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十別解文義三 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序分二 初五句體。二列眾證
初五句證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疏】別解文義者。已知一題總意。未審經中。自始至終。為何等文。闡何等義。今乃章分句解。俾文字般若達乎實相。以有盡之言。略彰無盡故。
【演】文字般若者。略有三義。一者。文字從般若流出。故謂如來憫眾生迷昧。乃放般若真光。而覺照之。為說種種文字。因名文字般若也。二者。文字能生般若。故謂眾生依如來言教。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遂名文字般若也。三者。文字即是般若。故謂一文一字。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當體即是解脫相。故名文字般若也。然此三義。自是泛論。若約如來果上說者。則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即是如來大智慧光明。故名文字般若也。
達乎實相者。即所謂從文字起觀照。從觀照證實相也。又復智者頓能隨文成觀。知文字性離。不著文字。亦是達乎實相也。
【疏】於中分三。今屬序分。序者敘也。又緒也。未入正文。先敘列此經之端緒也。有證信發起二序。今唯證信。凡證信者。皆以六種成就。今順文便。均其繁簡。且分為二。先明五句。後明列眾。合之成六。玆復例前統括大意。次乃離釋。言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彼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之祇園也。蓋是佛示阿難故。如是我聞有三義。一斷疑故。二息諍故。三揀邪故。
【演】證信者。以六種成就。堪為證據。使聞者不疑。故大論第四問曰。何不直說般若。而言舍衛等。答。說時方人。令人信故。發起者。如楞嚴。誤墮婬室。觀經。闍王弒逆。各有因緣。為之發起也。
言五句者。但以詮義究竟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均其繁簡者。五句分為五科。失之太簡。列眾立之為六。失之太繁。今合五句為一科。則簡者非簡。列眾與五總對。則繁者不繁。
【鈔】文字般若。謂般若無言。賴言而顯。故佛以文字說經。今還以文字解釋。然文字性空。即是實相。故三種般若。相為融通。不礙文字也。略彰者。言不盡意。故云略也。
【演】般若無言賴言而顯者。古云。道本無言。因言顯道。經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故。而亦可說。此之謂也。文字性空即是實相者。維摩天女云。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一切諸法。是解脫相。三種般若相為融通者。從實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從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從觀照般若。契實相般若。然而全性成修。實相即觀照。全修即性。觀照即實相。文字性空。文字即實相。不離文字。實相即文字。依解成行。文字即觀照。全行契解。觀照即文字。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也。
【鈔】六種成就。分合二科者。例如五蘊六根。或合色開心。或合心開色。隨其所宜。無定法也。
【演】例如五蘊三句。世間諸法。不出色心。如來為迷心不迷色之人。則合色開心說五蘊。為迷色不迷心之人。合心開色說六入。為心色俱迷之人。心色俱開說十八界。是隨其所宜也。
【鈔】佛示者。智論云。佛涅槃時。示阿難言。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國某地。蓋是遵佛遺敕故。
【演】佛涅槃時示阿難者。世尊臨涅槃時。阿難心沒憂海。阿菟樓馱。教令問佛四事。一佛滅度後。以何為師。二。依何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擯斥。四。一切經初。當安何語。佛答阿難。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嘿而擯之。一切經初。應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某國土。與某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諸佛經初亦然。
【鈔】斷疑者。阿難結集時。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來。今曰如是我聞。三疑頓釋。息諍者。曰我聞。則非臆見自作故。揀邪者。曰如是。則異外道阿憂故。如佛地論云。如是之法。我昔曾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亦息諍義也。
【演】三疑頓釋者。曰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則非佛重起。述佛成言。則亦非阿難成佛。亦非他方佛來。故頓釋也。異外道阿憂者。外道一切經初。皆安阿憂二字。以阿者。無也。憂者。有也。外道所詮。不出有無。故曰阿憂。又阿憂者。吉也。經初安吉。則自始至終。吉無不利故。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者。阿難結集法藏。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如一器水。傳于一器。不增一滴。不減一滴。無有增減異分過失。故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也。
【疏】如是者。信成就也。如智論中說。又二字復為二義。有多種解。若以宗揀定。約當宗。則一心不亂曰如。唯此無非曰是。
【演】以宗揀定者。多解並陳。從違莫決。隨宗以定。則無異詞也。
【鈔】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曰。如是者。信順之辭也。故世人允可。亦曰如是。復二義者。又離如是二字各釋也。
【演】智論佛法大海信為能入者。釋論第二。問曰。諸佛經。何故初稱如是。答。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無信不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
肇公如是信順之辭者。肇公維摩疏云。如是。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
【鈔】多解者。有以聖人說法。但顯於如。唯如為是。如劉虯所說。有以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之稱。如生公所說。有以如來順機為應名如。眾生無非為感名是。如融公所說。有以實相之理。始終不異名如。如理而說名是。如天台所說。有以如為真空。是為妙有。敵破外道斷常二見。如清涼折衷諸家所說。餘說尚多。恐繁不引。以上各有意義。小異大同。並無相礙。
【演】但顯于如唯如為是者。除諸法實相外。餘皆魔事也。此約所詮之理釋。
當理之言。無非之稱。是約能詮之文釋。
順機為應者。如經云。為應聲聞人。說應四諦法。為應緣覺人。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應菩薩人。說應六波羅密法也。無非為感者。若眾生機器不淨。不能感佛。如澄潭始能現月。濁水不能現也。此約感應釋。
始終不異者。實相之理。迷時不減。悟時不增。迷時不染。悟時不淨。如如不動。故名如也。如理而說者。謂如實相理。為人演說。無別異說。故曰是也。此雙約能詮所詮釋。
如為真空。是為妙有者。即有之空。為真空。此破虛無之斷見。即空之有。為妙有。此破實有之常見。此約破邪釋。
並無相礙者。能詮之外。無所詮義。所詮之外。無能詮文。則能詮不磚所詮。所詮不礙能詮。眾生無機。佛不說法。淨機感佛。乃顯言詮。則能所詮。不礙感應。感應。不礙能所詮。又應機說法。顯示真宗。敵破邪外。則前二。又不礙破邪也。
【鈔】以宗揀定者。如是二義。隨宗以定。今此經宗乎一心。良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一心。則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又此一心。四過離。百非絕。故名曰是。異此所明。不得稱是。
【演】非生非滅者。謂本自不生。今何有滅也。又論云.隨妄不生。約治不滅。修起不生。處染不滅。無去無來者。謂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也。又經云。不來不去。如是而來。不動不起。如是而去。湛然者。如淨琉璃。內外明徹。即所謂一道清淨。染污不得也。常住者。不遷不變。無起無滅。即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也。四過百非者。有。無。雙亦。雙非。為四過。于四句中。隨舉一句。復具四句。成一十六句。通過去未來。則成四十八句。又約已起未起。合為九十六句。連根本四句。共百非也。
【疏】我聞者。聞成就也。我者自我。聞者親聞。自我親聞。非私淑故。非讀古故。
【演】讀古。疏鈔事義中詳明。
【鈔】自我親聞者。自揀非己。親揀非面。蓋是己躬面受之說也。私淑者。孟子云。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釋曰。以孟子非親見孔子。乃受業孔子之後人。而私其道。以善其身者也。讀古者。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人以為所讀者。古人之糟粕耳。釋曰。以桓公非面對古人。古人已往。為徒讀其遺言者也。今阿難躬逢至聖。非私淑也。合上自我。阿難耳耹至教。非讀古也。合上親聞。自我親聞。今以告眾。便應信受。更復何說。
【疏】聖人無我。今何稱我。智論有三。一隨世間故。二破邪見故。三不著無我故。以是三者。不礙說我。又法身真我。亦得稱我。
【演】聖人無我者。既名曰聖。則生佛依正鎔融。總攝一切對待。盡淨無餘。何得有我。
【鈔】此下復分我聞為二。離釋同前。一云隨世間者。謂世法中說我。非第一義中說我。隨順世間而說。無有實體。則不乖於第一義也。
【演】非第一義中說我者。第一義。對二諦說。一塵不立。真諦也。萬法齊彰。俗諦也。真俗不二。中道第一義諦也。第一義中四相頓空.何有我相而云我耶。
【鈔】二云破邪見者。謂邪我。慢我。名字我。世俗人具前二我。學道人具後二我。聖人唯最後我。順俗稱我。但是名字。實無邪慢。故然過咎。
【演】邪我者。或計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從邪師訓誨。妄計而生。分別我也。慢我。則不因師教而成。生來即有。俱生我也。名字我者。謂既無見我橫計主宰。復無慢我俱生主宰。但隨世流布說名為我。則但有名字。而無實體也。
世俗人具前二我者。以未達我空。無名字故。學道人具後二我者。見道學人。雖斷分別邪我。我慢猶存。若盡理而言。未至八地。俱生我執。猶現行故。聖人唯最後我者。聖人斷盡二障。達二無我理故。
順俗稱我但是名字者。謂阿難尊者。至結集時。尚破同體見慢之我。豈有界內二種我耶。為傳化故。乃順世俗。立名字我。有何過咎。
【鈔】三不苦無我者。諸聖人知一切法空實相無我。而不著空。不著無我。又瑜伽有四義。大略同此。第三義言。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則生怖。故不著無我。又觀經疏云。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
【演】知一切法空而不著空者。經云。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雖行于空。而植眾德本。是也。知實相無我而不著無我者。經云。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也。引瑜伽觀經二段。是證明第三不著無我之故也。瑜伽言。無我。則無人修學。觀經言。無我。則無人傳化。自利利他。二皆不就。故不著無我。
瑜伽有四義者。瑜伽第六云。略由四義。故稱我聞。一為世間語便易故。二為隨順世間故。三為斷除怖畏。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生佈畏故。四為宣說自他得失。令生決定信解心故。
【鈔】法身真我者。約本而言。阿難亦通法身我也。以無我法中。有真我。即法身我。如涅槃常樂我淨之我。何礙於無我。
【演】阿難亦通法身我者。法華有本跡二門。若就跡門。則阿難但證偏真。若約本門。則阿難久證法身。經云。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是也。以無我中有真我者。因二無我。乃得真我。所謂唯心相滅。心體不滅。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也。常樂我淨者。是涅槃四德。不遷不變曰常。離二死苦曰樂。具八自在曰我。三惑淨盡曰淨。
【疏】聞者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大乘中三。始教無聞。終教聞。而不聞。頓教無聞不聞。
【演】耳根發識者。耳根是色法。即第八親相分。具執受二義。是白淨無記性。識乃心法。即第八見分。三性皆具。與根不同。如楞嚴以門喻根。以人喻識。不同明矣。發者。生起之意。具八種緣。方得生起。即所謂耳識唯從八也。八者。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五分別依。六染淨依。七根本依。八種子也。
廢別從總云云者。謂小教云。聞者耳根發識。聲在可聞處。是則應云耳聞。何云我聞也。蓋以我有主宰之義。為六根六識之總。今廢根識之別。從主宰之總。曰我聞也。
始教無聞三句。聞。即是有法。無聞。即是空。今始教是談一切法空。故無聞。終教雙照二邊。故聞而不聞。此處影略不聞而聞句。蓋即有而空。即空而有。正是雙照二邊中道也。頓教雙遮二邊。故無聞亦無不聞。無聞。是遮有。無不聞。是遮空。正是雙遮二邊中道也。
【疏】約當宗。則傳法聖人。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也。
【演】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者。我即是有。無我即是空。我無我不二。是即有而空。即空而有。即二邊之中道也。又空處全有。有處全空。離二邊之中道也。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非法身真我而何。
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者。根境若異。則兩皆是有。根境若一。則二俱成空。今非一非異。則空有雙遣。即是頓教雙遮中道也。然非一。則異存。非異。則一存。則空有雙存。又即是終教雙照中道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非妙耳而何。
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者。娑婆是此岸。極樂是彼岸。若無障礙。則此不礙彼。彼不礙此。彼此俱存。是為雙照法門。所謂究竟寂光。不越凡夫一念。三塗劇報。全居極聖自心也。又若無障礙。則何分此岸。何分彼岸。彼此兩亡。是為雙遮法門。所謂黑暗女。功德天。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也。
【鈔】廢別從總者。以不云耳聞。而云我聞。良繇我則統收諸根識等。以總該別。故云我聞。始教等者。若云我既無我。聞亦無聞。是大乘初門。始教意也。
【演】聞亦無聞是大乘始教者。大乘始教。第二時空宗。依諸部般若。談一切法空。內無能聞。外無所聞。方曰真聞。故曰尊者無說。我乃無聞。是真說真聞也。
【鈔】若云從緣故空。不壞假名。即不聞而聞。聞而不聞。終教意也。
【演】從緣故空。不壞假名者。因內根引生外塵。則塵無自性。因外塵引生內根。則根無自性。從緣故空也。經云。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于交蘆。是也。又因根有塵。則不壞塵相。因塵有根。則不壞根相。不壞假名也。如云如幻非實。則心境雙忘。不無幻相。則不壞心境。是也。不聞而聞聞而不聞者。不壞假名。不聞而聞也。從緣故空。聞而不聞也。不聞而聞。即空即有。聞而不聞。即有即空。中道之義。此大乘至極之理。曰終教也。
【鈔】若云能所雙寂。無聞不聞。離念頓顯。頓教意也。
【演】能所雙寂無聞不聞者。從緣故空。緣生。顯無性也。緣生為能顯。無性為所顯。不壞假名。無性顯緣生也。無性為能顯。緣生為所顯。緣生無性。以無性奪緣生也。無性生。以緣生奪無性也。互奪兩亡。則能所雙寂。又緣生奪無性。不聞不可得。無性奪緣生。聞亦不可得。則無聞無不聞矣。此是舊解。今復解云。能即是第八轉相。所。即是第八現相。以業識頓空。故雙寂。聞與不聞。皆生滅相。既無業識起滅。何有聞與不聞也。離念頓顯者。聞與不聞。皆妄念分別。今既雙遮。則一念不生。全體顯現。不歷階級漸次。頓教意也。此是舊解。今云。離念頓顯有二義。若離分別麤念。與無分別智相應。得見法身。名隨分覺。若一念相應。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名究竟覺。蓋以頓教雖無漸次。而不無前心後心。則其所離之念。自不無麤細。而所顯之理。亦不無分滿也。
【鈔】我無我者。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即法身故。根境者。聞說阿彌陀佛。能聞所聞。非一異故。娑婆極樂者。所謂娑婆依正。全處極樂之自心故。以此經分攝於圓。應歸法性故。
【演】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者。生即我。即凡夫之有。不生即無我。即二乘之空。此二不二。即法身真我故。
能聞所聞非一異故者。根境歷然不壞世諦。故非一。根麈同源同歸性海。故非異。古云。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是也。
娑婆依正全處極樂之自心者。自心即是法界。法界之中。無所不攝。則娑婆依正。攝無不盡。天台云。以檀為法界。則一切法趣檀。依正之攝歸極樂。其理亦然古云。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毘盧心土。不離下凡之一念。法界圓融。頭頭涉入。不相障礙故。
分攝于圓應歸法性者。恐有難云。前說五宗。分有。空。法相。法性。圓融。終頓。判歸法性宗。圓教。判屬圓融宗矣。今既攝于圓。應歸圓融。何故歸法性耶。答。誠如所問。但法性之與圓融。分之為二。合之為一。以事事無礙之圓。雖不同事理無礙之終頓。實離事理無礙之法性外。無事事無礙之圓融。以同一了義大乘。可合可分故。今據可合之義。歸法性也。
【疏】或疑佛成道久。阿難方始出家。何得俱言我聞。古謂有四義故。曰聞無礙。又阿難有三。或聞不聞。亦無礙故。
【鈔】疑者。佛成道已歷年二十。阿難出家。又十年。方命為侍者。雖親侍佛。而三十年前。佛所說經。何得俱稱我聞。古答四義者。一展轉聞。如報恩經言。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邊聞。或諸天子說。如涅槃經。乃弘廣菩薩之所流通故。
【演】弘廣菩薩之所流通者。涅槃第四十云。佛告文殊。阿難比丘。是我之弟。給事我來。二十餘年。所可聞法。具足受持。喻如瀉水。置之一器。是故我今顧問阿難為在何所。欲令受持是涅槃經。善男子。我涅槃後。阿難比丘所未聞法。弘廣菩薩當能流布。
【鈔】二者佛重說。如報恩裡言。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三所未聞經。請佛重說故。
【演】阿難求三願者。一願不受佛故衣。二願不隨佛受別請。三願二十年前所未聞經。請佛重說。
【鈔】三者阿難自通。如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眛。所未聞經。自能憶持。涅槃亦云。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故。
【演】得法性覺自在三昧者。覺了法性。從性起覺也。法性豎徹三際。三際之法無不覺。法性橫遍十方。十方之法無不覺。于法性海中。普覺一切。得大自在。曰法性覺自在三昧也。涅槃下。引證可知。
【鈔】四者清涼折衷上三。言阿難乃大權菩薩。影響弘傳。如不思議境界經言。舍利目連。乃至阿難等。皆大權菩薩現聲聞身。何滯於跡。言不聞也。
【演】影響弘傳者。天台釋法華經。言聞經眾有發起。當機。結緣。影響。四眾。影響眾者。謂往古諸佛菩薩。隱其圓極之果。亦同機眾。匡輔法王。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也。
【鈔】三阿難者。一名歡喜。結聲聞藏。二名喜賢。結緣覺藏。三名喜海。結菩薩藏。則阿難以大神力。隨機示教。是知一代時教。此阿難不聞者。彼阿難聞之。又何聞與不聞而為礙也。
【演】三阿難者。聖人無名。名因事立。聲聞斷見思正使。得出三界。得大歡喜。故結聲聞藏名曰歡喜。緣覺進侵習氣。賢于聲聞。故結緣覺藏名曰喜賢。菩薩進斷無明。悟入法海。故結菩薩藏名曰喜海。
【疏】一時者。時成就也。師資相合。當時說聽事畢。即名一時。以說聽無定故。不言某年月日者。十方時分不一。兩土正朔不同故。約當宗。則即說聽頃。心境泯。凡聖會。依正融。一多等。此諸二法。皆一之時。名一時也。
【演】古人釋一時。都謂機應合一之時。亦是諦智合一之時。故云一時。今師資相合下。是言機應合一之時。約當宗下。是明諦智合一之時也。
心境泯者。謂心境雙消。歸聖現量。然凡聖猶分也。凡聖會者。聖凡情盡。唯妙覺明。然依正猶二也。依正融者。情器體融。同歸法界。然一多猶在也。一多等者。一多相即。無礙圓融。究竟圚圓滿矣。以上從狹至廣。融成一味為一時也。
【鈔】說聽無定者。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於餘一切悉無障礙。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 一時也。
【演】陀羅尼此翻總持。有多字。一字。無字。之別。多字。如諸經密咒。一字。字。無字。即無相妙心。今之所云。指無字也。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者。以既得無相妙心。剎那普融三際。一字攝法無遺。一切法門說無不盡也。
得淨耳根者。眾生循聲流轉。分別外塵。穢耳根也。聖人脫粘內伏。發本明耀。淨耳根也。於一剎那悉無障礙者。以既淨耳根。則心聞洞徹十方。洞徹三際。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無不知也。古云。在眼時。如千日。萬象不能逃影跡。在耳時。如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是也。
說者神力延促二句。出上文說聽多少之所以。說者延一日為一劫。則說者時少。聽者時多。說者促一劫為一日。則說者時多。聽者時少。又聽者根利。則說者時多。聽者時少。以一心入於語義。不覺時長故。聽者根鈍。則說者時少。聽者時多。以不得法味。身體在座。多有疲倦。覺時長故。
古謂下。引例。凡夫。二乘。及三賢菩薩。以事識見佛。故見應身。年歲則短。在世八旬。即入涅槃。成道以來。始經四十餘年。登地菩薩。以業識見佛。故見報身。永不滅度。成道以來。經塵點劫。各各不同故。
【鈔】十方時分者。以十方遍於橫豎。豎則該乎天上。四天一日。人壽五旬。橫則偏乎四洲。贍部三更。俱盧日午。不可定也。兩土正朔者。歲首之日。名為正朔。震旦五天。不相統屬。周正建子。夏正建寅。彼時震旦屬周。而佛在舍衛。舍衛建寅。乃用夏正。則五天正月。震旦三月。五天二月。震旦四月也。亦不可定。故止言一時也。
【演】周正建子夏正建寅者。謂周時以斗柄初昏。建子之月為歲首。夏時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為歲首也。一取天開於子之義。一取人生於寅之義。
【鈔】心境者。一心不亂。無能念所念故。凡聖者。與諸上善人。同會一處故。依正者。佛及水鳥樹林。同說妙法故。一多者。一佛說經。六方齊讚故。如上種種二法。皆成一味。即以此時為一時也。
【演】心境者下。約當宗。以一心不亂為宗。一心不亂。則內無能念之心。外無所念之境。能所雙消。泯然無跡故。諸上善人同會一處者。一處。指一心也。若聖若凡。全歸一心。無有高下故。佛及水鳥同說妙法者。以一心中。情與無情。同成正覺。熾然說。無間歇。一說一切說故。一佛說經六方齊讚者。以一心中。不見彼佛此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同一法性故。
【疏】佛者。主成就也。佛義解見前文。以是一期眾生所共宗故。名之曰主。又六種成就中。最為主故。
【鈔】共宗者。佛出世為一期。一期之中。六凡三聖。一切眾生。同所宗主。如萬姓百辟。歸一人故。六成就申主者。望前。則際主之會成時。聆主之語成聞。受主之教成信。望後。則主之所居成處。主之所化成眾。是六種共成。而歸重於佛。亦言佛便周意也。
【演】際主之會成時者。時。非別時。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也。法王不作。嘉會難成。不得成時故。
聆主之語成聞者。耳聞法音。心契妙理。曰聞。慧日不升。圓音不演。眾生曠劫皆成聾瞽。不得成聞故。
受主之教成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曰信。佛不垂教。心迷塵境。信自何生。縱有信從。皆墮邪見。非正信故。主之所居成處者。處非他處。乃法王轉法輪之處也。聖人到處。成邑成都。法王不住。不成住處故。
主之所化成眾者。聞經之眾。賢聖之眾也。佛未出時。各趣異道。盡墮邪宗。因蒙佛教。轉邪歸正。方成聖眾故。
【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處成就也。在者。天台謂在即住意。別之有四。曰天住。梵住。聖住。佛住。隨宜佛住。乃至天住。實則佛身無在無不在。
【演】別之有四者。若據經文。但云佛住。天台乃別之為四者。略有二義。一者欲顯能住心法故。謂他人唯論身住。不明能住心法。則抑極聖同凡夫住。而況復凡聖各各有於能住之法。不可不知也。二者欲顯如來無法不住故。謂佛住既勝。則無法不住。為引物故。且就世善。略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於出世中。略指小大攝一切法。故言聖佛也。
【鈔】在即住者。大品論。明佛在某所。已而言暫在久住。總成在意。今謂無論久暫。但就當時說經之處。即名為在。如天子所至。即名行在也。四住者。佛攝眾生。隨宜而住。或現天住。謂六欲天因。即以施戒善心住。或現梵住。謂初禪至非想因。即以四無量心住。或現聖住。謂三乘因。即以三三昧住。或現佛住。即以首楞嚴百八三昧。力無畏不共住。上三隨他意住。後一隨自意住。
【演】或現天住下。四住中皆明因果。而所住法。正在於因。所謂如來以攝物故。示現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舍衛城。為物示現四無量心。示三三昧。即梵法聖法。住舍衛城。此皆如來隨他意住。若隨自意。即以楞嚴至不共等。住舍衛也。
初禪至非想是果。四禪八定是因。而云四無量心住者。以單修八定。不生色無色界。必用四心為熏禪功德。定與功德具足方生八天。故云四心也。 三三昧者。即空。無相。無作也。百八三昧。即首楞嚴三昧。寶印三昧。師子遊步三昧。乃至百八離著虛空不染三昧。詳如智度論說。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如實力。二業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四無畏者。一得總持無畏。二得知根無畏。三得決疑無畏。四得答報無畏。十八不共者。一身業無失。二口業無失。三意業無失。乃至十八。知未來無礙。謂之不共者。不與二乘共也。
【鈔】問。佛何以天住。答。屈至尊在至劣處。為度生故也。無在無不在者。體寂寥。故無在。體圓通。故無不在。華嚴云。佛身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亦爾。遍一切法。遍一切眾生國土。非至非不至。即此意也。然則佛在舍衛。以就劣機。故名天住。如實而論。即舍衛名梵住聖住佛住。亦何不可。
【疏】舍衛。梵語。亦云室羅筏悉底。華言聞物。以德名故。一云聞者。以人名故。
【鈔】德者。以國豐四德。一者塵德。五塵之境。多美麗故。二者財德。七寶珍奇。無弗有故。三者聖德。三藏聖法。皆具足故。四者解脫德。人多解脫。不染欲故。以是譽動五天。名聞物也。以人名者。多賢人故。國以人為重故。
【疏】祇樹給孤獨園者。梵語祇陀。亦云逝多。言祇者。省文也。此云戰勝。給孤。表德。即須達多。園者。梵語僧伽藍摩。此云眾園。安眾僧故。蓋祇陀施樹。給孤買園。兼二為名。故云祇樹給孤獨園也。
【鈔】戰勝者。波斯匿王太子生時。王與外國交戰得勝。喜而立名。須達多者。梵語。此云樂施。勝軍王大臣也。喜樂行施。遂成令名。給孤獨者。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今但無倚無養。即名孤獨。偏言孤獨者。孔恩周急。岐政先煢。非不普慈。有緩急故。眾居曰園者。林蔭清幽。學道之人。應棲止故。施樹買園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本舍衛人。初未知佛。為娉婦故。入王舍城。因珊檀那見佛生信。請歸舍衛。佛令身子選眾居處。得祇陀園。長者問價。太子戲答。金布地滿。即當賣與。長者布金。太子感歎。遂與易地。地所有樹。并以施佛。因立精舍。長者太子交相發心。成此美事。故雙標也。
【疏】若喻當經教理。各有所表。如法華華嚴釋例。
【鈔】喻當經者。如舍衛國。國之勝。表此淨土法門。廣大宏遠。法之最上故。即慈恩言。王舍城。城之勝。城勝餘城。表法華法勝餘法故。下皆例此。祇樹。樹之勝。表淨土蔭蓋眾生。永離熱惱故。給孤園。園之勝。表淨土安隱眾生。恒受諸樂故。祇陀太子。種之勝。表淨土生者。畢竟成佛。紹隆佛種故。須達長者。人之勝。表淨土生者。入正定聚。俱上善人故。如華嚴種種表法。以顯一、心。皆此意也。
【演】法華法勝餘法者。五時極唱。最後極談。非兼但對帶。純一圓教故。
舍衛國之勝者。以國豐四德。譽動五天。淨土法門。廣大宏遠者。帡包幽顯。統括聖凡。國豐萬德。聲震十方故。祇樹樹之勝者。以扶竦暢茂蔭蓋清涼。淨土眾生。永離熱惱者。佛以大慈。普覆一切。離生死惱。永得清涼故。
給孤園之勝者。以受用自在。適悅人心。淨土安隱受樂者。寒暑不遷。壽命無量。涅槃寂靜。得大解脫故。
祇陀種之勝者。以位超百寮。紹居九五。淨土紹隆佛種者。皆不退轉。多有補處。不滯化城。直至成佛故。
須達人之勝者。以能具十德。足以長人。淨土入上善會者。永離凡外邪定。不定。得入正定賢聖等侶故。
【疏】稱理。則自性洞徹十方。是阿難聞佛義。自性不離當處。是佛在祇園義。
【演】自性洞徹十方者。若云阿難聞佛。則眾生皆背佛。若云佛在祇園。則自己卻成魔。非真聞佛也。非真佛在也。今十方是佛法身。自性洞徹十方。則一代時教。無有不聞。是真聞也。當處。即今顯現自性。不離當處。則法性湛然。不遷不變。是真佛在也。
【鈔】心聞洞十方。則慶喜現今方結集。真佛屋裏坐。則釋迦原不住西乾。反聞自聞。反佛自佛。當知祇園一會。儼然未散。豈獨靈山。
【演】經云。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古云。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裏坐。
反聞自聞者。以眾生循聲流轉。向外奔馳故。反佛自佛者。以眾生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故。
儼然未散者。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至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處。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二列眾證三 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人天眾
初聲聞眾三 初明類數。二表位德。三出名號
初明類數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自此而下。至諸天大眾俱。眾成就也。與者共義。大者揀小。具有三義。謂大。多。勝。異餘比丘故。佛地亦具三義。比丘。梵語。此云有三。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惡。僧者。梵語。具云僧伽。不言伽者。省文也。此云眾和合。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目連。舍利。五人弟子。共合成故。上明類屬聲聞。下明數有若干也。俱者。合上共義。
【演】具有三義者。蓋以華言大者。梵曰摩訶。乃含三義。謂大。多。勝.故須就本三義釋之。 僧伽有四種。一有羞僧。持戒無違。二無羞僧。三業不淨。諸惡並行。三無知僧。雖不破戒。根鈍無慧。不知重輕。四真實僧。四果四向。學無學人也。有羞真實。得共羯磨。同聞證信。唯取無學。
眾和合者。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三迦葉。是兄弟三人。昔共起剎。今連枝也。目犍連。此云萊根。姓也。舍利弗。此云身子。名也。姓拘栗陀。
【鈔】共義者。天台以七一釋共。謂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一也。佛與大眾共居祇園。是經正意。廣之如上。揀小者。明非初心比丘。即下所稱長老等是也。大多勝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超出九十六種之上。非劣器也。名勝。皆小乘中極也。
【演】以七一釋共者。七種一故。方成共義也。
判已屬生酥。且從本說。七在三藏。同感佛時。同鹿苑處。同一切智心。同別脫
戒。同三十七道。同無漏正見。同有餘解脫。昔同七者。今日同聞。
天王敬仰者。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等。內典、謂三藏十二部。外籍。謂四韋馱十八經等。
【鈔】佛地三義者。一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故名為大。二皆得無學果位。故名為大。三皆得小果已。趨大菩提。故名為大。則通大乘言也。
【演】波羅密多。此云到彼岸。今最極利根。到百行至極之處也。如布施。則財法無畏。以至三輪空寂。持戒。則不破不漏。乃至戒相都空。般若。則人法俱空。乃至空亦不立。此大乘種性也。皆得無學果位者。研真斷惑。曰學。真窮妄盡。曰無學。今皆得阿羅漢無學果位也。皆得小果趣大菩提者。既成四果。復回心向大。發大菩提心也。則通大乘言者。謂上大多勝三義。止就小乘言耳。今佛地三義。則是通大乘言也。
【鈔】比丘三者。一乞士。謂乞食乞法。乞食。則離四邪命。合四正命。無事經營。不勤畜積。萬緣頓息。一志清修。僧宜以此活命。故曰乞食資身也。乞法。則參師訪友。懇苦翹誠。詢求妙法。期成聖果。故曰乞法資心也。二怖魔者。若人發心出家。魔王聞之。生大怖畏。以魔樂生死。出家離欲。趨向無生。魔失黨與。生怖畏故。三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斷絕故。或加淨戒。淨命。則成五義。今三義者。以乞食攝淨命。以破惡攝淨戒故也。眾和合者。四人以上。多至無量。悉皆同一羯磨。不相違諍。如水乳合。名和合眾。
【演】四邪命者。合藥種植田園。名下口食。仰觀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語。名方口食。咒術卜算。名維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淨乞士也。九十八使者。見思惑也。見惑有八十八使。以五鈍五利。對苦等四諦。苦下全具。集滅除三。謂身見。邊見。邪見。道除二。謂身見。邊見。上界不行嗔。思惑有十使。謂欲界貪嗔癡慢。上二界各有貪癡慢。共九十八也。
羯磨。此云作法辦事。謂行籌相向說也。水乳之乳。非人乳牛乳。水中自有乳。唯鵝王能辨。
【鈔】三迦葉者。一優樓頻螺。於火龍窟。有五百弟子。二伽耶。於象頭山。有三百弟子。三那提。於希連河。有二百弟子。後皆歸佛。故有千眾。目連舍利者。二人共有二百五十弟子。亦來歸佛。成千二百五十人也。一說度耶舍等五十人。及陳如等五人。共成此數。
【演】優樓頻螺。此云木瓜林。為瓶沙王師。有五百弟子。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二人共五百弟子。佛入迦葉窟。毒龍放火。佛收毒龍。住於缽內。乃至十種神變。迦葉雖靚。執猶未改。曰瞿曇雖神。不如我道真。佛言。汝若不捨邪見。令汝長劫受苦。聞已。頭面禮佛求悔。乃告弟子。各隨所宜。我願皈依佛也。乃至五百弟子。皆聞善來。鬚髮自落。得成沙門。乃各以事火術具。投之於水。隨流而下。二弟見之。亦皆皈佛。
【疏】獨舉千二百五十人者。以常隨故。
【鈔】常隨者。謂佛出世間。所度羅漢比丘。甚多無量。何獨舉此。以此千二百五十人者。最先歸佛。又常不離佛。直至佛滅。故獨舉也。其他散在四方。雖千里面談。而據跡成文。常法應爾。如仲尼之門。賢達之士。蓋三千焉。而獨舉七十子者。以久在泗濱。相依陳蔡。亦常隨故。
【演】常不離佛者。以千二百五十人。未見佛前。各脩異道。久受勤苦。空無所獲。一遇如來。便得道果。感佛恩深。常隨侍佛。為同聞眾也。
千里面談者。唐李世民。為秦王時。在軍中。使房玄齡入朝奏事。高祖笑曰。玄齡為吾兒奏事。雖隔千里。猶如面談。泗濱謂泗水之濱。有杏壇在焉。是孔子講學處。久在泗濱者。謂平居共事。相依陳蔡者。謂患難不離也。
二表位德
【經】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疏】上句表位。下句表德。大者。揀餘小聲聞故。梵語阿羅漢。此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即前乞士怖魔破惡果也。知識者。聞名欽德曰知。現形敬奉曰識。一云見形為知。見心為識。一云知即是識。亦可眾中知識。為眾導故。
【鈔】揀餘者。初果至四果。皆聲聞位。今曰大阿羅漢者。表是四果聲聞也。應供者。凡夫無德。前三果有德而未大。未名應供。今梵行已立。超出三界。應受人天供養故。俱舍云。供養阿羅漢。得現在福報。是人天植福之良田。受施無慚。故曰應供。始焉持缽。期福眾生。今已證道。理應受供。云乞士果也。然佛亦名應供。羅漢局於人天。佛。則人天聲聞緣覺菩薩所應供也。殺賊者。煩惱劫功德財。傷智慧命。前三果見惑雖斷。思惑尚存。今斷思惑七十二品俱盡。如亂流悉殄。天下太平。故曰殺賊。始焉以惡為敵。今惡已滅。云破惡果也。
【演】斷心惑七十二品者。思惑分三界九地。共九九八十一品。若初果則全未斷。於第二向中。斷欲界前六品。即證二果。於第三向中。斷欲界後三品。即證三果。然尚有上八地七十二品在。復於四向中斷盡。方成四果阿羅漢也。
【鈔】無生者。凡夫生死無量。初果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三果不來欲界。猶生色界。今生緣已盡。不受後有。故曰無生。始焉願出生死。令魔起怖。今證無生。云怖魔果也。
【演】初果七返二果一生者。欲界九品思惑。上上品。潤二番生死。上中。上下。中上。三品各潤一生。中中。中下。二品同潤一生。下上。下中。下下。三品同潤一生。故初果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也。
【鈔】聞名現形者。是親疏一對。知者耳聞則思慕願見。識者目擊則奉事不違也。見形見心者。是淺深一對。知者則面對光儀。識者則神交意地也。如二僧覲佛。其一道亡。佛以亡者為先見我。即見心之謂也。
【演】二僧覲佛者。昔有二僧相期覲佛。時值炎暑。行至中途。熱渴欲死。共覓水飲。見一清水可掬。而多細蟲。一僧以有蟲故。不飲而死。一僧從權。乃得見佛。具白前事。佛言。道亡者為先見我。以尊我戒律。即親見佛故。
【鈔】知即識者。猶言相知相識也。德高望重。名滿天下。人人知之。人人識之。故曰眾所知識也。一說舉眾之中。此為多知多識。人天眼目。云眾導也。今人稱善知識。亦具二義。一者對惡而言。以我所知識。有善有惡。今是善之知識故。二者此人有了然之知。卓然之識。人所不及。是知識之善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漏。是羅漢義。自性無迷。是知識義。
【演】自性無漏者。漏有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即欲界貪愛。有漏。即上二界貪愛。無明。即三界中癡。此小乘之漏。若大乘之漏。不唯三界貪癡為漏。有無明惑。不居中道。漏落二邊。亦漏也。今自性。從本以來。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何漏之有。論云。智體不動。具足無漏性功德。是也。
自性無迷者。迷。有二。謂根本不覺。枝末不覺.因一念無明妄動。遂成三細六麤種種迷癡境界。然自性。從本以來。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何迷之有。論云。一切染法不相應。故名如實空。是也。
【鈔】心源本寂。則諸漏全空。心體本明。則群迷安在。法華謂是真阿羅漢。起信號曰真實識知。彼沈空為寂。作念而知者。名字羅漢。虛妄知
識也。是故邪見與正見一體。眾妙與眾禍同門。息心達本源。庶幾可以為沙門矣。
【演】心源者。心。為萬法之源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曰本寂。既曰本寂。則欲。有。無明。以及二邊等漏。向何處著腳。故曰全空。
心體者。心。為法界之體也。光明照一切法界悉清淨。曰本明。既曰本明。則見思。塵沙。以及無明等惑。向何安立。故云安在。
法華謂真阿羅漢者。法華經中。迦葉須菩提等。聞喻說一周。開權顯實。乃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應受人天一切供養等。
起信號曰真實識知者。起信論云。從本以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沈空為寂者。二乘棄有著空。墮無為坑。飲三昧酒。乃枯寂之寂。非本寂之寂也。乃名字羅漢。非真阿羅漢也。
作念而知者。凡夫生心動念。緣而後照。慮而後知。乃妄作之知。非本明之知也。乃虛妄知識。非真實識知也。是故下。結勸。
沈空之寂。為邪見。本寂之寂。為正見。古云。魔界與佛界。一界無別界。故曰邪見與正見一體。
本明之知為妙門。作念之知為禍門。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
即涅槃無漏真淨。故曰妙與眾禍同門。
息心達本源者。古云。三界兮擾擾。六趣兮昏昏。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今則息邪見眾禍之妄心。達正見眾妙之本源。庶幾可以為沙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