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重勸
《經》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解》我見者。佛眼所見。究盡明了也。是利者。橫出五濁。圓淨四土。直至不退位〔盡〕。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講)此約圓理釋。我乃釋迦自稱。佛證八自在我。故亦稱我。佛具足五眼。此見即佛眼所見。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功用頌曰。『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照差別之異相。一一體同平等相。佛眼所見。全事即理。法法唯心。曰究盡諸法實相。明了不昧也。是利。即念佛可以橫出娑婆五濁。圓淨極樂四土。乃至三種不退位盡。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解》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
(講)此約實事釋。是利。乃約臨命終時。此即一生念佛。修因結果之時。仗自己念力。仗彌陀願力。心不顛倒。此即是大利。由不顛倒。即得往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即得。乃不待移時。於彈指頃。橫超三界。神歸安養矣。蓋穢土。依自力。到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謂之生死關頭。最難作主。宗鏡錄。此位名亂心位。第六意識不行。八識中習氣亂發。故最難得力也。
若念佛之人。兼修福慧。及有淨願。臨終自然。心不顛倒。故余歸心淨土。自號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以上二求。助成淨土之求。高登上品。楞嚴經云。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欲度生死難關。但修淨業。自得其利。
《解》無論頑修狂慧。麼羅無功。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儻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
(講)此為蕅公婆心苦口。聞者當知猛省。頑修者。謂盲修瞎練。但知用功。不諳修法。不明正理之人。狂慧者。謂天資聰敏。雖有狂解。不事進修。而無實行之人。此二種人。到生死關頭。不能得力。全然無用。謂之麼羅無功。此二種人。一則著事不達理。一則執理而廢事。姑置勿論矣。下則進一步而論修禪之士。
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者。上句謂非頑修者。乃參禪悟理之人。不獨淺悟。而悟門又復深遠。下句謂非狂慧者。乃解行相應之人。操修履踐。深潛確實。如此二種之人。應當臨終有大把握。可以了脫生死。倘有一分一毫習氣種子未除乾淨。未免還要隨強偏墜。即隨那種力強。而偏招墜落。況頑修狂慧者。此皆但憑自力修行之危險也。昔日草堂青禪師。有解有行。受曾姓婦人四事供養。心生感激。乃言。老僧與夫人作子。一日。見宰相告老還鄉。非常榮耀。忽起一念羨慕之心。未久示寂。曾姓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脫矣。年少聰敏。早登科第。以前世之禪功。換一生之富貴。後入閣為宰相。即曾魯公也。
又。唐朝惠林寺。圓澤和尚與李源交善。源以不仕。常居寺中。一日。與澤相約。同朝峨嵋山。源欲取道荊州。澤欲由斜谷。須過京師。源以久絕人事。不欲入京。澤遂從之。一日。舟行南浦。見一婦人汲水。澤望而泣曰。不欲由此為是耳。源驚問其故。澤曰。婦人孕三年。吾遲為之子。不逢則已。今既見之。無可逃者。三日願公臨。以一笑為信。後十三年。於杭州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源心悲哀。澤具浴。至晚而寂。過三日。源往親之。兒果對源一笑。即以故語其家。葬訖。源還返寺中。後十三年。自洛赴杭。以應其約。於葛洪井畔。聞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源曰。澤公健否。答曰。李君真信士也。然世緣未盡。且勿相近。唯勤修不惰。乃復相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遊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遂隱不見。源返惠林。
青禪師。宗門巨匠。圓澤具宿命通。尚於生死關打不透。況復其餘。望學道之士。及早持名。求得事理一心不亂。併仗佛力往生。勿徒恃自力而已。
《解》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陰境(忽)〔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
(講)永明延壽智覺大師。為淨土宗第六代祖。故稱祖師。四料簡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蹉路者。錯路也。又失路也。陰境有二釋。一五陰魔境。於禪定時。彼等諸魔。僉來惱亂。若不辨識其為魔。一瞥眼即隨之而去。○一為中陰。臨命終時。前陰已盡。中陰現前。自力不勝。又無佛力。難免隨境而去。是為可懼。豈不寒心。
《解》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這)〔者〕裏豈容強作主宰。僥倖顢頇。
(講)初果。即須陀洹果。此云預流果。已破見惑。初預聖人之流。天上人間。尚須七番受生。昧於出胎者。一出胎。對前生之事。皆迷昧不知也。菩薩亦有隔陰之昏。前陰已滅。經中陰身投胎。後陰出世。對前生事。亦復昏昧。這裏豈容勉強作主宰。而僥倖顢頇也。
世有修行不精進之人。自謂今生修不圓滿。來生再修。總有一生。可以修得圓滿。他不知有隔陰之昏。一轉生。便不記得前生所修未滿。並不思修行。不能繼續。前功盡廢。豈不可惜哉。
《解》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
(講)修行。唯有念佛。最為穩當。有信願持名。自己淨業之力。更仗他彌陀願力。佛以慈悲願力。接引念佛眾生。往生彼國。故一生所用之功。定不至唐捐。到臨終時。彌陀聖眾現前。安慰引導。故得心無顛倒。自在往生也。
《解》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勸發願。以願能導行故也。
(講)此明佛意。我佛見一切眾生。臨終時倒亂之苦。特說此文。保任此事。果能念佛。一心不亂。臨終必感佛現。所以殷勤懇切。再勸發願。求生彼國。以願之為力至大。以能導行故也。
《解》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何也。
(講)此問答。乃破我法二種執情。問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之力為勝。必仗他力者。何也。
《解》答。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則是)〔卻成〕我見顛倒。
(講)答。此念佛是圓頓法門。同華嚴經。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之旨。佛。是眾生心內之佛。眾生。是佛心內眾生。生心佛心。本來一體。修此法門者。貴在悟理。方成理一心不亂。故曰全在了他即自。了知他佛。即是自心之佛。若諱言。諱者忌諱。人子於親終之日。諱不敢言。若忌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未能了他即自故。若必言自佛。乃偏重自佛。則是我見堅固。顛倒莫甚。我見未除。何況法執。若明即佛即心之理。則自他見泯。我法雙忘矣。
《解》又悉檀四益。後三益。事不孤起。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則欣厭二益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唯即事持達理持。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講)悉檀四益者。一世界悉檀。歡喜益。二為人悉檀。生善益。三對治悉檀。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後三益。事不孤起。起必有由。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者。謂釋迦未說西方依正莊嚴。不能深發慶幸信仰之心。則欣厭二者之願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耶。慶。即慶聞佛說。慶遇良緣。得歡喜益。欣。即欣慕極樂。欣修淨業。得生善益。厭。即厭離娑婆。厭棄五濁。得破惡益。悟。即悟唯心淨土。悟自性彌陀。得入理益。倘無第一悉檀。二三尚不可得。何況能得第四耶。
唯即事持達理持者。先由事持。以能念心。念所念佛。此屬有念。再由有念。而至無念。了知能念之心。自體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此屬無念。若住無念。此亦非是。古德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透過有無兩關。無念而念。念即無念。所謂『恰恰念佛時。恰恰無佛念。無佛恰恰念。常念恰恰無。』此乃即事持而達理持。所以得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之佛分明顯現。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自性之中本有慧身。不由他悟。此即同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得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也。
《解》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又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豈敢違抗。不善順入也哉。二正宗分竟。〕
(講)持名念佛一法。為無上圓頓法門。故以深妙稱之。但持一句佛號。驀直念去。不假分別。不落思量。直心直行。故得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而此無上圓頓深妙法門。唯有大根器人。如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方能直下承當。徹底擔荷得去。
馬鳴。東天竺婆羅門。因中五百世為馬王。生時群馬皆鳴。故號馬鳴。為馬說法。馬皆流淚。七日不食。出家後。得法於富那夜奢尊者。傳佛心印為十二祖。造大乘起信論。發起大乘正信。文云。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龍樹。南天竺梵志。因中為樹神。樹中常有五百龍聽法。後遇迦毘摩羅尊者。授以心印。楞伽經云。有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智者。諱智顗。字德安。俗姓陳氏。潁川人也。母徐氏。夢五彩香煙縈懷。欲拂去之。聞人語曰。宿世因緣。寄託王道。福德自至。既誕。夜現神光。棟宇煥然。兼輝鄰室。眼有重瞳。七歲至伽藍。諸僧口授普門。一遍即得成誦。後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出家。得法於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一見謂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一日。誦法華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身心豁然。得入法華三昧。後住天臺山。判釋東流一代時教。分為五時八教。創立三止三觀。為天台宗。後奉詔入京。行至石城有疾。右脅西向。稱念彌陀觀音而寂。足證大師。亦歸心淨土矣。
永明。名延壽。號沖元。俗姓王。錢文穆王時。為杭州稅司。好放生。用虧庫銀。判處死刑。臨斬面不改色。怡然曰。以吾一命。已救無量生命。死何恨焉。劊子一刀斬下。刀成三段。王頸無傷。監斬官奇之。具奏獲赦。官復原職。王力辭。發心出家。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後聞淨土法門。橫超三界。疾出生死。乃書禪淨二鬮。於佛前懇禱。拈取決定之。連拈三次。皆是淨土。乃決志念佛。以萬善莊嚴淨土。日課一百八事。十萬彌陀。住持杭之西湖淨慈寺。夜間別峰行道念佛。後蒙觀音菩薩。授灌頂水。福慧日增。著宗鏡錄。及闡揚淨土諸書。清雍正帝閱其書。稱揚讚歎。超過歷代諸大善知識之上。年七十二歲。焚香別眾。坐脫西歸。有僧病中入冥。見閻王禮一僧像。問其部屬曰。王禮是誰之像。告曰。永明大師。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敬禮耳。三正示行者執名號以立行竟。三分中。第二正宗分竟。
甲三流通分
《解》信願持名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橫與一切法門迥異。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此經唯佛境界。唯佛佛可與流通耳。
(講)此先明分科之意。諸家註疏。有以佛說此經已。判屬流通。有以六方佛之後。判屬流通者。今先明此處即判屬流通之意。以免疑議。信願持名一法。即此經之正宗。亦具信解修證之程序。圓收者。即豎論此經。由淺及深。與一切法門修證渾同。故曰圓收。圓超者。即橫論此經。橫截生死。與一切法門迥異。唯此一經獨擅也。批中。諸經論中亦有橫義。在同居土中。能斷見思。即見方便土。能斷無明。即見實報土等。此則約證位名橫。約斷惑仍豎也。
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者。此經以實相為體。既屬釋迦徹底悲心。無問自說。誰能堪任倡募流通之責。流者。流傳萬古。通者。通達十方。唯獨佛之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堪共流通。此經無上圓頓法門。唯詮佛之境界。故曰唯佛佛可與流通耳。故將六方諸佛。異口同音讚歎此經。即判入流通分。文分為二。
流通分 文分為二 乙初普勸 二結勸 乙初又分三 丙初勸信流通 二勸願流通 三勸行流通 丙初又分二 丁初略引標題 二徵釋經題 丁初又分六 戊初東方至六上方 今初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解》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進)〔證〕。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講)上言我見是利。未曾明言何等之利。故呼當機直告之曰。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念佛功成。帶業往生。即可橫超三界生死。不待斷惑。二往生極樂。圓證三不退。即橫具四土。一生同居。即生上三土。非由漸次增進。是謂圓超。而不退。一生成佛等義。皆攝此義中。三但持一句名號。不假參禪觀想諸方便。自得心開。四一七為期。即得一心不亂。不藉多劫勤修。多經年月。五持一阿彌陀佛名號。即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護者維護。令得安隱。無諸障難。念者愛念。令得精進。不至退墮。持彌陀名號。即為十方諸佛護念。不異執持一切諸佛名號。此皆導師因中。大願行功德之所成就也。
《解》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下又曰。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是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也。
(講)又。行人念佛。具足信願行。自可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而得大利。下又曰。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是諸佛釋迦。皆以彌陀為自也。以佛佛道同故。又行人諸佛釋迦功德。亦即彌陀功德。故曰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經》東方亦有阿 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阿 〔鞞〕。此云無動。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隨機而立。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願等。雖舉一隅。仍具四悉。隨一一名。顯所詮德。劫壽說之。不能悉也。
(講)此下交引六方諸佛讚辭。證明淨土法門。為諸佛異口同音。所共讚歎。自當深信不疑。故為勸信流通。此舉東方世界。東方為群動之首。佛名阿 (音同觸ㄔㄨˋ)鞞。此云無動。不為八風所動。不為三道所動。在世界動中。有無動佛。正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名是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德既無量。故名亦無量也。一切佛名。多隨機而立。或取因行而立。或取果德而立。或約性。或約相。或從願。或從行。等餘一切。雖舉一隅。仍具四悉之益。如舉一方。即具四方。一一佛名。所詮功德無盡。即以劫石之壽說之。皆不能悉。悉即盡也。
須彌相佛。梵語須彌。此云妙高。四寶所成曰妙。迥出眾山曰高。佛身百福莊嚴。相好光明曰妙。九界瞻仰。最尊最勝曰高。故號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為眾山之王。世界諸山所不能及。佛為大法之王。超九界以獨尊。故號大須彌佛。○須彌光佛。須彌為四寶所成。故有光明。佛轉八識成四智。遍照群機。故號須彌光佛。
妙音佛。佛音圓妙。普被群機。淨名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即顯佛音圓妙。以一音具足眾音。一切眾生聞之。皆同本音。故隨類得解。此一多無礙妙。又以佛音不可思議。一座之間。同聽異解。大根解大法。小根解小法。自在成就故各得解。此小大並陳妙。故號妙音佛。
《解》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住世諸佛亦不可盡。略舉恆河沙耳。此等諸佛。各出廣長舌。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生信。頑冥極矣。
(講)恆河。即殑伽河。此云天堂來。狀其來處之高。舊云恆河。訛也。從雪山阿耨達池流出。闊四十里。沙細如麵。佛常以沙。喻數之多也。如是等。如恆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肯生信。可謂頑愚冥暗極矣。何異無信闡提。
《解》常人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藏果頭佛。三大僧祇劫不妄語。舌薄廣長可覆面。今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遍覆三千。表理誠稱真。事實非謬也。
(講)常人能持不妄語戒至三世者。可感舌相至鼻之果報。藏果頭佛者。乃三藏教。應身之佛果也。經三大阿僧祇劫。感舌薄廣長之相。可以覆面。今證明大乘淨土圓妙法門。所以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認為一佛化土。佛現此相。表其理誠。稱合真性。事實決定非謬也。
又。佛從無量劫來不妄語。故感廣長之舌相。華嚴離世間品云。菩薩有十種舌。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讚歎諸佛。無盡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除滅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菩薩成就此法。得如來遍覆國土無上舌。則廣長舌相。亦是修成。證小事。則覆面門。證大事。則覆大千。今讚淨土法門。舌覆全界。當知即是圓頓大法也。○又。廣長舌相。諸佛得之。眾生亦復具之。即萬象亦皆有之。東坡居士云。『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請試思之。
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者。此乃諸佛婆心苦口。說至誠無妄。真實不虛之言。勸令眾生。發深信心。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是字指法之辭。即指下十六字經名。此經既具不可思議功德。而為諸佛之所護念。當知依教起行。念佛之人。亦得不可思議功德。而為諸佛同垂護念也。
《解》標出經題。流通之本。什師順此方好略。譯今題。巧合持名妙行。奘師譯云。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有詳略。義無增減。
(講)六方佛於勸信辭中。標出經題十六字。乃此經原名。而現在流通之本。什師隨順此方人。好略之習慣。譯今題曰。佛說阿彌陀經。正巧合持名妙行。故舉世流通。多弘秦本。而唐玄奘法師。譯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字雖有詳略之異。而義理實無增減也。
戊二南方
《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南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於淨土法門。無不稱歎。今略舉五佛。餘以等字該之。日月燈佛者。此佛約真俗中三智以立名。日以照晝。發育萬物。喻佛以俗智照事。成就眾生故。月以照夜。能除黑暗。喻佛以真智照理。破除無明故。燈能晝夜並照。隨意受用。喻佛具中智。真俗並照。圓融無礙故。○名聞光佛者。名是名稱。光是聲光。謂佛名稱普聞於十方。聲光通照於四土。○大燄肩佛者。此佛約權實二智以立名。燄即二智之燄。肩有荷擔之義。謂佛以二智之燄。燒眾生煩惱之薪。
須彌燈佛者。此約四智立名。須彌四寶所成。寶各有光。能照如燈。喻佛轉八識。成四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六七二識。因中先轉。前五及第八識。果上方圓。以此四智。照破自他三惑。故名須彌燈。○無量精進佛者。此佛約行立名。因中行門無量。悉皆精進。不怯不退。故得疾成佛道。如是等。如是指前列五佛。等餘南方沙數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戊三西方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然即是導師亦可。為度眾生。不妨轉讚釋迦如來所說。
(講)西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法門。莫不讚歎。今略舉七佛。餘以等字該之。無量壽佛與彌陀名同。有二義。一十方諸佛既多。佛德無異。故有依德立稱。同名諸佛亦多。二即是極樂導師亦可。為度生之故。不妨轉讚釋迦所說此經。令眾起信發願。依教受持。亦滿導師度生之願。
無量相佛者。此佛約相立名。佛有法報應三身。相各不同。藏通二教是應身。藏教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通教佛。則有八萬四千相。別教佛。是報身。有剎塵無量相。圓教是法身。有不思議無量相。○無量幢佛者。此佛約法立名。幢有摧邪顯正之義。法門無量。故佛樹立法幢。亦復無量。可以摧破一切邪魔外道。建立正法。故名無量幢佛。大光佛者。此佛約智立名。佛證一切種智。智光廣大。遍照法界。又或放大光明。接引攝受。一切眾生。如本師將宣大法。先放大光普照。聚集有緣眾生。聞法受益。○大明佛者。此佛依智立號。佛得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又佛得三智光明。能破三惑黑暗。故名大明佛。
寶相佛者。此佛約相立名。寶有尊貴之義。佛相百福莊嚴。殊特妙好。人皆尊貴也。又。佛身全體如紫磨金。毫相如琉璃筒。皆寶相也。○淨光佛者。此佛亦約智立名。以智慧光。淨煩惱垢。故名淨光佛。如是七佛。等餘西方沙數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戊四北方
《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北方亦有無量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法門。無不讚歎。燄肩佛者。亦以真俗二智。荷擔眾生之名也。○最勝音佛者。佛音具足不思議之力用。圓音一演。異類等解。九法界眾生所不能及。故曰最勝音佛。○難沮佛者。證究竟堅固之理。法身常住不壞。故曰難沮佛。
日生佛者。佛出世間。以智慧日。照破眾生愚癡黑暗。如杲日麗天。群昏爍破。故名日生佛。○網明佛者。佛張教網。撈攄法界眾生。法門無量。猶如網孔。皆為佛智所成。教理明徹。能破眾生癡暗。故曰網明佛。如是五佛。等餘北方恆沙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戊五下方
《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此界水輪。金輪。風輪之下。復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無盡也。達磨此云法。
(講)下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圓頓法門。無不讚歎。此界水輪。指現在人間依水輪。結成洲潬。為人所居。而水輪依金輪。金輪之下有風輪。風金相磨。故有火輪。在風輪金輪之間。此世界為風力之所執持。風輪之下。有空輪。又有非非天。四空。四禪。六欲諸天。亦分三界。人間。乃至重重。無有窮盡也。
師子佛者。師子為獸中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以喻佛為法中王。佛若說法。天魔外道。恐怖毛豎。故名師子佛。○名聞佛。名稱普聞於十方也。○名光佛者。佛之聲光所被。眾生蒙益。猶如日光。普照四天下。能破黑暗。能育萬物也。
達磨佛者。梵語達磨。此云法。法者可軌義。如世間之軌道。車必依之而行。佛所說之教法。為眾生修行之軌則。必當依之而修。此教可軌也。佛所修之行法。戒定慧以自莊嚴。堪作眾生軌範。此行可軌也。故名達磨佛。
法幢佛者。幢有高顯義。佛所說法四諦十二因緣。高超同居土世間法。六度萬行。高超方便土二乘法。第一義諦。高超實報土菩薩法。佛建豎種種法幢。故以為名。○持法佛者。佛善持大小頓漸。偏圓權實。一切諸法。隨眾生機。而為演說。令其信解修證。得大饒益。故名持法佛。如是六佛。等餘下方沙數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戊六上方
《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復有上界風輪。金輪。及三界等。重重無盡也。
(講)上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此界無色界。非非想天之上。是空輪。空輪之上。復有上界風輪。火輪。金輪。水輪。四洲大地。及人間天上。三界等。如是一重一重。無有窮盡。故諸佛亦無盡也。
梵音佛。梵者淨也。佛所說法音清淨。無有染著。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一切無著。是謂梵音。佛說法如是。故名梵音佛。○宿王佛者。宿是星宿。月為宿中王。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以喻佛為法中王。於法自在。三乘聖眾。一切智。道種智。不及佛一切種智。如月為眾宿中王。故名宿王佛。○香上佛者。佛具足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以為一切香中之上。故名香上佛。
香光佛者。此佛亦修持名念佛法門。以香光莊嚴。得成為佛。何以知之。大勢至圓通章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故知此佛。定由念佛所成之佛也。大燄肩佛。與前南方同。○雜色寶華嚴身佛者。此佛約行而立名。因中廣修六度萬行。萬行既多。故喻雜色華。萬行屬兩利行。較之二乘自利行。更為可貴。故曰寶華。以此因行。莊嚴法身。故得是名。
娑羅樹王佛者。娑羅譯為堅固。此樹高大。一切林木無能及者。歲寒不凋。故稱堅固樹王。以喻佛證究竟堅固法身理體。高超九界以獨尊。為法中王。故以名焉。○寶華德佛者。勤脩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德。因行可貴。喻如寶華。果德亦尊。稱為佛寶。故名寶華德佛。
見一切義佛者。世出世間。諸法之義無盡。佛得一切種智。具足五眼。故能悉知悉見。即所謂真知無所不知。真見無所不見也。○如須彌山佛。此佛從喻立名。四寶所成須彌峰。高出眾山之表。以喻四德圓證妙法身。獨居十界之尊。故稱須彌山佛。如是十佛。等餘上方恆河沙數諸佛。勸信讚歎。與前同。
《解》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讚西方。答。此亦非善問。假使讚阿 佛國。汝又疑偏東方。展轉戲論。
(講)此下問答破疑。先破偏讚西方疑。問。十方世界。許多淨土。何以不讚。而獨偏讚西方耶。答。此種問難。亦非善問。此誠為妙答。下出非善問之故。假使讚歎阿 (音同觸ㄔㄨˋ)佛國。汝又疑何以偏讚東方。如是展轉問難。皆成戲論。無有真理。
《解》問。何不遍緣法界。答有三義。令初機易標心故。阿彌本願勝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
(講)此破何不遍緣法界疑。問。何不遍緣十方法界。此問以不達所緣之境既廣。能緣之心必散。此亦非善問。答義有三。先約事答。後約理答。約事約理。此問皆不當。事三義。一令初機之人。聞讚此經。信有西方依正莊嚴。願生極樂淨土。執持彌陀名號。心信。心願。心念。易於標心也。二阿彌陀佛。因中四八弘願。莊嚴極樂淨土。本願力勝。隨願所成。故得諸佛同讚。三彌陀慈尊。與此土偏有緣故。
《解》蓋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種種教啟。能令歡喜信入。能令觸動宿種。能令魔障難遮。能令體性開發。
(講)此明事中三義之所以。蓋諸佛度生。眾生受化。其間或難或易。或淺或深。總在於前緣。佛有三不能。無緣不能度。如城東老母。可以為證。前緣若淺。則眾生難受化。佛亦難度。前緣若深。則眾生易受化。佛亦易度。現見彌陀與眾生。易化易度者。豈非彌陀與此土眾生偏有緣也。
緣之所在。恩德弘深者。彌陀與眾生緣之所在。在於何處。乃在彌陀因中。所發四十八種弘願。成就眾生。離苦得樂。此種恩德弘深。勝過諸佛。故為願勝。
種種教啟者。即此經信願持名。三種資糧。圓頓之教。得以開啟。諸佛讚歎。眾生信受奉行。能得四悉檀利益。豈非易標心也。
四悉檀者。佛說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能令發歡喜心信入。即世界悉檀。得歡喜益。能令觸動宿世善根種子。起欣求心。即為人悉檀。得生善益。能令一心執持。以正念斷除妄念。魔障諸難。得以遮遣。即對治悉檀。得破惡益。能令從事持。而入理持。法身體性。豁然開發。即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
《解》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所以萬德欽承。群靈拱極。
(講)十方諸佛。本從法身。而垂應化之跡。法身乃應化之本。固結緣種者。諸佛應化。固結眾生之緣。令未種善根者種。已種者增長。已增長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脫。不斷佛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者。此指西方極樂四土。世即同居士。出世即上三土。悉皆不可思議。圓證三不退。補處菩薩甚多。乃為千經萬論所無。此經獨擅。故曰尊隆於教乘。諸佛異口同音讚歎。為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即舉揚於諸佛海會。
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者。沁水名。水之漸流而出。謂釋迦諸佛法水。流入娑婆苦海。眾生心中。令其信願持名。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由事持而達理持。則慈契於寂光真理矣。所以諸佛萬德慈尊。悉皆欽承讚歎。
群靈拱極作二釋。一群靈。指極樂諸上善人。菩薩。羅漢。無量無邊。皆拱衛彌陀。如眾星皆拱北。二謂十方無量菩薩。皆願生極樂。親近彌陀。大本云。佛告彌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億菩薩生彼。一一已曾供養無央數佛。如彌勒者。他方世界。第一光遠照佛所。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所。有九十億。第三無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億。以及無量佛剎。往生者眾。故曰群靈拱極。
《解》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花)〔華〕。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講)此約理答。即答何不遍緣之問。當知二字。乃囑其當知遍緣之理。佛種從緣起者。佛種乃佛性種子。即眾生所具之正因佛性。亦即一真法界必從緣了二因而起。若無了因佛性。慧心之解悟。及緣因佛性。善心之修持。則正因佛性理心。終歸埋沒。不得而發起。故曰佛種從緣起。
緣即法界者。當知緣了二因。即是全體法界。以三因不出一心故。而西方依正。亦不出一心。法界即一心別名。彌陀是法界藏身。故一念一切念。念一佛。即念一切諸佛。極樂是法界藏土。故一生一切生。生極樂一土。即生一切諸佛國土也。一香一花。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一一無非全體法界。一一皆橫遍十方。豎窮三際。莫不互遍互融。事事無礙也。故此念佛增上緣因。得生淨土。即名法界緣起正理。此專念彌陀。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若念西方。再念東方。南方。北方。下方。上方。皆非遍念。讚歎亦然。以未明理性。都屬偏念偏讚也。
《解》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
(講)此是誡勸。上中下根。皆可脩持淨土。淺位人。未明理性者。便可決志念佛。專求往生。事念本不出法界外。若深位人。已明法界之理。念彌陀。即念諸佛。生極樂。即生十方。亦不必捨西方。別求華藏。西方亦不出自心。若謂西方是權。乃李長者華嚴合論之偽。於一心性中。分權分實。分小分大。全墮眾生遍計執情。妄生分別。以不達權實唯是一體。大小本來無性之故。權實大小。皆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故無性。依他不離圓成。故一體。以不達故。墮遍計執性。初略引經題竟。
丁二徵釋經題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此是勸信流通第二科。徵釋名題。先徵下釋。云何何故。皆徵問口氣。上諸佛勸信此經。經題共十六字。曰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有其名。必有其義。必須明了。方得受持。今佛自徵。乃呼舍利弗。徵問之曰。在汝之意。以為云何。何故此經。名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耶。此祇徵下八字。以上半題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前文已經極顯。不必更釋故也。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解》此經獨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
(講)此釋護念。詮者顯也。經為能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圓滿究竟萬德。三為所詮。○一無上心要。即能念之心性。此心為諸佛之本源。萬法之理體。是第一義諦。無有何法。能加其上。故曰無上心要。○二諸佛名字。即所念彌陀名號。前云。彌陀乃法界藏身。念彌陀一佛。即念一切諸佛。故曰諸佛名字。○三並詮圓滿究竟萬德。既詮佛名。名以召德。諸佛之名。皆稱萬德洪名故。詮佛名。並詮顯萬德也。何為圓滿究竟。諸佛因行圓滿。智德究竟。證般若德。斷德究竟。證解脫德。心性究竟。證法身德。三德圓證。萬德畢具。故曰圓滿究竟萬德。
此三德祕藏。為諸佛共證。亦為眾生同具。能念之心。所念所聞之佛名。皆不離三德。故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聞必受持。故皆為諸佛之所護念。
護者加護。令不退墮。念者愛念。令得增進。大本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得因緣聞此義。』華嚴偈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是則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有大善根大因緣。故得諸佛護念也。
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者。此經全示持名妙行。既受持是經。信願在懷。必執持名號。又。阿彌陀佛名號。具足萬德。為諸佛所護念。故受持者。亦必為諸佛護念也。
《解》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
(講)此料簡。假設問答。於答處則明通局二義。自他二力。
《解》答。此義有局有通。占察謂。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講)此義。即但聞佛名。而未持經之義。有通局之分。此明局義。局者不通也。占察。即占察善惡業報經。有謂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雜亂指見惑思惑。紛雜混亂。於清淨心中。心水本淨。因見思而成垢濁。故名垢心。雖口誦佛名。而不為聞慧。以不能生決定信解者。出其不為聞慧所以。因其心水不清。定力不足。慧性不得現前。故不能生決定信解。雖誦佛名。但獲世間善報而已。不得廣大深妙。往生不退等利益。
《解》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
(講)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又名一相三昧。專念彌陀名號。名一行三昧。即一心不亂。若到此三昧。則見思惑空。能轉雜亂垢心。而成清淨廣大微妙行心。得入相似位。名得相似無生法忍。相似第一義諦。得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乃為聞十方佛名。
《解》此亦應爾。故須聞已執持。至一心不亂。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
(講)此。指此經。對彼占察經而言。亦應爾。即亦如是也。聞已信願執持。至事一心不亂。破我執。不為見思所亂。至理一心不亂。破法執。不為無明所亂。得成聞思修三慧。方為真聞佛名。得蒙諸佛護念。此約豎論局義也。
《解》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
(講)此明通義。通論十方諸佛。皆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此種慈悲。稱性而起。不可思議。而諸佛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仗不思議力。故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能得佛名。一歷耳根。皆成將來得度因緣之種子。
《解》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
(講)此明佛心平等。佛度眾生。本廣大平等慈悲心。怨親一相。故不簡擇。平等而度脫之。恆常度生。無有疲倦。苟有人得聞佛名。佛必定能垂護念。佛佛皆然。此又何疑。
《解》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講)此明自他二力。先明自力之難。引金剛三論為證。此論乃無著天親二菩薩造。解釋金剛般若經三論。○根熟菩薩。謂善根成熟。入正定聚。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得念不退。位在別教初地。圓教初住。分證之位。此皆約自力斷惑。必入同生性。乃可得諸佛護念。○同生性。對異生性而言。如別教三賢位。以未脩中道觀智。而斷惑證理與聖位不同。故名異生性。若登初地。念不退。與圓初住觀智。斷惑證理皆同。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故名同生性。分證法身之理。乃可蒙佛護念也。
《解》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
(講)此明他力之易。上文自力。是自脩之力。此科他力。是他佛之力。現今聞佛名。仗他佛力。故在別教三賢。圓教十信。相似位。即得蒙佛護念。此還約實行之力。念到事一心不亂。見思已空。往生方便土者。乃至相似以還。即相似位以前。觀行位。未到相似位。未斷見思。往坐同居土者。亦皆有通護之義。○下至一聞佛名。乃名字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者。佛與眾生。本來同一法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曰同體法性。一聞佛名。即有資熏種子。發起現行之力用。雖未能即得近果。亦得成遠因。終久得入不退也。
《解》阿耨多羅。此云無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覺。即大乘果覺也。
(講)上釋護念。此釋果覺。承上文善男女。聞經受持。及聞諸佛名者。不僅為諸佛護念。人人皆得圓證三不退。念念趣向佛果。妙覺之位也。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諸經皆存梵語。即五不翻中。順古不翻。此即圓教大乘佛果妙覺也。別教妙覺。尚不能當此稱。以其只破十二品無明。只齊圓教二行故也。
無上正等正覺之號。即超九界以獨尊。自覺。覺他。覺滿之佛。解釋此名。應從下以釋上。三菩提。此云正覺。佛稱正覺。超過六凡法界之不覺。或起妄覺。邪覺。而非正覺。○三藐此云正等。佛稱正等。超過二乘法界之不平等。而非正等。○阿耨多羅。此云無上。佛稱無上。超過菩薩法界之有上。菩薩雖得正覺正等。只得稱三藐三菩提。以無明未盡。覺道未圓。即如圓教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法身智斷。猶未究竟。如十四夜月。尚欠一分。祗得名有上士。不得名無上正等正覺。堪當此稱者。惟佛一人。三覺圓。萬德具。超九界以獨尊。獨一無侶也。
《解》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聞名功德如此。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講)正文。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字指法之辭。指上文釋迦諸佛所說。聞經受持。及聞佛名。皆得圓證三不退地。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之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解受持。
聞名功德。尚且如此。何況受持是經。一心念佛者。此為釋迦及十方諸佛。異口同音之所宣說。豈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丙二勸願流通
《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解》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因)〔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
(講)上科勸信。此科勸願。佛復告舍利弗云。若有人發願欲生彼國。發願是自力。佛願接引是他力。會自他二力。故有願者。無一不生。皆得不退佛果也。○已願已生者。謂過去前哲。求生淨土。往生集中。四眾往生。不一而足。今願今生者。謂現今求生淨土之人。祇要信願力行。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定蒙佛聖。接引往生。當願當生者。謂當來之世。若有人願生西方。一心念佛。彌陀悲願無盡。壽命無量。自然不違本願。接引往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
問。十方信願念佛往生者眾。極樂世界。何以容納。答。維摩居士。方丈之室。祇有一丈之方。尚能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況彌陀願力。所成之極樂淨土乎。喻如滄海納眾流而不溢。尺鏡含萬象而有餘。何疑之有。
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者。此明信願互助。謂若非深信西方。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則不發欣厭心。願生彼國。是信為往生淨土之前矛。○若但有信。而無志願求生。則信心雖足。亦不能得生淨土。譬如相信輪船。能運載行旅。到達家鄉。倘不願乘輪。亦不得到。故勸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求生彼國。
《解》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
(講)此明三資中要。信願行三。願為尤要。故以願為信之文券。行之門樞。喻信有願。則文券在手。決無改悔。行有願。則門樞安立。決定無倒。舉一願。則信行二者在其中。故為要務。所以信行祇一勸。願則殷勤三勸也。
此是第三番勸願。第一番。在正宗第二科中。因聞說依正莊嚴。眾生生者。皆得不退。故初勸云。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第二番。在正宗第三科末。次聞念佛。一心不亂。臨終見佛。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故重勸云。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第三番。即本科。欲生彼國。有願必生。皆得不退佛果。故三勸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而釋迦悲心特切。不憚重煩。再三勸諭。若不發願求生淨土。則辜負佛恩甚矣。
《解》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講)此明願依四弘。上云發願。皆得不退菩提。願之為力。何以如是之大。故復次顯明。願即欣厭二門。二門具足菩薩四弘誓願。厭門。厭離娑婆。眾苦逼迫。一切眾生。皆在生死苦海之中。頭出頭沒。故依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厭離娑婆。諸惑熾盛。五住煩惱。悉皆積集眾生心中。起業感報。故依集諦。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欣門。欣求極樂。助道緣足。常得聽聞。根力覺道。道品等法。諸善俱會。故依道諦。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欣求極樂。眾生生者。皆得不退。無上菩提。一生補處。故依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願離娑婆。願生極樂。既與四弘誓願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解》問。〔今〕發願但可云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一)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臺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講)此破疑。一問二答。初答易知。二答約一剎那。一念相應。即因果相應。能念念心為因。所生為果。如有人發信願心。執持名號。西方七寶池中。即時產一蓮萼。標名於上。若精進勇猛。蓮萼日見增長光榮。若懈怠退悔。日漸焦枯。一念如是。念念皆然。是謂妙因妙果。因果同時。不可思議。皆不出一心。喻如一秤。兩頭低昂。低昂不離一秤。喻榮枯因果。不離一心。同在一時也。
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此即今願今生。尚不待一期報盡。何況當來。故曰只今。不俟移時。正信願持名。則蓮萼光榮。金臺影現。影不離形。果不離因。此皆即理即事。事不礙理。非徒論理也。故知此等行人。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引證。昔可久大師。常誦法華。人呼久法華。元祐八年坐化。越三日復還。語人云。吾遊淨土。見勝境。與經符合無異。此間修淨業者。蓮萼皆已標名。標金臺者。有成都廣教院勳公。有明州孫十二郎。及可久。標銀臺者。明州徐道姑。言訖復化。後孫十二郎臨終。天樂鳴空。徐道姑亡。異香滿室。
又越國夫人王氏。領導妾婢。專修淨土。後有一婢無疾而逝。其夕。夫人夢婢致謝。幸蒙教誨。得生淨土矣。夫人曰。西方其可至乎。婢曰可。遂導夫人。頃見一大池。中有蓮華。大小閒錯。榮悴不等。夫人問其故。婢曰。世間修西方者。纔發一念。此中便生一華。勤惰不同。榮悴亦異。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曰。何人耶。婢曰。楊傑也。又一人朝服而坐。又問何人。婢答馬圩也。兩人俱淨業。事具本傳。夫人問曰。我當生何處。婢復導之行。可數里。見一華臺。金碧輝煌。光明洞然。曰。此夫人生處。乃金臺上品上生也。既覺。悲喜交至。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爐焚香。望觀音閣而立。諸眷方趣前為壽。視之則已立化矣。
《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講)一句名號。即佛即心。圓具三學。圓該萬行。一心執持。便得頓超五濁。頓出生死。故為極圓極頓。此義。非言語思量之所能及。故曰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慧者。方能諦實信受。故直告舍利弗也。二勸願流通竟。
丙三勸行流通分二 丁初諸佛轉讚 二教主結歎 今初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講)此文述諸佛轉讚之辭。呼舍利弗而告曰。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研究上文。釋迦自說。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此云稱讚諸佛。當以二義釋之。一以彌陀即法界藏身。前云念一佛。即念一切諸佛。則讚彌陀。即稱讚諸佛也。二釋迦述六方諸佛。勸信之辭。即有讚歎諸佛。助揚淨土功德。故曰稱讚諸佛也。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即為諸佛轉讚。而作是言下。即轉述諸佛讚辭。能為甚難希有之事。此二句是總讚。下五濁成道。說此經法。是為別讚。
《解》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
(講)佛佛道同。故所有功德智慧。悉皆平等。所有自證雖皆平等。而施化他之跡。則有難易不同。亦各隨願力而已。
《解》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
(講)淨土。即極樂五清之淨土。又十方清淨佛土。濁世。即娑婆五濁之惡世。兩土成佛說法。自有難易之分。據便蒙鈔。說有十種。一淨土常常見佛故易。濁世不常見佛故難。二淨土常常聞法故易。濁世不常聞法故難。三淨土諸善俱會故易。濁世惡友牽纏故難。四淨土無有魔事故易。濁世群魔惱亂故難。五淨土不受輪迴故易。濁世輪迴不息故難。六淨土無三惡道故易。濁世惡趣難逃故難。七淨土勝緣助道故易。濁世塵緣障道故難。八淨土壽命無量故易。濁世壽命短促故難。九淨土圓證不退故易。濁世修行多退故難。十淨土一生成佛故易。濁世多劫難成故難。此論淨土濁世成佛難易之相。
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者。淨土眾生根利。惑業俱輕。故一聞說法。即便信受。發解起行。速得證入故易。濁世眾生根鈍。惑深業重。雖聞說法。聞多不信。則解行證入。更不待言。故謂之難。
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者。漸法即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等法。猶易生信。若說頓法。即大乘圓頓之法。眾生本來是佛。萬法不出一心等法。則雖說者諄諄。而信者寥寥。故謂之難。
《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
(講)餘頓法。指淨土之外。其餘說禪宗。是最上一乘。圓頓修證之法。不立語言文字。不起思量分別。一念不生。當體即佛等法。猶覺容易。而說淨土橫超三界。疾出生死之頓法。而望其信入者尤難。
《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講)此以淨土比較。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之法。頓修頓證妙觀。即實相念佛。與觀想念佛。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但修持名一法。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極樂。徑登三不退位。一生補處。圓成佛果。此等奇特希有。殊勝絕妙之法。超出思議之表。為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更為難中之難也。故得諸佛稱讚。無一不推我釋迦。於佛道難成者能成。於頓法難說法者能說。偏為勇猛。大雄大力者也。
《解》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講)此下明五濁。本師於五濁惡世成佛。為濁世眾生說法。深知此界眾生。非此持名圓頓之法門。必不容易度出生死海。故無問自說。不特佛道難成能成。即此頓法難說。亦能說。為甚難希有也。故蕅公解此五濁之文。一一按持名念佛法門。而解釋之。
劫濁者。劫是時分。本來無有濁。因有四種濁法。聚會此時。是以成濁。楞嚴經云。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土。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汨然。名之為濁。
劫濁無別體。四濁交湊。即其相也。此當減劫。人壽減至二萬歲時。眾生具下四濁。即名劫濁。若減至人壽百歲。名為五濁惡世。本師於此時出世。成道說法。足見本師願力之堅強。不畏不懼。極樂世界。是五清淨土。無有濁惡之事。我等自當捨濁就清。求生彼國。以超劫濁。但劫濁之中。若非持名念佛。帶業往生。突圍而出。橫超三界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汨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講)見濁者。五利使為體。諸見熾盛。即其相也。五利使。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以此五種之惑。能使眾生造業受報。趣入生死。故名為使。機微迅速。是以曰利。○一身見者。妄認四大為身。而起我身之見。深生愛著。不悟四大假合。虛幻無常。○二邊見。執斷執常。而起二邊之見。一味偏執。不悟見解既偏。失乎中道。○三見取。非果計果。而起涅槃之見。未證謂證。不悟有漏界中。終非究竟。○四戒取。非因計因。而起持戒之見。修諸苦行。不悟蒸沙作飯。塵劫難成。○五邪見。撥無因果。而起邪外之見。以盲引盲。疑誤眾生。墮入深坑。此五種妄見。昏昧汨沒。渾濁自性。故名見濁。極樂國中。人皆正見。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以超見濁。但見濁之中。若非一心持名念佛。不容絲毫意見。不假參究觀想。諸餘方便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煩惱濁者。五鈍使頓惑增盛。謂貪。瞋。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講)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煩惱惑增盛。即其相也。五鈍使。謂貪瞋癡慢疑。五種根本煩惱。能生其餘枝末煩惱。惑亂眾生之心。故以煩惑增盛為其相。根本煩惱有六。前五利使。即不正見根本煩惱。屬見惑。此五鈍使。屬思惑。以此五種之惑。能使眾生。造業受報。趣入生死。故名為使。比前五利。稍為重滯。是以曰鈍。○一者貪心。於順情境上。起諸貪愛。不能看破。不了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幻。○二者瞋心。於違情境。起諸瞋恨。不能含忍。不了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三者癡心。於中庸境上。起諸癡心。不能覺察。不了諸行是無常。到底總是空。○四者慢心。於諸眾生。心起傲慢。不能謙遜。不了諸眾生。佛性本平等。○五者疑心。於諸人法。心起疑貳。不能決斷。不了是善則可親。是道則可進。此五種妄心。煩動惱亂。渾濁自性。故名煩惱濁。極樂國中。諸善聚會。離諸煩惱。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超煩惱濁。但煩惱濁中。若非持名念佛。無取無捨。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麤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講)眾生濁者。五陰和合為體。假名稱呼。即其相也。見煩惱所感麤弊五陰者。即見思二惑。為界內生死之因。依見思惑。造有漏業。為緣。惑業因緣為能感。麤弊五陰為所感。
麤弊五陰者。麤是麤陋。弊是弊惡。謂其不勝也。五陰。即色。受。想。行。識。陰有蓋覆義。眾生積聚五法。蓋覆真性故。○何為和合。眾生外身。是色陰。有質礙之義。以皮肉筋骨。皆有形質留礙。故屬色陰。○內心是後四陰。受有領納之義。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領受五塵之境。故屬受陰。○想有取像之義。第六識。種種分別計度。想像法塵之境。故屬想陰。○行有遷流之義。第七識。恆審思量。念念遷易。如急流水。故屬行陰。○識有執持之義。第八識執持息煖壽三者。一期住世。令不散壞。故屬識陰。
中間三陰。有謂是遍行五心所中。受想思三心所者。今分屬前七識。有何義可據。以諸識雖皆有受。而前五識。領受五塵。受力偏強。故以屬之。又。諸識雖皆有想。而第六識。憶想分別。想力偏勝。故以屬之。又。諸識雖皆有思。而第七識。恆審思量。思義偏重。故以屬之。若以中三陰。判屬受想思三心所。不能包括前七識。今判屬前七識。自可不遺心所。請質高明。
五陰。不出色心二法。色法。有地水火風四大。外身。皮肉筋骨。為地大。痰淚精血。為水大。周身煖觸。為火大。氣息動轉。為風大。四大和合。外身生。四大分離。外身死。心法。有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以此六十三法和合。假名眾生。即眾法和合而生。故稱眾生。
色心並皆陋劣者。陋則不美。劣則不勝。此之色心。不淨。無常。苦。空。故並皆陋劣。名眾生濁。極樂生身。蓮華化生。清淨莊嚴。微妙相好。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超眾生濁。但眾生濁中。若非持名念佛。欣慕極樂。厭離娑婆。捨穢取淨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講)命濁者。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即其相也。因果並劣。因。即見濁。煩惱濁。見思二惑。為受報之因。果。即是眾生濁。麤弊五陰。為託生之果。若因若果。並皆是劣。命以色心二法。互相連持為體。色。即地水火風之色法。心。即見聞覺知之心法。身心相依為命。若無識陰之心執持。則色法之身必爛壞。若無色法之身執持。則八識之心無所託。故曰連持。○催年減壽。即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濁。極樂國中。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我等自當發心念佛。求生彼國。超越命濁。但命濁中。若非一心念佛。七日功成。乃至十念一念。皆得往生。隨人工夫善根。皆得滿願。如大海水。阿修羅。乃至蚊蚋。飲之皆得應量而飽。並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復次。祇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
(講)此明三資能轉五濁。祇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者。謂不必假藉諸餘法門。厭此信願行三資。即可轉五濁為五清。信願是慧行。為能莊嚴。依慧行而起行行。執持一聲阿彌陀佛。即行行。又即以此二行。莊嚴淨土。故能轉五濁也。眾生自心法界。本來清淨。迷則成濁。今既覺悟。而起信願行三資糧。自可轉濁成清。莊嚴淨土矣。
劫濁。為濁法聚會之時。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劫濁。為淨法聚會。○見濁。邪見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見濁。成智德無量光。○煩惱濁。煩惑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煩惱濁。成斷德常寂光。○眾生濁。色心陋劣。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清淨勝妙。○命濁。壽命短促。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命濁。為無量壽。壽與佛同。此皆以三資糧為能轉。五濁為所轉。舉世之人。如果個個都能發心念佛。轉穢令淨。轉苦為樂。則不難轉娑婆而成極樂矣。
《解》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講)故字。承上文。一聲佛號。能圓轉五濁。圓成五清。則一聲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即是本師。於五濁惡世。所修因行。所得果覺之全體也。
《解》〔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講)以此之此字。指上文一聲阿彌陀佛。即是本師所證果覺之全體。今即以此果覺全體。一聲阿彌陀佛。授與五濁惡世眾生。如何授與。佛說此經。教人起信。發願。專持一聲阿彌陀佛名號。便得圓成果覺。故為授與。
乃諸佛所行境界者。能於五濁惡世。說難信之法。乃是諸佛所行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難行能行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者。非獨六凡二乘。自力不及。亦非菩薩法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解》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器世間。九界有情世間也。
(講)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諸眾生。是別指五濁惡世之人。一切世間。是通指情器二世間。因佛自居佛法界。是正覺世間。說是一切世間難信法。此一切世間。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依報之器世間。及九法界。正報之有情世間。初諸佛轉讚竟。
丁二教主結歎
《解》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但云一切世間。猶前諸佛所云。汝等眾生。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
(講)此科題以下之文。乃蕅公標明科意。科名教主結歎。亦即付囑流通。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者。上科有別指通指二義。本科但云為一切世間。不云為諸眾生者。即略其別義。但從通義。以通該別也。猶如前文。六方諸佛。勸信文中所云。汝等眾生。當信是。汝等二字。通指彼國九界眾生在內。今本師云一切世間。亦復如是。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
《經》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講)此。本師重呼當機咐囑云。汝等應當了知。我在此五濁惡世。行此等難事。此字。指成道說法二事。濁世佛道難成。頓法難說。已解在前。今難成者能成。早得無上正等正覺之佛道。難說者亦能說。竟為一切世間。說此持名難信之法。此二事。不獨是難。且是難中之難。故曰甚難。此句即屬勸行流通。既是甚難說者。我今已說。汝等自當力而行之。又。非僅自行。且當化他。輾轉流通。俾得利益今後也。
《解》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行此。說此。眾生何由稟此也哉。
(講)此明法門難遇。信願持名一行。為第一無上法門。不涉施為。即不假參究。不勞觀想。但一心專持名號。即得圓超五濁。如前所說。唯有智者。方能深信。乃可得入。非是意識思議所行境界。是為圓頓不思議境界。
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者。以此不思議法門。設或不是本師。乘大願輪。來入五濁惡世。示現難行能行。難得能得。得成無上菩提。於此不思議境界。亦不能究盡。
既成菩提。以大智即一切種智。以大悲即同體大悲。見此圓頓法門。可以圓超五濁。行此圓頓法門。自己圓轉五濁。說此圓頓法門。欲令眾生修此。同出五濁。設非本師如是。一切眾生。何由聞此勝異超絕之法門。而得稟承也哉。誠法門之難遇也。
《解》然吾人處劫獨中。次定為時所囿。為苦所偪。
(講)此明五濁難超。文有五段。此文。要與前文五濁中。五種必不能度之訓合觀。謂吾人處此濁法聚會之時。決定為時劫之所囿。囿者苑囿。四邊有圍垣。圈囿其中不能出。如囚在獄。不能逃也。劫濁難逃。亦復如是。若非念佛。帶業橫出三界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
(講)吾人處此見濁之中。諸見熾盛。正眼未開。決定為邪智所纏繞。邪智者。邪知邪見。即五利使見惑是也。邪師所惑。如印度九十六種外道等。邪說之所惑亂。見濁難逃。若非念佛。不假諸餘方便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
(講)吾人處煩惱濁中。煩惱熾盛。八萬四千塵勞煩惱。貪為上首。所貪之境。五欲為多。五欲有二。一財色名食睡。二色聲香味觸。眾生對此欲境。決定起貪。故曰決定為貪欲所陷。陷即陷井。一陷貪欲之中。多造惡業。猶如人陷毒壑。必為惡毒所螫。煩惱濁難拔。若非念佛。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此)〔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
(講)吾人處此眾生濁中。五陰麤弊。決定不淨計淨。安於臭皮囊。盛滿污穢。而不能洞然覺悟。其為不淨。深生厭離。甘心受此劣弱之軀。而不能奮然而起。發向上心。以求清淨莊嚴之果報。於眾生濁不能超越。若非念佛。欣淨厭穢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講)吾人處此命濁之中。壽命短促。無常迅速。決定為無常所吞。即此身心。念念生滅。皆屬無常。猶如石火電光。一閃便過。無可挽留。人命無常。只在呼吸之間。古德警語云。『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即使發心修行。倘修餘行。無常一到。便是措手不及。是謂命濁難超。若非念佛。不經時劫。不勞勤苦。十念即生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烽勃宅裏。戲論紛然。
(講)此明不知之失。若不深知。此法甚難希有。第一方便。力行不懈。求出五濁。將謂更有別種法門。深奧玄妙。可出五濁。此等人。定屬見惑所誤。邪智所纏。或為邪師引誘。貪奇好妙。或重無益之苦行。不肯老實念佛。求離娑婆。求生淨土。則在此臭煙烽勃火宅之裏。貪著嬉戲。起諸邪智邪見。戲論紛然。雖多無益。不能出離五濁惡世。三界火宅。
《解》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難甚。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初普勸竟。
(講)此明知難之得。唯有深知此法甚難遇。今已得聞。五濁甚難出。今可圓超。如向處幽暗之區。乍睹光明之幢。久困飢寒之國。忽聞飽煖之方。詎不身心踴躍。信願修持。故曰方肯死盡偷心。不修餘行。專事持名。寶此一行三昧。持名念佛。為一行三昧。偷心不死。即是志不決定。不肯死心念佛。今偷心既死。信願之慧行已立。以一行三昧。為斬煩惱魔之寶劍。持名之行行亦修。以一行三昧。為渡生死海之寶筏。何難直泛蓮池海會。圓超五濁。圓證四土。是以本師。說其甚難。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即當知五濁甚難出。念佛必能度。我等自應深信切願。力行念佛。方不負本師至極悲心也。二教主結歎科竟。併前大科。初普勸竟。
乙二結勸
《經》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解》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無一人能發問者。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佛緣熟。無問自說。令得四益。如時〔雨〕化。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名歡喜。毫無疑貳。名信。領納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講)淨土法門。至簡易。至直捷。至圓頓。可以圓離五濁。橫超三界。直截生死。速成菩提。不可思議。人所難信。亦所難知。故無人有能發問者。
佛智鑒機。謂佛以差別智。而鑒眾生之機宜。了知眾生。成佛之機緣成熟。故無問自說。令眾而得四益。先總標。下別指。
佛說此一卷阿彌陀經已畢。當機舍利弗。及諸常隨比丘眾。不言聲聞緣覺菩薩者。結集家語略也。此科非佛說。乃結集家敘述。法會圓滿。法眾得益。於比丘外。尚有一切世間。此指六凡有情世間。但舉天。人。阿修羅三道。餘以等字該之。
聞佛所說此不思議法門。得未曾有。幾如得雨化禾。春雷躍鯉。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若身若心。怡然自得。歡悅無量。此乃世界悉檀。歡喜益也。毫無疑貳名信者。以佛具五語可信。更加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同音讚歎。固然毫無有疑貳。信之深也。領納不忘名受者。既信佛說。自然言言領納識藏。不忘不失。此信受。乃為人悉檀。生善益也。
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者。能令眾生。出死苦。得涅槃樂。是為大恩大德。佛於娑婆五濁惡世。成無上道。說難信法。欲令眾生。信願修持。同出五濁。是謂泛寶筏於生死海中。普度眾生。同登涅槃彼岸。感此大恩大德。故投身歸命。名為作禮。此乃對治悉檀。破惡益也。既歸命於佛。常隨佛學。自得破除三惑五濁之惡也。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者。依不思議教。修不思議法門。成不思議感應。圓證三不退。一往直前。疾趣無上果覺而去。此乃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證入第一義諦之理故。流通分竟。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演已竟。且道我等。應如何而去始得。好把世間名利。拋去撇去。一切惑業。休去歇去。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修去。求生極樂。五清淨土去。疾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切莫走向其他差路去。
蕅益大師跋
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捨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後因大病。發意西歸。復研妙宗圓中二鈔。及雲棲疏鈔等書。始知念佛三昧。實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萬牛莫挽也。吾友去病。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炳著。請余為述要解。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理不可卻。舉筆於丁亥九月二十有七。脫稿於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所願一句一字。咸作資糧。一見一聞。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讚謗等歸解脫。仰唯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