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三出名號二  初眾名。二總結
 
初眾名
 
【經】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喉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菟樓馱。
 
【疏】長老者。德長臘老。又德臘具一。亦通稱長老。貫下十六尊宿。
 
【鈔】臘者。出家一歲名一臘。周歲之中。惟一臘故。亦云一夏。意正同也。通稱者。上云德臘俱尊。此謂獨德冠眾。單臘先人。亦得名為長老。如毗婆沙論。法性上座。生年上座之類是也。又唐譯具壽。則雙備德臘。魏譯慧命。則專就德言。雖曰二可通稱。尤必以德為重。今經所列。蓋有有德而無臘者。未有有臘而無德者也。貫下者。長老之稱。不獨舍利弗。乃至阿菟樓馱。皆名長老。皆上首弟子也。
 
【疏】舍利弗者。梵語舍利。此云鶖鷺。梵語弗。此云子。故云鶖子。亦云身子。亦云珠子。更有多號。恐繁不引。諸弟子中。智慧第一。稱第一者。姑顯一德。語云。君子不器。況復羅漢。
 
【鈔】鶖子者。其母身形端正。眼淨如鶖鷺。連母得名。云是鶖鷺之子也。身子即身端意。珠子即眼淨意。更有多號。非今所急。故不繁引。下皆例此。智慧者。在母胎時。已能令母辯勝其舅。八歲登座。十六大國。議論無雙。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故云智慧第一。姑顯一德者。明非身子之外。諸阿羅漢皆為劣慧。亦非身子止具智慧。餘則不兼。蓋是各舉一德。以表法門無量。又以引諸偏好耳。如經言。舍利弗晏坐。目連欲起其定。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之一帶。常言目連神通第
一。孰知舍利弗神通。乃至是乎。
 
【演】引諸偏好者。眾生之機不一。所好之法亦不一。是故好智慧者。舍利引之。好神通者。目連引之。乃至好多聞者。阿難引之。
 
舍利弗宴坐者。舍利宴坐。佛令目連喚之。舍利云。汝前去。吾後至。目連欲牽之去。舍利即解衣帶著地。語目連曰。汝能舉此衣帶。方可牽我去。目連竭盡神力不能動。舍利以帶繫閻浮提樹。樹動。而帶不動也。
 
【鈔】君子不器者。孔子語。如舟不可陸。車不可水。是器也。君子具足多能。不滯一器。生得謂顏閔無文。游夏缺行。君子尚爾。況超凡入聖。三明皎然。六通清徹。號漏盡阿阿羅漢耶。故曰姑顯一德也。
 
【演】顏閔無文者。顏閔。列在德行科。游夏。列在文學科故。三明六通者。三明。即過去宿命明。現在天眼明。未來漏盡明。加天耳。他心。神足。即名六通。前三。雙具通明。後三止為通者。以但知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復知宿世百千萬生。如是姓名。如是受苦樂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但見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復見我及眾生死時生時。及所作善惡之行。或生善道惡道。皆悉能見。是名天眼明。眾生因三界見思之惑。墮落生死。故名為漏。唯羅漢斷見思盡。而得神通。名漏盡通。復知漏盡以後。更不受於生死。是名漏盡明。後三無此分別。故唯名通也。
 
【疏】首舉舍利弗。以此經惟智所解故。
 
【鈔】經中謂佛為眾生說此難信之法。難信。則惟智慧深遠者。始信不疑。是以首舉。或難。般若心經。獨告身子。則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淨土。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獨不曰淨土即空。空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非真空。不解真空。則非正智。身子之智。必不如是。
 
【演】色即是空者。色。即十一色法。此色凡夫計為實有。三乘計為虛幻。不知全體是妙色也。妙色即是真空。故云色即是空。經云。觀相元妄。觀性元真。即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空即是色者。空。即第一義空。此空不是邪外所計斷空。小乘所執偏空。乃是真空也。真空。即是妙色。故云空即是色。經云。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是也
 
淨土即空者。淨土依正莊嚴。無非妙色。妙色既即真空。淨土豈不即空也。
 
空即淨土者。自性清淨。名如實空。而如實空。即如實不空。離一切相處。元自淨法滿足。空豈不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是頑空偏空。非即色之真空。不解真空。則是凡外邪智。二乘小智。非大乘正智。身子之智不如是者。以身子已發大心。乃於般若會上。盛談般若。淘汰執情。已具大乘正智。既具正智。必解真空。不撥淨土。淨土之告。不告身子。而誰告耶。
 
【疏】摩訶目犍連者。摩訶。此云大。目犍連。此云采菽氏。一云萊菔。神通第一。
 
【鈔】目犍連。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樹名。禱樹神而生。因以為名。其族眾多。故別以大。神通者。如佛昇忉利。毐龍障佛。諸比丘請降龍。佛皆不許。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遂服。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一城釋種。舉之梵天。及止車燒堂等。故云神通第一。
 
【演】目連化身大小者。難陀。跋難陀龍。兄弟居須彌山邊。佛常飛空。上忉利天為母說法。龍便嗔恨。吐黑雲暗霧。隱翳三光。以身遶須彌七匝。尾拖海水。頭枕山頂。目連乃倍現其身。遶須彌十四匝。尾拖海外。頭枕梵宮。龍猶嗔甚。雨金剛砂。目連變砂。以為寶花。輕軟可愛。猶嗔不已。連乃化為細身。入龍身內。眼入耳出。耳入鼻出。龍受苦痛。其心乃服。
 
外道移山者。外道師徒五百。用咒移山。經一月日。山根已動。目連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損害。即於山頂。結跏趺坐。山還不動。外道相謂。我法動山。計日必移。云何安固。還若於初。必是沙門。使爾如是。自知力弱。歸心佛法。舉之梵天者。琉璃大王。滅釋迦種。目連欲救。佛以定業難逃。不允其請。連以神力。將缽盛五百釋種。託之梵天。滅釋之後。畢缽視之。唯血水而已。故知業力。佛亦不能救也。
 
止車者。耆婆善醫。已生忉利。連因比丘病。乘通往問。值諸天出游。耆婆乘車不下。但合掌而已。連以神力。止住其車。耆婆方下車問訊。欲何所為、連乃具說來意。答云。斷食為要。目連放之。始得前邁。
 
燒堂者。帝釋造得勝堂。莊嚴奇麗。目連往看。諸天女皆隱避不出。連念帝釋著樂。不修道本。乃以神通。燒得勝堂赫然崩壞。仍為帝釋。說無常等語。帝釋歡喜。後堂儼然。無灰煙色。
 
【疏】摩訶迦葉者。此云大龜氏。一云飲光。頭陀第一。
 
【鈔】大龜者。先世學道。有靈龜負圖而出。因以為姓。名畢缽羅。亦樹也。稱大。以別同名。如三迦葉等。飲光者。繇宿生為冶金師。與一女人。同以金嚴佛像。遂感世世身如金色。金色晃耀。吞乎餘色。名飲光也。頭陀者。梵語。此云抖擻。或云淘汰。有十二行。謂一阿蘭若。二常乞食。乃至十二但三衣。以斯苦行。掃除塵累。澄淨身心也。迦葉年老。不捨頭陀。佛憫其衰。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讚。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云頭陀第一。
 
【演】抖擻者。抖擻塵勞。即下掃除塵累也。淘汰者。淘汰習氣。即下澄淨身心也。
 
【疏】摩訶迦旃延。姓也。此云文飾。一云不定。一云扇繩。一云離有無等。南天竺婆羅門族也。論議第一。
 
【鈔】文飾者。文采修飾也。凡人論議。心雖曉了此理。若直遂而不文。汗漫而不飾。則辭不達意。非善於論議者也。不定者。縱橫善巧。是善論議忘。扇繩者。子繫母故。又破熱彈曲為扇繩。不墮斷常。發揮中道。為離有無也。如外道問。人死不還。知無他世。謂人死受苦。應當回還。甘受不還。故無他世。答言。如世罪人。被駐牢獄。寧得歸否。又問。天何亦不歸。答言。墮廁得出。肯再入否。如是種種妙說諸義。增一阿舍讚云。善分別義。敷演教道。故曰論議第一。
 
【演】縱橫善巧者。謂橫說。豎說。掃蕩說。建立說等。破熱彈曲者。以其論議。能破邪見之熱。能彈邪見之曲也。子繫母者。尊者幼喪父。其母欲改適。因子繫故。不遂其心。猶繩繫扇。故曰扇繩。
 
善分別義。即是義無礙辯。敷演教道。即是法無礙辯。得大辯才。故議論第一也。
 
【疏】摩訶拘絺羅者。此云大膝。舍利弗舅。答問第一。
 
【鈔】大膝者。從狀得名。舅者。與身子母。是姊弟故。往論勝姊。姊懷身子。機辯迅發。弟不能及。發憤遊學。誓不翦爪。讀十八種經。答問
者。繇精勤故。得四辯才。觸問能答。故云答問第一。
 
【疏】離婆多者。此云星宿。一云室宿。無倒亂第一。
 
【鈔】星宿者。從星乞子而生。因以為名。室宿者。室為二十八宿中。第十三宿。或禱此星故。無倒亂者。心正。故不顛倒。心定。故不散亂。故云無倒亂第一。
 
【疏】周利槃陀伽者。此云繼道。一云大路邊。僅持半偈。得悟證果。
 
【鈔】繼道者。其母孕時還家。於中路誕子。繼續於途路之間。故云繼道。大路者。母生二子。皆於路邊。言大以別小也。半偈者。出家愚暗。久無所解。兄先入道。怪其無知。遣使歸俗。倚佛寺門。嗟歎流涕。佛憐而錄之。使誦掃帚。每日誦之。記一忘一。久之忽悟。垢淨惑除。得阿羅漢。
 
【疏】陀者。此云善歡喜。放牛難陀也。
 
【演】放牛。即牧牛意。
 
【鈔】放牛難陀者。難陀有三。阿難陀。孫陀羅難陀。兼此為三。以放牛別餘二故。
 
【疏】阿難陀者。此云慶喜。又云無染。佛之從弟。多聞第一。就當經。則阿難與眾。同聞淨土之教。而獨以總持力。憶念不忘。成結集也。
 
【鈔】慶喜者。佛成道日誕生。王及臣民。既聞太子成佛。又聞宮中誕子。雙美二難。一時畢具。舉國忻慶。因以立名。又見其相者。聞其聲者。現其威儀者。無不歡喜故。無染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亦其事也。佛從弟者。佛。淨飯王子。阿難。白飯王子。二王昆季故。多聞者。阿難侍佛二十五年。佛所說法。不忘一字。涅槃稱阿難多聞士。又迦葉讚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是也。同聞獨憶者。正表強記超乎等夷也。故曰多聞第一。
 
【演】迦葉讚者。佛滅度後。阿難升座。迦葉與眾讚曰。面如淨滿月。目如青蓮花。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是也。
 
【疏】羅猴羅者。此云覆障。或云執日。密行第一。
 
【鈔】覆障者。本阿脩羅名。能以手障日月。故名覆障。亦曰執日。障有二義。一云。佛為所障。不即出家。以未有子。父王不許出家。後以指腹懷妊。方遂本志。則佛被其障也。一云。六年在胎。以宿生曾塞鼠穴。幽之六日。今報六年。則己自被障也。密行者。經云。羅喉羅密行。惟我能知之。惟佛能知。則菩薩聲聞皆所不知。況凡夫乎。積行而人不知。故曰密行第一。
 
【疏】橋梵波提者。此云牛哃。受天供養第一。
 
【鈔】牛哃者。過去世中。輕弄沙門。今報牛哃。又五百世曾為牛故。牛雖不食。恒事虛哨。餘報未盡。故稱此名。天供者。馬麥之報。彼獨於天上尸利沙園受供。又凡夫現形。不知觀德。多輕之者。恐人譏笑遭愆。常居天上。諸天敬奉。故云受天供養第一。
 
【演】馬麥之報者。佛與弟子。三月在毘蘭色食馬麥。以償宿報。獨憍梵。於天上受供。
 
【疏】賓頭盧頗羅墮。上三字。此云不動。名也。下三字。此云利根。姓也。
 
【鈔】先名後姓者。其族凡十八。稱名在先。別其餘也。柰耶律云。樹提長者。以栴檀缽置剎頂上。號於眾云。神力能取者即與。尊者現通取缽。佛呵責已。敕令不得入滅。留身久住。應末世供。為大福田也。
 
【疏】迦留陀夷。此云黑光。
 
【鈔】黑光者。顏容麤黑故。又黑色光耀。異常黑故。夜行乞食。人見驚駭。佛禁夜行。繇此制也。
 
【疏】摩訶劫賓那者。此云房宿。知星宿第一。
 
【鈔】房宿者。二十八宿中。第四宿也。父母禱此星而生子。一云初出家時。將欲詣佛。中路值雨。寄食陶舍。俄有比丘來共宿止。彼比丘者。即佛化現。聞法得道。則房宿者。以於陶宗房舍而旅宿故。亦一義也。知星宿者。不假璣衡。通曉天象。故云知星宿第一。
 
【演】璣衡者。謂璿璣玉衡也。註。璿。美珠也。璣。機也。以璿飾璣。所以象天之體轉運也。衡。橫也。謂衡簫也。以玉為管。橫而設之。所以窺璣。而齊七政之運行。猶今之渾天儀也。
 
【疏】薄拘羅者。此云善容。壽命第一。
 
【鈔】善容者。顏貌端正故。壽命者。壽年百有六十。故云壽命第一。繇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壽不中夭。又昔曾施一病僧訶黎勒果。感五不死。初生現異。母以為怪。置之熬盤不死。復置釜中不死。復置水中。巨魚吞之。魚為人獲。刀破子現。一無所損。火不能炮。湯不能煮。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割。名五不死。又閒靜少欲。收攝六根。滅度之後。塔猶卻貝。故常樂閒居。不處眾中。亦稱第一。
 
【演】塔猶卻貝者。阿育王禮諸羅漢塔。次至薄拘羅塔而說偈言。雖自煉無明。於世少利益。因供二十貝子。而貝子。從塔飛出。來著王足。諸臣驚怪。所以然者。良由尊者平生。閒靜少欲。其塔猶有是力。
 
【疏】阿菟樓馱者。一名阿那律陀。此云無貧。亦云無滅。亦云如意。天眼第一。
 
【鈔】無貧者。昔於饑世。曾以稷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資用充足。至今不滅。所求如意。故有無貧等三譯。天眼第一者。出家喜眠。佛說法時。昏睡不覺。佛乃責。比之螺蛤。發憤精進。經七晝夜。眼不交睫。失其雙目。佛教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遂得天眼。觀大千界如現掌果。故云天眼第一。
 
【演】資用充足。即第一名義。至今不滅。即第二名義。所求如意。即第三名義。比之螺蛤者。尊者聽法之次。多昏睡。佛責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樂見照明金剛三昧者。注心欲見。照明萬法之見性。名樂見照明。此三昧。能壞萬法。萬法不能壞此三昧。故名金剛。
 
二總結
 
【經】如是等諸大弟子。
 
【疏】如是者。結上。等者。例餘。大者。收前大義。弟子者。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如斯勝會。可謂難弟難兄。善作善述。
 
【演】難弟難兄者。東漢太丘長。陳寔。生二子。長曰元方。次日季方。俱有俊才。二子之子。各論父功德。詣祖決其優劣。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鈔】結上例餘者。前結十六尊者。後例千二百人也。收前大義者。此大弟子即前大比丘大阿羅漢。以一大字攝前二也。學在師後者。先覺後覺。如兄先弟後故。解從師生者。啟發育養。而成法器。所謂從佛口生。當紹佛種。如父母生子故。難弟難兄者。古稱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言兄豪弟俊。無可優劣。今不取彼意。略喻佛為兄。諸阿羅漢為弟。二俱難得故。善作善述者。古稱文王以王季為父。父作於前。以武王為子。子述於後。今亦不取彼意。略喻佛為父。諸阿羅漢為子。師資道協故。
 
【疏】稱理。則自性王數融通。是佛與弟子俱義。
 
【演】王數融通者。王外無數。數外無王。一心融通。故王所融通。
 
【鈔】台教云。心王如來。心數弟子。今釋謂王者。八識也。此八識者。善惡輪轉。繇之主宰。如王御臣。如師率弟子故。
 
【演】善惡輪轉由之主宰者。以前六識。通善惡無記三性。能造有漏三業。能招苦樂二報。七識。是有覆無記性。恒與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八大相應。念念執第八識見分為我。唯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不造善惡等業。乃一期總報主故。
 
【鈔】數者。五十一心所也。此五十一。一則恆依心起。二則與心相應。三則係屬於心。其於八識。如臣向君。如弟子奉師故。
 
【演】五十一心所者。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根本煩惱有六。隨煩惱二十。不定有四。
 
恒依心起三義。是釋名為心所之義。恒依心起者。心王不起。心所不起也。與心相應者。恒與心王相應不離也。係屬於心者。心所係屬心王。如八識。有五遍行。七識.有十八。前五。三十四。六識。具足五十一也。
 
【鈔】又智覺云。十大聲聞。皆是自心十善法數。毗曇偈云。欲想更樂慧。念思及解脫。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
 
【演】智覺。即永明壽禪師。欲想更樂等者。欲。即別境中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想。即遍行中想。於境取相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更樂。即遍行中觸。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慧。即別境中慧。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念。即別境中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為性。定依為業。思。即遍行中思。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解脫。即別境中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作意。即遍行中作意。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業。三摩提。即別境中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  痛。即遍行中受。領納違順非他境相為性。起欲為業。
 
【鈔】是知大迦葉者。心欲數。以志存出要。善欲心發。捨世惡欲故。富樓那者。心想數。以想則分別。辯才無礙故。迦旃延者。更樂數。以問答往復。更相涉入。論議不窮故。乃至慧舍利弗。念優波離。思羅喉羅。解脫善吉。作意那律。三摩目連。痛阿難等。痛者。受也。領納意也。王必具數。數必歸王。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若王若數。不出自心。但得一心。王數俱盡。
 
【演】迦葉。心欲數者。迦葉修行十二頭陀苦行。樂超三界。樂證涅槃。捨離世間五欲。如棄涕吐故。富樓那。心想數者。富樓說法第一。演說苦空。深談實相。唯想為先。以想能觀機說法。四辯宣演故。迦旃延。更樂數者。旃延議論第一。以議論時。賓主問答。種種妙義。觸境而生。更互涉入。彼此皆得法樂故。慧。舍利弗者。鶖子智慧第一。得無疑解脫。正合斷疑為業故。念。優波離者。波離持戒第一。以由恒持正念。明記不忘。方能檢束身心。無犯毀故。思。羅喉羅者。羅喉密行第一。祕密之行。非正思惟不能成就故。解脫。善吉者。善吉解空第一。勝解印持。不可引轉。解脫一切有為故。作意。那律者。那律天眼第一。以小乘天眼。乃作意通。作意能見大千。若不作意。不能穿針故。三摩。目連者。目連神通第一。通由定發。淨極光通故。痛。阿難者。阿難多聞第一。得文字總持。領受不失故。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者。數若非王。從誰引起。與誰相應。係屬於誰。如臣失君。弟子無師。無所依故。何由開悟。是必須王扶數也。王若非數。則數等十善法數不生。不能引心觸境。領納前境。乃至正念定慧。一切皆無。亦不能開悟。是必須數扶王也。若王若數四句。始由一念無明。迷自心源。而成八識。從八識心王。引生心所。如空生雲霧。海起波濤。今王數相扶。開悟自心。則濃雲薄霧。總作晴空。巨浪微波。咸成止水。盡法界唯一真心。更無王數可得也。
 
二菩薩眾三  初明類。二列名。三總結
 
初明類
 
【經】并諸菩薩摩訶薩。
 
【疏】并者。承前言佛說此經。不但聲聞與會。大士亦所同聞也。菩薩者。梵語。具云菩提薩埵。今舉二字。省文也。此云覺有情。覺情復有三義。又勇猛求義。摩訶薩者。此云大道心眾生。以具四種大故。又法華六大。佛地三大。不出四故。菩薩摩訶薩。猶云菩薩中大菩薩也。揀非諸小菩薩故。
 
【鈔】不但聲聞者。言小乘大乘。一切賢聖。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菩薩所不屑也。覺有情者。同佛所證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也。
 
【演】毋謂淨土。菩薩不屑者。屑者。潔也。不潔者。不以其法為潔。而遠離之也。有以念佛求生。但化愚夫。非大乘菩薩事。則今此經。不應菩薩同聞也。既是同聞。豈可以淨土。為菩薩所不屑。
 
【鈔】復有三義者。一悲智所緣義。言覺是所修佛道。情是所化眾生。上以智求。下以悲度也。二能所合目義。言覺是所求之果。有情是能求之人。以己之心。悟佛之理也。三利生為急義。言廣覺一切有情。所謂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是也。
 
【演】復有三義者。初。是雙約二利說。次。是單約自利說。三。是單約利他說。
 
悲智所緣者。悲。是三緣悲。智。是十種智。悲智是能緣。佛道眾生是所緣也。上以智求者。無智。不能上求。無悲。無以下度。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先具同體大悲。然後遍入塵勞也。
 
能所合目者。有情為能。覺為所。合此能所。而名目之。曰覺有情也。心是能緣之智。故屬能。理是所緣之境。故屬所。
 
利生為急者。初發心時。便普為恩有法界眾生。既證果後。尚留惑潤生。不取滅度。是菩薩以利生為急也。廣覺一切者。即眾生無盡。我願無盡。有一眾生不成佛。我誓不取正覺等。
 
【鈔】勇猛求者。聲聞趨寂自安。名為懈怠。大士剋志菩提。所謂大強精進勇猛也。
 
【演】趨寂自安者。即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心不喜樂也。大強精進者。即所謂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鈔】大有四義者。湇涼疏謂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
 
【演】求大菩提者。不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等。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菩提故。三無數劫者。此非藏教三僧祇也。如起信論。經一萬劫。方得信成就發心。復經三阿僧祇劫。乃至菩薩究竟地等。具足諸功德者。如常樂我淨。清涼不變。真實識知。乃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
 
【鈔】法華六大者。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而信解發三。第一願大中攝。趨者。第三時大中攝。修者。第二行大中攝。證者。第四德大中攝。
 
【演】法華六大下。信大法者。信一心真如之法。解大義者。解一心三大之義。發大心者。發上求下化之心。趣大果者。趣無上菩提之果。修大行者。修自利利他之行。證大道者。證一乘無上妙道也。
 
信解發是願大攝者。以菩薩發願。必信解妙理。然後發心。對三寶境。發四弘誓願也。趣是時大中攝者。不歷三祇。不造一乘無上果故。證是德大中攝者。一乘妙道。即一乘諸功德故。
 
【鈔】佛地三大者。一數大。二德大。三業大。德大可知。數即願意。業即行意。故云不出四意也。
 
【演】數大。謂誓願弘深。如無量無作。乃至普賢願王等。德大。謂萬德圓滿。如華嚴十地十定。乃至十忍等。業大。謂萬行具足。如華嚴十行十向。乃至普賢萬行等。數即願者。如藥師十二大願。彌陀四十八願。毘盧願力周乎法界。法界無盡。則願力無盡也。
 
【鈔】揀非小者。如文殊彌勒等。皆是等地位中菩薩。非初心五品信住行向故。
 
【演】五品者。即天台五品觀行位。一隨喜品。初心順理。慶己慶人。二讀誦品。古教
熏心。道芽增長。三說法品。更加說法。如實演布。四兼行六度品。正觀有力。六度兼修。五正行六度品。觀行六度。無有二相。
 
【疏】稱理。則自性真妄融。是菩薩義。
 
【演】自性真妄融者。覺是真。有情是妄。融者。融通也。又融化也。融通者。謂真外無妄。妄外無真。以即煩惱是菩提。即三惑染為三德祕藏故。所以古人云。斷除妄想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融化者。妄既不存。真亦不立。以菩薩地盡。八識消融。覺與不覺。二俱渾化故。所以楞嚴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鈔】真不變而隨緣。是之謂覺有情。妄成事而體空。是之謂有情覺。真妄不立。唯是一心。成此大道心。號曰摩訶薩。
 
【演】真不變而隨緣者。真。即真如。不變。謂無有變異。不可破壞。隨緣。謂隨九法界緣。謂之覺有情者。以即真而妄故。此約不變隨緣說也。
 
妄成事而體空者。妄。即一念無明。成事。謂成三細六麤。種種諸事。體空。謂此惑業苦當體全空。謂之有情覺者。以即妄而真故。此約隨緣不變說也。既即妄而真。則真不立。既即真而妄。則妄不立。從本以來。離諸名相。真妄不立也。真妄既皆不立。則唯妙覺明。圓照法界。唯是一心也。至於唯是一心。是真成大道心也。非摩訶薩而何。
 
二列名
 
【經】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疏】文殊師利者。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亦云妙德。法王子者。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又首舉文殊者。例前舍利弗義。
 
【演】佛為法王者。佛為諸法中王。又以法王於三界故。
 
【鈔】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言妙首等者。準華嚴宗。表三法門。曰信行智。妙首者。信也。信為萬行萬德之頭首故。
 
【演】信為行德之首者。行。謂行門。德:是實德。萬行。如布施持戒。乃至普賢萬行等。萬德。如常樂我淨。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乃至無量百千陀羅尼等。佛法大海。信為能入。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信能長養諸善根。信能必到如來地。故信為萬行萬德之頭首。
 
【鈔】妙吉祥者。行也。佛地經言。一切世間親近供養讚歎。名妙吉祥。又真諦云。於怨親中。平等利益。不為損惱。名妙吉祥。又生時有十種瑞。一光明滿室。乃至十象生六牙。名妙吉祥。是即解之行故。
 
【演】一切親近供養讚歎。是妙德感物行也。怨親平等不為損惱。是大悲平等行也。生時有十種瑞。是勝福瑞應行也。即解之行。即行之解。是釋妙字。即解之行者。如上諸行。皆全性起修。非有為有作之行故。
 
【鈔】妙德者。智也。經云。諸佛之母。釋迦之師。豈非妙德。是即行之解故。
 
【演】妙德是智者。種智不圓。不成妙德。華嚴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故妙德者智也。諸佛之母者。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從是生。釋迦之師者。經稱文殊為七佛師故。即行之解者。如上之解。全修即性。非空知空解之解故。
 
【鈔】入法正位者。如來據中道第一義。而菩薩入於此地。是謂紹隆佛種。當繼佛位。如大君體元居正。所生王子。今在東宮。當紹王位。名法王子。又名佛子。其意亦爾。
 
【演】如來據中道第一義句。是出脫疏中法字。而菩薩入於此地句。是出脫入字。是謂紹隆佛種二句、是出脫正位兩字。但正字尚未明顯。故約喻說。體元居正也。據中道者。二乘據真。權乘據俗。俱為偏位。如來據中道。是居法正位。菩薩入於此地。是入法正位也。大君體元居正者。天子體乾元之德。居九五正位。王子在東宮者。東。為震。震。為乾之長子。又帝出乎震。故曰東宮。
 
【鈔】凡菩薩皆法王子。獨稱文殊者。荊溪云。於王子中。德推文殊。又諸經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慧第一。文殊大智獨尊。如前所明此經惟智力能信受故。又分別而論。則身子權智。文殊實智。權智明有生淨土。實智明無生淨土。鈍根則從權入實。利裉則權實雙融。若推本而論。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坐。其名曰舍利弗等。則文殊身子。同一甚深智慧。益知此經非淺智所能信矣。
 
【演】又分別而論者。以上文猶是總論。尚未分別。若又分別而論。則智又有權實不同也。權智。是小乘偏空之智。不稱法性。故曰權。實智。乃大乘中道之智。稱乎法性。故曰實。權智明有生者。權智不達法空。不悟唯心。生佛迢然。淨穢歷然。以我之生。求彼之佛。捨此五濁。往彼西方。實智明無生者。實智了達法空。悟明唯心。生佛不二。淨穢融通。雖云念佛。心外無佛。雖曰往生。實乃無生。鈍根下二句。恐有問云。同一淨土。分有生無生二者何也。故云以根有利鈍。不得不分故。從權入實。則且就事持。漸漸入理。權實雙融。則理既不迷。事亦不廢。
 
若推本而論者。以上文猶是分別而論。未是推本論。若推本而論。則同一甚深智慧也。
 
【疏】阿逸多者。此云無能勝。即彌勒菩薩也。
 
【鈔】彌勒。此云慈氏。姓也。阿逸多。名也。具足當云慈無能勝。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又昔為婆羅門。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又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又思益經云。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又悲華經云。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是則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故無能勝。
 
【演】慈無能勝者。慈有三種。一眾生緣慈。無心扳緣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如涅槃云。我實不往。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斯事。二法緣慈。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三無緣慈。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慈無能勝者。指此三慈也。
 
文中所引。有三世二利不同。第一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是現在慈。又是自利慈也。第二過去生中。第三又昔為婆羅門。第四又弗沙佛時。皆是過去慈。又皆自利慈也。第五又思益經。是現在慈。是利他慈也。第六又悲華經。是未來慈。亦是利他慈也。
 
【疏】又彌勒既聞此經。龍華必說此經。當知此經流通無盡。
 
【鈔】問。何知必爾。答。法華稱古佛放光。為說此經。今佛放光。知必說此。則佛佛說法華也。而此經者。度生最急。諸佛共讚。既為諸佛共讚。必為諸佛所說。龍華之會。必說此經。何疑之有。
 
【演】法華稱古佛放光為說此經者。世尊於法華會上。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土。光中圓現法界事相。生佛始終。於是彌勒騰疑。文殊酬答。答中云。過去日月燈明佛。放斯光已。即說妙法華經。今佛現光。亦應說此經等。
 
【疏】乾陀訶提。此云不休息。
 
【鈔】不休息者。行諸梵行。歷恆沙劫。然後授記。經此多劫。曾不休息故。
 
【疏】常精進者二義。一者天台云。見法性常住。行無作正勤故。二者寶積經云。此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捨之心。乃精進之至極也。
 
【鈔】二義者。一是自利。未生善增長。已生善保持。未生惡預防。已生惡速滅。名四正勤。而言見性無作。則了知法性本非善非惡。雖云修善。不修而修。雖云去惡。不去而去。所謂一念不生。是真精進故。
 
【演】了知法性本非善惡者。以順益二世者為善。違損二世者為惡。法性本無違順。亦無損益。又善惡者。對待之法。法性絕諸對待。故非善惡也。
 
雖云修善不修而修者。法性本無善。有善可修。是違法性。是修惡。非修善也。當知無善可修。是真修善。雖云去惡不去而去者。法性本無惡。有惡可去。是背法性。是去善。非去惡也。了知無惡可去。是真去惡。一念不生是真精進者。古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鈔】二是利他。為多眾生。猶未為難。今日為一眾生。少時為一眾生。猶未為難。今曰無量劫。多劫而易可化度。亦未為難。今曰猶不受化而不棄捨。不棄捨猶未為難。今曰無一念棄捨。如是精進。更無退墮。故名曰常。又不休息。必常精進。常精進。必不休息。此二菩薩。亦名殊而德一者也。
 
三總結
 
【經】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疏】結上例餘同前。就當經。則表信行願三。成淨土因故。
 
【鈔】同前者。結上文殊彌勒等。例餘。則普賢觀音一切菩薩也。信行願者。妙首表信。求生淨土。信為最先。經云若有信者是也。精進表願行。精者不雜。進者不退。不雜者。經云一心不亂。不退者。經云不退轄菩提是也。不休息者。即不退義。又彌勒慈行。乾陀梵行。觀經云。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是也。成淨土因。則列諸菩薩。非無因故。
 
【演】精進表願行者。信而後願。願者。信力之精進也。願而後行。行者。願力之精進也。
 
【疏】稱理。則自性無不照。是文殊智義。自性無不容。是彌勒慈義。自性無窮無盡。是不休息常精進義。餘可類知。
 
【演】文殊之智。是一切種智無所不照者。今自性輝天鑑地。耀古騰今。無不照也。彌勒之慈是三緣大慈無所不容者。今自性囊括虛空。包羅法界。無不容也。
 
【鈔】類知者。自惟廣大是普賢義。自性圓通是觀音義等。如上隨舉一門。以標名字。若各具者。即名字互通。故謂心即名也。如是解者。即於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也。今見凡夫不見菩薩者。以失正觀故。故曰。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演】自性廣大是普賢義者。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有廣大義。今自性豎窮橫遍。無有邊際故。自性圓通是觀音義者。修耳根圓通。緣心自在。是圓通義。今自性圓融通達。無有障礙故。
 
若各具即名字互通者。如無不照。即無不容。文殊通彌勒。廣大具圓通。即普賢通觀音等。
 
心即名者。菩薩無名。名者。人人自心。離自心。別求菩薩。是行邪道。不見菩薩也。
 
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者。達自心無不照。則文殊現前。達自性無不容。則彌勒出世。達自性之廣大。則常現普賢。達自性之圓通。則時親自在。
 
今見凡夫不見菩薩者。以我等終日迷心逐境。造諸惡業。無有觀力。縱或修戒善。及諸禪定。但涉有為。並非正觀。正觀者。即直心正念真如。約當經。即是繫緣法界。專稱名字。所謂離四句念佛也。若得此正觀。則文殊彌勒普賢觀音。無不具足。是見一切菩薩也。又即普見一切眾生皆成正覺。是不見凡夫也。今見凡夫。不見菩薩。以失正觀故。
 
三人天眾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疏】及者。承前言淨土法門。不但諸聖與會。一切凡眾皆同聞故。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曰等。又曰無量者。盡一切諸天故。曰大眾者。盡一切眾生故。俱者。通結并諸菩薩以下文也。
 
【鈔】上并菩薩。是小大一對。今及諸天大眾。是聖凡一對。聖凡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凡夫所不能也。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提。釋迦者。此云能。提婆因提者。此云天主。詳有五種名。恐繁不敘。迦葉佛滅時。一女人發心修塔。三十二人佐之。今王忉利。統四方三十二天。又阿舍云。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曰天主。等者。等三十二。以及其餘也。無量者。又增詞以盡。則概欲色無色諸天也。天有多義。或名晝。以晝長故。或名無愁惱。以常樂故。或名燈明。以無黑闇故。
 
大眾者。諸天而下。人及脩羅。盡六道一切眾生也。一云。兼前菩薩聲聞。同名大眾。
 
通結者。上言與大比丘眾俱。今此俱者。言亦與諸菩薩諸天大眾俱也。或難。無色。則無耳無身。鬼獄。則極幽極苦。何容與會而聞此經。然無色者無麤色。非無細色也。佛涅槃時。無色天人。淚下如雨。則身至耳聞。亦復何礙。地獄餓鬼。重者或隔不通。輕者未可例判。又佛光所觸。地獄天子得證頓圓。然則佛說此經。光照十方。安知鬼獄不得聞也。
 
【演】佛光所觸得證頓圓者。如來為菩薩時。足下有四十種光明。於圓滿王相好中。放光下照。地獄遇斯光者。即生兜率。聞天鼓音懺悔已。即時位登十地。所以然者。以眾生先熏一乘種子故。
 
【疏】稱理。則自性徹上徹下。是羅漢菩薩諸天大眾俱義。
 
【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上而徹乎諸聖也。上亦與之俱。下而徹乎六凡也。下亦與之俱。良以四諦。十二因緣。四等六度。五戒十善。萬行紛然。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唯是一心。真實性中無差別故。龍蛇混雜。凡聖交參。此間佛法住持。本來如是。
 
【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是法指法性也。法性之中。聖凡平等也。
 
上而徹乎四句。謂法性有高下。則不能徹乎高下。以其無高下。故能徹高下也。良以下出所以。四諦。聲聞法。十二因緣。緣覺法。四等六度。菩薩法。五戒十善。人天法.萬行紛然。則總收四聖。八萬四千塵勞。則總收六凡。雖四聖六凡不同。唯是一心。是會十法界行歸一心也。何以故。以一心之真實性中。無十法界之差別故。因無十法界之差別。故能徹十法界也。
 
龍蛇混雜者。無著禪師禮五臺。遇文殊化作老翁。問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云。末法僧尼。少持戒律。即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云。龍蛇混雜。凡聖交參。
 
二正宗分四  初詳陳依正令生信樂。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三交引佛言令斷疑惑。四互彰難亨令切感發。
 
【演】科分正宗四科。不出三資糧。初、詳陳依正。令生信樂。屬信資。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三、交引佛言。令所疑惑者。以上雖令生信樂。猶恐有疑。信力不堅。故引六方共贊。以堅其信也。四、互彰難事令切感發者。以上雖正示願行。猶恐因循。不能興起。故舉彼此互贊。以鼓發行願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