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二示正行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疏】承上多善多福。乃生彼國。而善根難植。福德難修。況復云多。累劫劬勞。莫之能辦。如寶積十心。華嚴十願等。今有一法。直捷簡易。即為多善多福。故顯持名功德殊勝。
 
【鈔】善根難植者。如前身子發大乘心。因婆羅門乞眼退失等。福德難修者。如涅槃三十四經云。五品心修十善。謂下。中。上。上中。上上。各十善而成五十。始修終修。方成百福。則福之不易修明矣。寶積十心者。一。於眾生起大慈。無損害心。二。於眾生起大悲。無逼惱心。三。於佛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乃至十。於諸佛捨離諸相。起隨念心。具此十心。往生淨土。
 
【演】起大慈無損害心者。謂於法界眾生。與自性眾生。咸欲與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是無損害心。
 
起大悲無逼惱心者。謂於有情世間。及五陰世間。皆欲拔境界逼迫之苦。煩惱纏縛之苦。是無逼惱心。
 
不惜身命樂守護者。約理則備修德而圓性德。約事則求半偈而捨全身。自利則如善財不避火坑。利他則如不輕甘受打擲。
 
捨離諸相者。是念諸佛實相身。即所謂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起隨念心者。隨。順也。謂順理之念。即天台所謂安住中道。不為二邊所動。名之為念也。
 
【鈔】華嚴十願者。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普皆迴向。亦以此十生彼國土。以上皆菩薩廣大智行。非可易植易修。今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備。十願未齊。淨業一成。便生彼國。既得往生。此心此願。自然成就。豈非多善根福德乎。不經迂曲。是謂直捷。無諸煩瑣。是謂簡易。直捷而深造。簡易而廣獲。諸餘法門之所不及。是謂殊勝。
 
【演】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悉以清淨三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微塵數佛。
 
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一切眾生。願令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
 
亦以此十生彼國土者。臨命終時。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疏】善男子女人者。善有二義。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類。男女者。通指緇素利鈍。及六道一切有緣眾生也。
 
【鈔】宿生善因者。大本云。世間人民。前世為善。乃得聞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一聞佛名。慈心喜悅。志意清淨。毛髮聳然。淚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方佛所菩薩。固非凡人。則信心念佛者。皆宿修善本者也。
 
【演】一聞佛名慈心喜悅五句。以佛乃曠劫修慈為體故。佛乃斷盡無明最清淨故。佛乃迥出常流。萬劫難聞故。今聞佛名即生慈心。乃至淚即出者。耳聞佛名心契佛心。如須達長者。因聞佛字。通身毛豎是也。今人聞佛名。泛爾尋常者。不知佛義。善根淺故。
 
【鈔】今生善類者。如華嚴云。寧在諸惡趣。恆得聞佛名。不欲生善道。暫時不聞佛。夫不以人天為善。而以得聞佛名為善。則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儔類也。
 
【演】甯受諸惡趣四句。惡趣熱惱。善趣清涼。今甯受熱惱。不欲清涼者。以有聞佛不聞佛之得失。而分損益故。惡道聞佛。如人涉坑坎險道。得現日月光明。善趣不聞佛。如人履平坦康莊。不見日月之光故。
 
【鈔】緇素利鈍者。淨土法門。一切收攝。如大本云。其上輩者。捨家離俗而作沙門。亦有不捨家離俗者。即出家五眾。在家二眾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緇素。又蓮分九品。上該盛德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乃至惡人等。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鈍。又鬼畜地獄。雌雄牝牡。亦可均名男女。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眾生也。往生集中。稽古驗今。頗載一二。願詳覽焉。
 
【演】上該盛德菩薩。下及悠悠凡夫者。觀經疏云。上品之人。始從習種。終至解行菩薩。中品者。從外凡十信以下。下品。即是今時悠悠凡夫。釋云。十住名習種性。十行名性種性。十回向名道種性。此三十位總名解行。是別教內凡。十信即是外凡。悠悠凡夫是名字人。尚未伏惑。修行不精進者。
 
【疏】次文有三。謂彌陀名號。是標念境。執持一心。是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剋念期。
 
【演】念境者。即所觀之理。念法。即能觀之智。
 
【鈔】非境。則法無所施。非法。則境為虛立。非期。則雖境勝法強。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淨業決定成就。
 
【疏】標念境者。彼佛萬德成就淨土攝生。故以阿彌陀佛四字洪名。為所念之境。依之修行。有所詣故。
 
【演】萬德成就淨土攝生者。因脩萬行。果成萬德。加以四十八願。莊嚴淨土。攝化眾生。不同餘故。
 
依之修行者。眾生未能了悟自心。未得脫體無依。必須依境發心趣向有地。今依佛名。如龍得水。如虎靠山。有所詣故。
 
【鈔】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亦言名便周。故以四字名號為境。依於此境。而加執持。然後向往有地。詣。至也。謂至於彼國也。或謂心外無境。觀心即足。何以境為。不知心境一如。亦復互發。先德謂有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有三昧兼持咒。有三昧兼誦經。有三昧兼念佛等。今標念境。即是兼念佛三昧。皆助顯本性之佛也。或直顯。或助顯。其致一也。況初學凡夫。障染濃厚。全資勝境。發我妙心。實為修行要術。不可忽也。
 
【演】言名便周者。以世間之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名實不能相稱。今佛名者。名外無實。實外無名。名實不二。故言名便周。
 
或謂下難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外無境。然則行人止應觀心。何為觀境乎。答云。汝但知心外無境。不知境外無心。心者全境之心。境者全心之境。既無心外之境。為心所照。亦無境外之心。能照於境。心境一如也。不獨心境一如。亦復心境互發。先借西方假想之境。發我靈明妙心。以我靈明妙心。復發西方真境。以境發心。以心發境。重重互發互顯。喻如磨鏡。愈磨愈淨。愈淨愈磨也。又互發者。即妙宗所謂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也。
 
直觀三道顯本性佛者。三道即眾生惑業苦也。本性乃三德秘藏。即法身般若解脫。眾生迷三德秘藏。為惑業苦三道。諸佛悟惑業苦三道。為三德秘藏。故圓頓行人。不必離此三道。別觀三德。觀苦道即法身。幻化空身即法身故。觀惑道即般若。貪瞋癡即諸佛不動智故。觀業道即解脫。身口所作即法性之大用故。有三昧兼持咒者。謂不能直觀本性者。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如方等三昧兼持咒。法華三昧兼誦經。十六觀。般舟三昧。及與此經。則兼念佛。謂之兼者。以理觀為正。事行為助故。
 
或直顯下或問云。直觀助顯功行不同。證果之時得無深淺。故云直觀助顯。雖云不同。直至成功無二無別。方便多門。歸元無二故。
 
況初學下。謂所云助顯皆久修上士。理觀精純。但假事為助。若初學凡夫障染濃厚。理觀荒蕪。全資彌陀勝境。發我靈明妙心。須於四字洪名。全身著倒。故知持名實為修行要術。不可忽也。
 
【疏】明念法者。謂既聞聖號。要在執持。執者。聞斯受之。勇猛果決。不搖奪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貞固。不遺忘故。
 
【演】聞斯受之者。謂聞斯殊勝法門。通身領荷。直下承當。勇往直前。不為他岐所動。
 
受斯守之者。謂領斯殊勝法門。終身依附。念念不離。與生俱生。不至中道而廢也。
 
【鈔】執持分釋如上。單言持。則攝執。總之為專念不忘意也。又持復有數種。一者明持。謂出聲稱念。二者默持。謂無聲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謂微動脣舌念。咒家名金剛持是也。又或記數持。或不記數持。具如密教中說。隨便皆可。而各分事理。憶念無間。是謂事持。體究無間。是謂理持。下當詳辯。以是為因。後一心不亂。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鈍根。參禪乃能悟道。初機聞此。莫能自決。不知體究念佛。與前代尊宿教人舉話頭。下疑情。意極相似。故謂參禪不須別舉話頭。只消向一句阿彌陀佛上著倒。妙哉言乎。
 
【演】只消向一句彌陀著倒者。古云。南無阿彌陀佛。宗門頭則公案等。是也。
 
【疏】又執持。即歸命義。
 
【鈔】歸命者。梵語南無。解見前序。若不委身歸命。焉能一心執持。故義同也。歸復二義。亦如前序中說。一者歸投義。執持名號。一心向往。即事一心。二者歸元義。執持名號。還歸一心。即理一心也。
 
【演】若不委身二句。謂若徹見念佛之妙。則自然不惜形骸。不顧身命。少有愛戀之心。則不能一心執持也。古云。假使筋斷骨枯。我此工夫。決不退轉。又云。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一者歸投義下。謂前皈命有投義。今執持名號。一心向往。如鳥投林。如客投主。如游子伶仃。唯有思歸一念。此但事相精勤。猶未明理。即事一心。二者歸元義。謂執持名號。還歸一心。則背塵合覺。返本還源。念念還歸自心。即名歸元。此則不唯事行。兼修理觀。為理一心。
 
【疏】以上境法二中。復有三義。一者聞說佛名。是為聞慧。二者執受在懷。是為思慧。三者持守不忘。是為修慧。
 
【鈔】聞慧者。阿彌陀佛。雖有無量功德。而此功德。非聞不知。非說不聞。故華嚴云。得無生慧。先賴多聞。又云。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或聞經論之所宣揚。或聞知識之所開示。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是之謂聞。而言慧者。聞即是慧。對木石說。頑不聞故。對愚人說。聞不餐采。如不聞故。故曰聞慧。
 
【演】非聞不知者。此界眾生。於六根中耳根偏利。耳根聞聲。意識了別方始得知故。非說不聞者。此土說法。唯釋迦如來。如來演說。方始得聞故。
 
得無生慧二句。引證非聞不知。佛法無人說二句。引證非說不聞。
 
【鈔】思慧者。既入乎耳。須存乎心。諦審諦觀。是何法門。是何義理。是之謂思。而言慧者。思即是慧。禽畜雖聞。不解思故。愚人雖聞。入耳出口。不憶想故。故曰思慧。修慧者。既深思之。宜力行之。是之謂修。而言慧者。修即是慧。狂人雖思。敝精役神。不實踐故。問。此指三慧。有何證據。答。佛地論云。菩薩履三妙慧。淨土往還。釋云。以聞思修。得入淨土。故知念佛必有三慧。
 
【疏】復有三義。聞說佛名。心不疑貳。是之謂信。信已而執。心起樂欲。是之謂願。願已而持。心勤精進。是之謂行。
 
【鈔】信。願。行。下文中當辯。
 
【疏】名號者。阿彌陀佛四字洪名。不兼色像等。如文殊般若。及毗婆沙論中說。以色像等攝名中故。
 
【鈔】不兼色像等者。正明此經專主執持名號也。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阿難所聞佛法。猶住量數。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龍樹毗婆沙論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其名號。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演】一行三昧者。經云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論云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欲入是三昧者。應繫心一佛。專稱名字也。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也。諸佛法身。與眾生心同體無二。今但見眾生心。不見佛法身者。以未能離念故。修一行三昧者。念空真念。獲自本心。則諸佛法身於中顯現。如鏡中像。古云。諸佛猶如淨明鏡。我心亦似摩尼珠。諸佛常來入我身。我身遍入諸佛軀。是也。
 
【鈔】攝名中者二義。一者名必有相故。二者名相皆不離一心故。則一舉佛名。正報依報攝無不盡。何疑色像。
 
【演】名必有相者。名為能召。相為所召。既稱能召之名。必有所召之體故。
 
名相不離一心者。心為能現。名相為所現。既一心稱名。得能現體。所現名相。無不攝故。
 
【疏】今人聞佛不肯執持者。約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執持。乃至一心故。
 
【鈔】障者。遮也。以此四種。遮障念心。不肯執持。故須破除。四障者。一謂即心是佛。何必捨己念彼。不知即佛是心。不妨念佛故。良繇即心是佛。豈不即佛是心。但執念心。不許念佛。則心佛是二。即義不成。是以念佛念心。兩不礙故。二謂何不遍念諸佛。而唯念一佛。不知心專志一。乃成三昧故。良繇眾生智淺。繁則不勝。故用志不分者神凝。役心多岐者功喪。如普廣大士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讚西方。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以諸佛
同一法性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三謂佛佛可念。何不隨念一佛。而必念阿彌陀佛。不知彼佛與諸眾生。偏有因緣故。良繇彼佛名號。人所樂稱。就令惡人。有時不覺失聲念佛。乃至人逢善事。不覺念佛。歡喜讚歎。人逢惡事。及與苦難。不覺念佛。傷悲痛切。機感因緣。莫或使之而自然故。四謂何不念佛功德智慧。相好光明。而但念名號。不知持名。於末法中最逗機故。不思議故。逗機者。文殊般若經云。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不思議者。如前所明一行三昧。則不但逗乎鈍機。神用不測故。如遺教經言。心
者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今制心佛號。而至一心。何可思議。
 
【疏】剋念期者。一日至七日。是所剋定之期要也。七日者。世出世問。重其事者。恆以七故。七日稱佛。免地獄故。又七日之期。復有二義。各分利鈍。又多則大本十日。聲王十日。大集七七日。般舟九十日等。少則大本一日。觀經十念等。言日者。以經天道晦明之一周故。
 
【演】復有二義各分利鈍者。一者從散入定義。二者從定入散義。從散入定。則利者日少。鈍者日多。從定入散。則利者日多。鈍者日少。
 
【鈔】期要者。若據如來得菩提。實不係於日。則非日非劫。焉有七日。若據菩薩修行。動經塵劫。則無窮無盡。何止七日。今立期要者。以末法眾生修諸功德。精進恆難。廢弛恆易。應須剋限。乃發勝心也。
 
【演】如來得菩提。不係於日者。經云眾生各自謂佛某日成道。如來得菩提。實不係於日。以日者時也。依色心分位假立。無有自體故。百法中時。為二十四不相應行攝。今如來得菩提。坐斷三際何有於時。時者皆眾生妄想分別也。故經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佛。超諸方便成十力。
 
【鈔】七為世重者。如禮懺曰七夜。持咒曰七遍。此經欄網行樹曰七重。乃至國家祀祖曰七廟。教民曰七年。竭誠曰七日齋戒之類。是也。
 
【演】七廟者。禮記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共為七。
 
【鈔】免地獄者。經律異相云。有王害父。七日當墮地獄。一尊者教其稱南無佛。王便一心稱佛。七日不懈。命終。至地獄門。稱南無佛。遍獄罪人。皆得解脫。利鈍者。有謂利根一日。鈍或至七。今謂利鈍二根。各一至七。利根者。性敏捷故。一日功成。即得一心。便無所亂。其稍鈍者。或二或三。乃至七日。方得純一。亦有利根。經於七日。端然一心。終不少亂。其稍鈍者。僅六僅五。乃至一日。或便散亂。是故各有利鈍。不應偏屬。
 
【演】利鈍二根。各一至七者。若從散至定。則利根一日。鈍或至七。若從定歸散。則鈍根一日。利或至七。利根者性敏下。正是從散入定。亦有利根經於下。正是從定入散。此兩段申明利鈍二根。各一至七也。
 
【鈔】十日者。大本云。齋戒清淨。一心常念。十晝夜不絕者。命終必生我剎。又鼓音王經云。若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捨散亂。必得見彼阿彌陀佛。七七日者。大集經云。若人專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現身見佛。即得往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經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繫念。於三昧中得見阿彌陀佛。又文殊般若云。九十日中。端坐西向。專念於佛。即成三昧。一日者。大本法藏願云。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不絕。必生我剎。十念者。觀經下下品云。其人苦迫。不遑念佛。十聲稱佛等。則知一日至七。隨日多少。皆往生期。顧力行何如耳。晦明一周者。從子至午。乃自晦而明。從午至子。乃自明而晦。是為天道一晝夜。夫心固剎那生滅。況晝夜乎。於此一心。所謂二六時中。念念無間者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