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二別讚四  初先說經所以。二統論淨土功德。三特示持名為要。四廣顯持名所被。

初先出說經所以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

【演】故我世尊乍說三乘者。故字。承上妙用來。我者。親之之辭。乍說三乘。指華嚴之後。法華以前。四十年所說之法。

終歸一實者。指法華經。此經蕩化城之執教。解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故。

等頒珍賜者。如諸子出宅。等賜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等。

更錫殊恩者。殊恩言異常之恩。因上有如是至妙之用。故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

【疏】承上。此經具有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故佛說此經。良有以也。乍者暫也。暫時之說。非究竟也。

【演】非究竟者。隨宜之權。非出世本懷也。如經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是也。

【疏】三乘者。乘本無三。榷說有三。謂聲聞緣覺菩薩也。

【演】乘本無三者。如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權說有三者。如經云。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疏】終者對乍而言。實者對權而言。言世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大教難投。隨眾生根。說三乘法。後乃會權歸覺實。悉與大車。故曰等頒珍賜。此如來一代時教之大致也。

【演】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者。謂如來於菩提場成等正覺。與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及宿世善根成熟天龍八部等。如雲籠月。為說圓滿修多羅。菩薩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海。大教難投者。如文殊。普賢。諸大菩薩。各各領解得益。其上德聲聞。積行菩薩。如聾如盲。杜視絕聽。於是如來脫舍那珍御之服。著丈六弊垢之衣。退歸鹿苑。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密之三乘權法。 後乃會權歸實者。阿含之後。復經方等彈呵。般若淘汰。四十年餘。至法華會上。方能會歸一乘也。權即三。實即一。大車。謂大白牛車。即大乘妙法也。

【疏】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熱。方乃會之歸實。

【演】不論大根小根三句。對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說。謂華嚴純接上根。下根絕分。今則上自不退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利故。

亦不待根熟四句。對上大教難投五句說。謂法華待根成熟。方乃會歸。今則不俟彈呵。無煩淘汰。即得西歸故。

【疏】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演】不次之擢者。言此土修行。漸漸斷惑。方出生死。如授官者。必循資格次第升授。今念佛法門。不必漸漸斷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喻如不循次第。頓授高官也。蔭序之官者。言此土修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如得官者。必明經中式。或汗馬成功。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

【疏】又殊恩復含二義。一者念佛是恩中之殊。二者持名念佛。又殊恩中之殊也。

【演】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畢。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二統論淨土功德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演】指四十八願門者。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發四十八願。佛乃一一拈出。指示眾生。故曰指。四十八者。如國中無三惡道願。乃至最後即得諸忍究竟願。願曰門者。門門不同。此非彼故。

開一十六觀法者。因韋提啟請。乃為宣說。今日始創。故曰開。一十六者。始自落日懸鼓觀。終至三輩往生觀。觀日法者。各有法則修不一故。

歸乎普度者。如四教四弘。各有四種。今則純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也。普謂豎窮橫遍。歸者。謂雖有四十八種不同。而要其所歸。則無非普度也。

宗乎妙心者。宗猶主也。謂雖有一十六種不同。而究其所主。則無非妙心也。妙心者。謂十六觀中。若依若正。皆以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也。

【疏】上讚淨土法門之勝。今於淨土。先出餘經。然後較量此經更為殊勝。願門。觀法。具在二經。言從初願以至願終。無非盡攝眾生同生淨土。自初觀以至觀末。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繇此一心。出生大願而成正覺。即以本願還度眾生。而歸一心淨土法門。二經大較。意蓋如此。

【演】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者。觀法有二。有事有理。事觀者。且如日觀。行人面西正坐。觀日欲落。狀如懸鼓。閉目開目。日相現前。名為事觀。理觀者又二。有次第。一心。次第三觀者。先觀此日。由想所成。全體性空。無有自性為空觀。復有觀想因緣。成此日相。則不壞假相為假觀。以此二觀為方便。次觀假處全空。空處全假。非空非假為中觀。是乃先空次假後中。為次第三觀也。一心三觀者。所觀之境。即真即俗即中。能觀之觀。即空即假即中。以一心三觀。觀三諦一境。而境外無觀。觀外無境。境觀雙忘。唯一妙心。此即以具日之心。觀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為一心圓妙之觀法也。

三特示持名為要二  初較論要約。二究明利益

初較論要約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演】廣以廣多廣博為義。廣多者。如來性中本有妙用。潛興密應。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願。一一同於覺性。無有分限。大以豎窮橫遍為義。豎窮者。此願盡未來際無有休息。橫遍者。此願充滿十方無有邊際。 先有始義。即行遠自邇之意。又先有急義。即先務之為急意。 貴在知先者。由彌陀悟入法性。從性起願。性無盡。故願亦無盡。故知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不悟廣大之心。不入廣大願海故。

深謂觀深妙。玄謂理幽玄。經中觀法。乃以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豈非深妙。經中依正。但應色一相。可照三身。依報一塵。即寂光土。豈不幽玄。 約者。簡約也。唯此四字。更無別法。何等簡易。又約者。要約也。念佛功成。無事不辦。何等要約。尤應守約者。以十六妙觀。乃全性成修。全修成性。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初學行人。無由湊泊故。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 專持統百行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疏】即前大本觀經。較而論之。知持名尤為要約也。廣大者。以四十八願。併包幽顯。統括聖凡。廣大恢宏。茫無畔岸。入之必有繇漸。故貴知先。傳曰。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演】幽顯聖凡者。幽指三途。顯指人天。聖指三乘。凡指六道。茫無畔岸者。以心無盡。故願無盡也。

【疏】深玄者。以門分十六。事匪一端。而復妙觀精微。初心靡及。操之必得其要。故應守約。軻氏曰。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演】初心靡及者。妙宗鈔云。觀雖深妙。本被初心。若能進功。何憂不就。而大師如此說者。蓋有二義。一者。以今正建立持名法門故。二者。初心亦甚不同。有具足圓解之初心。乃至有茫然未識之初心故。 守約謂修身。施博謂天下平。

【疏】云何知先。繇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演】但得見彌陀者。永明四科簡云。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先務之急者。孟子云。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

【疏】云何守約。良以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佛雖至極。惟心即是。今聞佛名。一心執持。可謂至簡至易。功不繁施。而萬法惟心。心清淨故。何事不辦。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故以持名念佛。所守尤為要約也。天如謂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是也。

【演】觀雖十六。言佛便周者。十六觀經。題曰觀無量壽佛經者。以十六觀法。不出依正主伴。佛是正報。舉正足以攝依。日。地。行樹。寶池等。無不攝故。佛是化主。舉主足以攝伴。觀音。勢至。乃至九品往生。無不攝故。 佛雖至極。唯心即是者。佛雖萬德果人。實不離當人現今一念。以心外覓佛。即邪魔故。 至簡至易者。一心執持。至簡而不繁。至易而不難。此守約也。 萬法唯心者。古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下文六句。正釋此句之義。 運想宛然者。謂三昧既成。想行樹則行樹明。想寶池則寶池現。想菩薩則菩薩在前。想如來則如來宛爾。以三昧心中隨心現相故。 舉念便登者。解脫長者言。我欲見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此施博也。

大聖悲憐者。天如云。觀法理微。眾生心雜。雜心修觀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

【疏】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

【演】彌陀即是全體一心有二義。一者。阿彌陀佛即是全體一心。以佛復本源究竟覺體。故起信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夫法界一相。是離念之心體也。而即是如來。則如來豈不是全體一心。二者。阿彌陀佛四字。即是全體一心。此四字在我心中。明明歷歷。迥然獨照。四字之外無我心。我心之外無四字。豈不即是全體一心。又復真念佛者。唯色唯心。唯觀唯境。一名一字。無非實相。豈不即是全體一心。

心包眾德者。以真如體中。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此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疏】專持者。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該百行。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恆沙微塵一切行門。攝無不盡。故名守約。


【演】四諦者。苦集滅道也。苦為逼迫相。集為招感相。此世間因果也。道為可脩相。滅為可證相。此出世間因果也。此四諦通大小乘,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四教不同。然四諦是境非行。今云行者。舉所觀之境。顯能觀之行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