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明天是農曆農曆十一月十七日是大慈父『南無阿彌陀佛聖誕』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祈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守五戒.十善業.多念佛乃至於素食.放生.印經
南無阿彌陀佛.佛光普照.一切眾生.莊嚴.清淨.平等.無上正等正覺.慈悲.同霑法益.
同生安樂國.如來常住.無有變異.法僧亦爾.功德迴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病苦眾生.我佛慈悲光明加被.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略稱彌陀。梵語amita,意譯無量。另有梵名意譯無量壽、無量光。濁世之人,死後如沒有積善功德,會隨業報,流轉於六道輪回之內,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鬼道、畜生道與地獄道。輪輪轉轉,始終在六道中受苦,即使生於天界,天神享盡之後,仍然會再下於人間,又再流轉,業力重時,又會再轉入畜道,鬼道,最不幸的就是墮入地獄道主動經千劫,求出無期。但只要精勤心稱念阿彌陀佛,在臨終時,阿彌陀佛會親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不受輪回之苦。
   關於阿彌陀佛名號之由來,據鸠摩羅什譯之阿彌陀經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然據梵本阿彌陀經及稱贊淨土佛攝受經載,此佛壽命無數、妙光無邊,故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義之二名,為其它諸佛所未見。又於般舟三昧經、大阿彌陀經、維摩诘經等早期經典中,亦僅有阿彌陀之稱號,故推知無量壽、無量光之稱號,系後代依其名之原義所立。另據平等覺經、後出阿彌陀佛偈、稱贊淨土佛攝受經等載,彌陀號稱無量清淨佛,所在之世界稱為清淨世界、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緣,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捨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淨土,歷經五劫之思慮而發殊勝之四十八願。此後,不斷積聚功德,而於距今十劫之前,願行圓滿,成阿彌陀佛,在離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方,報得極樂淨土。迄今仍在彼土說法,即淨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阿彌陀三尊像通常以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其脅侍,而與此二尊並稱為西方三聖。
  於現存大乘經論中,記載彌陀及其極樂淨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見有關彌陀信仰及淨土教義之深入人心。據般舟三昧經卷上載,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另據觀無量壽經之說,無量壽佛之身如百千億夜摩天閻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之白毫右旋宛轉,毫相之大小猶如五倍須彌山之高廣;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猶如四倍大海水之縱廣。其身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攝取念佛之眾生。於西藏,阿彌陀佛被視為無量光、無量壽二佛,若祈求智慧,則皈依無量光佛;若祈求延壽福樂,則皈依無量壽佛。
  於密教,以阿彌陀佛象征大日如來法身之妙觀察智,稱為甘露王。於金剛界曼荼羅中,稱為受用智慧身阿彌陀如來,居於西方月輪之中央。其身黃金色,結三摩地印,密號清淨金剛,三昧耶形為蓮花。於胎藏界曼荼羅中,稱為無量壽如來,居於中台八葉之西方。其身為白黃色或真金色,閉目,身著輕衣,跏趺坐於寶蓮上,結入定印。
 
【阿彌陀佛略傳】
    阿彌陀佛於未成佛前,在過去無量劫中,為妙喜國的國王,名為喬屍迦,他的父王名為月上轉輪王,母親是殊勝妙顏。在當時有一尊佛出世,稱為世自在王如來(定光佛以下的第五十三佛)。喬屍迦王聽佛說法,心懷暢悅,心地開朗,遂發無上菩提心,棄捨了國王位,皈投世自在王佛而出家,賜號法藏比丘。他的修行意志在救度一切眾生之苦,而發廣大願力。他自因地起就喜好修持特殊之行,並希望達成最極無上的佛果。又對於沉淪苦海中的苦惱眾生,尤欲賜與極上無比的大安樂與利益,才能滿足他的心願。於是他仔細思維,欲達成此目的,必須先建立一殊勝極樂的世界,來攝度眾生才可以,又遂復立定一種最簡要的行門,能夠使一切眾生,易於修持而喜歡生到他的國土。爾時法藏比丘唯不知道何尊佛的佛土最為超絕?修持如何法門最為簡易,方能達到大願,克成偉業。於是法藏比丘重詣佛前,頂禮已畢,長跪合掌,以頌贊佛,贊已,禀白佛言:(我發無上正覺之心,唯願世尊廣為宣演十方諸佛如來壯嚴的淨土,並諸修證的法門,我聞已當如說修行,成滿所願,令我速成正覺,拔諸眾苦)。
  時世自在王佛,感念其壯志及他的高明,即細為開示諸修行門,並廣說二百一十萬億諸佛剎土的境界。爾時,法藏比丘仗佛之不思議神力,並其一念真誠感應的心願,諸佛國土即時悉現於眼前。法藏比丘聞佛所說,更加歡喜踴躍,發起無上勝願,遂於諸佛國土中,精細選擇其勝而捨其劣,則唯有西方淨土,最為殊勝,最為適意。又於過去因行中,細心檢定,捨其難而選取其最易的行門,莫過於稱名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是時即再白佛說:[我已攝取壯嚴佛土,清淨之行]。時佛告法藏:[汝今可說,悅諸大眾]。法藏比丘白佛言:[唯垂察聽如我所願,遂於佛前廣發四十八願],創設新的極樂世界,廣度九品含靈,願願壯嚴極樂,願願拔度眾生。爾時法藏深自思維,若非絕勝殊妙的淨土,則希望往生者就少,或且是因生難為修持,雖則是殊勝的淨土,如何的壯麗,亦不能廣攝眾生,求生我國。如是奈何能酬茲大願呢?於是就以壯嚴西方極樂世界,為一切眾生的歸宿處之果,提倡念佛法門為一切眾生修行往生之因,如此絕世的大業,非是大願大力,豈容易成就!所以法藏比丘即時發大道心,依本誓願力,歷劫修行,勇猛精進,忍力無倦,善行不退,或生為王,或為豪富,或為比丘,或為天人等,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廣修萬行,多植德本,乃至修諸艱難的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苦行都修持過由此可知法藏比丘的用心了。
  法藏比丘曾於過去的久遠世,在善持劫中,世界的名稱為刪提岚,當時的教主號稱寶藏如來,同時的法藏比丘為轉輪王,寶藏如來曾為授記說:[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無量壽,世界名安樂,國土清淨。]
  須知法藏比丘欲達成此超世絕大的宏願,已非是一劫二劫乃至百千萬劫而修來,寶由無央無數劫中,長期的修積,方能成就此不可思議之萬行功德,來壯嚴此絕勝的西方淨土,現時說來已是圓滿成就偉業,更在極樂國中,垂手殷勤,說法度生,已是十劫之久,我們為何不盡早發願求生,而甘心長久的願作醉生夢死之輩,流浪在生死苦海中呢?
 
  【阿彌陀佛聖誕儀規】
    1、戒定真香;
    2、稱聖號;
    3、佛說阿彌陀經;
    4、阿彌陀佛贊偈;
    5、拜願;
    6、三皈依。
  (一)戒定真香贊: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頃刻紛纭,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三稱)
  (二)稱佛菩薩聖號: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三)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逸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诃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诃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瑠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瑠璃、玻瓈、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捨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捨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捨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  
  捨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捨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捨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捨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又捨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故名阿彌陀。 
  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又捨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捨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只說。  
  捨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捨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捨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是故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捨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捨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捨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即往生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三遍]     
 
(四)彌陀贊偈:
彌陀佛,大願王,慈悲喜捨難量,眉間長放白毫光,度眾生,極樂邦,八德池中蓮九品,七寶妙樹成行,如來聖號若宣揚,接引往西方,如來聖號若宣揚,接引往西方。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繞念)南無阿彌陀佛(繞佛約數百聲然後各歸原位)   
 
(五)拜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拜)    
南無阿彌陀佛(十二拜)    
南無觀世音菩薩(三拜)    
南無大勢至菩薩(三拜)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三拜)    
 
(六)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      
永明延壽大師與阿彌陀佛聖誕之由來    
永明延壽大師(公元九○四——九七五),唐末五代臨安府余杭(浙江杭縣)人,大師乃是中國佛教史與文化史上的一代高僧――它不僅是中國祖師禅的法眼宗三祖,又是蓮宗(淨土宗)第六代祖師。     
在中國佛教史上一身兼祧影響最大的禅、淨兩宗祖師的唯有永明延壽大師一人,可見大師地位之重要與尊隆,影響之巨大而深刻。他一生著述等甚,尤其是其佛學巨著《宗鏡錄》乃是中國佛教史上最為重要、最有影響的典籍之一。編成之時,忠懿王即親為制序,予以高度評價。永明延壽大師在生前與寂後一直受到推崇,而且評價越來越高。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可以說是歷來對大師評價最高,推崇最力的一位。    
雍正帝稱永明延壽大師為“古佛再來”,“六祖以後古今第一大善知識”、“超出歷代諸古德之上”、“震旦(華夏)第一導師”,稱贊其編集的《宗鏡錄》一書為“震旦(華夏)宗師著述中第一妙典”。    
《御錄宗鏡大綱》就是他對永明延壽百卷《宗鏡錄》親自摘錄的大綱,以作為“入《宗鏡》之向導”。他還廣為流布永明延壽的主要著作《宗鏡錄》、《萬善同歸集》等,親自為之制序作跋,給予高度評價。他視永明大師為心心相印者,認為永明“與朕心,默相孚契”,“與朕所見,千百年前,若合符節”。    
故在論述中經常引用永明語錄,以永明的圓融正見作為分析的依據與評判的標准。他特加封大師為“妙圓正修智覺禅師”,敇令“修葺塔院,莊嚴法相,令僧徒朝夕禮拜供養”。可以說雍正對永明延壽大師的尊崇與重視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綜上所述,我們都知道永明延壽大師不僅是淨土宗第六代祖師,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師,而且生於五代十國――正當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一個亂世,佛法在那個時期經過唐武宗“會昌法難”的滅佛運動之後,呈現衰微的現象,已經見不到盛唐時期的八宗共榮的興盛景象,永明延壽大師就是在佛法衰敗等待重建的時代興出於世。    
大師在當時深受吳越王錢俶的禮敬,尊奉他為國師。有一天,吳越王想開個無遮大會――就是打千僧齋,只要是出家人來應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養。雖然說是平等供養,擺設的桌位總有上下座的分別,上座的位子誰都不願意坐上去,大家都謙虛地推來推去。在謙讓不下的情況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師是皇帝的老師,當然請永明大師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師也很謙虛,就是不肯坐這個首席位子。在這麼推推拉拉,就來了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認識,看到大家在那裡推讓,他老人家就不客氣,往首席位子上一坐。這一坐下來,當然吳越王也不好意思趕,但是心裡很不舒服,國師沒有坐首席位子,卻被一個不認識的和尚坐上去,但總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說話了。    
打完千僧齋,大家都散去了,吳越王就問永明大師:“我今天供齋,有沒有聖人來應供啊!”吳越王認為如果有聖人來應供,他的福報就大了。    
永明大師說:“有啊!”他說:“什麼人啊?”“是定光古佛今天來應供。”“那一個?”“坐在首席的那個大耳朵和尚就是。”吳越王聽了之後心裡就很歡喜,趕緊派人去追。    
派去的人就一路到處去打聽:“你們有沒有看到一個耳朵很大的和尚,從那一條路走了?”後來打聽到長耳和尚是在一個山洞裡面修行,找到之後,吳越王派的人就頂禮膜拜,請他到皇宮裡面來供養。    
長耳和尚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阿彌陀佛多嘴啊,洩露我的身分!長耳和尚說完就圓寂了。    
這些人看到長耳和尚圓寂,就呆在那邊:“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卻圓寂了。”想想他剛才講的“彌陀饒舌”,說長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師啊,那“彌陀饒舌”不就是在說永明大師,原來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趕快回去報告吳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彌陀佛還在。    
吳越王聽到定光佛圓寂的消息,當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這下歡喜得不得了。就趕緊去見永明大師,快步往外走,走到門口,剛好一個報信的人慌慌張張地從外面跑進來,幾乎跟吳越王撞在一起。吳越王問他:“什麼事情這麼慌慌張張?”“永明大師圓寂了!”     
這是阿彌陀佛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作永明延壽大師的一段公案,現在大家訂陰歷的十一月十七日作為阿彌陀佛誕辰,阿彌陀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教主,而且成佛已經十劫,不是歷史性的人物,十一月十七日誕生是怎麼來的呢?    
十一月十七日是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所以就把這一天當作阿彌陀佛的聖誕。       -
 
------------------------------------------  
一句“阿彌陀佛”十種妙處       
“阿彌陀佛”,這句佛名,是萬種功德的結晶,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慢慢長夜裡的明燈。念佛人現世獲得的十種妙處。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上親口開示的,佛無妄語。    
一、常得一切天神隱形守護    
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看到念佛人都歡喜贊歎,冥冥中加以保護。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這對念佛的人說,不過是現世獲得的小利益。對天神說,也是積累功德,雙方均有利益。    
二、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菩薩的任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時常分身無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緣。念佛眾生和諸佛菩薩有緣,眾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稱名,是向佛菩薩發出的呼救聲。所以古德說:“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稱名求救是因,菩薩尋聲救苦是緣,因緣和合,感應道交,自然逄凶化吉,離苦得樂,這就是果。古今以來,許多有緣眾生,由於遭受厄運苦惱而稱名號,由於稱念名號而轉危為安,也由於獲得念佛的利益,而生信發願,求生淨土,見佛聞法。“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是菩薩化度眾生的善巧方便。    
三、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常得諸佛護念:護,保護;念,惦念。《阿彌陀經》說:“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諸佛的保護和惦念,由於諸佛保護和惦念的力量不可思議,所以他們修行的心,能永不退轉,直到得著佛的智慧——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照這樣說,就算這一世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但既已種下善根,就不會退轉,一定有一天會往生淨土,見佛聞法。    
阿彌陀佛放光攝受:阿彌陀佛,又號無量光佛。佛的智慧之光,橫遍十方,超越空間。佛的光明比太陽的光大千億倍,太陽的光,一道牆便隔斷了。佛的光明無所不照,任何東西也阻隔不了。“阿彌陀”是無量光壽,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念佛的人,業障消除,身心清淨;心頭清淨,即心是佛。也就是“妄去真顯”的道理。    
四、念佛之人,光明燭(照)身,四十裡之遙(遠)一切惡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龍毒藥,悉皆不受    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像一面大圓鏡,能照天照地,具有無量光明。但被多生塵垢蒙蔽,晦暗無光。一句佛號,是消除妄念的淨化劑,妄念消除,心光顯露,身放光明可達四十裡之遠。這是真實不虛的。    
《藕益大師文選》記載,安徽桐城縣,有甲乙二人,外出經商,後甲病死異鄉。乙將他安埋並帶回遺物,交給甲妻。甲妻以其夫年輕體健,何以突然死去?懷疑乙謀財害命。乙深感委屈,又無法證明。便去甲墳前痛哭,傾訴冤屈。忽然甲的聲音附耳說:“你對我有恩情,我妻冤枉你,我可以附在你的身上,回家去對妻解釋清楚。”於是乙便折回。一路上,甲和他對話,和生前一樣。不過只聞其聲,不見其形。一次,乙偶然失腳,幾乎跌倒。不自覺地念了一聲“阿彌陀佛!”這一下,甲用驚恐的聲音在遠處說:“你怎麼放光嚇我?”乙聽到念佛會放光,又連念幾聲佛。這一來,甲的聲音距他更遠,說:“你念佛時,胸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我沒法靠攏你身邊。請你回去告訴我妻,叫她到墳前來,我會向她解釋清楚。”乙便照辦。通過這件事,使乙深感佛力不可思議,便棄商出家,潛心修行。後來成為一位高僧。1948年,成都楊昌平居士,一天路經成都東門大橋時,腳下踩著石頭幾乎跌倒,不覺口中念一聲“阿彌陀佛!”當夜做一夢,夢中有五個花枝招展的美貌女子,約他同行,他心動了,便伙同一道行至某街某號,她們進去並向他招手。這時有白胡子老人阻擋他說:“你是念佛人不要去。”他仍然拼命往裡面鑽時,便突然醒了。楊覺得這夢離奇,次日親往某街某號,向主人詢及昨夜夢中情景。主人說:“並無五個美女前來,只是我家昨夜母狗產下了六只狗仔,有五只雌性的花狗,一只雄性的狗出生便死了。”楊聽後,嚇出一身冷汗。心想如果不是念了一聲佛,就變狗去了。以此,他更虔心奉佛並常舉此事勸人。以上是范隆奕居士(現年89歲,住樂至報國寺念佛安養院)於1996年親自聽楊所說。    
一切妖魔鬼怪,都怕光明,都怕佛名。《普門品》說:假設在三千大千國土中,到處均有夜叉羅剎,想來害人。聽見他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那些惡鬼,連看都不敢看他,更不可能加害了。一切惡龍毒蛇猛獸,也不會加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急走無邊方(迅速逃往遠方。)”“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聞身)自回去(回避)。”至於毒藥,也有明確的開示:“咒沮諸毒藥,所欲害身者(想用它害別人),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害人終害己)。”以上都是佛陀親口宣講,雖說的是稱念觀音菩薩名號,其實念阿彌陀佛也是一樣。    
五、水火冤賊,刀箭牢獄,橫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濁惡世的眾生,種種厄難苦惱,層出不窮。這裡列舉水災、火災、冤對、強盜、槍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槍炮,都是殺人的凶器。刀箭之災,包括戰禍在內)牢獄以及遭受橫禍冤屈而死或枉墮惡道等。其實,災難遠不止此,不過舉這些作為代表罷了。    
貪、嗔、癡三毒是萬惡的根本,是災難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煩惱,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於無形。平時能一心稱名念佛,到緊急關頭,我們自性中的彌陀,自會救護彌陀心中的眾生,而使逢凶化吉。如果平時不念佛,到災難臨頭時,內心恐慌張惶,六神無主,很難想起念佛。還有,念佛的秘訣就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必須牢記!    
六、先所作業,悉皆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七、夜夢正直,或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    
夢境是唯心所現。欲念重的人多淫穢夢,嗔心重的人多恐怖夢。念佛的人身心清淨,夜眠安穩,不會做惡夢、邪夢。還有上床後,默持佛名或靜聽念佛磁帶,可以養心安神,既能對治失眠,又可消除惡夢。如在夢中,遇到恐怖境相,或出現夢靥時,一稱佛名,頓時化為烏有。    
老實念佛,綿密用功,妄想逐漸消除,心光逐漸顯露。眾生心淨則見佛,佛無時無處不現身(淨空法師語)。水清月自見,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殊勝的莊嚴妙相。但是,切不可因此生歡喜心、執著心。這不但無益,反致受害。印光大師說:“近來修行的,多有著魔的事情發生。這都是由躁妄心,急於希望有感通,有勝境出現。應該知道,不要說顯現的境界是魔所現,即便是勝妙境界,只要生起一念貪著歡喜之心,就會受到障礙和損害。”     
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娑婆眾生,身為苦本。一生多在驚恐、怨憤、憂愁、痛苦中度過。只有念佛的人,內心清淨,一心念佛,隨緣消業,不被境轉。內心充滿法喜,容貌充實光輝,疾病自然消除;健康長壽,不求自得,這只算是念佛的副產品。念佛的人,諸佛歡喜,龍天擁護,善緣增長,所作的事必然吉利。淨空法師說,台灣有位男居士,九十多歲,每天走三萬步路,念三萬聲佛,身體健康,精神飽滿,腰背挺直。他將來臨命終時,必能毫無病苦,安詳往生。    
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喜歡、禮拜    
念佛的人,內心清淨,和氣迎人,廣結善緣,助人為樂。孔子說:“敬人者人恆(常)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尊敬別人的人是種善因,人們常常尊敬他是結善果。愛護別人的人是種善因,人們常常愛護他是結善果。)種這樣的因,結這樣的果。受到人們的恭敬、歡喜、禮拜,這是必然的事。    
以上九條,都是念佛現生就獲得的大利益。那種認真為念佛是消積等死的,是臨終才得用的說法,不攻自破。    
十、臨命終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持金蓮花,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死亡是人生最悲痛的事,也是人人都逃不了的。在臨命終時,擁有無上權勢的帝王,擁有億萬資財的豪富,和一無所有的叫化子,會完全一樣。那時手中的權勢和財富,絲毫都幫不了忙。只有念佛的人,這時才能無留戀、無恐怖,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同時,必定蒙佛接引往生蓮邦。從此超凡入聖,直至成佛。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第十九願是聞名發心願,第二十願是臨終接引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頃(頃刻之間),即生我剎(國土),作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不能實現此願,我誓不成佛)。”這是阿彌陀佛對念佛眾生作的保證。還用懷疑麼?    
如上十種利益,經文具載,乃佛金口之所宣也。既是現生、來世皆有利益,然則,世出世間要緊法門,無如念佛者也。但當精進,勿用懷疑!    
本文列舉的十大利益,都是佛經所載,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講的。既然對現生和來世都有利益,那麼,無論從世間法或出世間法說,一切法門中,沒有比念佛法門更重要的了。    
但是念佛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不少學佛的人,也並不完全了解,或許還有懷疑。正如明代蓮池大師《竹窗隨筆》中“念佛不專一”一文所說:“我以前在某寺參學,一天方丈對大眾說,中元節將做盂蘭盆會,我以為一定要設齋供眾,結果並未設供,只是領眾念佛三天而已。又某寺當家師遭官府拘捕,寺中首座集眾舉行佛事,以祈救護。大眾以為要誦經持咒;結果只是高聲念佛而已。這兩件事,皆出於常情意料之外。可見大德們的思想作法,不同凡響,很值得學習。但是今天許多念佛的人,名為專修淨土,可是為了求延壽,便誦《藥師經》;為了消罪業,便拜《梁皇忏》;為了救厄難,便念消災咒;為了求智慧,便念觀音文。把平時念的佛號放在一邊,以為念佛無濟於事。為什麼不想一想: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往生的人也壽命無量,何況求人間百年的壽命呢?《觀無量壽佛經》說,“至心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況眼前的厄難還不能消除嗎?《無量壽經》說,“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無邊)界”,念佛的人,彌陀常以智慧之光照其身,何愁沒有智慧呢?“一句佛號,是阿伽陀藥,萬病總持,如果你不相信,不肯服,又有什麼用呢?”這段重要的開示,今天讀起來,仍然具有非常中肯的指導意義。    
“佛言不信,何言可信?”切勿絲毫懷疑,疑則自生障礙,斷難獲得念佛的利益。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