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淨宗法師


【小結:念佛勝易】
 

 
 



從十二到二十七,總共十六條文來說明念佛的殊勝和容易。
十二到十四,是從阿彌陀佛誓願的角度來說明。
十五到二十四,是從眾生因地修行的角度來說明。
二十五、二十六,說明往生後證果的殊勝和容易。
最後第二十七,總結讚歎。

 
我們一條條來看,念佛法門和其他法門相比,是怎樣的「殊勝」、「容易」。
十二,主要解釋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及其成就,這是「念佛勝易」的根本
來源、根本保證。
十三,一生造作五逆十惡重罪,臨終一念歸命,也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
成佛,這是任何法門都沒有的。
十 四,任 何 法 門 不 斷 煩 惱 不 可 能 了 生 死;即 使 你 有 心 修,未 必 能 修 的 了 ;
即使勉強能修,不能保證一定能修得成。念佛法門,本為凡夫,只要有心沒有
修不了的,只要能念佛沒有不往生的。
十五,佛智高深,菩薩不能測度;念佛勝易,凡夫而能潛通。












十六,修其他法門,凡聖永隔;念佛法門,即凡心而佛心。
十七,其餘法門,必須萬行齊修,最後還要迴向極樂;念佛法門,單念一
句南無阿彌陀佛,成佛有餘。
十八,一代時教,一切法門,都是念佛法門的註腳。
十九,不識字,有信願,能念佛,都能往生。
二十、二十一,通途法門,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牛角;念佛法門,萬
修萬人去、千穩萬當、萬不漏一。
二十二,「一照」是易,「俱了」是勝。
二十三,餘門難行功劣,念佛易行功高。
二十四,「一稱佛名」是易,「位超十地」是勝。
二十五、二十六,信願念佛,上盡一形,下收一念,往生、成佛、度眾生,
如操左券而取故物。
二十七,念佛法門為一切法門之歸宗結頂。
 





 
 


28、「皆須修習」之文






(增廣上‧覆馬契西居士書二)
 

 


「 上 至 等 覺 菩 薩 」: 等 覺 菩 薩 早 已 遠 離 三 界 , 果 證 只 差 一 位 就 圓 滿 了 , 祂
們 到 極 樂 世 界 幹 什 麼 呢 ? 只 求 一 件 事 — — 快 速 做 佛 !  
「 下 至 阿 鼻 種 性 」:「 阿 鼻 」就 是 無 間 地 獄,受 苦 沒 有 間 歇,極 大 苦 惱,時
間 極 大 久 遠 。「 阿 鼻 種 性 」 是 指 他 造 作 重 罪 , 地 獄 裏 下 了 種 , 雖 然 他 現 在 還 是
一 個 人 的 形 狀,必 定 要 墮 落 地 獄 的。也 就 是《 觀 經 》下 下 品,造 作 五 逆 重 罪 的
眾 生 。  
造作五逆重罪的人,為什麼要修行呢?因為如果沒有這個法門,造作五逆











重罪的,死後必定墮落地獄,可是有這個法門,一剎那之間,馬上可以往生成
佛——急救的法門。所以,阿鼻種性的眾生,要修習這個法門。他到極樂世界,
也跟等覺菩薩一樣,也決定會成佛。
這個法門你看多麼廣大!徹上徹下,廣大無餘。



(三編下‧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成 佛 之 前、成 佛 之 後,都 離 不 開 這 個 法 門。沒 有 成 佛 之 前,要 仗 念 佛 法 門
往 生 極 樂 去 成 佛,所 謂:「 仗 以 自 修 」。成 了 佛 之 後,還 要 仗 念 佛 法 門 來 度 眾 生,
所 謂 :「 賴 以 度 世 」。  
成 佛 之 後,離 開 這 個 法 門 不 能 普 度 眾 生。因 為 如 果 講 戒 定 慧 的 法 門,只 有
極 少 數 上 根 利 智 的 眾 生 才 可 以 得 利 益。所 以,在《 阿 彌 陀 經 》裏 面,十 方 諸 佛
都 出 廣 長 舌 相,來 讚 歎 釋 迦 牟 尼 佛 說 此 難 信 之 法,並 且 共 同 護 念。由 此 可 知 ,
這 一 個 法 門 是 十 方 諸 佛 的 本 懷 , 是 十 方 諸 佛 度 脫 眾 生 的 一 個 根 本 法 門 。  
 


 
 

 


我 們 大 家 可 以 想 一 想 : 如 果 釋 迦 牟 尼 佛 來 到 這 個 娑 婆 世 界 , 不 講 淨 土 三
經,不 說 這 個 淨 土 法 門,只 給 我 們 講 要 自 力 修 行 戒 定 慧 解 脫 成 佛 的 法 門,那 我
們 今 天 在 座 的 每 一 位,等 於 是 欲 哭 無 淚 了,我 們 都 死 定 了,我 們 就 度 不 了 了 。
怎 麼 能 夠 戒 定 慧 解 脫 ? 怎 麼 達 到 斷 惑 證 真 ?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講了這個特別法門。這個法門,成佛之前和成佛之後
都有大作用,不能離開它。



29、「末世學佛」之文



(二編卷二‧覆郭漢儒居士書二)


我們佛法講「真諦」和「俗諦」。
說末法時代,也就是我們今天這樣的時代。學佛的人應當在哪方面關注呢?
應當在這兩方面:「知因果」與「修淨土」。
知 因 果 主 要 是 世 間 為 人 處 事 的 道 理 — — 「 俗 諦 」。 不 相 信 因 果 報 應 的 人 ,
他 在 世 間 就 會 損 人 利 己、傷 天 害 理,因 為「 沒 有 因 果 報 應 嘛 ! 我 不 拿 白 不 拿 、
不 沾 白 不 沾 , 我 不 坑 白 不 坑 , 不 騙 白 不 騙 」, 坑 蒙 拐 騙 , 殺 盜 淫 妄 , 什 麼 事 都
做 得 出 來。如 果 佛 教 的 因 果 觀 念 深 入 人 心 的 話,這 個 世 界 就 會 太 平,國 家 就 會
安 定,社 會 就 會 和 諧。因 為 大 家 都 懂 得 因 果 報 應,就 不 敢 胡 作 非 為,舉 止 都 有
規 矩 、 都 有 分 寸 。 佛 教 利 益 世 間 、 利 益 社 會 , 都 在 於 因 果 的 學 說 。  
在「真諦」--了生脫死這一方面,如果我們真正懂得因果的話,也會選
擇淨土法門。因為瞭解我們過去生生世世造下無量無邊的惡業,未來的果報是
非常的苦惱深重,依我這樣的苦惱具縛凡夫,還有什麼法門可以救度我們呢?
 


 
 



如是因如是果嘛!只有念佛、以佛力來救度我們。
這是印光大師勸導我們,非常懇切,很慈悲的。

【因果法則是一劑清涼藥】

信有因果,是世間做人的安定劑、清涼藥。
 

 
有人往往遇到一點點小事情都抵擋不住,苦苦惱惱,顛三倒四,甚至要瘋、
要自殺,就是缺乏因果的觀念。
如果你懂得因果報應,就知道:他騙你十萬,其實是因為你前世騙了他十
萬;他感情上對不起你,是因為你過去世傷害過他。你慚愧、懺悔都來不及,
哪裡會怨恨人家呢?
所以,如果懂得因果觀念,我們內心會平衡,我們內心會比較祥和。只怪
自己過去業力重。我們不會怪人家。





30、「舉下攝上」之文
 
 
 



(增廣卷三‧樂清虹橋淨土堂序)
 

這段文又叫「舉下攝上」,什麼意思呢?舉一個最下等根機的人,說這樣的
眾生念佛都能往生,而含攝一切超過他的眾生,那都可以得救了。
就好像醫生看病,最重的病都能治好,何況小小病呢?
那 麼,這 麼 業 障 重 的 凡 夫 阿 彌 陀 佛 都 能 救 度,何 況 還 不 至 於 像 他 這 樣 業 障
重 的 人 呢 ?  
我們來看文。看到這樣的文,會增加我們的信心。
「世有愚人」:世間有愚癡者,他沒有智慧。
「知見狹劣」:他所知所見非常的狹窄、低劣。
他怎樣的知見狹劣呢?他是死腦筋:
「謂己功夫淺薄,業力深厚」:他認為自己一方面念佛功夫淺,沒有達到成
片、成串、不亂,老是妄想很多。另一方面,業力又這麼深重。
「何能即生」:像這樣,怎麼能今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大師就在底下說了:
「 不 知 眾 生 心 性,與 佛 無 二 」:他 只 知 道 說 自 己 業 力 深 厚,自 己 功 夫 淺 薄 ,
他 不 知 道 我 們 每 一 個 眾 生,佛 性 跟 阿 彌 陀 佛 一 樣,跟 諸 佛 平 等 無 二。我 們 本 身
都 是 無 量 光 、 無 量 壽 。 只 不 過 迷 沒 了 、 沉 淪 了 、 墮 落 了 。  
阿 彌 陀 佛 看 我 們 眾 生,祂 不 是 看 你 有 多 少 罪 業,祂 不 是 看 你 功 夫 淺、功 夫
深 , 祂 看 我 們 什 麼 呢 ? 祂 看 我 們 的 佛 性 , 祂 看 我 們 這 樣 的 眾 生 ,「 你 都 可 以
做 佛 的 」, 所 以 祂 不 嫌 棄 我 們 。  

【摩尼寶珠喻:彌陀不捨惡業眾生】

印光大師也打了一個比喻:像一顆無價的摩尼寶珠,丟到大糞坑裏, 被污
染 了,愚 癡 的 人 嫌 它 髒;識 得 寶 貝 的 人 就 知 道 本 是 摩 尼 寶,雖 然 說 被 大 糞 所污
染,只要把它清洗乾淨,再拿香湯沐浴,放到高處,它就可以撒下無量的寶貝。 
眾生的佛性就是無價摩尼寶珠,可是現在被我們貪瞋癡三毒的糞染污了,
一般人不識貨,就覺得說「你看他是造業凡夫,你看他有很多業障」,就會捨棄
他。但是,佛菩薩有眼,祂看得很清楚,說:「這個眾生,他有佛性,他可以成
 


 
 
 

佛的。」所以就用六字名號,要把我們洗涮乾淨,要把我們的佛性喚醒,要把
我們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旦到達極樂世界,八功德水裏面一蕩,所有的
貪瞋癡都沒有了,都乾淨了,當下還原成為一顆光明燦爛的佛性摩尼寶珠。
我們人的知見狹劣,只知道看眼前,「你看我這麼髒,煩惱這麼多,妄想這
麼厚,我怎麼能往生呢?這樣的人佛還要嗎?」
佛當然要啊!因為你佛性不失,光明燦爛,到了極樂世界都能成佛,佛當
然需要你去啊!

【《觀經》下品下生】

下 面 舉《 觀 經 》的「 下 品 下 生 」。「 下 品 下 生 」是 一 個 造 作 五 逆 罪 的 眾 生 。
為 什 麼 會 造 五 逆 重 罪 ? 貪 瞋 癡 煩 惱 特 別 厚 重,連 恩 養 自 己 的 父 母,他 都 不 知 道
報 恩 孝 養,而 以 瞋 恨 心 殺 父、殺 母 ! 又 殺 聖 人 阿 羅 漢;他 謀 害 佛,出 佛 身 血 ;
他 破 壞 佛 教,破 和 合 僧。你 看 再 也 找 不 到 比 這 更 大 的 罪 業 了。他 一 生 沒 有 一 件
善 事 , 所 做 都 是 惡 事 。 經 文 說 :  
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果依他的因,來驗他未來果報,那在地獄三惡道裏,多少大劫都出不來。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

現在快死了,臨死之前,還好遇到了善知識。有人說:「哪有這麼巧的事情?」
《觀經》就是用這麼一個業障最深重、修持談不上,而時間最緊急,現在就要死
了,就要斷氣了,以這麼一個眾生來顯示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救度。
善知識跟他說什麼呢?
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臨終助念之經據】

大 家 要 懂 得 ,《 觀 經 》 的 下 輩 三 品 是 釋 迦 牟 尼 佛 告 訴 我 們 怎 樣 為 臨 終 人 助
念。助念的方法和來源,理論的依據就在這裏。怎麼助念呢?要「種種安慰」,
首先要安慰他。
怎 麼 安 慰 ? 總 之,讚 歎 他 的 善 行,讚 歎 佛 的 慈 悲,令 他 歡 喜。比 如 說 這 個
人 在 世 間 孝 順 父 母 , 積 德 行 善 , 就 說 :「 某 某 人 , 你 很 孝 順 父 母 , 在 世 行 善 積
 


 
 
 

德,恭 敬 三 寶,你 很 好 ! 你 是 善 人 ! 佛 菩 薩 很 喜 歡 你 ! 你 這 樣 的 願 意 往 生 極 樂
世 界,肯 定 沒 有 問 題。」你 這 麼 一 講,他 心 裏 歡 喜。但 是,五 逆 重 罪 的 人,他
無 善 可 陳,那 怎 麼 安 慰 他 ?「 某 某 人 哪,你 現 在 很 苦 吧,阿 彌 陀 佛 有 大 誓 願 ,
阿 彌 陀 佛 發 大 慈 悲,就 是 要 救 你 出 苦 啊,你 現 在 念 佛,阿 彌 陀 佛 絕 不 嫌 棄,絕
對 要 救 你 ! 」 你 這 樣 才 能 安 慰 他 。  

【念佛是唯一妙法】

「 為 說 妙 法 」:什 麼 叫「 妙 法 」呢 ?「 某 某 人,你 現 在 打 坐 吧 ! 參 禪 吧 ! 」
來 得 及 嗎 ? 地 獄 的 火 都 燒 來 了,講 參 禪 打 坐 不 是 妙 法 了。「 某 某 人,你 誦 大 乘
經 典 吧 ! 」來 得 及 嗎 ? 這 個 都 不 是 妙 法。所 謂 的 妙 法,在 這 短 暫、一 剎 那、危
急 萬 分 的 時 刻,能 讓 他 立 即 超 升 的,讓 地 獄 種 子 當 下 成 佛 的 法 門,才 是 妙 法 。 
什麼妙法?
「教令念佛」:所以,大家要知道,妙法就是念佛。這個時候說其他一切通
通不管用了。只有說「你念阿彌陀佛」就可以。













【心念難,口稱易】

那麼,這個人怎麼樣呢?經典裏說: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這個人現在就要死了,四大分離的苦惱、世間貪
愛捨不下的苦惱、怨家債主前來索逼的苦惱、地獄眾火燃燒的苦惱,大鬼小卒
來牽扯,恐怖啊!這個苦惱簡直是千萬分之一都沒法形容。
善導大師解釋說:

罪人死苦來逼,
無由得念佛名。

說這個人被死苦所逼迫,失去了在心中憶念佛名的能力。怎麼知道這裏說
的是心念而不是口念呢?因為下面轉教口稱佛名。
大家說,口中念佛容易,還是心裏念佛容易啊?
心 裏 念 佛 跟 口 裏 念 佛,心 裏 念 佛 要 難 一 些,甚 至 說 難 得 多。你 看 你 去 教 那
個 一 兩 歲 的 小 孩 子 , 說 :「 你 不 許 張 著 嘴 念 出 來 , 你 在 心 裏 念 佛 。 」 他 肯 定 沒
 


 
 
 

法 念。教 他:「 跟 我 念:阿 - 彌 - 陀 - 佛。」「 阿 - 彌 - 陀 - 佛 ! 」他 會 念 哪 !
你 叫 他 心 裏 念 , 他 不 會 念 。  
心裏念佛要有一定的憶持力,就是你的思想意識要有某種程度的安定。
如果你很煩惱,內心的煩惱像雲在翻騰一樣,要你心裏念、嘴上不念,那
你憋都憋死了,你都要念出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還有,比如邊走路邊念佛。有的人也不出聲,也不動嘴,只在心裏默念,這
樣佛號很容易打失。旁邊有熱鬧,一溜神,回頭這個佛號就跑了。看到一個熟人:
「哎,老王!啊……」然後佛就走了,就跟老王跑了,就不念佛了。
如 果 動 嘴 發 聲 念 佛 就 不 一 樣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 老 王 !
哎!南無阿彌陀佛……」打了個招呼,佛號還在。
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口稱名號,你只要有口稱念,就可以往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