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二往生二 初大眾。二上首。
初大眾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疏】承上不獨見在彼國。無非賢聖。但有生者。悉皆不退也。眾生者。統攝一切。阿鞞跋致者。此云不退轉地。如大本及論所明。復有多種因緣。故得不退。如十疑五種。通讚十勝。群疑三十益等。
【鈔】生皆不退者。恐疑彼國固多賢聖。然是久修上士。其新生者。未必不退。故言不論聖凡。但往生者。即不退轉。以決其志也。大本所明者。如云。生彼國者。處仁遷義。不妄動作。終無淫怒之心。愚癡之態。又云。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又論頌云。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不動即不退也。良繇念佛之力。得依如來智海含潤而生。有進無退故。
【演】依如來智海含潤而生者。如來智。即湛圓真心法界海慧也。念佛眾生得成三昧。雖不能游戲如來大寂滅海。已沾一滴之潤。菩提之焦芽。正覺之枯種。乃得含潤而生也。
【鈔】五種者。十疑論云。有五因緣。故得不退。一者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今釋。謂如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聞我名號。皈依精進。即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於諸佛法。永不退轉。譬如涉海。得乘巨航。不沈溺故。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增進不退。今釋。謂如大本言。見佛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攝受此人。譬如日月。照燭閽途。不墮坑塹故。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不退。今釋。謂如此經。及二部中說。譬之亡者。聞鐘磬聲。增其正念故。四者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今釋。謂如此經言。諸上善人。同會一處。譬之置子莊嶽。不復楚語故。五者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今釋。謂如經言。佛及人民。壽命無邊。譬之涉萬里途。假以時曰。終至寶所故。十勝三十益。大約同此。恐繁不引。
【演】見佛光明而生慈心者。是見光自進。佛放光明攝受此人。是佛攝令進。
莊嶽齊街里名。
【疏】又不退三義。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彌勒問經說。
【鈔】大乘不退者。往生彼國。趨入大乘。更不退轉。復作二乘故。已得不退者。但生彼國。凡所已得。更不退轉。喪失本有故。未得不退者。但生彼國。凡所未得。更不退轉。阻其前進故。又彌勒問經云。自分堅固名不退。勝進不壞名不轉。今以大乘已得未得三義參之。則前二同乎自分。後一同乎勝進也。
【演】大乘不退等者。謂既往生。已親大乘人。聞大乘法。發大心。修大行。趣大果。不同此土。六心墮落。塵劫聲聞故。
已得不退者。凡所已得神通三昧。智慧辯才。更不喪失。不同此土。神仙遭跨下。羅漢墜雲端。一動欲塵。皆喪失故。
未得不退者。凡所未得之神通三昧等。種種功德更無阻滯。任運能得。不同此土。魔障現前。不能前進故。
【疏】又同名不退。而有淺深。如起信。妙宗。及慈照所說等。
【鈔】起信論云。生彼國者。常見佛故。終得不退。疏明不退有三位。一者信行未備。未得不退。以無退緣。名不退。三者信位滿。入十住。得少分法身。名不退。三者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遍滿法身。名不退。
【演】信行未備者。十信菩薩。如空中毛。可上可下。上之則入聖流。下之則入凡流。未得不退轉位。以無退緣者。如前十疑論。五種不退等。得少分法身者。見相似法身入正定聚也。證遍滿法身者。分斷無明。分證法身也。
【鈔】又妙宗鈔云。不退有三。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之位。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永不失中道正念。
【演】妙宗三不退者。台教云。惑有三種。見思塵沙無明。見思阻乎空寂。塵沙障乎化導。無明翳乎法性。若破見思證空寂理。名位不退。永不失超凡之位。以見思煩惱六道之因。因亡果喪。不來三界故。若斷塵沙。能行化導。名行不退。永不失菩薩之行。以二乘不斷塵沙。不知眾生種種機。不知對治種種法。不能度生。此若斷者。知法知機。任運度生故。若破無明。親證法性。名念不退。永不失中道正念。以小教權乘。無明未斷。墮空有二邊。無明若斷。不墮二邊。常居中道故。
【鈔】又慈照宗主。四土圖說。以未斷煩惱。生同居土。為願不退。破見思。生方便土。為行不退。破塵沙。分破無明。生實報土。為智不退。破三惑盡。生寂光土。為位不退。則不退名同。而淺深自別。如九品義。
【演】生同居為願不退者。以若據三惑未斷。似應退轉。但以初發大願。願力持心。不致退轉故。生方便為行不退者。以若據未破塵沙。未能度生。未得行不退。以七方便人。生彼土中。有餘佛說法。即斷塵沙。從空出假。即行化導故。生實報為智不退者。以證中道妙理。永不失中道妙智故。生寂光為位不退者。以究竟窮源。永不退妙覺果位故。
【疏】又四教不退。非今經義。
【鈔】四教各明不退。謂藏教別相念不退。通教性地不退。別教七住不退。圓教七信不退。則知自此以前。進退未定。今念佛者。但生彼國。雖惡人畜生。即得不退。豈不勝妙直捷。異乎諸教。
【演】四教各明不退者。藏教有七賢聖位。自五停心。至不時解脫。別相念者。七賢之第二位也。此位能伏見思故不退。又別者。謂各別身受心法不同故。相謂行相。觀此四法。作不淨等行相故。通教三乘共有十地。自初乾慧以至佛地。性地者。第二地也。謂之性地者。以相似得法性水故。此位亦伏見思故不退。別教自十信至妙覺。有五十二位。七住不退者。此位菩薩斷見思惑盡。與藏通極果相齊故不退。圓教自五品至妙覺。有五十三位。七信回向心也。此位菩薩見解。與別教迥異。斷惑與別教七住相齊故不退。
【疏】稱理。則自性常住。是不退轉義。
【鈔】譬如虛空。自古及今。不曾退轉。縱欲退轉。退至何所。
二上首
【經】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疏】承上言生彼國者。豈惟不退。復有補處菩薩不可勝紀。深勸求生也。補處者。止此一生。次補佛位。即等覺菩薩也。
【鈔】深勸求生者。生皆不退。已超餘國。復多補處。可謂超越殊勝。極其至也。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捨身受身。千生萬生。未有窮已。乃至證三果者。猶尚有生。阿羅漢地。方斷後有。雖斷後有。不得成佛。今此唯餘一生。次即補佛。前如謢明。後如慈氏。菩薩之極位也。又大本云。生彼國者。皆具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義。皆當一生遂補佛處。據此。則如儲君暫在東宮。必紹南面。非餘百官展轉陞進。止是位極人臣之比也。此等菩薩。咸皆往生。薄劣西方。不揣甚矣。
【演】前如護明者。釋迦未降王宮。居兜率天。號護明菩薩。
【疏】問。彼處觀音。次當補佛。次乃勢至。勢至之後。不聞補者。今言補處甚多。何日當補。又補處者。菩薩地盡。住等覺位。如星中月。何得甚多。而在彼國。答。補處不必定補彌陀之處。十方世界無盡。諸佛涅槃無盡。補處菩薩亦無盡。住彼國中。而待補處。奚為不可。又諸佛尚如微塵。無有窮盡。況復菩薩。其數甚多。無足疑也。如大本中說。
【演】何日當補。是疑時。又補處者下。是疑數。
【鈔】大本云。佛告彌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億菩薩生彼。一一已曾供養無央數佛。如彌勒者。諸小菩薩。不可勝紀。他方世界。第一光遠照佛所。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所。有九十億。第三無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億。展轉至十四佛剎。以及無量佛剎。往生者不可復計。但說佛名。窮劫不盡。況其菩薩當往生者。言如彌勒。則甚多補處。益可為證。
【疏】如上依正二報。或經文中有。本願中無。或本願中有。經文中無。互見無礙。
【鈔】若據慕佛發願。滿願成佛。則彼方種種所有。皆彼佛願願所成。悉應契合。今明互為有無者。以文雖小殊。而意則具足也。又如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諸天人民。一切萬物。皆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者。雖得天眼。不能辨其名數。觀此。則正報依報。攝無不盡。不可拘文而限義也。
【演】又如法藏願云下。言不但互見。而亦且總攝也。
【疏】稱理。則自性決定成佛。是一生補處義。
【鈔】圭峰云。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然而本來成佛。非作得故。則但見始覺新來。不知本覺固有。可謂補則決定補。成則實不成。
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四 初發願。二起行。三感果。四結勸。
初發願二 初勸發願心。二出其所以。
初勸發願心
【經】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疏】上陳依正二報。今言眾生得聞此者。應當發起大願。願生彼國。是為第一重勸。後乃反覆申明。
【鈔】第一重勸者。經中反復勸聞。勸信。勸願。約有四重。今當最初。是聞依正莊嚴勝妙功德之說而發願也。二言聞是說者。是聞一心持名決定往生之說而發願也。三言聞是經者。是聞持名佛護不退菩提之說而信受也。不言願者。信受即願故。四言若有信者。是總結聞已深信。信有願者無一不生之說而發願也。聞聞轉深。願願倍切。語雖反覆。義不雷重。憫物情深。誨人不倦。
【疏】又聞攝信義。願攝行義。三事資糧。悉備於此。
【鈔】聞然後信。匪聞則信自何生。願然後行。無願則行何繇起。下文信行。此為本原。信行願三。淨土資糧。充足無欠。
【疏】又願之為力。不可思議。彼佛淨土。亦繇願故。臨終往生。椎仗願故。三界因果。悉隨願故。諸大菩薩。皆願生故。
【鈔】彼佛淨土者。法藏以因中四十八願。今成佛道。廣度眾生。則如來無盡功德。皆從願生。故云不可思議。臨終往生者。行願品言。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以至親屬威勢。象馬珍寶等。悉皆散滅。惟有願王不相捨離。一切時中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故云不可思議。三界因果者。願受天樂。則貧母上生。願作冥王。則獄神治鬼。種種隨願。莫為而為。故云不可思議。
【演】願受天樂者。昔有貧女處於糞聚。以人民所棄殘汁為食。迦葉從乞。以汁供養。尊者問其所願。云欲生天。數日命終生忉利。福勝餘天。
願作冥王者。毘沙國王。與維陀如生王共戰不勝。因立誓願。願我來世為地獄主。治此罪人。十八大臣願亦如是。今地獄主毘沙王是。十八獄主十八大臣是。
【鈔】菩薩願生者。普賢頌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乃至願蒙授記。廣利眾生等。至如文殊發願往生所說之偈。亦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與普賢若合符節。他如天親龍樹等。多難悉陳。故云不可思議。
【演】若合符節者。孟子謂舜與文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注云符節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至則左右相合為信也。若合符節。言其同也。
【疏】稱理。則自性還歸本體。是願生彼國義。
【演】自性還歸本體者。若不明本體。唯厭此娑婆忻極樂。則隨境遷移 逐物流轉。非真生彼國故云也。
又還歸者。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從一心中流出四聖六凡。則四聖六凡仍舊還歸一心。又自性即是本體。而云還歸者。以自性一向不守自性。五道隨緣故今應當還歸也。
【鈔】若知本體不離當處。則非生彼國。乃生此國耳。雖云十萬億程。何曾咫尺動步。故謂不勞彈指到西方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隨緣。則是窮子旅泊他鄉。應歸故里。
【演】不離當處者。古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又云。漚生漚滅無非水。雲去雲來不離空。若能了此。則生彼國者。非生彼國。生此自性安樂國也。何曾咫尺動步者。前云。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湧四色之花等。
如其下結勸。若果能了知本體不離當處。則高山平地總西方。何須願生彼國。如古云。正念阿彌陀佛時。寶池樹影日遲遲。更馳心念生西土。又是重栽眼上眉。是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隨緣。則是窮子捨父逃逝。流落他鄉。則應厭此五濁。欣彼西方。發願往生不可緩也。
二出其所以
【經】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疏】此躡前徵起。何故教人發願生彼。以彼國是諸上善人同會之處。得生彼國。則入如是勝會。故當求生。
【演】入如是勝會。故當求生者。上乃詳陳依正種種莊嚴。故勸發願求生。今出其所以中。但云得與諸上善人。同會一處。不言得受種種妙樂。唯舉正而不及依者。以樂事非珍。善友為珍。大學云。楚國無以為寶。世人尚不寶珠玉。而寶善人。何況出世之教。故舉正而不及依也。
【鈔】徵有二義。一者娑婆亦是佛邦。何必遠離故國。二者十方無盡佛剎。若為偏向西方。故徵其繇。今融而答之。復有三義。一者。或有國土。人畜鬼獄之所共居。未必皆人故。二者。或有國土。雖純人所居。未必皆善故。三者。或有國土。雖純善人所居。未必皆上善故。今曰諸上善人。則不獨為人中之善。亦復善中之善也。如上所列聲聞菩薩。乃至補處。此等諸上善人。今得往生。即與俱會一處。所謂觀音勢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賢。親為勝友。喻如登龍與瀛。世所希故。是以大士求登蓮錄。況復凡夫。卜居猶擇里仁。矧云學道。如斯勝會。可勿願歟。
【演】登龍者。東漢李膺。尚氣節孤高峻白。少所交游。人被其容接者。以為登龍門云。
與瀛者。唐太宗開宏文館。以杜如晦等。十八人為學士。人羨其榮。以為瀛洲之選。
大士求登蓮錄者。長蘆賾禪師建蓮社。一夕夢一人烏巾白衣。風貌清美。揖而曰。願入蓮社乞書一名。賾問何名。曰普慧。又云家兄普賢。亦乞書名。覺而思華嚴有二菩薩名。遂以為蓮錄之首。
卜居猶擇里仁者。孔子云。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疏】問。生極樂者。其類不一。何得概稱上善。答。以皆得不退轉故。
【鈔】類不一者。謂有聖有凡。有大有小。上中下品。分位秩然。乃略其中下。概曰上善。故為此難。今明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則究竟皆成無上正覺。是佛境界。故無別也。
【疏】稱理。則自性萬善同歸。是同會一處義。
【演】萬善同歸者。恒沙性德不離真如。是性善同歸也。從性起修。全修即性。則修善亦同歸矣。不達此理。捨此惡聚。趨彼善聚。可謂棄真逐妄。東西馳走也。
【鈔】百川會於一海。眾景會於一空。諸上善人。不會此之一處。而將奚會。
二起行二 初揀餘行。二示正行
初揀餘行
【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疏】承上言凡群易就。善聚難親。何況最上善人之會。豈可以少善少福而得生也。於中。靈芝以善根為正行。屬之持名。以福德為助行。屬之淨業三福。海東。則總以多善多福為正行。云是發菩提心。以少善少福為助行。云是執持名號。二義相違。今雙為和會。謂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謂發菩提心。而為
生彼國之大因緣也。
【鈔】相違者。一以持名屬正。一以持名屬助。二說矛盾。而此經大旨。正重持名。若持名為助行。則下文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義云何通。助行持名。斷無此理。又靈芝以觀經三福配此福德。則第三福發菩提心。乃成助行。與海東菩提心為正行。二亦矛盾。而觀經以三福為淨業正因。則助行菩提。亦無此理。今雙為和會者。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
【演】矛盾者。矛是鎗戈之屬。盾干也。排也。昔人雙賣二物。各歎其勝。謂盾云。矛刺不入。謂矛能穿十重之盾。智者謂曰。我買汝矛還刺汝盾。入與不入俱無詞矣。
而此經大旨下。先破海東許靈芝。又靈下。次破靈芝與海東。
觀經三福。為淨業正因者。文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還以持名為正行。是取靈芝一半。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是取海東一半。同歸執持名號。則和會其義也。
【鈔】善根者。觀經。則如上第三福發菩提心。大本。則三輩往生。皆言發菩提心。據此。則發凡夫心。是謂無善根。發聲聞心。不發菩提心者。是謂少善根也。
【演】善根者下。是先釋善根。引二經發菩提心者。證菩提心為善根也。發凡夫心者。修五戒十善求生人道天中等。是謂無善根者。以十善等。是三界有漏因果。不出輪迴故。發聲聞心者。厭四生如桎梏。棄三界如牢獄。求趨涅槃等。是謂少善根者。但念空無相無作三昧。不肯莊嚴佛土。教化眾生故。
【鈔】福德者。觀經。則孝養父母等。大本。則修諸功德等。據此。則施戒等。乃至立寺造像禪誦苦行一切福業。捨置不作。是謂無福德。但作此福。種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謂少福德也。
【演】福德者下。是次釋福德。引二經。孝養父母。修諸功德。證福德也。一切不作。是謂無福德者。所謂生不修福。死歸苦趣也。但作此福種有漏因。是謂少福德者。所謂修福不修慧。福盡還沈淪。是也。
【鈔】善中善者。自有五義。以具智論五菩提心故。一。發心菩提。謂於無量生死中。發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於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覺故。二。伏心菩提。謂斷諸煩惱。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則正念纔彰。煩惱自滅故。三。明心菩提。謂了達諸法實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諸法實相故。四出到菩提。謂得無生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趨一切智故。五無上菩提。謂坐道場。成最正覺也。而持名。則得不退轉地。直至成佛故。
【演】善中善下。是釋持名。乃善中善。
發心菩提。即是圓教五品位。此所發之心。即是隨喜心。妙心體具如如意珠。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初心知此慶己慶人。所謂於生死中發大菩提心也。
伏心菩提。即是圓教初信至七信位。以初信斷見惑。從二信至七信斷思惑盡。所謂斷諸煩惱降伏其心也。
明心菩提。即是圓教十信滿心入初住位。此位證一心三智。以雙亡之力知寂滅相。以雙照之力知種種相貌。所謂了達諸法實相也。
出到菩提。即是圓教初地至八地位。以初地始得法忍光明。至八地方名真得無生法忍。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離諸喧諍。寂滅現前。所謂出三界到薩婆若也。
無上菩提。是圓教妙覺位。永別無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為圓教佛相。所謂坐道場成最正覺也。
【鈔】又海東疏引菩薩心地品云。諸菩薩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瑜伽第三十七云。菩薩所集善根。以純一淨妙信心。回向無上
菩提。梁攝第十云。所作善根。悉以回向無上菩提。則皆以菩提為善根。而今經持名。正回向無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彌陀佛。即無上菩提故。是則善中之善。名多善也。
【演】又海東疏下。引證菩提即善根。阿彌陀。即無上菩提者。以阿彌陀佛。即當人覺體也。
【鈔】福中福者。亦有二義。一者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纔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則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演】福中福者下。釋持名乃福中福。亦有二義者。一約持名。即修幅義。二約持名。易集福義。
一名纔舉萬德齊圓者。如前云。持名即持此一心。一心之中。常樂我淨義。清涼不變義等。何德不具耶。以之修福。福易集者。即一心持名。則萬善普會眾惡盡消。以此無惡具善之心修福。則眾福皆趨。不勞功用故。
【疏】因緣者。清涼以親能發起為因。假之助發為緣。今此復有二義。一者善根為因。福德為緣。二者善福各有因緣。
【演】親能發起為因二句。此約親疏釋因緣也。親能發起為因。如種子生芽。覿體生起故曰親。假之助發為緣。如雨露生芽。從傍助發故曰竦。
【鈔】善因福緣者。菩提善根。入道正因。如諸經言。不發正覺菩提之心。
雖行六度萬行。經恆沙劫。終不成佛。故知萬善之所根本。是之謂因。然須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濟慧。以事實理。輔翼入道。是之謂緣。
【演】不發正覺菩提。乃至不得成佛者。如經云。以生滅心為本修因。欲契如來不生滅果。無有是處。又經云。不發菩提心。勤修諸善根。魔所攝持。是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忘心體極。一念頓契佛家。故知菩提乃萬善之根本也。
然須一切福德助成者。以有慧無福。如鳥一翼。如車一輪。不能飛空致遠。故須修一切福以助成之。如起信論云。了知自性本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乃至了知自性本無愚癡。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以福濟慧。以事實理者。有慧無福。慧乃偏枯。有理無事。理惟空解。枯慧不資妙性。空解何益真修。如前理事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然後名為大智也。
【鈔】各有因緣者。善根福德。其所繇來。從何發心。均名曰因。而善根發起。必有種種善緣為助。福德發起。必有種種福緣為助。是各有其緣也。
【疏】問。何故觀經發菩提心在第三福。答。以福有事理。不專事故。
【鈔】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演】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敬上也。慈心不殺接下也。修十善業。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此共凡夫行。三皈者。佛法僧也。具足眾戒者。道俗備受微細。不犯威儀者。三千悉皆不缺也。此共二乘行。
發菩提心者。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提心。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讀誦大乘。修三智解。運圓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進。此大乘不共行業也。
【鈔】難謂云何發菩提心。而與上之二者同名曰福。今明福有事理。此菩提心。是般若中如虛空不可思量之福。非達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故前二福猶共凡小。此獨擅大乘耳。然今疏不以配福。而屬之善根者何。良以善之與福。別之則二。總之則一。別而言之。則菩提心偏屬善根。總而言之。則菩提心亦可云福。觀經總舉言福無礙。
【演】云何發菩提心。而與上二同為福者。謂發菩提心既是善根。則觀經前二應名為福。第三發心。何亦名福耶。 今明福有事理下。以福有人天小果有漏有為之事福。有稱性無漏無為之理福。今菩提心。正是般若經中。不住相。如虛空不可思議之福。非有為事相之福。故無礙也。
然今疏下。又問云。既菩提心。是如虛空之理福。今經不判歸福德。而判歸善根者何也。良以善之與福。可分可合。分則菩提偏屬善根。合則菩提亦可云福故。
【鈔】問。寶積大本云。欲見無量壽佛者。應發無上菩提心。復當專念彼國。積集善根。則菩提善根。似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屬菩提心。答。彼但言善根。此乃云多善根。多之一字。非菩提心。何以當此。
【疏】問。即持名為多善根福德。此經之外。別有證據否。答。歷歷可證。如大悲大品等說。
【鈔】證善根者。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又云。我滅度後。北天竺國。有比丘名祈婆伽。修習無量最勝善根。已而命終。生於西方過百千億世界。無量壽佛國。以後成佛。號無垢光如來。又大莊嚴經論。佛世一老人來求出家。舍利弗等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觀彼多劫無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證道果。因告大眾。此人無量劫前。為採薪人。猛虎逼極。大怖上樹。稱南無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華嚴第十回向云。願憶念無量無邊世界。去來現在一切諸佛。而次云。以此念佛善根。凡此。皆持名為多善根之明證也。
【演】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者。以稱名善根。不與一切有為相應。乃增長無為。隨順無為之善根也。故入涅槃不可窮盡。譬如有人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當穿骨而出。稱名功德直至涅槃。亦復如是。
修習無量最勝善根者。無量言其廣大。最勝言其微妙。以稱性之修。一修一切修。廣無涯畔。妙不可測故。願憶念無量無邊世界。是橫遍一切處。去來現在一切諸佛。是豎遍一切時。所謂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也。
【鈔】證福德者。大品般若經云。若人散心念佛。亦得離苦。其福不盡。況定意念。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途。命終之後。往生彼剎。智論云。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滿一千歲。七寶奉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增一阿含經云。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彀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凡此。皆持名為多福德之明證也。
【演】散心念佛。是著實憶持。著實體究。未入一心者。非如今人全不著意。徒事唇舌也。定意念佛。是既得事一心。而復於定心中。念念憶持。心心研究者。若是理一心。則是離念境界。既已無意。兼亦不止是定也。
一心信樂。是信願二資。持諷誦念是行資。持而諷。誦而念。正用心之極。所謂口與心。聲聲相應。心與佛。步步不離也。此不往生誰復往生。
一聲稱念。其福勝彼者。此一聲乃甚深之聲,此一念乃最後之念。所謂知聲相空。呼響不實。能稱所稱。皆不可得也。故云其福勝彼。
稱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者。正以稱名。無能稱所稱。不可思議故。若稱名之心屬藏通別者。便可思識矣。彀音遘。取牛乳也。
【鈔】又寶積十九經云。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功德。心生貪著。而念生彼。佛言。不以愛戀之心。遂得往生。惟有植諸善本。修諸梵行。得生彼剎。善本即善根。梵行即福德。此又雙顯持名。為多善多福之明證也。諸經交讚。可弗信受。
【演】不以愛戀之心。遂得往生者。以愛戀之心是情識。不是智慧故。是但知取相。不知妙理故。是徒生好樂。未起真行故。
【疏】問。此土單修圓頓。不願往生者。寧可謂之少善根耶。答。圓頓行人。雖悟一心。尚餘後有。正宜求生彼國。親近彌陀。拮老青公。皎然覆轍。若其自負圓人。不願往生。當知亦是善根薄故。如華嚴中說。
【演】單修圓頓。不願往生者。是宗門師德。直明真性不帶纖塵。佛來也殺。魔來也殺。念佛一聲。漱口三日者。甯可謂之少善根者。謂以持名為多善根。則此等師德。皆夙具般若靈根乃能爾也。甯可謂之少善根耶。
雖悟一心。尚餘後有者。謂若悟而即證無生。是真善根深厚。任渠橫說豎說。無所不可。教渠往東往西。真如說夢。若未得無生。而自負圓人。鈍置淨土。亦是善根淺尟也。
拮老住京師四十年。常坐不臥。化後。衹襖亦燒出舍利。以不修西方。生大富貴處。
青公即青草堂。年九十餘。感曾家女人送供。即為其子。後官至宰相。覆轍者。漢賈誼云。前車既覆。後車當戒。
【鈔】後有者。後陰也。即來生也。圓人見地。雖與佛齊。然而麤細無明。猶未盡除。恆沙性德。猶未悉備。有惑潤生。寧無後有。既存後有。則有生方。不離六道。除彼已登實報。餘或未免人天。而天上多欲。
人間雜苦。墮落者眾。解脫者希。不生淨土。而將焉往。
【演】麤細無明猶未盡者。細即根本。麤即枝末。圓人見與佛齊。惑全未破。以理雖頓悟。乘悟併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故。
恒沙性德猶未悉備者。德有性德修德。性德本具。修德修成。今云性德未備。以性從修也。以全性起修全修成性。修德未圓性德未備故。
除彼已登實報。餘或未免人天者。能斷無明證法身。生實報土。則超六道。若不然者。縱不墮惡趣。亦墮人天。焉無後有耶。或問曰。斷無明證法身菩薩生實報者。迥超六道不必言矣。生方便有餘者。亦超三界不受輪迴。何但言除實報能免人天。不言除方便亦免人天耶。答。此章問答。單論圓人。圓人斷無明者。即生實報。如未斷無明。造至七信。雖生方便。所見之境與實報同。不同藏通二教體析之人。實生方便。故略而不言也。
【鈔】拮老青公。俱稱有悟。而拮老後身。耽戀富貴。青公後身。多歷苦憂。皆繇不慕往生。自失善利。致使淹滯多生。曠菩提路。豈非善根涼薄。乃致如斯。言華嚴者。入法界品云。遮那會上。諸大聲聞。不見佛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自在善根故。故知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演】以善根不同者。謂諸聲聞悉覺真諦。未成就普賢行願故。
修習見佛自在善根者。即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普見法門。所謂於念念中悉能供養一切如來智波羅蜜。念念中知一切佛不可思議大神通事智波羅蜜等。今諸大聲聞。本不修習。故不見佛也。
【疏】稱理。則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義。自性富有一切法。是福德義。
【演】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義者。根有出生義。今四聖六凡。色心依正。從自性生。以從理具起事造故。
自性富有一切。是福德者。福德有富有義。今四聖六凡。依正色心。自性本具。以彼事造。由理具故。
【鈔】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