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五要《念佛三昧寶王論》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觀空無我擇善而從門第五
問曰。即動而靜。靜為躁君。即凡而聖。聖隱凡內。謹聞遐旨。又三教無我。理
既不殊擇善而從。其義焉在。對曰。三教之理也。名未始異。理未始同。且夫子四絕
中。一無我者。謙光之義為無我也。道無我者。長而不宰為無我也。佛無我者。觀五
蘊空為無我也。上二教門都不明。五蘊孰辨其四諦六度萬行。賢聖階級。蔑然無聞。
但和光同塵。保雌守靜。既慈且儉。不敢為天下。先各一聖也。安用商摧其淺深歟。
三教無我明矣。擇善而從者。謂三性之理。理無不在。修心之士。擇善而從。蓋謂不
善。無益於至真。無記雙亡於善惡。妨亂佛理。何莫由斯。故聖人簡之而不取也。故
涅槃經云。一闡提者。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是知。念佛三昧。善
之最上。萬行元首。故曰三昧王焉
無善可擇無惡可棄門第六
問曰。若擇善而從者。何不擇諸佛之善。棄眾生之惡。乃念未來諸佛。而同過現
正覺耶。對曰。不易來問自成我答。何者擇善而從者。蓋不得已而言之。為力微任重
不能。即惡而善。即妄而真。故以明之。苟能念未來之佛。叶不輕之行。天地一指萬
物一馬。眾生皆佛。此土常淨。異鶖子之土石砂礫。同梵王之珍寶莊嚴。擇善之至矣
。無惡可棄矣。即天台智者。釋法華經。明絕待之妙。引證曰
眾生見劫盡 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 天人常充滿
園林諸堂閣 種種寶莊嚴
又勝天王經曰。佛所住處。實無穢土。眾生薄福。而見不淨。良在此焉。梵云南
無。唐言歸命。梵云阿彌陀。唐言無量壽。三世諸佛。豈祇一佛而有壽量耶。今與子
同。念于三世彌陀。同生于十方極樂。有何不可。而欲鷁路退飛哉。夫然則烈三昧之
猛焰也。不居於纖妄蚊蜹。鏗十念之洪鐘也。不間於散亂稱佛明矣。念彌陀通三世既
爾。念諸佛菩薩。不亦然歟。問曰。念未來佛。即與過現諸佛等者。願聞其理也。對
曰。華嚴經云。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楞伽偈云。迦
葉。拘留孫。拘那含。我是。以此四種等。我為佛子。說言四等者。一字等同名佛也。二語等皆具迦陵頻伽梵音聲相。三法等盡得菩提分法無障礙智也。四身等法身色身
相好無差也。起信論云。依方故迷。方實不轉。夫如是則。悟者悟於一方。群方自正
。念者念於一佛。諸佛現前。經所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光淨因緣。虛空皓月。
現於清水。彼佛不來。我身不往。念佛因緣。如來寶月。現於心水。如說頌曰。菩薩
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