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二別歎
 
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演】相繼。謂一字一字分明。一句一句接續。不虛入品者。謂但能念念接續。無有間斷。則已能伏妄。得少分淨。可成末品。又或此人夙有靈根。即於此時頓明諦理。隨其淺深。或中或上。俱不可知。故曰不虛。
 
明謂於自本心忽然契合。即所謂一發一切發也。 反受禍者。謂若是修行人。則墮邪外。若凡夫外道。則福盡受輪。若口口談空。步步行有者。則徑墮三途。無有休息。故云受禍。
 
【疏】上文雙揭二病。今於二病。別舉其尤。謂著事而信心不切。固無足論。假使專持名號。念念相繼。無有間斷。雖或不明諦理。已能成就淨身。品位縱卑。往生必矣。所謂士人作榜尾登科亦不惡。但恐榜上無名耳。安得以守愚病之。
 
【演】著事而信不切者。如今世人。口念彌陀。心馳五欲。空談淨土。繫念娑婆也。成就淨身者。謂三業毫無污染。即所謂純清絕點。一條白練也。永明云。求淨土者。縱饒未明道眼。也須成就淨身。
 
【疏】乃至執理而心實了明。亦不必論。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虛。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者也。
 
【演】心實了明。約三智一心中得。已登初地。入無生忍。於自本心有大開悟者。 不正之謂狂。狂慧者。雖有智慧。非真慧也。有從學問得者。有從工夫得者:有從邪師得者。種種不同。馳騁者。大率謂十方諸佛一口吞盡。何處更覓彌陀。十方世界徹底掀翻。何方別求淨土。再說念佛求生。早是缽盂安柄。頭上加頭也。
 
不明之謂頑。頑虛者。雖著空理。非真空也。如痴人口口談空。凡夫四無色定。外道無想。以及非非想陰境空魔。乃至圓虛無心。種種不一。耽著者。大率堅守執著。一向入空。各各自謂成無上道也。 輕談。謂形於口。蔑視。謂存於心。
 
【疏】問。何故不咎鈍人。反抑利者。
 
【演】不咎鈍人。反抑利者。謂著事鈍根。不知理性。應當呵責。開其慧性。破其愚蒙。使由事入理可也。何乃捨彼愚夫。反抑利者。蓋以鈍人自知不如。斤斤自守。無驕無恃。無過無非。利者不然。故抑之也。
 
【疏】答。利者恃才高舉。常謂遠勝鈍人。今為此說。使知畫虎弗就。反落一籌。冀彼知非。回心念佛。非曰抑之。實惜之耳。
 
【演】畫虎弗就者。馬援戒子云。龍伯高敦厚周慎。杜季良豪俠好義。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三結歎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演】遂使垂手徒勤者。彌陀慈父。終日垂金色臂。接引念佛眾生。眾生不肯念佛。是垂手徒勤。彌陀終日望眾生求生淨土。如慈母倚門望子。眾生不肯念佛。是倚門空望。若約理觀者。手表提攜之悲。目表照了之智。同體之悲。不離眾生。為垂手深淵。自然之智。遍在六趣。為倚門望子。徒勤空望。是真如內熏無明。而無明全不顧真如也。
 
今生多生。一誤百誤者。今生遇此殊勝法門。如久客他鄉。乍聞家信。應當勇猛精進。求願往生。而乃悠悠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大誤。又不唯今生之誤。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也。古云。狹路相逢如不薦。這回要見定還難。是也。
 
【疏】垂手者。古云。嫂溺援之以手。倚門者。王孫賈母云。汝朝出而不還。則吾倚門而望。今謂眾生沒於苦趣。佛援之如垂手深淵。眾生背覺合塵。佛念之如倚門望子。援之雖殷。念之雖切。深沈不起。遠逝無還。是孤佛化也。下負者。凡厥有心。定當作佛。故佛教持名。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而漠然不信。寧不負己靈乎。
 
【演】凡厥有心。定當作佛者。圭峰云。頃以道非常道。諸行無常。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故佛教持名。非教念他佛也。乃念我自心。非教成彼佛也。乃成我自佛耳。
 
【疏】今生多生者。生生墮落。無有窮已也。一誤百誤者。此生蹉過。多劫難逢也。入苦趣。似蠅蛆飪於廁中。赴死門。類牛羊就乎屠肆。莫為救拔。無可歸憑。豈不哀哉。
 
四述意三  初槐己不德。二明己所尚。三原己釋經
 
初愧己不德
 
袾宏。末法下凡。窮陬晚學。罔通玄理。素鄙空談。畫餅何益饑腸。燕石難誣賈目。
 
【演】末法對正像言。正者。證也。以現量智。證實相理。初一千年。有教行理果。故曰正也。像者。似也。以比量智。依稀見道。彷彿不真。第二千年。有教行理。而無果證。故曰像也。末法則空騰似量。唯尚鬥爭。徒有教理而無行果。故曰末也。四教各有內外凡。若乃未通四教。博地凡愚。名下凡也。
 
橄者。偏隅也。窮。極也。此方在閻浮之極東。故名震旦國。 大師一生自居學地。不敢以先輩自處。故稱晚學。
 
罔通玄理。謂未能實契妙心。空談。即依通禪客。文字學人。聽其言也。超賢聖之前。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後。素鄙。謂平素自鄙。
 
【疏】上明念佛獲如是益。不念佛招如是損。故述己意。惟崇念佛。今初先以鈍根自量也。
 
【演】自量二字極佳。聖之所以成聖。賢之所以益賢也。
 
【疏】末法。則生之不時。
 
【演】生之不時者。不生正像。去聖時遙也。
 
【疏】下凡。則報之不勝。
 
【演】報之不勝者。非聖賢應蹟。是業繫凡夫也。
 
【疏】窮陬。則見之不廣。
 
【演】見之不廣者。不生中華佛國。親炙多賢廣其聞見也。
 
【疏】晚學。則智之不深。事且未能。況復知理。明所言不足取信於人也。
 
【演】智之不深者。非為耆師宿德。久修道行。智慧深遠也。
 
【疏】素鄙者。自知淺劣。槐鄙空談。所謂恥其言而過其行也。畫餅可知。喻空談也。燕石者。似玉而非玉者也。賈胡者。西域賈人善別寶者也。昔有得燕石者。自謂瑜瑾。驕眩俗目。冀得重售。以示賈胡。曰。石也。大慚而返。喻依稀見道。彷彿不真。明眼人前。堪作一笑。
 
二明己所尚
 
祗承先敕。篤奉斯經。望樂國為家鄉。仰慈尊如怙恃。
 
【演】斯經贊揚極樂。勸生極樂。故望樂國為家鄉。斯經指示彌陀。勸念彌陀。故仰慈尊如怙恃。千生流浪。不知何處是我家鄉。萬劫逃亡。未識何人是我父母。斯經指出。敢不懸望而企仰耶。
 
【疏】既揣鈍根。事必師古。
 
【演】既揣鈍根者。為人不可不自揣。自揣若果利根。則丈夫自有沖霄志。不向如來行處行。今既鈍根。必須師古。師古二字出尚書。謂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也。
 
【疏】祗者。敬也。世主玉音。法王金口。均名曰敕。篤奉者。奉之至也。樂國言家鄉者。寂滅淨土。乃當人安身立命處。而捨離故里。飄泊他鄉。遊子伶仃。唯有思歸一念而已。
 
【演】寂滅淨土下。實就理說。但飄泊思歸。亦可雙約事理。寂滅淨土。即常寂光土也。此乃當人故鄉田地。是安我法身。立我慧命處。捨離飄泊者。迷自本心。隨逐六塵也。約事。則是不願往生。貪戀此土。思歸一念。是念念稱理。而觀大事未明。如喪考妣也。約事。則是常憶常念。字字分明。句句接續。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也。古云。身雖未到蓮花土。先送心歸極樂天。又云。西方勝友待多時。收拾身心早歸去。是也。
 
【疏】慈尊言怙恃者。父曰吾怙。母曰吾恃。佛以大慈大悲。接引眾生。是懷我以聖胎。飼我以法乳。即今內外身心。莫不荷其恩力而得成立。劬勞之德。昊天罔極。而乃叛棄本生。螟蛉異姓。惟應懷慕終身。左右無方。定省不違而已。
 
【演】佛以大慈下。雙約事理。約事。則四十八願。廣度有情。是接引眾生。此方念佛。彼土標名。是懷我以聖胎。水鳥樹林。咸宣妙法。是飼我以法乳。佛慈加被。身心精進。不退菩提。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約理。則自性彌陀。念念不離。是慈悲接引。真如本覺。內熏無明。是懷我以聖胎。復作境界之性。引發現行。是飼我以法乳。折旋俯仰。穿衣喫飯。不離這箇。是荷其恩力。而得成立也。古云。野老負薪歸。村婦連宵織。看他家事忙。且道憑誰力。問翁翁不知。問渠渠不識。嗟哉今古人。幾箇知恩德。是也。 劬勞之德者。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螟蛉異姓者。詩云。螟蛉有子。蜾臝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懷慕終身者。書云。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大孝終身慕父母。左右無方者。禮記檀弓篇云。事親有隱而無犯。左右就養無方。 定省不違者。禮記曲禮上篇。凡為人子者。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此三句。約理。則念念迴光反照。隨順真如。約事。則從生至老。行住坐臥。夙興夜寐。一句彌陀無間斷也。
 
三原己釋經
 
仍以心懷兼利。道貴弘通。慨古尟見其全。惟數解僅行於世。辭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不極論其宏功。儔發起乎真信。頓忘膚見。既竭心思。總收部類五經。直據文殊一行。而復會歸玄旨。則分入雜華。貫穿諸門。則博綜群典。無一不消歸自己。有願皆回向菩提。展此精誠。乞求加被。
 
【演】心是大師普心。道是佛法大道。尟見其全者。古來非無妙疏。但於斷簡殘編。略見一二。尟見全文也。數解僅行者。惟海東疏。越溪解。大佑略解而已。總收部類者。此經與大彌陀經為同部。與十六觀。鼓音王。後出彌陀偈經為同類。部者部書。其文雖不同。而同一行門。是一部書也。類者流類。為行雖不同。而同歸淨土。是一流類也。
 
一行者。文殊般若會。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修是三昧者。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於一佛念念相續。即一念中能見過去未來諸佛等。會歸玄旨者。以淨土一門。會歸華嚴十玄妙旨。如後分圓中所明。 貫穿諸門者。以念佛一門。貫穿一代時教諸行法門。如後釋一心不亂處所明。
 
銷歸自己。即如後文。節節稱理之談。是也。回向菩提。即如下文。同證寂光無上果。是也。
 
【疏】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苦薩發心。故不忍獨善其身。心懷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為先。而此經註疏。今多泯沒。稽古無繇。雖一二僅存。略舉大端。未暢厥旨。宏功者。即不可思議功德也。不知此經具有如是功德。則疑而不信。信亦不真。疏鈔之作。不容已也。
 
【演】不可思議。不出依正因果。依則同居即寂光。正則應化即法身。因則七日便得功成。果則一生便即不退。何可思議。
 
【疏】膚見者。肌膚在表。所入不深。喻淺見也。淺見奚能測佛深義。而以救世心殷。頓忘其陋也。
 
【演】肌膚在表。所入不深者。初祖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汝等盡言所得。道付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我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彌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我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我髓。今言膚者。謂所見甚淺也。
 
【疏】心思者。心之官則思。堯舜之聖。尚竭心思。我何人斯。庸可忽也。
 
【演】堯舜尚竭心思者。書云。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又曰。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疏】部類者。專談極樂大本等五經也。文殊者。文殊般若經。專稱名字一行三昧也。雜華者。以華嚴性海為宗。明教非權淺也。
 
【演】性海為宗者。華嚴四分。五周。六相。十玄。四種法界。二十重華藏。及無量香水海。皆從一心流出。故以性海為宗也。
 
【疏】群典者。引諸經論以證明。言非臆見也。詳如義理部類二門。及後經文中辯。消歸自己者。明不專事相。究其歸著。悉皆消化融會。歸於我之本性。良繇世出世間。無一法出於心外。淨土所有依報正報。一一皆是本覺妙明。譬之瓶環釵釧。器器唯金。溪澗江河。流流入海。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
 
【演】世出世間。不出心外者。世間染法。出世淨法。染淨雖殊。不離自心。以離心無六道。離心無三乘故。
 
淨土依正。皆是本覺者。依即寶池行樹等。正即佛及菩薩三輩九品等。如後文所明。寶池即自性之汪洋沖融。行樹即自性之出生眾善。聲聞即自性真。菩薩即自性俗。佛即自性中等。又復一念具足三千。而三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土一千屬依。國土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故曰一一皆是。器器唯金。是全妄全真義。流流入海。是會妄歸真義。
 
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者。法界謂一真法界。即起信心真如門。流有流出義。謂從平等法界。一念不覺。流出三細六麤種種境界。還有還轉義。謂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而一切境界全是妙明。
 
【疏】回向菩提者。凡所修為。咸願往生。是名回向。而向無他向。回向西方者。回向自性也。末二句。躡前起後。欲與善事。必仗佛加。菩薩且然。況復凡品。精者無二。誠者不虛。古謂精誠之極。鬼神與通。而況三寶大慈。憫念眾生。猶如赤子。但有利於眾生。精誠求之。寧不加被。
 
【演】鬼神與通者。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將通之非鬼神之與通。乃精誠之極也。
 
五請加
 
歸命娑婆說法主。西方接引大慈尊。不可思議佛護經。舍利文殊諸聖者。二土六方遍塵剎。過去見在及當來。無盡三寶咸證知。惟願慈悲攝受我。我今妄以穢土見。蠡測如來清淨心。仰承三寶大威神。加被凡愚成勝智。使我言言符佛意。流通遐邇益含靈。見聞隨喜悉往生。同證寂光無上果。
 
【演】偈中初八句。是先皈命。次八句。是正請加。初中又二。初四句。就本經三寶。後四句。指無盡三寶。次中有三。初二句。先出請加所以。中三句。是正求加被。後三句。是回向菩提。
 
娑婆。此云堪忍。佛具三緣慈名大慈。此經聲聞眾中舍利為首。菩薩眾中文殊為首。故特標出。 二土句。是橫遍一切處。過去句。是豎遍一切時。如來清淨心者。如來從實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故此經即是如來清淨心。寂光無上果者。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證寂光而非無上。唯妙覺一位。乃為無上果也。
 
【疏】歸命。如波羅密例。倒語法也。歸義有二。一者歸投義。言世人至重者身命。舉身命而歸依。誠敬之至。無二心也。
 
【演】歸投者。如鳥投林。如客投主。如貧人投大家。
 
【疏】二者歸元義。舉身命而歸依。即是總攝六根還歸一心也。
 
【演】總攝六根者。六根是別。身命是總。 還歸一心者。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今返六和合。還歸一精明也。
 
【疏】娑婆言釋迦。西方言彌陀。先釋迦者。教所繇與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聖。豈得辜恩。古有臨終焚香先供養釋迦者。正此意也。
 
【演】孺子封侯者。陳平微時。為里社分肉甚均。社老稱孺子善宰。平日。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孺子遂以此知名。後魏無知薦於高帝。封功臣時。封陳平為曲逆侯。平曰。臣非魏無知。無由得進。帝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臨終先供釋迦者。劉遺民臨終見佛。乃焚香謝云。若非釋迦如來贊揚淨土。焉有今日事。拜謝已。乃隨佛往生。
 
【疏】說法主者。說法度生。一土之中。無二佛故。接引者。眾生念佛。佛垂接引。喻如行路。弱者接而濟之。迷者引而導之也。復有二義。見生接引。則資其道心。臨終接引。則攝其神識。
 
【演】現生接引者。不現身語。冥冥加被。精心陰速。發彼神識也。 臨終接引者。現
身語意。攝其神識。歸於淨土也。
 
【疏】大慈尊者。如母憶子。名之曰慈。慈無以加。名之曰大。尊即主義。交互言之。方可釋迦此土之尊。彌陀彼土之主也。兼二如來。是謂佛寶。不可思議佛護念經。此經原名也。是謂法寶。舍利文殊等。聞經眾也。是謂僧寶。稱之為寶。略有六義。一希有義。二離垢義。三勢力義。四莊嚴義。五最勝義。六不改義。具如要集中說。
 
【演】希有者。如隋珠卞璞。世所希有。今佛則如優曇華時一現耳。法則如來因中捨身而求半偈。僧則天帝尚發願為末法比丘。豈非以希有之故。 離垢者。如美玉無瑕。精金出礦。今佛破五住污染。法稱離欲。僧離世染也。 勢力者。如錢可通神。能使亡者續。死者生。勢力也。今三寶能降伏諸魔。制諸外道。何等勢力。莊嚴者。如瓔珞嚴身。七寶嚴土。莊嚴也。今三寶現微妙身。成微妙土。說微妙法。化微妙眾。何等莊嚴。 最勝者。世間勝妙無過七寶。今佛稱兩足尊。法稱離欲尊。僧稱眾中尊。是最勝也。 不改者。精金百煉。愈新愈妙。今佛則法身常住。無有變異。法則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僧則逢魔不退。遇難轉堅。是不改也。
 
【疏】推而極之。極樂娑婆二土。四維上下十方。以至微塵佛剎。則遍一切處。過。現。未來。則遍一切時。於中三寶。橫該豎徹。無窮盡也。又三寶者。復分事理。有別有同。如後文辯。今是內外自他悉歸命也。古云。佛滅度後。凡諸弟子。所有著述。皆歸三寶。良繇聖境高玄。佛言微妙。而欲以凡夫亳末之智。罔自評量。是乃用蠡測海。持管窺天。漫自疲勞。所得幾何。故必歸命三寶。冥希加被。
 
【演】事理同別者。住持三寶為事。一體三寶為理。佛不是法等為別。又佛有三身四教。法有教行理果。僧有十聖三賢。四果四向。皆別也。同體三寶為同。內自約理。外他約事。
 
著述皆皈三寶者。示學有所宗。不敢自用自專也。 用蠡測海者。東方朔答客難云。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挺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淺深。發其音聲哉。
 
【疏】威神者。如經言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賢聖力不可思議。仗三寶力。能使愚衷。忽成勝智。凡口所述。冥通聖心也。遐邇者。兼處與時。處則繇一隅以至周遍十方。時則繇剎那以至盡未來際。皆名自邇及遐也。含靈者。揀非木石。謂一切有情也。見聞隨喜者。但於此經。目覽耳聽。以至暫爾隨順生歡喜者。皆植善根。同生彼國也。寂光者。如來真淨土。生彼國已。見佛聞法。悟無生忍。得自本心。寂照不二。名常寂光。
 
【演】如來真淨土者。上三土未為真。而寂光乃為真。然寂光亦有淨穢不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居為穢土。唯佛一人所居為淨土。今日如來真淨土。則是常寂光淨土也。名之為真者。妙宗鈔云。諸佛如來所游居處。真常究竟極為淨土。是也。寂照不二者。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寂即照。即照即寂。 名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是三點不縱橫並別。名秘密藏。諸佛住處。無量甚深法性也。
 
【疏】無上果者。佛證圓滿大覺。超越二乘及諸菩薩。此果之上更無過者。名無上果。是證佛一切種智也。經云。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知但得往生。畢竟成佛。故云同證寂光無上果也。乞求加被。意蓋如此。以上通序一經大意竟。
 
【演】圓滿大覺者。離迷曰覺。離小曰大。離因曰圓滿。更無過者。天台云。無上士者。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更無過者。是也一切種智者。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也。
 
經云下。是防伏難。恐有人問。纔得往生。何乃便證無上果。故云云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空論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經                                                                            
                                                明菩薩沙彌智旭際明造論   

自序
 
  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勿起惡取空見如芥子許。蓋空見撥無因果。能斷五乘善根故也。然般若如大火聚。四面皆不可觸。觸則被燒。苟不取著。則溫身熟食除冥。以喻四門皆可入道。又何為獨破空哉。須知空句破。則四句皆破。破空句。正所以顯空門。空門顯。四門皆顯。菩薩欲具一切佛法。當學般若。般若何止破空相始教而已。且如此經。一則云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再則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繼又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是豈非實相大乘之正印乎。是為序。
 
如來證得色平等故。眼不管妍醜之色。能使地獄天宮。皆為淨土。如來證得聲平等故。耳不分毀譽之聲。能使天魔惡聲。化為讚頌。如來證得香平等故。鼻不辨香臭之氣。能使幻土廁室。化為香殿。如來證得味平等故。舌不揀甜苦之味。能使食中毒藥化成甘露。如來證得觸平等故。身不避澀滑之觸。能使魔軍刀箭化成天華。如來證得法平等故。意不隨假實之法。不為物轉。恒能轉物。具足無量不可思議神通妙用。


稽首實相三般若 本離四句及百非 滿分修證福慧尊 性修慈誓冥加被
為治群盲惡取空 欲申如實不空義 不空徧破眾戲論 順悉檀故名破空
論曰。此歸命請加。以申造論立名之旨趣也。稽首者。首至地也。由意篤敬。動身發口。即是三業翹勤供養也。實相者。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離一切相。徧為一切諸法作相。故名實相。此實相者。即是般若波羅蜜體。體自寂照。不可思議。如理而照。照不異寂。即名觀照般若。如理詮寂。寂詮即照。是名文字般若。夫實相者。為觀照體。為文字體。夫觀照者。照於實相。照於文字。夫文字者。詮於實相。詮於觀照。此一非一。舉一即三。此三非三。言三即一。為令眾生頓悟諸法自體性故。但舉實相冠三般若。以實相體統諸法故。此之實相。本自非有。亦復非無。非亦有無。非非有無。實相離四句。故觀照文字亦離四句。四句既離。百非自絕。以彼百非總不出四句故。此實相三法。不可思議。非修非證。而為一切修證之本。滿修證者。謂諸如來。稱性而修。稱性而證。因果理窮無可加故。分修證者。謂諸菩薩全性成修全性作證。如入大海。漸次深故。福名福德。慧名慧行。實相非福。而為一切福德之聚。稱性緣修。是成性福。實相非慧。而為一切慧行之本。稱性真修。是成性慧。依於文字。則有實相之福。福亦實相。具足福慧。作於觀照。則有實相之慧。慧亦實相。具足福慧。實相體尊。是故福慧修證。成兩足尊。復次。實相非福慧則不名尊。以一切眾生皆悉具足實相體故。福慧非實相。亦不名尊。以一切權小。縱有種種福慧。不成無上大菩提故。由性具義。妙修得成。由妙修義。性德方顯。若但舉修德不舉性德者。則眾生與佛。條然隔別。生不能感佛不能應。若但舉性德不舉修德者。則佛與眾生。一味平等。佛非能加。生非所加。今以眾生性中諸佛修成之慈誓。加被諸佛性中眾生本具之修德。能拔一切戲論苦。能與一切實相樂。性與性冥。修與修冥。性與修冥。修與性冥。性修不二。生佛體同。是故得成加被義也。復次。行人若身。身業。若口。口業。若意。意業。當體即是實相。惟其當體即實相故。則無能禮所禮差別之相。達此能所性非能所。非能所性。徧為一切能所而作依止。無有一能一所而非實相全體大用。是故三業得為能感。諸佛得為所感。諸佛得為能應。行人得為所應。此即歸命請加之旨趣也。
 

次申造論立名旨趣者。問曰。從上佛祖經論已足。何須更造此論。答曰。為治群盲惡取空故。一切眾生。生無慧目。不能得見實相真體。亦復不知觀照。不知文字。猶如群盲不見乳色。隨語生解。聞鶴謂動。聞雪謂冷等。聞此經者亦爾。經本破一切用令達實相。而群盲但聞破相。便執非相。取著於空。成惡知見。破壞俗諦。撥無因果。是以佛言。寧起有見如須彌山。莫起空見如芥子許。而彼不知。實相雖復永離一切幻妄之相。體性不空。以其無始以來常恒不變。具足過恒沙等性德之用。蓋不惟為種種萬行之所莊嚴。而且萬行無非性具。無非性起。趣舉一行。無非實相。全體大用。無分無劑。互徧互融。體即法界。義如是故。問曰。如是義者。即已徧破一切戲論。所謂若有見戲論。若空見戲論。若亦有亦空見戲論。若非有非空見戲論。單四見戲論。複四見戲論。具足四見戲論。廣說乃至一百八見種種見網諸戲論等。無不破盡。何故立名為破空耶。答曰。順悉檀故。名為破空。悉檀有四。一世界悉檀。為令眾生得歡喜故也。二為人悉檀。為令眾生生善根故。三對治悉檀。為令眾生滅愛見故。四第一義悉檀。為令眾生入深理故。今治惡取空見名為破空。即順對治悉檀義也。復次。於對治中仍具四悉。所謂自有眾生聞破空論而生歡喜。復有眾生善根增長。愛見消滅。證入實相。如是種種。為益不同。以是因緣。須造論也。

體是至寶相不壞 用能破物性常然 以喻般若三非三 通別咸成度無極
論曰。此一經之總題也。以對餘經。則名為別。以對經文。復名為通。若別若通。所詮無二。故曰咸成度無極也。金剛者喻也。般若波羅蜜者法也。金中之剛。故名金剛。此寶貴重。以喻實相般若諸法中尊。其相堅固物不能壞。以喻觀照般若愛見莫侵。其用猛利能破一切。以喻文字般若能斷眾疑。復次。實相尊重故。觀照文字亦復尊重。觀照不壞故。即是實相文字不壞。文字斷疑故。即是實相觀照斷疑。譬如體是至寶。故不為一切所壞。而能破一切也。不為一切所壞。故能破一切而稱至寶也。能破一切。故名為至寶。而物莫能壞也。一體三義。混之愈分。三義一體。派之愈合。實相常住為體。體即法身。觀照契理為宗。宗即般若。文字斷疑為用。用即解脫。總此三法為名。借此三義為喻。此之三義。其性常然。諸佛菩薩不能令增。一切眾生不能令減。非悟非迷。無彼無此。惟其不屬迷悟。故徧為迷悟作依。惟其性無彼此。故依之成彼成此。梵語波羅蜜。此翻彼岸到。亦翻度無極也。迷實相而為苦道。迷觀照而為煩惱。迷解脫而為結業。是以非此說此。說名生死無極之海。悟苦道即法身。悟煩惱即觀照。悟結業即解脫。是以非彼說彼。說名度無極也。復次。前五度對波羅蜜。各有四句料簡。般若惟三句。一者非般若非波羅蜜。有為諸福德是。二者是般若非波羅蜜。相似諸智慧是。三者是般若是波羅蜜。此經所顯三般若是。更無是波羅蜜非般若句。以五度若非般若不能到彼岸故。以五度若到彼岸咸名為般若故。故但說般若。即為具說六度萬行。當知六度萬行皆如金剛。離句絕非而非同斷滅。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經文: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本品顯極樂大士神通光明。於聖眾中,特顯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利生功德,悉超餘聖。
 
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洞視」,天眼通也。「徹聽」,天耳通也。「心意善惡,口所欲言」,皆能知之,乃他心通也。知過去之事乃宿命通也。知現在及未來之事亦屬天眼通。此通能於六道死此生彼之事,明曉無礙。上文表彼國菩薩神通。
 
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
 
「身光」,聖眾有頂光與身光。從身所發之光,稱為身光。「尋」者,長度;八尺為一尋。又曇鸞師云:「田舍間人,不簡縱橫長短。成謂橫舒兩手臂為尋。」聲聞身光僅及八尺,菩薩光明則數千里。極樂國土一切菩薩威神光明,咸皆殊勝。但別有上首二尊,於一切眾中,最為第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其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淺說,則觀世人稱念彼菩薩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觀世音;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而自在拔苦與樂,故名觀自在。進言之,如法藏之《心經略疏》曰:「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觀自在)。又隨機往救,自在無失,故以為名(觀世音)。前釋就智,後釋就悲。」此大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侍彌陀左右,讚佛教化,俗稱西方三聖,顯教言大士乃阿彌陀之弟子。密宗以為阿彌陀之化身。又觀音本地為正法明如來。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曰:「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又《觀音三昧經》云:「觀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此中之「我」,即釋迦如來)又《首楞嚴經》曰: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於古觀世音如來,受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法。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得無上道。《觀經》謂大士頂上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又「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大勢至菩薩」。菩薩之大智大勢(力)可至一切處,故名大勢至。據《楞嚴經》,大士「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今於此界(娑婆),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與觀世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之脅士。《觀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悲華經》曰:「由汝願取大千世界故,今字汝大勢至。」又《思益經》曰:「我(大勢至菩薩)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觀經》又云:「此菩薩(大勢至)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時,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故《大日經疏五》曰:「如世國王大臣,威勢自在,名為大勢。言此聖者(大勢至),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為名。」又《觀經》謂大士「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此二菩薩皆是在此娑婆世界,行菩薩道,往生極樂。為十方人民示此典範。普願眾生,求生淨土。「現居此界」,此界者,即此娑婆世界。因與此土眾生因緣深厚故。「作大利樂」者,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同生極樂也。觀世音菩薩,世稱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法華經普門品》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曰:「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是故「若有急難恐怖」,但以至誠歸向大士,虔持名號,悉得解脫。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二究明利益三  初因成。二果證。三總結
 
初因成
 
從茲兩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演】萬慮咸休。是妄心初息。一心不亂。是正念成就。從茲承專持來。究極根咸休來。
 
【疏】不念佛前。念念塵勞。所謂一剎那間。九百生滅。生住異滅。分劑頭數。無量無邊。天眼莫覷。名萬慮也。
 
【演】念念塵勞者。塵者不淨。勞者不逸。聚緣內搖。趨外奔逸。是其相也。 剎那中有九百生滅者。剎那。時極速也。經云。眾生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 生住異滅者。有為四相也。生表此法先非有。滅表此法後是無。異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暫有用。 分齊頭數者。此非彼曰分齊。各有緒曰頭數。
 
【疏】此萬慮者。甲滅則乙生。俄去則倏返。百計除之。終莫能得。今以持名之力。正念纔舉。雜想自除。喻如師子出窟。百獸潛蹤。杲日照霜。千林失白。名咸休也。
 
【演】甲滅乙生者。約彼此說。如貪滅瞋生等。俄去倏返者。約一法說。如纔滅復現也。獅子果日喻正念。百獸與霜喻萬慮。 出窟潛蹤者。獅子出窟時。四足踞地。振尾出聲。水性之屬。潛沒深淵。陸行之類。藏竄孔穴。飛者墮落。諸大香象。奔走失糞。
 
名咸休也。以上是正釋。
 
【疏】故永明謂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演】故永明以下是引證。
 
數息者。數息觀也。數出入息。從一至十。對治散亂法也。此法通世間出世間禪。如根本禪。多由數息而入。而六妙門。亦先以數息為首。請觀音亦必以數息為助也。初心在緣曰覺。細心觀察曰觀。正是此人數息工夫。但渠工夫既成。更欲增進覺。覺觀不休。亦即是病。遂借稱名為轉治也。但字字分明。亦是覺。句句接續。亦是觀。云何即破覺觀。蓋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毒盡兵消。身心安樂耳。又或此人徑就理持。研究之極。頓入無心三昧。亦不可知。此正是一個咸休樣子。故取之以為驗也。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
事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窮謂倏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也。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者梵語。此云正定。亦云正受。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也。
 
二果證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演】乃知下。是明理一心境界。匪離四句。正說唯心淨土也。處處兩句。言觸處洞然
。珍禽兩句。言一味平等(細玩註中自見)。
 
跬步湧華者。謂心華燦發。左右逢源。清淨光明之體。當處出生也。又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蓮花。亦不離寸步也。
 
戶庭繞樹者。謂覺林增長。道樹滋榮。長養眾善之體。隨處發現也。又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行樹。亦不出戶庭也。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也。
 
蓮花化生者。從悟而迷。是為胎藏受生。從迷而悟。是為蓮花化生也。時時者。即經中所謂。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也。
 
禽鳥指有情。堂院指無情。舉此二種。見情與無情。同成正覺也。偕音並彩。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處。
 
【疏】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演】既得四句明。即此一心。即是淨土。何必四句明。不必往生。方成淨土。然則四句顯唯心境界。無差別相。等同一味也。故曰句總結。
 
印壞文成者。涅槃二十七云。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以喻凡夫現在陰滅。中有陰生。今借此文。以喻往生行人。此土陰滅。彼國陰生。須知垂終自見坐金蓮身。已是彼國生陰故也。成論明極善極惡。俱不經中陰。如鑽矛離手也。
 
三總結
 
蓋繇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演】念空真念者。念即念佛之念。真念即真如體。念到極處。和念脫落。頓離念相。謂之念空。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平等法身。故云真念。
 
生入無生者。生即生死之生。無生即無生忍。生本無體。以念為體。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得住持。今既念空。所謂皮既不存。毛將安附。自然觸髏粉碎。五陰消亡。從有生悟入無生矣。又生即念佛之心。無生謂無生之理。雖念性元生滅。既由有念得入無念。是從生滅頓入無生矣。
 
念佛念心者。既到真念田地。則其念佛已無能所。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智外無如。如外無智。如智不二。名念佛即是念心也。
 
生彼生此者。既到無生田地。則其淨土已無彼此。遊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匪逃乎剎那際內。彼即是此。此即是彼。彼此無分。云生彼不離生此也。
 
心佛眾生一體者。佛者果德之稱。眾生穢惡之號。心者靈明之體。念佛未至一心。心不是佛。佛不是生。判然不一。今既念佛即是念心。則反本還源。不見生佛假名。惟一妙明。周遍法界。以即佛之生。念即心之佛。無二相也。
 
中流兩岸不居者。苦域是此岸。樂邦是彼岸。非苦非樂是中流。念佛未至一心。中流兩岸。截然不同。今既生彼不離生此。則不見彼岸。不見此岸。并不見非彼非此之中流矣。古云。海藏多羅一葉舟。不居兩岸不中流。一篙撐出虛空外。惹得春風笑點頭。是也。
 
【疏】承上殊因妙果。正繇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體本空。念實無念。名真念也。
 
【演】念極而空。約修邊說。念體本空。約性邊說。無念之念。是終日無念。終日念佛也。念實無念。是終日念佛。終日無念也。又此二義。亦乃相須。由念極而空。方知念體本空。工夫不到。不悟本體也。又由念體本空。方得念極而空。本體不空。縱念不空也。
 
【疏】生無生者。達生體不可得。則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名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如後教起中辯。故知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熾然往生。寂然無往矣。
 
【演】達生體不可得者。由心空故。大地平沈。虛空粉碎。推求五陰色心。了不可得也。不生而生者。如以不生為不生。非真不生也。生即不生。是真不生。故永嘉謂。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等。
 
又生即念念生滅。此生滅妄心。本自虛妄。無有實體。故云體不可得。達者悟心之本空也。既悟心空。則終日念佛。終日無念。生而不生也。終日無念。終日念佛。不生而生也。生而不生。則生元不可得。不生而生。則不生亦不可得。是真無生也。故云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疏】心佛眾生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蓋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也。故云一體。
 
【演】三無差別者。謂迷此法有眾生名。悟此法有諸佛名。此法諸法中實有心名。然而迷悟本空。中邊不立。諸佛眾生及心。皆假名也。假名無實。全體即真。故三法相即。無有差別。
 
【疏】中流兩岸者。娑婆喻此。極樂喻彼。始焉厭苦欣樂。既焉苦樂雙亡。終焉亦不住於非苦非樂。所謂二邊不著。中道不安也。
 
【演】二邊謂有無。中道謂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不著不安。正是離四句處。
 
【疏】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演】自心是佛是禪者。自心覺照即是佛。自心靜慮即是禪。 謗自本心者。以淨土乃自心之淨土故。是謗佛者。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是自謗其禪者。以不離自心即是禪故。
 
四廣顯持名所被
 
此則理之一心。全歸上智。亦復通乎事相。曲為鈍根。
 
【演】此則理之一心者。以一心念佛有事有理。上文所指乃理一心也。 全歸上智者。以理一心。無方所。無形相。不可湊泊。無容擬議。非宿具般若靈根。單刀直入者。鮮能悟入。
 
通乎事相者。不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但以妄念念佛。離此生彼。是則生佛宛然。淨穢歷然。以我之生。求彼之佛。厭此五濁。欣彼樂邦。與彼理性。全無交涉。此則鈍根所行也。
 
【疏】理事一心。詳見後文。今謂自性唯心。正指經中理一心不亂言耳。上智乃克承當。鈍根未能領荷。故此一心。不專主理。而亦通事。以事一心。人皆可行。所謂夫婦之愚不肖。而與知與能者也。如天普蓋。似地普擎。大造之中。無棄物故。
 
三感時三       初總歎。二別歎。三結歎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演】守愚之輩者。愚亦不能障道。故云人一能之己百之等。而過在守字。乃高推聖境。畫地自限之輩。小慧之流者。學般若菩薩。須求大智慧。小慧者狂慧也。偏慧也。非真慧也。又此二人之病。在執著兩字。故經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疏】上言佛慈雙被智愚。今言眾生不體佛意。有善教。無善學。故可歎也。守愚者。愚而甘愚。小慧者。慧而不慧。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資。不可偏廢。著此執彼。厥弊等耳。
 
【演】事依理起者。事不自事。因理而事。因自性彌陀。故勸人念彌陀。因唯心淨土。
故勸人生淨土。 理得事彰者。理不自彰。由事乃彰。因念彌陀。方顯自性彌陀。因求淨土。乃悟唯心淨土。由是心是佛。方乃是心作佛。因是心作佛。方顯自心是佛故。
 
【疏】蒙童喻全愚。昏稚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貧士喻小慧。昔有窘人。路獲遺券。見其所載田園宮室。金帛米粟。種種數目。大喜過望。自云巨富。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所謂雖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
 
【演】數他寶者。華嚴云。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等。 判然心不是佛者。是口口談空。步步行有。喫得肉已飽。來尋僧說禪者。
 
【疏】是故約理則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
 
【演】是故下伸正意。約理無可念者。以實相理中絕思絕議。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故。念即無念者。以即事即理。即念無念。捨念而求無念。是猶撥波求水。滅器求金。是斷滅見。豁達空。非無念本體也。
 
即本智求佛智者。本智即本有之智。不因修得。不由學成。本自具足者。所謂本覺是也。佛智由斷惑而顯。修證而成。出纏方得者。即所謂始覺是也。本智約理具。佛智約事造也。

心聲錄 黃念祖老居士

十、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

 (1)光明與安樂,理體並妙用。

  今天我有機緣在華盛頓華府佛教會向大家匯報《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十分榮幸。聽起來這個題目好像生一些,新奇一些。其實還都是我們常常說到的“放大光明”,“光明普照”;“拔苦與樂”,“離苦得樂”。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由於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得真樂。慧光破無明,正是自覺覺他,是覺心除幻結,正是自他俱利。這個光明與安樂非一切世間諸法所能相比。故稱之為大。

  光明有兩種:(一)色光(指日月火珠及佛菩薩天人的身光)。(二)智光或稱智慧光,心光(指妙法能除眾生愚癡的垢暗)。《大智度論》說:“光明有二種,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曇鸞大師說:“佛光能破無明,故佛又號智慧光。”憬興師說:“光從佛無癡善根心起,复除眾生無明品心,故智慧。”故《瑜伽論》稱之為法光明。以現法破暗為義,別於色光。但佛光具一切光,故《往生論》說:“佛光明是智慧相也。”蕅益大師九天寫一部《彌陀要解》,人稱這是從蕅益大師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思益經》說:“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如來身是什麼呢?就是大光明之府庫。《大日經》說:“大日如來所安住之處是“不壞金剛光明心殿。”金剛是表示堅固,永遠不會壞,不會減,不會滅的。光明的心是讚嘆如來覺心的勝德。殿原意是宮殿,此處光明心殿表示身住於心,心住於身的不思議妙境。《思益》中光明說的是如來身。《大日》中光明說的是如來心。由此可見,如來的身心就是大光明,也正是佛教的大光明。再看,禪宗黃檗的師父百丈禪師,他就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悟人的心迥然超脫六根六塵,只是一片靈光單獨照耀。這也是拿光明譬喻這個心不與萬法為侶,心光寂然朗照之象。黃檗的弟子臨濟禪師說:“歷歷孤明。”“歷歷”是清清楚楚,綿密不斷。“孤”就是不以一切為侶伴,罄然獨存。“明”就是光明,明白,本明。也是同樣說明本心。所以佛教都以大光明來表示本來的妙明真心(妙明兩個字就是勝妙光明的簡稱)。阿彌陀佛又號無量光佛,而且《無量壽經》裡頭十二光佛,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都是阿彌陀佛稱號。法身阿彌陀佛所居的國土稱為常寂光土,可見彌陀身土都是大光明。所以大光明就是佛之身、佛之土、佛之心,顯示佛的本體。有體必定有用,從大光明的本體,自然流出大安樂的妙用,就普令一切眾生都能因妙法光明消除自身痴暗,離苦得樂。更殊勝的是每一個眾生常住於大光明的本體而得到大的安樂。

  至於大安樂,更是十方諸佛的本懷。《毘盧遮那經​​》說:“大悲為根”。所以慈悲是諸佛的根本。悲是拔苦,慈是與樂。令一切眾生都得徹底究竟的永恆的大安樂,才是如來的本心,普度眾生都離苦得樂。《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的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唐譯本里說:“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經中有十一處稱讚彼土甚可愛樂。《涅槃經》指出:“常樂我淨”。不是無常,是常;不是苦,是樂;不是無我,是有一個真我;不是惡濁,是清淨。常樂我淨,很樂呀。是真樂,不是世間之樂。世間諸樂是壞​​苦,所愛之境都是無常,所愛破滅,成為大苦。所以世樂不能不壞,壞則成苦。更重要的是《涅槃經》裡頭四句偈子:“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一切行皆無常,都是生滅之法,有生有滅。)“生滅滅已”(一切生滅都要放下,放下一切,生滅也滅了之後怎麼樣呢?最要緊的後頭一句,那絕不是斷滅呀,斷滅,什麼都沒有了,那大家修行了半天,都變成了桌椅板凳了。)“寂滅為樂”,寂是常寂光的寂。《首楞嚴經觀音圓通章》觀音返聞自性,在“生滅滅已”之後“寂滅現前”,馬上超越世出世間,得兩種殊勝。正與《涅槃》的“寂滅為樂”同旨。寂滅為樂,這是真實究竟的大安樂。禪宗常說,火盡灰寒,忽然從冷灰裡爆出一顆熱豆。所以禪宗說必須大死才能大活,絕後更生才是真活。這與《涅槃》、《楞嚴》同一氣氛。冷灰爆出熱豆才是悟境。如同萬里尋親,突於十字街頭一眼看見親爹,這時歡喜不可形容,這正是大安樂。由上可見,佛教的教化,就是從諸佛本有的大光明大安樂的​​本體,流出來令一切眾生同得大安樂的妙用,普令一切眾生恢復他本有的大光明的本體。永離諸苦,但受眾樂,直到自他永受寂滅的大安樂。這樣殊勝稀有的妙法真是不可思議。

 

  (2)釋尊徹證理體示佛知見

  至於佛教當然是宗教。但是宗教而超宗教。佛教是科學超科學,是哲學超哲學。也可以說佛教是一切超一切。佛教的超越就在於我們教主的超越,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世尊,他的殊勝正如讚佛偈所說的:“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未有如佛者。”至於我們教主在兩千多年前降生在尼泊爾,是一位太子,聰明過人,文武全才,王妃也極其賢美,一切如意。但當他陪父親在御花園裡,父親休息了,他看見鳥吃蟲子,引發了極大的悲心。哎呀!眾生為了自己的生存,就要互相來吞噬,這真是非常可悲呀!因此他就要捨棄一切,出家求道。但父親不答應,後來有一次看到一個老人,腰彎背駝,窮苦的老人。又一次看到病人,痛苦,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很痛苦。最後看到死人,知道了這是一切人都不能免的,就決心出家了。出家之後,在雪山苦行修道,一天只吃一棵芝麻,一棵麥子的結實。渾身骨頭都顯露於外,活像一具活骷髏。後來忽然醒悟,如果這樣成道,後世就以為要成佛就必須苦行,這是一個誤解,所以就放棄了苦行。就起來沐浴,沐浴的時候幾乎從水中起不來了。身體衰弱,攀著一棵樹枝子才能夠出來。出來之後,吃了一個牧女供養的牛奶煮的粥,體力就恢復了。於是發誓在菩提樹下解決問題。到了臘月初八看見天上明星,這時候大徹大悟了。一切問題解決了。他這個之前,他曾經在印度遍訪印度所有的一切外道諸師,他很快就把師父所有的都學會了,都認為不究竟,不徹底呀!所以只有自己來修證,當看見明星悟道之後,一切問題都粉碎了。驚呼:“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的眾生,不但包括我們所有的人,白種人、黑種人、貓、狗,甚至於蒼蠅螞蟻,以及地獄中的眾生都在內呀,所以叫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從如而來。一切眾生都有同如來一樣的智慧和功德之相。佛就是徹悟了這件超世稀有,無上殊勝,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的大事情。這件事情確實是驚天動地,前無古人。

  但是一切眾生既然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為什麼還有我們這樣在迷的眾生相呢?釋尊的下半句就說明了,“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切眾生本來跟佛一樣的,但是他有妄想,有所執著。抓住不放是執,粘住不脫是著,眾生為情所縛,著於情網,執見不捨,困於見林,於是從妄生妄,從迷入迷。那麼他就不能顯現他的智慧德相了。這就是佛悟道證道時第一句話。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證,證明一切眾生本有大光明大安樂的​​本體與妙用。所以這一句話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從他的大光明藏中所流現的,給我們眾生的一個大安樂法門。也可以說,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典,都是這一句話的註釋。所以現在將來一切眾生都依這一句話而得度脫。世尊所證就是這樣。從這一句話,我們就看出佛教不同於其它宗教,是超宗教。超在什麼地方?就超在佛教是一個大平等法門。佛和眾生平等,一切眾生都跟佛一樣,同有這個智慧德相,彼此是平等的。這是個大平等的覺悟哇!佛不說我是最高無上,我是獨尊的一個神,我高於一切,控制一切,創造一切,而只是平等。佛就是已經徹底覺悟的人,我們在坐的任何一位是還沒有完全覺悟的佛。徹底平等。所以《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心,和佛,和眾生,無有差別。所以佛不是上帝,不是真主,不是什麼無始天尊等等,不是這些神,只是一個徹底的大覺悟者。

  佛之所證有法身、報身、化身。佛有三身,上面所說,人人本有的是法身。所以我們的法身同諸佛的法身是沒有分別的,法身我們也有。但是報身現在沒有顯現,​​佛的報身是萬德圓滿所莊嚴所成就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恢復本有法身,成就報身​​。那麼化身哪,就是示現於印度這個太子,出家修道,後來以至於到八十歲涅槃了。這樣示現到人間來,跟我們人一樣,也有生也有死,也有成就也有說法,這是佛的化身。佛的報身眾生就看不見了,只有菩薩才能看得見,報身是無量廣大和微妙呀!多少萬由旬,一個由旬是四十里。我們不要說微妙,微妙我們看不見,那個我們還不大好體會,就是這個廣大我們就看不見。我們登到華盛頓最高的塔上,一看吧,那就看見是一個圓形的景物,因為人們視力有限度,所以就把你視力當作半徑畫一個圓,所看見的只在這圓之內,外就看不見了。所見不過是幾十里路,這幾十里路就是佛身上如果有一根毫毛,毫毛的萬分之一你也看不到。凡夫看不到佛的報身,至於佛的化身是一個示現。釋迦牟尼佛示現為一個太子,出家成道,示現了涅槃,這是為了度化我們而作的示現。在實際,在《法華經》開權顯實,說出實際情況。那釋迦牟尼佛在久遠久遠,無量劫無量劫,不可說不可說之劫之前早已成佛。那佛之涅槃呢?那也就是在凡夫,就看到佛是涅槃了。隋朝智者大師,他讀《法華經》,讀到藥王菩薩焚臂,表示捨了斷常二見,經中說是真供養,是真精進。智者大師突然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佛在靈鷲山說法,那個法會還在進行,還在說法,儼然未散。可見佛何嘗涅槃,在眾生妄想執著之中就見佛涅槃了。生佛同具法身,所以生佛平等,佛有三身而眾生因妄想執著不能顯現,一迷一悟又有天淵之別。眾生因迷造業,因業受報,在夢幻虛妄的六道之中枉受無量痛苦。

  輪迴之說許多人不信,現經種種調查與研究,證明確是世間真實之事。(許多證明散見於拙著中,不再重複)。人在善道之中,在人生,生老病死八苦交煎,一生酸辛欲哭無淚。何況墮入苦趣,像蒸籠中的螃蟹,這是人人在生活中都能接觸到的,螃蟹雖苦隻死一回。在地獄中,死後立即復活,活後又立即受罪,人間一夜,地獄中千生萬死,更加嚴重的是“三途(三惡道)一報五千劫(墮入三惡道後,一期的罪報就是五千劫)。”所以苦趣時長,欲出無門。同時推己及人,自己雖在善道,而自己多劫以來的親眷無量無邊,都在惡道受苦,等待自己去救度,自己焉能不勤求覺悟自覺覺他。

 

  (3)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一切眾生本體中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雖本有性德,但以纏縛在妄想執著之中,性德無法顯現,故須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來掃蕩一切塵勞妄想。修持的功德稱為修德,譬如明鏡,鏡面上蓋滿了種種污垢,鏡光不能顯現。鏡子竟同廢物。但當我們努力去擦除塵垢,一旦功效圓滿,塵垢全消,“鏡淨心明,本來是佛。”所以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行人應抓緊修德,才不辜負本有的性德。

  修持方面,佛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殊勝。但末法眾生,應選契機之法。我常說:買鞋,首先一條是大小合適,其次才是物美價廉等等。為了幫助大家抉擇,略談三根本與三無漏學。這是一切行人共同遵循的道路。其下再介紹禪、密、淨圓頓法門。

  (甲)根本三要: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

  第一、出離心。此心雖比後兩者淺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說:高明容易解脫難。要能透脫人世間種種纏縛(妻兒子女、功名富貴、生活享受),談談容易,做到很難。甚至有的出家人,雖然擺脫了世間的家庭眷屬,名譽地位,可是內心仍夾雜著自己想當佛教領袖、眾生導師。於是大占山頭,大收徒眾,重用親信,宗派相爭,生活享受如同富翁,這與釋尊舍皇位離王宮,林間度夜,托缽乞食,真是鮮明對比。所以世間這些難捨之物,都像癌細胞,是萬萬不能發展的。所以首先要對這些難捨的東西能捨,不再留戀。出離心不是消極厭世,恰恰相反,這是真正的大雄心。為了積極救世,就須輕裝上陣。自己還在昏睡,焉能喚醒別人的酣夢?更切己的是留戀世間,正是最嚴重的執著,那麼你的鏡子就擦不干淨了。首先要有一個出離心,這是個最根本的。

  第二、慈悲心。佛為什麼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樣來維持生命。眾生非常苦哇!因之發心求道救度,這是慈悲心。在人世之間我們也看到多少災難,多少苦痛。非洲的災情,兩伊的戰爭,多少血淚呀。怎麼能無動於衷?這種同情與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薩看一切眾生與自身如同一體,這就是同體大悲呀。彿看一切眾生如同佛的獨子,這是大慈悲心,是我們學佛的根本。《華嚴經》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須從慈悲心出發。修羅都有本領,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沒有慈悲心去修練,總之是盲修瞎練,成為阿修羅而後已。密宗《毘盧遮那經​​》也說:“大悲為根”,第一句話就是要從大悲心出發,可見顯教密宗同一根本。有人看見密宗金剛像很厲害,令人生畏,而不知這是極度的慈悲。就跟父母要管小孩子一樣,他要生氣,要教導,甚至責打孩子,都是為了要教好他們,並不是要傷害孩子,就是這樣,都是大悲為根。如果沒有慈悲心,只是去修氣,不管修什麼練什麼,最後都要成為魔的眷屬。

  第三、菩提心。覺悟的心。《毘盧遮那經》在“大悲為根”之下,緊接著便是“菩提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也就是佛。一切事從因得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種菩提就得菩提,種佛就得佛。“菩提為因”就等於是說,咱們現在播種,你種了一個佛的種子,將來它就要結出佛的果。所以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這同《華嚴》說:“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簡單地說,就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華嚴》說,這三個像是一盞油燈的三個方面,燈油、燈炷與燈光,缺一不可。而關鍵是燈光,不發光的燈有什麼用?燈的光譬喻大智慧。我們看到本來是佛的眾生,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覺悟,冤冤枉枉的在輪迴之中受種種苦,所以要救度,這是悲心廣大。眾生不盡,誓不成佛,這就是大願。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如《金剛經》:終日度生而終日無所度。這樣的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就是菩提心。我們要發起菩提心來,我們能發起這個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果學佛還沒有發菩提心,或者曾經發過,但又忘掉了。《華嚴》教導我們:“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句經文應該引起學佛的人的深切注意!離開了菩提心,縱使修種種善法,也是為魔服務。這都是真語實語,佛不會嚇唬我們。

  (乙)戒定慧三無漏學  

  以上三種根本心,是大乘佛教行人,不可或缺的。本段的三無漏學,同樣是一切大乘行人,不能缺少的。戒定慧是六波羅蜜的濃縮,波羅蜜翻為“彼岸到”,華言就是到彼岸,也可譯為六度。迷惑與生死是此岸,覺悟與涅槃是彼岸,煩惱是中流。我們處在生死輪迴的此岸,若能超脫一切煩惱,便能到達覺悟成佛的彼岸,所以名之為“度”。六度代表萬行,濃縮便是三無漏學。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是前五度,第六度是般若,般若是特殊的重要。

  (一)戒。至於戒呢?是寶塔第一層。第一層若壞,塔就不能存在了。現在我們只談居士,居士有五戒。八關齋戒,因有過午不食,這是齋。居士可以受菩薩戒,學密可以受密戒。戒不受則已,受了就必須精勤守護,千萬不可犯戒。如果不守戒,就如同一個漏水的器具(這個花瓶漏水,我們就不能用)。一個漏器,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必然漏光,所以叫做“非器”。

  (二)定。就是禪定,例如四禪八定,色界有四禪,無色界還有四種定,把色界無色界加在一起成為八定。禪定全靠自力,很不容易修成功。世尊在《首楞嚴經》中開示,若不依靠密咒加持,行人修禪定想避免魔擾是不可能的。至於外界有很多種練功,好像很了不起,其實是初步又初步。但是大家不知道,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大驚小怪!四禪八定是色界無色界的事,我們是在欲界,欲界裡修練,起碼要超欲界才行。得了欲界定的人,在入定之後,身就跟雲跟煙一樣的,非常空虛和清淨。不過還是感覺有身,這個是欲界的定。在這個地方修持再進一步之後,突然間一個很大的轉變,這個時候自己不見自己有身,也不見自己的衣服,也看不見自己所坐的床鋪,房子也沒有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很多人到這個地步就妄自尊大,自以為如何如何。其實這是未到定,還沒有到初禪哪。初禪之上,二禪、三禪、四禪,他還不到初禪。就像還在幼稚園,就自認為我是博士了,這些地方很容易錯認。你自己沒有開悟,說開悟,沒有到四禪說四禪,這叫大妄語。大妄語是決定入地​​獄的,所​​以這樣你修了半天還不如不修,這是我們修行人很需要警惕的一件事情。我們不能聽見別人說到了這個境界,我們念佛念了半天沒有到這個境界,就認為他比我強。應知:他不能和閣下相比呀。那遠遠不能相比呀!他們縱不犯大妄語,沒有損人利己的心行,最多是欲界天。我們則是橫超色無色界欲界諸天,直生西方淨土,永不退轉,一生成辦。他們如何能比。

  (三)慧。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沒有法翻譯了。在華文中沒有一個適當的名詞來翻譯般若,所以沒有翻。有時勉強用“大智慧”以別於常用的智慧。在三無漏學與六度中,般若都是最重要的。教中常說,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這就是說單修前五度的每一度,若沒有融會般若,那麼修者就同瞎子一樣,你的修行就是盲修瞎練。縱然是善事能得福報,但如仰箭射虛空,福盡,箭還是墜落到地面。般若是什麼​​?勉強來說,那就是能顯清本有心體,消除妄想執著的心力。參證《法華經》,也可以說:是你能了悟佛的知見而證入佛的知見的智慧。《法華經》十方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興於世。佛為什麼到世間來?唯獨為這樣一件大事因緣才來。什麼事呢?就是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給眾生開示佛是什麼知什麼見。釋尊悟道的頭一句話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話要是佛不說誰能知道!所以佛就為這個大事因緣來的,然後眾生就依止佛的知見,放棄自己的知見。我們都是眾生知見,就是情見,都是從情出發的,也就是妄見。所以要去掉我們的知見,轉換成佛的知見。那要靠什麼?就要靠般若嘛!但般若不是我們情見所能達到的。佛當時就說,眾生的妄心像太末蟲。(太末蟲這個名詞很有意思,佛在兩千多年前就知道有細菌。末是微末,太末是極微末,極微末的蟲不就是細菌嗎。)處處能緣,獨不能緣在火焰之上。細菌什麼地方都能生存,但在火上不能生存嘛。這就比方眾生的心,本領大極了,沒有不能想的。處處能緣,但不能緣於般若之上,對於般若無法理解。所以我們大家要明白,你如果仍在情見之中,你所能理解到的都不是般若。這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這個地方很多人錯認。有的人開了點知解,以為他所知所解就是般若,不是!你所有用知解達到的都不是。所以這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不思議境界。對於這方面,我的師父,大禪師上虛下云大師,他有一個很好的譬喻:我們在妄想心中要理解般若,就像你坐在椅子上,要舉這個椅子起來。這個比方非常生動。你在沒有離開妄想之前要理解般若,就如同你坐在椅子上,要把這個椅子舉起來一樣,這是不可能的。

  行人學習般若,若要一下子便能明白般若的本體,那是不可能的。所幸般若能一分為三:(1)實相般若、(2)觀照般若、(3)文字般若。一切表達般若的經論語言文字等等都是文字般若。行者思維參究文字,了達其義,依之來觀察對待事物是觀照般若。在久久觀照之中,一旦驀地觸著關捩子(即現在所說的起動鍵),豁然朗悟徹明本心,即是契入實相般若。

  以上三種根本與三無漏學,都是一切行人所共同遵修的。佛為救度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病,乃有八萬四千種法,如旃檀木,片片皆香。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契合我們根機的,則推以下三種法門。

 

 (4)一生成辦,圓頓法門:禪、密、淨。

  佛法從印度傳入中國,大小二乘共分十宗:俱舍、成實(小乘)、三論(小乘大乘之間)、唯識、戒律、法華、華嚴、禪、密、淨。其中以後三者最為殊勝。分別簡介於下:

 

  (一)禪宗。

  傳佛心印,見性成佛,是禪宗的特色。不立文字,不涉階梯(不經過次第,迷是眾生,悟了就是佛)。這是純粹的頓法。有人對禪宗與第五度禪定相混,這是大錯。禪宗是第六度,是般若。現在世界上把禪宗劃在中國的名義之下,婆羅門和佛教劃在印度。實際上禪宗也是從印度來的,但是它在中國大放光明。禪宗稱為教外別傳,是另外一個傳授。不立文字,不依靠廣習經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直接指出你的本心就是佛。就直指明你這自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的本心,讓你自己見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成佛了。禪宗在中國古時候就有人反對,宋朝的時候,天台宗有一和尚,他自己覺得天台是最高了。而禪宗認為天台只是如來禪,而禪宗的祖師禪高於如來禪,於是這位天台宗的人不服氣,就寫了書反對說,你們第一個公案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經典沒有記載,是你們禪宗自己偽造的。他不知世尊拈花迦葉微笑,這則公案確確實實見於《大梵天王問法決疑經》(梵天是色界天)。他拿花獻佛,他自己捨身為佛的床座,極度的恭敬。在這個法會上,世尊就拈起一枝花給大家看,大家莫明其妙,世尊為什麼不開口,卻拿一枝花給大家看?大眾莫明其妙,獨有佛的侍者,老的迦葉破顏一笑,他領會了。在佛拈花迦葉微笑之間沒有言說,只是把這個花給大家看一看,可憐當時多少在座聽法的人迷悶不解,唯獨迦葉領會破顏一笑,佛就說:吾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涅槃,佛所證的是涅槃)。涅槃的妙心和正法眼之藏(即正法藏之眼),囑咐摩訶迦葉(摩訶是大)。佛就把妙心和正眼一齊都吩咐給大迦葉了。這就是禪宗第一條公案,佛與迦葉只是心心相印。以心印心,以心傳心,故稱禪宗是傳佛心印。而且《涅槃經》裡頭,佛指出對經典理解不同,有所爭論,那就以迦葉的話作為標準。等於說佛經的解釋權屬於迦葉。為什麼?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都囑咐摩訶迦葉呀!迦葉就成為禪宗的初祖。阿難是從迦葉開悟的,成為二祖,一直傳下來,都是單傳,佛把所披的衣,所乞食的缽都給了迦葉作為證明,所以衣缽,誰得了衣缽誰就是傳了心。世尊傳迦葉,迦葉傳阿難,一代一代心法相傳,衣缽作證,都是單傳。第一代是迦葉,第二代是阿難,第十二代是馬鳴菩薩,第十四代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突出了,中國分十宗,他是八宗的祖師。等到第二十八代就是達摩,達摩也是王子,也是棄位出家。達摩看到東土(我們在印度的東邊)有大乘氣象,就拿著衣缽到中國來了。

  達摩之後還一直是單傳,傳到五祖,每代只是一位祖師。到了六祖,六祖是極特殊的一位祖師,俗姓盧,名慧能,是古今第一大善知識(清雍正皇帝所評,雍正是開悟​​之人),他父親貶官,降級到廣東邊沿一個很苦的地方,就死在那邊了。死了之後剩下孤兒寡母,這個孩子就是六祖。六祖當時很窮苦,靠打柴養母,一天送柴到客棧,有個客人在那兒讀《金剛經》,他聽了之後很喜歡,站在門外邊聽,當這個人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心中開朗。當他知道這經是從黃梅五祖得來的,他就要去。大家拿錢來幫助他,他就給母親留下錢,自己跑到黃梅去了。到了黃梅之後,留在廟裡做苦工。經過八個多月,一天五祖說,你們只知作福不求出離生死,自性若迷,有福也不能救。各各看看本心智慧之性,各作一偈,若悟大意,就付給衣法,立為第六代祖。當時廟裡一千多人,神秀是上座,威信很高,大眾的上座,能講十幾部大經。大家就說,我們作什麼呢?當然是神秀得法,將來我們依止他修行就可以了,何必自己作偈?不必費事了。神秀也聽到,別人都不寫,好像自己是眾望所歸,就寫了四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拭拂,莫使惹塵埃。”五祖看見了說:“很好!很好!大家念了之後,不會墮入三惡趣了。”大家念來念去,六祖聽到了。六祖說:我也有四句,誰替我寫?這時廟中有一位江州別駕張日用,替寫了四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寫在牆上,五祖看見說,也沒有見性。脫下草鞋把這四句擦掉了。五祖暗示慧能於夜間三更到自己房間聽講《金剛經》,又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候六祖就徹悟了。當時他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哪裡想得到哇,我的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我哪裡想得到,我的自性從本以來就是不生不滅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本來就具足一切呀,佛說具足如來智慧德相,他自己證實了。)“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焉能想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一切都是自心所生,都是自性所現。)一口氣說了這幾句。五祖知道他徹悟了,衣缽就給他了。五祖還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調禦丈夫、天人師,這都是佛的名號。)

  以上六祖得佛衣缽,繼承祖位的因緣,給我們無比重大的啟示,可以歸納成兩個方面:

 (一)金剛般若在六祖身心的放光。慧能是一個失學的貧苦孤兒,生長在邊遠落後的獦獠區域,勞動為生,十分勤苦,是一個一字不識的文盲。但當他第一次聽見別人念《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中豁然開朗,就投奔黃梅,作偈就超過當時千來人的首座(當時唐代的國師神秀大師)。再聽五祖講一次,又是到同一的地方,就大徹大悟,得衣得法,成為第六代祖,即名為佛。何等直截,全顯禪宗特色,“不歷階梯”。沒有什麼過程與位次,沒有台階可爬,迷即眾生,悟即佛。同時也顯出《金剛經》中無住生心的無上殊勝。這八個字是《金剛經》關要,也即是世尊成佛證道時第一句所說的話,“應無所住”自然遠離了“妄想執著”,“而生其心”顯明了本具“如來智慧德相”的自心。慧能大師之心正契釋尊證道之心,心心相印,所以立地成佛。用譬喻來說,即是諧振,敲響了一個音叉,另一個同頻率的音叉,自然振動發聲。廣播台也是同理,旋鈕一轉,換一個台,實際是換一個頻率,收音機的頻率與發射台相同,就收到了,這就是諧振。佛教的心心相傳,正可用諧振為喻,兩心自然合拍。在六祖大悟所說的那一串“何期自性……”真是心花怒髮,這就是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

  (二)五祖所說:“不識自心,學法無益。”真是一針見血的無上開示。所以大乘佛法,都強調“先悟後修”,至少也要有個“解悟”,才好避免“心外取法”。現在人都是心外求法,於是好端端的無為法變成有為了,無漏法變成有漏。不是法不好,是您的容器有毛病。曾經裝過“敵敵畏”殺蟲藥,沒洗乾淨就倒了牛奶,吃下去可能會送命的。“行而不解,增長無明”,我們要行解相資。

  又說:“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不識則無益,若識則成佛。直截了當,洞然明白。不識只因妄想執著,若識則本來成佛久矣。世尊證道到五祖付法,六祖得法,是一脈相承,以心傳心,所以說禪宗是“傳佛心印”。

  六祖後,衣不再傳,法遍天下。一花五葉,形成五宗(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各界人士,婦女幼兒皆有開悟的人,甚至種種外道也都學禪。文人墨客若不知禪,便有孤陋寡聞之感。禪宗不立文字,流傳到現在,只有一千七百多個(術語稱為“則”)公案。記錄了傳心悟道的經過,成為後世的法寶。現在只舉一二則為例,以見一斑。

  在唐朝,六祖以下的第四代,藥山禪師,他是禪門的龍象,當時他當地太守叫李翱,也很仰慕他的聲望,就去拜訪藥山。藥山正在安坐,看見太守來,沒有理睬太守。太守恃才傲物,認為我這樣的根器天資,禪師看見我,應該很具禮歡迎才對,怎麼沒有理睬自己,很不高興。就說:原來見面不如聞名。藥山就回答說:太守哇,你為什麼“貴耳而賤目”哇?為什麼尊貴你的耳聞而輕視你的目睹?李太守還是很聰明,他就了解藥山是個禪師。於是問法:請問什麼是道?藥山就指指天上的雲,指指地下的水瓶,並問:你明白了嗎?太守說:不明白。藥山就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就禮拜了。他的答覆,這種禪宗的開示,不是給你談很多道理,都是直指人心。什麼是道?“雲在青天水在瓶。”李太守根器很利,他就領悟了,成為藥山很重要的弟子。這裡不宜再作註解,話多了便成畫蛇添足。

  我們以為禪宗語句只是機鋒敏捷,語句巧妙,殊不知大謬不然。禪宗大德的一言一句,都是當人的真實受用,本地風光如實透露。再引一則藥山公案,就可證實禪師的答話不是口頭禪。一次藥山隨眾入山砍柴。(古德作了方丈,並不就養尊處優了,這些勞動都是受請同去的。)山很深,正在打柴的時候,弟子看見老虎來了,弟子大喊:師父!虎,老虎來了。希望師父趕緊躲一躲。誰知藥山呵斥弟子說:“什麼虎,是你虎。”有什麼老虎,是你,是你現老虎。這生死關頭,危在瞬息之中的時候,真實的水平,就看出來了。藥山禪師他沒有虎哇,是你虎哇。所以修持人要有真實的受用。藥山禪師無虎,所以虎也就無法傷害禪師。

  禪宗的語言很不好懂,因為它一句中有三句。一句是截斷眾流,斬斷你的妄想。一句是涵蓋乾坤,蓋天蓋地無所不包。還有一句是隨波逐流,就是隨著你​​所說,大眾所說而答話。你是波,你是流,就隨這個波,逐這個流。例如人問趙州:什麼是道?答:牆外的。又問:不是這個道,我問的是大道。趙州答:大道透(直通過)長安。答話中一句有三句。首先是截斷眾流,聽的人目瞠口呆不能擬議。第二是隨波逐流,你問道我就答道。第三涵蓋乾坤,含攝無邊妙義。一切都是大道。“觸目菩提”,眼所見的都是菩提,“牆外邊的”當然是道。一句中包涵三句,所以一言之下,聽法的人狂心當下停息。這是禪宗的殊勝之處。但是從宋朝以後,這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一言之下就能​​開悟的妙法,人們的根器不夠了,參禪的人就強調參話頭。參“父母未生之前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誰叫你拖這個死屍來?”“念佛的是誰?”等等。參來參去,真真起了疑情,心中孤零零只是這一句話頭,高峰禪師稱這種境界為無心三昧,這就要打破本參話頭,悟見本來面目了。近代虛老,是我的皈依師。五十七歲閉禪七送水,一次手拿著杯子接開水,沒想到水澆到手上了,杯子掉在地上“啪!”的一聲響,虛老開悟了。當時寫了兩個偈子:

  (一)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楞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二)

  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指人我皆空,思慮全消)

  春來花香處處香,山河大地是如來。

  這是近代真實證悟的大德,苦參到五十七歲,正是禪門所貴的久參遲悟,自然善於保任,究竟心源。參禪極殊勝,但必須上根利智才易契入。常說開悟之人須有七朝天子福,九代狀元才,不是凡庸的人都能問津的。並且開悟的人,往往還未斷除後有,例如禪宗五祖戒禪師轉世為蘇東坡,蘇東坡仍未解決問題,直到明朝轉世為袁中郎,也是喜禪的文學家。袁以作《西方合論》的功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方才真了生死。所以永明大師說:“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跎。 ”就是指這類情況。只是初步明禪,而無求生西方淨土之願,十人之中就有九個人,反而是多廢時間的。

 

  (二)密宗。

  從果起修,即身成佛的大法。它稱為密,不是保密的意思。而是由於這是佛自己親證的境界,沒有法子讓眾生明白,以此名之為密。佛說《華嚴經》的時候,諸大阿羅漢都如聾如盲,雖在道場中看見佛在說法,但和瞎子和聾子一樣,沒有領會,從這個意義說“秘密”。日本判教,分成十個等次,從眾生的一住心到最高的十住心。十住心稱為秘密莊嚴心,從這個秘密莊嚴心顯現:真言、種子字、手印、曼陀羅等,稱為如來的身口意三密,一一具足如來親證的秘密莊嚴心的無量殊勝功德。至於我們眾生的身口意,身造身業,口造口業,意造意業。善業、惡業,總之都是業,所以凡夫的身口意叫做三業。密宗的方法,是讓凡夫的身口意三業頓時契同於如來的三密,佛的三密是佛果位所證的德,叫做果德。以佛的果德作為眾生用功下手之處,這就是從果上起修,所以稱為果教派。譬如蘋果已經結好了,你從這個蘋果上,開始吃就是了。如果你要從開荒、撒種、育苗、施肥、除害,一直一直等樹長大,種種的維護,結了蘋果你再吃,那你就遲緩了。若是從果上起修呢?就是這個蘋果,佛已經替你把應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果子擺在這兒,你只要吃。所以稱為果教派。凡夫三業頓同佛的三密,所以修行的時候常要結手印,(合掌就是印哪,大家打坐,兩手掌平放相疊,這就是彌陀的定印。)手屬於身,身結印,身業就同於佛的身密。口裡誦的是咒,就使得口業同於佛的語密。眾生的思想,一切起心動念都是意業,如來的意密,極淺的說,就是觀想,深的說,那就是般若。自心契於般若是意密,這才是真正嚴格的意密。所以密宗的修持方法,是使自身三業頓同於如來果覺的三密。從果上開始,所以開始就得果,真實不可思議。相應之後如《毘盧遮那經​​》所說:“如實知自心。”(如實際知道自己的本心。)這五個字就跟禪宗完全是一樣的。首先著眼的是這個“知”字,這個“知”不作知解講,如仍是知解,那就不是悟了。這是一個關鍵,許多人在這裡跌跤。古云:“知解門開則悟門塞。”焉能以尋知覓解來達到真參實悟?這裡的知是如到實際,如同實相的知,契於真如的知。真如法一,沒有分別。所以離分別相的真知,這樣的知才能契自心,知自心,明自心。所以同於禪宗的悟自本心。悟了本心,就得衣缽,就是天人師,就是佛。

  《毘盧遮那經​​》還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要有最方便的方法能普遍救度眾生,都能得到最究竟的果實,以這個作為如來的究竟成就,這就是密宗特色。所以密教行人的發心就是要救度眾生,要救度眾生就要有一個最好最方便的方法,讓眾生能夠下手,能夠實踐,能夠成功。這樣才能落實自己的心願,圓滿自己的大悲心與菩提心,究竟於自己無上大覺。反之,如果我是有一個方法,但是不可能,比方說,美國有醫師專治某病,你有個窮朋友在中國大陸得了這種病,你告訴他到美國就可以治得好。對他有什麼用?他沒有錢來,他也沒法辦簽證手續。你告訴他跟不告訴他一樣。如果你給他介紹一位退休的老醫師,對此病極有經驗,可以就近請他看。如果行動不便,老醫師也可主動到病人家來,門診、出診都不收費,這樣病人得救痊癒。所以大悲大願之心必須能創出方便之法,悲心願力才能落實,無上菩提才究竟圓滿。大慈大悲廣度眾生的大誓願具體實現,落實在你度眾生的方法的究竟便利上。密宗的宗旨就是這樣。

  末法眾生根器不高,三密齊修的人也很難得呀!諸佛大慈再垂方便,不必三密齊修,只要一個密相應就可以了。在相應的時候,雖是只修一密,可是三密同時相應。所以從一個密下手和三密齊修,相應的果實是一樣的。但從一個密開始就容易多了。那要從語密開始呢?現在大家要念咒哇,念咒得到往生的人很多。一個密相應就成佛,這就和我們的淨土宗完全一致了,所以我的老師夏蓮居老居士,他就說: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顯密是不二的。

  《華嚴經》是顯密共尊的法典之王,密宗的真諦完全是《華嚴》的境界。所謂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真法界。《華嚴》講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在一真法界之中全是真哪,它就沒有妄。《首楞嚴經》,首楞嚴的含意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相都是究竟的堅固,也即是說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也就是一切皆真(皆是真如)。這是一真法界的境界,一真一切真,也即是大圓滿的境界。所以在這大圓滿境界中“聲字皆實相”,所以咒音和字種都是實相。所以你念咒就是念實相,觀種子字就是觀實相。這樣大智慧的見解,正是佛的知見,也是佛的果德。以這樣的見解修行,也是從果起修。因為“聲字皆實相”是佛知見,是佛果,從這種見解起修,是從佛果開始,是從果起修,只吃蘋果就是了,所以可以即身成佛。這是密宗的特點。

  但是正是由於這個法門殊勝,天魔就嫉妒。佛要成佛的時候,八萬四千魔軍都來擾亂,可見天魔無時不來破壞。所以當前,就顯出一種群魔亂舞的狀態。種種冒牌的上師,種種的惡知識,種種的邪說,種種騙人的假藥,這種情況各處都有。台灣、香港、大陸、在美國也不例外,都有類似情況。因此學密就很難了。本來是個殊勝的法門,反變成一個很險的陷阱。因為密宗的師徒關係很深,《楞嚴》也是這麼說,你若是跟著邪師,師父著了魔,師與弟子俱陷王難,死後墮無間地獄。投了這樣的師父,就跟著師父一起吃官司。這還是小事,更嚴重是死後跟著師父入地獄,這就非常險了。一個初修的人怎麼能夠分辨這個是真上師,那個是假上師。如果有這樣水平,這個人也是了不起啦!所以目前很難,非常之險。在西藏是按規矩來的,按規矩來的這問題就小一點。先要十二年脫產專學顯教經論,全部時間學十二年。對於佛說的道理有基本的了解,知道許多佛說的話,人們稱為聖言量。依據聖言量,才能衡量鑑別其他人的言論行動是否如法,才能分別一個人是邪是正。在西藏,師徒之間要互相看三年。師父要觀察弟子三年,才能決定可以不可以傳。徒弟看師父同樣也是這樣,能不能夠皈依呀?這是指依止的師父。你普通結個緣,磕個頭,那就是結緣,不在此列。其實誰都有點密,淨土宗的人不念往生咒的,可以說是沒有,還要念念大悲咒什麼的。和尚若嚴格依法持戒,拿缽,吃飯,搭衣都要念專用的咒。光念念咒不算學密,供供密宗相也不算學密。真正像我說的這麼拜師受灌頂受密戒,這就是學密了。這要很慎重,需要有一定的基礎,而且要互相觀察三年。這個事情將來還要從嚴,才能夠杜絕現在這些流弊,目前的流弊就是由於不按規矩。先師虛雲老法師說得最正確了,這是親自告訴我的:密​​法確實是釋迦牟尼佛的法,但是西藏戒律廢弛了,不行了。現在各地就更不行了。所以有的形成賣法,你只要拿足夠的錢來,就教給你個什麼什麼法。自己封為上師,隨口胡說,存心騙人。如何如何。使得本來是一個殊勝的大法,現在成為很危機四伏的險路。所以我自己雖然也學密,但我不勸人輕率去學密。如果自己真正很有根器,又遇見了明師,又依法修持,成就確實很快。在中國大陸解放以後四十多年,即身成就大虹光身(這是密法脩大圓滿的最高成就,人的肉身化成光明)的有六個人。在五十年代,我的金剛上師貢嘎呼圖克圖親自對我說,他當時在民族學院擔任西藏古典文學教授,他說:“前不久有一個居士,他活著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這是一個有修持的人。等他化了光了,大家很後悔,為什麼當初不親近親近。大家回憶追想,這個人從來也沒有表現過什麼奇特,就是說話很怪,不好懂。”真正悟心的人說話就是不好懂,他已不是眾生的情見了。他說話我們覺得奇怪,就好像他是瘋了。另外西藏紅教一位四十多歲的活佛,名叫索朗頓珠,八十年代初曾到我家中,他寫了一篇西藏當代化虹光身的人的調查報告,其中一共是六人,他身上護身佛的龕子裡還有一根化光走了的人的頭髮。肉體化光留下頭髮爪甲是一種類型,再進一步爪發也都化光了。即生化光大成就是真實的,不是誇大。但是我們要知道,中國十億多人口,這麼多年,只有六個人,十億分之六。但是念佛往生的人則年年都有所聞,遠遠大於這個數目。當前密宗的情況,如有真實好的因緣,成就確實很殊勝。但是這個因緣很不容易。

 

  (三)淨土宗。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常說,修行人應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般若如目,有眼才能導行,《華嚴》八十一卷,最後就是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往生極樂是一切行人歸宿。善導大師說:“釋尊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話義理極深,如一時未能體會,但當仰信即有不可思議法益。一切皆從此大願海出生,一切無不歸還此大願海。所以本文也是以“淨土為歸”。彌陀因發四十八願,稱為大願王,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是心髓。這個願叫做十念必生願。凡能聽到淨土法門,就“至心信樂”願生西方,“乃至十念”就可往生。十念就是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觀經》中五逆罪人,臨終時地獄現前,真誠悔改,專心念佛,念了十聲就往生了。可見淨宗的殊勝,不可思議。至於持名的功德,東密興教大師有個說明,他說從“阿”字流出一切陀羅尼,從一切陀羅尼流出一切諸佛。他底下說,為什麼念佛有這麼大的功德,就是這個佛號裡頭有個“阿”字。所以這個字讀準功德很大,我們應讀阿(丫)彌陀佛,這個字很重要。阿字是華嚴字母音的第一個字,這個字有無量的功德。目前許多人所念不合梵音了。

  一句佛號是阿彌陀佛多生多劫,萬德薰修的果實。你念名號,名號中的萬德莊嚴的妙果,就在你心中。而且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持名的功德也不可思議。淨土宗的祖師道綽,他舉實事為例,說明念名字的好處。一個例子:治狗咬的藥方,把老虎的骨頭烤熱了,在傷口揉擦,可以好。但是在窮鄉僻壤被狗咬了,老虎骨頭找不到,怎麼辦?就把自己的手弄得很熱,在那個傷處揉,嘴裡頭念:老虎來了,老虎來了,就可以好。另一例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跌了腳要用木瓜烤熱了來擦,木瓜也不是平常可以得到的,也是用自己的熱手在傷處按摩,嘴裡念:木瓜、木瓜……,他自己就這麼治好的。可見名字跟實際是相聯的。你叫張先生,張先生來了;請李先生,李先生到了。念萬德洪名就可以召來萬德,阿彌陀佛的一切功德,就都召請來了。

  總之,我感覺淨土宗和別宗比較,它有四個優點:

  (一)是穩。它不像禪宗和密宗,密宗師父很重要,禪宗同樣的要選擇師父,相信師父,靠師父。如你遇見一位無面目的長老,被他拿一個冬瓜印子,給你一印。也就是說,你本來沒有開悟,偏偏又遇見一個不長眼睛的長老,拿一個用冬瓜刻成的印,給你蓋印。冬瓜刻的印,印文必定模糊不清(這是譬喻)。這位長老有名無實,他自己並沒有開悟,偏要強作會家,給你一個糊里糊塗的證明,印證說你開悟了,你自己也相信是如此,那就永沒有出頭之日了。所以禪宗的師父也很重要。但是淨土宗不需要這些。為什麼修行難?難就難於生信。但是淨土法門“十方諸佛同贊,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無量經論,都在給我們作證,啟發人們的信心,所以對淨土法門的信心容易建立。你只要能信這個法門,由信生願,由願起行,都可以成就。很平安,沒有任何危險。只要老實念佛,不須東參西訪,自然遠離惡師惡友,不易上當。最穩當啊!

  (二)是易。小孩叫他念阿彌陀佛,一教就會。很多一字不識的老太婆就念阿彌陀佛,得到很好的結果。人人都會,可見容易。

  (三)是普。它普被三根。上至文殊普賢都求生淨土,下到五逆十惡,地獄現前,念佛十聲,也都往生。各種根器它都可以普被呀!

  (四)是妙。法門非常妙。妙就是你不可想像。它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不是要求你完全明白這些道理,才能合道。而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念的時候很誠懇,很清淨,這些世間的事都不想了。於是在你這有念心中,只剩了一句阿彌陀佛,你就離開妄念了。若是一上來就叫你離念,這很難哪。“欲除妄想,去一添兩”,妄想不好,我要去掉妄想,這一想就是妄想。去了一個添了兩個,所以你對於它沒有辦法。然而你老實念佛,不知不覺就離開了妄想,從有念達到無念,不知不覺合了道妙。往生見佛聞法而證無生法忍,正是“巧入無生”。所以它極妙。

學法須知綱要,小本的宗要是“信願持名”,有深的信心,懇切的願力,持佛名號,非常簡單,非常殊勝。大本《無量壽經》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兩個是一樣的。發菩提心就相當於信願,這個信就是大智慧,不是大智慧不能信哪!這個信很重要,信是道元功德之母,信為道元功德母。深入佛教,信才是能入,才能進門,你要能拿到寶,信是手,才能在佛法寶藏中拿到寶,能信就是很大的智慧。《阿彌陀經》說,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唐玄奘大師所譯則為“極難信法”。可見得能信這個法門,在一切世間,天人之中也都是很難的。所以常說念佛不難,難於生信。那麼現在我補充一句:生信不難,難生正信。有很多人他雖然是信,不能稱為正信。為什麼呢?舉些例子:有些人說,我生前念一句佛,死了之後到陰間就多一個元寶。這當然不是正信了。還有人就覺得,死是很痛苦,看到修行人死得好些,於是他念佛,只求死的時候舒服點兒。這是第二種。第三種,他就求佛保佑一切吉祥,求現生一切如意,只求世福。第四種,就希望我死後也要得到安樂。我活著時候很安樂、很舒適,死後也求這樣。第五,為了超薦亡靈。自己有個親屬他已經死了,很思念他,那什麼辦法呢?於是念佛求對亡者有好處。如上種種千門別類的念佛,都不是正信,這樣念不能往生。最後一種,他就是認為自己根器不好,學別的自己都不夠,既然學別的都不夠,那麼只好念佛吧!那麼就念佛了。這個也很消極,對於這個佛號功德就信得不夠,這種最多也只能夠生到邊地。這都不是正信。

正信是什麼呢?淨土宗的祖師有個截流大師,他有一個勸生正信文,勸大家生正信。他說這個正信跟不是正信區別就太大了。他的正信是什麼呢?就是相信自己的本心跟佛的心,本來就沒有分別。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證的嘛,都具如來智慧德相嘛。所以自己的本心和佛的妙明真心本來不是兩樣。但是呢,現在自己還是凡夫,還不是佛。這是頭一條。第二條,就相信雖然自己不是佛,但是我們跟佛沒有一點兒隔斷的地方。一個杯子裡頭我們倒了水,倒了牛奶,這個杯子裡頭有水的地方就有牛奶,有牛奶的地方就有水。牛奶全部在水里頭,水也全部在牛奶裡頭。我們跟佛,雖然現在我們是眾生,我們算是水,佛算是奶。但是我們跟佛,就像水跟牛奶一樣,互融互攝。這個道理是對的,因為起碼我們可以相信佛的心是遍一切處,當然我們在佛心裡頭。再進一步,要信我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的心也遍一切處。都遍在一切處,那不就佛在我心裡頭,我在佛心裡頭,一切處彼此都有。一杯之中,注入牛奶和水,杯中自然到處是牛奶,到處是水。這是第二條。第三,因此我們這念佛嘛,如來悉知悉見,感應道交。所以念佛必定可以得往生之果,如是的信叫做正信。他底下再說一句話就很深刻了,正信跟不正信將來這個區別就有天淵之別。你不具正信,不能往生。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有信有願當然會持名,具足資糧當然就可以往生了。反之,你就是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你信願不具足,那就是不行,所以全憑信願之有無。所以信願重要,這是往生的關鍵。不具正信的話,你雖然念佛,不能往生,來生就會生到富貴人家,生到富貴家裡就會造惡,造惡以後,再下一生就要入地獄。這個話很讓我們震動。所以你修行不徹底,跟那個十惡不赦的惡人的結果,只是差一步。作惡的人的結果,這一生完了之後馬上入地獄。我們沒有作惡,我們也念佛,但是沒有解決問題,我們來生富貴,富貴之後就要作惡,作惡之後,死了入地獄。作惡的人比我們先到一步,念佛不徹底的人後到一步,晚到一步,入地獄是同樣的。結果很懸殊了,所以這個正信非常重要。

  先師夏老開示:“理明信深。”為了能信這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就鬚髮起無上之心,參究淨宗的理體。《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兩句最重要的話。“是心是佛”,本心是佛,這是自性的德,是性德。就像截流大師的話,你本來是佛,但是現在你肯定不是,所以就需要“是心作佛”,也就是這個心在念佛,這是修德。我們就是從我們本來是佛的這個心,生起了念佛。這個本來是佛的心是我們的性德,我們現在在念佛,不是從性德產生出修德來了嗎?這個在佛教的語言,叫從性起修,從你的性德上生起了修德。你起心念佛,念的是佛嘛,佛是什麼呢?佛不就是你的本心嗎?“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嘛。念的什麼?念的還是本心嘛!你修的是什麼?修的還是在你的本性嘛。所以從性產生了修,修什麼?修的還是性。就如同珠子放光,光照的還是珠子。這就很明顯嘛,珠子放光嘛,就把你珠子照亮了。這個就是一個殊勝的修行。從性起修,所修就在本性。我們也可以說,拿我們的心在念心,因為我們念的是佛,佛就是我們的本心,就是以本心念本心。我們起心在念,這是我們的能念,當前一句是所念。能念是心,所念的還是心,以心念心。要是說以佛來念佛哪,能念的本來是佛,所念的也還是佛。那麼,能念跟所念就是一回事了。以心念心,或以佛念佛,能念所念就一回事了,能與所就沒有分別了。這就是一個極殊勝的修行嘛!我們眾生總是有能有所,甚至不管你修什麼也不離能所。現在所說,你能念所念不是兩個,這就是天台所說最殊勝的中道的道理。天台的空假中三諦,泯一切法是空諦,立一切法是假諦,統一切法是中諦。色是假有,實際就本來無一物,就是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空不是兩個了,這就是中。“境為妙假觀為空,能所兩忘即是中。”修持中能所都忘掉了,就是中。剛才我們說念佛時,能念所念是一個,本來沒有分別,就是從容中道。這是佛法圓教中最高深的道理。只要老這麼念的話,自然而然合乎這個道理。

  我們念佛法門具《法華經》因果同時的殊勝。蓮花獨有之妙,花正開時,其實蓮蓬宛然顯現於中。花果表示修因時即結果時,稱為因果同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時即成佛時。同時出現,花正開時,小蓮蓬已現,花瓣落後,蓮蓬漸長,漸漸蓮子充實,可以種植,這是蓮蓬完全成熟了。但此蓮蓬即是初開時所見之蓮蓬,決非他物。所以說花果同時。這是非常直捷,非常殊勝,非常圓頓的妙法。《彌陀要解》中現成的兩句,正好作一個對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這兩句可以概括淨土宗的殊勝奧妙。事持就是不論是誰,老老實實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事持,事上你是這麼持了。理持呢?須要契於實相,住於般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從容中道,這叫理持。所以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實相的功德最高,凡夫就覺得無從下手。但是不知道,這個奧妙在你持名念佛中,如果老老實實,綿綿密密,清清淨淨,不知不覺,不知不覺,你也就達到了實相念佛。最不可思議就在這個地方,所以稱為究竟的方便。所以說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因為你就是清清淨淨的,別的都放下了,若能淨念相繼,能所兩忘就是理持。理念就是念實相,也即是實相念佛。實相的功德不可思議。以懺罪來說吧:“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懺罪者,端坐念實相。”說明實相能消眾罪。《觀經》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大家想想看,八十億劫是多長的時間,生死之罪是何等的重罪。《觀經》指示,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除,這是由於念佛暗合道妙,暗合實相,所以功德不可思議。

  《金剛經》的關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是凡夫就不可能了,不但凡夫不可能,二乘和小菩薩也都不可能了。因為凡夫只是念念不停地生凡心,沒有一個時間能無住。成了阿羅漢就無住了,但是他不再生起度無量眾生的心,所以阿羅漢能無住不能生心。有些事度的菩薩,從事上修習六度,我這一輩子修忍辱,那一輩子修布施等等,他們是生心,他度哇,但是不能無住。再往上到了台宗別教三賢位的菩薩(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所以我們成佛共四十二個位次。十信還不算賢人,要到十住。初住到十住,十個住的位次,十個行的位次,十個迴向的位次,這是三十個位次了。這稱為三賢。再登初地,初地到十地,又有十個位次,四十個位次。上頭還有等覺、妙覺。四十二個位次。)到了地前的三賢位,他們有時生心,有時無住,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只有在別教(天台宗判分佛教為四教:(一)藏棗小乘、(二)通棗通於大小兩乘、(三)別棗純大乘、(四)圓棗一乘)登地的菩薩,才能在生心的時候就無住,無住的時候就生心,所以這是大菩薩的境界。可是我們用念佛法門,正當念時你一切都放下了,什麼世間的人我是非,出世的法執這些東西都放下了,你就無所住哇,可是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自然相繼,這個是生心。就暗合無住生心的甚深般若。再前進一步,蕅益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在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所以這一句佛號即是佛的果覺。念佛是從佛果起修,以佛果覺作我因心,自然因果同時。所以淨土宗也是果教派。夏師曾說,淨土即是密教的顯說。又說,稱名即是持咒。所以前段贊咒也即是讚嘆佛號。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圓攝萬類。最上的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極樂國)。這是普賢菩薩所發求生西方淨土的願。文殊菩薩,大智文殊把這七言偈改成五言:“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大智的文殊,大行的普賢都以往生極樂為志願。所以對至高無上的上根也不屈才。再下呀,不但五逆十惡都能往生,連動物,連地獄中的眾生都能往生。動物往生,我要舉夏老師的例子,他在閉關的時候,成天繞佛念佛,繞了佛之後坐下來念,念了之後穿上鞋下去繞。後發現有一個老鼠,在老居士繞佛時就跟著繞,等老居士坐到座位上,盤腿一坐,兩隻鞋就放下去了,是兩隻很大的鞋,那老鼠就坐在兩隻鞋當中,它也端坐。等到起立繞佛,這個老鼠又跟著他繞,成為常規,天天如是。可是有一天先師起來了,一看那隻老鼠沒有動,碰一碰老鼠還不動,再一看,老鼠端坐死去。這隻老鼠,它能跟著人繞佛,跟著人坐下來,人起來它又跟,最後就安然在兩隻鞋中間坐化了。至於它是否會念佛,無從證明,但它能在關房中,緊跟先師同坐同繞,最後安然坐化,決定是深入淨土法門。還有經上說的,地獄的眾生,只要他肯念阿彌陀佛,在他業障消除的時候,在剛出地獄的一剎那,就成就清涼華菩薩。所以統收萬類,這個法門十分殊勝。

  有人喜歡以上根自居,認為念佛是愚夫愚婦,齋公齋婆都能用的法,他就有點不甘心。我就舉一個比方,這個傻子照相機,傻子都會用,那麼這個傻子照相機傻不傻呀?傻子都會用,正證明這個照相機十分高級。所以才這樣簡便,只要按一下就成功嘛!不能因為傻子也會用,就說設計製造這個機器的,都是傻瓜呀!正因為傻子也會用,說明設計製造的人十分聰明。下根、五逆十惡、動物、地獄中的眾生都可以得度哇,正證明這個法門十分殊勝。

  末後舉兩個近代往生的殊勝事例:

  (一)律航法師,他本名黃臚初,是一個陸軍中將。因為他的女兒在台灣結婚,他就從北京到台灣去主婚。一九四九年大陸解放了,他沒有回北京,就在台灣作和尚。他在北京時,每週末都到我家聽夏老師講《大乘無量壽經》,他多次參加夏老師主持的念佛七。在他初來我家參加道場時,對佛法還沒有深入,並且還有身為中將的習氣,甚至引起同修的反感。可是他進步很快,一次在閉關念佛關中,放聲大哭,哀切懺悔,從這以後判若兩人,發心誠懇,用功很勤。又一次打念佛七,這次大概一連五個“七”。在圓滿的那天,突然有重要電話要接,當回到關房時,他突見房屋陳設供品等等全部都是白色舍利,同修也同見拜墊上都是白色透明的捨利,大家收集起來供在一盤子裡。下午我聽到消息,立刻乘汽車趕到,親眼看見一盤舍利。這樣潔白、透明、有規則的捨利,我只看見過這一次,大家說這比上午已經少了許多。後來在台出家,不久就作了方丈。一天他和侍者在廟里大殿看工程,忽然之間他就一回頭,然後回方丈室去,侍者很奇怪,就問:“師父,怎麼就回去呀?”法師答:“我要往生。”侍者十分納悶,好端端一個人還在跑路,他要往生,真奇怪!他也就只好跟著走,忽然對面來個師兄弟,侍者說:“師父說他要往生,好好的他要往生,不知是怎麼回事?我只好跟著他去,你作準備,如果師父真要往生嘛,你要敲鐘集眾,上殿助他念佛。”那位說:“好。”侍者就跟著師父走的,在這中間碰見一個師兄弟,兩人說了幾句話,時間就這麼點兒時間,可是等他趕到方丈室的時候,這位方丈已端坐往生了。這是一九六0年的事情。

  (二)福建謝秀萱居士。她是福建福安縣人,十七歲嫁到鄭家,生活很苦,靠她做手工補助家用,生三男二女。她雖不識文字,可是天性純和,很懂道理,不幸長子在二十九歲病故,緊接丈夫也死了,次子月明又得重病。月明在病中夢見觀音菩薩領他看地獄,醒了之後他就發心學佛,因為真見到地獄,自然就好好的念佛了,病也就好了。後來這位母親覺得我的孩子比我年歲輕,他還能這麼用功,我這個作母親的人不能落後,她也就用功了,讓孩子帶她去皈依。於是擺脫家務,做起在家人穿的法衣,長齋念佛,一直很用功。七十八歲,她一天念八萬佛號,達到不念而念。一九八三年,她已八十八歲,臨終前八日對她的孫媳說,我已經見佛了,我就要往生了,我不吃飯了,你不要給我送飯了。她孫媳就不做飯了,這以後就八天都不吃飯,晝夜跏趺坐,搭著衣,念佛不斷。念到第八天,她就說西方三聖來接引,並說,佛的白毫光那個殊勝沒法形容了,她就合掌念佛坐化。遺體拍了照片,端坐,搭著衣一點兒不亂,面貌非常慈祥,就是活人裡頭也少見。火化時,在場的人都聞到異香,並撿到堅固子三十多粒,遠近讚歎。謝老居士是一個窮苦的文盲,正是一般人所輕視的愚夫愚婦,齋公齋婆,可是她完成了那些自命為上根利智、佛學權威們所做不到的事。至於不信的人,對於她見佛見光,死後燒出堅固子,放香等可以否定,可懷疑。但有一件事情否定不了,她八天不吃飯,八天不斷地念佛,死後仍然端坐,你能否定嗎?不信,你要否定,你自己試一試,你拿兩天不吃飯,你念兩天,你看行不行?這你否定不了嘛。

  淨土法門“十方如來同贊,千經萬論共指”。可見信願持名這個妙法,乃是如來大光明藏所流現,所以能給一切眾生以最堅固、最長久、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最真實的大安樂。末後祝愿:“普願見聞者,皆得大安樂,具足信願行,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