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一、序分
(一)、通序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解》如是標信順。我聞標師承。一時標機感。佛標教主。舍衛等。標說經處也。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空。名聞。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舍衛。此云聞物。中印度大國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祇陀。此云戰勝。匿王大臣名須達多。此云給孤獨。給孤獨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祇陀感歎。施餘未布少地。故並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並無紀錄,與中國孔老夫子講學一樣。佛入滅後,弟子們認為老師在世所說法要,如不整理記錄保存,年代久遠,可能失傳。於是弟子們公推阿難主持其事。阿難是世尊的堂弟,又是侍者。世尊成道日阿難降生。世尊講經講了二十年阿難才出家,以前所講未曾聽過,所以當其出家時,要求佛將以前所講為他重述一遍,佛允之。又一說,阿難修得法性覺自在三昧,能於定中徹了一切法,故結集法藏,必推阿難。當結集時有五百羅漢參加,都是世尊在世時的弟子。訂有規約,阿難登座轉述佛在世所說經教內容,如有一人對某一言詞提出異議,即取消不錄,以取信於後世,非少數服從多數。在會中阿難一升座,有佛力加持,其相貌很像佛,參加的人認為佛又出世,或他方佛來,或阿難成佛。俟阿難說出第一句「如是我聞」,則群疑頓釋。凡是經典一開端必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若干人俱等語,如會議記錄,謂之證信序;其次述說這次法會發起的因緣,謂之發起序。「如是我聞」的意思是我(阿難)親自聽佛這麼說的,我重複說出來,不增不減。「一時」,我初學佛時懷疑為什麼不把年月日寫出來。佛在世時印度尚是部落時代,大小國眾多,各有各的曆法。中國商周時代亦有許多部落而曆法則同。此「一時」二字乃標機感,眾生與佛感應道交的時候,如時間倒流,可以回到過去。智者大師隋朝人,距佛有一千多年。他讀法華經讀到藥王品時,入定,見到佛仍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他聽了一座。出定後,告其徒眾,靈山一會,依然未散。「一」是「一心」,一心是真心,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佛」是主講人,講堂在祇樹給孤獨園。「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實相」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其中之理至妙。在大乘經中常講「體、相、用」,「體」是理體,「相」是現象,「用」是作用。一而三,三而一。「如」是永遠不變。「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可見念佛一事是有理論根據的,最崇高、最真實、最圓滿的理論依據。如完全通達而無懷疑,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實相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即實相念佛。若還有一絲毫放不下或疑惑,就不是實相念佛而是事念。真正事念也好,事念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一樣可以往生。生到西方再把理搞清楚也不遲。
「實相」即自己的真心本性,古德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彌陀與淨土是事相,心性是實相。心性是「如」,彌陀淨土是「是」。我們身體是自性變現的,十方無量無邊剎土唯心所變。芸芸眾生,山河大地,皆是唯心所現。真心變現真土真身,妄心變現幻土幻身。我們的身心世界是虛幻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幻」是剎那變化的,「真」是不變的。西方世界是我們的真心變現出來的,妄想心剎那生滅,所以我們的世界是生滅的世界。禪是根據這個道理修的,教也是根據這個道理修的,念佛亦不例外。法門雖多,殊途同歸。實相念佛即是用真誠之心念佛。曾國藩先生在其讀書筆記中把「誠」字下一定義,他說:「一念不生謂之誠」。念佛心中無雜念,把一切妄源捨棄掉,不必想過去未來,一切都不想,真心即顯露。心中有我是妄念,心中若有個無我也是妄念,有與無是對立的。空有也是對立的,兩邊皆無是真清淨。六祖不得已說「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也沒有,什麼都說不上,此乃性德全體之顯露。凡夫一天到晚打妄想,執著這個身是我,人我是非,糾纏不斷。佛要住在真實境界,一句話也不說,眾生如何能開悟?必須隨順眾生而說,大家才能懂。大家都說這個身體是我,佛亦說我,佛是隨順眾生而說有我,他並不執著我。佛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接觸外面聲音謂之「耳識」,亦稱了別。「親聆圓音」即阿難親自聽佛講的。「如空印空,名聞」,心地永遠清淨,「如空印空」謂之「聞」。時與空皆非實在,「時」有過現未,「空」有四方上下,皆由抽象概念中產生的,列於不相應行法。百法中分五類:(一)心法,即心理現象。(二)心所法,即心理的作用。(三)色法,即物質。(四)心不相應行法,非心非心所亦非物質,屬於抽象的東西。(五)無為法,即無生無滅法。「師資道合」,教學相長,教學相契謂之「道合」。教是由心性中流露出來的教導,一舉一動皆為教學的手段。學生領悟教導的含義,說聽周足,機緣相合謂之「一時」。善導大師說,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我們今天遇緣乃無比的殊勝,上品往生,人人有份。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是第一大福德人,世間的財富、權利、名聲、地位都是假的,只有到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是真的。
人生苦短,生死疲勞,亟須自救,且起碼亦應救度家人眷屬。只要生到西方,無論家屬在何世界,落何道中,都能看到,且有能力幫助他們。如不生淨土,俟業報身終了時,各隨業力流轉,誰也幫不了誰。
「佛」是「佛陀耶」的音譯,國人喜簡故稱佛。佛、覺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屬小乘,但求獨善其身。「覺他」是菩薩,有慈悲心,自動教化眾生,為不請之友。「覺行圓滿」是佛。「圓滿」非指度生人數,而是由心性上講的。我們心性有三種煩惱,一為見思煩惱,自覺者見思煩惱斷了。覺他者能兼斷塵沙,自行化他。把見思塵沙無明斷盡即圓滿成佛。
「大師」之「大」字有平等性。佛稱大師,對一切眾生一律平等,菩薩無明未斷盡,不能稱大師,只能稱大士或正士。對出家人更不能稱大師,只能稱法師。智者大師是天台宗子孫尊敬他而稱之,祖師若知一定要訶斥他們。
「舍衛」,中印度大國之名,梵文音譯,義為「聞物」,即名人很多,文化水準高,物產豐富,波斯匿王之首都。匿王太子名祇陀,此云「戰勝」。昔日與他國交戰,凱旋歸來時所生。匿王有一大臣名須達多,譯為給孤獨,樂善好施,喜救濟貧苦。給孤獨長者聞釋迦佛是一位有學問之人,想邀請他來舍衛大城講經說法。世尊的學生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需一大場所,最後看中祇陀太子的花園很適合,房間亦多,乃向太子商購。太子即向給孤獨長者開玩笑說:「聽說你家黃金很多,你若把我花園舖滿黃金,就賣與你。」給孤獨長者信以為真,即派工運金舖地。太子又問其為何購買此園如此鄭重?他說:「我請釋迦佛來此講經說法。」太子一聽甚為感動就說:「這個功德我們兩個人作,園內土地算你的,樹木算我的。」故稱此園為祇樹給孤獨園。佛亦未辜負他們,在此處住很久,許多重要大經都是在此園講的。
《解》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天人列後者。世間相故。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
此段解文說明與會大眾排列的順序。聲聞列為第一位,為佛的小乘弟子,皆出家眾,常隨佛學,又稱為常隨眾。佛法靠僧團維繫承傳,特別受到尊重,故列為第一。菩薩眾通常代替老師教化一方。在中國供養有四大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其中只有地藏菩薩現出家相,其餘三位均在家相。中國出家人多數受菩薩戒,具有菩薩身份,與南傳比丘不同。菩薩亦代表中道,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隨緣度眾。六道凡夫住生死,無法脫離輪迴。小乘人證到四果羅漢,超出三界,住於涅槃。天人列後屬四眾之一,多為佛在家歸依弟子,品類很雜,如華嚴五十三參,其中出家者只有五位,其餘均為在家菩薩,其身份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均有,所以學佛不妨礙任何行業。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大比丘。受具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出要。二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三怖魔。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眾。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見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師資共千人。身子目連。師資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脫。感佛深恩。常隨從也。
「比丘」上加個「大」字,屬大乘比丘,亦即大乘菩薩,此經為大乘經典。比丘為受具足戒的出家人。比丘有三義:(一)乞士。以托缽乞食為生,士為讀書人。在中國以乞討為生者叫乞丐,令人看不起。印度乞士有學問有道德,受人尊敬,文化背景不同。佛制出家人全部財產即三衣一缽。印度天氣熱,三衣夠用。中國在地球緯度上偏北,三衣不足以禦寒,故仍穿中國衣服,平時即穿海青。海青是漢時讀書人之服裝,遇有法會典禮時,外加一件袈裟。中國式的袈裟比印度袈裟縮小三分之一,用鉤環搭在身上。日本法師穿西裝,其袈裟更小,只有一、二寸,放在西裝袋中,有法會時拿出來帶上。可見佛教之適應能力非常圓融,作到了本土化與現代化。
出家以後即無家,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心才安定,能達三昧現前。「專求出要」,「出」是出離三界,「要」是最重要的修學方法,出家志趣在此。所以對世間一切法都不可留戀。過去可以行得通,只要出家受戒,任何寺院庵堂均可掛單。每一道場有其特殊道風學風,中國有許多宗派,出家人願意學那一法門都可以去參學。佛法在中國傳了近兩千年,日久生弊。古時的十方叢林到後來變為子孫廟,傳之徒子徒孫,代代相傳,並不容納外人,到今天古時道風已蕩然無存,逼著出家人不能不積蓄,不能沒有住處,現在出家人幾與在家人同。在這個大時代,出家人雖要有積蓄,以求生存,事上可以有,但心中不能常存此念,且不可貪多。否則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你還有房地產股票美鈔一大堆,就不願意隨佛西去了。(二)破惡。破煩惱惡,不墮愛見。此廣指見、思二惑。後面有詳細解說。(三)怖魔。通指天魔,如波旬自在天王之類,三界六道都是他所統治。如某人出家修道,其所管轄之人民又跑掉一個,魔王即感到恐怖。「羯磨」梵語,譯為「作法」,即舉行儀式,鄭重宣誓,接受佛的教誡,依教奉行,可以脫離三界。現在有的出家人雖在戒壇受戒,而心不出離,魔亦未必恐怖。
蕅益大師生於明朝末年,歿於清初。年輕時學天台,對戒律有很深的研究。據他說,中國自南宋以後即沒有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戒至少須有五位比丘傳授才算是得戒。菩薩及其他戒,可以自己在佛前宣誓即可得戒。蕅益大師受比丘戒之後,明白這種事實,自己就把戒退掉了,不敢自稱比丘,只稱「菩薩戒沙彌」。他的徒弟成實法師,編大師全集,也就不敢引用其師的稱呼,而用「出家優婆塞」。現在五戒十善真正作到已經了不起了。
「僧者,具云僧伽」,又稱為「和合眾」。和合眾有七條戒必須遵守,第一個是理和,同證無為解脫。有一個共同的願望,了生死,出三界,此是屬於理和。另外有六條屬於事:(一)身同住。同住在一個學習單位,如寺院或學院。(二)口無諍。言語之間,無有爭執。(三)意同悅。融洽相處,和顏悅色。(四)見同解。看法一致,對於修學的原則方法境界,建立共識。(五)戒同修。戒是規約,生活方面各有規範。(六)利同均。物質生活平等,無特權階級。出家人四個人在一起共修謂之「僧團」,如家中有四人在一起共修亦謂之僧團。「僧」是團體義,其本義非專指出家人。僧團出現於世間,稀有難得,一定得到諸佛護持,龍天守護,不但僧團有福,其所在地區也沾到光,真正修行人乃是有大福德之人。易經上說:「三人同心,其利斷金。」中國開國明君,不過少數幾個人同心合作而得天下。過去在台北趙茂林老居士請我在功德林吃飯,談到僧團問題,他說:「現在人造了破和合僧的罪業,將來要下阿鼻地獄如何得了。」我說:「你在那裡看到有和合僧呢?」他聽後也笑了。
佛的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另外還有五個人是零數免去了。「三迦葉」是三兄弟,當時皆是宗教領袖,有自己的信徒。長者名優樓頻螺迦葉和他的弟子共五百人,其兩位弟弟,迦耶迦葉及那提迦葉各有二百五十人,共五百人,合計一千人。「身子」即舍利弗,他及目犍連同他們的徒眾共二百人,另加耶舍子五十人,再加最初五比丘,總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們是常隨眾,盡佛的一生,追隨佛之左右,一直到佛入涅槃後才離開。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