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_第八要

呵謬解第三
  念佛三昧名三昧王。境界甚深卒難究竟。古今師授互有不同。至於天台其說大備
。慈恩賢首各引其長。企仰禪宗亦極明顯。但後學淺陋莫得指歸。尚未升堂。焉能入
室。尋門未得。異見多途。遂將禪宗六祖大師壇經說淨土處。暗地搏量隨語生解。便
謂本無淨土。不必求生。而不知我大師非但所說隨機。實乃義符經旨。縱隨其語但言
淨土不必生。亦不說無淨土。淨土既有。生理昭然。何故初機執指為月。若依大師所
云。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又云。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
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不識
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言淨土遠近但隨眾生善根不同。而佛土焉有
遠近之異。是謂不必求生也。然要眾生永斷十惡八邪。具修十善八正。又令妙識心地
性王不離此身。但迷悟有異。若悟則能行慈悲喜捨。能淨平直等善。即是觀音勢至釋
迦彌陀。若迷則分別人我。邪心虛妄塵勞之殊。即是須彌海水之境。龍鬼地獄之黨。
今詳大師旨意。但能心淨則隨處皆淨。實與維摩會上佛。足按地變穢為淨。其諸大眾
各各自見坐寶蓮華。義實無二。則經所謂隨其心淨即佛土淨。其說明矣。大師之辯豈
不稱可佛心深符經旨。但聖人說法遮表不同。其有位未至於此者。不可引彼遮詮而自
誑也。況一大藏教或說遮詮一切皆非。何必求生。或說表詮。一切皆是。必當求生。
此二法說同出佛口。義無有殊。豈可偏執遮詮之說。頓棄表詮求生之義耶。若果直謂
於土不必捨穢取淨而但淨其心者。則大師亦當謂人但淨心而已。不必令人斷諸惡業而
修善行也。今既令人斷惡行善。則必於土捨穢取淨。其義益明。故佛說遮詮之時。正
欲顯於表詮令求生。說表詮時。正是依於遮詮知無生。故知曹溪令人因心先淨則報境
自淨。不令求生遮詮也。盧山令人佛報境淨則因心自淨。教必求生表詮也。然佛祖說
法因果不二。非前非後。二義未甞相離。雖使人所入不同。而法體本一。奈何今人纔
聞遮詮之說謂是。便謂表詮之談為非。自生退障。良可憫傷。不知大師作此遮詮不必
求生之說。正是顯於表詮令求生淨土故也。又如釋尊一代聖教諸部歷談。無非一味。
而於顯說法中。定多讚顯說。於密說義中。必特稱密說。各宗當部而置別談。然佛豈
無別談妙於此者。蓋欲應機使眾會受持。得以一志無猶豫也今像季中扶宗樹教。豈無
抑揚之時。六祖既欲弘一行三昧。理宜杜絕諸乘。盧山特欲闡念佛三昧。使之橫超直
截。正當圓攝群機。後學豈可妄生二見。宜詳審之。又謂東方西方之人心淨無罪不淨
有愆者。正謂東方惡境麁強。佛已滅度。不能心淨。如俗在家。火宅萬煎。縱修亦失
。譬如小石入水即沈。故必求生西方。彌陀聖眾現在。境勝行深。逃子既回。佛親誨
益。如出家在寺。善緣具足決不退轉故。生彼國心淨無愆。如彼大石乘船入水不沈故
也。又東方西方理本一體。彼佛國土非但境勝。其佛現在能除愆罪。心必清淨聖地可
階。故必遠勝娑婆。須求生也。若是根勝如曹溪會中者。尚能入生死大海。尋聲救苦
教化眾生。何必求生。其或道力未充。妄効先覺。自不求生。教人亦不求生。譬如救
溺。無船彼此俱溺。可奈何哉。又我大師實弘禪宗之六祖。所說豈非闡揚少室之禪。
乃云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若依此語。則謂不必持戒修禪矣。而不知心若平
則我待物無不乎。物我既乎。豈可殺他自養。盜彼自利。分男女相而行非行。語不真
實。而更飲酒使醒醉異時。心平既無此犯戒之相。則一切戒皆在其中。豈可全不持戒
與劫殺人等而云心平。是知作此心平何勞持戒之語。正是顯於大戒也。禪字乃是梵語
。此翻靜慮。或翻正定。或翻一行三昧。豈有行直之人其心慮而不靜。其住定而不正
。其行有不一者。是知何用修禪之語。正是顯於深禪也。大師行超天人之表。道隆像
季之間。恐後學著法泥跡。於戒體中。說何勞持戒之語。於禪境中。說何用修禪之言
。例此則知。亦於必當求生淨土法中。而說不必求生之語也。後學猶轉泥跡。謂實不
必求生。愚之甚也。蓋大師所說反勸也。諸祖所談順讚也。非順則無以啟進修之路。
非反則不顯圓頓之修。反勸順讚。悉應當時之機。無有實法。如云逢佛殺佛。豈真殺
佛乎。若殺佛之語是實。則文殊仗劍。亦是真殺佛乎。苟隨古人之語。不求古人之心
。謂實不必求生者。正所謂醍醐上味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藥矣。是故大師稱彼
三諦圓妙之理。於有生中說無生。於無證中說修證。二邊叵得。中道不存。合教乘圓
頓法門。坦然明白。如揭日月於昏衢。無不蒙照。而謂禪宗於念佛三昧淨土旨趣有所
未盡。可乎。若夫河西綽公。長安善導。信源禪師。智覺慈覺。豈非繼其後者。皆能
遠稟遺音。力弘斯道。道珍。懷玉。行業厥彰。圓照諸師其驗益著。況今禪林為病僧
念誦。及荼毘十念稱佛名號。俾其往生事載典章。餘風尚在。更奚惑焉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