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鍾茂森博士:念佛的竅門

『念來字句用心聽,自喚自醒還自應。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夏蓮居老居士教我們念佛的竅門在哪兒?竅門就在於用心聽三個字。你念這句佛號,念四字也好、六字也好,每一字每一句都要用心去聽。一開始你要刻意的用心去聽。當你用心聽自己念佛號的時候,你其他的雜念就摻雜不進來。一旦這個心鬆弛了,你很多雜念就會現形。為什麼?妄想雜念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這個太難太難斷,如果不是刻意的用念佛來掃除我們的妄念,我們這個念頭沒有辦法放下。所以念的時候要用心去念、用心去聽。自己念佛叫自喚,這個喚是叫喚的喚,把它念出來是叫自己,把自己的自性喚醒。自性是覺,這一句佛號就代表著自性覺。你念一句佛的時候,你這一句當中是覺悟的,你聽得清清楚楚、分分明明,這時候你心是靈明覺照。然後你用心聽,用心又把這佛號收回去,這叫自應。每一句都是這樣,用心念出來,念得清清楚楚,用心聽進去,聽得明明白白,這樣的念法,功夫很容易得力。

如果有妄想怎麼辦?妄想肯定有,不可能沒有妄想,我們是凡夫,「妄想千般」,千般是比喻,太多太多。你靜下心來五分鐘時間試試看,你去念念佛,你會發現這個妄想就一直在冒。冒了怎麼辦?「妄想千般都莫管」,你不要管它,冒就讓它冒去,不要去理會它,你一理會它,你就被它影響;你不理會它,它影響不了你,你就專注在聽自己念佛就行了。你不要跟著妄想走,甚至也不需要起個念頭說「我要斷妄想」,不需要。你想著要斷妄想,夏蓮居老居士講得好,說不斷妄想,「欲斷妄想,去一添兩」,你剛想斷妄想,想去這一個妄想,你添了兩個妄想。原來一個妄想,現在又加一個「我要斷妄想」,這兩個妄想。愈想它愈多,跟它糾纏在那裡沒完沒了。不要理會就可以了,就是專心聽自己念佛,聲聲佛號都要分明,不能夠輕易放過一句佛號。「聲聲佛號都分明」,假如我十分鐘之內,我就念這十分鐘,這十分鐘佛號分分明明,這十分鐘叫十分鐘的功夫成片。假如我一小時當中,每一句佛號都分分明明、清清楚楚,這一小時當中功夫成片。你要什麼時候鍊到二十四小時當中這句佛號都是分分明明的、清清楚楚的,你就是真正功夫成片。這個時候你決定有把握往生,而且你往生自在,甚至功夫高一點,你想什麼時候走自己選擇時間,想多留一點時間在世間也不礙事,想早一點走也可以,你看這多自在!

我們這一生要求就求這一個目標,其他統統是假的,這世間都是夢幻泡影。我們今天聽《八大人覺經》,這裡頭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理念:世間是苦空無常。我們的身體是無常、無我、不淨,要把這些放下,我們所希求的是回歸我們本來的家鄉,那是極樂世界,要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自己本來的面目,回到極樂世界,就是要恢復自己阿彌陀佛無量光壽的本來面目。有這樣的願望,這是真正的智慧,對這世間什麼都不留戀。所以平時我們要檢查自己有沒有放下,這個重要。如果說我還有煩惱,還有很多的執著,甚至貪瞋痴還很重,那自己一定要警覺,這種功夫往生沒把握。念了這麼多年,如果往生還沒把握,這個可真得要猛然覺醒,不可以再拖延下去,辦生死大事要緊。錯過這一生的機會,再找第二次機會就難了,恐怕是無量劫!蕅益大師講,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你是不是真信、你是不是真願求生淨土?信願怎麼檢查?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還會不會起煩惱?還會不會計較人我、計較得失?還會不會有這些自私自利的念頭?還會不會追求名聞利養?還會不會希求五欲六塵的享受?有這些念頭,統統都說明我們信願不夠堅固。信願不堅固,往生就沒把握。信願堅固,念佛念得多、念得少都不礙事,你決定能往生。你念佛念的功夫高,你品位高;功夫稍差一些,譬如說事情很多,你念佛時間少,平時用功的時間少,功夫差一些,也不礙事,你決定得生。為什麼?你有真信真願,你那一念都是真念,到臨命終時候,你很自然就放下了。你一放下,只要念一句佛號,臨終一念,必定得生。

恭録:蓮公大士淨語選講    (第二集)  2010/3/6  講於中國雲南晚晴軒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