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0101永不休診的救度-出版緣起與說明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印光大師文鈔 (增廣正編卷第一)

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蔚如所說.頗有道理。但爾我乃無知無識自了漢.其教人亦以自了漢之法則。彼乃欲人大通佛法.方期由茲深信淨土。故致表面似不相合.而內情實各有所主.各有所長。及其弊也.則各有所失。若能取其益.不致成弊.則法門之大幸也。然而難矣。如來諸祖所立之法.後人尚依之成弊.況吾儕乎。但各守一法.以期自利兼以利於有緣者.則可耳。無緣者佛尚不能度.吾儕縱設種種法.亦將曰奈何奈何而已.蔚如兩書.過譽不慧.令人慚惶無地。此之派頭.斷不可學。學之則是令人疑藐古人.反致彼此受損矣。汝書說得亦甚有理。但(光)事體甚多.無暇詳述。彼請問者.合則告之.違則令其別參高人。如市間店鋪.各有專售之貨。或一種貨.亦可通商裕國.興家立業。或多種貨.亦不過通裕興立而已。吾人既不豎大法幢.檢得大富長者門首所棄之殘羹餿飯以自資養。有不嫌酸臭者.不妨展轉相施。否則任伊取龍肝鳳髓以自資補。豈日盡人皆貽.盡人皆受我此殘羹餿飯.方愜吾心哉。市間專售一貨者往往超家.俱售眾貨者或亦折本。弘法利生.何獨不然。千機並育.乃如來出世事。如來降跡為善知識.亦不以此為準。吾法法不通.但肯念佛.亦可仗之以了生死。吾之不通.亦何愧哉。所愧者言行不相應.有名而無實耳。
 
復永嘉某居士書六
 
嘉夢奇特.必有嗣書香而繩祖武.出類拔萃之嘉男.賜自佛天也。不勝欣慰.賀賀。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是知智慧德相.乃生佛所同。即性德也。有妄恕執著.離妄想執著.則生佛迥異。即修德也。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遠。修極而永墮惡道.墮而了無所失。了此則愚者可賢.賢者可愚.壽者可夭.夭者可壽。富貴貧賤.及與子孫之蕃衍滅絕.一一皆可自作主宰。則有憑據者亦可無憑據.無憑據者亦可有憑據。如山之高不可登.人不能由.不妨鑿巖設切砌.絕頂亦可直到矣。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磚業之義。多少大聰明大學問人.弄得前功盡棄.尚且遺害累劫。若不修德.即親身做到富有天下貴為天子.與夫位極人臣聲勢赫奕之宰輔地位.有不即世而身戮門滅者哉。是親得者皆無憑也。袁了凡頗會此義。故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也。前因俗所謂天。天定者勝人.謂前因之難轉也。人定者亦可勝天.謂兢業修持.則前因不足恃。是以現因為因而消滅前因也。若恣意妄為則反是。了此則欲愚者賢.庸平者超拔.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與隨時善教而已。可不以努力栽培.以祈嘉夢有據也已。
 
復永嘉某居士書七
 
一行居集.其刻字跡過細.少刷數千部.此蔚如諸人不子細體貼處。其校對頗精細.不見錯訛。其書誠為淨宗之一大護衛。然亦有令人受病之處.今不得不為汝說.餘人當從略耳。二林居士最信扶乩.所錄乩語.實皆與教吻合。若肯依之而行.自能得大利益。然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倘執著乩語皆悉與教吻合.皆悉可依從。必有從乩違教之失。乩中多係靈鬼.絕少真仙。縱是真仙.豈能超於諸佛諸祖之上。切不可以二林居士尚信乩.吾人何敢不信。則錯之多多矣。內有禪宗祕密了義經跋.謂為的係佛說。此二林之差別智未開.而啟後人濫漫柱撰之端也。此經法雨先亦有一本.(光)曾看一過.其語實無過咎。但是摘取楞嚴華嚴圓覺金剛等經.及六祖壇經.并淨宗合會禪淨二宗之語句以湊成之。通家看之固有益.不通家以此准一切乩語則誤。(光)因燒之以滅禍胎。二林為之校正重刻.此二林之智只知其有益.而不知其流弊之無窮。將有以邪說作正教.皆此一跋倡導之也。若(印光)刻此書.斷不刻此一跋。流通佛法.大非細故.豈可不慎之於始哉。爾我世外人.何須賀節賀歲。陽曆過年.何亦送片相賀.豈非無事生事。即堯曆過年.亦不須賀。此世諦人情之俗套.如有因緣.隨便提句亦可。特為賀歲數千里轉致一片.則不如息心省事為妙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明蕅益大師要解 圓瑛法師講義

《解》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
 
(講)前四句明有欣厭。便有取捨。厭穢者。厭娑婆濁惡之穢。欣淨者。欣極樂莊嚴之淨。欣厭二字。即是信願行之願。既厭穢。必須願捨。既欣淨。必須願取。如何是捨至究竟。方無可捨。必須求出娑婆。橫超三界。則永離眾苦。方是更無可捨。如何是取至究竟。方無可取。必須求生極樂。直上九蓮。則但受諸樂。方是更無可取。以現前方便欣厭取捨。而至究竟不取不捨也。前欣厭取捨。是即理之事。後取捨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證。妙宗鈔問云。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轍者車路。此中問意。乃偏理而廢事。答處乃即事而達理。
 
我等發心修行。但老實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極樂。從事實上做起。最為穩當。千萬不可執理廢事。蓮池大師云。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解》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講)設使世人念佛。不從事相發願。捨穢取淨。但重理性。不取不捨。此即執理廢事。亦是不離取捨。何以故。執理就是偏取於理。廢事就是偏捨於事。取捨宛然。既廢於事。理亦不得圓通。豈是大乘。理事無礙之道耶。
 
若達全事即理下五句。謂若能了達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全體法界。此文當舉喻以明之。若能了達全波是水。則水是水。波亦是水。水波雖有二名。同一濕性。而念佛捨穢取淨。正是起大乘正信。而發大乘宏願。故次信而明願也。
 
《解》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講)此正明妙行。執持名號。即是求生淨土之妙行。行深則得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固難。而理一心不亂尤難。事理一心不亂。詳講在後若七日下。持名是修法。不亂是成功。
 
名謂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實德。如念阿彌陀佛。光壽即佛之實德。佛之實德無量。略舉光壽二者。佛器亦貴重。器依金成也。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者。蓮池大師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上二句。六字洪名。萬德具足。下二句。一心念佛。六度齊備。故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也。
 
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者。散亂心稱佛名號。已納佛種於八識田中。時節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執持。即一心執持佛號。念念相續。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登不退地。故曰執持登不退也。
 
《解》然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講)此下校量行妙。先示諸行。然諸經中。有示淨土之行。種種不一。故曰萬別千差。觀像。即般舟三昧經。示觀像之法。觀想。即十六觀經。觀想西方。依正諸法。禮拜。供養。五悔。即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此兩願。攝屬禮拜。既禮拜。必恭敬稱讚也。三者廣修供養。此願屬供養。
 
五悔者。一懺悔。二勸請。三隨喜。四回向。五發願。後四亦名悔者。以五者皆能悔過滅罪故。四者懺悔業障。此願屬五悔第一懺悔。五者隨喜功德。此願屬五悔第三隨喜。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此兩願攝屬五悔第二勸請。既請佛說法。必請久住世間也。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此兩願。攝屬五悔第五發願。十者普皆回向。即回向眾生。同生淨土。同證真如。同成佛道。此願屬五悔第四回向。
 
六念等者。一者念佛。為慈悲導師。二者念法。乃諸佛所師。三者念僧。是人天福田。四者念天。得長壽安樂。五者念戒。能清淨三業。六者念施。能普濟有情。此六念是十六觀經。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之一。三種者。一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修行六念。回向發願。等字。即等前二種。以及萬善。皆可莊嚴淨土也。奉勸念佛。必宜正助雙修。以念佛為正修。以餘行為助道。所修餘行。回向發願。亦得往生。故曰。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解》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講)此顯持名。先示諸行不及持名。以持名具足事理二妙。堪稱妙行。唯者獨也。獨顯持名一種法門。收機最廣。普被三根。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此二乃事妙。下三為理妙。方便者。對機修法也。持名念佛一法。念念即佛。不落三乘諸行。故為第一方便。了義者。大乘顯了之義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第二義門。故為無上了義。圓頓者。圓融頓超之法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偏漸階級。故為最極圓頓。
 
故云下。譬喻清水珠。能清濁水。珠到水清。故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以喻佛號能治亂心。故曰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解》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舉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其四種淨土之相。詳在妙宗鈔。及梵網玄義。茲不具述。俟後釋依正文中。當略示耳。
 
(講)此結三資。信願持名。以為一乘實教之真因。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圓修之妙果。宗者。具足因果。今舉三資之因。有因便有果。而四土之果。必隨之。故此經以信願持名為正宗。其四種淨土下。如文易知。五重玄義。第三明宗講竟。
 
甲四明力用
 
《解》第四明力用。此經以往生不退為力用。
 
(講)先總標力用。即功能力用。達默法師。以力言功。以用言德。此經以往生為功。以不退為德。經中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僅上三土不退。即同居土。亦得圓證三不退。既生彼國。即是最後身。可以入補處位。疾趣菩提。
 
《解》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講)此下別明力用。有往生四土。不退四義不同。四土者。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每土各論九品。皆以念佛之勤惰。功行之淺深。而分品位之高下。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四句。此先明凡聖同居土之相。極樂同居。與娑婆不同。娑婆此土。有六道凡夫。二種聖人。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後三名三惡道。阿修羅。善惡雜修。人天為善道。二聖者。一實聖。即已證三乘聖果。未入涅槃者。二權聖。即四聖法界。示現人天等道度生者。凡聖雜居。故名凡聖同居土。極樂此土則不然。雖有凡夫。純是念佛淨業得生。非是有漏業感。但有人天。無四惡趣。亦無四空。外道。魔王等天。純入正定聚。無不定聚。及邪定聚。但見思煩惱未斷。且名凡夫。聖人亦有權實可知。若執持名號。是修法。斷見思。即力用。未斷者。於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未斷故是凡夫。雖是凡夫。橫超三界。帶業往生。能了生死。不同娑婆。定要斷盡見思。豎出三界。方了生死也。或散即名字位。或定乃觀行位。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此土以見思二惑分九品。方便有餘土。以塵沙惑分九品。實報寂光二土。以無明分九品。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
 
(講)此明方便有餘土之相。極樂此土。與娑婆亦復不同。娑婆必須超出三界。凡聖同居土外。三乘聖眾。修方便道之所遊居。但離三界內生死。未斷變易生死。但斷三界內見思煩惱。未斷塵沙無明。以煩惱生死。二皆有餘。故名方便有餘土。依天台宗所判。有九人生此土。藏教二乘人。通教三乘。別教三賢位。圓教十信位。皆斷見思煩惱故。○若約淨土。但出娑婆三界。不出極樂同居。極樂此土。純是大乘菩薩。經中雖云。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此皆大乘阿羅漢。非是定性聲聞。以其但斷見思惑。未斷塵沙無明。故名方便有餘耳。
 
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者。此約功行。見思任運先落者。此約斷惑。此節意義。極關重要。不可不明。我等修持淨宗之人。但求一心念佛。不要求斷惑。持至事一心不亂之時。見思二惑。任運先落。即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而然。可以橫超娑婆同居穢土。而生極樂方便淨土也。
 
如何是事一心不亂。事者。念佛之事相。一是純一。亂為雜亂。令依事相法門。以能念之心。專念所念之佛。心口相應。非同口念。而心不念。又非同心念。而心不一也。既一心繫念。六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無間。名為事一心。一心是功用純熟。不亂即三昧成就。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不亂即正定。亦即念佛三昧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講)此明實報莊嚴土之相。亦名實報無障礙淨土。全性起修。稱性所感。真實果報。色心自在。身土互現。身能現土。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土能現身。於微塵裏轉大法輪。稱性莊嚴。無障無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所遊居。必由全性起修。而至理一心不亂。豁然大悟。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乃至破四十一品無明。位居等覺。亦屬此土。位位皆得分證。常寂光淨土。
 
如何是理一心不亂。理者。淨宗之理性。即達理念佛。稱性念佛是也。了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能所雙亡。心佛一致。不住有念。不落無念。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自體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無念而念。念即無念。唯是一心。寂然不動。是之謂理一心不亂也。
 
《解》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講)此明常寂光淨土之相。常寂光土。即如來所證三德秘藏。究竟涅槃。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不遷故。寂即解脫德。一切塵勞永寂故。光即般若德。般若光明遍照故。三德不離一心。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是證常寂光淨土。
 
若無明斷盡者。四十二品無明。生住異滅四相。悉皆斷盡。如起信論云。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則是上上實報。即實報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即至究竟位。而證究竟無上菩提。究竟無餘涅槃。常寂光淨土也。往生四相講竟。
 
《解》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
 
(講)此明不退四義。本來只有三不退。今加畢竟不退。故成四義。特顯佛號功德。念佛功德。二皆不可思議也。
 
一念不退者。念念流入如來果海。已破無明。已顯佛性。用中道觀智。破一品根本無明。顯一分三德佛性。正因佛性。理心發。顯法身德。了因佛性。慧心發。顯般若德。緣因佛性。善心發。顯解脫德。是謂圓發三心。圓證三德。開佛知見。徑生實報上上品。分證常寂光土。
 
《解》二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講)二行不退者。度生之行精進。不退墮二乘地也。見思我執之惑既落。而塵沙法執之惑亦破。塵沙二字。從喻立名。此惑能障化道。化道多故。如塵若沙。須修假觀。此惑可破。見思既落。即生方便有餘土。從空出假。涉俗利生。常修度生之行。上求佛道。故曰進趨極果。
 
《解》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託質。永離退緣。
 
(講)三位不退者。娑婆與極樂不同。此土要破我執。斷見思。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已經成聖。不退墮凡夫地。名位不退。彼土則不然。不必一定斷惑。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功成。亦得帶業往生。從此娑婆同居穢土。橫超西方極樂同居淨土。於九品蓮華託質。永離退墮之緣。即圓證三不退。此點要注意。華開見佛。以常見佛故。念念求成佛道。證念不退。永離念退緣。以常聞法故。樂修大乘之行。證行不退。永離行退緣。以常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觀摩薰陶證位不退。永離位退緣。
 
《解》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講)四畢竟不退者。以顯佛號。經名。不可思議功德。不論至心念。散心念。有心念。無心念。或解義。不解義。只要佛名經名。一經歷到耳根。納入八識藏中。即成善根種子。永遠不壞。假使過千萬劫後。善根成熟。畢竟因斯得度。如佛世一老人。八萬劫前。因畏虎扒上樹避難。虎過念南無佛一聲。以此善根成熟得度。故曰因斯度脫。
 
下立二喻。一喻普及。如聞塗毒之鼓。遠近聞者。皆要喪命。古云。欲撾塗毒鼓。須佩返魂香。二喻不壞。食少許金剛。決定不得消化也。四不退四義講竟。
 
《解》復次祇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處。
 
(講)此判較力用。前二句指往生之人。不講上三土。祇論帶業往生。同居淨土。證入位不退之者。皆與補處俱。雖證位不退。亦具行念二不退。經中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乃至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既與俱會。必學利生之行也。末二句亦皆一生。必補佛位者。指雖生同居。即登補處。必補佛位。念念入佛果海。
 
《解》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講)此段乃要解眼目。帶業往生。即與上善俱會。一生補佛。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是居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念佛法門。稱最圓頓者。即在此也。
 
《解》如斯力用。乃千經萬論。所未曾有。較彼頓悟正因。僅為出塵階漸。生生不退。始可期於佛階者。不可同日語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講)此與宗教較量。如斯力用者。即圓證三不退之力用也。千經萬論所未曾有。此與諸教較量。從來未經道徹。即八萬四千法門。念佛第一。較彼頓悟正因五句。此與宗門較量。溈山文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頓悟正因者。揀非漸悟。及與邪因也。漸悟不易。況頓悟乎。縱使頓悟正因佛性。能入名字位中。僅為出塵階漸。若未得分證位。尚恐有退。即使生生能得不退。由名字位。入觀行相似分證之位。始可期望。趣進佛階。何如念佛。橫超娑婆三界。橫生極樂四土。圓證三不退也。不可同日語者。比較力用不齊。未可相提並論。末二句誥誡之辭。謂參禪學教之士。為何勿思察。不及早念佛。五重玄義。第四明力用講竟。
 


樂邦文類 四明石芝沙門宗曉編次

阿彌陀經 極樂過十萬億佛土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霅川新疏曰。極樂之土有四不同。所謂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前三傳傳而論。有苦
有樂。唯寂光乃至極之樂耳。同居中有二。謂同居穢同居淨。今經所明。是同居淨。
佛意意令行人至寂光之樂。而彼未宜。且令取於同居之淨。既至彼淨。則究竟寂光之
樂可期矣。大哉聖人善權。其若是乎
  十疑論問曰。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答為對凡夫肉眼生死
心量說耳。西方去此十萬億剎。但使眾生淨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
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為此觀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
念即生。不須愁遠。又如人夢。身雖在床。而心意識。遍至他方。生淨土亦爾。不須
疑也
  自信錄曰。極樂去十萬億剎。凡夫命終頃刻至者。自心本妙耳。如楞嚴曰。汝猶
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
虛妄名滅。殊不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
所得。以此推之。當命終時。染濁緣離。故娑婆當處幻滅。清淨緣合。故極樂當處幻
生。此滅彼生。間不容髮。亦何頃刻之可論乎。抑見終日取捨。而未甞取捨者矣
阿彌陀經 七日不亂感佛往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至若七
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
倒。即得往生
  孤山疏曰。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則反顯可以多善得生也。少善謂等閑發願散亂稱
名。多善謂執持名號要期日限。執謂執受。持謂任持。信力故執受在心。念力故任持
不忘
  霅川疏曰。福德雖多。大略如觀經中。三種淨業可也。天台判三種淨業為散心。
十六妙觀方名正受。以彼例此。福德因緣即散心。一心不亂即正受。孤山判此經是散
善。觀經屬定善。予不韙彼說。且普門品疏。釋一心稱名有事有理。若用心存念。不
間名事一心。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是理一心。用彼驗此。一心亦然。
普門品中。無不亂二字。智者尚作空慧釋之。今云一心不亂。何苦貶為散善
觀無量壽經 行三種業得生西方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天台觀經疏曰。初業共凡夫。次共二乘。後是大乘不共之法。第一敬上接下慈心
行也。修十善業。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第二在家戒。亦即十
戒。具足眾戒者。道俗備受微細。不犯威儀者。三千悉不缺也。第三發菩提心是願。
 
起意趣向名為發心。佛果圓通。說為菩提。讀誦大乘。明修解也。行能運通。說之為
乘。妙宗曰。此三種業。得前者。不得後後。得後後者。必得前前
觀無量壽經 初修日觀送想西方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
。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觀經疏曰。落日懸皷。用標送想之方。妙宗曰。繫心之法。須觀落日者。欲令定
想趣於西方。是向彌陀所居處故。即以所見落日。為境想之。今起觀中之日。以圓人
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今以具日之心。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斯乃
以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豈不即空假中。此心堅住明了。則日觀
成也
觀無量壽經 第八像觀約心觀佛
  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
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觀經疏曰。諸佛如來下。泛明諸佛。是故應當下。徧觀彌陀。法界身者。報佛法
性身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言入。如白日升天影現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
也。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言入心想
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是心是佛者。向問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
然。故言即是。始學名作。終成即是。妙宗釋曰。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
成能觀。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佛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
。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又復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
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泛明諸佛。以為彌陀觀體。從法界身下。是約感
應道交釋。從又法界身下。是解入相應釋。融心解曰。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
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觀法。是心作佛者。明即心變全性成修。是心是
佛者。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既全是心。心豈見心。如指不自觸刀不自傷。般舟所謂
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者。不知心等止觀。約此而立中觀。般舟與此文同也。如來恐人
著相觀佛故。於真像之前。示乎觀體。令依此法而觀佛身。妙宗又曰。今之心觀。非
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
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若論作是。即不思議三觀也。以若破若立名
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俱立。全作而是
。則三諦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
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
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乃十六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文出此中。義遍初後。是
故行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