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經文:復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為欲瞻禮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各以香華幢幡寶蓋,往詣佛所。恭敬供養,聽受經法,宣布道化,稱讚佛土功德莊嚴。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東方諸佛剎 數如恆河沙 恆沙菩薩眾 往禮無量壽
南西北四維 上下亦復然 咸以尊重心 奉諸珍妙供
暢發和雅音 歌嘆最勝尊 究達神通慧 遊入深法門
聞佛聖德名 安隱得大利 種種供養中 勤修無懈倦
觀彼殊勝剎 微妙難思議 功德普莊嚴 諸佛國難比
因發無上心 願速成菩提 應時無量尊 微笑現金容
光明從口出 徧照十方國 迴光還繞佛 三匝從頂入
菩薩見此光 即證不退位 時會一切眾 互慶生歡喜
佛語梵雷震 八音暢妙聲 十方來正士 吾悉知彼願
志求嚴淨土 受記當作佛 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 必成如是剎 知土如影像 恆發弘誓心
究竟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 修勝菩提行 受記當作佛
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專求淨佛土 必成如是剎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 必於無量尊 受記成等覺
無邊殊勝剎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 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 各發菩提心
捨彼輪迴身 俱令登彼岸 奉事萬億佛 飛化徧諸剎
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本品名「禮供聽法」。「禮供」者,十方世界諸大菩薩,咸至極樂世界,禮拜供養阿彌陀佛也。「聽法」者,阿彌陀佛憫念來者,乃為宣演妙法,十方大士歡喜聽受也。此中彌陀說法,乃釋尊轉述。但兩土導師無二無別。釋尊口述何異彌陀親談。故今我儕讀經亦未異於蒞會聞法也。品末釋尊復讚聞法大士自利利他,受記成佛之德。
 
復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為欲瞻禮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各以香華幢幡寶蓋,往詣佛所,恭敬供養,聽受經法,宣布道化,稱讚佛土功德莊嚴。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瞻」者,向上或向前看。此處即瞻仰之義。「聽受經法,宣布道化」者,《會疏》釋曰:「聽聞受持彌陀所說經法,宣傳流布其道德化益也。」蓋謂十方大士於極樂導師聞受經法,復至十方輾轉宣說導師之教導也。下云「稱讚佛土功德莊嚴」,乃十方大士讚歎極樂國土功德莊嚴。
 
東方諸佛剎  數如恒河沙  恒沙菩薩眾  往禮無量壽
南西北四維  上下亦復然  咸以尊重心  奉諸珍妙供
 
首言東方恒沙世界,繼言餘方恒沙世界。其中各各世界皆有數如恒河沙之菩薩聖眾,成至極樂,禮敬無量壽佛。同以誠敬之心?奉獻種種珍貴微妙殊勝供品。如《魏譯》曰「各齎天妙華,寶香無價衣」等,是為財供養。下為法供養。
 
暢發和雅音  歌歎最勝尊  究達神通慧  遊入深法門
聞佛聖德名  安隱得大利  種種供養中  勤修無懈倦
觀彼殊勝剎  微妙難思議  功德普莊嚴  諸佛國難比
因發無上心  願速成菩提
 
上偈乃上述諸菩薩,以歌頌讚歎彼佛及其國土。從衷而出,故曰「暢發」。其音和雅,故稱「和雅音」。《會疏》曰:「五音相和,諷聲不邪,故云和雅。歌謂歌詠。歎謂讚歎也。」「最勝尊」指阿彌陀佛。因是「佛中之王」,故稱「最勝」。
 
(一)通讚佛德。「究達神通慧」。「究」者究竟。「達」者洞達。「神通慧」者,神通與智慧也。《六波羅蜜經》言:「彌勒白佛云:『何名為神通智慧。』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見極微色,是名神通。以淨法眼,知色性空,亦不取著,是名智慧。復次,聞世間極微小聲,是名神通。於諸音聲,悟無言說,離諸譬喻,是名智慧。復次,能知一切有情心行,是名神通。了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復次,於過去際,悉皆憶念,是名神通。了佛土空,是名智慧。復次,了知根性差別之相,是名神通。了勝義空,是名智慧。能知諸法,是名神通。了俗如幻,是名智慧。』」如上之殊勝神通智慧,悉皆究竟通達,故曰「究達神通慧」。
 
「遊入深法門」。上明神通智慧。淨影曰:「此通與慧,皆依法成故。」故次明遊入深法也。「法門」,肇公註《維摩經》曰:「言為世則謂之法,眾聖所由謂之門。」佛所說者,乃世之軌則,是謂之法。此法是眾聖入道之所由,故謂之門。《華嚴大疏》曰:「如來通智遊入,故號門。」又《會疏》曰:「出入無礙名遊,能徹奧域為入。」又《淨影疏》曰:「窮本稱入。」謂窮盡本源,名之為入。今諸菩薩讚歎彌陀,窮盡諸法實相之本源,出入無礙,故曰「遊入深法門」。窮盡源底,是為甚深,故曰「深法門」。
 
(二)讚佛號功德。「聞佛聖德名」。彌陀本願從第十八至第廿七共十願,又從第四十四至四十八共五願,願願皆因聞佛名號,永離諸惡苦,終得究竟樂。(例如聞名得福願,聞名發心願,聞名得忍願。)十方眾生聞名,悉皆安穩,得種種真實之利。是云「安隱得大利」。十方大士聞名得益,感恩圖報。故廣修供養,無有懈倦。「種種供養中」者,簡言之為財法二種供養。《普賢行願品》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又「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菩薩以聞名故,乃能於上述種種供養中,精勤修持,而無懈怠與厭倦之心。故云「勤修無懈倦」。以上皆因佛號功德,不可思議。
 
(三)讚佛國土。極樂世界「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其形色、光相、名數,皆不能稱說,亦無能清辯。蓋彼土殊勝微妙,非言思所能及。故曰:「觀彼殊勝剎,微妙難思議」。種種莊嚴,入一法句,即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極樂依正,悉是實相功德之所莊嚴,平等普現。故下云「功德普莊嚴」。如是妙土,如經云:「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故云「諸佛國難比」。
 
(四)讚感人發心。「因發無上心,願速成菩提」。十方菩薩見彼土莊嚴清淨,超踰十方,佛號功德,普度一切,因發大心。願己成佛,亦成就如是剎土。如《維摩經》云:「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亦能如是濟度,盡未來際。
 
應時無量尊  微笑現金容  光明從口出  遍照十方國
迴光還繞佛  三匝從頂入  菩薩見此光  即證不退位
時會一切眾  互慶生歡喜
 
上文顯感應道交,如來放光加持,大眾證不退位,皆大歡喜。《宋譯》曰:「爾時彼佛無量壽,化導他方菩薩心。密用神通放大光,其光從彼面門出。」故知「無量尊」即無量壽佛。「微笑現金容」,於彼佛金容示現微笑之相。《會疏》曰:「『應時』,應菩薩發願時。『欣笑』,授記之相。如來常住三昧,將欲說法,安祥而動。故佛心湛然,無喜無憂。若將授記時,現欣笑。舌相薄淨,如赤銅色。舌上五畫,如印文。笑時動舌,出五色光。《寶積經》云:「諸佛常法,若授地獄眾生記時,爾時光明兩足下沒。乃至若授菩提記,爾時光明從頂上沒。」彼國純一大乘故,更無餘乘記。故云『從頂入』。」《魏譯》示放光之因,蓋為「當授菩提記」。《嘉祥疏》曰:「正行授記,表得時機,所以欣笑口出。先還從頂入者,表吐言說,為物授至極法身之記也。」意謂佛正為大眾授記。因時機成熟,故現微笑。並放光明從口而出。遍照十方,光迴繞佛三匝,入佛頂中。此表為眾所授之記,為至極法身之記,即究竟果覺之記也。又《望西疏》註光明照十方,還入如來頂者,「依《華嚴》表授菩薩成佛記也」。下明與會大眾,善根成熟,見佛此光明,「即證不退位」。不退者,不退轉之略稱。即阿惟越致菩薩也。是故「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會中諸菩薩,見此瑞相,知蒙授記,復現證不退,故互相慶慰,莫不歡喜也。《嘉祥疏》「人天知相而歡喜。」如《宋譯》曰:「時會一切諸眾生,敬歎佛光未曾有,各各俱發菩提心,願出塵勞登彼岸。」
 
佛語梵雷震  八音暢妙聲  十方來正士  吾悉知彼願
志求嚴淨土  受記當作佛  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  必成如是剎  知土如影像  恒發弘誓心
究竟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  修勝菩提行  受記當作佛
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專求淨佛土  必成如是剎
 
彌陀放光,隨即說法。故下曰「佛語梵雷震」。此佛字,乃阿彌陀佛也。佛音清淨,故曰梵音。又如梵天王,故曰梵音。《智度論》曰:「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人心敬樂。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雷震」喻也。《嘉祥疏》云:「震雷能駭動物情,譬說法能動無明之識也。」又《淨影疏》曰:「震法雷者,法無礙智化眾生也。」《唐譯》曰:「震大法雷,開悟一切。」綜上諸解,謂彌陀說法音聲如梵天王。演說法要,如大雷震,開悟大眾。此乃本師讚彼彌陀之語。下言「八音暢妙聲」,亦復如是。「八音」者,如來所得八種音聲。《梵摩喻經》謂八音為:「一最好聲。其聲哀妙。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三調和聲。大小得中(聞者和融,自然會於中道之理。)四柔軟聲。其聲柔軟(聞者喜悅,捨剛強意,自然入律。)五不誤聲。言無錯失。(聞者各得正見,離九十五種外道之邪非。)六不女聲。其聲雄朗。(聞者敬服,魔外歸順。)七尊慧聲。言有威肅,而世尊重,有慧人聲。(聞者尊重,智解開朗。)八深遠聲。其聲深遠,猶如雷震。(聞者皆證甚深之理)」又八音者,嘉祥師云:「一響,二徹,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暢」者說也,申說也。如《阿彌陀經》曰:「其音演暢五根五力」等等。「妙聲」者,妙法音聲也。彌陀具足八音,以演說妙法,故云「八音暢妙聲」也。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從此二句直至段末「必成如是剎」,皆本師釋尊,轉述阿彌陀如來所演暢之法音。「正士」即菩薩,如本經中十六正士。「吾」者,此為阿彌陀佛之自稱。意謂十方菩薩來此,皆具殊勝大願,我皆知之。其願乃「志求嚴淨土,受記當作佛」也。是諸菩薩,發此大願。故彌陀讚之。眾生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現諸正士,願如彌陀,成就大覺,攝取佛土,佛即知之。故為說如是無上相應之法,以滿其願。
 
(一)「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覺」者,証悟,「了」者,了知。「一切法」者,總該萬有之一切諸法。《大智度論》曰:「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三已攝一切法。」「如夢幻響」。喻諸法皆虛妄無實。如夢,如幻化,如回響(空室回音)。《大智度論》曰:「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為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又曰:「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兒。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又曰:「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為響。響事空能誑耳根。乃至菩薩知諸法為響。」又《會疏》曰:「如夢者,如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諸法亦復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其體本寂滅,諸法亦復如是。如響者,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諸法亦復如是。」
 
下舉勝願,記必得土。《淨影疏》謂此一偈,「舉彼智願,記必得土。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也。滿足諸願,是舉願也。成如是剎,記得土也。」疏意為:了知一切,猶如夢幻,是智慧也。滿足諸妙願,是大願也。不但發起諸妙願,且能修習、攝取、滿足諸願,足證所願真切。以此二者為因,故得受記曰:「必成如是剎。」剎土成就,乃智與願之果也,又《會疏》云:「雖經塵劫,猶如一念。雖在生死,猶如園觀。遂(成也,達也)則滿足妙願,建立妙土。」蓋謂從智滿願,從願建土。以智慧故,生死如園觀,多劫如一念。於此了達成就,故妙願悉滿也。兩疏小異,而淨影之說較親。蓋了諸法空,仍願取淨土。不落二邊,妙契中道,是淨宗本旨。如《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此皆圓宗事理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下之二偈,同此玄旨。
 
(二)「知土如影像,恒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如影像」者,如物之影像。雖從實體生,而無實性。《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現偈云,了知佛土,亦如影像。如是智慧,實為甚深。如是正士,深了佛土亦空。但仍「恒發弘誓心」。「弘誓」者,弘深誓願也。復從願起行。故曰「究竟菩薩道」。「究竟」者,至極也,決定於最終之極處也。「菩薩道」者,圓滿自利利他而成佛果之菩薩大行(即六度)名為菩薩道,亦即菩薩行。如是諸正士,智願雙備,行解俱優,故皆具足功德之本。「具」者具有。「諸功德本」,指一切功德之本源。《勝鬘經寶窟》曰:「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本」者,本源。本源者,眾生本具之佛性。《圓覺經》云:「本源清淨大圓鏡。」謂本源清淨如大圓鏡。裴休《圓覺略疏序》曰:「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又「本」者本極。法性之理體,為法之根本窮極。故曰本極。《法華玄義》曰:「本極法身,微妙甚深。」由上可見「本」者眾生之本心也,實際理體也,本極法身也,亦即真如實相也。「具諸功德本」者,窮盡心源也,安住法身也,入諸法實相也。「菩提」者,《安樂集》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修勝菩提行」者,修習殊勝無上佛道之行也。與上句聯讀,則從根本智而差別智,從文殊之大智,而起普賢之大行,而普賢大士之德,端在導歸極樂也。「受記」,從佛受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因具上述之智慧、誓願,與諸妙行,故必得佛之受記,而圓滿佛果。故曰「受記當作佛」。《淨影疏》曰:「舉彼智行,記必成佛。」彌陀此偈中首二句,是智願。中三句,是所修勝行。末句受記成佛,是所感之妙果也。
 
(三)「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會疏》曰:「一切有情非情,淨穢凡聖,名為諸法。性者不改義,其理體也。(諸法本具之體性,永無改變,乃其實際理體也。)因緣合成,假名諸法。(因緣和合,而現諸法,實皆虛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故云空無我。」我者有二:一者人我。凡夫不了五蘊和合假現有我之義,妄認實有自主自在之人,能常主宰是名人我。若能了達但是五蘊假合,實無自體,是為人無我。是為小乘人之修行,斷煩惱而得涅槃。二者法我,固執諸法有實體,有實用,是名法我。若了達諸法但從因緣生,實無自體。是名法無我。小乘唯悟人無我,菩薩則二無我皆悟。「空」者,與無我同義。《大乘義章一》曰:「空與無我,眼目異名。」蓋眼與目雖是二名,實為一義。「空」與「無我」,亦復如是。下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會疏》曰:「專求者,是誓願義。如四十八願。如是剎,指極樂,勸希求也。」《淨影疏》謂此一偈是:「舉彼智願,記必得土。通達法性一切空無,是舉智也。前覺一切如夢幻等(指「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是世諦智。此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是真諦智。專求淨土,是舉願也。必成是剎,記得土也。」蓋謂由於智願,受記得淨國土也。又《望西疏》謂:「二智(俗諦真諦二智)雖殊,性空是同。雖知性空,而願淨土。」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要之,不住二邊,遠離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金剛經》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十方正士,深達法空,專求淨土,是即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故「必成如是剎」也。又《會疏》曰:「所以菩薩雖洞達三空,智無所著,而能大悲薰心,發願淨土。雖淨佛土,而常寂靜。是則即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而二十九種(《往生論》謂極樂共二十九種莊嚴)。即二十九種而一法句之義也。」疏說精妙。蓋一切法無不從此一法界流出,亦莫不還歸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
 
彌陀曉諭十方正士之慈示,釋尊轉述已畢。以下為釋尊續對此土會眾之開示。(經文「聞法樂受行」前,《魏譯》尚有「諸佛告菩薩,令覲安養佛。」今本刪節。)因「聞法樂受行」之人,指十方正士。十方諸佛勸諭其國正士,參禮阿彌陀佛。是諸正士,遵佛開示,往詣極樂世界,得見無量壽佛聞受妙法。聞後若能信樂受行,一心志求淨剎,則必蒙受記,得成無上正等正覺。《會疏》曰:「聞法樂受行者,聞彌陀所說法,受持奉行也。」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  必於無量尊  受記成等覺
 
《淨影疏》曰:「自於當來得妙淨土,名得淨處。」又《會疏》曰:「清淨處即是淨土也。上所謂必成如是剎義也。」兩疏同旨。是均以建立佛國為「得清淨處」也。但從心地法門而論,「清淨處」亦可別進一解。則指本淨妙心也。倘能聞法信受,一念相應,直徹心源,朗然大覺,本然清淨,頓契法身,亦是得至清淨處。乃至「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一念淨信,一念淨心,是則於剎那之間,得契於「清淨處」者也。再其下則至誠念佛,毫無塵慮,淨念相繼,中無間斷,暗合道妙,即念離念,是可稱為冥至清淨處也。如上諸人,亦必得於無量壽佛得蒙授記,將來皆必成佛。或顯加,或冥應,則因人之智慧、願行、善根、福德而異。
 
無邊殊勝剎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  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  各發菩提心
捨彼輪迴身  俱令登彼岸
 
「無邊殊勝」者,極樂國土,超勝微妙,無有邊際、無有量數,不可稱說,故云「無邊殊勝剎」。彼之剎土,超逾十方,正由阿彌陀佛殊勝本願之力,故云「其佛本願力」。十方眾生,因彌陀第十七「諸佛稱歎願」,得聞名號。又因彼佛聞名發心、聞名得福、聞名得忍等願之加被,必皆信願持名,得生極樂,證不退轉。故云「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正如第十八願所云,聞我名號,至心信樂,願生我國,十念必生也。
 
「菩薩興至願」以下,表已得往生之諸菩薩,感佛深恩,誓師彌陀,咸發大願。故云「興至願」也。《會疏》云:「至願者,彌陀尊攝土(國土)攝生(眾生)攝身(法身)願,本是至極難思。菩薩願同於此。」故亦願攝如極樂之佛剎,度無邊之眾生,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生淨土,逕登不退,證佛法身。是為菩薩之利他行。故亦「願己國無異」。《淨影疏》曰:「願己得土,同阿彌陀,名國無異。」「普念」,平等大悲也。願普度一切眾生,各各發起無上菩提之心,厭捨輪迴業身,同登極樂彼岸。
 
奉事萬億佛  飛化遍諸剎  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
 
如是輾轉度脫,而得往生之無量無邊菩薩,安住極樂,復能普供十方如來聞法受教。「飛化」者,飛行遊化也。「化」指神妙難思之變化。「安養國」者,即極樂國。此偈表極樂國中,十方往生之正士以及輾轉度脫之菩薩,周遍十方,遍事諸佛。恭敬,禮覲,歡喜,聽法;恭敬歡喜,復還極樂。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