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疏】又此一心。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鈔】尋常說禪者諱淨土。今謂達摩說禪。直指靈知之自性也。此理一心。正靈知自性故。門庭施設不同。而所證無兩心也。善哉中峰之言曰。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也。有味乎言之也。或謂直指之禪。不立文字。今持名號。若為會同。不知傳法以四句之偈。印心以四卷之經。較之四字名號。文更繁矣。蓋非以斷滅文字為不立也。不即文字。不離文字。達者契之。
 
【演】直指靈知者。波羅提云。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悟之則為佛性。迷之則為精魂是也。又荷澤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永嘉云。不須知知。但知而已等。
 
門庭施設不同者。淨土法門。有淨有穢。有佛有生。是約建立門。禪宗法門。則淨穢雙非。生佛不立。是約掃蕩門。
 
所證無兩心者。彼一切盡掃者。頓除妄想。直顯靈知。此一切建立者。使成三昧。亦悟靈知。故古云。參禪本為超生死。念佛亦因脫死生。但向一邊挨得入。兩條門路不多爭。
 
傳法四句者。初祖云。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印心四卷者。初祖付二祖曰。吾有楞伽四卷亦付與汝。即是如來心要法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
 
【疏】又此一心。當知心王心所。無不一故。
 
【鈔】王所解見前文。此之八者。及五十一。紛然不齊。雜然競起。而言無不一者。良繇王所雖多。溯流窮源。不出一心。今念佛人。初以耳識聞彼佛名。次以意識專注憶念。以專念故。總攝六根。眼鼻舌身。如是六識。皆悉不行。念之不已。念極而忘。所謂恆審思量者。其思寂焉。忘之不已。忘極而化。所謂真妄和合者。其妄消焉。則七識八識亦悉不行。主既不存。從者焉附。其五十一又何論也。當爾之時。巨浪微波。咸成止水。濃雲薄霧。盡作澄空。唯是一心。更無餘法。故云無不一也。
 
【演】紛然不齊者。約善惡無記三性說。以三性自體迥異故。雜然競起者。約八識緣境不同說。以眼識緣色。耳識緣聲。賴耶緣根身器界故。
 
溯流窮源不出一心者。始從清淨心中。無明妄動。轉成賴耶。次從賴耶。轉出前七。心王既起。心所隨行。次第引生五十一種。如從源出流也。今溯流及源者。則心所不離心王。心王不起。心所不生故。心王不離妙心。妙心不動。心王不現故。
 
恒審思量者。指七識也。此識恒常。審推思察量度。第八見分為我故。恒之與審。於八識中四句分別。一恒而非審。謂第八識不執我。無間斷故。二審而非恒。謂第六識以執我。間斷故。三非恒非審。謂前五識不執我。多間斷故。四亦恒亦審。謂第七識執我。無斷故。真妄和合者。指賴耶也。起信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釋曰不生不滅者。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如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二相故。真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心與生滅非一也。念極而忘者。忘謂人法雙亡。是六識脫落。而七識隨六識用事。六識既脫。則七識自然不行。故恒審思量者。其思寂焉。
 
忘極而化者。化謂空空亦空。是識陰盡。罔象虛無。顛倒妄想。皆淨盡無餘故。真妄和合者。其妄消焉。
 
巨浪微波。咸成止水者。巨浪指前七識心心所。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微波指第八識心心所。楞嚴云。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
 
濃雲薄霧。盡作澄空者。濃雲喻前七心心所。以前七麤重。障真重故。薄霧喻第八心心所。以第八微細。障真輕故。
 
【疏】故知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如法華三昧中說。
 
【鈔】人有疑言。罪既多劫。業重障深。久勤懺摩。漸積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聲。滅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雖能滅罪。為力稍疏。罪將復現。多多之念。止可滅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屬理一。一心既朗。積妄頓空。喻如千年闇室。豈以一燈。闇不速滅。故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不獨妙法蓮華有之。
 
【演】若事一心下。或問云。此之至心。或指事一心。亦未可知。焉知是理耶。故云事一心雖亦滅罪。如石壓草。如冰夾魚。冰泮則魚游。石去則草長。定力已過。罪將復現。理一心者一心既朗。罪性皆空。以般若智了知罪性不在內外中間故。指理一心也。
 
【鈔】法華三昧觀經云。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惟一大乘。無有二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習如是觀。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禪曰。一稱成佛者。歸命一心。無不成佛。以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無有法可作皈依。畢竟空寂。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乃至六度萬行。悉皆成就。如上所說。非理一心而何。又佛名經云。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一聞則不待稱念。無量則不止八十億劫。因彌約而果彌廣。非理一心。安得致此。但患心之不一。何慮罪之不滅。
 
【演】十方眾生下五句。明稱佛功勝。唯一大乘。一切諸法二句。出其所以。謂何故一稱佛時。皆當作佛。唯一大乘耶。曰以一切諸法。唯一相不二相。一行不二行。故唯一乘。所謂二句。轉釋一相。習如是觀五句。明利益。一相。即畢竟空相。離一切諸相。故名一相。一門。即法華中。唯有一門。而復狹小。無生無滅。即華嚴所謂。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畢竟空相。以破諸法畢竟淨盡。名為畢竟。又解畢竟名為終竟。觀是終竟之法。亦不可得。則不執有究竟之法。名為畢竟空。故法華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也。五欲即五塵。以能動人欲心。故遂名欲。五蓋。即貪瞋癡。睡眠。掉悔。此五能覆蓋真性。障諸禪定。故名曰蓋。五根。即信。念。進。定。慧。禪定。即百八三昧等。法界初門云。以是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無染無著。則能出生諸菩薩百八三昧等。
 
歸命一心者。南無即歸命。佛即是心也。
 
一聞佛名。聞字是心聞。即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之聞。又即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之聞。
 
【疏】故知古人知見不普之論。乃至定心專心之辨。良繇且就事之一心。非理一故。
 
【鈔】知見不普者。華嚴論云。一乘大道。非樂生淨土菩薩境界。以情存淨穢。知見不普。今謂此指僅得事一心者。若得理一。則妙悟一心。有何淨穢。然雖知平等法界。無生可度。而常修淨土。教化眾生。正所謂一乘大道也。知見之普。孰過於是。又普賢菩薩為華嚴長子。非一乘境界乎。而欲面見彌陀。往生安樂。謂之情存淨穢可乎。
 
【演】一乘大道下四句。謂華嚴一乘大道。乃頓悟自心之大菩薩境界。非樂生淨土菩薩境界。以厭此穢土。欣彼淨邦。不達淨穢雙非。知見不普故。
 
今謂下。釋彼論意。以論中知見不普。是指得事一心者。非指理一心者。若得理一心。妙悟自心。有何穢之可厭。淨之可忻耶。此乃縱釋。
 
然雖下是奪釋。平等法界。無生可度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彌勒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故。常修淨土教化眾生者。淨名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正所謂一乘大道者。平等法界。無生可度。真如界內。不受一塵也。常修淨土教化眾生。佛事門頭不捨一法也。事理圓融。權實不二。一乘大道也。普賢菩薩。為華嚴長子者。他經皆首文殊。以重智故。此經獨首普賢。以宗法界行故。
 
【鈔】定心專心者。永明謂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習觀。上品上生。二者專心。如但念名號。得成末品。今謂既云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
 
【疏】故知古云愚人求淨業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復不指事一心故。
 
【鈔】古德謂有參禪不靈。遽變前因。朝暮掐數珠。求淨業。又云念幾聲佛。欲免閻老子手中鐵棒。乃愚人所為。執此語者。遂生疑謗。不知此為參禪志不歸一。輒自改途者說。非呵淨業故。但言愚人朝暮掐數珠求淨業。不言愚人朝暮一心不亂求淨業也。觀經云。但聞佛及二菩薩名。能滅無量生死之罪。何況憶念。憶念者。且指事一心也。則知事一。已非愚人。何況理一。
 
【疏】故知修淨業人。復業餘行。非唯不知理一。尚未能持事一心故。
 
【鈔】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又一心修餘種種法門。是二心也。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今且未能。何況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難成。而輒改修餘行。先儒有言。不可以仁之難熟。而甘為他道之有成。此之謂也。
 
【演】不可以仁之難熟者。孟子云。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疏】又此四字。若離合釋之。則相即。故名一心。相非。故名不亂。
 
【演】又此四字。若離合釋之者。相非即是離。相即即是合。相非故名不亂。是以離釋之。相即故名一心。是以合釋之一心自一心。不亂自不亂。故不妨離釋。一心即不亂。不亂即一心。故不妨合釋。
 
【鈔】相即者。即空即假即中。則如前所明。此能念所念。即有而無。即無而有。二邊叵得。中亦不存。三德渾然。不可分別。是名一心。
 
【演】相即下十一句。釋相即。各一心。即有而無者。緣起即性空故。即無而有者。性空即緣起故。二邊叵得二句。互奪兩亡。緣起性空。既俱不可得。則非緣起性空之中道。亦不存故。三德渾然。不可分別者。有即萬法齊彰。屬解脫德。無即一塵不立。屬般若德。中即空有難思。屬法身德。即有而無。解脫即般若。即無而有。般若即解脫。二邊叵得。般若解脫即法身。中亦不存。法身即般若解脫。舉一即三。言三即一。如天王三目。伊字三點。三德渾然。故名一心。
 
【鈔】相非者。假非是空。空非是假。中非假空。則能念所念雙亡。成般若德。能念所念雙立。成解脫德。俱存俱泯。顯乎中道。成法身德。三德歷然。不可混雜。是名不亂。
 
【演】相非下十四句。釋相非。故名不亂。假非是空。緣起非性空。空非是假。性空非緣起。中非假空。中道非緣起性空。空非是假。則能所雙亡。成般若德。假非是空。則能所雙立成解脫德。中非假空。則雙照雙遮成法身德。般若非法身解脫。解脫非般若法身。法身非解脫般若。三德歷然。故名不亂。又渾然即歷然。歷然即渾然。一心即不亂。不亂即一心也。
 
【疏】又此一心不亂。亦分五教。今不敘者。以正指頓圓故。
 
【鈔】亦分五教者。以蓮分九品。則小大淺深。自有差等。如小教以繇心造業而感前境為一心。始教以阿賴耶識所變為一心。終教以識境如夢。唯如來藏為一心。頓教以染淨俱泯為一心。圓教以總該萬有即是一心。而佛說此經。本為下凡眾生。但念佛名。徑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屬頓圓。又二乘種不生。故略前三。不復分五。天台四教例此。
 
【演】如小教下。正明五教一心。
 
小教以由心造業等者。小教不知八識。由六識造善惡業。感三界六道苦樂等境。故曰一心。此假名一心。非真一心也。以不達唯心之理。心外實有前境故。始教以賴耶所變為一心者。始教知有八識。但不即真如。以真如凝然不變不隨緣故。乃生滅八識。含漏無漏種所變現也。如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以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等。此以生滅八識為一心。終教以如來藏為一心者。終教達八識。即真如隨緣。為阿賴耶識。識如夢幻。唯一真如。此以如來藏為一心。
 
頓教以染淨俱泯為一心者。染即六識。及生滅八識等。淨即如來藏。以終教歸如來藏。雖云至淨。以見有如來藏在。猶未離念故。此則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一念不生。方為一心。
 
圓教總該萬有為一心者。前四教。則前淺後深。互不相攝。今圓教則周遍含容。重重無盡。隨舉一塵全彰法界。總該萬有為一心也。
 
天台四教例此者。小即藏教。始即通教。終即別教。圓即圓教。頓即天台之離言四教。
 
【疏】又此事理二持。起信中具有此意。
 
【演】具有此意者。謂雖無事理之文。而意則具足也。
 
【鈔】論云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次云若念彼佛真如法身。又云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演】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論文云。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若念真如法身者。論文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雖念亦無能念可念者。論文云。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疏】又此事理二持。即顯密二意。
 
【演】顯密二義者。言教直詮真性。開悟眾生。普願人人解了。無有隱覆曰顯。咒語如王密詔。唯佛能知。諸大菩薩不能曉了。但許精持。不通解路曰密。
 
【鈔】四字名號。全皆梵語。但念不忘。與持咒同。是名曰密。且念且參。觀心究理。是名曰顯。為門少異。歸元則同。顯密圓通。事理無礙。
 
【疏】又此事理二持。雖上詳分勝劣。有專事者。有專理者。機亦互通。不必疑阻。
 
【鈔】此恐僅能事念者。自疑理性不明。所為無益。故言事得通理。以決其疑。大勢至圓通章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空谷云。不參念佛是誰。直爾純一念去。亦有悟日。是也。
 
【演】自疑理性不明。所為無益者。此專事者。疑不明理。而阻其事也。大勢至下。正引事得通理。以決疑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者。方便即觀心究理等。今謂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觀心究理之方便。始得心開。直下念去。念至念極心空。自得開悟也。
 
【鈔】又恐唯勤理念者。自疑稱佛名少。或致落空。故言理得通事。以決其疑。念念理一。是念念彌陀也。其為稱名。不亦大乎。是故攝心體心。兩種念佛。事理互通。本不二故。
 
【演】自疑稱佛名少。或致落空者。此專理者。疑稱名少。而阻其理。念念理一下。正以理通事。而決疑也。
 
念念理一。念念彌陀者。所謂念空真念。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也。故曰其為稱名不亦大乎。
 
攝心體心四句。攝心即事持。事得通理。攝心即體心。體心即理持。理得通事。體心即攝心。
 
【疏】又此事理二持。或漸進。或頓入。亦隨機不定。
 
【演】隨機不定者。根稍鈍人。事尚未能。奚能究理。且先勤事。攝心既定。然後觀心究理。不然妄識紛飛。徒勞分別。何益之有。若根性大利人。般若緣深。法身機熟。莫勤事行。直究唯心。直捷根源。不勞摘葉尋枝故。問。前云執理而迷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又云約理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今云。徑就理持。不勤事行。豈非墮前所斥耶。答云。前之所斥。乃執理而迷事。耽者頑空。不信念佛者。今徑就理持。是即念返觀。正深求淨土。不撥事行者。故不墮前咎。
 
【鈔】漸進者。根稍鈍人。先勤事持。後漸究理。若根性大利。徑就理持。故名頓入。作用小殊。及其成功。一也。
 
【疏】又一心不亂下。有本加專持名號二十一字。今所不用。以文義不安故
。仍依古本不加。而以即是多善福之意。言外補入。斯為允當。
 
【演】二十一字者。專持名號。以稱名故。眾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鈔】文義不安者。上文已有執持名號四字。不可更著專持名號一句。上下重復。不成文義。舊傳此二十一字。是襄陽石刻。當知是前人解經之語。襄本訛入正文。混書不別耳。善文義者。當自見得。
 
【疏】稱理。則自性非憶非忘。是執持義。非今非昨。是七日義。非一非多。是一心義。非定非亂。是不亂義。
 
【演】自性非憶非忘下。憶者對忘而言。有憶有忘。非真執持。直須兩頭撤開。中間坐斷。乃真執持。今者對昨而言。有昨有今。非真七日。直須劫日雙消。掃空三際。乃真七日。若對多名一。一則彌多。何名一心。迥超數量。直契無為。是名一心。若對亂名定。定則彌亂。何名不亂。諦了自心。頓超動寂。方名不亂。
 
【鈔】本無生滅。何有憶忘。體絕去來。誰成今昨。一亦不為一。多尚奚存。定且無定形。亂將安寄。如斯會得。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終日念心。終日無念。即心即佛。非佛非心。是則名為真念佛者。
 
【演】本無生滅下。生則有憶。滅則有忘。自性本無生滅。何有憶忘。過去為昨。現在為今。自性體絕去來。誰成今昨。自性一亦不為一。為墮諸數故。則多尚奚存。自性定且無定形。有物凝然故。則亂將安寄。如斯會得。終日念佛終日念心。以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心佛無有二故。終日念心。終日無念者。以即佛即心。則非佛。即心即佛。則非心。互奪兩亡。能所雙消故。如是念佛。名為真念佛。念佛之理。豈沾沾事行耶。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卷第三終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四
 
三感果二  初佛現我前。二我往佛處。
 
初佛現我前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