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疏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沙門蕅益釋智旭疏義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沙門蕅益釋智旭疏義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更為我說陰界入生滅。彼無有我。誰生誰滅。愚夫者。依於生滅。不覺苦盡。不識涅槃。(唐云。不求盡苦。不證涅槃。)
疏曰。阿含諸經。但說陰界入剎那生滅。無我我所不說如來藏。舉體隨緣。故問誰生誰滅也。又生滅若總無體。云何依之長溺苦流。不證涅槃彼岸耶。
二許宣
佛言。善哉諦聽。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總指藏性隨緣。二別示迷悟得失。三廣勸勝進修學。
今初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
疏曰。善不善者。徧指十界染淨法也。藏性非善。亦非不善。隨迷染緣。則為不善之因。隨悟淨緣。則為善因。由善不善。徧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非丑裝丑。非生裝生。非旦裝旦。非外裝外也。然正裝丑時。元非是丑。乃至正裝外時。元非是外。所以離我我所。以要言之。不變隨緣。故變現諸趣。隨緣不變。故離我我所。所以前文名為無我如來之藏也。豈同外道。所計神我及冥諦哉。
二別示迷悟得失二。初示迷者之失。二示悟者之得。
初又二。初約凡外示。二約二乘示。
今初
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唐云。以不覺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唐云。外道不知。執為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唐云。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如海浪身。長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唐云。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恆住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其餘諸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因不實妄想。取諸境界。種種形處計著名相。不覺自心所現色相。不覺苦樂。不至解脫。名相諸纏貪生。生貪(唐云。其餘七識。意意識等。念念生滅。妄想為因。境相為緣。和合而生。不了色等自心所現。計著名相。起苦樂受。名相纏縛。旣從貪生。復生於貪。)
疏曰。如來藏心。所謂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也。不覺彼故。三緣和合而有果生。所謂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旣妄立。生汝妄能也。計著作者。所謂外道執之為神我也。惡習所熏名為識藏。所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名為阿賴耶識也。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者。由第八識中。具有我法二執種子。所生現行。與第七第六二識相應。若六七二識相應之俱生法執。名為根本無明住地煩惱。若六七二識相應之俱生我執。名為欲愛住地。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煩惱。若第六識相應之分別我法二執。名為見一切住地煩惱。又第六識界內分別法執。名為見惑。若界外分別法執。亦名無明也。自性無垢者。雖未轉依。性是無覆無記也。不覺苦樂者。起苦樂受。而不知其因緣。故終不至解脫也。餘可知。
二約二乘示
若因若攀緣。彼諸受根滅(唐云。若因及所緣諸取根滅)次第不生。餘自心妄想。不知苦樂。(唐云。不相續生。自慧分別苦樂受者。)入滅受想正受。第四禪。善真諦解脫。(唐云。或得滅定。或得四禪。或復善入諸諦解脫)修行者。作解脫想。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藏。(唐云。便妄生於得解脫想。而實未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七識流轉不滅。所以者何。彼因攀緣。諸識生故。(唐云。若無藏識。七識則滅。何以故。因彼及所緣而得生故。)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不覺無我。自共相攝受生陰界入(唐云。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無我性。於蘊界處。取於自相及共相故)
疏曰。此明外道二乘。修得四襌已上。出離憂苦喜樂諸受。或入滅定。或見真諦。遂妄生解脫想。不知未捨藏識之名。未斷第七識中俱生法執。縱令二乘覺人無我。猶未覺法無我。猶取蘊等自共相故。所以不能通達如來藏性之境界也。初示迷者之失竟。
二示悟者之得
見如來藏五法自性人法無我則滅。地次第相續轉進。(唐云。若見如來藏。五法自性。諸法無我。隨地次第而漸轉滅)餘外道見不能傾動。是名菩薩住不動地。得十三昧道門樂。(唐云。不為外道惡見所動。住不動地。得於十種三昧樂門。)三昧覺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自願。不受三昧門樂及實際。(唐云。為三昧力。諸佛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及本願力。不住實際及三昧樂)向自覺聖趣。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所修行道。(唐云。獲自證智。不與二乘諸外道共。)得十賢聖種性道。及身智意生。離三昧行。(唐云。得十聖種性道及意生智身。離於諸行。)
疏曰。由諸眾生迷如來藏。舉體而為生滅八識。著相計名。妄想分別。對治彼故。說有正智及與真如。建立三性染淨差別。顯彼所執若我若法。皆不可得。若見如來藏心。從迷得悟。則地地轉進。種種對治施設法門自轉滅矣。由通八地得見中道。不為二邊所動。故亦名不動地。從此登聖種性十地智身。不唯離有為行。亦且離三昧行矣。前文所謂十地則為初。初地則為八。此之謂也。二別示迷悟得失竟。
三廣勸勝進修學
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唐云。若無如來藏名藏識者)則無生滅。大慧。然諸凡聖。悉有生滅。修行者。自覺聖趣。現法樂住。不捨方便。(唐云。是故一切諸修行者。雖見內境。住現法樂。而不捨於勇猛精進)大慧。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清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唐云。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非諸如來。大慧。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唐云。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庵摩勒果。)大慧。我於此義。以神力建立。令勝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薩等。宣揚演說如來藏。及識藏。名七識俱生。聲聞計著。見人法無我。(唐云。我為勝鬘夫人。及於深妙淨智菩薩。說如來藏名藏識。與七識俱起。令諸聲聞見法無我。)故勝鬘夫人。承佛威神。說如來境界。非聲聞緣覺及外道境界。如來藏。識藏。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唐云。為勝鬘夫人說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是佛境界。與汝等比淨智菩薩隨順義者所行之處。非是一切執著文字外道二乘所行之處)是故汝及餘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識藏。當勤修學。(唐云。當勤觀察。)莫但聞覺。作知足想。
疏曰。如來藏舉體而為識藏。由我執故。名阿賴耶。由法執故。名為異熟。故其名未淨也。凡夫則有分段生滅。聖人則有變易生滅。雖得現法樂住。證無分別法空真如。而異熟未空。猶須不捨方便。況但聞覺。可作知足想乎。聞覺者。圓聞圓解。勝於二乘外道之不聞。或雖聞不解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二種攝受生。智者則遠離。(唐云。執著二種生。了知則遠離。)如鏡像現心。無始習所熏。(唐云。無始習所熏。如像現於心。)如實觀察者。諸事悉無事。(唐云。若能如實觀。境相悉無有。)如愚見指月。觀指不觀月。計著名字者。不見我真實。心為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想。唐作心。)
疏曰。前二偈。頌如來藏為迷悟及染淨依。次一偈。頌誡但聞不修勝進。後一偈。譬顯八識差別相也。第八受熏持種。能變根身器界。故如工伎兒。第七妄執我法。熏成染法種子。故如和伎者。五識緣現在境。起惑造業。故為伴侶。第六妄現分別。起諸計執。故為觀伎眾也。第三十四陰界入生滅門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