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明天是農歷十月初五日 『南無達摩初祖聖誕』
祈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守五戒.十善業.多念佛乃至於吃素.放生.印經.誦經.行善.布施.一切善業都有無量億功德。請同修們在此日多多念佛.多多誦經,印經,放生,多行善事,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菩提達磨.佛光普照.法界一切眾生.深信.切願.持佛名號.莊嚴.清淨.平等.無上正等正覺.慈悲.同霑法益.離苦得樂.同生安樂國.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法僧亦爾.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病苦.苦難眾生.我佛慈悲光明加被.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菩提達磨

達摩祖師,俗家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相傳祖師原來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個皇子;也是『釋迦牟尼佛』下傳第的二十八祖。
達摩長大之後,向二十七世祖『般若多羅尊者』學道,尊者跟祂說:「汝於諸法,已得通量;達摩者,通大之義也。宜名達摩!」。因此,祂把自己的名號改為菩提達摩。

達摩祖師,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為「梁代三代士」。達摩祖師,是中國禪宗的祖師爺,禪宗的世眾們,也尊稱祂為「東土第一代祖師」!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英文Bodhidharma、又稱菩提達磨),意譯為覺法。為印度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于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后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后出禹門游化終身。
達摩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羅門族,傳說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從般若多羅大師。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里北行至北魏,到處以禪法教人。

梁武帝篤信佛教,即位以後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因而請示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說︰「並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並無功德?」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屬人天乘果,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接著問:「如何是真功德?」

達摩回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武帝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達摩說:「廓然無聖。」武帝問:「對朕者誰?」達摩:「不識。」

武帝無法理解達摩所言,達摩也知其機緣不契,於是折蘆一枝渡江到洛陽,入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九年。有道育、慧可法師銳志高遠,禮見達摩,達摩初逢法將,知道有歸,經四、五年感其真誠,傳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經》授與慧可說︰「我觀漢地,惟有此經
。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陀拈花微笑,迦葉會意,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這也是為什么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只要明心見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于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后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

昔日初祖達磨,於少林面壁。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磨問:「斷臂何為?」可曰:「求大師與我安心。」磨伸手曰:「將心來與汝安。」可即時回光返照,心無心相。答曰:「覓心了不可得。」磨曰:「與汝安心竟。」可於言下大悟,紹繼祖位。果能人人悟心不可得,即得離相無住真心矣。



六祖壇經 (疑問品第三)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