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九總釋名題二    初題義。二譯人
 
初題義
 
如上八門敘義。已知一經大旨。今欲釋文。先明總題。使有綱領。故次之以總釋名題。
 
【演】先明總題使有綱領者。以經之有題。如網之有綱。衣之有領。提其綱。則眾目皆舉。挈其領。則眾縷皆來也。
 
【經】佛說阿彌陀經
 
【疏】題義有四。初能說佛。二正明說。三所說佛。四結說名。言此土釋迦牟尼佛。說彼土阿彌陀佛依正莊嚴信願往生之經也。統括大意。次乃離釋。
 
【鈔】統括者。先且略表全文。使血脈貫通。意義具足。次乃一一離而釋之。題止佛名。而言依正等者。觀經言佛便周。今舉佛名。攝無不盡故。
 
【演】觀經言佛便周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則攝日冰池樹等六觀也。述化主。以包徒眾。則攝觀音勢至三輩等九觀也。是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故題云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疏】次離釋也。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云覺者。備三覺故。又云智者。無不知故。又佛者。十號之一。又佛地明十義佛。天台明六即佛。華嚴明十身佛。故佛者。天中天。聖中聖。凡單言佛者。即本師釋迦牟尼也。
 
【演】本師釋迦牟尼者。梵語釋迦。此云能仁。是姓。梵語牟尼。此云寂嘿。是名。即悉達太子出家所成之佛也。為娑婆教主。故云本師。
 
【鈔】梵者。淨也。對華名梵。文質之謂也。具者。具足。梵語當云佛陀。不言陀者。省文也。譯以震旦之言。則云覺者。對迷者得名也。三覺者。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菩薩。三覺俱圓。故曰自他覺滿之者。
 
【演】文質之謂者。梵本皆西域之語。質而無文。譯以此方之語。則用六經莊老之文。文采綺麗。煥然成章也。
 
震旦之言者。東方。曰震。初明。曰旦。此方居閻浮之極東。日出之處。故名震旦。
 
自覺異凡夫三句。凡夫迷五住雲。沉三有海。全不自覺。佛則朗然大覺。異凡夫也。二乘自求出世。無兼利心。不能覺他。佛則大悲普度。異二乘也。菩薩無明未盡。法性未圓。不能覺滿。佛乃道窮妙覺。位極于茶。異菩薩也。
 
【鈔】又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俱離名覺滿。亦三覺義。
 
【演】又離心名自覺三句。心者。識心。色者。心所變也。以心望色。心親色疏。心親名自。色疏名他。既空能變識心。名為自覺。復空所變妄色。名為覺他。至心色盡空。并空亦空。名為覺滿。
 
【鈔】又云智者。智即覺義。無不知者。智論云。知一切眾生數非數。常非常等。是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是也。即覺滿義也。
 
【演】知一切眾生數非數。常非常者。光明疏云。數者。六凡二乘。以墮有墮無。皆落于數也。非數者。大乘菩薩。以親證法身。法身不落諸數也。常者。圓頓一乘。非常者。六凡三教。佛乃無所不知。名一切種智也。又數及非常。為俗諦境。知此。稱道種智。非數及常。為真諦境。知此。稱一切智。數即非數。常即非常。為中諦境。知此。稱一切種智也。
 
【鈔】十號者。萬德世尊。舉莫能盡。略而言之。如來至佛。共有十號。十號之中。佛當其一。具玆十德。世出世間之所宗主。故名世尊。
 
【演】如來至佛共有十號者。以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足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茲十德。世出世間宗主者。以名者。實之賓。世尊十號。世尊十德也。具此十德。為九法界所宗。故名世尊。是十號是別。世尊兩字是總也。
 
【鈔】十義者。具二智。斷二障。覺二諦。得自他二利。如夢覺華開二喻。合之為十義也。
 
【演】具二智五句。二智。即根本。後得。二障。即煩惱。所知。二諦。即真俗。夢覺花開。如大夢覺。如蓮花開。若分配之。根本智。斷煩惱障。覺真諦理。得自利之益。如大夢覺。後得智。斷所知障。覺俗諦理。得利他之益。如蓮花開。
 
【鈔】六即者。始乎理即。終乎究竟。蓋始則全覺全迷。中則覺而未盡。末乃無所不覺。今稱佛者。指究竟也。
 
【演】始乎理即五句。約事。故言六。約理。故言即。又欲令免于上慢。故言六。欲令免于退屈。故言即。理即者。謂眾生本具佛性之理。與如來無二無別。故涅槃云。一切眾生皆是佛。是為理即佛也。古云。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轉。杳杳不知歸。是也。名字即者。謂或從知識處聞。或從經卷中得。通達解了。一切諸法無非佛法。是為名字即佛也。古云。乍聽無生曲。纔聞不死歌。方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是也。  觀行即者。謂知一切皆是佛法。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為觀行即佛。此五品位也。古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非假亦非真。是也。相似即者。謂于觀行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雖未能真證其理。而依稀見理。彷彿證真。是為相似即佛。此十信位也。古云。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裏見花紅。是也。分證即者。謂無明惑。有四十二品。至此。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為分證即佛。此初住至等覺位也。古云。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是也。究竟即者。謂五住二死。盡淨無餘。無量甚深。永絕思議。是為究竟即佛也。古云。昔年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舊時物。更無一法新。是也。
 
【鈔】十身者。一正覺佛。至十隨樂佛。詳具離世間品。此十身佛。唯華嚴有之。然約其大要。不出覺滿之義。故曰十身初滿。正覺始成。名圓滿佛也。
 
【演】十身者三句。一正覺佛。示成正覺故。二願佛。隨願現身故。三業報佛。萬行感故。四住持佛。自身舍利常住故。五涅槃佛。示現滅度故。六法身佛。法界一相故。七心佛。具大慈心故。八三昧佛。常在定故。九本性佛。智了本性故。十隨樂佛。隨樂示現故。
 
【鈔】天中天者。天有四。一世間天。諸國王是。二生天。欲色無色諸天是。三淨天。四果支佛是。四義天。十住菩薩是。佛並超之。是天而又天也。
 
【演】天有四九句。一世間天者。國王雖處世間。錦衣玉食瓊宮瑤臺。受用似天。故曰世間天。二生天者。若精修十善。兼坐未到地定。得生六欲天。若進修根本四禪定者。得生色界天。若進修四空定者。得生無色界天。此三界天。不離生滅。福盡還墮。故曰生天。三淨天者。羅漢辟支。斷四住惑。證真諦理。煩惱淨盡。故曰淨天。四義天者。十住菩薩。進斷界外見思惑。證第一義諦。故曰義天也。
 
【鈔】聖中聖者。聲聞緣覺菩薩。入聖域而未優。惟佛居極果。是聖而又聖也。即釋迦者。過去未來。須標某佛。釋迦見坐道場。一土之中。無二佛故。喻如前朝帝主。須稱國號。當今天子。直曰至尊。亦以一國之中無二主故。是知單言佛者。即悉達所成賢劫第四佛也。
 
【疏】說者。悅也。悅所懷故。四辯宣演故。十二部等。至四悉檀。皆是說義。
 
【演】悅所懷者。悅。是暢悅。懷。是心懷。若就此經。即是如來久修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今得機而說。乃暢昔之所懷。
 
四辯宣演者。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用種種言辭。而演說法也。
 
十二部等。是明所說法相。謂或作長行說。或作重頌說。或作未曾有說。或作無問自說說等。此十二部通乎大小。或云小乘唯有九部。大則十二。或云小有十二。大唯九部。或云大小皆有十二。等者。等八萬四千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門。至四悉檀。是明能說善巧。謂所說十二部等。種種諸法。一一皆作四悉利益。至者。謂自種種所說。以至種種能說。一一無非說義也。
 
皆是說義者。通塗明其說相也。若據今之說。正在念佛。次文委示。今不須陳。故且通塗明其說相。
 
【鈔】悅所懷者。本願度生。得機而說。所懷暢悅。如大本世尊欲說此經。先且諸根悅豫。顏色異常。況今持名念佛。得機而說。悅可知矣。四辯者。曰義。曰法。曰詞。曰樂說也。四皆無礙。名之曰說。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詞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不言義法者。後後兼於前前。詞及樂說。攝義法故。
 
【演】四辯者。一義無礙辯。謂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達無滯。二法無礙。謂通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三詞無礙。謂于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
。為其演說。能令各各得解。辯說無滯。四樂說無礙。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圓融無滯。
 
四皆無礙名之為說者。一有所礙。則心不悅。心不悅。則非說也。以說者。即悅故。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者。二諦。真俗二諦也。有時一切盡掃。不立一塵。依真諦說也。有時一切建立。不捨一法。依俗諦說也。
 
詞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者。世智。即了世俗諦之智。如來于諸法名字義理。隨順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皆以了世諦之智。差別說也。
 
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者。第一義智。即了第一義之智也。如來隨順一切
 
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圓融無滯。皆以了第一義智善巧說也。言善巧者。第一義諦。本無言說。凡有言詮。皆善巧故。
 
【鈔】十二部等。指所說也。悉檀者。合華梵云遍施。以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四門。作歡喜。生善。滅惡。入道。四益。十二部經一切諸法。隨宜而說。無量方便。要歸作世界等四說。使人得歡喜等四益而已。鑒機授法。其文繁廣。略舉不悉。
 
【演】世界悉檀者。世。即隔別義。界。即界分也。蓋由眾生根器淺薄。故佛隨其所樂欲聞。為之次第分別而說。令生歡喜。作歡喜益也。
 
為人悉檀者。謂佛欲說法。必觀眾生。機器之大小。宿種之淺深。然後稱其機宜。令生正信。作生善益也。對治悉檀者。謂如眾生貪欲多者。教觀不淨。瞋恚多者。教修慈心。為對此諸病。說此法藥。遍施眾生。作滅惡益也。
 
第一義悉檀者。第一義。即理也。謂佛觀眾生善根已熟。即為說法。令其得悟。作入道益也。
 
一切諸法隨宜而說。要歸作四說使得四益者。一切諸法。不出八萬四千法門。而八萬等法。通乎四教。即是生滅八萬。無生八萬。無量八萬。無作八萬。如生滅八萬。趣舉一法。須開四門。約有門說。念念無常。如燈焰焰。約空門說。三假浮虛。猶如雲霧。雙亦門說。二相從容。雙非門說。二相俱捨。四中一門機生熟。故四悉被之。為未種者。作世界說。令其歡喜。為已種者。作為人說。令其生善。惡未破者。作對治說。令其滅惡。根已熟者。作第一義說。令其入理。佛智鑒機。說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知不破惡。令得二益。無善可發。作世界說。但生歡喜。故云要歸作世界等四說。使得歡喜等四益而已。
 
鑒機授法其文繁廣者。如上明。即一有門被機四悉。餘之三門被機亦爾。八萬中一四門四悉被機既爾。其餘諸法四門四悉被機亦然。一教八萬門四悉既然。三教亦爾。故云鑒機授法。其文繁廣也。
 
【疏】佛說者。說揀五人故。
 
【鈔】五人者。一佛。二菩薩。三天。四仙。五化人。此五皆能說經。今顯此經是至聖立言。金口親出。不同菩薩在因。天凡類。仙雜外道。化人非真也。如天子詔。不同百官宰相諸王等語也。
 
【疏】阿彌陀者。是標顯彼佛。梵語阿。此云無。梵語彌陀。此云量。言佛功德不可窮盡。故云無量。如經壽命光明。是無量中姑舉二事。攝餘功德也。
 
【演】言佛功德不可窮盡者。功德二字。該盡三身。四智。十眼。十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等。不可窮盡者。十地莫能窮其源。等覺不能窺其頂故。
 
是無量中姑舉二事者。如華嚴八地。得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化無量眾生。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住無量身語意業。則此壽命光明。非姑舉二事而何。
 
【鈔】無量者。有二義。一者眾多無有數量。二者廣大無有限量。復有二義。一者十大數中之無量。二者更無窮盡之無量。姑舉二事者。以無量不止壽命光明也。詳如後文中辯。
 
【演】眾多無有數量二句。如佛壽命。經不可數劫。光明。有不可說數。此眾多無數量也。即此壽光。周遍法界。無有邊際。此廣大無有限量也。
 
十大數中之無量。猶為有量之無量。無窮盡之無量。是真無量之無量。
 
【疏】經者。梵語脩多羅。此云契經。有通別二義。契復二義。經復多義。經雖多義。不出貫攝常法四義。
 
【鈔】通別者。佛所說教。總名脩多羅。是之謂通。析之則經名脩多羅。律名毗奈耶。論名阿毗曇。是之謂別。
 
【演】佛所說教總名修多羅者。以此修多羅三字。乃大藏之都名。三學之通號。以若經。若律。若論。皆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群生之機故。
 
【鈔】契復二義者。一者契理。則合道之言。二者契機。則逗根之教。今略契字。但名曰經者。省文也。經復多義者。華嚴疏引雜心五義。謂一出生。二顯示。三涌泉。四繩墨。五結鬘。
 
【演】經復多義者。以彼方則有七義。此方復有四義。故云多義也。
 
不出四義者。以彼方雖有七義。不出貫攝二義。此方雖有四義。不出常法二義。故云不出四義也。
 
一出生者。出生諸義及聖果故。二顯示者。顯示法相故。三湧泉者。無窮義味。涌注無盡故。四繩墨者。楷定邪正故。五結鬘者。貫穿諸法故。
 
【鈔】佛地二義。謂一貫穿。二攝持。此方四義。謂一常。二法。三逕。四典。故云多義。不出四義者。指貫攝常法四字也。
 
【演】萬世不易曰常。十界軌則曰法。聖智通遊曰逕。古今共宗曰典。
 
【鈔】良以經字。西域正翻為線。線有貫持義。貫則文穿所說之理。持則攝持所化之生。此二足該出生五義。而此方經典。亦名曰經。經是線義。此方不貴線。故直取經字。而加以契。古稱最為允當。又常者。古今不易。法者。近遠同尊。常則久而行之。有共繇義。即名為逕。法則軌而正之。有定據義。即名為典。亦二足該四。則彼方貫攝。此方常法。合而言之。四字之中。盡經義矣。
 
【演】良以下先釋貫攝二義。可攝五義。是貫攝二字。足盡彼方之義也。
 
又常者下次明常法二義。可攝逕典二義。是常法二字。足盡此方之義也。
 
則彼方下。總結四字能盡經義。故雖有多義。不出四義也。
 
正翻為線者。以席經井索等。皆為旁翻故。線有貫持義者。收前佛地二義也。此二足該出生五義者。復收前雜心五義也。貫穿可總該五義。以出生等同明所說之理故。攝持止該出生繩墨二義。以出生聖果。及楷定邪正。不墮邪見故。若貫穿攝持。通所說所化。則二俱該五矣。
 
【疏】又經復有通別二義。經之一字。是為通名。佛說阿彌陀五字。是為別名。如教行理通別亦爾。此三即配三德。圓融具足。如天台所稱。聞首題名。功德無量。若配三大。則佛是體大。無量壽是相大。無量光是用大。如教中說。
 
【演】經之一字是為通名者。除律論外。十二分教皆契經故。佛說五字是為別名者。佛說阿彌陀。非大方廣佛等故。
 
如教行理通別亦爾者。若據觀經疏中。教通別者。如上所說。行通別者。為行不同。從一乃至無量。即行別。同會常樂。即行通。理通別者。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隨于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于理。即名理通。此約一化論通別也。若鈔中所解。乃約一題論通別。聞首題名功德無量者。首題既即三德秘藏。心聞秘藏。則淨智妙圓。體自空寂。所得功德。詎可量耶。
 
如教中說者。起信論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
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
 
【鈔】教行理者。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諸經皆具教行理三。故名為通。專指此經。則佛說是教。執持名號是行。阿彌陀是理。局此異餘。故名為別。
 
【演】本理立教者。從實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所謂從真如流出十二分教也。
 
依教修行者。從文字般若。修觀照般若。依十二分教。修行萬行也。從行顯理者。因觀照般若。悟實相般若。因修萬行。乃契真如也。
 
【鈔】配三德者。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又理通行教。法身即般若解脫。乃至行通理教。教通理行。舉一即三。例上可知。
 
【演】教即般若者。十二分教。即文字般若。以般若。乃照境之慧。十二分教。即照機之慧故。
 
行即解脫者。以解脫。乃法性妙用。萬行。亦隨緣妙用故。
 
又理通教行。法身即般若解脫者。全性成修。故理通行。法性遍在諸經。故理通教。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若法身離二德。即偏真之理。非法身故。行通教理者。全修即性。故行通理。菩薩萬行。開悟眾生。故行通教。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若解脫離二德。即孤調解脫。非大解脫故。
 
教通理行者。文字性空。即是實相。故教通理。隨文成觀。故教通行。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法身解脫。若般若不具二德。即人空般若。非大般若故。
 
【鈔】體相用者。體者。總體。言佛便周。故佛為體。相者。體中所具之相。體無盡。相亦無盡。故無量壽為相。用者。體中所發之用。體無不照。用亦無不照。故無量光為用。若通若別等。亦如上例。
 
【演】若通若別亦如上例者。諸經皆具體相用三。故名為通。專指此經。則佛是體。壽是相。光是用。局此異餘。故名為別。又體即法身。相即般若。用即解脫。體通相用。法身即般若解脫。乃至相通體用。用通體相。舉一即三。例上可知。
 
【疏】諸經立名。皆以人法喻。或單或複。此經單人。人復有二。兩土果人故。實則三皆融通故。
 
【演】或單或複者。謂人。法。喻。單三。複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別也。
 
【鈔】單複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具足人法喻三。
 
【演】大方廣具足人法喻者。大方廣是法。大。即體大。法體豎窮橫遍。稱體而周故。方。即相大。方者。法也。軌持為義。恒沙性德。皆可軌持故。廣。即用大。法性之用。廣多廣博故。佛是人。能證三大之人故。華嚴是喻。菩薩修萬行之因華。嚴一乘之果海故。
 
【鈔】大方便佛報恩經。人法無喻。
 
【演】大方便人法無喻者。大方便報恩是法。佛者是人。方便者。權宜也。報恩者。經云。大孝釋迦尊。歷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而云大方便者。報恩方便。乃即體之權。非體外之權。故云大也。
 
【鈔】妙法蓮華經。法喻無人。
 
【演】妙法華經法喻無人者。實相妙法。巧喻蓮花。有為蓮故花。花開蓮現。花落蓮成三義。以喻本跡二門。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三義。
 
【鈔】菩薩瓔珞經。人喻無法。
 
【演】菩薩瓔珞經人喻無法者。菩薩是人。瓔珞是喻。瓔珞所以嚴身。以喻萬行嚴法身故。
 
【鈔】大般若經。單法無人喻。
 
【演】大般若經單法無人喻者。般若。此翻智慧。今存梵語者。以智慧輕薄。般若尊重。五種不翻中。尊重不翻也。
 
【鈔】梵網經。單喻無人法。
 
【演】梵網單喻無人法者。乃佛觀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菩薩以梵行莊嚴法身。猶梵王以梵網為華飾也。
 
【鈔】今此經者。單人無法喻。他皆例此。兩土果人者。菩薩在因。如來在果。故佛號果人。今是此方之佛。說彼方佛故。融通者。舉一即三故。如今經雖屬單人。而法從人說。喻以人舉。言偏義圓。通融交徹。理固然也。
 
【演】法從人說喻以人舉者。如此經。乃佛宣說依正莊嚴信願往生之法。舉大如車輪喻。百千種樂同時俱作之喻是也。
 
【疏】此經本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今名是什師改定。自有二義。一者佛攝無盡義故。二者彼佛人所樂聞故。
 
【鈔】攝義無盡者。如前云言佛便周。則一切功德皆從佛出。佛即不思議故。又彌陀萬德洪名。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之所喜樂。上至諸佛讚歎。下至鬼畜歸依。正話不思議功德故。
 
【演】一切功德皆從佛出者。佛乃功德叢林。真如庫藏。經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疏】云疏鈔者。疏以釋經。鈔以釋疏。冀易曉也。
 
【鈔】疏者。古云條陳也。又記注也。今謂經義得此。條陳而不隱晦。記注而不遺忘也。鈔者。古云略取也。又寫錄也。略取。則條陳之切要。寫錄。即記注之顯明。冀。望也。經難明。疏通之。疏難明。鈔出之。望人人曉了經義也。
 
【演】略取則條陳之切要者。謂條陳切要。取而抄之。取其要。而略其緩也。 寫錄即注記之顯明者。謂記註得鈔而寫錄之。則記注之文洞然煥然。彰灼顯了也。
 
【疏】稱理。則自性覺。是佛義。自性覺無量。是阿彌陀義。自性本始二覺。是兩土果人義。自性覺體遍照。是說經義。後皆例此。
 
【演】自性覺是佛義者。所謂色見聲求。是行邪道。若言他是佛。自己卻成魔。  自性本始二覺者。起信云。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等。自性覺體遍照。是說經義者。以說經者。因眾生沉迷不覺。故如來以般若真光而覺照之。今覺體遍照。豈非說經義耶。如古云。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住陰界。常說如是經。百千萬億卷。
 
【鈔】稱理者。以即事即理。所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則依報正報。何非自性。又即理者。事依理成。如淨名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今經言一心不亂。即自性彌陀。惟心淨土。為一經大旨也。冥理而談。云稱理也。
 
【演】即事即理等。是理事相即門。以即事即理。故事必稱理也。
 
又即理五句。是依理成事門。隨其心淨。悟惟心淨土。正所依之理也。則佛土淨。感依正莊嚴。正所成之事也。既依理成事。故事必稱理也。
 
【鈔】覺是總義。覺體之中。廣大悉備。無窮無盡。是為別義。
 
【演】覺是總義者。釋上自性覺。是佛義。覺體之中等。釋上自性覺無量。是阿彌陀義。廣者。從用得名。廣多廣博為義。廣多者。此覺體本有過麈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之用。一一同于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當體者。不同揀小之大。大外有小可。揀。猶是分限。今覺體體無邊涯。絕諸分量。強名大也。常遍者。常則豎通三世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遍則橫該十方。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
 
【鈔】本始有二。約先後。則彌陀古佛。此佛新成。是彼本此始。即自性本來是佛為本。無明所覆。今方破惑證智為始也。
 
【演】約先後則彌陀古佛者。彼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故。此佛新成者。釋迦如來。周昭王時方始成道故。是彼本此始者。先成者為本。今成者為始也。
 
【鈔】約因果。則此佛教令往生。乃得見阿彌陀佛。是此本彼始。即自性本有成佛之智為本。依本智而求佛智。乃得成佛為始也。本始互融。常覺不昧。輝天鑑地。耀古騰今。常說如是經。百千萬億座。
 
【演】約因果則此佛教令往生者。是因。乃得見阿彌陀佛。是果。是此本彼始者。修因為本。果證為始也。
 
本始互融者。覺體在纏。名本覺。覺體出纏。名始覺。無明性空。在纏即出纏。本融始也。斷盡無明。始覺同本覺。始融本也。
 
【鈔】問。疏鈔此經。正為發揮持名功德。普勸諸人求生彼土也。何乃一一消歸自性。翻成極則之談。依然淨土是心。奚必捨此願彼。
 
【鈔】答。此正雙被二根。雙破二惑。如前序中所明。良以鈍根者。守事相而自足。觀此。使知事有理存。毋滯事而迷理。利根者。崇理性而著空。觀此。使知理在事中。毋越事而求理。
 
【演】鈍根守事相而自足者。但知以生求佛。捨此趣彼。不知唯心之理。因稱理故。方知事中有至理存焉。非徒事相。此破鈍根著事而迷理之惑也。利根崇理性而著空者。但知自性惟心。耽著頑虛。不信有西方淨土。因稱理故。方知至理不離事相。不落頑虛。此破利根著理而迷事之惑也。
 
【鈔】又此經本為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與十六觀經同意。則欲悟心者。正應念佛求生。
 
【演】又此經下。恐有問云。既淨土法。皆欲會歸理性。則修行者。只須直悟自心之理。何必念佛求生。故云此經本為托彼名號。顯我自心。與十六觀經同意者。觀經疏鈔云。行者應知。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今此經。乃托彼名號。顯我自心。正與彼同意也。
 
【鈔】又菩薩猶宜近佛。如前教起中說。則已悟心者。亦正應念佛求生。何足疑也。又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故患不悟自心耳。悟心。則無一法出於心外。即心即境。即境即心。往生淨土。願見彌陀。不礙唯心。何妨自性。
 
【演】又菩薩猶宜下。恐又問云。未悟心者。應當念佛求生。已悟心者。似不必然。故云菩薩猶宜近佛。維摩下。引證已悟求生。可知。
 
【鈔】又問。昔人謂華嚴極教。可得皆約觀行。明諸法門。方等而下。何得亦約觀行。古德答云。諸了義不了義教。皆是了義。以唯一心故。據此。則圓機對教。何教不圓。理心涉事。何事不理。
 
【演】昔人謂華嚴下。觀行。即觀心稱理也。以華嚴稱性之談。故一切法可觀心稱理。方等已下諸經。事理猶分。心法未即。何得稱理。以此經判歸方等。不應稱理故。古德答下。了義。指華嚴。不了義。指方等而下。惟一心者。法界心中。不見精粗大小。同一妙心故。
 
二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疏】姚秦標代。三藏顯德。羅什出名。譯之一字。結成能翻人也。
 
【鈔】出處始末備前。玆不重錄。古稱什師。七佛以來譯經師也。猶是略舉。且以七佛為言耳。夫毗婆至於釋迦。首尾止經二劫。而彌陀成佛十劫。則莊嚴劫前。更上九劫。所歷已幾萬佛。既六方諸佛。靡不讚歎此經。則萬佛以來。亦必皆說此經。亦必皆有譯者。而經稱母佛者曰。世世佛生。我為其母。子佛者曰。世世佛出。我為其子。以是例之。什師譯經。何啻七佛。而此經流通久遠。於是益信。
 
【演】經稱母佛者。謂摩耶夫人。以如幻法門。幻生諸佛。故世尊未降生時。十方諸佛。一日三時。于摩耶腹中。說受生法門。十月滿足。右協降生。而曰豈唯釋迦我為其母。將來賢劫千佛亦我為其母。世世佛生。我為其母也。子佛者。即羅喉羅。曰。豈唯釋迦我為其子。賢劫千佛亦我為其長子。
 
【疏】稱理。則自性融通隱顯。是華梵翻譯義。
 
【演】重重無礙。故名融通。隱顯者。融通之貌。即百界千如之意也。
 
【鈔】即梵可以成華。則顯非密外。方華未嘗不梵。則密在顯邊。當暗中有明。當明中有暗。互相掩映。涉入重重。妙體融通。不一不異。
 
【演】即梵可以成華者。句句梵語。句句華言。顯非密外者。華言顯而易了。梵語密而難知。即梵即華。顯非密外也。方華下。例知。
 
當暗中有明者。參同契云。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現。明暗互相對。比如前後步。威音那畔。不離今日門頭。今日門頭。不離威音那畔。夜半正明。天曉不露也。
 
互相掩映。約二法交徹說。如東鏡入西鏡時。東鏡映西鏡。西鏡掩東鏡。西鏡入東鏡。亦然。涉入重重。約重重交映說。如東鏡入西鏡。西鏡即帶東鏡之影涉入東鏡等。西鏡入東鏡。亦然。如是乃至重重無盡。楞嚴云。譬如雙鏡光明相對。其間妙影重重涉入也。又如千珠帝網。一珠涉入千珠。千珠涉入一珠。妙影重重。無盡無盡也。
 
妙體融通者。謂妙心體具。如如意珠。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圓融無礙。通達無滯也。
 
不一不異者。以隨緣。故不一。以不變。故不異。以有如實空。如實不空。故不一。以一切法悉皆真。一切法皆同如。故不異。以十法界假名差別。故不一。以一念心全體具足。故不異。以具一切法。造一切法。故不一。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故不異。三諦宛然。故不一。舉一即三。言三即一。故不異。有顯有密。有明有暗。故不一。顯非密外。密在顯邊。暗中有明。明中有暗。故不異。掩映重重。故不一。互相涉入。故不異。乃至有事有理。有不一。不異即是一異。而其實三世諸佛。到此口掛壁上。是真不一不異也。看翻譯高僧到此。何處著腳。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