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淨土或問序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六→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不可不讀

  問曰。淨土修法其詳可得聞乎。答曰。淨土無修。修因迷有。法無高下。高下由
根。根有多珠。修分多類。攝其多類總有三門。一曰觀想。二曰憶念。三曰眾行。皆
依極樂彌陀以為之主也。一曰觀想者。如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
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
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天台疏曰。諸佛如來下泛明諸佛
。是故應當下遍觀彌陀。法界身者報佛法性生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云入。如白
日昇天影現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也。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得
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云入心想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是心是
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故云即是。始覺名作。終成即是佛。妙宗
釋曰。欲想佛身。須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
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又復彌
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泛明
生諸佛身。以為觀察彌陀觀體。從法界身下。是約感應道交釋。從又法界身下。約解
入相應釋。融心解云。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
觀法。妙宗又曰。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
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若論作是。
即不思議三觀也。以若破若立皆名為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
。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即中之空假
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
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十六觀
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又曰。此觀能令四佛土淨。如是方為此經宗致。乃至云。以此
經本為韋提希厭同居穢。求同居淨故。談妙觀觀彼依正。三觀若成。麁垢先落。非有
餘淨。更生何處。須知正為生同居淨故說三觀。良由觀妙能破三惑。不獨感於同居淨
土。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餘等三。如病須藥。本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
之。不但身安。兼能輕骨。身安可喻生同居淨。輕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藥。効乃
深勝。如一妙觀能淨四土。解云。韋提本欲捨穢取淨。而佛示觀法。捨穢必盡。顯淨
無遺。如月蓋為免舍離果報之病。故請觀音及乎宣呪。乃能消伏三毒之根。具足五眼
之果。故一心三觀求生淨土者。以三惑為穢土之因。以三諦為淨土之果。故別惑盡則
寂光淨究竟三諦也。別惑未盡則實報淨分證三諦也。云云。如上所明一心三觀能破三
惑能淨四土。其或未破而生安養同居者。託勝增修。則有餘等三淨可待矣。且教有云
。五濁輕重同居淨穢。而圓觀輕濁所感同居依正最淨。比修戒善及餘經眾善感安養土
。其相天殊。故天台宗以圓觀為定善也。二曰憶念者。或緣相好。或持名號。皆名憶
念。而有理有事。如華嚴解脫長者云。我若欲見安樂世界無量壽如來。隨意即見。如
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來我若欲見。隨意即見。我能了知一切如來國土莊嚴神通等事
。無所從來。亦無所至。無有行處。亦無住處。亦如己身。無來無去。無行住處。然
彼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
切佛。從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猶如幻術
。知一切佛。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
心。隨念見佛。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貞元疏曰。無所從來下正
辨惟心。即心無心便入真如。了彼相虛。惟心現故。既了惟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
無非佛矣。下列四喻。通顯惟心。喻無來往。別喻兼明不出入等。四喻皆具四觀。一
正是惟心。二惟心故空。三惟心故假。四惟心故中融而無礙。即華嚴意。夢喻不來不
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響喻非合非散。又如般舟經。教修佛立三昧。專
念彌陀。其略云。常念彼佛。譬如夢見金寶親屬相與娛樂等。永明曰。此喻惟心所作
。即有而空故無來去。又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空有無
礙即無去來。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常契中道。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
惟心自見。又如楞嚴大勢至云。若子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至我本
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霅川以理事判之曰。觀其母子相憶之喻。則是同居事相而已
。觀其自證無生法忍則念佛心。不可單約事相而解。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
。無生忍位乃可入焉。又如彌陀經云。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淨覺曰。一心不亂例
前妙觀同名正受。即定心定善也。據往人之論。則有理事。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
空慧相應。是理一心。若用心存念。念念不間。名事一心也。真歇亦曰。一心不亂兼
含理事。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由持名號心不亂故。如龍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
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連攝中下二根之
義也。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將阿彌陀佛四字做箇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不以有
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前後際斷一念不生。不
涉階梯徑超佛地。余嘗評之。不以有心念等文有四節。可配三觀。初節配空。次節配
假。第三雙離。第四雙即。雙離雙即可配中觀。蓋彼中觀亦含遮照之義也。合而言之
。無非以修契性。顯其當處即空。全體即有亦非空有亦是空有。不可湊泊。不可擬議
。心路絕處。即名為佛。如上略舉數條通名憶念。而各分理事。其理念者。與圓觀同
。能破三惑。能淨四土。此攝上上根也。若其事相念者。近則感同居淨。遠則可為上
三土之因耳。降此以下事相不等。如諸經所說。或一生繫念。或三月繫念。或晨朝十
念。或七七日念。或十日十夜六時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斷專念。加以深信之力淨願之
力佛加被力。皆生極樂。又下而至逆惡凡夫。臨終十念亦許得生。此攝中根及下下根
也。三曰眾行者。如華嚴經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發十大願。一者禮敬諸
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當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其一一願皆云。虛空
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業煩惱不可
盡。故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至臨命終時。最
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
無復相隨。惟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
已即見阿彌陀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無數劫。普於十方不
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乃至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
令其出離皆得往生極樂世界。又如法華經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
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花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
為嗔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妬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又如大寶積經
。發十種心往生極樂。佛告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
者為十。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
佛王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
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
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
相起隨念心。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若人於此十心隨成一心。樂欲
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又如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
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
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淨業正因。疏曰
。初業共凡夫。次業共二乘。後業乃大乘不共之法也。又如大本三輩發菩提心及諸經
論所明。誦經持呪。建塔造像。禮拜讚頌。奉持齋戒。燒香散華。懸繒幡蓋。凡一行
一事足以求生者。資之以信願回向之力。無不生也。如上泛引。通名眾行。然願行既
有大小之不等。而又各有理事之不同。且如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之類。生於極樂者。其
所感依正之勝及所見之佛。所聞之法。較諸小行常流。應必懸異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