落實的有多少?大多是有名無實,根本不懂得持名念佛,真正能持名念佛的人不多!如果你能真正地持名,十方諸佛都會讚歎你的,而且包括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都來護持你,」共同護念」。第三個意思:十方諸佛也都在念阿彌陀佛!也在持名念佛,所以十方稱讚。
 
為什麼十方諸佛都來讚歎佛名呢?就是要讓十方的眾生都能得度。由此也可看出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來。諸佛都在讚歎阿彌陀佛,諸佛都在勸各方的眾生,讓大家都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這就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了,其他教都是宣傳「我這好,其他的地方你不要去,你要到我這來才好,其他地方都不好,就我這好」,這樣宣傳的人,還是凡夫眾生呀!凡是佛就不是這樣,比如釋迦牟尼佛,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國土,但他就不說:「你們都在我這呆著,當我的教徒,老老實實地只給我禮拜、燒香……」不是這樣吧!而是讓大家都到極樂世界去,不僅釋迦牟尼佛,而且是十方諸佛都在共同地勸大家去。由此我們對於淨土宗,不管你信不信,都應當有一個正確的對待,我們不能和這些經論上所講的不一致!佛教經典很多,信這本經或那本經都可以,但是不能去違反,十方諸佛都在讚歎淨土法門,我們如果不信淨土,而是信禪宗或密宗或其他宗,這都可以,比如密宗一派中的「紅教」,要是信了「紅教」,那就肯定要信淨土宗,因為根據教義,你不能輕視其他法門,這是與經義不合的,是違反佛的旨意的,是不如法的。
 
五、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方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能夠以至誠心相信,並且歡樂心喜,以一切的善根,一心一意地,至純地、相繼地在回向,願到極樂世界去,乃至你只有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不能因此而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那我法藏比丘就永遠不成佛了。言外之義,你這樣去做,一定能往生!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五逆」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犯有這五逆,罪惡可就大了!不僅五逆,還加上誹謗佛法,這就往生不了極樂世界了!
 
以上粗略地解釋。如果再說得更細緻一點:「至心」,就是最真誠、最真實地至了極點,「心」,就是我們的自心,也就是心的「種、識」。「信」,就是真正地相信。「樂」,就是歡喜。「至心信樂」,就是拿一個真實的、真誠的、圓滿的、願意的、歡喜的、慶倖的心,來信這個極樂世界的存在,而且願意去。「善根」,就是身、口、意三業所做的善。這個善是堅固不拔的。你做到了這個善,它就會產生力量,產生結果、果實。這個結果分二點:一是你做這一切善事,這個善能生出一個根,有了根就會使你不動搖,所以稱「善根」;二是你做這一切善,有了根必然會結出眾善果來。「心心」,就是純一的心。兩個心擱在一塊就非常純一了,而別無他心!也就是淨念相續,心心相續,一心接一心地只有一念。「回向」,「回」就是回轉,「向」就是趨向。正如曇鸞大師著《往生論注》所說:「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把自己的功德回向到眾生那去,回向極樂世界去,讓眾生和自己一起往生極樂世界。「乃至十念」,其中「十念」就是十句阿彌陀佛聖號。《箋注》曰:「十遍稱名也」。望西大師說:「經十念頃,專稱佛號,為十念也。此言念者,謂稱阿彌陀佛。」由此可見兩者所說意思相同。
 
也許有人會疑問:經文中的「十念」,何以就是指念阿彌陀佛聖號?這種解釋有根據嗎?我們可以用經典來證明,這個「十念」就是指念「阿彌陀佛」。宋朝譯本《無量壽經》中說得很清楚:「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這其中當然是指念佛洪名。又《般舟三昧經》云:「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又《觀經》言,如果下品地獄相現,叫他觀想觀不成了,這個時候就讓他「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由以上諸經義可見,所謂「十念」,實際就是指稱念「阿彌陀佛」。特別是《觀經》對此說得更清楚不過了!把「十念」解釋為完全是念佛號,這是有經典依據的。《觀經》中有「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無量壽經》中也說「至心信樂」,都有「至心」二字,我們怎麼念才算是「至心」呢?又如何能「具足十念」呢?對此,鳩摩羅什大師有個最極精要的譬喻:譬如有人,在曠野中遇上了強盜惡賤,揮戈拔劍來殺他,這個人趕緊跑,前面見到一條渡河。若不渡河,自己的腦袋就會保不住了。這時跑的人心裏會怎樣想呢?就想著我怎麼過這條河——我是到了河邊穿著衣服過呢,還是脫了衣服過,我穿著衣服過,伏水不方便,我要是脫衣過河,強盜追上來該怎麼辦……這時,這個跑的人心裏沒有功夫再想別的了,而只會想著自己如何過河的事。絕對想不起來:人家讓我買彩電,我買不買等等其他的事。
 
舉這個例子,很簡單也很生動親切。我們念起佛號來也是如此,念佛時沒有其他事可想,就像被強盜所追而只想著如何渡河一樣,我就只想著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這樣能念十句,就是十念。實際我們真要做到這樣才成,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到了這時,萬緣都放下了,就等於過河了。什麼功名富貴、什麼這個那個、什麼是非人我……這一切都沒有,才是萬緣放下!萬緣放下,就包括一切緣,就好像這個過河的人,沒有別的法了就是要過河一樣,要一念單提。所謂「一念」不是指「我們要過河」,及「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而是指「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
 
怎樣才能做到萬緣放下呢?正如《金剛經》所云:「如夢幻泡影。」把一切放下,不能只是等到臨終的時候,我才一切放下,要養成於平時,才能用之於臨時。平時就應當多多看破、多多放下。也多多想想這個譬喻。所謂「至心念佛」,什麼是至心?萬緣放下就是至心。
 
下面講關於不能往生的兩種情況:
 
所謂「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既犯「五逆」又誹謗正法的人,才不能往生。只是犯「五逆」而不誹謗正法,這樣的人可以往生。對此,《觀經》有所證明。單是誹謗正法,而不犯「五逆」者,不能往生,這話在《往生論注》中有所提到。但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另有一種見解,他認為:「五逆」加上謗法的人,如果他於臨終之時,真的能懺悔,真的能好好念佛,佛還是攝受的。《往生論注》與《觀經疏》之說,並不矛盾。《論注》之說,說明謗法罪業深重,因而令人慎莫謗法;至於《觀經疏》則正顯彌陀悲願無盡。果真能臨終念佛、懺悔發心,這太難得了,所以佛慈憫,仍然攝受。
 
善導大師,日本人最為尊崇至極。認為阿彌陀佛是淨土第一祖師,第二祖師就是善導大師了。善導大師專弘《無量壽經》,而且特別贊成這第十八願。他說:「一一願言,引第十八願。」意思是說:一切的願,都出自這第十八願。日本人所著《甄解》一書也說:「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由此願故,使眾生生無三惡趣之土,不更惡趣。具相好,現神通,而得滅度,入光壽海故。是以此願,特為最勝矣!」因為這個願,眾生才能生到沒有三惡道的國土去,才能不再墮三惡道   ,雖然你還帶著業呢,但你照樣可以三十二相好、照樣可以有種種神通、照樣可以成佛、照樣可以入無量光無量壽的智慧海中。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有這第十八願。
 
所以,丁福寶所著《箋注》中也說:「故知四十八願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願,而為本願中之王也。」念佛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功效?這麼大的力量?用密宗的話講,名號是萬德所成就,因為萬德所成就,才成了這句名號。名號之中含萬德。同時,根據密宗大圓滿的道理,「聲」、「字」都屬於「實相」。所以,念的既是佛號,也是萬德。也就是既具萬德的同時,又在念實相。
 
這一講重點講的是「五大願」,就講到此。(第六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