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經》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解》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即乞士果。二殺賊。即破惡果。三無生。即怖魔果。復有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三種不同。今是無疑解脫。故名大。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淨土證此不思議法。故名大也。從佛轉輪。廣利人天。故為眾所知識。
 
他們這些常隨眾皆是大阿羅漢,此「大」字指大乘阿羅漢,「阿」譯為「無」,「羅漢」譯為「學」,稱為「無學」,即「畢業」義。小乘見思煩惱斷了即稱無學。大乘到十地法雲地就學完,亦稱無學。再上去即等覺菩薩,後補佛,亦稱補處菩薩。
 
「比丘」是阿羅漢的因地,羅漢是果地。阿羅漢亦含三義:(一)應供。應當接受大眾的供養,在因地道德學問未成熟時,乞食維持自己的生命,乞法滋養自己的慧命。生命得之於父母,慧命得之於老師。果地上圓滿之後即堪受供養。(二)殺賊。有人看到此條,認為佛教第一條戒是不殺生,而羅漢則殺賊。此係方豪先生所說,他是天主教神父,政大文學院院長,與我住鄰居。有一天他向我提出這個問題,他不知道此「賊」為「煩惱賊」。見思、塵沙、無明三種煩惱障礙自性中之智慧德能,稱之為賊。(三)無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六道凡夫有生死輪迴,苦不可言,自己無能力解決此一了生死問題,所以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芸芸眾生中有一部份人想了生死,佛即教其出離三界之道。
 
「阿羅漢」復有淺深不同,分三大類:(一)藏教阿羅漢。修行依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此為宇宙人生觀,屬小乘法。大乘法亦不離此,故四念處通大小乘。天台宗講的非常詳細,依藏、通、別、圓解釋四種四念處,故三十七道品皆通大小乘。(二)俱解脫羅漢。大乘法中修學禪定,能伏煩惱,用很深禪定可斷煩惱。四禪八定叫世間禪定。小乘羅漢的功夫修到九次第定,即超出三界。(三)無疑解脫羅漢,其定功智慧境界,非前二種可比,此種人皆大開圓解,一切疑難問題均能解答,故稱「無疑」,乃法身大士。
 
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釋迦一人作主角,還得有配角,配角中很多古佛再來,佛佛道同,互相擁護,絕無名份之爭。一切為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法身大士」通指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者,別教初地菩薩以上,圓教初住以上。本經屬圓教,與華嚴、法華同。法身大士有四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示現作聲聞或國王大臣,如波斯匿王、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都是法身大士變現的,來表演的,凡夫作不到。佛說不思議法,這些人來作證,幫助佛來轉法輪。佛教的標誌最常見的有三種,輪是圓滿的象徵,蓮花表清淨,卍字表吉祥。佛法講的是真理,即諸法實相。真相非空非有,輪的周是有而心找不到,顯示空有不二,空有一如。輪的作用是要轉動。轉法輪有三義:(一)輪有摧碾義,如壓路機,喻佛法能把心地煩惱壓平。(二)輪有運載義,能把眾生由生死道路運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我們修淨土法門,可以把我們由五濁惡世運載到西方極樂世界。(三)輪有圓滿義,輪有輻有軸有周。
 
釋迦佛當年示現於此世界,在跡象上與人無兩樣,也是父母所生,受良好教育,出家修行證道,然後赴各地弘法。但各地區皆需要佛說法講道。佛有很多弟子,有學問,有道德,赴各地助佛弘化,為一般大眾所熟識。
 
《經》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冕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解》德臘俱尊。故名長老。身子尊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目連尊者。神通第一。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為初祖。頭陀行第一。文飾尊者。婆羅門種。論議第一。大膝尊者。答問第一。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慶富尊者。佛之堂弟。復為侍者。多聞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司尊者。宿世惡口。感此餘報。受天供養第一。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壽命第一。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今聞淨土。攝受功德。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矣。
 
佛的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此處略舉十六位有代表性的弟子。每部經中代表人物不盡相同,大弟子均各有專長,如第一位舍利弗智慧第一,第二位目犍連神通第一,難道舍利弗就沒有神通嗎?目犍連就沒有智慧嗎?看到經首所舉的弟子是什麼人就知道此會屬何性質。「德臘俱尊,故稱長老」。此十六位長老示現的身份均為阿羅漢。有人認為念佛法門是老太婆所學的,智識份子應當學相宗性宗的大經大論。如今看到此經,發現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都接受這個法門,就把平時自負的情緒降伏了。第二位目犍連神通第一,神通非常接近現代的科技,目連是專家。第三位摩訶迦葉,飲光尊者,身有金光,傳佛心印。佛門中眾所週知的禪宗,當初佛傳法於迦葉。迦葉是禪宗初祖,阿難是二祖,傳到二十八代達摩,來到中國,傳到六祖惠能大師才把禪宗發揚光大。從前出家人都是各修各的,到了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提倡共修,才把佛教教學制度化。叢林就等於佛教大學。禪宗如不修淨土,單靠修禪甚難成就。所以禪宗祖師晚年專修淨土者甚多。迦葉尊者,苦行第一,為頭陀行者。第四位摩訶迦旃延,文飾尊者,為婆羅門種,出身貴族,論議第一。第五位摩訶拘絺羅,大膝尊者,答問第一。此人博學多聞,舍利弗的舅父,他姐姐身懷舍利弗時,辯才無礙。尊者每次與姐辯論時必輸,以前不如此,他想到其姐所懷嬰兒必有大智慧,如將來外甥出世,我作舅舅的辯不過他,豈不尷尬,故發奮讀書,印度所有典籍幾乎讀盡,因太勤苦,連手指甲都無暇剪,故又稱為「長爪梵志」。第六位離婆多,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其父母祈禱於星宿而生,代表正覺不迷。第七位周利槃陀伽,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此尊者稟賦很鈍,記憶奇差,其兄先出家,他也想出家。兄命讀四句偈,他念了三個月都記不住,兄令其回家,他涕泣不願走。佛知道,留之,教其兩句偈,念上句,下句忘了,念下句,上句忘了。世尊知其宿命,對弟子們說,此人前世為三藏法師,能說法而吝法,故今生得愚痴果報。第八位難陀,喜尊者,佛之胞弟,斛飯王之子,儀容第一。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第九位阿難陀,慶喜尊者,多聞第一,佛之堂弟,又是侍者,亦為結集經藏之主持人。第十位羅侯羅,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他年紀小,天天在外面玩耍,在遊玩中成就自己的定慧。他是實行者,不標榜在口頭上。第十一位憍梵波提,牛司尊者。佛說他過去世是小沙彌時,看見老比丘誦經,嘴動,嘲笑他像老牛吃草。老比丘說:「我已證得羅漢果,你輕視我,將來會得果報。」他趕緊懺悔。到了第二世即托生為牛,作了五百世牛,今生幸得人身,其嘴巴仍有咀嚼習氣。佛對他說:「你不要出去托缽,你已經證果,如被人譏笑,使人造罪,以後你接受天人供養。」天人有天眼,知其得道,不會譏笑他。第十二位賓頭盧頗羅墮,不動尊者,久住世間,應末世供,福田第一。此尊者喜歡顯神通,被佛發現,給他懲罰,不許他入滅,常住世間,為世人種福田。此尊者已有三千多歲,不露身份。第十三位迦留陀夷,黑光尊者,數學最好,為佛使者,教化第一。第十四位摩訶劫賓那,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他是由父母祈禱星宿而生,通達天文,為天文學家。第十五位薄拘羅,善容尊者,年歲最大,時已有一百六十歲。過去世毘婆尸佛時代,他曾經供養一位病僧,出於真誠,感得九十一劫果報,容貌端正,健康長壽,壽命第一,顯示善因善果。第十六位阿冕樓馱,無貧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久遠劫前,世有飢荒,有一位辟支佛出來托缽,找不到食物。飲食供身體之能量,其消耗量每人不同,百分之九十消耗在妄想上。出家人心靜,妄想少,常在定中,每天一餐就夠了。羅漢一星期托缽一次,辟支佛定功更深,半個月出來托缽一次。當這位辟支佛出來托缽時,阿冕樓馱尊者即以其自己的一份食糧供養辟支佛,因此他得到九十一劫不受貧窮果報。同時他又是天眼第一,他出家後很懈怠,在佛座下聽經時打瞌睡,佛見到申斥他說,如蚌蛤一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他被訓一頓,心中非常難過,就拚命用功,七天七夜未睡,把眼睛搞瞎。佛教他修一種定叫樂見光明定,修成之後,得天眼通,可觀察三千大千世界。
 
蕅益大師判本經為三分信願行。序分中亦有信願行三分。此十六位尊者即是證信,他們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榜樣。修淨土者見賢思齊,如以為自己聰明,舍利弗比我們更聰明,他都念佛求生淨土,我們有何理由不肯念佛。如認為自己太笨,總比周利槃陀伽好的多,他都能成就,我們修學也必能成就。其餘沒有列名的常隨眾皆是法身大士,此十六人不過代表而已。
 
「增道損生」,此句解文特別讚歎淨土法門,由此可知這些人隨佛一生,皆專修淨土者,在其他法會中,他們是影響眾,在淨宗裡他們是當機眾。法身大士的知見純正,對理論事實方法境界都徹底明瞭,悟唯心淨土,見自性彌陀,毫無懷疑,增長道業,了斷了六道輪迴的生死。同時也可以了斷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如不往生西方,從羅漢菩薩到成佛還有變易生死,生西以後才真正得到無量壽。
 
《經》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序分中有信願行,前面十六位聲聞眾勸信,此處菩薩眾前面二位勸我們發願。「文殊師利法王子」,佛子很多,如帝王亦多子,要選一個作太子,將來繼承王位。佛家用比喻稱為法王子。文殊菩薩在諸大菩薩中智慧第一。華嚴會上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與普賢菩薩同時發願。他二人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助手,稱為「華嚴三聖」。前面阿羅漢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到西方之後,斷兩種生死,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圓成佛道,還可以理解。文殊普賢是華藏會上的等覺菩薩,都是後補佛,他們到西方世界作什麼?如果西方世界不超過華藏世界,他二人去就毫無意義。因此可知佛法無論學那個法門,到最後的歸宿都是華藏世界,到華藏之後,遇到文殊普賢,他們還是勸行者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各位好好想一想,我們走直路,不必先到華藏繞個大圈子,遇到任何法門都不要理會。有人懷疑,此法門既然如此之好,佛為什麼還說了許多法門呢?要知道這個法門是對機緣成熟將要成佛的人說的,如未到成佛的階段,也只好學其他博大精深的諸大乘法門。我從前對於這個念佛法門發生信心,就是因為讀華嚴看到文殊普賢以及善財童子一個個都發願求生西方淨土,我才認真反省,仔細思量,回過頭來放棄一切經教,認真修學這個法門。如果不是這些人給我的啟示,雖然老師苦口婆心勸導還是很難接受。
 
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賢劫中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彌勒菩薩是第五尊佛。他是後補佛,現住兜率內院。有人造謠說,釋迦佛已退位,彌勒佛在掌盤,這完全是胡說。彌勒下生經中說,以我們的時間計算,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才降生人間成佛。他現在兜率天,兜率天的壽命四千歲,兜率天一天是人間四百年,以四千乘三六○,再乘四百,即是彌勒下生人間的年歲。無量壽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彌勒當機。有人想到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將來彌勒下生人間,也可隨其來世間弘化。但兜率天並不容易去,要有定功,且彌勒是唯識專家,門檻很高,要修「唯心識定」,修成功才可以去。應知生西以後即彌陀弟子,彌勒菩薩也是彌陀弟子,與他是同學身份,可以隨時到兜率內院參觀。乾陀訶提菩薩之名是不休息,常精進菩薩之名亦含有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精進不退之意。此二菩薩是勸行。
 
符按:依上面兜率天壽命四千歲推算之結果為五億七千六百萬年,與下生經所說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不符。蓋印度億字是計算數字的單位,若干為億,其說不一,共有四種:(1)十萬為億,(2)百萬為億,(3)千萬為億,(4)萬萬為億。我們只能想像彌勒菩薩在久遠的將來才降生人間,有個時間很長的印象就行了。
 
《解》菩薩摩訶薩。此云大道心。成就眾生。乃智悲雙運。自他兼利之稱。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居初。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列次。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之略。華人喜簡,文字與語言,取簡要詳明。玄奘大師譯為「覺有情」,古譯為「大道心眾生」,指真正發願修學要圓成無上大道。「摩訶」名「大」,三賢稱菩薩,登地菩薩稱為「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只有自利之心,不主動幫助眾生,稱為小乘。菩薩無條件主動度化眾生,悲智雙運。菩薩眾代表人物不多,只舉四位。「佛為法王」,佛在一切法中得到大自在,故稱「法王」,乃比喻稱謂。文殊智慧第一,繼承佛陀教化眾生事業,故稱「法王子」。佛法教學與傳承,以智慧為第一。慧是佛法終極的目標,戒與定是手段與方法,故稱佛學為智慧之學。每一位菩薩之智慧神通德能都是一樣的,平等的,為了表法,每一位菩薩標榜一個特長,如文殊智慧第一。這個念佛法門需有高度的智慧才能接受,我們聽了這個法門就生大歡喜,發大願依教奉行,就是最智慧的抉擇,與文殊菩薩與舍利弗沒有兩樣。這個智慧是實智,非世間人的聰明智慧,所以文殊排列第一。「彌勒」是梵語,意為「慈悲」,故又稱「慈氏」。彌勒是姓,阿逸多是名字。學佛同修天天念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如何莊嚴呢?彌勒菩薩是以究竟莊嚴清淨佛國為要務。阿彌陀佛慈悲歡迎我們到西方世界,還有眾多菩薩個個都是清淨莊嚴佛國土,而我們如不清淨,造成其國土之污染,如何能容納我們?應知莊嚴佛國土,現在就要作,心淨則土淨。為什麼念佛?為什麼讀經?目的是要把染污的心修正為清淨的心。身是正報,土是依報。如念佛讀經心不清淨就變成福報,將來的果報在六道,不能出三界。慈氏菩薩是娑婆世界的後補佛。現居等覺,他是大慈大悲。在佛門中慈悲上加個「大」字,說明這個慈悲是平等的清淨的。心有等差分別就不清淨,福慧兩種莊嚴具足是往生淨土必要條件。文殊代表智慧,彌勒代表福德莊嚴。
 
最後兩位菩薩勸行,不休息是在修行中從不懈怠懶惰。中國人常說:「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例如每天以四小時用功,尚有二十小時間斷。印度講時間是晝三時夜三時。日間分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晚叫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中國從前把時間分成十二個單位,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分十二個時辰,現在已採用晝夜二十四小時制。印度一時就是中國的四小時。佛陀在世時,出家人睡眠在中夜分,晚上十點就寢,兩點鐘就要起床,他們只在中夜睡四個小時,有二十小時修行。若想有成就,不能不把握時間發奮用功。另外還要學常精進菩薩,自己修是自利,還要幫助別人,利人就是自利。心中清淨一塵不染,沒有執著、得失、貢高我慢,作到「作而無作,三輪體空」,如此才能無疲倦。
 
以上所舉文殊等四位大士皆是等覺菩薩,都發願求生淨土。生淨土有幾種好處,第一是不離見佛,第二是不離聞法,第三是親近供養海會大眾,且能速疾圓滿菩提。以等覺菩薩言,有能力隨時到十方剎土,為什麼還要生極樂世界呢?華嚴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隨普賢菩薩求生淨土,顯示西方具有無比壯觀的大場面,說明到了西方見佛聞法,親近諸善知識,沒有一分一秒間斷,顯示西方環境特別殊勝。等覺菩薩雖有能力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亦難免有間斷之時。釋迦牟尼佛在世只有七十九歲,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時間並不長,其法運也只有一萬二千年,過後即無佛法,要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下生,才有佛法,中斷的時間太長了,其他諸佛剎土,類皆如此。西方人壽命無量,在理論上講還是有量的,阿彌陀佛滅度之後,觀世音菩薩繼承佛位。然而阿彌陀佛何時入滅,無量壽經上講的很清楚。目犍連神通廣大,他可以在二十四小時內算出娑婆世界眾生的數目。假使十方世界眾生悉成緣覺,壽萬億歲,神通如目犍連,盡其壽命悉共推算,亦無法推算無量壽佛的壽命。由此可知生到西方壽命無量,菩提路上一絲毫障礙都沒有,等覺菩薩為了速疾圓成佛道,所以皆願往生西方。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解》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通序竟。
 
「釋提桓因」譯為「能為主」,即忉利天王,欲界第二層天,三十三天之天主,又名帝釋天,中國人俗稱玉皇大帝。其他宗教所說天主,即是忉利天王。我們細心觀察各宗教的典籍,以及其理論修行方法,似乎都離不開忉利天,再往上必須有禪定工夫,修清淨心。假如禪定修成功即生到色界四禪天。如有禪定基礎而未修成功謂之「未到定」,只能生到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若想生四禪天,除禪定外,尚須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才能生到色界。諸佛菩薩何處緣熟即到何處教化眾生,三途中及諸天均有佛菩薩講經說法。唯四空天不接受佛法,他們以為已證大涅槃。如果說其他宗教排斥佛教,乃是暫時的,他如生天,將來與其天主均蒙佛菩薩教化,日後仍會學佛。上從等覺下至地獄眾生均為淨土法門所攝,九法界平等修行,平等成佛。佛四十九年說法,唯此一經為普被三根,利鈍全收。到此通序中之證信序講完,以下是發起序,亦稱別序。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