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淨土或問序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六→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不可不讀

  問曰。淨土修法其詳可得聞乎。答曰。淨土無修。修因迷有。法無高下。高下由
根。根有多珠。修分多類。攝其多類總有三門。一曰觀想。二曰憶念。三曰眾行。皆
依極樂彌陀以為之主也。一曰觀想者。如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
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
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天台疏曰。諸佛如來下泛明諸佛
。是故應當下遍觀彌陀。法界身者報佛法性生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云入。如白
日昇天影現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也。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得
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云入心想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是心是
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故云即是。始覺名作。終成即是佛。妙宗
釋曰。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
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又復彌
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泛明
生諸佛身。以為觀察彌陀觀體。從法界身下。是約感應道交釋。從又法界身下。約解
入相應釋。融心解云。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
觀法。妙宗又曰。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
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若論作是。
即不思議三觀也。以若破若立皆名為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
。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即中之空假
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
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十六觀
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又曰。此觀能令四佛土淨。如是方為此經宗致。乃至云。以此
經本為韋提希厭同居穢。求同居淨故。談妙觀觀彼依正。三觀若成。麁垢先落。非有
餘淨。更生何處。須知正為生同居淨故說三觀。良由觀妙能破三惑。不獨感於同居淨
土。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餘等三。如病須藥。本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
之。不但身安。兼能輕骨。身安可喻生同居淨。輕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藥。効乃
深勝。如一妙觀能淨四土。解云。韋提本欲捨穢取淨。而佛示觀法。捨穢必盡。顯淨
無遺。如月蓋為免舍離果報之病。故請觀音及乎宣呪。乃能消伏三毒之根。具足五眼
之果。故一心三觀求生淨土者。以三惑為穢土之因。以三諦為淨土之果。故別惑盡則
寂光淨究竟三諦也。別惑未盡則實報淨分證三諦也。云云。如上所明一心三觀能破三
惑能淨四土。其或未破而生安養同居者。託勝增修。則有餘等三淨可待矣。且教有云
。五濁輕重同居淨穢。而圓觀輕濁所感同居依正最淨。比修戒善及餘經眾善感安養土
。其相天殊。故天台宗以圓觀為定善也。二曰憶念者。或緣相好。或持名號。皆名憶
念。而有理有事。如華嚴解脫長者云。我若欲見安樂世界無量壽如來。隨意即見。如
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來我若欲見。隨意即見。我能了知一切如來國土莊嚴神通等事
。無所從來。亦無所至。無有行處。亦無住處。亦如己身。無來無去。無行住處。然
彼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
切佛。從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猶如幻術
。知一切佛。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
心。隨念見佛。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貞元疏曰。無所從來下正
辨惟心。即心無心便入真如。了彼相虛。惟心現故。既了惟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
無非佛矣。下列四喻。通顯惟心。喻無來往。別喻兼明不出入等。四喻皆具四觀。一
正是惟心。二惟心故空。三惟心故假。四惟心故中融而無礙。即華嚴意。夢喻不來不
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響喻非合非散。又如般舟經。教修佛立三昧。專
念彌陀。其略云。常念彼佛。譬如夢見金寶親屬相與娛樂等。永明曰。此喻惟心所作
。即有而空故無來去。又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空有無
礙即無去來。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常契中道。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
惟心自見。又如楞嚴大勢至云。若子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至我本
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霅川以理事判之曰。觀其母子相憶之喻。則是同居事相而已
。觀其自證無生法忍則念佛心。不可單約事相而解。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
。無生忍位乃可入焉。又如彌陀經云。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淨覺曰。一心不亂例
前妙觀同名正受。即定心定善也。據往人之論。則有理事。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
空慧相應。是理一心。若用心存念。念念不間。名事一心也。真歇亦曰。一心不亂兼
含理事。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由持名號心不亂故。如龍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
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連攝中下二根之
義也。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將阿彌陀佛四字做箇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不以有
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前後際斷一念不生。不
涉階梯徑超佛地。余嘗評之。不以有心念等文有四節。可配三觀。初節配空。次節配
假。第三雙離。第四雙即。雙離雙即可配中觀。蓋彼中觀亦含遮照之義也。合而言之
。無非以修契性。顯其當處即空。全體即有亦非空有亦是空有。不可湊泊。不可擬議
。心路絕處。即名為佛。如上略舉數條通名憶念。而各分理事。其理念者。與圓觀同
。能破三惑。能淨四土。此攝上上根也。若其事相念者。近則感同居淨。遠則可為上
三土之因耳。降此以下事相不等。如諸經所說。或一生繫念。或三月繫念。或晨朝十
念。或七七日念。或十日十夜六時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斷專念。加以深信之力淨願之
力佛加被力。皆生極樂。又下而至逆惡凡夫。臨終十念亦許得生。此攝中根及下下根
也。三曰眾行者。如華嚴經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發十大願。一者禮敬諸
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當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其一一願皆云。虛空
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業煩惱不可
盡。故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至臨命終時。最
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
無復相隨。惟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
已即見阿彌陀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無數劫。普於十方不
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乃至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
令其出離皆得往生極樂世界。又如法華經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
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花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
為嗔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妬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又如大寶積經
。發十種心往生極樂。佛告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
者為十。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
佛王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
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
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
相起隨念心。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若人於此十心隨成一心。樂欲
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又如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
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
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淨業正因。疏曰
。初業共凡夫。次業共二乘。後業乃大乘不共之法也。又如大本三輩發菩提心及諸經
論所明。誦經持呪。建塔造像。禮拜讚頌。奉持齋戒。燒香散華。懸繒幡蓋。凡一行
一事足以求生者。資之以信願回向之力。無不生也。如上泛引。通名眾行。然願行既
有大小之不等。而又各有理事之不同。且如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之類。生於極樂者。其
所感依正之勝及所見之佛。所聞之法。較諸小行常流。應必懸異也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三出名號二  初眾名。二總結
 
初眾名
 
【經】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喉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菟樓馱。
 
【疏】長老者。德長臘老。又德臘具一。亦通稱長老。貫下十六尊宿。
 
【鈔】臘者。出家一歲名一臘。周歲之中。惟一臘故。亦云一夏。意正同也。通稱者。上云德臘俱尊。此謂獨德冠眾。單臘先人。亦得名為長老。如毗婆沙論。法性上座。生年上座之類是也。又唐譯具壽。則雙備德臘。魏譯慧命。則專就德言。雖曰二可通稱。尤必以德為重。今經所列。蓋有有德而無臘者。未有有臘而無德者也。貫下者。長老之稱。不獨舍利弗。乃至阿菟樓馱。皆名長老。皆上首弟子也。
 
【疏】舍利弗者。梵語舍利。此云鶖鷺。梵語弗。此云子。故云鶖子。亦云身子。亦云珠子。更有多號。恐繁不引。諸弟子中。智慧第一。稱第一者。姑顯一德。語云。君子不器。況復羅漢。
 
【鈔】鶖子者。其母身形端正。眼淨如鶖鷺。連母得名。云是鶖鷺之子也。身子即身端意。珠子即眼淨意。更有多號。非今所急。故不繁引。下皆例此。智慧者。在母胎時。已能令母辯勝其舅。八歲登座。十六大國。議論無雙。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故云智慧第一。姑顯一德者。明非身子之外。諸阿羅漢皆為劣慧。亦非身子止具智慧。餘則不兼。蓋是各舉一德。以表法門無量。又以引諸偏好耳。如經言。舍利弗晏坐。目連欲起其定。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之一帶。常言目連神通第
一。孰知舍利弗神通。乃至是乎。
 
【演】引諸偏好者。眾生之機不一。所好之法亦不一。是故好智慧者。舍利引之。好神通者。目連引之。乃至好多聞者。阿難引之。
 
舍利弗宴坐者。舍利宴坐。佛令目連喚之。舍利云。汝前去。吾後至。目連欲牽之去。舍利即解衣帶著地。語目連曰。汝能舉此衣帶。方可牽我去。目連竭盡神力不能動。舍利以帶繫閻浮提樹。樹動。而帶不動也。
 
【鈔】君子不器者。孔子語。如舟不可陸。車不可水。是器也。君子具足多能。不滯一器。生得謂顏閔無文。游夏缺行。君子尚爾。況超凡入聖。三明皎然。六通清徹。號漏盡阿阿羅漢耶。故曰姑顯一德也。
 
【演】顏閔無文者。顏閔。列在德行科。游夏。列在文學科故。三明六通者。三明。即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明。未來漏盡明。加天耳。他心。神足。即名六通。前三。雙具通明。後三止為通者。以但知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復知宿世百千萬生。如是姓名。如是受苦樂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但見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復見我及眾生死時生時。及所作善惡之行。或生善道惡道。皆悉能見。是名天眼明。眾生因三界見思之惑。墮落生死。故名為漏。唯羅漢斷見思盡。而得神通。名漏盡通。復知漏盡以後。更不受於生死。是名漏盡明。後三無此分別。故唯名通也。
 
【疏】首舉舍利弗。以此經惟智所解故。
 
【鈔】經中謂佛為眾生說此難信之法。難信。則惟智慧深遠者。始信不疑。是以首舉。或難。般若心經。獨告身子。則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淨土。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獨不曰淨土即空。空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非真空。不解真空。則非正智。身子之智。必不如是。
 
【演】色即是空者。色。即十一色法。此色凡夫計為實有。三乘計為虛幻。不知全體是妙色也。妙色即是真空。故云色即是空。經云。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即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空即是色者。空。即第一義空。此空不是邪外所計斷空。小乘所執偏空。乃是真空也。真空。即是妙色。故云空即是色。經云。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是也
 
淨土即空者。淨土依正莊嚴。無非妙色。妙色既即真空。淨土豈不即空也。
 
空即淨土者。自性清淨。名如實空。而如實空。即如實不空。離一切相處。元自淨法滿足。空豈不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是頑空偏空。非即色之真空。不解真空。則是凡外邪智。二乘小智。非大乘正智。身子之智不如是者。以身子已發大心。乃於般若會上。盛談般若。淘汰執情。已具大乘正智。既具正智。必解真空。不撥淨土。淨土之告。不告身子。而誰告耶。
 
【疏】摩訶目犍連者。摩訶。此云大。目犍連。此云采菽氏。一云萊菔。神通第一。
 
【鈔】目犍連。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樹名。禱樹神而生。因以為名。其族眾多。故別以大。神通者。如佛昇忉利。毐龍障佛。諸比丘請降龍。佛皆不許。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遂服。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一城釋種。舉之梵天。及止車燒堂等。故云神通第一。
 
【演】目連化身大小者。難陀。跋難陀龍。兄弟居須彌山邊。佛常飛空。上忉利天為母說法。龍便嗔恨。吐黑雲暗霧。隱翳三光。以身遶須彌七匝。尾拖海水。頭枕山頂。目連乃倍現其身。遶須彌十四匝。尾拖海外。頭枕梵宮。龍猶嗔甚。雨金剛砂。目連變砂。以為寶花。輕軟可愛。猶嗔不已。連乃化為細身。入龍身內。眼入耳出。耳入鼻出。龍受苦痛。其心乃服。
 
外道移山者。外道師徒五百。用咒移山。經一月日。山根已動。目連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損害。即於山頂。結跏趺坐。山還不動。外道相謂。我法動山。計日必移。云何安固。還若於初。必是沙門。使爾如是。自知力弱。歸心佛法。舉之梵天者。琉璃大王。滅釋迦種。目連欲救。佛以定業難逃。不允其請。連以神力。將缽盛五百釋種。託之梵天。滅釋之後。畢缽視之。唯血水而已。故知業力。佛亦不能救也。
 
止車者。耆婆善醫。已生忉利。連因比丘病。乘通往問。值諸天出游。耆婆乘車不下。但合掌而已。連以神力。止住其車。耆婆方下車問訊。欲何所為、連乃具說來意。答云。斷食為要。目連放之。始得前邁。
 
燒堂者。帝釋造得勝堂。莊嚴奇麗。目連往看。諸天女皆隱避不出。連念帝釋著樂。不修道本。乃以神通。燒得勝堂赫然崩壞。仍為帝釋。說無常等語。帝釋歡喜。後堂儼然。無灰煙色。
 
【疏】摩訶迦葉者。此云大龜氏。一云飲光。頭陀第一。
 
【鈔】大龜者。先世學道。有靈龜負圖而出。因以為姓。名畢缽羅。亦樹也。稱大。以別同名。如三迦葉等。飲光者。繇宿生為冶金師。與一女人。同以金嚴佛像。遂感世世身如金色。金色晃耀。吞乎餘色。名飲光也。頭陀者。梵語。此云抖擻。或云淘汰。有十二行。謂一阿蘭若。二常乞食。乃至十二但三衣。以斯苦行。掃除塵累。澄淨身心也。迦葉年老。不捨頭陀。佛憫其衰。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讚。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云頭陀第一。
 
【演】抖擻者。抖擻塵勞。即下掃除塵累也。淘汰者。淘汰習氣。即下澄淨身心也。
 
【疏】摩訶迦旃延。姓也。此云文飾。一云不定。一云扇繩。一云離有無等。南天竺婆羅門族也。論議第一。
 
【鈔】文飾者。文采修飾也。凡人論議。心雖曉了此理。若直遂而不文。汗漫而不飾。則辭不達意。非善於論議者也。不定者。縱橫善巧。是善論議忘。扇繩者。子繫母故。又破熱彈曲為扇繩。不墮斷常。發揮中道。為離有無也。如外道問。人死不還。知無他世。謂人死受苦。應當回還。甘受不還。故無他世。答言。如世罪人。被駐牢獄。寧得歸否。又問。天何亦不歸。答言。墮廁得出。肯再入否。如是種種妙說諸義。增一阿舍讚云。善分別義。敷演教道。故曰論議第一。
 
【演】縱橫善巧者。謂橫說。豎說。掃蕩說。建立說等。破熱彈曲者。以其論議。能破邪見之熱。能彈邪見之曲也。子繫母者。尊者幼喪父。其母欲改適。因子繫故。不遂其心。猶繩繫扇。故曰扇繩。
 
善分別義。即是義無礙辯。敷演教道。即是法無礙辯。得大辯才。故議論第一也。
 
【疏】摩訶拘絺羅者。此云大膝。舍利弗舅。答問第一。
 
【鈔】大膝者。從狀得名。舅者。與身子母。是姊弟故。往論勝姊。姊懷身子。機辯迅發。弟不能及。發憤遊學。誓不翦爪。讀十八種經。答問
者。繇精勤故。得四辯才。觸問能答。故云答問第一。
 
【疏】離婆多者。此云星宿。一云室宿。無倒亂第一。
 
【鈔】星宿者。從星乞子而生。因以為名。室宿者。室為二十八宿中。第十三宿。或禱此星故。無倒亂者。心正。故不顛倒。心定。故不散亂。故云無倒亂第一。
 
【疏】周利槃陀伽者。此云繼道。一云大路邊。僅持半偈。得悟證果。
 
【鈔】繼道者。其母孕時還家。於中路誕子。繼續於途路之間。故云繼道。大路者。母生二子。皆於路邊。言大以別小也。半偈者。出家愚暗。久無所解。兄先入道。怪其無知。遣使歸俗。倚佛寺門。嗟歎流涕。佛憐而錄之。使誦掃帚。每日誦之。記一忘一。久之忽悟。垢淨惑除。得阿羅漢。
 
【疏】陀者。此云善歡喜。放牛難陀也。
 
【演】放牛。即牧牛意。
 
【鈔】放牛難陀者。難陀有三。阿難陀。孫陀羅難陀。兼此為三。以放牛別餘二故。
 
【疏】阿難陀者。此云慶喜。又云無染。佛之從弟。多聞第一。就當經。則阿難與眾。同聞淨土之教。而獨以總持力。憶念不忘。成結集也。
 
【鈔】慶喜者。佛成道日誕生。王及臣民。既聞太子成佛。又聞宮中誕子。雙美二難。一時畢具。舉國忻慶。因以立名。又見其相者。聞其聲者。現其威儀者。無不歡喜故。無染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亦其事也。佛從弟者。佛。淨飯王子。阿難。白飯王子。二王昆季故。多聞者。阿難侍佛二十五年。佛所說法。不忘一字。涅槃稱阿難多聞士。又迦葉讚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是也。同聞獨憶者。正表強記超乎等夷也。故曰多聞第一。
 
【演】迦葉讚者。佛滅度後。阿難升座。迦葉與眾讚曰。面如淨滿月。目如青蓮花。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是也。
 
【疏】羅猴羅者。此云覆障。或云執日。密行第一。
 
【鈔】覆障者。本阿脩羅名。能以手障日月。故名覆障。亦曰執日。障有二義。一云。佛為所障。不即出家。以未有子。父王不許出家。後以指腹懷妊。方遂本志。則佛被其障也。一云。六年在胎。以宿生曾塞鼠穴。幽之六日。今報六年。則己自被障也。密行者。經云。羅喉羅密行。惟我能知之。惟佛能知。則菩薩聲聞皆所不知。況凡夫乎。積行而人不知。故曰密行第一。
 
【疏】橋梵波提者。此云牛哃。受天供養第一。
 
【鈔】牛哃者。過去世中。輕弄沙門。今報牛哃。又五百世曾為牛故。牛雖不食。恒事虛哨。餘報未盡。故稱此名。天供者。馬麥之報。彼獨於天上尸利沙園受供。又凡夫現形。不知觀德。多輕之者。恐人譏笑遭愆。常居天上。諸天敬奉。故云受天供養第一。
 
【演】馬麥之報者。佛與弟子。三月在毘蘭色食馬麥。以償宿報。獨憍梵。於天上受供。
 
【疏】賓頭盧頗羅墮。上三字。此云不動。名也。下三字。此云利根。姓也。
 
【鈔】先名後姓者。其族凡十八。稱名在先。別其餘也。柰耶律云。樹提長者。以栴檀缽置剎頂上。號於眾云。神力能取者即與。尊者現通取缽。佛呵責已。敕令不得入滅。留身久住。應末世供。為大福田也。
 
【疏】迦留陀夷。此云黑光。
 
【鈔】黑光者。顏容麤黑故。又黑色光耀。異常黑故。夜行乞食。人見驚駭。佛禁夜行。繇此制也。
 
【疏】摩訶劫賓那者。此云房宿。知星宿第一。
 
【鈔】房宿者。二十八宿中。第四宿也。父母禱此星而生子。一云初出家時。將欲詣佛。中路值雨。寄食陶舍。俄有比丘來共宿止。彼比丘者。即佛化現。聞法得道。則房宿者。以於陶宗房舍而旅宿故。亦一義也。知星宿者。不假璣衡。通曉天象。故云知星宿第一。
 
【演】璣衡者。謂璿璣玉衡也。註。璿。美珠也。璣。機也。以璿飾璣。所以象天之體轉運也。衡。橫也。謂衡簫也。以玉為管。橫而設之。所以窺璣。而齊七政之運行。猶今之渾天儀也。
 
【疏】薄拘羅者。此云善容。壽命第一。
 
【鈔】善容者。顏貌端正故。壽命者。壽年百有六十。故云壽命第一。繇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壽不中夭。又昔曾施一病僧訶黎勒果。感五不死。初生現異。母以為怪。置之熬盤不死。復置釜中不死。復置水中。巨魚吞之。魚為人獲。刀破子現。一無所損。火不能炮。湯不能煮。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割。名五不死。又閒靜少欲。收攝六根。滅度之後。塔猶卻貝。故常樂閒居。不處眾中。亦稱第一。
 
【演】塔猶卻貝者。阿育王禮諸羅漢塔。次至薄拘羅塔而說偈言。雖自煉無明。於世少利益。因供二十貝子。而貝子。從塔飛出。來著王足。諸臣驚怪。所以然者。良由尊者平生。閒靜少欲。其塔猶有是力。
 
【疏】阿菟樓馱者。一名阿那律陀。此云無貧。亦云無滅。亦云如意。天眼第一。
 
【鈔】無貧者。昔於饑世。曾以稷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資用充足。至今不滅。所求如意。故有無貧等三譯。天眼第一者。出家喜眠。佛說法時。昏睡不覺。佛乃責。比之螺蛤。發憤精進。經七晝夜。眼不交睫。失其雙目。佛教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遂得天眼。觀大千界如現掌果。故云天眼第一。
 
【演】資用充足。即第一名義。至今不滅。即第二名義。所求如意。即第三名義。比之螺蛤者。尊者聽法之次。多昏睡。佛責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樂見照明金剛三昧者。注心欲見。照明萬法之見性。名樂見照明。此三昧。能壞萬法。萬法不能壞此三昧。故名金剛。
 
二總結
 
【經】如是等諸大弟子。
 
【疏】如是者。結上。等者。例餘。大者。收前大義。弟子者。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如斯勝會。可謂難弟難兄。善作善述。
 
【演】難弟難兄者。東漢太丘長。陳寔。生二子。長曰元方。次日季方。俱有俊才。二子之子。各論父功德。詣祖決其優劣。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鈔】結上例餘者。前結十六尊者。後例千二百人也。收前大義者。此大弟子即前大比丘大阿羅漢。以一大字攝前二也。學在師後者。先覺後覺。如兄先弟後故。解從師生者。啟發育養。而成法器。所謂從佛口生。當紹佛種。如父母生子故。難弟難兄者。古稱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言兄豪弟俊。無可優劣。今不取彼意。略喻佛為兄。諸阿羅漢為弟。二俱難得故。善作善述者。古稱文王以王季為父。父作於前。以武王為子。子述於後。今亦不取彼意。略喻佛為父。諸阿羅漢為子。師資道協故。
 
【疏】稱理。則自性王數融通。是佛與弟子俱義。
 
【演】王數融通者。王外無數。數外無王。一心融通。故王所融通。
 
【鈔】台教云。心王如來。心數弟子。今釋謂王者。八識也。此八識者。善惡輪轉。繇之主宰。如王御臣。如師率弟子故。
 
【演】善惡輪轉由之主宰者。以前六識。通善惡無記三性。能造有漏三業。能招苦樂二報。七識。是有覆無記性。恒與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八大相應。念念執第八識見分為我。唯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不造善惡等業。乃一期總報主故。
 
【鈔】數者。五十一心所也。此五十一。一則恆依心起。二則與心相應。三則係屬於心。其於八識。如臣向君。如弟子奉師故。
 
【演】五十一心所者。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煩惱有六。隨煩惱二十。不定有四。
 
恒依心起三義。是釋名為心所之義。恒依心起者。心王不起。心所不起也。與心相應者。恒與心王相應不離也。係屬於心者。心所係屬心王。如八識。有五遍行。七識.有十八。前五。三十四。六識。具足五十一也。
 
【鈔】又智覺云。十大聲聞。皆是自心十善法數。毗曇偈云。欲想更樂慧。念思及解脫。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
 
【演】智覺。即永明壽禪師。欲想更樂等者。欲。即別境中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想。即遍行中想。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更樂。即遍行中觸。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慧。即別境中慧。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念。即別境中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為性。定依為業。思。即遍行中思。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解脫。即別境中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作意。即遍行中作意。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三摩提。即別境中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  痛。即遍行中受。領納違順非他境相為性。起欲為業。
 
【鈔】是知大迦葉者。心欲數。以志存出要。善欲心發。捨世惡欲故。富樓那者。心想數。以想則分別。辯才無礙故。迦旃延者。更樂數。以問答往復。更相涉入。論議不窮故。乃至慧舍利弗。念優波離。思羅喉羅。解脫善吉。作意那律。三摩目連。痛阿難等。痛者。受也。領納意也。王必具數。數必歸王。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若王若數。不出自心。但得一心。王數俱盡。
 
【演】迦葉。心欲數者。迦葉修行十二頭陀苦行。樂超三界。樂證涅槃。捨離世間五欲。如棄涕吐故。富樓那。心想數者。富樓說法第一。演說苦空。深談實相。唯想為先。以想能觀機說法。四辯宣演故。迦旃延。更樂數者。旃延議論第一。以議論時。賓主問答。種種妙義。觸境而生。更互涉入。彼此皆得法樂故。慧。舍利弗者。鶖子智慧第一。得無疑解脫。正合斷疑為業故。念。優波離者。波離持戒第一。以由恒持正念。明記不忘。方能檢束身心。無犯毀故。思。羅喉羅者。羅喉密行第一。祕密之行。非正思惟不能成就故。解脫。善吉者。善吉解空第一。勝解印持。不可引轉。解脫一切有為故。作意。那律者。那律天眼第一。以小乘天眼。乃作意通。作意能見大千。若不作意。不能穿針故。三摩。目連者。目連神通第一。通由定發。淨極光通故。痛。阿難者。阿難多聞第一。得文字總持。領受不失故。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者。數若非王。從誰引起。與誰相應。係屬於誰。如臣失君。弟子無師。無所依故。何由開悟。是必須王扶數也。王若非數。則數等十善法數不生。不能引心觸境。領納前境。乃至正念定慧。一切皆無。亦不能開悟。是必須數扶王也。若王若數四句。始由一念無明。迷自心源。而成八識。從八識心王。引生心所。如空生雲霧。海起波濤。今王數相扶。開悟自心。則濃雲薄霧。總作晴空。巨浪微波。咸成止水。盡法界唯一真心。更無王數可得也。
 
二菩薩眾三  初明類。二列名。三總結
 
初明類
 
【經】并諸菩薩摩訶薩。
 
【疏】并者。承前言佛說此經。不但聲聞與會。大士亦所同聞也。菩薩者。梵語。具云菩提薩埵。今舉二字。省文也。此云覺有情。覺情復有三義。又勇猛求義。摩訶薩者。此云大道心眾生。以具四種大故。又法華六大。佛地三大。不出四故。菩薩摩訶薩。猶云菩薩中大菩薩也。揀非諸小菩薩故。
 
【鈔】不但聲聞者。言小乘大乘。一切賢聖。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菩薩所不屑也。覺有情者。同佛所證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也。
 
【演】毋謂淨土。菩薩不屑者。屑者。潔也。不潔者。不以其法為潔。而遠離之也。有以念佛求生。但化愚夫。非大乘菩薩事。則今此經。不應菩薩同聞也。既是同聞。豈可以淨土。為菩薩所不屑。
 
【鈔】復有三義者。一悲智所緣義。言覺是所修佛道。情是所化眾生。上以智求。下以悲度也。二能所合目義。言覺是所求之果。有情是能求之人。以己之心。悟佛之理也。三利生為急義。言廣覺一切有情。所謂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是也。
 
【演】復有三義者。初。是雙約二利說。次。是單約自利說。三。是單約利他說。
 
悲智所緣者。悲。是三緣悲。智。是十種智。悲智是能緣。佛道眾生是所緣也。上以智求者。無智。不能上求。無悲。無以下度。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先具同體大悲。然後遍入塵勞也。
 
能所合目者。有情為能。覺為所。合此能所。而名目之。曰覺有情也。心是能緣之智。故屬能。理是所緣之境。故屬所。
 
利生為急者。初發心時。便普為恩有法界眾生。既證果後。尚留惑潤生。不取滅度。是菩薩以利生為急也。廣覺一切者。即眾生無盡。我願無盡。有一眾生不成佛。我誓不取正覺等。
 
【鈔】勇猛求者。聲聞趨寂自安。名為懈怠。大士剋志菩提。所謂大強精進勇猛也。
 
【演】趨寂自安者。即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心不喜樂也。大強精進者。即所謂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鈔】大有四義者。湇涼疏謂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
 
【演】求大菩提者。不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等。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菩提故。三無數劫者。此非藏教三僧祇也。如起信論。經一萬劫。方得信成就發心。復經三阿僧祇劫。乃至菩薩究竟地等。具足諸功德者。如常樂我淨。清涼不變。真實識知。乃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
 
【鈔】法華六大者。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而信解發三。第一願大中攝。趨者。第三時大中攝。修者。第二行大中攝。證者。第四德大中攝。
 
【演】法華六大下。信大法者。信一心真如之法。解大義者。解一心三大之義。發大心者。發上求下化之心。趣大果者。趣無上菩提之果。修大行者。修自利利他之行。證大道者。證一乘無上妙道也。
 
信解發是願大攝者。以菩薩發願。必信解妙理。然後發心。對三寶境。發四弘誓願也。趣是時大中攝者。不歷三祇。不造一乘無上果故。證是德大中攝者。一乘妙道。即一乘諸功德故。
 
【鈔】佛地三大者。一數大。二德大。三業大。德大可知。數即願意。業即行意。故云不出四意也。
 
【演】數大。謂誓願弘深。如無量無作。乃至普賢願王等。德大。謂萬德圓滿。如華嚴十地十定。乃至十忍等。業大。謂萬行具足。如華嚴十行十向。乃至普賢萬行等。數即願者。如藥師十二大願。彌陀四十八願。毘盧願力周乎法界。法界無盡。則願力無盡也。
 
【鈔】揀非小者。如文殊彌勒等。皆是等地位中菩薩。非初心五品信住行向故。
 
【演】五品者。即天台五品觀行位。一隨喜品。初心順理。慶己慶人。二讀誦品。古教
熏心。道芽增長。三說法品。更加說法。如實演布。四兼行六度品。正觀有力。六度兼修。五正行六度品。觀行六度。無有二相。
 
【疏】稱理。則自性真妄融。是菩薩義。
 
【演】自性真妄融者。覺是真。有情是妄。融者。融通也。又融化也。融通者。謂真外無妄。妄外無真。以即煩惱是菩提。即三惑染為三德祕藏故。所以古人云。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融化者。妄既不存。真亦不立。以菩薩地盡。八識消融。覺與不覺。二俱渾化故。所以楞嚴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鈔】真不變而隨緣。是之謂覺有情。妄成事而體空。是之謂有情覺。真妄不立。唯是一心。成此大道心。號曰摩訶薩。
 
【演】真不變而隨緣者。真。即真如。不變。謂無有變異。不可破壞。隨緣。謂隨九法界緣。謂之覺有情者。以即真而妄故。此約不變隨緣說也。
 
妄成事而體空者。妄。即一念無明。成事。謂成三細六麤。種種諸事。體空。謂此惑業苦當體全空。謂之有情覺者。以即妄而真故。此約隨緣不變說也。既即妄而真。則真不立。既即真而妄。則妄不立。從本以來。離諸名相。真妄不立也。真妄既皆不立。則唯妙覺明。圓照法界。唯是一心也。至於唯是一心。是真成大道心也。非摩訶薩而何。
 
二列名
 
【經】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疏】文殊師利者。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亦云妙德。法王子者。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又首舉文殊者。例前舍利弗義。
 
【演】佛為法王者。佛為諸法中王。又以法王於三界故。
 
【鈔】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言妙首等者。準華嚴宗。表三法門。曰信行智。妙首者。信也。信為萬行萬德之頭首故。
 
【演】信為行德之首者。行。謂行門。德:是實德。萬行。如布施持戒。乃至普賢萬行等。萬德。如常樂我淨。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乃至無量百千陀羅尼等。佛法大海。信為能入。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信能長養諸善根。信能必到如來地。故信為萬行萬德之頭首。
 
【鈔】妙吉祥者。行也。佛地經言。一切世間親近供養讚歎。名妙吉祥。又真諦云。於怨親中。平等利益。不為損惱。名妙吉祥。又生時有十種瑞。一光明滿室。乃至十象生六牙。名妙吉祥。是即解之行故。
 
【演】一切親近供養讚歎。是妙德感物行也。怨親平等不為損惱。是大悲平等行也。生時有十種瑞。是勝福瑞應行也。即解之行。即行之解。是釋妙字。即解之行者。如上諸行。皆全性起修。非有為有作之行故。
 
【鈔】妙德者。智也。經云。諸佛之母。釋迦之師。豈非妙德。是即行之解故。
 
【演】妙德是智者。種智不圓。不成妙德。華嚴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故妙德者智也。諸佛之母者。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從是生。釋迦之師者。經稱文殊為七佛師故。即行之解者。如上之解。全修即性。非空知空解之解故。
 
【鈔】入法正位者。如來據中道第一義。而菩薩入於此地。是謂紹隆佛種。當繼佛位。如大君體元居正。所生王子。今在東宮。當紹王位。名法王子。又名佛子。其意亦爾。
 
【演】如來據中道第一義句。是出脫疏中法字。而菩薩入於此地句。是出脫入字。是謂紹隆佛種二句、是出脫正位兩字。但正字尚未明顯。故約喻說。體元居正也。據中道者。二乘據真。權乘據俗。俱為偏位。如來據中道。是居法正位。菩薩入於此地。是入法正位也。大君體元居正者。天子體乾元之德。居九五正位。王子在東宮者。東。為震。震。為乾之長子。又帝出乎震。故曰東宮。
 
【鈔】凡菩薩皆法王子。獨稱文殊者。荊溪云。於王子中。德推文殊。又諸經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慧第一。文殊大智獨尊。如前所明此經惟智力能信受故。又分別而論。則身子權智。文殊實智。權智明有生淨土。實智明無生淨土。鈍根則從權入實。利裉則權實雙融。若推本而論。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坐。其名曰舍利弗等。則文殊身子。同一甚深智慧。益知此經非淺智所能信矣。
 
【演】又分別而論者。以上文猶是總論。尚未分別。若又分別而論。則智又有權實不同也。權智。是小乘偏空之智。不稱法性。故曰權。實智。乃大乘中道之智。稱乎法性。故曰實。權智明有生者。權智不達法空。不悟唯心。生佛迢然。淨穢歷然。以我之生。求彼之佛。捨此五濁。往彼西方。實智明無生者。實智了達法空。悟明唯心。生佛不二。淨穢融通。雖云念佛。心外無佛。雖曰往生。實乃無生。鈍根下二句。恐有問云。同一淨土。分有生無生二者何也。故云以根有利鈍。不得不分故。從權入實。則且就事持。漸漸入理。權實雙融。則理既不迷。事亦不廢。
 
若推本而論者。以上文猶是分別而論。未是推本論。若推本而論。則同一甚深智慧也。
 
【疏】阿逸多者。此云無能勝。即彌勒菩薩也。
 
【鈔】彌勒。此云慈氏。姓也。阿逸多。名也。具足當云慈無能勝。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又昔為婆羅門。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又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又思益經云。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又悲華經云。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是則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故無能勝。
 
【演】慈無能勝者。慈有三種。一眾生緣慈。無心扳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如涅槃云。我實不往。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斯事。二法緣慈。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三無緣慈。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慈無能勝者。指此三慈也。
 
文中所引。有三世二利不同。第一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是現在慈。又是自利慈也。第二過去生中。第三又昔為婆羅門。第四又弗沙佛時。皆是過去慈。又皆自利慈也。第五又思益經。是現在慈。是利他慈也。第六又悲華經。是未來慈。亦是利他慈也。
 
【疏】又彌勒既聞此經。龍華必說此經。當知此經流通無盡。
 
【鈔】問。何知必爾。答。法華稱古佛放光。為說此經。今佛放光。知必說此。則佛佛說法華也。而此經者。度生最急。諸佛共讚。既為諸佛共讚。必為諸佛所說。龍華之會。必說此經。何疑之有。
 
【演】法華稱古佛放光為說此經者。世尊於法華會上。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土。光中圓現法界事相。生佛始終。於是彌勒騰疑。文殊酬答。答中云。過去日月燈明佛。放斯光已。即說妙法華經。今佛現光。亦應說此經等。
 
【疏】乾陀訶提。此云不休息。
 
【鈔】不休息者。行諸梵行。歷恆沙劫。然後授記。經此多劫。曾不休息故。
 
【疏】常精進者二義。一者天台云。見法性常住。行無作正勤故。二者寶積經云。此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捨之心。乃精進之至極也。
 
【鈔】二義者。一是自利。未生善增長。已生善保持。未生惡預防。已生惡速滅。名四正勤。而言見性無作。則了知法性本非善非惡。雖云修善。不修而修。雖云去惡。不去而去。所謂一念不生。是真精進故。
 
【演】了知法性本非善惡者。以順益二世者為善。違損二世者為惡。法性本無違順。亦無損益。又善惡者。對待之法。法性絕諸對待。故非善惡也。
 
雖云修善不修而修者。法性本無善。有善可修。是違法性。是修惡。非修善也。當知無善可修。是真修善。雖云去惡不去而去者。法性本無惡。有惡可去。是背法性。是去善。非去惡也。了知無惡可去。是真去惡。一念不生是真精進者。古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鈔】二是利他。為多眾生。猶未為難。今日為一眾生。少時為一眾生。猶未為難。今曰無量劫。多劫而易可化度。亦未為難。今曰猶不受化而不棄捨。不棄捨猶未為難。今曰無一念棄捨。如是精進。更無退墮。故名曰常。又不休息。必常精進。常精進。必不休息。此二菩薩。亦名殊而德一者也。
 
三總結
 
【經】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疏】結上例餘同前。就當經。則表信行願三。成淨土因故。
 
【鈔】同前者。結上文殊彌勒等。例餘。則普賢觀音一切菩薩也。信行願者。妙首表信。求生淨土。信為最先。經云若有信者是也。精進表願行。精者不雜。進者不退。不雜者。經云一心不亂。不退者。經云不退轄菩提是也。不休息者。即不退義。又彌勒慈行。乾陀梵行。觀經云。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是也。成淨土因。則列諸菩薩。非無因故。
 
【演】精進表願行者。信而後願。願者。信力之精進也。願而後行。行者。願力之精進也。
 
【疏】稱理。則自性無不照。是文殊智義。自性無不容。是彌勒慈義。自性無窮無盡。是不休息常精進義。餘可類知。
 
【演】文殊之智。是一切種智無所不照者。今自性輝天鑑地。耀古騰今。無不照也。彌勒之慈是三緣大慈無所不容者。今自性囊括虛空。包羅法界。無不容也。
 
【鈔】類知者。自惟廣大是普賢義。自性圓通是觀音義等。如上隨舉一門。以標名字。若各具者。即名字互通。故謂心即名也。如是解者。即於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也。今見凡夫不見菩薩者。以失正觀故。故曰。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演】自性廣大是普賢義者。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有廣大義。今自性豎窮橫遍。無有邊際故。自性圓通是觀音義者。修耳根圓通。緣心自在。是圓通義。今自性圓融通達。無有障礙故。
 
若各具即名字互通者。如無不照。即無不容。文殊通彌勒。廣大具圓通。即普賢通觀音等。
 
心即名者。菩薩無名。名者。人人自心。離自心。別求菩薩。是行邪道。不見菩薩也。
 
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者。達自心無不照。則文殊現前。達自性無不容。則彌勒出世。達自性之廣大。則常現普賢。達自性之圓通。則時親自在。
 
今見凡夫不見菩薩者。以我等終日迷心逐境。造諸惡業。無有觀力。縱或修戒善。及諸禪定。但涉有為。並非正觀。正觀者。即直心正念真如。約當經。即是繫緣法界。專稱名字。所謂離四句念佛也。若得此正觀。則文殊彌勒普賢觀音。無不具足。是見一切菩薩也。又即普見一切眾生皆成正覺。是不見凡夫也。今見凡夫。不見菩薩。以失正觀故。
 
三人天眾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疏】及者。承前言淨土法門。不但諸聖與會。一切凡眾皆同聞故。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曰等。又曰無量者。盡一切諸天故。曰大眾者。盡一切眾生故。俱者。通結并諸菩薩以下文也。
 
【鈔】上并菩薩。是小大一對。今及諸天大眾。是聖凡一對。聖凡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凡夫所不能也。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提。釋迦者。此云能。提婆因提者。此云天主。詳有五種名。恐繁不敘。迦葉佛滅時。一女人發心修塔。三十二人佐之。今王忉利。統四方三十二天。又阿舍云。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曰天主。等者。等三十二。以及其餘也。無量者。又增詞以盡。則概欲色無色諸天也。天有多義。或名晝。以晝長故。或名無愁惱。以常樂故。或名燈明。以無黑闇故。
 
大眾者。諸天而下。人及脩羅。盡六道一切眾生也。一云。兼前菩薩聲聞。同名大眾。
 
通結者。上言與大比丘眾俱。今此俱者。言亦與諸菩薩諸天大眾俱也。或難。無色。則無耳無身。鬼獄。則極幽極苦。何容與會而聞此經。然無色者無麤色。非無細色也。佛涅槃時。無色天人。淚下如雨。則身至耳聞。亦復何礙。地獄餓鬼。重者或隔不通。輕者未可例判。又佛光所觸。地獄天子得證頓圓。然則佛說此經。光照十方。安知鬼獄不得聞也。
 
【演】佛光所觸得證頓圓者。如來為菩薩時。足下有四十種光明。於圓滿王相好中。放光下照。地獄遇斯光者。即生兜率。聞天鼓音懺悔已。即時位登十地。所以然者。以眾生先熏一乘種子故。
 
【疏】稱理。則自性徹上徹下。是羅漢菩薩諸天大眾俱義。
 
【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上而徹乎諸聖也。上亦與之俱。下而徹乎六凡也。下亦與之俱。良以四諦。十二因緣。四等六度。五戒十善。萬行紛然。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唯是一心。真實性中無差別故。龍蛇混雜。凡聖交參。此間佛法住持。本來如是。
 
【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是法指法性也。法性之中。聖凡平等也。
 
上而徹乎四句。謂法性有高下。則不能徹乎高下。以其無高下。故能徹高下也。良以下出所以。四諦。聲聞法。十二因緣。緣覺法。四等六度。菩薩法。五戒十善。人天法.萬行紛然。則總收四聖。八萬四千塵勞。則總收六凡。雖四聖六凡不同。唯是一心。是會十法界行歸一心也。何以故。以一心之真實性中。無十法界之差別故。因無十法界之差別。故能徹十法界也。
 
龍蛇混雜者。無著禪師禮五臺。遇文殊化作老翁。問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云。末法僧尼。少持戒律。即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云。龍蛇混雜。凡聖交參。
 
二正宗分四  初詳陳依正令生信樂。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三交引佛言令斷疑惑。四互彰難亨令切感發。
 
【演】科分正宗四科。不出三資糧。初、詳陳依正。令生信樂。屬信資。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三、交引佛言。令所疑惑者。以上雖令生信樂。猶恐有疑。信力不堅。故引六方共贊。以堅其信也。四、互彰難事令切感發者。以上雖正示願行。猶恐因循。不能興起。故舉彼此互贊。以鼓發行願也。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經文: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奉持經戒,如貧得寶。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吾般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諂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前品佛說惡苦,折伏眾生,誡令捨惡。本品說善因果,攝受眾生,勸勉精進從善止惡,「拔生死之苦」,「升無為之安」。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
 
「廣植德本」者,據《會疏》「德本」有二義:一者六度為一切功德之本,故曰德本。二者彌陀選擇本願,攝成果德之六字洪名,具足萬德,為眾德之本,故曰德本。「植」者,種植也,即培養也。「道禁」者,望西云:「為佛道故,制禁諸惡,謂之道禁。」故「勿犯道禁」,即六度中之戒度也。「忍辱」者,忍度。「精進」者,進度。「齋戒」者,望西云:「齋戒者,八齋戒。故云一日等。」「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如《寶積經》中文殊師利授記會云:「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又《思益經》曰:「若人於淨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又云:「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於彼作功德,未足以為奇。於此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又《善生經》曰:「彌勒出時,百年受戒,不如我土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時眾生具五滓故。善男子:是八齋戒即是莊嚴無上菩提之路也。」以上廣引多經,以證此土行人於「飲苦食毒,未嘗寧息」之中,仍能齋戒清淨,忍辱精進,故其功德遠勝於他方國土。於此土修行,若「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飲苦食毒」者,望西謂「既飲八苦水,復食三毒味」也。「未嘗寧息」,「寧」者,安也。「息」者止也。
 
望西《無量壽經鈔》曰:「問:穢土修行若殊勝者,在此可修,何願淨土。答:如《要集》云:『此經但顯修行難易,非顯善根勝劣。譬如貧賤施一錢,雖可稱美,而不辦眾事。富貴捨千金,雖不可稱(美)而能辦萬事。二界修行,亦復如是。』若欲速辦成佛利他眾事,專欣淨土,何留穢土,不辦佛道。」又據憬興意,此間一日勝西方百年之善者,「此修難成故」。謂此土進修甚難,難能故可貴也。至於生彼國速得無上菩提者,「彼無時不修故。此修善時少,故不相違也。」憬興之說較勝。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奉持經戒,如貧得寶。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世尊重重誨勉,唯願大眾奉持經戒。故上段中,先言「授與經法」。諭令受持思維,如教奉行,後復勸「奉持經戒,如貧得寶」也。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會疏》曰:「『吾哀』,如來大慈。『汝等』,所哀之機。五時調機,半滿垂教,故云『苦心誨喻』等。」蓋謂如來大慈,哀憫群機,苦口婆心,開示教導。五時說法,以調應諸機。教分半(半字教)滿(滿字教),而隨緣度脫。故云「苦心誨喻,授與經法」也。佛復諭曰,如是所聞經法,悉應「持思」、「奉行」、「轉相教語」。「持」者受持,「思」者思維。「奉」者信奉。「行」者修行。此為自利也。於諸親友「轉相教語」,則為利他。「若不說法度眾生,是即無能報佛恩」也。下復勸「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約檢」,猶言束斂,即「當自端心,當自端身」之義。「和順義理」者,謂言行舉止悉皆和於義而順於理。和於義,動止咸宜。順於理,自然中節。又「歡」者歡喜。諸經之末多云「皆大歡喜」。「樂」者安樂。「慈孝」,俗云上慈下孝。如經云:「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是為大慈。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誓願救度,是為大孝。以大悲故,普令離苦。以大慈故,悉令得樂。是乃菩薩之大行,亦即「歡樂慈孝」之實義。再者,為能「轉相教語」故,必先以四攝,攝受眾生,(四攝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故「歡樂慈孝」亦寓四攝義也。
 
「所作如犯」至「洒心易行」,皆勸奉持經戒。本品名「如貧得寶」。故知「奉持經戒,如貧得寶」,乃本品之核心,世尊慈心至極之垂示也。貧者得珍寶,則諸苦頓息,從此歡樂無憂。此乃以寶喻經戒之妙用也。再者,貧者即得珍寶,則命根所繫。自當全力護持,不可更失。此勸行人得受經戒,應善自奉持,如護頭目。如有缺犯,應速懺悔,誓不更作。「去惡就善」,「改往修來」。捨昔非之惡行,修今是之善業。「朝聞夕改」者,謂從善如流,知過速改。「洒心易行」者,「洒」音「洗」,同洗。「洒心」即「洗除心垢」。「易行」者,「易」指變易,謂止惡向善。去邪從正,迴小向大,捨偽存真等等。如是則「自然感降,所願輒得」。謂自得感應,佛力冥加,凡所願求,皆得圓滿。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上文表佛慈德無量。
 
「佛所行處」,指佛所行履之處,即所到之處;復兼指後世佛法流行之處。「國」者國家,「邑」者鄉里。「丘」有二義:一者《會疏》謂為山丘。二者《周禮》云:「四邑為丘。」是則「丘」亦聚居之處。「聚」者聚落、村落。望西云:「小鄉曰聚。」「國邑丘聚」表佛所行之處所。無不蒙受佛之教化,故云「靡不蒙化」。既受佛化,則必感降吉祥。故得「天下和順」乃至「各得其所」。「天下和順」者,世界和平,萬邦和睦也。「日月清明,風雨以時」指風調雨順,無旱澇風雹等自然災害。「災厲不起」者,「災」指災禍,「厲」指疫厲。謂既無山崩、地震、海嘯、陸沉等禍,水火刀兵等災,又無瘟疫流行之厲也。「國豐民安」者,國家富足,生產豐盛,人民安樂也。「兵戈無用」者,「兵」者兵刃,以金屬為刃之軍器。「戈」者平頭戟也。兵戈喻戰爭。謂內無盜匪叛逆,外無他國侵略。故可偃武修文,止戈勿用也。「崇德興仁」者,尊崇道德,曰崇德。興施仁政曰興仁。「務修禮讓」者,《會疏》曰:「尊卑有序是為禮,先人後己是為讓。」又「讓」者退讓,推善於人,自不受也。「國無盜賊」者,人民皆奉公守法,故無盜賊。「無有怨枉」者,在位者廉明公正,微察秋毫,故無錯案。「強不凌弱,各得其所」。恃強凌弱,實為世間災禍之源。霸國則恃其軍力,以欺凌弱小;富者則仗其財富,而榨取貧窮;執權者常逞其權勢,而魚肉人民;為非者,則結成幫匪,以迫害良善。以眾暴寡,仗勢欺人。吸人脂膏,飽我腸腹,禍國殃民,莫此為甚。故願「強不凌弱」,人人「各得其所」。彼此相安,有無相通,和平共處,厚往薄來,願世界臻於大同也。佛所行處,悉蒙上益,顯佛慈力,難思難議。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吾般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諂偽,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上以經法漸滅,燒痛轉劇,故復誡令捨惡修善,奉持經法。
 
「甚於父母念子」。《會疏》曰:「父母限一世,佛於無量劫。父母不平等,佛常平等。父母惡(厭惡)不孝,佛愍惡逆。父母養色身,佛於內心。故云『甚於』。」意謂佛以平等大慈,於無量劫,養我慧命,遠非父母所能及。故云「甚於父母」也。「此世」指此五濁惡世。「以善攻惡」,佛說善法,降化眾生之惡,以消五痛,以滅五燒。「惡」即指五惡。「五德」指五善。令行五善,去五惡,背塵合覺,以拔除有情生死之苦本,復得無為之常樂。「吾般泥洹,經道漸滅」。「般泥洹」即般涅槃,譯為入滅、圓寂。釋迦正法五百年,像法千歲,末法萬歲,一切皆過,名為經道滅盡。如《法滅盡經》謂《首楞嚴經》先滅,餘經漸亦泯滅。當此之時,「人民諂偽」,「諂」者諂曲,「偽」者虛偽。人心淫邪狡詐,「復為眾惡」。於是燒痛更熾。故云「久後轉劇」。蓋謂從正法像法而轉末法,痛燒之慘,愈演愈烈。故誨彌勒及一切會眾,應「轉相教誡」,於佛經法,信受奉行,不可違犯。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彌勒大士深領佛誨,故合掌敬謝,讚歎如來曰:世人惡苦,如是甚深。佛慈無量,於如是至惡之人,咸以平等大慈,「悉度脫之」。彌軔大士乃本經菩薩眾之當機。故能深明本經秘奧,逕曰:「悉度脫之」(意即悉普度脫也)。經中《決證極果品》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表現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人,將來當生西方;且於當前,已住正定之聚。又《阿彌陀經》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表目前發願往生之人,悉不退轉於菩提。故云「悉皆度脫」也。《彌陀要解》云:「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亦正是「悉度脫之」之旨。彌勒大士末後曰:「受佛重誨,不敢違失」。此乃代現在當來一切含靈而言者也。故我等今日皆當如大士所云「不敢違失」。又彭際清曰:「淨土至善之地。求生淨土乃止於至善之功。不入淨土之門,善不可得而圓,惡不可得而盡。」是故我等皆當遵佛訓誨,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素食主義        海濤法師選輯

一.前言
 
長久以來,許多人都以為要吃肉才能得到營養,或是認為動物都是生來給人吃的,因此何許多人聽到「吃素」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吃肉有什麼不好?成千上萬的人都在吃,我為什麼不吃?」其實素食絕對是比肉食更具營養價值的飲食,而且沒有肉食中一切有害的物質。素食是遠離惡疾、保持健康、美容養身的大自然良藥。
 
回顧歷史上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的人物,有許多都是提倡素食非常賣力的,像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基督教的耶穌、回教的穆罕默德、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印度耆那教教主、中國的國父 孫中山、印度國父甘地、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天才科學家牛頤和愛因斯坦、英國大文學家莎士比亞和蕭伯納、俄國大文學家托爾斯泰、印度大詩人泰戈爾、德國大慈善家史懷哲、法國大政治家盧梭、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和蘇格拉底、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等等,不勝枚舉。
 
再翻開世界體育史,在游泳、籃球、足球、舉重、拳擊、摔角、競走、馬拉松長程賽跑、自行車比賽…各項世界冠軍紀錄中,有許多是由素食運動員創下和保持的。這些素食運動員的爆發力、持久力和體能遠遠超越肉食運動員,讓科學家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現今的社會,科學和醫學不斷提出許多重要的理由證明素食比吃肉要好,這並不僅僅出自於側隱之心或宗教慈悲的立場,而是科學上得到許多足以令人信服的證據。如果你能把這本手冊中提出的健康新概念詳加思慮,你必然會想立刻成為一位素食主義者。

二.世界名人素食觀

1.只要人們持續無情摧毀低等動物的生命,他就永遠不能體會健康或和平的真諦。因為人們右不能停止屠殺動物,那麼他們就會互相殘殺。的確,播下謀殺及痛苦的種子的人是不可能收成快樂及愛心的果實的。
 
—畢達哥斯(Pythagoras)畢氏定理的發現者、西方的素食主義之父 
 
2.我的朋友們,不要讓罪惡的食物玷污你們的身體…只有畜生才用肉來滿足自己的胃口。甚至不是所有的畜生都這樣啊!牛、馬、羊等都吃草維生。
 
—畢達哥斯(Pythagoras)畢氏定理的發現者、西方的素食主義之父 
 
3.我對人權和動物權益一樣重視,這也應是全體人類該有的共識。
 
—林肯(Abraham Lincoln)美國總統

5.我在年輕的時候便開始吃素,我相信有那 麼一天,所有的人類會以他們現在看待人類互相殘殺的心態,來看待謀殺動物的行為。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6.不要使你自己的胃成為動物的墳場。
 
—一位回教先知 
 
7.人類謀生的方法進步之後,才知道吃植物。中國是文化很老的國家,所以中國人多是吃植物,至於野蠻人多是吃動物。
 
—孫中山 中國國父

13.如果屠宰場有玻璃牆的話,大家就會開始吃素了。知道我們沒有造成動物受苦,可以讓自己好過些,也會讓動物好過些。
 
—保羅.麥卡尼(英國披頭四自唱團)及琳達.麥卡尼

20.一雙死在草原上的牛或羊會被當成腐屍,同樣的死屍打點打點後,掛在屠夫的店裡就被當成食物了。
 
—約翰.哈維.凱洛格醫師 (JOhn HarVey KellOgg)

24.動物是我的朋友,我不會去吃我的朋友。
 
—蕭伯納 (Geoege Bernard Shaw)英國劇作家

32.我個人認為,單憑素食對人類的影響,就足以證明吃素對全人類有非常正面的感化作用。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rin)

49.勤吃素,戒殺生。
 
—孔子 至聖先師

72.中國常人所飲者為清茶,所食者為淡飯,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為今日衛生家研考得為最有益於養生者也。故中國窮鄉僻壤之人,飲食不及酒肉者,常多長壽。
 
—孫中山 中國國父

80.痛就是會痛,不管它是施加在人類或野獸的身上。
 
—韓福瑞.布里梅博士

96.素食主義其實就是一種心靈革命,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種形式,對於自己的精神宣示不再沉淪於物質的深淵。
 
—黃怡 資深記者、作家

毛澤東
 
毛澤東八十三歲去世,他的長壽與他的健康身體有關;而他的健康身體又和年輕時堅持體育鍛鍊有直接的關係。一九五一年十一月,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年輕時一起奮鬥的老同學周世釗等人時,他講了防老的養生之道:「基本吃素,堅持走路,心情舒暢,勞逸適度。」十六字訣,後來又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修改成為「基本吃素,飯後百步,遇事不怒,勞逸適度。」

達文西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家達文西是以道德為吃素原因的寫照。
 
他寫道:「鄙視生命的人,不配擁有生命。」他認為吃肉者的身體是埋葬吃下的動物的墓地。


五.怎麼吃才聰明?健康新主張
 
l.在97%的心臟病中,有90%可透過吃素來預防。
 
—《美國醫學協會期刊》 
 
2.目前有一千四百萬名美國人吃素,僅靠著飲食上的改變,可讓疾病的發作時間延緩或痊癒的比例是50%。
 
3.食肉的人,吃進了比身體所需更多的膽固醇。當人類的動脈內壁累積了過量的膽固醇之後,便會抑制通往心臟的血流,可能會造成中風、心臟病以及高血壓等疾病,進而導致死亡。
 
4.在丹麥,由於第一次大戰時受到同盟國的阻撓,全國人都改吃乳蛋素食,死亡率意外地降低了30%以上,為二十年來的最低點。
 
—契斯.阿卡斯《素食的原始資料書》 
 
5.雞蛋是膽固醇最高的一種食物,人們食用蛋的時候,膽固醇會透過血管注入,增加罹患心臟病的危險。由於體內每天只能排出一百毫克,所以一旦攝取過量,剩下的膽固醇就會開始阻塞動脈。
 
6.據一個權威的研究機構指出:素食可以淨化血液,預防便祕及痔瘡的產生,養顏美容,並且安定情緒。
 
7.提到心臟病的死亡率:全素者為14%;乳蛋素食者為39%;非素食者則足56%。
 
—契斯.阿卡斯《素食的原始資料書》 
 
家中,有十九個國家的癌症罹患率較高,只有一個比率較低:至於在三十五個只吃一些或不吃肉類的國家中,沒有一個出現高癌症率。
 
—羅樓.羅塞爾《針對癌症防治提出的要點》 
 
9.人類能透過少吃肥肉,多吃蔬菜和穀類,來預防許多常見的癌症。
 
—美國科學協會《飲食、營養與癌症》 
 
10.被當作肉品來源的動物,或許是一種「生物性儲藏器」,也就是導致癌症的寄生菌感染源。因此,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就是立刻成為一位素食者!
 
11.「每天只要吃一個蘋果,就可以讓醫生遠離自己。」蘋果可以降低膽固醇與血壓、穩定血糖、預防癌症發生並殺死感染性病毒。
 
12.我建議每位吃素的人,絕不要告訴醫生自己吃素,因為醫生無法忍受素食者。在名為「現代醫學」的宗教之中,醫生對紅肉有著虔誠的信念。要是你告訴醫生自己吃素,他會痛罵你一頓。醫生會告訴你:「這樣下去,你體內的維他命Bl2就會漸漸缺少。」而且還會以其他方式來威脅你。因此,照我的想法,你絕不能老實對醫生承認自己吃素。然而,醫生對環境污染與食物供應污染的高容忍度,導致了國內的大災難。
 
—羅勃.S.曼德頌恩《醫學異端者的自白》 
 
13.每日三餐中,每餐都食用水果與及蔬菜的人,其中風的風險降低了22%。
 
14.素食者比肉食者更能承受長時間的辛苦工作,這種耐力的對比將近三倍;而從疲勞恢復體能的時間,素食者約為肉食者的五分之一。
 
—這是科學家對各項運動員和勞動工人所作的調查結論 
 
15.由於不吃肉,因此可降低並調節體內膽固醇,且不致於因吃肉類而產生過高的尿酸,也不致於提高腎結石的發生率。
 
16.人類體質偏鹼性,吃肉太多易使體質變酸性,從而增加患病的機會,而吃素則有助於體質的酸鹼中和。
 
17.最近美國公佈的一個研究報告證實,堵塞的冠狀動脈,可以透過素食、運動、服藥和減少精神壓力等綜合措施重新通暢,而不需要依賴手術的打通;單靠素食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且在以後十年中不會發生使心臟病猝發的冠狀動脈病,而不能堅持素食者,則出現了冠狀動脈病再度發病的情形。
 
18.肉食者若吃素,在七天後,就可以將且膽固醇總含量降低3%~11%,吃素六週則膽固醇總含量就可以降低4%~17%。
 
19.若不食肉就不可能得狂牛症,也可減少沙門氏因、大腸桿茵中毒的機會,並且防止糖尿病的產生,免疫系統也會增強—健康就是素食的影子!
 
20.歐、美、日、澳各先進國家的人民,不是基於宗教的理由,而是以身體保健為前提而選擇了素食,並且形成一種知識水準愈高,離肉食愈遠的保健覺醒潮。
 
21.前五十二軍軍長趙公武為抗日名將,其夫人趙陸肅容居士,自幼長齋奉佛,雖身富貴場中,仍堅持素食。因持齋念佛故,體泰神怡,行近六十歲之老婦,看上去猶如花樣年華之少女。她五十九歲那年去英國探望在美留學的兒子,下飛機時,她兒子的同學們看到她,還誤以為是他的未婚妻吧!
 
22.美國神學博士安威格摩爾女士,她發現小麥的青苗中含有很多營養素,乃用麥苗作成蔬果汁,令嚴重的癌症患者每日飲服四杯,竟奇蹟地使病者自行痊癒。麥苗中並不含有什麼治癌劑,而足因為病患將肉食停止,給與這種偏鹼性並含有豐富維他命的蔬果汁,使血液由酸性轉為鹼性,這樣即可阻止癌細胞的繁殖(擴散)。
 
23.麥楷博士(Dr.CliveMC Gay)斷言:「低熱能食物至少能增長人的壽命二百五十年。」
 
24.在台灣出產最普遍的甘薯,有一種每一百克(不到三兩)重,即含有五千國際單位的維他命A。
 
25.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歐洲保加利亞有「長壽人國」之稱,經醫學家研究後,發現是由於保加利亞國民95%為終身不食肉者。
 
26.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表示,每天喝一杯桔子汁的人,罹患中風的機率比普通人低25%,喝其他果汁的人則低11%。

六、現代人吃什麼才好?
 
1.維他命C和E,以及一種叫做靛基質的化學物質,可以在包心菜、球芽甘藍以及十字花科有關的蔬菜中找到。它們正是特定致癌物質的安全潛在抑制劑。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篇報告 
 
2.香蕉可以預防並治療潰瘍、降低膽固醇、讓你的心跳數保持規律。
 
3.蘿蔔可以減少罹患肺癌的機率,降低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血脂數,並有助於預防結腸癌。
 
4.藍莓可以預防血管受損;櫻桃則能預防蛀牙。
 
5.包心菜預防潰瘍;全麥麵包則能幫你充電,並對抗結腸癌。
 
— 朱利安.惠戴克醫生《禁忌的療法》 
 
6.葡萄保護你免於一口爛牙;橄欖油可與癌症、心臟病以及老化症狀相抗衡。
 
7.植物性食品之脂肪含量以核桃為第一,含有66.9%,其次為花生,含有48.7%,其三為白芝麻含48.33%,其四黃豆為20.2%。此類脂肪皆非飽和脂肪,食了有益無害。
 
8.你知道蘿蔔的葉子含有驚人的營養素嗎?蘿蔔葉所含的維他命A是鰻魚的三倍;維他命Bl,比含量豐富的豆豉還多六成;維他命B2約是牛乳的二倍;至於維他命C的含量,是橘子的二倍。
 
9.馬鈴薯皮所含的礦物質為其內身的四倍,可是現在有幾家吃馬鈴薯不削皮呢?馬鈴薯的維他命C,極大部份都在皮裡。
 
10.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
 
—孫中山  中國國父 
 
11.芹菜的綠色葉子,我們通常不吃,但芹菜青綠色部份所含的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變為維他命A)、維他命Bl、B2、C及鈣等礦物質,遠較白色的莖為多。
 
12.蕃茄是義大利料理最常用的原料,義大利人同時也是全歐洲男性攝護腺腫大與攝護腺癌最低的國度。蕃茄不只對於男人可以對付攝護腺的問題,還具有抗癌與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功效,因為它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天然抗氧化物,就像葡萄籽一樣地好。
 
13.中國白菜一杯的份量就幾乎含有β胡蘿蔔素「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全部。不僅如此,它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鉀質,並且是鈣質的極佳來源—它一杯份量的鈣質含量相當於二分之一杯牛奶中的鈣含量。
 
14.牙齦常出血,或經常感到疲倦時,多吃白蘿蔔可以改善。如果去皮後生吃,可以潤喉、治咳嗽。
 
15.很多人都只知道橄欖油不含膽固醇,但有一項最新發現顯示,橄欖油還可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產生,這也可能足希臘和義大利等喜歡食用橄欖油的民族,較少患上心血管類疾病的原因。
 
16.紅葡萄汁含有類黃鹼索,可產生類似阿斯匹靈的抗血凝塊功能,能預防心臟病。
 
17.一大片西瓜(約大西瓜的十六分之一)含有極高量的抗氧化劑:維他命C(約「每日建議攝取量」的80%)和β胡蘿蔔素(約RDA的30%),而且西瓜的鉀質含量和纖維質也不少。
 
18.豆芽的熱量極低,而且維他命C含量極高,一杯豆芽就含有非吸煙者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可以有效預防癌症和心臟病,並幫助抵抗感染疾病。再加上每杯豆芽內含一點六克的纖維質,能幫助保持通便正常,並預防結腸和直腸癌。
 
19.豆腐的蛋白質含量高,熱量低(六盎司只含一百卡路里),且不含膽固醇。由石膏製成的豆腐更含有大量的鈣質,是「每日建議攝取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豆腐也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像日本婦女食用許多豆腐、豆芽和其他的黃豆產品,因此很少受更年期症狀之苦。根據研究顯示,食用大量黃豆的人,乳癌的罹患率較低,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比較低。


十、佛教的素食觀
 
l.出家沙門剃除鬚髮,假披法服;飲酒食肉,破齋夜食;偷盜三寶,破滅三寶:不持具相,作諸不軌,如是惡行、如是之人等亦不見彌勒。
 
—《普賢菩薩說證明經》 
 
2 .受持淨戒,毀損十善,破此諸戒,飲酒食肉,作諸不善,破此三惡,如是之人等亦不見彌勒。
 
—《普賢菩薩說證明經》 
 
3.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梵網經》卷二 
 
4.善男子!我若解說食肉之過,一切聲聞、緣覺、初地菩薩心皆迷悶,無所了知,情懷憂苦。
 
—《示所犯者瑜伽法鏡經》 
 
5.善男子!我出於世為大眾說食眾生肉,無有是處。若食肉者,無有慈悲;無慈悲者,非我弟子,我非彼師。
 
—《示所犯者瑜伽法鏡經》 
 
6.諸比丘食師子肉、虎肉、狗肉、熊肉,諸獸聞氣遂殺比丘。諸比丘食狗肉,諸狗聞氣隨後吠之。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十二第三分之八食法 
 
7.善自在龍王化作人身來話佛所,稽首自言:「我諸龍等有大神力,作種種形色遊行世間。今諸比丘食蛇肉,或能是龍傷害比丘。願佛制諸比丘不食蛇肉。」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十二第三分之八食法 
 
8.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縰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大佛頂首楞嚴經》 
 
9.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大佛頂首楞嚴經》 
 
10.大師悲愍為濟含生,食肉尚斷,大慈殺生豈當成佛。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五第一門第六子攝頌之餘 
 
《入楞伽經》輯要
 
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世間生死流轉、怨結相連、墮諸惡道,皆由食肉,更相殺害,增長貪瞋,不得出離,甚為大苦。世尊!食肉之人斷大慈種,修聖道者不應得食。」
 
佛告大慧:「夫食肉者,有無量過。諸言薩摩訶薩修大慈悲,不得食肉。
 
大慧!我觀眾生從無始來食肉習故,貪著肉味,更相殺害,遠離賢聖,受生死苦。捨肉味者,聞正法昧,於菩薩地如實修行,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令眾生入於聲聞、辟支佛地止息之處,息已令人如來之地。大慧!如是等利,慈心為本。食肉之人斷大慈種,云何當得如是大利?
 
是故大慧!我觀眾生輪迴六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迭為父母、兄弟、姊妹。若男、若女中表內外六親眷屬;或生餘道,善道、惡道常為眷屬。以是因緣,我觀眾生更相噉肉,無非親者,由貪肉味,迭互相噉。常生害心,增長苦業,流轉生死,不得出離。」
 
佛說是時,諸惡羅剎聞佛所說,悉捨惡心,止不食肉。迭相勸發慈悲之心,護眾生命過自護身,捨離一切諸肉不食,悲泣流淚而白佛言:「世尊!我聞佛說諦觀六道,我所噉肉皆是我親。乃知食肉,眾生大怨,斷大慈種,長不善業,是大苦本。世尊!我從今日斷不食肉,及我眷屬亦不聽食。如來弟子有不食者,我當晝夜親近擁護。若食肉者,我當與作大不饒益。」
 
佛言:「大慧!羅剎惡鬼常食肉者,聞我所說尚發慈心,捨肉不食,況我弟子行善法者當聽食肉?若食肉者,當知即是眾生大怨,斷我聖種。大慧!若我弟子聞我所說,不諦觀察而食肉者,當知即是旃陀羅種,非我弟子,我非其師。是故大慧!若欲與我作眷屬者,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復次大慧!食肉之人眾生聞氣,悉皆驚怖逃走遠離。是故菩薩修如實行,為化眾生不應食肉。若食肉者,眾生即失一切信心,便言世間無可信者,斷於信根。是故大慧!菩薩為護眾生信心,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如是等無量無邊惡不善心,斷我法輪,絕滅聖種,一切皆由食肉者過。是故大慧!我弟子者,為護惡人毀謗三寶,乃至不應生念肉想,何況食肉!
 
復次大慧!菩薩為求清淨佛土教化眾生,不應食肉。是故大慧!若以我為師者,一切諸肉悉不應食!
 
復次大慧!世問邪見諸咒術師,若其食肉咒術不成,為成邪術尚不食肉,況我弟子為求如來無上聖道出世解脫?
 
大慧!以是觀察死為大苦,是可畏法。自身畏死,云何當得而食他肉?是故大慧!欲食肉者先自念身,次觀眾生,不應食肉。
 
復次大慧!夫食肉者,諸天遠離,何況聖人!是故菩薩為見聖人,當修慈悲,不應食肉。復次大慧!諸食肉者貪心難滿,食不知量,不能消化,增益四大,口氣腥臊。復中多有無量惡蟲,身多瘡癬、白癩病疾種種不淨。
 
聖人離者,以肉能生無量諸過,失於出世一切功德,云何言我聽諸弟子食諸肉血不淨等味?言我聽者是則謗我。
 
大慧!不食肉者,要因過去供養諸佛,種諸善根,能信佛語,堅住毗尼,信諸因果,至於身口能自節量,不為世間貪著諸味,見食肉者能生慈心。
 
大慧!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無有人殺害眾生,由人食肉,若無可食處處求買,為財利者殺以販賣,為買者殺,是故買者與殺無異。是故食肉能障聖道。是故我說食肉是罪,斷如來種,故不聽食。
 
是故大慧!我毗尼中唱如是言:『凡所有肉於一切沙門釋子皆不淨食,污清淨命,障聖道分,無有方便而可得食。』
 
是故大慧!我見一切諸眾生等猶如一子,云何而聽以肉為食?亦不隨喜,何況自食。大慧!如是一切蔥、韭、蒜、薤臭穢不淨,能障聖道,亦障世間人天淨處,何況諸佛淨土果報。酒亦如是能障聖道、能損善業、能生諸過。是故大慧!來聖道者,酒、肉、蔥、韭及蒜、薤等能熏之味悉不應食!」
 
佛教高僧飲食觀
 
1.生命對動物和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重要。就像任何人都希望快樂過日子而害怕痛苦來臨,想要活命而不願死亡,其他的動物也是一樣的。
 
—達賴喇嘛 
 
2.世人為五欲所迷,想吃好的,殺生滋養身體,殊不知吃的是自己的肉,吃人家一斤,一定要還十六兩,這是逃也逃不掉的。就是這樣一生皆在還債、討債,死死生生永遠跳不出輪迴的圈子,況且所吃的是以前父母的肉,於心何忍?
 
—廣欽老和尚 
 
3.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縰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釋迦牟尼佛 
 
4.凡學佛之人,有一必須注意之事即切戒食肉,因食葷能增殺機。人與一切動物同生天地之間,心性原是相等,但以惡業因緣,致形體大相殊異。若今世汝吃牠,來世牠又吃汝,怨怨相報,將世世殺機無有已時。果能人人茹素,即可培養其慈悲心而免殺機。否則縱能念佛,而仍圖口腹之樂,大食葷腥,亦能得學佛之利益幾何哉!
 
—印光大師 
 
5.中國這兒是東土,達摩祖師將佛法東傳至此地,此地幸能素齋,持不殺生戒。而西藏是遊牧地區,百姓均食肉類,當地的出家僧出去托缽,也是化緣到一些肉類、葷類的東西,他們這樣做並不是表示他們吃了這些肉能化度這些生靈,而是吃這些肉類以維特色身的生存來修行;百姓吃什麼,他們也隨緣吃什麼。如果不明白這點,以為出家僧可以吃葷,就恣意的去殺食,這樣,不但自己造下殺業、冤業,修行不成,而且,將來還會墮到地獄中去。
 
—廣欽老和尚 
 
6,我們人道,是四生中最靈的,但是,我們不懂佛法因果,為了一己的貪欲,想吃肉就任意宰殺,你看,當我們在殺那些動物時,他們也知道死苦,哀哀而鳴,而這哀鳴就是怨恨,殺了牠,我們就與他結下冤業,將來冤冤相報,生生相殺,永脫不出生死輪迴。
 
—廣欽老和尚 
 
7.戒經中告訴我們,不可傷害一切有情眾生,不可殺害生命,要我們去遵守,而在我們功夫能力尚不能持得很清淨,完全不傷害到生命時,我們必須持「不故殺」的原則,否則便有過失。
 
—廣欽老和尚 
 
8.在世俗社會中,無所約束,隨著習俗恣意宰殺啖食,你殺他一命,來日必還一命,因果不失,不知又要造多少生死業。
 
—廣欽老和尚 
 
9.事實上,肉食既傷慈悲,也的確有損健康,所以大乘經典如《梵網經》、《楞嚴經》等都強調素食,嚴禁肉食。
 
—聖嚴法師 
 
10.吃素的不只是人,像牛、馬、大象、駱駝這些動物也都吃素,這些動物不但力量大,並且有耐力,所以吃素不但能使心變得柔軟、充滿仁慈,又能增加耐力、體力,吃素有這麼多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星雲大師 
 
11.由下等動物進化至高等動物,由高等動物進化至動物最靈之人類,則此人類與動物原屬一體,大自然之胞與,物我同仁,當然不忍加害殘殺。故宗教家之言博愛,政治家之言仁政,「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汎愛眾,而親仁」。此固謂王道仁政,天地大德,要亦我人與動物歸原同體也。
 
—太虛大師 
 
12.常人皆以動物之滋養較植物為豐富,實則不然。蓋植物受日光雨露而滋長,所含維他命之質素,遠勝於動物。而動物之脂肪層多黴菌,且當屠宰臨終悲鳴,萬重悲鳴仇恨哀怨傷感之氣質,充溢周身血液脈絡纖維細胞中,食之易致精紳肉體之病態。蓋乖氣憤召,有傷中和之氣。惟素食可以袪病延年,消除邪念。
 
— 太虛大師 
 
13.素食發生,乃戰時各國被經濟封鎖,國內糧食大起恐慌。自此經驗,當全國休養生息時,積極提倡素食,足見素食之利益於國家經濟。
 
—太虛大師 
 
14.吾人既證諸科學,瞭解素食之利益,更應從我佛大悲心流露,提倡素食,終身修持。不僅獲得袪病健康之幸福,補充國家之經濟,且斷絕殺機,消弭戰禍。
 
—太虛大師 
 
15.佛制戒律,第一戒殺,凡有命者,不得故殺,應生孝順心、慈悲心;佛說此言,誠為大孝,佛以孝為戒,信不誣也。
 
—圓瑛大師 
 
16.世之殺生者,乃恃強欺弱,恣意殺害畜類,懷恨在心,終圖報復;望勿貪口頭滋味,而與畜生結下累世冤家。古云:「殺生直以自殺。」請味斯言,痛改前非。
 
—圓瑛大師 
 
17.豈知殺生慶生,因果相反,為祝自己長壽,竟令畜生夭壽;為慶自己一子生,竟令畜生多子死。凡有仁心,豈忍為之耶?
 
—圓瑛大師 
 
18.深入經教就會了解,素食是不與眾生結怨仇,絕不殺害眾生。果然不殺害眾生,植物供養我們日常所需也會很豐足,因植物也懂得人意。
 
—淨空法師 
 
19.不殺生,為佛教處世利生的根本法則。
 
—印順法師 
 
20.昔日殺牛、羊、豬、雞、鴨、魚、蝦等之人,即自變為牛、羊、豬、雞、鴨、魚、 蝦等。昔日被殺之牛、羊、豬、雞、鴨、魚、蝦等,或變為人,而返殺害之。此是因果報應之理,決定無疑,而不能倖免者也。
 
—弘一大師 
 
21.地球像大乾坤,每個人的身體是小乾坤,我們懂得疼惜、照顧大乾坤,要從環保做起,至於個人這個小乾坤,就要人人自我關照,盡量素食。
 
—證嚴法師 
 
22.素食是衛生、營養、安全的飲食文化,一來培養慈悲心,二來是為身體健康。
 
—證嚴法師 
 
23.有情肉身皆淫欲生,全身血肉皆淫欲種,人若食之增長欲,因欲故愈貪食肉,因食肉故愈貪欲,遂令人身變成畜身!愈淫愈殺,愈殺愈淫,妄殺妄死,亂淫亂生,生死死生,不獲解脫。
 
—太虛大師 
 
24.出家人當然是素食,在家人若能人人自愛,也就是愛他;愛其他的動物,不忍食眾生肉,這就是在培養愛心,長養慈悲。所以,素食稱作精進料理,就是要人清淨身心。
 
—證嚴法師 
 
25.當知吃素養成慈悲之心,又捨口腹之好,確有功德。
 
—慧明法師 
 
26.戮其身而啖其肉,天下之言,凶心、慘心、毒心、惡心,孰甚焉:「好心當在何處?」
 
—蓮池大師 
 
27.因不食肉而不殺害動物之生命,亦即以之衛他物之生也。進德者不徙自進其德,因不食肉而損減殘殺之獸性,增高仁愛之人格,亦即以之進他人之德也。
 
—太虛大師 
 
28,能有愈多人素食,對身體無害,對環境有益,可以幫助清淨大地、清淨水源,能使氣候回歸自然,又能減少殺生、殺業。集合這麼多好處的飲食方式,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證嚴法師 
 
29.不食肉,殺念乃除;能除殺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災厲自無。於是人生仁壽,皆可期於賢聖,世界清淨,永能保其安樂。
 
—太虛大師
 
30.生命對動物和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重要。就像任何人都希望快樂過日子而害怕痛苦來臨,想要活命而不願死亡,其他的動物也是一樣的。
 
—達賴喇嘛 
 
十一、結論
 
素食本來就是最健康、衛生的食物,素食人上患上心臟病 、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的機會相對非素食者為少,是故近來歐美醫學提倡的健康食物,大多以植物性食品為主,或稱為天然食物。多數人都不認識素食的好處,認為肉食才是最佳的營養品,殊不知肉食才是最大的致病之源。
 
紐西蘭盛產肥羊,澳洲、加拿大盛產牛、雞,這些地方的國民天天都以烤羊肉、烤牛肉、炸雞肉為主食,所以他們患上癌症、心臟病、高血壓、腦充血、膽結石、腎結石、血管硬化、中風等病症的比率為全球之冠,更是造成當地人民死亡的因素。
 
美國人享用肉食略次於紐、澳、加三國,但同樣注重肉食,所以心臟病成為美國人的頭號殺手,癌症居第二位。東方最富裕的國家是日本和台灣,日本人愛吃生魚片、活蝦、烤牛肉,因此,國民患心臟病與腸、胃癌症的比率為亞洲之冠;台灣近幾年肉類、魚類、蝦類的消耗量已經超越日本,所以心臟病、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比率正直線上升,引起社會的重視。
 
為了應付市場需求,商人貪圖豐厚的利潤,使用催促牲口快速成長的化學藥品注入動物體內,而這些「打針雞」、「打荷爾蒙牛」、「打肥豬素」最終都進入人的體內,大量的致癌成份累積在人體內,再也無法清除掉。無論是歐美或亞洲國家,幾乎人人都拚命貪饞地享受太多的肉食,無意中使自己加速走向死亡。
 
事實告訴我們,肉食的增加與疾病的發病率成正比。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烤雞烤鴨佐以佳釀美酒,這種大家認為人生的最高享受,其實是一種慢性自殺。所以奉勸大家,少食肉,或不食肉改為素食,是防治疾病的最佳途徑。
 
素食對我們人類來說,無論是維持身體健康或避免因果業報,都有莫大的利益。尤其素食還可以促進社會善良氣氛,因為素食者不願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置其他動物於死地,盡量避免殺生的機會,一個連動物都不肯傷害的人,必然不會去傷害別人;不只不會去傷害別人,還會進一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此由個人擴大到社會國家,能令社會安寧,世界和平。
 
現代社會提倡素食的人越來越多了,素食餐廳也如雨後春筍般林立。有人是為了宗教的理由,有人則是為了健康,更有人二者兼顧,一舉兩得。看了本書介紹這麼多吃素的好處,你還在等什麼呢?快改吃素食吧!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經文: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天道施張,自然糺舉,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本品為折伏眾生惡業,而示誨勉。首顯惡因惡果,令知畏懼。末勸端正身心,不忘功夫,以免敗悔。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上明五惡、五痛、五燒相生之禍。《嘉祥疏》曰:「展轉相生者,明三毒。不除惡,惡不絕,苦果不息。」又《會疏》曰:「五惡是因,勤苦是果。依果誡因,展轉相生,現(世)痛後(世)燒,相因而生故。」兩說俱明「相生」,但未詳明「輾轉」之義,淨影、憬興與望西明之。望西云:「初明惡生痛燒。次明燒生惡痛。」淨影云:「初明從惡生痛生燒。下明其從燒生惡生痛。」憬興同焉。是謂惡與痛燒,互相輾轉而生。惡生痛燒,故入惡趣。但惡趣眾生,三毒彌甚,故燒復生惡痛。如雞生蛋,蛋又生雞,彼此輾轉而生,何有已時。故下云「敢有犯此」,「此」者惡也。敢犯惡者,必當永劫輾轉於惡趣之中。故云「當歷惡趣」。「歷」者經歷。惡趣是作惡自招之果。故舉果相,以誡眾生令止惡因也。「或其今世」至「示眾見之」,明五痛也。乃現世之華報也。「被」者受也。「病」者疾病,諸業病也。「殃」者殃禍,水火之災、刑罰之禍等等皆是。作惡之人,於現在世,或生重病,或招災禍,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憂苦萬端,不能出離。故云「死生不得」。下云「示眾見之」者,顯此惡果,普令大眾,皆得見之。令知因果不虛,而生戒懼。下云「或於壽終,入三惡道」,乃後世之果報,明五燒也。「愁痛」者,憂悲苦痛也。「酷毒」,極慘之苦痛也。「焦」者,灼也,炙也,為火所傷也。「然」者燃燒。《會疏》曰:「燋然,獄火劇貌。自者,自業所感也。」故云「自相燋然」。
 
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淨影疏》謂上四句,乃「從燒起惡」。
 
「更相殺傷」等,據望西意,「是則燒生殺生惡也。」惡人在獄火中,痛極生瞋,互相傷殺。是則燒中,重復造惡,結怨成仇,故云「怨家」。互相報債,甲殺乙,乙復殺甲,故云「更相殺傷」。從微至著,愈演愈烈,無有窮期。故云「從小微起,成大困劇」。「劇」者,甚也,烈也,多也,增也。行惡不止,苦增不已,乃成大困,創重禍深,故云「成大困劇」,又《魏譯》作「久後大劇」。《淨影疏》曰:「身受勞苦,苦增不息,名久大劇。」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癡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天道施張,自然糾舉,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上重明三毒惡因,反復誡誨。
 
「皆由貪著財色」。多求無厭足為貪。貪心牢固曰著。《寶積經》云:「邪念生貪著,貪著生煩惱。」「財色」者,「財」指錢財貨物。「色」者色情,指男女間之情欲。《嘉祥疏》曰:「或貪財,或貪皮肉。」又云:「『皆由貪著』下,出三毒之過。貪著榮華,貪現在樂造惡。」「不肯施惠」者,不肯以財物施人也。《會疏》云:「貪欲雖多,以財色為大,故偏舉。不能施惠,慳吝之相也。」「各欲自快,無復曲直」,只求自利快心。不問是非曲直也。「癡欲所迫」,貪欲之心,實根於癡,故曰癡欲。《遺教經》云:「若有智慧,則無貪著。」故此經文明癡貪二惡。至於瞋毒,已見上段。「所迫」者,《會疏》云:「愛欲逼迫,常想欲境」也。是故損人利己,但慕「富貴榮華」,以求快意於當時。不願忍辱修善,積累福報於來日。於是威勢不常,隨即消滅。「天道施張,自然糾舉」。「施」者,張也。「糾」者,正也,察也,舉其非也。自然之理,法爾之道,謂之天道。《淨影疏》云:「天下道理,自然施立。是故名為天道施張。造惡必彰,名自糾舉。」《會疏》云:「今所言天道者,但是因果報應之報。」又云:「事已發者依法斷割之。事未發者審察之。是云糾舉。舉,示也。」「煢煢」,憂思也,無所依也。「忪忪」,心悸不安,驚惶失措也。「當入其中」者,《會疏》云:「煢煢者,單獨貌,獨生獨死故。忪忪者,心動也,驚惶貌。輪迴無間也。其中者,五道之中也。」又《淨影疏》云:「罪者歸之,無人伴匹。故云煢忪當入其中。」下云:「古今有是,痛哉可傷!」,表三毒所作惡因,定感痛燒之惡果也。
 
以上誡惡,下文勸善。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途憂怖苦痛之道。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上經文乃如來普勸聞經之人專精修善也。
 
「佛經語」通指捨惡修善、背塵合覺之一切法門。別則專指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淨土三經。其中第一,即本經也。「熟思惟之」,從聞而思也。「端守不怠」從思起修也。「端守」者,正守。如教奉行也。又憬興云:「端守者,匡邪守正故。」盡此一生,端守佛誨,終無懈怠,故云「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憬興曰「聖通佛僧。善,世出世法,是無上寶,故敬之。此則三寶也。仁愛慈悲,博濟眾民,故云仁慈博愛,所謂博愛濟眾也。」「當求度世」者,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普令一切眾生永脫虛妄生死。「拔斷生死眾惡之本」者,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輪迴六道,貪欲為本。生死苦海,智為能度。以智慧劍斬斷貪欲無明等煩惱,即是拔斷生死之本。如是則永離三途之苦。惡盡則痛燒俱息也。故云「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次勸端正身心,與善相應,世尊直指作善之第一著。「作善」淺釋為行善,究實則為「是心作佛」也。「端正身心耳目口鼻」,淺釋則為身端心正,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等也。深析之則「耳當自端」即為觀音大士反聞自性之耳根圓通也。大士不逐聞塵,返聞自性,是為端耳。如是演申,不逐色塵,返觀自性,是為端目。如是六根,不逐六塵,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為第一也。下云「身心淨潔,與善相應」,亦同具上之淺深二義。淺言之即身心離垢無染,身之所行,口之所言,意之所思,悉是善也。深言之始覺智妙契本覺理,才是「與善相應」。但應諦知,此第一之善,究竟不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更就本宗,第一之善,實即大勢至法王子之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一聲佛號,六根俱攝。即六根自端也。又靈峰大師「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心既是佛,六根自然悉皆是佛。故云「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自端」者,一聲佛號,六根自然端正也。自然「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善」者,「是心是佛」也。
 
品末重復勸勉,應棄欲止惡,安和專誠。「嗜」者,愛好與貪求也。「欲」者,《大乘義章七》曰:「染愛塵境,名之為欲。」「塵」,色聲香味觸五塵。此五者能起人之貪欲,故又名五欲。《智度論》曰:「五欲又名五箭,破種種善事故。」是故世尊勸誡眾生,「勿隨嗜欲」。且諸欲之中,婬欲之毒最深,故戒出家人首重斷婬也。若能離欲,則可「不犯諸惡」,是乃深勸諸惡莫作也。「言色」者,言語與容顏也。「和」者和祥。言和者,即四攝之愛語。色和者,慈光照人也。「身行」者自身之所行也。「專」者專一、專誠、專精。「當專」指應當專精行道。若就本經,則勸一向專念也。「動作」者,行動也。「瞻視」者,看也。「徐」者,和緩。故「動作瞻視,安定徐為」,即一舉一動,皆當安詳鎮定,從容不迫。「倉卒」者,匆促也,慌忙也。「諦」者,審慎也。作事慌忙,則必將失敗與後悔。所行不慎,則「亡其功夫」。「亡」者喪失也。「功夫」者,修持之功力。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淨土或問序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六→淨土或問序→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不可不讀

  問曰。淨土攝機誠乎其廣矣。愚不敢復議矣。然亦嘗聞有惟心淨土本性彌陀之說
。愚竊喜之。及觀淨土經論。所謂淨土者。十萬億土外之極樂也。所謂彌陀者極樂國
中之教主也。是則彼我條然。遠在惟心本性之外矣。果何謂耶。答曰。汝言局矣。不
識汝心之廣大而明妙者矣。楞嚴云。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
云。諸法所生惟心所現。安有佛土而不在吾心者哉。當知淨土惟心。心外無土。如大
海之現群漚。無一漚能外海也。惟心淨土。土外無心。猶眾塵之依大地。無一塵不名
地也。又當知先聖有云。惟此一心具四種土。一曰凡聖同居。二曰方便有餘。三曰實
報無障礙。四曰常寂光也。一凡聖同居土者。自分二類。初曰同居穢。次曰同居淨。
初同居穢土者。娑婆之類是也。居其中者有凡有聖。而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者惡
眾生即四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聖居二者。一實聖。即四果。辟支。通教六地。
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盡。報身猶有。皆名實也。二權聖。謂方便實報寂光土
中法身菩薩及妙覺佛。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等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
居。四趣共住。故云穢土也。次同居淨土者。且如極樂國。雖果報殊勝非餘可比。然
亦凡聖同居。何以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如經云
。犯重罪者。臨終懺悔念佛。即得往生。故知雖具惑染。亦得居也。聖居權實類前可
知。但以無四惡趣故名為淨。或曰。具明土相。復多不同。如無動界。雖是淨土。猶
有男女及須彌等。淨土既其不同。穢土亦應不等也。二方便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薩
證方便道者之所居也。何則若修二觀斷通惑盡。塵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
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有餘者。無明不斷也。名方便者。方便行人
之所居也。故釋論曰。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
也。三實報無障礙土者。無有二乘。純諸法身菩薩所居。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
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亦名果報國。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是也
。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故名真實無障礙土
。華嚴明因陀羅網世界是也。四常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
。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名其土者。
一法二義。普賢觀毘盧遮那住處名常寂光。前二土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
。即報佛所居。第四但是真淨。非應非報。法身所居。又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
光即般若。如世伊三點。不縱橫並別。名祕密藏。諸佛如來所遊居處。真常究境極為
淨土。由是觀之。所謂十方微塵國土者。惟吾心中之土也。三世恒沙諸佛者。惟吾心
中之佛也。知此則知無一土不依吾心而建立。無一佛不由吾性而發現。然則十萬億外
之極樂獨非惟心之淨土乎。極樂國中之教主獨非本性之彌陀乎。又當知惟此一心具含
十界。身土融通重重無礙。又當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生佛互現。念念交參。所以言
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中諸佛念念彌陀。又云。十方淨穢卷懷同在於剎那。
一念色心羅列遍收於法界。並天真本具。非緣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塵亦爾。故能一
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復互周。重重無塵無障礙。一時頓現非隱
顯。一切圓成非勝劣。若神珠之頓含眾寶。猶帝網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體等
。如此則方了。遷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剎那際內。又云極樂遍
在一切處。舉一而全收也。如帝釋殿上千珠寶網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
珠。雖珠珠互遍。此珠不可為彼。彼珠不可為此。參而不雜。離亦不分。一一遍彰。
亦無所在。極樂淨土即千珠之一。十萬億國亦各千珠之一。至若三乘人天。下至地獄
餓鬼畜生脩羅。一一無非千珠之一。阿彌陀佛亦千珠直示一珠。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
。亦見十方九界眾生。微塵剎海十世古今一印頓圓。無餘法矣。如上所引。皆佛祖聖
賢遞相發揚之明訓也。知此則知諸剎諸塵塵塵皆唯心之極樂也。一塵一佛佛佛皆本性
之彌陀也。復何疑哉
  問曰。既謂淨穢融通塵塵極樂。何娑婆獨不免於穢耶。答曰。凡夫業感即淨而穢
。佛眼所觀即穢如淨。豈釋迦報境而果穢哉
  問曰。含攝無餘。吾信惟心之大矣。圓融無礙。吾信惟心之妙矣。柰何尚滯迷情
。未離穢業。則吾惟心之土何由淨耶。答曰。心垢土垢。心淨土淨。故維摩經云。欲
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夫欲淨其心有。捨淨土之修法。他無能焉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十別解文義三  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序分二  初五句體。二列眾證
 
初五句證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疏】別解文義者。已知一題總意。未審經中。自始至終。為何等文。闡何等義。今乃章分句解。俾文字般若達乎實相。以有盡之言。略彰無盡故。
 
【演】文字般若者。略有三義。一者。文字從般若流出。故謂如來憫眾生迷昧。乃放般若真光。而覺照之。為說種種文字。因名文字般若也。二者。文字能生般若。故謂眾生依如來言教。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遂名文字般若也。三者。文字即是般若。故謂一文一字。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當體即是解脫相。故名文字般若也。然此三義。自是泛論。若約如來果上說者。則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即是如來大智慧光明。故名文字般若也。
 
達乎實相者。即所謂從文字起觀照。從觀照證實相也。又復智者頓能隨文成觀。知文字性離。不著文字。亦是達乎實相也。
 
【疏】於中分三。今屬序分。序者敘也。又緒也。未入正文。先敘列此經之端緒也。有證信發起二序。今唯證信。凡證信者。皆以六種成就。今順文便。均其繁簡。且分為二。先明五句。後明列眾。合之成六。玆復例前統括大意。次乃離釋。言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彼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之祇園也。蓋是佛示阿難故。如是我聞有三義。一斷疑故。二息諍故。三揀邪故。
 
【演】證信者。以六種成就。堪為證據。使聞者不疑。故大論第四問曰。何不直說般若。而言舍衛等。答。說時方人。令人信故。發起者。如楞嚴。誤墮婬室。觀經。闍王弒逆。各有因緣。為之發起也。
 
言五句者。但以詮義究竟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均其繁簡者。五句分為五科。失之太簡。列眾立之為六。失之太繁。今合五句為一科。則簡者非簡。列眾與五總對。則繁者不繁。
 
【鈔】文字般若。謂般若無言。賴言而顯。故佛以文字說經。今還以文字解釋。然文字性空。即是實相。故三種般若。相為融通。不礙文字也。略彰者。言不盡意。故云略也。
 
【演】般若無言賴言而顯者。古云。道本無言。因言顯道。經云。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故。而亦可說。此之謂也。文字性空即是實相者。維摩天女云。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一切諸法。是解脫相。三種般若相為融通者。從實相般若。流出文字般若。從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從觀照般若。契實相般若。然而全性成修。實相即觀照。全修即性。觀照即實相。文字性空。文字即實相。不離文字。實相即文字。依解成行。文字即觀照。全行契解。觀照即文字。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也。
 
【鈔】六種成就。分合二科者。例如五蘊六根。或合色開心。或合心開色。隨其所宜。無定法也。
 
【演】例如五蘊三句。世間諸法。不出色心。如來為迷心不迷色之人。則合色開心說五蘊。為迷色不迷心之人。合心開色說六入。為心色俱迷之人。心色俱開說十八界。是隨其所宜也。
 
【鈔】佛示者。智論云。佛涅槃時。示阿難言。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國某地。蓋是遵佛遺敕故。
 
【演】佛涅槃時示阿難者。世尊臨涅槃時。阿難心沒憂海。阿菟樓馱。教令問佛四事。一佛滅度後。以何為師。二。依何法住。三。惡性比丘。如何擯斥。四。一切經初。當安何語。佛答阿難。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嘿而擯之。一切經初。應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某國土。與某大眾。非獨我法如是。三世諸佛經初亦然。
 
【鈔】斷疑者。阿難結集時。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來。今曰如是我聞。三疑頓釋。息諍者。曰我聞。則非臆見自作故。揀邪者。曰如是。則異外道阿憂故。如佛地論云。如是之法。我昔曾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亦息諍義也。
 
【演】三疑頓釋者。曰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則非佛重起。述佛成言。則亦非阿難成佛。亦非他方佛來。故頓釋也。異外道阿憂者。外道一切經初。皆安阿憂二字。以阿者。無也。憂者。有也。外道所詮。不出有無。故曰阿憂。又阿憂者。吉也。經初安吉。則自始至終。吉無不利故。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者。阿難結集法藏。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如一器水。傳于一器。不增一滴。不減一滴。無有增減異分過失。故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也。
 
【疏】如是者。信成就也。如智論中說。又二字復為二義。有多種解。若以宗揀定。約當宗。則一心不亂曰如。唯此無非曰是。
 
【演】以宗揀定者。多解並陳。從違莫決。隨宗以定。則無異詞也。
 
【鈔】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曰。如是者。信順之辭也。故世人允可。亦曰如是。復二義者。又離如是二字各釋也。
 
【演】智論佛法大海信為能入者。釋論第二。問曰。諸佛經。何故初稱如是。答。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無信不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
 
肇公如是信順之辭者。肇公維摩疏云。如是。信順之辭也。信則所言之理順。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
 
【鈔】多解者。有以聖人說法。但顯於如。唯如為是。如劉虯所說。有以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之稱。如生公所說。有以如來順機為應名如。眾生無非為感名是。如融公所說。有以實相之理。始終不異名如。如理而說名是。如天台所說。有以如為真空。是為妙有。敵破外道斷常二見。如清涼折衷諸家所說。餘說尚多。恐繁不引。以上各有意義。小異大同。並無相礙。
 
【演】但顯于如唯如為是者。除諸法實相外。餘皆魔事也。此約所詮之理釋。
 
當理之言。無非之稱。是約能詮之文釋。
 
順機為應者。如經云。為應聲聞人。說應四諦法。為應緣覺人。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應菩薩人。說應六波羅密法也。無非為感者。若眾生機器不淨。不能感佛。如澄潭始能現月。濁水不能現也。此約感應釋。
 
始終不異者。實相之理。迷時不減。悟時不增。迷時不染。悟時不淨。如如不動。故名如也。如理而說者。謂如實相理。為人演說。無別異說。故曰是也。此雙約能詮所詮釋。
 
如為真空。是為妙有者。即有之空。為真空。此破虛無之斷見。即空之有。為妙有。此破實有之常見。此約破邪釋。
 
並無相礙者。能詮之外。無所詮義。所詮之外。無能詮文。則能詮不磚所詮。所詮不礙能詮。眾生無機。佛不說法。淨機感佛。乃顯言詮。則能所詮。不礙感應。感應。不礙能所詮。又應機說法。顯示真宗。敵破邪外。則前二。又不礙破邪也。
 
【鈔】以宗揀定者。如是二義。隨宗以定。今此經宗乎一心。良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一心。則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又此一心。四過離。百非絕。故名曰是。異此所明。不得稱是。
 
【演】非生非滅者。謂本自不生。今何有滅也。又論云.隨妄不生。約治不滅。修起不生。處染不滅。無去無來者。謂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也。又經云。不來不去。如是而來。不動不起。如是而去。湛然者。如淨琉璃。內外明徹。即所謂一道清淨。染污不得也。常住者。不遷不變。無起無滅。即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也。四過百非者。有。無。雙亦。雙非。為四過。于四句中。隨舉一句。復具四句。成一十六句。通過去未來。則成四十八句。又約已起未起。合為九十六句。連根本四句。共百非也。
 
【疏】我聞者。聞成就也。我者自我。聞者親聞。自我親聞。非私淑故。非讀古故。
 
【演】讀古。疏鈔事義中詳明。
 
【鈔】自我親聞者。自揀非己。親揀非面。蓋是己躬面受之說也。私淑者。孟子云。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釋曰。以孟子非親見孔子。乃受業孔子之後人。而私其道。以善其身者也。讀古者。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人以為所讀者。古人之糟粕耳。釋曰。以桓公非面對古人。古人已往。為徒讀其遺言者也。今阿難躬逢至聖。非私淑也。合上自我。阿難耳耹至教。非讀古也。合上親聞。自我親聞。今以告眾。便應信受。更復何說。
 
【疏】聖人無我。今何稱我。智論有三。一隨世間故。二破邪見故。三不著無我故。以是三者。不礙說我。又法身真我。亦得稱我。
 
【演】聖人無我者。既名曰聖。則生佛依正鎔融。總攝一切對待。盡淨無餘。何得有我。
 
【鈔】此下復分我聞為二。離釋同前。一云隨世間者。謂世法中說我。非第一義中說我。隨順世間而說。無有實體。則不乖於第一義也。
 
【演】非第一義中說我者。第一義。對二諦說。一塵不立。真諦也。萬法齊彰。俗諦也。真俗不二。中道第一義諦也。第一義中四相頓空.何有我相而云我耶。
 
【鈔】二云破邪見者。謂邪我。慢我。名字我。世俗人具前二我。學道人具後二我。聖人唯最後我。順俗稱我。但是名字。實無邪慢。故然過咎。
 
【演】邪我者。或計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從邪師訓誨。妄計而生。分別我也。慢我。則不因師教而成。生來即有。俱生我也。名字我者。謂既無見我橫計主宰。復無慢我俱生主宰。但隨世流布說名為我。則但有名字。而無實體也。
 
世俗人具前二我者。以未達我空。無名字故。學道人具後二我者。見道學人。雖斷分別邪我。我慢猶存。若盡理而言。未至八地。俱生我執。猶現行故。聖人唯最後我者。聖人斷盡二障。達二無我理故。
 
順俗稱我但是名字者。謂阿難尊者。至結集時。尚破同體見慢之我。豈有界內二種我耶。為傳化故。乃順世俗。立名字我。有何過咎。
 
【鈔】三不苦無我者。諸聖人知一切法空實相無我。而不著空。不著無我。又瑜伽有四義。大略同此。第三義言。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則生怖。故不著無我。又觀經疏云。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
 
【演】知一切法空而不著空者。經云。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雖行于空。而植眾德本。是也。知實相無我而不著無我者。經云。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也。引瑜伽觀經二段。是證明第三不著無我之故也。瑜伽言。無我。則無人修學。觀經言。無我。則無人傳化。自利利他。二皆不就。故不著無我。
瑜伽有四義者。瑜伽第六云。略由四義。故稱我聞。一為世間語便易故。二為隨順世間故。三為斷除怖畏。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生佈畏故。四為宣說自他得失。令生決定信解心故。
 
【鈔】法身真我者。約本而言。阿難亦通法身我也。以無我法中。有真我。即法身我。如涅槃常樂我淨之我。何礙於無我。
 
【演】阿難亦通法身我者。法華有本跡二門。若就跡門。則阿難但證偏真。若約本門。則阿難久證法身。經云。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是也。以無我中有真我者。因二無我。乃得真我。所謂唯心相滅。心體不滅。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也。常樂我淨者。是涅槃四德。不遷不變曰常。離二死苦曰樂。具八自在曰我。三惑淨盡曰淨。
 
【疏】聞者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大乘中三。始教無聞。終教聞。而不聞。頓教無聞不聞。
 
【演】耳根發識者。耳根是色法。即第八親相分。具執受二義。是白淨無記性。識乃心法。即第八見分。三性皆具。與根不同。如楞嚴以門喻根。以人喻識。不同明矣。發者。生起之意。具八種緣。方得生起。即所謂耳識唯從八也。八者。一空。二根。三境。四作意。五分別依。六染淨依。七根本依。八種子也。
 
廢別從總云云者。謂小教云。聞者耳根發識。聲在可聞處。是則應云耳聞。何云我聞也。蓋以我有主宰之義。為六根六識之總。今廢根識之別。從主宰之總。曰我聞也。
 
始教無聞三句。聞。即是有法。無聞。即是空。今始教是談一切法空。故無聞。終教雙照二邊。故聞而不聞。此處影略不聞而聞句。蓋即有而空。即空而有。正是雙照二邊中道也。頓教雙遮二邊。故無聞亦無不聞。無聞。是遮有。無不聞。是遮空。正是雙遮二邊中道也。
 
【疏】約當宗。則傳法聖人。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也。
 
【演】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者。我即是有。無我即是空。我無我不二。是即有而空。即空而有。即二邊之中道也。又空處全有。有處全空。離二邊之中道也。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非法身真我而何。
 
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者。根境若異。則兩皆是有。根境若一。則二俱成空。今非一非異。則空有雙遣。即是頓教雙遮中道也。然非一。則異存。非異。則一存。則空有雙存。又即是終教雙照中道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非妙耳而何。
 
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者。娑婆是此岸。極樂是彼岸。若無障礙。則此不礙彼。彼不礙此。彼此俱存。是為雙照法門。所謂究竟寂光。不越凡夫一念。三塗劇報。全居極聖自心也。又若無障礙。則何分此岸。何分彼岸。彼此兩亡。是為雙遮法門。所謂黑暗女。功德天。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也。
 
【鈔】廢別從總者。以不云耳聞。而云我聞。良繇我則統收諸根識等。以總該別。故云我聞。始教等者。若云我既無我。聞亦無聞。是大乘初門。始教意也。
 
【演】聞亦無聞是大乘始教者。大乘始教。第二時空宗。依諸部般若。談一切法空。內無能聞。外無所聞。方曰真聞。故曰尊者無說。我乃無聞。是真說真聞也。
 
【鈔】若云從緣故空。不壞假名。即不聞而聞。聞而不聞。終教意也。
 
【演】從緣故空。不壞假名者。因內根引生外塵。則塵無自性。因外塵引生內根。則根無自性。從緣故空也。經云。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于交蘆。是也。又因根有塵。則不壞塵相。因塵有根。則不壞根相。不壞假名也。如云如幻非實。則心境雙忘。不無幻相。則不壞心境。是也。不聞而聞聞而不聞者。不壞假名。不聞而聞也。從緣故空。聞而不聞也。不聞而聞。即空即有。聞而不聞。即有即空。中道之義。此大乘至極之理。曰終教也。
 
【鈔】若云能所雙寂。無聞不聞。離念頓顯。頓教意也。
 
【演】能所雙寂無聞不聞者。從緣故空。緣生。顯無性也。緣生為能顯。無性為所顯。不壞假名。無性顯緣生也。無性為能顯。緣生為所顯。緣生無性。以無性奪緣生也。無性生。以緣生奪無性也。互奪兩亡。則能所雙寂。又緣生奪無性。不聞不可得。無性奪緣生。聞亦不可得。則無聞無不聞矣。此是舊解。今復解云。能即是第八轉相。所。即是第八現相。以業識頓空。故雙寂。聞與不聞。皆生滅相。既無業識起滅。何有聞與不聞也。離念頓顯者。聞與不聞。皆妄念分別。今既雙遮。則一念不生。全體顯現。不歷階級漸次。頓教意也。此是舊解。今云。離念頓顯有二義。若離分別麤念。與無分別智相應。得見法身。名隨分覺。若一念相應。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名究竟覺。蓋以頓教雖無漸次。而不無前心後心。則其所離之念。自不無麤細。而所顯之理。亦不無分滿也。
 
【鈔】我無我者。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即法身故。根境者。聞說阿彌陀佛。能聞所聞。非一異故。娑婆極樂者。所謂娑婆依正。全處極樂之自心故。以此經分攝於圓。應歸法性故。
 
【演】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者。生即我。即凡夫之有。不生即無我。即二乘之空。此二不二。即法身真我故。
 
能聞所聞非一異故者。根境歷然不壞世諦。故非一。根麈同源同歸性海。故非異。古云。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是也。
 
娑婆依正全處極樂之自心者。自心即是法界。法界之中。無所不攝。則娑婆依正。攝無不盡。天台云。以檀為法界。則一切法趣檀。依正之攝歸極樂。其理亦然古云。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毘盧心土。不離下凡之一念。法界圓融。頭頭涉入。不相障礙故。
 
分攝于圓應歸法性者。恐有難云。前說五宗。分有。空。法相。法性。圓融。終頓。判歸法性宗。圓教。判屬圓融宗矣。今既攝于圓。應歸圓融。何故歸法性耶。答。誠如所問。但法性之與圓融。分之為二。合之為一。以事事無礙之圓。雖不同事理無礙之終頓。實離事理無礙之法性外。無事事無礙之圓融。以同一了義大乘。可合可分故。今據可合之義。歸法性也。
 
【疏】或疑佛成道久。阿難方始出家。何得俱言我聞。古謂有四義故。曰聞無礙。又阿難有三。或聞不聞。亦無礙故。
 
【鈔】疑者。佛成道已歷年二十。阿難出家。又十年。方命為侍者。雖親侍佛。而三十年前。佛所說經。何得俱稱我聞。古答四義者。一展轉聞。如報恩經言。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邊聞。或諸天子說。如涅槃經。乃弘廣菩薩之所流通故。
 
【演】弘廣菩薩之所流通者。涅槃第四十云。佛告文殊。阿難比丘。是我之弟。給事我來。二十餘年。所可聞法。具足受持。喻如瀉水。置之一器。是故我今顧問阿難為在何所。欲令受持是涅槃經。善男子。我涅槃後。阿難比丘所未聞法。弘廣菩薩當能流布。
 
【鈔】二者佛重說。如報恩裡言。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三所未聞經。請佛重說故。
 
【演】阿難求三願者。一願不受佛故衣。二願不隨佛受別請。三願二十年前所未聞經。請佛重說。
 
【鈔】三者阿難自通。如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眛。所未聞經。自能憶持。涅槃亦云。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故。
 
【演】得法性覺自在三昧者。覺了法性。從性起覺也。法性豎徹三際。三際之法無不覺。法性橫遍十方。十方之法無不覺。于法性海中。普覺一切。得大自在。曰法性覺自在三昧也。涅槃下。引證可知。
 
【鈔】四者清涼折衷上三。言阿難乃大權菩薩。影響弘傳。如不思議境界經言。舍利目連。乃至阿難等。皆大權菩薩現聲聞身。何滯於跡。言不聞也。
 
【演】影響弘傳者。天台釋法華經。言聞經眾有發起。當機。結緣。影響。四眾。影響眾者。謂往古諸佛菩薩。隱其圓極之果。亦同機眾。匡輔法王。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也。
 
【鈔】三阿難者。一名歡喜。結聲聞藏。二名喜賢。結緣覺藏。三名喜海。結菩薩藏。則阿難以大神力。隨機示教。是知一代時教。此阿難不聞者。彼阿難聞之。又何聞與不聞而為礙也。
 
【演】三阿難者。聖人無名。名因事立。聲聞斷見思正使。得出三界。得大歡喜。故結聲聞藏名曰歡喜。緣覺進侵習氣。賢于聲聞。故結緣覺藏名曰喜賢。菩薩進斷無明。悟入法海。故結菩薩藏名曰喜海。
 
【疏】一時者。時成就也。師資相合。當時說聽事畢。即名一時。以說聽無定故。不言某年月日者。十方時分不一。兩土正朔不同故。約當宗。則即說聽頃。心境泯。凡聖會。依正融。一多等。此諸二法。皆一之時。名一時也。
 
【演】古人釋一時。都謂機應合一之時。亦是諦智合一之時。故云一時。今師資相合下。是言機應合一之時。約當宗下。是明諦智合一之時也。
 
心境泯者。謂心境雙消。歸聖現量。然凡聖猶分也。凡聖會者。聖凡情盡。唯妙覺明。然依正猶二也。依正融者。情器體融。同歸法界。然一多猶在也。一多等者。一多相即。無礙圓融。究竟圚圓滿矣。以上從狹至廣。融成一味為一時也。
 
【鈔】說聽無定者。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於餘一切悉無障礙。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 一時也。
 
【演】陀羅尼此翻總持。有多字。一字。無字。之別。多字。如諸經密咒。一字。字。無字。即無相妙心。今之所云。指無字也。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者。以既得無相妙心。剎那普融三際。一字攝法無遺。一切法門說無不盡也。
 
得淨耳根者。眾生循聲流轉。分別外塵。穢耳根也。聖人脫粘內伏。發本明耀。淨耳根也。於一剎那悉無障礙者。以既淨耳根。則心聞洞徹十方。洞徹三際。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無不知也。古云。在眼時。如千日。萬象不能逃影跡。在耳時。如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是也。
 
說者神力延促二句。出上文說聽多少之所以。說者延一日為一劫。則說者時少。聽者時多。說者促一劫為一日。則說者時多。聽者時少。又聽者根利。則說者時多。聽者時少。以一心入於語義。不覺時長故。聽者根鈍。則說者時少。聽者時多。以不得法味。身體在座。多有疲倦。覺時長故。
 
古謂下。引例。凡夫。二乘。及三賢菩薩。以事識見佛。故見應身。年歲則短。在世八旬。即入涅槃。成道以來。始經四十餘年。登地菩薩。以業識見佛。故見報身。永不滅度。成道以來。經塵點劫。各各不同故。
 
【鈔】十方時分者。以十方遍於橫豎。豎則該乎天上。四天一日。人壽五旬。橫則偏乎四洲。贍部三更。俱盧日午。不可定也。兩土正朔者。歲首之日。名為正朔。震旦五天。不相統屬。周正建子。夏正建寅。彼時震旦屬周。而佛在舍衛。舍衛建寅。乃用夏正。則五天正月。震旦三月。五天二月。震旦四月也。亦不可定。故止言一時也。
 
【演】周正建子夏正建寅者。謂周時以斗柄初昏。建子之月為歲首。夏時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為歲首也。一取天開於子之義。一取人生於寅之義。
 
【鈔】心境者。一心不亂。無能念所念故。凡聖者。與諸上善人。同會一處故。依正者。佛及水鳥樹林。同說妙法故。一多者。一佛說經。六方齊讚故。如上種種二法。皆成一味。即以此時為一時也。
 
【演】心境者下。約當宗。以一心不亂為宗。一心不亂。則內無能念之心。外無所念之境。能所雙消。泯然無跡故。諸上善人同會一處者。一處。指一心也。若聖若凡。全歸一心。無有高下故。佛及水鳥同說妙法者。以一心中。情與無情。同成正覺。熾然說。無間歇。一說一切說故。一佛說經六方齊讚者。以一心中。不見彼佛此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同一法性故。
 
【疏】佛者。主成就也。佛義解見前文。以是一期眾生所共宗故。名之曰主。又六種成就中。最為主故。
 
【鈔】共宗者。佛出世為一期。一期之中。六凡三聖。一切眾生。同所宗主。如萬姓百辟。歸一人故。六成就申主者。望前。則際主之會成時。聆主之語成聞。受主之教成信。望後。則主之所居成處。主之所化成眾。是六種共成。而歸重於佛。亦言佛便周意也。
 
【演】際主之會成時者。時。非別時。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也。法王不作。嘉會難成。不得成時故。
 
聆主之語成聞者。耳聞法音。心契妙理。曰聞。慧日不升。圓音不演。眾生曠劫皆成聾瞽。不得成聞故。
 
受主之教成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曰信。佛不垂教。心迷塵境。信自何生。縱有信從。皆墮邪見。非正信故。主之所居成處者。處非他處。乃法王轉法輪之處也。聖人到處。成邑成都。法王不住。不成住處故。
 
主之所化成眾者。聞經之眾。賢聖之眾也。佛未出時。各趣異道。盡墮邪宗。因蒙佛教。轉邪歸正。方成聖眾故。
 
【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處成就也。在者。天台謂在即住意。別之有四。曰天住。梵住。聖住。佛住。隨宜佛住。乃至天住。實則佛身無在無不在。
 
【演】別之有四者。若據經文。但云佛住。天台乃別之為四者。略有二義。一者欲顯能住心法故。謂他人唯論身住。不明能住心法。則抑極聖同凡夫住。而況復凡聖各各有於能住之法。不可不知也。二者欲顯如來無法不住故。謂佛住既勝。則無法不住。為引物故。且就世善。略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於出世中。略指小大攝一切法。故言聖佛也。
 
【鈔】在即住者。大品論。明佛在某所。已而言暫在久住。總成在意。今謂無論久暫。但就當時說經之處。即名為在。如天子所至。即名行在也。四住者。佛攝眾生。隨宜而住。或現天住。謂六欲天因。即以施戒善心住。或現梵住。謂初禪至非想因。即以四無量心住。或現聖住。謂三乘因。即以三三昧住。或現佛住。即以首楞嚴百八三昧。力無畏不共住。上三隨他意住。後一隨自意住。
 
【演】或現天住下。四住中皆明因果。而所住法。正在於因。所謂如來以攝物故。示現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舍衛城。為物示現四無量心。示三三昧。即梵法聖法。住舍衛城。此皆如來隨他意住。若隨自意。即以楞嚴至不共等。住舍衛也。
 
初禪至非想是果。四禪八定是因。而云四無量心住者。以單修八定。不生色無色界。必用四心為熏禪功德。定與功德具足方生八天。故云四心也。  三三昧者。即空。無相。無作也。百八三昧。即首楞嚴三昧。寶印三昧。師子遊步三昧。乃至百八離著虛空不染三昧。詳如智度論說。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如實力。二業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四無畏者。一得總持無畏。二得知根無畏。三得決疑無畏。四得答報無畏。十八不共者。一身業無失。二口業無失。三意業無失。乃至十八。知未來無礙。謂之不共者。不與二乘共也。
 
【鈔】問。佛何以天住。答。屈至尊在至劣處。為度生故也。無在無不在者。體寂寥。故無在。體圓通。故無不在。華嚴云。佛身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亦爾。遍一切法。遍一切眾生國土。非至非不至。即此意也。然則佛在舍衛。以就劣機。故名天住。如實而論。即舍衛名梵住聖住佛住。亦何不可。
 
【疏】舍衛。梵語。亦云室羅筏悉底。華言聞物。以德名故。一云聞者。以人名故。
 
【鈔】德者。以國豐四德。一者塵德。五塵之境。多美麗故。二者財德。七寶珍奇。無弗有故。三者聖德。三藏聖法。皆具足故。四者解脫德。人多解脫。不染欲故。以是譽動五天。名聞物也。以人名者。多賢人故。國以人為重故。
 
【疏】祇樹給孤獨園者。梵語祇陀。亦云逝多。言祇者。省文也。此云戰勝。給孤。表德。即須達多。園者。梵語僧伽藍摩。此云眾園。安眾僧故。蓋祇陀施樹。給孤買園。兼二為名。故云祇樹給孤獨園也。
 
【鈔】戰勝者。波斯匿王太子生時。王與外國交戰得勝。喜而立名。須達多者。梵語。此云樂施。勝軍王大臣也。喜樂行施。遂成令名。給孤獨者。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今但無倚無養。即名孤獨。偏言孤獨者。孔恩周急。岐政先煢。非不普慈。有緩急故。眾居曰園者。林蔭清幽。學道之人。應棲止故。施樹買園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本舍衛人。初未知佛。為娉婦故。入王舍城。因珊檀那見佛生信。請歸舍衛。佛令身子選眾居處。得祇陀園。長者問價。太子戲答。金布地滿。即當賣與。長者布金。太子感歎。遂與易地。地所有樹。并以施佛。因立精舍。長者太子交相發心。成此美事。故雙標也。
 
【疏】若喻當經教理。各有所表。如法華華嚴釋例。
 
【鈔】喻當經者。如舍衛國。國之勝。表此淨土法門。廣大宏遠。法之最上故。即慈恩言。王舍城。城之勝。城勝餘城。表法華法勝餘法故。下皆例此。祇樹。樹之勝。表淨土蔭蓋眾生。永離熱惱故。給孤園。園之勝。表淨土安隱眾生。恒受諸樂故。祇陀太子。種之勝。表淨土生者。畢竟成佛。紹隆佛種故。須達長者。人之勝。表淨土生者。入正定聚。俱上善人故。如華嚴種種表法。以顯一、心。皆此意也。
 
【演】法華法勝餘法者。五時極唱。最後極談。非兼但對帶。純一圓教故。
 
舍衛國之勝者。以國豐四德。譽動五天。淨土法門。廣大宏遠者。帡包幽顯。統括聖凡。國豐萬德。聲震十方故。祇樹樹之勝者。以扶竦暢茂蔭蓋清涼。淨土眾生。永離熱惱者。佛以大慈。普覆一切。離生死惱。永得清涼故。
 
給孤園之勝者。以受用自在。適悅人心。淨土安隱受樂者。寒暑不遷。壽命無量。涅槃寂靜。得大解脫故。
 
祇陀種之勝者。以位超百寮。紹居九五。淨土紹隆佛種者。皆不退轉。多有補處。不滯化城。直至成佛故。
 
須達人之勝者。以能具十德。足以長人。淨土入上善會者。永離凡外邪定。不定。得入正定賢聖等侶故。
 
【疏】稱理。則自性洞徹十方。是阿難聞佛義。自性不離當處。是佛在祇園義。
 
【演】自性洞徹十方者。若云阿難聞佛。則眾生皆背佛。若云佛在祇園。則自己卻成魔。非真聞佛也。非真佛在也。今十方是佛法身。自性洞徹十方。則一代時教。無有不聞。是真聞也。當處。即今顯現自性。不離當處。則法性湛然。不遷不變。是真佛在也。
 
【鈔】心聞洞十方。則慶喜現今方結集。真佛屋裏坐。則釋迦原不住西乾。反聞自聞。反佛自佛。當知祇園一會。儼然未散。豈獨靈山。
 
【演】經云。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古云。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屋裏坐。
 
反聞自聞者。以眾生循聲流轉。向外奔馳故。反佛自佛者。以眾生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故。
 
儼然未散者。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至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處。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二列眾證三  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人天眾
 
初聲聞眾三  初明類數。二表位德。三出名號
 
初明類數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自此而下。至諸天大眾俱。眾成就也。與者共義。大者揀小。具有三義。謂大。多。勝。異餘比丘故。佛地亦具三義。比丘。梵語。此云有三。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惡。僧者。梵語。具云僧伽。不言伽者。省文也。此云眾和合。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目連。舍利。五人弟子。共合成故。上明類屬聲聞。下明數有若干也。俱者。合上共義。
 
【演】具有三義者。蓋以華言大者。梵曰摩訶。乃含三義。謂大。多。勝.故須就本三義釋之。 僧伽有四種。一有羞僧。持戒無違。二無羞僧。三業不淨。諸惡並行。三無知僧。雖不破戒。根鈍無慧。不知重輕。四真實僧。四果四向。學無學人也。有羞真實。得共羯磨。同聞證信。唯取無學。
 
眾和合者。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
 
三迦葉。是兄弟三人。昔共起剎。今連枝也。目犍連。此云萊根。姓也。舍利弗。此云身子。名也。姓拘栗陀。
 
【鈔】共義者。天台以七一釋共。謂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一也。佛與大眾共居祇園。是經正意。廣之如上。揀小者。明非初心比丘。即下所稱長老等是也。大多勝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超出九十六種之上。非劣器也。名勝。皆小乘中極也。
 
【演】以七一釋共者。七種一故。方成共義也。
 
判已屬生酥。且從本說。七在三藏。同感佛時。同鹿苑處。同一切智心。同別脫
戒。同三十七道。同無漏正見。同有餘解脫。昔同七者。今日同聞。
 
天王敬仰者。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等。內典、謂三藏十二部。外籍。謂四韋馱十八經等。
 
【鈔】佛地三義者。一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故名為大。二皆得無學果位。故名為大。三皆得小果已。趨大菩提。故名為大。則通大乘言也。
 
【演】波羅密多。此云到彼岸。今最極利根。到百行至極之處也。如布施。則財法無畏。以至三輪空寂。持戒。則不破不漏。乃至戒相都空。般若。則人法俱空。乃至空亦不立。此大乘種性也。皆得無學果位者。研真斷惑。曰學。真窮妄盡。曰無學。今皆得阿羅漢無學果位也。皆得小果趣大菩提者。既成四果。復回心向大。發大菩提心也。則通大乘言者。謂上大多勝三義。止就小乘言耳。今佛地三義。則是通大乘言也。
 
【鈔】比丘三者。一乞士。謂乞食乞法。乞食。則離四邪命。合四正命。無事經營。不勤畜積。萬緣頓息。一志清修。僧宜以此活命。故曰乞食資身也。乞法。則參師訪友。懇苦翹誠。詢求妙法。期成聖果。故曰乞法資心也。二怖魔者。若人發心出家。魔王聞之。生大怖畏。以魔樂生死。出家離欲。趨向無生。魔失黨與。生怖畏故。三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斷絕故。或加淨戒。淨命。則成五義。今三義者。以乞食攝淨命。以破惡攝淨戒故也。眾和合者。四人以上。多至無量。悉皆同一羯磨。不相違諍。如水乳合。名和合眾。
 
【演】四邪命者。合藥種植田園。名下口食。仰觀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語。名方口食。咒術卜算。名維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淨乞士也。九十八使者。見思惑也。見惑有八十八使。以五鈍五利。對苦等四諦。苦下全具。集滅除三。謂身見。邊見。邪見。道除二。謂身見。邊見。上界不行嗔。思惑有十使。謂欲界貪嗔癡慢。上二界各有貪癡慢。共九十八也。
羯磨。此云作法辦事。謂行籌相向說也。水乳之乳。非人乳牛乳。水中自有乳。唯鵝王能辨。
 
【鈔】三迦葉者。一優樓頻螺。於火龍窟。有五百弟子。二伽耶。於象頭山。有三百弟子。三那提。於希連河。有二百弟子。後皆歸佛。故有千眾。目連舍利者。二人共有二百五十弟子。亦來歸佛。成千二百五十人也。一說度耶舍等五十人。及陳如等五人。共成此數。
 
【演】優樓頻螺。此云木瓜林。為瓶沙王師。有五百弟子。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二人共五百弟子。佛入迦葉窟。毒龍放火。佛收毒龍。住於缽內。乃至十種神變。迦葉雖靚。執猶未改。曰瞿曇雖神。不如我道真。佛言。汝若不捨邪見。令汝長劫受苦。聞已。頭面禮佛求悔。乃告弟子。各隨所宜。我願皈依佛也。乃至五百弟子。皆聞善來。鬚髮自落。得成沙門。乃各以事火術具。投之於水。隨流而下。二弟見之。亦皆皈佛。
 
【疏】獨舉千二百五十人者。以常隨故。
 
【鈔】常隨者。謂佛出世間。所度羅漢比丘。甚多無量。何獨舉此。以此千二百五十人者。最先歸佛。又常不離佛。直至佛滅。故獨舉也。其他散在四方。雖千里面談。而據跡成文。常法應爾。如仲尼之門。賢達之士。蓋三千焉。而獨舉七十子者。以久在泗濱。相依陳蔡。亦常隨故。
 
【演】常不離佛者。以千二百五十人。未見佛前。各脩異道。久受勤苦。空無所獲。一遇如來。便得道果。感佛恩深。常隨侍佛。為同聞眾也。
 
千里面談者。唐李世民。為秦王時。在軍中。使房玄齡入朝奏事。高祖笑曰。玄齡為吾兒奏事。雖隔千里。猶如面談。泗濱謂泗水之濱。有杏壇在焉。是孔子講學處。久在泗濱者。謂平居共事。相依陳蔡者。謂患難不離也。
 
二表位德
 
【經】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疏】上句表位。下句表德。大者。揀餘小聲聞故。梵語阿羅漢。此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即前乞士怖魔破惡果也。知識者。聞名欽德曰知。現形敬奉曰識。一云見形為知。見心為識。一云知即是識。亦可眾中知識。為眾導故。
 
【鈔】揀餘者。初果至四果。皆聲聞位。今曰大阿羅漢者。表是四果聲聞也。應供者。凡夫無德。前三果有德而未大。未名應供。今梵行已立。超出三界。應受人天供養故。俱舍云。供養阿羅漢。得現在福報。是人天植福之良田。受施無慚。故曰應供。始焉持缽。期福眾生。今已證道。理應受供。云乞士果也。然佛亦名應供。羅漢局於人天。佛。則人天聲聞緣覺菩薩所應供也。殺賊者。煩惱劫功德財。傷智慧命。前三果見惑雖斷。思惑尚存。今斷思惑七十二品俱盡。如亂流悉殄。天下太平。故曰殺賊。始焉以惡為敵。今惡已滅。云破惡果也。
 
【演】斷心惑七十二品者。思惑分三界九地。共九九八十一品。若初果則全未斷。於第二向中。斷欲界前六品。即證二果。於第三向中。斷欲界後三品。即證三果。然尚有上八地七十二品在。復於四向中斷盡。方成四果阿羅漢也。
 
【鈔】無生者。凡夫生死無量。初果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三果不來欲界。猶生色界。今生緣已盡。不受後有。故曰無生。始焉願出生死。令魔起怖。今證無生。云怖魔果也。
 
【演】初果七返二果一生者。欲界九品思惑。上上品。潤二番生死。上中。上下。中上。三品各潤一生。中中。中下。二品同潤一生。下上。下中。下下。三品同潤一生。故初果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也。
 
【鈔】聞名現形者。是親疏一對。知者耳聞則思慕願見。識者目擊則奉事不違也。見形見心者。是淺深一對。知者則面對光儀。識者則神交意地也。如二僧覲佛。其一道亡。佛以亡者為先見我。即見心之謂也。
 
【演】二僧覲佛者。昔有二僧相期覲佛。時值炎暑。行至中途。熱渴欲死。共覓水飲。見一清水可掬。而多細蟲。一僧以有蟲故。不飲而死。一僧從權。乃得見佛。具白前事。佛言。道亡者為先見我。以尊我戒律。即親見佛故。
 
【鈔】知即識者。猶言相知相識也。德高望重。名滿天下。人人知之。人人識之。故曰眾所知識也。一說舉眾之中。此為多知多識。人天眼目。云眾導也。今人稱善知識。亦具二義。一者對惡而言。以我所知識。有善有惡。今是善之知識故。二者此人有了然之知。卓然之識。人所不及。是知識之善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漏。是羅漢義。自性無迷。是知識義。
 
【演】自性無漏者。漏有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即欲界貪愛。有漏。即上二界貪愛。無明。即三界中癡。此小乘之漏。若大乘之漏。不唯三界貪癡為漏。有無明惑。不居中道。漏落二邊。亦漏也。今自性。從本以來。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何漏之有。論云。智體不動。具足無漏性功德。是也。
 
自性無迷者。迷。有二。謂根本不覺。枝末不覺.因一念無明妄動。遂成三細六麤種種迷癡境界。然自性。從本以來。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何迷之有。論云。一切染法不相應。故名如實空。是也。
 
【鈔】心源本寂。則諸漏全空。心體本明。則群迷安在。法華謂是真阿羅漢。起信號曰真實識知。彼沈空為寂。作念而知者。名字羅漢。虛妄知
識也。是故邪見與正見一體。眾妙與眾禍同門。息心達本源。庶幾可以為沙門矣。
 
【演】心源者。心。為萬法之源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曰本寂。既曰本寂。則欲。有。無明。以及二邊等漏。向何處著腳。故曰全空。
 
心體者。心。為法界之體也。光明照一切法界悉清淨。曰本明。既曰本明。則見思。塵沙。以及無明等惑。向何安立。故云安在。
 
法華謂真阿羅漢者。法華經中。迦葉須菩提等。聞喻說一周。開權顯實。乃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應受人天一切供養等。
 
起信號曰真實識知者。起信論云。從本以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沈空為寂者。二乘棄有著空。墮無為坑。飲三昧酒。乃枯寂之寂。非本寂之寂也。乃名字羅漢。非真阿羅漢也。
 
作念而知者。凡夫生心動念。緣而後照。慮而後知。乃妄作之知。非本明之知也。乃虛妄知識。非真實識知也。是故下。結勸。
 
沈空之寂。為邪見。本寂之寂。為正見。古云。魔界與佛界。一界無別界。故曰邪見與正見一體。
 
本明之知為妙門。作念之知為禍門。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
即涅槃無漏真淨。故曰妙與眾禍同門。
 
息心達本源者。古云。三界兮擾擾。六趣兮昏昏。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今則息邪見眾禍之妄心。達正見眾妙之本源。庶幾可以為沙門矣。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經文: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羣生,令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何等為五?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尅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瘂、痴惡、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相從共生,更相報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婬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讐。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神明尅識,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女*失]。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于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鬬亂僧眾。愚痴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知耳。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群生,令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何等為五:
 
此品廣明濁世惡苦。惡者五惡,苦者五痛、五燒。勸令捨惡行善,離苦得樂。《淨影疏》曰:「五戒所防,殺、盜、邪淫、妄語、飲酒。是其五惡。造此五惡,於現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難,名為五痛。以此五惡,於未來世三途受報,說為五燒。」五惡者,惡因也。五痛者,華報也。五燒者,果報也。又《嘉祥疏》釋五惡曰:「何故但明此五?由世人喜造,故偏彰。」
 
「端心正意」,指正心誠意,善護己念,遠離三毒,不思邪惡。又義寂曰:「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餘事名正意。」其義更深。蓋以唯趣菩提始稱「端心」,餘無所求方名「正意」也。能如是端正身心,自然不為眾惡,故云「甚為大德」。「大德」者德之至也。「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嘉祥疏》曰:「他土中多有勝緣,又復善報強勝,作善為易。此土無此二緣。『開化』即佛開導教化也。」下文「唯此五惡世間」,至「離五燒」,其義如文。「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者,《嘉祥疏》云:「降化其意者,悕(願也)心入道,令持五善故,順教修行。」淨影與嘉祥均謂五善即五戒。「福德」乃善行及所得之福利。《嘉祥疏》曰:「『獲其福德』者,舉遠近二果,成其行也。」近果者,如《淨影疏》曰:「由持五戒,於現在世,身安無苦。」遠果者,得生極樂,定證涅槃。如《淨影疏》曰:「後世彌陀,終得涅槃。」現世安樂,身後往生,故云「獲其福德」。
 
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啞、癡惡、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獄、娟飛蠕動之屬。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相從共生,更相報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
 
在惡之中,首標殺生惡。太賢曰:「世間所畏,死苦為窮(極也),損他之中,無過奪命。」人所最怕者,死也。人所最惜者,命也。是以殺害他生,最為大惡。此不但佛教,其他宗教,亦戒殺人。
 
文中先明殺惡。文曰:「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伏」者,降伏。「剋」,克也,殺也。(見《中華大字典》)《會疏》曰:「『強者伏弱』者:能殺者為強,所殺者為弱。人畜皆然。『轉相剋賊』者:『剋』謂制勝、殺害。『賊』謂賊害。如雀取螳螂,人亦取雀,故云『轉相』。」又憬興曰:「『剋』者殺也。『賊』者害也。」「殘害」者,凶殘傷害。「殺傷」者,殺生致死或傷害其身。「吞噉」。「噉」者吞也,喫也。蛇能吞蛙,蛙食蚯蚓,故云「迭相吞噉」。以上諸句,明殺生惡。「不知為善」乃至「不肯為善」,皆表造惡之過失。以廣為不善,復殺害生命,故受「窮乞......尪狂」等報。「窮」者貧窮。「乞」者乞丐,討飯度日者也。「孤獨」。《經音義》曰:「無父曰孤,無子曰獨。」憬興云:「孤者無父母,獨者無子女。」「聾」者,耳不聽聲也。「盲」者,目不能視也。「瘖」者,口不能發聲也。「啞」者,雖能發聲,但舌不轉,仍不能語言。故即啞也。「癡」者愚癡、癡呆。「惡」者,狠惡不善。「尪」者弱也,跛也,短小也。「狂」者瘋狂。上即「不信道德,不肯為善」所受之種種「殃罰」。「殃」者禍也,「罰」者罪也。
 
下舉「尊貴」等,表為善之得,彌顯作惡之失。「尊貴、豪富」乃世間富貴之人。「賢明、智勇、才達」乃人中賢智之士。「長者」義兼二者,乃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又為年長多財者之稱號。世間富貴賢智之人,皆由過去世中,行慈盡孝,「修善積德」所致也。上述之因果不虛,乃世間所見之事。上舉之「窮乞」乃至「尪狂」乃殃罰中之易見者。而未知「壽終之後」其苦尤為深劇。「入其幽冥」下,正表其罪苦。「幽冥」者即常云之冥途、冥界。總指三惡道,別指鬼趣與地獄。如《會疏》曰:「幽冥,所謂冥途黃泉也。」「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會疏》曰:「脫人身,受鬼畜等身,故云『轉生受身』。四生轉變,云『改形』。六道生死,云『易道』。」四生指胎卵濕化。例如捨麻雀身而得狗身,是為「改形」。又如捨人身而作狗,則從人道轉為畜生道,是為「易道」。眾生輪轉於六道之中。「泥犁」即地獄,「蜎飛」者飛虫,「蠕動」者,爬虫。「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嘉祥疏》曰:「譬如王法者引喻況。報輕在前,重苦在後。如似王法治罪,先杻械詣市殺之。先現報後入地獄,故云『極刑』。」其義謂,作惡受報,先受現世輕報,身後復受重報。如王法中,懲治罪犯,先置獄中,身被枷鎖,受諸劇苦。此喻現身苦報。最後乃處以極刑,斷其生命。「極刑」即喻地獄。地獄之苦,如火焚身也。又死後墮入三途,乃有泥犁、禽獸、蜎蠕之屬。地獄尤苦,故云「極刑」。「魂神命精」見《漢譯》。《魏譯》作魂神精識。《無量壽經鈔》曰:「有云第六識名魂神,第八識曰精識。」今此「命精」,即第八識阿賴耶,乃「去後來先作主人」者,故稱「命精」。此第八識相似相續,捨命之際,隨重投墮,故云「隨罪趣向」。依其罪報,投入惡趣。若陷無間獄中,永劫難出,是名「或長」。或為微菌,則剎那生死,是稱「或短」。《會疏》曰:「如八大地獄及長壽鬼云『或長』。如飛蛾蜉蝣等云『或短』。」其中壽命無量差別,皆是宿業所感。善趣以壽長為福,惡趣則以壽長為巨禍也。「相從共生,更相報償」表冤冤相報,無有窮盡。《會疏》曰:「殺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報其怨恨也。」例如被殺者為索還命債,必追逐其冤對,同時出現世間方能報償,是故冤家債主「相從共生」。今生人殺其羊,當來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又如貓死為鼠,鼠死為貓,世世同生,討命償債。故云「更相報償」。蓋因討債之人,往往報復過甚,又結新冤,故無了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殃」者禍也,罪也,罰也。所作之殃惡未能償盡,則必輾轉惡趣,無有出期,痛不可言。「自然有是」者,義寂云:「作惡雖不樂欲苦果,苦果自應。修善雖不希望樂果,樂果自應。義同影響(指如影隨身,如響應聲)。然此經多言自然者,為顯因果決定法爾。」又《會疏》曰:「因果必應,故云自然。」「暴應」,「暴」乃猛急突然之義。「應」指報應。善人行善,惡人作惡,應受之果報,或不當時立即顯示。但因果不虛,於其後世,必受其報,故云「善惡會當歸之」。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淫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瞋恚愚癡,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讎,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神明剋識,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二明盜惡。於有主物,若多若少,不與而取,皆為盜惡。盜惡之行,源於三毒。貪欲慳吝,易生盜心。諸惡相資,以成盜過。
 
以下從「不順法度」至「不顧前後」表貪欲之過。「不順法度」。「法」者法軌、法則。「度」者軌度、規度,即常規也。「奢淫驕縱」。「奢」者奢侈。「淫」者,《等不等觀雜錄》曰:「經中淫多從女旁,專指男女事也」。淫行無節,故曰「奢淫」。「驕」者驕橫,謂恃己凌人。「縱」者放縱。「自恣」,「恣」者縱也。男女共居,不順法度。放情縱欲,但圖快意,不懼罪譴,故云「任心自恣」。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等句,表在位者利用權勢,巧取豪奪,損人利己,誤國殃民種種惡業也。《嘉祥疏》曰:「宰相之官,縱放臣下。用取萬民賄,枉取人物。」是為「居上不明」之義。受賄已屬盜行,況復「陷人冤枉,損害忠良」。「陷」者誣陷、陷害。「冤」者屈也。「枉」者邪曲也。「忠」者,敬事直行,奉公忘私也。「良」者善也。如是惡人,嫉妒賢者,陷害忠良。其人之言必巧佞不忠,阿諛取榮,誹謗良善,枉陷人非,心口不一。故云「心口各異,機偽多端」。義寂云:「機謂幻惑,偽謂虛詐。」憬興云:「機者機關。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機偽。」又「機」者機心,「偽」者詭詐。如是機詐偽善,種種不一,故云「機偽多端」。如是惡人,無論尊卑上下,內外親疏,皆欺騙詐惑。故云「尊卑中外,更相欺誑」。「瞋恚愚痴,欲自厚己」者,以瞋癡二毒,助長貪心。《會疏》曰:「三惡相資,熾發邪欲。吸引他財,欲積自己。故云『欲自厚己』也。」「欲貪」即貪欲、貪惡也。《維摩經》曰:「身孰為本,欲貪為本。」又《會疏》曰:「欲海深廣,不知厭足,無尊無卑,無富無貧,唯求收積。嘈雜奔波,故云欲貪等。」欲多占有,故曰「欲貪多有」。因利害相爭,損人肥己,故云「利害勝負」,於是「結忿成讎」。「讎」即仇,甚至家破人亡,一切不顧。故云「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前後」者,前因後果。又《會疏》曰:「前不顧是非,後不顧譏嫌;亦前不顧明哲昭察,後不顧鬼神冥記;或亦前不顧過業,後不顧來報。」但求爭勝,不惜兩敗俱傷。只圖快意,不畏當來罪報。一切不顧,廣行諸惡。
 
「富有慳惜」下表慳吝過。或人富有,但慳惜成性,「不肯施與」。「施與」即布施,不肯以財物給與他人。愛欲牢固,故云「愛保」。貪心深重,故云「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即終生勞苦,直至壽命終盡。但所得者,只是獨死獨去「無一隨者」。《嘉祥疏》曰:「『無一隨者』,神識孤遊戲,財留在自界。」蓋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也。生平所作善惡之業,及所感福禍之果,則不相捨離。故云「追命所生」。義寂云:「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追」者追隨、追逐也。於是後世,「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樂處」者,三善道;「苦毒」者,三惡道。「苦」者痛苦,「毒」者毒禍。痛苦之極,故云「苦毒」。
 
以下正明盜惡。「見善憎謗,不思慕及」。「憎」者憎惡,「謗」者誹謗。見人之善,無敬慕之心反生憎惡,妄加誹謗,如是之人則無善念與善行。胸懷之中,常是侵奪之心。「悕望」即希望。唯思損人利己,故云「悕望他利,用自供給」。不義之財,得來容易,任性揮霍,頃刻「消散」。重復盜取,故云「消散復取」。於是「神明克識,終入惡道」。「神明」者,《晉譯華嚴經》曰:「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如是二神,與人俱生,故名俱生神。《藥師經》曰:「有俱生神,具書罪福,與閻魔王。」又《嘉祥疏》曰:「一切眾生皆有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又《五戒經》曰:「三覆八校,一月六奏。」三覆者,指正月、五月、九月。八校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日。六奏指六齋日,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卅等六日。蓋謂一年之中,有三個月,向上覆稟;有八日上報(校者報也);一月之內有六日奏明也。又望西據《五戒經》曰:「如是等日,天神記錄眾生善惡也。」蓋所稟報者皆眾生之善惡。「剋識」者,「剋」者刻也。「識」者,有異繹。一者《嘉祥疏》、《會疏》等,謂識者記也。如《會疏》曰:「幽有天神,識其科條,無毫釐差。故云『剋識』。識音志,即記也。」此與嘉祥之意正同,均謂有神明記錄人之善惡,故報應不爽。二者謂「識」乃第八識也。如憬興云:「以種子識功能不亡,名剋識。」義寂與望西,雙取二說。義寂云「所作善惡,非但自識內薰,天神外記。記在二處,安有赦乎?」二處者,內識與外神也。以上諸說,義寂師穩妥。因唯識不礙於神明記錄,神明記錄,亦是唯識所現。故內外皆記之說為善。內外皆記,罪報追隨,故輾轉三途,「累劫難出,痛不可言」。「累劫」者,多劫也。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佚;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三明婬惡以及因婬惡而引起之貪瞋等惡。
 
「相因寄生」者,「寄」者,托也,附也。此句指眾生由於相互間之業因而出生於世。《會疏》曰:「世界安立,單陽不成,獨陰不育。夫婦相因相成。又父子相因,君臣相資。凡天地之間,無獨立義。故云『相因寄生』。」。蓋指眾生皆有共業與別業。因彼此有共同之業報,乃於同一時期同一世界而出生。又因別業各各不同。由於彼此個別宿業之緣,或為眷屬,或為仇敵。同生於世,以償宿因。故云「相因寄生」也。「壽命幾何」者,百年短暫,無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間,轉瞬即逝。但世人顛倒,不識苦空無常,但求幻妄之樂。如蛾撲火,自焚其身。是以「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淫佚。」「邪」者橫邪不正。「惡」者惡毒不善。《會疏》曰:「邪謂邪曲,惡謂罪惡。」「婬佚」者,「佚」音逸,同劮,婸也。「婸」者,淫也,放也。(見《中華大字典》)「婬」,蕩也,貪色不以禮交也。又婬者,乃十惡之一。婬為枷鎖,縛眾生故;婬為罪源,生諸厄故。一切眾生皆因婬欲而入生死,故云:生死根本,欲為第一。如下引諸經論,皆備言婬欲之患。《沙彌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婬;出家十戒,全斷婬欲。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悉名破戒。乃至世人因欲,殺身亡家。出俗為僧,豈得更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故經云『婬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又《無量壽經鈔》曰:「夫婬欲者,流轉生死之根源矣。遠離解脫之因緣也。如大賢云:『生死牢獄,婬為枷鎖。深縛有情,難出離故。』如《智度論》云:『婬欲者,雖不惱眾生,繫縛心故,立為大罪。』《瑜伽論》云:『諸愛之中,欲愛為最。若能治彼,餘自然伏。如制強力,弱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種過:苦而似樂故;少味多災故;不淨似淨故。』」又云:「何耽剎那之微樂,應受永劫之大苦。」又《訶欲經》云:「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間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
 
「煩滿胸中」,《會疏》曰:「婬火內燃,胸熱心狂」也。「邪態外逸」。婬邪蕩佚之態,流露於外也。「費損家財」,「費」者耗也,「損」者減也。「事為非法」,所為之事,不合法度甚至干犯法律也。「所當求者,而不肯為」,不求自立,不務正業,不求出離,不知求福、求慧、求生淨土。
 
「又或交結聚會」。《淨影疏》曰:「『交結聚』下,明造惡過。為婬造作殺盜等事,是其過也。」此下正明由於婬惡而引起殺盜等罪。「交結」者,勾結也。「聚會」,聚集邪眾也。「攻劫殺戮」。凡以尖銳之物相刺皆曰戮。此處指以槍矛等武器殺人也。「強奪」者,憬興云:「公然劫取」也。「迫脅」者,以威力相恐懼,即豪奪也。是為盜惡。如是廣行殺盜之惡,只為「歸給妻子」取悅於一婦人,以圖「極身作樂」而已。「極身」者,望西云:「極謂疲也。」故極身者,疲勞其身也。「如是之惡,著於人鬼」。「著」者昭著。義寂云:「謂顯中作惡者,著於人。隱中作惡者,著於鬼故。」又《會疏》曰:「人謂人間,官吏刑罰。鬼謂鬼神,冥官照見。」神明幽記,諸天亦記。造惡之人,豈能幸免。於是「自入三途」矣。「自」者自然,具決定之義。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四明妄語之惡。
 
「妄語」者,《智論》曰:「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又《大乘義章》曰:「言不當實,故稱為妄。妄有所談,故名妄語。」故知心存欺誑,口出不實之言,即名妄語。又口之四過,亦即十惡中口業之四惡,名為兩舌、惡口、妄言(即妄語)、綺語。《淨影疏》曰:「口之四過,不應法故,通名妄語。」今經明標五惡。故以妄語攝餘三者,合名一惡。但經意隱誡十惡,故列舉其餘三惡。蓋於合中復有開也。「兩舌」者,新譯離間語。《四分律》云:「彼此鬥亂,令他破也。」天臺云:「遘扇彼此,乖和合也。」又《大乘義章》云:「言乖彼此,謂之為兩。兩朋之言依於舌,故曰兩舌。」是謂煽動離間,搬弄是非也。「惡口」者,新譯為粗惡語。《法界次第》曰:「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又《大乘義章七》云:「言辭粗野,目之為惡。惡從口生,故名惡口。」是謂以惱他之心,出粗惡之言,令人受惱,名惡口也。「妄言」即妄語,新譯虛誑語。解見前。又如《梵網》云:「不見言見,見言不見。」如是違心不實之言,即妄語也。「綺語」者,新譯為雜穢語,《俱舍論》云:「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又《大乘義章》曰:「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又《無量壽經箋註》云:「綺語,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詞也。後世騷人積習,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於閨閣者,皆謂之綺語。」又《十業道章》云:「說染言詞,名雜穢語。若不染心,綺飾文辭,歌讚實德,非不善也。」
 
望西云:「凡此妄語,世人喜犯,不顧來報。如南山云:『此戒人多意犯。良由妄業重積,識種尤多。故隨塵境,動便虛構。』」繼云:「又行基菩薩云:『口虎害人,舌劍斷命。如口如鼻,死後無咎。』」令人之口如鼻之無言,免生過咎。如《智度論》云:「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口氣臭。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可見妄語之惡業,廣生過咎。死墮地獄,慎莫輕忽。「憎嫉善人」。「憎」者憎惡,「嫉」者妒嫉。此下至「尊貴自大」等八句古有二釋:一者,《嘉祥疏》云:「『憎嫉善人』明惡口。『敗壞賢明』明妄語。『不孝二親』(《魏譯》作二親)明作惡人造逆。『朋友無信』,明其不忠,成上妄語。『尊貴自大』成其惡口。『謂已有道』成其兩舌。」二者,據望西意:「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乃「兩舌過也」。「不孝二親,輕慢師長」乃「惡口過也」。「朋友無信,難得誠實」乃「妄語過也」。「尊貴自大,謂己有道」乃「綺語過也」。兩說稍異。蓋言之不實,一口業中常具諸過。故未易詳分也。又「謂己有道」,若是未得聖道,言我得聖道,是為破大妄語戒。所受罪報遠過於其它口業。
 
「橫行威勢,侵易於人」。橫行霸道,仗勢欺人也。「欲人畏敬」者,欲令大眾,俯首聽命,唯我是從也。貢高我慢,不知慚愧,不自戒慎恐懼。難於教化降伏。故云「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也。「慢」之罪惡,比於三毒,貪瞋癡慢,均屬思惑也。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者,「營」字,據《一切經音義》乃衛也,即保衛之義。上述惡人能橫行一時,皆由前世之福德作為護衛,但「今世為惡,福德盡滅」。望西云:「今依造惡,宿善滅時,善神捨去,故今世遭厄,此厄為痛。」《淨影疏》云:「宿善盡滅,善神遠捨。身無依倚,多遭厄難,是其痛也。」「又其名籍」者,「名」者名字。「籍」謂記罪之簡牘(簡牘類似今之檔案)。「記在神明」謂神明將惡人之罪行記入案冊也。「殃咎牽引」。《會疏》曰:「無能他人牽我者,唯縛自業,自入惡趣故。」「入於火鑊」。自入於獄火與鑊湯也。「摧碎」者摧毀破碎也。「神形」者,精神與形體也。《淨影疏》云:「惡業所牽,鬼神攝錄。將入惡道,受苦焦焚。」故云「苦極」。當此之時後悔莫及。故云「悔復何及」。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鬥亂僧眾。愚癡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五者」,此第五惡,古有二說:一者如前,明飲酒惡,乃淨影、嘉祥諸師之說。經文云:「耽酒嗜美」。後復廣舉餘惡,以明酒之過惡。二者以今之五惡,實攝十惡。如義寂師云:「身業三惡,以為初三。口業四惡,合為第四。意業三惡,合為第五。」其意謂身業之殺盜淫,以為今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惡。口業之四惡為今之第四惡。此皆彼此相合。獨此第五惡,淨影師等謂為飲酒惡;而義寂師謂為意業三惡,貪瞋癡也。清代彭際清氏亦同此意,於彼之《起信論》曰:「五惡之義,特準他經,配以十惡。其一惡者,殺業所攝。其二惡者,盜貪所攝。其三惡者,淫業所攝。其四惡者,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所攝。其五惡者,瞋恚邪見所攝。反是即為五善,亦名十善。」與義寂師之說,幾出一轍。蓋邪見生於癡也。
 
今解兼採兩說。首重五戒,故說第五是飲酒惡。復廣勸十善,故兼採後說。上之兩說乍睹似異,實亦無違。蓋好酒貪杯即是貪惡。醉後易怒,是為瞋毒。酒令神昏,飲之過度,甚至不省人事,是為癡毒。可見飲酒一惡,常與三毒並行也。《資持記》明酒有十過。記云:「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瞋毒)。五、壞業資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瞋毒)。八、無名稱。九、智慧少(癡毒)。十、命終墮三惡道。」其中第四第七即瞋,第九即癡。又世云:「酒能亂性」,指酒能迷亂人之心意與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惡。今經云「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貪癡二毒。是故飲酒一惡,實兼意業三惡。故上之兩說,唯開合之異耳。
 
此下廣明第五惡之過患殃咎。「徙倚懈怠」者:「徙倚」指徘徊,「懈怠」指懶惰。蓋表心中猶豫,放逸懶惰,唯圖苟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也。故下云「不肯作善、治身修業」。「業」指正業。表惡人不肯自修其身,不務正業。其人對父母之教誨,則「違戾反逆」。「違」指違背。「戾」者狠暴。故違戾具狠毒背叛之義。「反逆」者忤逆不孝也。父母有子猶如冤家,故云「不如無子」也。如是惡子,辜負慈恩,故云「負恩」。違背禮義,故云「違義」。「無有報償」表對於父母之恩德,全無報答。「放恣」者放蕩自縱。「遊散」者遊樂散漫。「耽酒」者,好酒貪杯。「嗜美」者愛食美味。又「耽」者取樂過度也。「嗜」者貪而無厭也。以上指肆情酒食,貪飲無度,正明酒惡。「魯扈」,義寂《述義》曰:「魯者魯鈍,謂無所識知也。扈者跋扈,謂縱恣自大也。」「抵突」見前「蒙冥抵突」釋。謂愚狂抵觸,無所了知,無所不作也。《輔行》曰:「魯扈等者,無慚不順之貌。」故「不識人情,無義無禮」。「義」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禮」者,《禮記》云:「順人情者,謂之禮。」又《會疏》曰:「決斷是非,資宜而行,是為義。甄辨尊卑,不失其節,是名禮。」蓋謂能判別是非,所行合宜,是為義。能知尊卑大小,不違準則,是為禮。違反禮義,故云「無義無禮」。「不可諫曉」者,「諫」乃以道正人,即規勸之義。「曉」乃曉諭,以言說教人也。「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顯揚大戒論》曰:「六親者,為身上三代,謂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身下三代,謂男女、孫男女、曾孫男女。」兩說不同。「眷屬」者,《無量壽經鈔》曰:「六親之外,名為眷屬。」「資用」者,指資生所用之物,如財米等。如是惡子,於六親眷屬,所須維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顧。故云「資用有無,不能憂念」。於父母之恩,師友之義,悍然不顧,無動於衷。故云「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
 
「意念身口,曾無一善」《魏譯》作「心常念惡,口常言,身常行惡,曾無一善」,是明身口意三,常作惡業,且未曾作得一善也。下復明癡瞋之惡。可證義寂師之說,實有所據。下「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正明癡過。不信佛法,撥無因果,此即一闡提也。
 
「欲害真人」,《魏譯》作「欲殺真人」,《漢譯》作「欲殺羅漢」。《玄應音義》曰:「真人是阿羅漢也。」又《法華疏記》云:「真是所證。證真之人,故曰真人。」殺阿羅漢即為五逆重罪。又「鬥亂僧眾」:「鬥」者,鬥諍也。「亂」者,錯也,作逆也。按此即五逆中之「破和合僧」。對於和合如法修行佛道之僧眾,以手段離間之,使之鬥亂,令廢法事,名為破和合僧。《阿闍世王問五逆經》云:「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獄不疑。云何為五?謂殺父、殺母、害阿羅漢、鬥亂眾僧、起惡意於如來所。」此五乃無間業,感無間地獄之苦果。以上明癡瞋之惡。
 
「愚癡蒙昧」以下,皆正明癡惡出生之痛。「蒙昧」者,無知也。愚癡無知,反「自為智慧」,自以為是,實為愚癡之極。又因愚癡,不信三世因果,故不知此生之所從來,亦不知死後向何處去。不明因果,不信輪迴。不知利他,唯圖自利。故待人接物「不仁不順」。(莊子曰:「愛人利物謂之仁」,「順」者,和順。)唯知自私,故「希望長生」。如是之人心愚行劣,雖「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蓋因如是癡人,心中茅塞,雖聞良言,不能領解,此正顯癡毒所招感之苦痛。故《淨影疏》曰:「現有愚癡,闇障覆心,無所知曉,以之為痛。」蓋謂愚癡覆心,故蒙昧無知,此實為人生之巨痛。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義寂云:「生死為大命,窮逼為小命。」「悔懼」者,望西云:「悔懼等者,命欲終時,獄火來現,見此相時,生懼生悔,悔懼俱臨,故云交至。」獄火逼身,是為燒也。人若不於有生之年,預先修善,至命終時,方始悔恨。但為時已晚,後悔莫及。「豫」即預,為預先之義。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知耳。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上段總結前五惡、五痛、五燒。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者,《會疏》曰:「天地則所依器界,總標三界。五道則能依有情,善惡通舉。苦樂因果,人人常見,故云分明。」又義寂云:「天地之間,五道生死,因果分明。」表因必有果。如是業因,如是果報,一絲不爽也。
 
「善惡報應」。「報應」者,《箋註》謂「有施必報,有感必應」也。故現前所得之禍福,皆是宿因之報應。《會疏》云:「善惡約因,報應約果。因有善惡,果感苦樂。形聲影響,毫釐不差。」影必隨形,回響隨聲,一絲不爽。業因果報,亦復如是。「禍福相承」。「承」者《會疏》云:「受也,繼也。」蓋宿世業因,善惡夾雜。故後世受報,或先樂後苦,或先苦後樂。苦樂相繼,禍福相倚,故云「禍福相承」。作善得福,造惡得禍,皆是自作自受。故云「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從「善人行善」至「從冥入冥」六句,綜合《會疏》及義寂師意,釋曰:善人者種善因之人。來世生尊貴家,身形端正,緣境和美,身心適悅,是為「樂」。復又明達,樂善好施,是為「明」。若更多作善業,勤修福慧,乃得生天。其更善者,則念佛生西等等也。是云「從樂入樂,從明入明」。又惡人造惡業,種惡因,得惡果。故生卑賤之家,形容枯槁,饑寒交迫,逼惱身心,是為苦。復愚昧無知,不信正法,不行善事,是為冥。倘更多作惡業,死墮惡道,故云:「從苦入苦,從冥入冥」也。經中繼云如是六趣生死因果,其理幽深,非九十五種外道所能知,唯我世尊,獨知其原。故云「獨佛知耳」。佛垂教化,開顯真實。但眾生愚癡,不信不行。故云「信行者少」。是故世間「生死不休,惡道不絕」。世人不信佛誨,作惡不已,此下,「故有自然三塗......痛不可言。」等句,正明燒也。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末勸翻轉五惡,而成五善。
 
「譬如大火,焚燒人身」,此喻五燒也。若人能於五痛五燒之中,專一其心,制止意業之三惡。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能得福,度脫生死。《會疏》曰:「尋言起行,以行踐言。是名言行相副。副,助也,稱也。」「長壽」者,長生也。世間焉有長生之事。唯證無生,則不生不滅。故離世間生死,方是真長生也。「泥洹」即涅槃,圓證三德之至果也。就淨宗而言,即究竟寂光也。如是之善,稱為大善。
 
本品廣明善惡果報。《觀經》三福中「深信因果」,亦正以此為勸也。世人愚癡不重因果,或更狂妄,撥無因果。故諸經中,反覆教誨也。又《吳譯》曰:「諸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大要當作善。」彭際清居士曰:「十善本為天業。今以念佛因緣,迴向極樂,即轉天業而成淨業。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轉惡業,何有天業而不能轉。」是故修淨業者,當盡己力,兼行眾善也。且所謂帶業往生,其業蓋指宿業也。宿世惡業雖未全消,但仗佛本願,及持名妙德,故可帶業往生,不更惡趣也。(彌陀第二願曰:「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復更墮惡趣」)。但所謂帶業者,只限宿業,而決非現行之業。如《涅槃經》中,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知成佛,必須放下屠刀也。若行人習淨,一面念佛,一面作惡,如是修淨,決定不能往生也。
 
又有以行善為人天乘,而輕之者。唐鳥窠禪師以吹布毛示弟子會通,弟子悟入。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示白居易。白云:「此二句三歲小兒亦說得。」鳥窠曰:「八十老翁行不得。」以此二句為淺、吹布毛為深者,白居易也。以此二句與吹布毛平等無二者,鳥窠禪師也。一迷一悟,何啻天淵。若是圓人,法法皆圓。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輕之耶?淨宗之妙,在於照真達俗。若廣行眾善,則造福於當前之社會,且成為淨業之助行。復深信願,持佛名號,則自他兼利,常樂無極。
 
又此品廣明濁世惡苦。雖只廣陳事相,實則圓顯一心。心穢則土穢,心惡則趣惡,一一無非自心所現也。經中詳明兩土淨穢,令知欣厭。《彌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要解》之說,事理圓融,妙契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