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四化禽風樹三  初化禽演法。二風樹渲法。三缽結二嚴。
 
初化禽演法二  初正示法音。二釋無惡道。
 
初正示法音二  初宣言。二獲益。
 
初宣音
 
【經】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疏】上言諸天獻瑞。此言禽樹成音。又上言供養之勝。今言聞法之勝也。種種言非一。奇妙言異常。雜色言美觀。白鶴等者。多種中舉一二也。白鶴。孔雀。鸚鵡。常見可知。舍利解見前文。迦陵頻伽。此云妙音。共命。一云命命。如是種種。悉皆奇妙。非凡鳥比。
 
【鈔】奇妙者。形殊眾鳥名奇。音能說法名妙。白鶴者。此土鶴有四種。玄黃蒼白。以白為勝。然鶴雖白。自無純白。非真白鶴也。孔雀。鸚鵡。皆此土所貴。故獨舉也。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殼時。已有音聲超眾鳥故。正法念處經云。此鳥音聲。若人若天。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故云妙音。共命。亦云命命。亦云生生。梵語耆婆耆婆迦。二首一身。報同識異。謂是釋迦調達宿因。又雪山有二頭鳥。一曰迦婁嗏。一曰優波迦婁嗏。是也。彷彿如二頭之蛇。九頭之鳥。千頭之魚。今刻繪作人身二首。恐非也。
 
【演】釋迦調達宿因者。釋迦佛與調達。往昔為共命鳥。一為調達者睡。一為釋迦者醒。醒者因取香果而食。香氣芬然。睡者覺而惡曰。何瞞我而食也。吾當以毒果害之。遂食毒果。二命俱喪。
 
【鈔】上文數鳥。四通震旦。二局西乾。在此土者。已稱珍異。若在彼國。形體色音。轉更奇妙。今姑取名同。而實則異。例如欄網行樹等。皆以寶成。非人世所有也。舉一二者。多不悉陳。如觀經中有鳧鴈及鴛鴦等。今以少攝多。亦文省也。
 
【疏】然此土諸鳥。唯鸚鵡解作人言。而亦僅稱學語。彼國則晝夜出音。且和且雅。為能演暢根力覺道一切道品。非漫鳴也。
 
【鈔】僅稱學語者。謂但依人語。未能知義。禮記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則人道未通。何況佛法。鸚鵡且然。餘可知矣。和雅者。和與暴對。如鴟鴉等。是名暴音。雅與俗對。如鶯鸝等。是名俗音。優柔平中。無有麤厲。能令聽者躁心自釋。是名和音。正大謹嚴。無有邪靡。能令聽者欲心自平。是名雅音。由之瑟尚缺於和。鄭之聲大背於雅。鳥兼二美。是黃鍾大呂所不及也。
 
【演】黃鍾。是陽六律之首。大呂。是陰六律之首。
 
【鈔】演者。張而廣之。義無盡故。暢者。敷而達之。意無滯故。如是演暢根力覺道。三十有七諸道品也。道品者。以是入道之品類故。
 
【疏】然此三十七品。屬小乘法。實通大乘。隨其心行。如諸經論中說。
 
【鈔】通大乘者。瑜伽四十四云。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種。三十七品。是其中別義。通於大小。智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淨名云。道品是道場。又云道品是法身因。攝大乘云。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涅槃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皆約大說。
 
【演】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種者。涅槃云。三十七品。為涅槃因。非大涅槃因。無量阿僧祇道品。為大涅槃因故。
 
三十七品無所不攝者。以法雖同。由心成異故。如一四諦。有無量相而皆攝在四諦之中。道品亦然。但心行大小不同。而成異故。道場者。得道之處。即是道場。道品是法身因者。淨名云。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生。乃至從三十七道品生等。道品是寶炬陀羅尼者。寶炬。謂德炬。能爍破一切無明黑暗。故名寶炬。攝一切法。名陀羅尼。若人能觀八正道者。涅槃云。善男子。眾生佛性。不異諸佛。若有能修八聖道者。當知是人則得明見。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成醍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鈔】隨心行者。如涅槃云。智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觀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則知道品是一。觀智大小。固無定也。
 
【演】智有二種。智字。是三十七品中之一分。分別諸陰有無量相者。有凡夫五陰。三乘五陰。諸佛五陰。凡夫五陰。分段生死也。三乘五陰。變易生死也。諸佛五陰。即真常之體。故曰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復分別諸陰。有無量相。即是別教觀無量四諦。而亦可通圓人。如星羅十門。月滿三觀。得一空三昧。即得無量空三昧等。
 
【疏】五根者。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能生聖道。故名為根。又如俱舍。具三義故。
 
【演】一信二進。是十一善心所攝。三念四定五慧。是五別境心所所攝。
 
【鈔】根有二義。一者能持義。持其所已得。而自分不失也。二者生後義。生其所未得。而勝進上求也。
 
【演】持其所已得者。如草木有根。則已得之枝葉花果持而不失。行人具足五根。則已得功德。亦持而不失也。生其所未得者。未生之枝葉花果。漸漸能生。行人具足五根。則未生功德。亦漸漸能生也。然始入佛法。即有信心。未有定慧。不得名根。今由前三科。則信不可拔。故得成根。下四亦然。
 
【鈔】言信根者。謂於諦理深忍樂欲。是名信根。此一為總。餘四承上。進根者。既信此理。勤求不息。是名為進。念根者。既求此理。念茲在玆。明記不忘。是名為念。定根者。既念此理。繫緣一境。相應不散。是名為定。慧根者。既定心在道。復正觀分明。決擇是非。是名為慧。
 
【演】諦理。即真俗中。以通大小乘故。
 
信等五法各有體用。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進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定者。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慧者。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
 
【鈔】能生聖道者。以此五法。調治其心。譬如陰陽和適。一切種子皆得發生故。俱舍三義者。俱舍論明最勝自在光顯為根。最勝者。根體勝故。自在者。根用勝故。光顯者。體用雙彰故。於中開二十二根。有信等五根故。
 
【演】俱舍三義。即上文二義。最勝者。即上持其所已得。而自分不失也。自在者。即上生其所未得。而勝進上求也。光顯體用雙彰者。即上即體起用。即用顯體也。二十二根者。信。進。念。定。慧。憂。喜。苦。樂。捨。眼。耳。鼻。舌。身。意。共十六根。男根。女根。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命根。
 
【疏】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長。具有大力。故名為力。
 
【鈔】力有二義。一者不為他伏。二者又能伏他。如瑜伽論。此五力者。能
於後後所證出世間法。生深勝解。難制伏故。又具大威勢。摧伏一切諸魔軍故。
 
【演】如瑜伽下。引證力有二義。後之所證出世法者。即覺支正道。住行向地等法。難制伏。是不為邪外所伏。此是證不為他伏也。下二句。是證又能伏他。一切諸魔。即四魔八魔等。
 
【鈔】信力者。深信諦理。轉更增長。能遮疑惑。不為動搖。能拒邪外。不為迷亂。能破煩惱。不為侵害故。一總餘承。如上根例。
 
【演】深信諦理轉更增長者。前雖具信根。若未有力。則疑惑能搖。邪外能亂。煩惱能侵。今既有力。則疑不能搖。以有信獅子。能制疑兕故。邪外不能亂。以有信珠。能清邪濁故。煩惱不能侵。以有信日。能破煩惱霜故。
 
【鈔】進力者。進根增長。能破身心種種懈怠。成辦出世種種事業故。
 
【演】進根增長者。前雖有進根。若未有力。則無始來不修三學六度。種種懈怠種子。猶能發生。墮出世種種事業。今得進力。則精進猛將。能伏懈怠魔軍。成辦三學六度諸事業故。
 
【鈔】念力者。念根增長。能破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故。
 
【演】念根增長者。前雖有念根。若未有力。則世間五欲六塵邪念猶未盡除。出世之三寶施戒等正念。猶未成就。今得念力之鎧。雖入五欲陣中。不為所損。能破種種邪念魔軍故。
 
【鈔】定力者。定根增長。能破一切諸雜亂想。發起事理諸禪定故。
 
【演】定根增長者。前雖有定根。繫緣一境。若未有力。則微細雜念。猶未得除。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十六特勝等。事理諸禪。猶未發起。今既得力。則定能澄清亂想之垢。能現諸禪之珠故。又不明諦理。但得世間禪。名曰事禪。深明諦理。得出世間禪。及出世上上禪。名曰理禪。又小乘緣空直入。乃至圓人直心正念真如名曰理禪。小乘帶事兼修。乃至圓人從行託事附法。三種觀法。皆事理兼修。名事理禪。種種不一。故云諸也。
 
【鈔】慧力者。慧根增長。能破一切邪外等見。能斷一切偏小等執故。
 
【演】慧根增長者。前雖具慧根。止觀分明。決擇是非。若未有力。則九十五種邪外之見。偏乘小教權理之執。猶或現前。今既有力。則慧劍當空。一切邪外偏小之絲。無不盡斷故。
 
【疏】七菩提分者。即七覺支。亦繇前根力。得此慧用。謂一念。二擇法。三精進。四喜。五猗。六定。七捨。一云。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今依後釋。
 
【演】七覺自體。即擇法等。此之為用。為斷見道諸邪見故。
 
【鈔】覺支者。覺即菩提。支即是分。謂分分隨宜而用也。繇前者。瑜伽云。諸已證入正位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知根力既固。後須覺慧。合宜則用。依後釋者。以天台所釋。意明顯故。又華嚴疏。亦以擇法為自體。餘分為分故。
 
【演】分分隨宜而用者。謂應用擇法。則用擇法。應用精進。則用精進。隨其所宜。無差謬也。
 
諸已證入正位者。正位。即正性。以由前根力。能破一切見執。不墮斷常。覺法正性。正性者。即四諦如實性。即用此如實覺慧。以為支分。合宜則用也。即四諦如實性者。性即苦為逼迫性。集為招感性等。如實。即是生滅。無生。無量。無作。此四各稱當教之理。名曰如實。
 
【鈔】一擇法者。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故。
 
【演】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者。四聖諦理為真。外道邪諦為偽。此二差別。在毫釐間。今觀法時。善能覺了。不以偽為真。以真為偽故。
 
【鈔】二精進者。修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故。
 
【演】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者。以擇法後。次即修道。故云修道法時。然外道久受勤苦。精進修行。不成聖果者。以不達真性。惟用妄識修行。名曰精進。實同懈怠。今須覺了是正是邪。勿行外道之謬行故。
 
【鈔】三喜者。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
 
【演】得法喜時善能覺了等者。以既修道法。必得法喜。然果見真性。乃稱法喜。若乃認奴作郎。將彼魚目。當我明珠。則為大錯。故得法喜時。善須覺了。勿墮顛倒之法生喜故。
 
【鈔】四除者。除諸見煩惱時。善能覺了斷絕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
 
【演】除諸見煩惱時善須覺了等者。既得法喜。即斷諸見煩惱。然貪等昏煩之法。體是虛偽。故須斷除。若信等五根。及發宿世善根。乃出世真正善根。若亦斷除。錯謬非小。故須覺了真偽。勿錯謬故。
 
【鈔】五捨者。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取捨虛偽。永不追憶故。
 
【演】捨所見念著等者。既以除諸見煩惱。則名捨所見境捨所念著境時。然捨。乃對取而言。取既虛偽。捨豈得真。并捨亦捨。弗令追憶故。
 
【鈔】六定者。發諸禪定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
 
【演】發諸禪定等者。既捨所見之境。則能發諸禪定。然禪悅資神。能生愛著。故須覺了禪定虛偽。以定。對動而有。動既是妄。定豈是真。勿生耽樂故。
 
【鈔】七念者。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沈沒。當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支。攝而伏之。念念調和。使中適故。
 
【演】修出世道時等者。既得禪定。乃修出世之道。則有二病。定勝慧。則沈。慧勝定。則浮。必須定慧均平。乃證寂照不二。故用前六支。或起或伏。俱調和中適。勿墮二病。故此覺支之用。能斷三界見惑。以為其果也。
 
【疏】八聖道者。亦名八正道。繇前擇法。故入正道。謂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演】八正道者。由前七支擇法。乃斷見惑。即入聖道。聖者。證也。故亦名正。八聖自體。即正見等。此之為用。為斷修道諸煩惱故。
 
【鈔】一正見者。雜集云。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
 
【演】一正見者。若修覺支。所得真覺。以智安立。我所得者。與修多羅合耶。不與修多羅合耶。必令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
 
【鈔】二正思惟者。見此理時。無漏心相應。思惟籌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演二正思惟者。雖見此理。與無漏智相應。然理性雖明。未能究竟。今則從根本智。起後得智。重慮緣真。擴充增長。入涅槃故。
 
【鈔】三正語者。不惟心無邪思。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住四善語故。
 
【演】三正語者。初見道人。尚多習氣。身三口四。未免現起。故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不起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業。令住真實。正直。柔軟。和合。之四善語故。
 
【鈔】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住清淨身業故。
 
【演】四正業者。不惟口無妄言。以無漏智。除身殺盜婬等三種身業。所謂非惟不殺不盜不婬。并殺盜婬機。亦復斷盡。身業清淨故。
 
【鈔】五正命者。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故。
 
【演】五正命者。不惟身業清淨。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食。令住正命故。
 
五種邪者。一。為利養詐現奇特相。屬身業。二。為利養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令人畏敬。此三屬口業。五。說得供養。以動人心。此屬意業。
 
【鈔】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槃道故。
 
【演】六正精進者。前既三業清淨。又除三業中種種邪命。則三業精純。乃堪進道。故念念精勤。趣涅槃道故。
 
【鈔】七正念者。以無漏智。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
 
【演】七正念者。前既三業精勤。一心進道。故恐於正止正觀之正道。根力覺支之助道。心有動失則忘失正念。今則以無漏智。於正於助。明記不忘。不令動失故。
 
【鈔】八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
 
【演】八正定者。既正念不失。復以無住之真智。住於無相之真理。決定不移故。以上約權乘釋。
 
【鈔】若華嚴離世間品。則八正俱菩薩道。正見者。遠離一切諸邪見故。正思惟者。捨妄分別心。隨順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於一三昧中。出入諸三昧故。釋云。據此文證。豈不深玄。以例推之。七覺根力三十七品。皆隨眾生因地所修。機見不同。證大證小。各有所得。
 
【演】華嚴下。約大乘也。
 
遠離一切諸邪見者。不唯外道之見。乃至偏乘小教一切見病。悉皆遠離故。捨妄分別心。隨順一切智者。不唯分別六塵為妄。乃至分別真俗。及與離二邊之中。皆妄分別。捨此分別。隨順一切種智故。
 
乃至者。超略之詞。若具引者。正語。則常行正語。離語四過順聖言故。正業。則恒修正業。教化眾生。令調伏故。正命。則安住正命。頭陀知足。威儀審正。隨順菩提。行四聖種。一切過失。皆遠離故。正精進。則勤修一切菩薩苦行。入佛十力無罣礙故。正念。則心常正念。悉能憶持一切言音。除滅世間散動心故。於一三昧入諸三昧者。如二十五王三昧。首楞嚴百八三昧等。互為出入。無定法故。
 
【疏】言如是等法者。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成三十七品。及等餘一切法故。
 
【鈔】三十七品。上惟二十有五。故等以攝之。四念處者。所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云念處者。以不淨。是觀身者所當念處之所也。苦無常等。亦復如是。
 
【演】觀身不淨有五。一。種子不淨。謂由父母赤白二滴所合成故。二。住處不淨。謂在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三。自體不淨。謂四大所成。設以海水傾洗此身。終無香潔故。四。外相不淨。九孔常流。種種穢惡故。五。究竟不淨。一息不來。棄捐冢間。如朽敗木故。觀受是苦者。受者。領納也。又領納有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苦受。是苦苦。樂受。是壞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觀心無常者。觀現在識心。念念遷流。心心不住。轉變不一故。
 
觀法無我者。觀行想二陰之法。空無主宰故。
 
身受心法。是所觀境。不淨苦無常無我。是能觀之心。能觀之心。體實是慧。以慧觀於境。由念得住。與念相鄰近。鄰近故名念。然必觀四者。對治四倒故。謂觀身不淨。治於淨倒。觀受是苦。治於樂倒。觀心無常。治於常倒。觀法無我。治於我倒也。此次第者。從麤至細。以對治故。智論云。此身既爾不淨。眾生貪著者。以其情塵。生諸受故。計之為樂。誰受此樂。故次觀心。念念生滅。後觀二陰。皆不自在。破此四倒。行四正行。開實相門。
 
【鈔】四正勤者。解見前文。以生善滅惡。不懈弛故。名之為勤。勤所當勤。合於理故。名正勤也。
 
【演】四正勤者。四念智火。若得勤風。則無所不燒。故次辯之。此四正勤。精進為體。揀非九十五種相違之勤。故名為正。
 
【鈔】四如意者。亦名四神足。所謂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良繇念處正勤以來。精進增多。定心稍弱。修此四種定力攝心。則智定均等。能斷結使。所願皆遂。名如意足也。合此七類。則為三十七品。
 
【演】四如意足者。欲勤心觀也。自體即是三摩提。欲勤心觀。皆是助伴。欲謂猛利樂欲。勤。謂精進無間。心。即是定。謂專心於境。觀。即是慧。
 
亦名四神足者。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瑜伽云。如有足者。能往能還。以騰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勝法。出世間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為足。
 
【鈔】婆沙智論。皆以喻顯。念處如種子。正勤如栽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覺支如開華。聖道如結果。故名道樹。餘一切法者。如四心六度。無量法門等。
 
【演】婆沙智論。謂婆沙論。與大智度論。
 
【疏】問。何不先敘念等。而首舉根。答。以重信故。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故。
 
【演】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者。念慧二根。即前四念處所成。以四念處。念慧為體故。進根。即前四正勤所成。以四正勤。精進為體故。定根。即前四如意所成。如意。以三摩為自體故。若兼助體。即信進念定慧為體。以四如意足。以欲勤心觀。為助伴故。故五根五力。非離前三科別有體也。
 
【鈔】據七類次第。聞法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柔故成根。根增成力。乃七覺分別。八道正行。今重信者。此經以信為主。而根力二俱首信。信持餘四。是道之元。德之母也。如五位之中。信亦居初。十信之中。信亦居初。十一善法。信亦居初故。
 
【演】攝心調柔。即四如意足。道之元德之母者。道是佛道。佛道無上。而信為道之元。德謂功德。佛德無量。而信為德之母。五位。謂信住行向地。十信之中信亦居初者。謂十信位。始自初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乃至十願心也。十一善法信亦居初者。信。慚。愧。無貪。乃至第十一不害也。
 
【鈔】上三科者。從念處。正勤。如意。修為至此。方得根力堅固。能使前所得法。無有退失故。又後當得法。畢竟能得。亦繇乎信。故首舉也。
 
【演】前所得法。即前三科。此即前文持其所已得。而自分不失也。後當得法。即七覺支八正道。此即前文。生其所未得。而勝進上求也。
 
【疏】稱理。則自性變化。是眾鳥義。自性出生一切法門。是根力覺道義。
 
【鈔】下文言彼佛變化所作。今謂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何得高推聖
境。又心地含諸種。則五根等。全體是自心培植。何得向外馳求。
 
【演】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者。以自心即彌陀。彌陀即自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變化。即心變化也。又自心色心不二。極樂依正莊嚴。不離當人一念故。心地含諸種者。六祖傳法偈也。偈云。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全體是自心培植者。心地無疑。即是信。心地無懈。即是進。乃至心地無痴。即是慧等。
 
【鈔】故先德謂信心堅固。湛若虛空。即五根力。覺心不起。即七覺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故云海生萬物。無物不海。心生萬法。無法不心。
 
【演】先德下。引證。謂根者。非枝葉也。力者。有力用也。若離心別求。是摘葉尋枝。非根本也。是傍他門戶。非己力也。故必消歸自心。以心萬古如如。澄湛廣大。五根五力。孰過於是。覺心不起即七覺支者。謂覺者。覺了諸法也。若起心覺境。是向外馳求。是迷昧。非覺了也。故必覺心不起。一念不生。乃真覺支。直了心性即八正道者。謂若正外有邪。正亦成邪。故云若法從待生。是法還成待。必須邪正雙忘。方名正道。
 
二獲益
 
【經】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演】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疏鈔但發明佛法僧。不發明如何念。今就鈔中約五教說三寶。則今念法。亦當有五教不同。如小教。即是有門。其念三寶。實有能念所念也。始。即空門。能念所念。一切皆空也。終。即亦有亦無門。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也。頓。即非空非有門。能所雙寂。無念不念。離念頓顯也。圓。即圓融無礙門。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一時頓念非隱顯。一切圓成無勝劣也。則知念法。深淺不同。隨機無定。然約而言之。不出事理二種。事。即念別相三寶。念佛。則常念親近。求一切智。念法。則常念修行諸波羅蜜。念僧。則常念親近學如實行也。理。即念同相三寶。覺心不起。常住第一義諦。不為二邊所動。是為念佛念法念僧。即天台大師所謂。安心不動。稱之為念也。
 
【疏】聞音無益。則同世音。祇取娛樂。今念三寶。正明益也。三寶者。略有三相。一住持相。二別相。三同相。可尊貴故。名之曰寶。
 
【鈔】住持相者。雕鑄塑寶。名為佛畫。黃卷赤軸。名為法寶。比丘五眾。和合無爭。名為僧寶。即世間三寶也。
 
【演】比丘五眾者。律中五人以上。同一羯磨。和合無爭。如水乳合。名和合眾。
 
【鈔】別相者。略有三義。一者三寶自別。二者三寶大小乘別。三者三寶名相各別。括其大意。則常身尊特。示現不同。名為佛寶。教行理果。為門不同。名為法寶。三賢十聖四果四向緣覺獨覺。階位不同。名為僧寶。即出世間三寶也。
 
【演】三寶大小乘別者。小乘。則丈六應身。四阿含經。四果四向。為三寶。大乘。則圓滿報身。大乘方等。三賢十聖。為三寶。
 
三寶名相各別者。佛有三身四教六即十義等。法有教行理果等。僧有凡夫賢聖等。
 
【鈔】同相者。若約五教。則一者立事就義門。
 
【演】一立事就義門者。三十二相。丈六金身。事相佛也。立此事相。以就覺義。以釋迦苦行成道。說法度人。自覺覺他故名佛寶。四阿含等。不談實相。唯說苦空。此事相法也。立此事相。以就軌持義。以四諦之法。亦能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故名法寶。剃髮染衣。六和無諍。此事相僧也。立此事相。以就和合義。以雖不達實相。與理和合。而在眾無爭。互相愛敬。六和為侶。如水乳合故名僧寶。乃小教之三寶也。
 
【鈔】二者會事歸理門。
 
【演】二會事歸理者。非三十二相之佛為佛。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故以如理為佛寶。法者。非以文字為法。經云。有法可說。名為謗法。無法可說。是為說法。所謂無說無聞。是名真說般若。此以如理名法寶。僧者。非以剃髮為僧。經云。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乃至阿羅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亦以如理為僧寶。始教之三寶也。
 
【鈔】三者理事融顯門。
 
【演】三理事融顯門者。雖云色相不是佛。音聲亦復然。又云。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所謂於法不說斷滅相。名曰佛寶。雖曰。文字性空。名字亦離。又不離文字。說解脫相。以文字性空。即實相故。名為法寶。雖云預流非預流。羅漢非羅漢。又不壞僧相。善來比丘。鬚髮自落。即成沙門。名為僧寶。事不礙理。理不礙事。事理無礙。乃終教之三寶也。
 
【鈔】四者絕相理實門。
 
【演】四絕相理實門者。一念不生。即名佛寶。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所謂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若有若無。二悉皆離。乃頓教之三寶也。
 
【鈔】五者融通不礙門。
 
【演】五融通不礙門者。以前四種。前淺後深。前不攝後。後不攝前。今則舉前兼後。舉後兼前。拈一莖草即丈六金身。剖一微塵出大千經卷。普賢身相若虛空。依真而住非國土。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頭頭涉入。剎剎圓通。乃圓教之三寶也。
 
【鈔】雖前淺後深。而同歸一原。括其大意。則性體靈覺。照了諸法。名為佛寶。恆沙性德。皆可軌持。名為法寶。性相不二。冥合無違。名為僧寶。即出世間最上三寶也。
 
【演】性體靈覺。照了諸法者。佛者覺也。真性之體靈靈不昧。了了常知。普照諸法。而無能所。自性佛也。恒沙性德。皆可軌持者。因翻彼恒沙煩惱。顯此恒沙性德。一一皆軌生物解。任持自性。自性法也。性相不二。冥合無違者。靈覺之體。即恒沙性德。恒沙性德。即靈覺之體。二而不二。自性僧也。
 
【鈔】尊貴者。佛兩足尊。法離欲尊。僧眾中尊。依之修行。則出三界。世間珍重。無與為伍。故名為寶。通書亦云。至尊者道。至貴者德。況三寶道德之極。豈不稱寶。
 
【演】法稱離欲尊者。以一切法門。能令眾生離諸惑染故。又以從來不與染法相應。不與諸塵作對故。
 
【疏】聞念三寶。自有四義。一者鳥音之中。讚三寶故。二者說法有方。善入人故。三者晝夜無間。熟耳根故。四者鳥尚解說。激勝心故。
 
【鈔】讚三寶者。雖上根力覺道。種種諸法。為品不同。約而言之。皆三寶攝。演暢此法時。或明含靈本具覺性。眾生聞者。得自本心。乃知有佛。或明性具種種諸相。眾生聞者。解入深義。乃知有法。或明性相和合不二。眾生聞者。事理無礙。乃知有僧。故念三寶。
 
【演】約而言之。皆三寶攝者。此三十七助道品。通大小乘。即是法寶。此助道法。以正觀為體。正觀分明。即是佛寶。此助道品以性相為用。性相不二。即是僧寶。故云皆三寶攝。又鳥音之中。或明此三十七品。悉皆真故。悉同如故。是即佛攝。或明此道品。能離念故。能隨順入真如故。即是法攝。或明此道品。事不礙理。理不礙事故。即是僧攝。
 
或明含靈本具覺性者。世尊成道時。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也。
 
或明性具種種諸相者。台教性具法門。十法界依正色心。性中本自具足。但循業發現。故一一諸相。皆天真之故物。非緣起之新成也。
 
或明性相和合不二者。古云性起為相。一多緣起之無邊。相得性融。千差涉入而無礙。是也。
 
【鈔】善入人者。雖談妙法。不善為辭。聞則扞格。今惟和雅之音。優柔調適。理義悅心。聽者生喜。故念三寶。
 
【演】不善為辭者。或錯雜不倫。或汗漫無飾。或不能反覆抑揚。跌蕩頓挫皆是。  扞格者。禮記學記篇。扞格而不勝。註。扞。拒扞也。格。讀如凍洛之洛。謂如地之凍。堅強而難入也。
 
【鈔】熟耳根者。雖善說法。一暴十寒。心則懈廢。今唯六時相續。習聽飫聞。浹髓淪肌。熏陶成性。故念三寶。激勝心者。鳥能說法。人胡不如。慚恥一生。精進自發。故念三寶。
 
【疏】稱理。則自性真心一體。是佛法僧義。
 
【鈔】如上同相所陳。則知唯一真心。更無別體。心體本自覺照。即佛寶。心體本自性離。即法寶。心體本自不二。即僧寶。故曰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僧。但令歸自。不說歸他。念念還歸自心。是名真念三寶。
 
【演】心體本自性離者。自性本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