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疏】又此七日。不必定是臨終七日。以平時有如是定力者。必生彼國。
 
【鈔】平時者。恐人執七日之文。謂必一日至七而使命終。方名七日。故言或臨終。或平時。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謂閒時辦。忙時用。後至命終。因果相符。必生彼國。
 
【疏】一心不亂。言執持之極也。是為一經要旨。
 
【鈔】心者。揀口誦而心不念也。一者。揀心雖念而念不一也。不亂者。揀念雖一而有時乎不一也。一心不亂。淨業之能事畢矣。
 
【演】口誦而心不念者。口誦佛名。心馳萬境。是為讀佛。非念佛也。以念從心故。心雖念而念不一者。雖心念佛。淨穢交馳。是雖念佛。非一心也。以一心者純淨故。念雖一而有時不一者。雖少時一心。後復還亂。所謂朝則勤。而暮則怠。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雖一心還復亂也。以不亂在無間故。皆非淨業之能事也。
 
【疏】釋此四字。先總明大意。次乃詳陳事理。大意謂一亂是正反語。正語一心。反語不亂。
 
【鈔】一則不亂。亂則不一。有其一心。無其亂心。故云正反。如言純一不雜。精一無二之類。是也。華嚴十回向第四文云。所謂不亂回向。一心回向。釋云一心者。專注正境也。不亂者。不生妄念也。專注不妄。即正反意。
 
【疏】次明事理者。如來一語。事理雙備。故同名一心。有事有理。如大本云。一心繫念。正所謂一心不亂也。而事理各別。初事一心者。如前憶念。念念相續。無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屬定門攝。未有慧故。
 
【演】事理雙備者。如來以權實二智。證真俗二諦之理。凡說法時不離二諦。依俗諦說法故有事。依真諦說法故有理。所依之諦。真俗不二。故一字一語。事理雙備也。
 
信力成就者。事一心人。不修理觀。唯憑信力。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古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念投於散心。散心不得不一。
 
屬定門攝者。定有世出世。與大小乘。及事理諸禪定不同。而要之定者無散之謂。今念念相續。無有二念。則心不散亂。故屬定攝。然彼體究無間。至如靜夜鐘聲。澄潭月影。若未得冷灰豆爆。囫地一聲。亦屬定攝。亦即是事一心。而疏鈔專以事一屬憶念。亦一亂言耳。
 
未有慧故者。以即就憶念無間。念到連念脫落。頓入無念即屬慧門。古云。只一直念去。亦有悟日是也。今工夫始成片段。尚未契入本心。故止屬定門也。
 
【鈔】前執持中。以憶念體究。略分二種。憶念者。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如成具光明定意經所謂。空閒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惱。而一其心。乃至褒訕利失。善惡等處。皆一其心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未見道故。名事一心也。言定者。以伏妄故。無慧者。以未能破妄故。
 
【演】以心緣歷。字字分明者。此是心念。不同前口念而心不念也。前句後句相續不斷。乃至無第二念者。此是一心念。不同前心雖念。而念不一也。不為貪瞋煩惱之所雜亂。此是一心不亂。不同前念雖一。而有時不一也。
 
又以心緣歷。字字分明。是一句不亂。前句後句相續不斷。是多句不亂。不為貪瞋等雜亂。是對境不亂也。成具下。引證不亂。
 
言定者四句。定能伏妄。慧能破妄。伏則如石壓草。如繩縛賊。暫時不動。根猶在故。破則如鋤斬草。如刀殺賊。究竟不動以無根故。
 
【疏】理一心者。如前體究。獲自本心。故名一心。於中復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於四句。唯一心故。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
 
【演】能念所念更非二物者。以所念者佛。是即本覺之理。能念者心。是即始覺之智。若能始本合一。方了能所不二。天台云。諦觀名別。其體不殊。性三為諦。修三為觀。修性既融。能所莫得。是也。
 
離於四句。唯是一心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所謂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非無相。非有無俱相。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無心無念空慧相應。故屬慧門。諸妄消亡。故兼得定。
 
【鈔】體究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義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二即寂照難思。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泯。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唯一心。斯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為雜亂。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
 
【演】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者。謂一念未生前。佛在何所。因心起念故佛境現前。則所念之佛。因能念之心而有。若離能念之心。亦無所念之佛。則佛境從緣無有自性。
 
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者。謂佛境未現之前。心在何所。因聞所念之佛。乃引生能念之心。則能念之心。因所念之佛而有。若離所念之佛。亦無能念之心。則心亦從緣無有自性。
 
智外無如者。心者是智。佛者是如。心外無佛。是智外無如也。此乃奪境不奪人。古云。上園花已謝。車馬尚駢填。是也。
 
如外無智者。既佛外無心。是如外無智也。此乃奪人不奪境。古云。是處有芳草。滿城無故人。是也。
 
非如非智。故唯一心者。智外無如。以智奪如故非如。如外無智。以如奪智故非智。互奪兩忘。則非如非智。故唯一心。此人境雙奪。古云。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又云。人牛俱不見。正是月明時。是也。
 
若言其有五句。謂能念之心。因所念之佛而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因能念之心而有。則所念之佛了不可得。以心緣境。從無自性。故有非有也。此為空觀。
 
若言其無五句。謂因所念之佛。引生能念之心。則能念之心惺惺不昧。因能念之心。引生所念之佛。則所念之佛歷歷分明。以性空之處。不礙緣生。故無非無也。此為假觀。
 
若言亦有亦無二句。謂若雙執有無。則正當本體自空。了不可得時。又靈靈不昧。歷歷分明。以有奪無也。正當靈靈不昧。歷歷分明時。又本體自空了不可得。以無奪有也。互奪兩亡。則有無雙泯。此雙遮二邊之中道觀也。
 
若言非有非無二句。謂若雙破有無。則因本體自空。了不可得。故得靈靈不昧歷歷分明。因無成有也。因靈靈不昧歷歷分明。故得本體自空了不可得。因有成無也。互成雙立。則有無俱存。此雙照二邊之中道觀也。
 
有無四句是病。三觀是藥。若四句既離。則三觀亦絕。此中有即俗諦。無即真諦。雙亦雙非即中道第一義諦。舉一即三。言三即一。皆如境也。故云般若如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也。
 
非有則常寂下九句。結歸寂照難思。
 
斯則下總結上二。能所情消。即如智不二。有無見盡。即寂照難思。見諦。即三諦圓融理。
 
【疏】又教分四種念佛。從淺至深。此居最始。雖後後深於前前。實前前徹於後後。以理一心。即實相故。
 
【鈔】四種如前序中說。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稱名者。即今經。觀像者。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如法華云。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即觀相好光明現在之佛也。若優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觀泥木金銅鑄造之佛也。故云觀像。觀想者。謂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即觀佛三昧經。十六觀經所說。是也。實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亦復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是名實相。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此之四者。雖同名念佛。前淺後深。持名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即事即理。則即淺即深。故曰徹前徹後。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故。
 
【演】如法華下。謂觀像通二種。一真佛。二像佛也。引法華證。觀現在真佛。引優填證。觀現在像佛。栴檀像者。世尊成道後嘗往忉利天宮為母說法。優填王欲覲佛而不可得。乃請目連尊者。帶三十二匠。往彼天宮。各說一相。還來人間。用栴檀香木刻世尊像。觀瞻禮拜。
 
以我心目者。觀經云。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想彼如來者。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當想彼如來。所謂以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也。
 
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者。對上三種念佛。持名是生滅相。經云。諸行是無常。念
 
性元生滅故。親像是空有相。對像則有。離像是無故。觀想是能所相。有能觀之心。所觀之境故。
 
又前三。皆不離生滅有空能所等相。又前三。皆不離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今實相之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生滅相。一塵不立處。萬法齊彰。無空有相。照體獨立。絕諸對待。無能所相。又復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詞喪慮亡。離言說名字心緣等相。是無相不相。名為實相也。
 
我若欲見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華嚴解脫長者所說。以此證實相者。以長者已能了知自性。如影響夢幻。所見諸佛。皆由自心。故經文云。善男子。我見如是等十方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又以此證實相者。以如實空。方能不空。如實不空。方顯真空。自非遠離諸相。焉能隨意現相。自非隨意現相。莫顯遠離諸相也。
 
徹前徹後者。理即事故徹前。事即理故徹後。
 
理一心即寅相者。如上所言理一心者。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離生滅空有等相。故即實相也。
 
【鈔】問。豈得稱名便成實相。答。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何況今名理一心也。又觀經第九。觀佛相好疏。直謂觀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號何非實相。
 
【演】豈得稱名便成實相者。以稱名念佛。念念起滅。是生滅相。念時則有。不念則無。是空有相。能念是心。所念是佛。是能所相。稱佛名號。以心緣歷。是言說名字心緣等相。何言即實相耶。答曰。謂實相者。非為滅除諸相。而談實相。即相無相。名實相也。
 
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違背者。以證意實相。則諸所說法無非實相。故不相違背。雖說俗事。亦順正法也。經云。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者。以亂心稱佛是為最易。而皆成佛道。信乎道無難易。顛沛造次。無非妙法。無非第一義也。
 
直謂觀佛法身者。謂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之身。是實報身。名為尊特。亦名勝應。而特名法身者。為成行人圓妙境也。良以報應屬修。法身是性。若漸教說。別起報應二修。莊嚴法身一性。若頓教詮報應二修。全是性具法身一性。舉體起修。故得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三身融妙。指一即三也。是知圓人修行。無行不圓。圓人對法。無法不妙。即一句彌陀。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當體即念自性天真之佛。而念實無念。是無生滅相。寂照難思。是無空有相。如智不二。是無能所相。不可思議。是無言說心緣等相。名號何非實相也。
 
【疏】又理一心。正文殊一行三昧。及華嚴一行念佛。一時念佛。又如起信明真如法身。及諸經中說。
 
【鈔】文殊一行者。以般若智專持佛名。詳見前文。
 
【演】般若智者。即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也。
 
此般若智。通已證未證。未證即是一心三觀。已證即是一心三智。三智是果。三觀是因。果在一心。因豈前後。因果不二。方曰圓修。故般若智通證未證也。若以般若智專持佛名。似屬未證。何以故。若已證一心三智。則已入圓住別地。已證無生。不消更用求生。恐亦不必專持矣。今以般若智專持佛名者。乃是別向及圓信以下。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據乎妙心稱彼名號。託彼名號發我妙心也。妙心一發。即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一行三昧斯成就矣。
 
【鈔】華嚴一行者。德雲比丘示念佛法門疏云。一行三昧。觀其法身。以如為境。無境非佛。又修念佛三昧。多約漸修。謂先化身。次報身。次法身。今則一時而修。不歷次第。一行不二行。一時不二時。故曰即理一心也。
 
【演】德雲比丘。示念佛法門者。初云我唯得此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繼復示智光普照念佛門。乃至第二十一住虛空念佛門。德雲比丘下。是先釋一行念佛。又修念佛下。是次釋一時念佛。以如為境。無境非佛者。釋上觀其法身也。法身即如如之理。若以如如之理。為所觀境。則真如遍一切處。遍一切處皆佛境也。此則以般若智照法界境。故云一行念佛。
 
先化次報次法者。未達唯心。依事識觀佛化身。已達唯心。依業識觀佛報身。能斷無明。次依般若觀佛法身。今則一時而修。不歷次第。何者。化身是用。報身是智。法身是理。智外無如。故報即法。如外無智。故法即報。體外無用。故法報即應。用外無體。故應即法報。舉一即三。言三即一故。
 
又一時而修者。圓人不獨隨觀一身即是三身。但趣舉一塵三身具足。所謂此觀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
 
【鈔】起信真如者。論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演】若觀彼佛真如法身者。能觀即是一心三觀。所觀即是三諦一境。謂之觀彼佛者。是託彼果佛圓明之體。顯我眾生性德之佛也。
 
畢竟得生住正定者。往生之人。約有三位。一如蓮花未開時。信行未滿。未名不退。但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二信位滿足以去。花開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如佛記龍樹菩薩等。住初地生淨土等也。此中畢竟等。是後二位。
 
【鈔】又摩訶般若經云。菩薩念佛。不以色念。乃至不以四智。十八不共法念。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則無所念。無所念。是為念佛。
 
【演】不以色念。是不念相好之色。不以四智十八法念。是不念功德之心。諸法自性空者。以佛無別色心功德。唯有如如理。及如如智獨存故。無所念是為念佛者。華嚴云。性空即是佛。金剛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以無境為境。則念以無念為念也。
 
【鈔】又觀佛三昧海經。佛示阿難云。住念佛者。心印不壞。釋曰。諦了自心。名為觀佛。不為境亂。名為三昧。一體不移。名為心印等。又舍利弗陀羅尼經云。唯修一心念佛。皆理一心義也。
 
【演】諦了自心名為觀佛者。自心者即法身也。諦了法身方為觀佛。外求有相佛。與我不相干。不為境亂。名為三昧者。三昧之言正受也。會境歸心。無境可亂。方名正定也。一體不移。名為心印者。唯一真心充遍法界。湛然常住。方名心印不壞也。
 
【疏】又雖云一心。實則觀經三心。起信三心。論三心。乃至華嚴十心。寶積十心。無不具故。又淨名八法。亦一心故。德雲二十一念佛門。亦不出此理一心故。
 
【演】雖云一心者。前以一心。為一行一時等。若只以一對一。便墮數矣。然法身無為不墮諸數。雖云一心。實則一切諸心無不攝故。
 
【鈔】觀經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與起信三心。名殊理一。良以至誠心者。即起信直心正念真如。而此一心不亂。
更無虛妄。更無遷流。隨順真如故。
 
【演】至誠心者。至之言專。誠之言實。深心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亦從深理生。亦從厚樂善根生。雖有三義而不相捨。求高深果。須見深理。欲契深理。須厚樂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同向發願心者。以真如實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願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
 
起信三心者。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謂向理之心。別無岐路。此即二行之本。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謂修具萬德。同向心源。即自利行本。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苦故。謂廣拔眾苦。令得菩提。即利他行本。妙行雖廣。三行皆收。
 
名殊理一者。是以經論配合至誠心。即起信正念真如。不念真如。豈名專實。今此一心無虛妄即真。無遷流即如。即正念真如故。
 
【鈔】深心者。即起信樂集一切善根。而此一心不亂。萬善同歸故。
 
【演】深心。即起信樂集一切善行。以不集萬行。豈名立行依理求果。今此一心萬善同歸。即樂集一切善行故。
 
【鈔】回向發願者。即起信度盡一切眾生。而此一心不亂。頓融物我故。
 
【演】回向發願。即起信大悲拔苦。如不拔苦眾生。豈名回向發願。今此一心頓圓物我。即大悲拔苦故。
 
【鈔】論明三心。一。清淨心。而此一心。垢無不盡故。二。安清淨心。而此一心。理無不具故。三。樂清淨心。而此一心。慈無不攝故。與上二種三心。正相配合也。
 
【演】一清淨心者。萬善皆空。纖塵不立故。直契真如心也。二安清淨心者。若一行不圓。菩薩之心則不安隱。安者滿足萬善故。廣修萬行心也。三樂清淨心者。若一有情未度。菩薩之心則不喜樂。樂者廣度有情故。此普度眾生心也。
 
垢無不盡者。從來不與染法相應故。又既入理一。則見思塵沙無明無不盡故。
 
理無不具者。本具恒沙功德故。又既入理一。則此一心中。頓捨萬緣。即布施。乃至此一心中。靈靈不昧。即智慧等故。慈無不攝者。一心即無緣慈體。廣攝有情故。又既入理一。自然不捨法界遍入塵勞故。
 
【鈔】華嚴十心者。菩薩十念藏。具明十種念佛。一寂靜念。二清淨念。乃至十無障礙念。今一心則不動。是寂靜念。一心則不染。是清淨念。一心則同乎法界。是無障礙念。
 
【演】華嚴十種念佛者。一寂靜念。諸佛本來寂靜。眾生心中喧雜。何名念佛。若能寂靜。即是念佛。二清淨念。諸佛本來清淨。眾生心污染。何名念佛。若能清淨。即是念佛。三不竭念。四明徹念。五離塵念。六離種種塵念。七離垢念。八光耀念。九可愛樂念。十無障礙念。諸佛本來塵塵涉入。剎剎圓通。眾生心中多障。何名念佛。若去其障礙。即是念佛。
 
【鈔】寶積十心者。解見前文。前謂十心難具。今謂心既一矣。慈悲喜捨。百千種心。何所不具。淨名八法者。菩薩成就八法。行無瘡疣。生於淨土。而第八結云。恆以一心求諸功德。今既一心。百千種法。何所不具。
 
【演】淨名八法者。一。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二。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三。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四。所未聞經。聞之無疑。五。不與聲聞而相違背。六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八。恒以一心。求諸功德。行無瘡疣生於淨土者。瘡疣。玉之瑕。身之疵也。如既益眾生菩薩之善行也。苟或望報則瘡疣矣。至求諸功德菩薩之善行也。苟不一心則瘡疣矣。修此八行。去此八疵。誠為清淨之行而得生淨土也。
 
【鈔】德雲念佛門者。華嚴入法界品。德雲比丘告善財言。我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而復開二十一門。起於智光普照。終於住虛空。今謂心外無境界。心外無智照。心外無虛空。故不出一心。悉皆具足。那先經云。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正此意也。
 
【演】我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者。諸佛境界。指所觀境。言一切者。橫遍豎窮故。智慧光明。指能觀之智。普見法門。即收前二。以結其名。謂以智慧。觀諸佛境界。即名普見也。
 
二十一念佛門者。一。智光普照。二。令一切眾生。三。令安住力。四。令安住法。五。照耀諸方。六。入不可見處。七。住於諸劫。八。住一切時。九。住一切剎。十。住一切世。十一。住一切境。十二。住寂滅。十三。住遠離。十四。住廣大。十五。住微細。十六。住莊嚴。十七。住能事。十八。住自在心。十九。住自業。二十。住神變。二十一。住虛空。智光普照者。常見一切諸佛國土。種種宮殿悉嚴淨故。住虛空者。觀察如來所有身雲。莊嚴法界虛空界故。心外無境界者。謂一心不亂。即是諸佛境界。心外別無佛境界故。心外無智照者。謂一心不亂。即是智光普照悉皆嚴淨。心外別無智光照故。心外無虛空者。謂一心不亂。即是莊嚴法界。及虛空界。心外別無住虛空故。
 
【疏】又此一心。即作是二義故。
 
【鈔】觀經云。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謂此經一心持名。繇此一心。終當作佛。從因至果。名之曰作。即此一心。全體是佛。非因非果。名之曰是。
 
【演】心想佛時。是心作佛者。觀經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今釋是心作佛者。作有二義。一。淨心能感他方應佛。故名是心作佛。即疏文所謂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名是心作佛。即疏文所謂亦因三昧心終成作佛也。初作他佛。次作己佛。此約能感能成。釋作也。
 
是心是佛者。是亦二義。一。心即應佛。故名是心是佛。即疏文所謂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有異。故言即是應佛。心外無佛也。二。心即果佛。故名是心是佛。即疏文所謂亦無佛之因也。初是應佛。二是果佛。此約即應即果釋是也。
 
若論作是之義者。即不思議三觀也。何者。以明心作佛故。顯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顯非修德。因緣成佛。即是而作。故全性成修。則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則泯一切因緣之性。若其然者。何思不絕。何議不忘。
 
既以作是絕乎思議。復以作是顯於三觀。以若破若立。皆名為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名一空一切空。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三觀也。
 
由此一心終當作佛四句。一心即不生滅因地心也。由此因心。終成果覺。故始從信解。終至行證。等覺還源。直至如來妙莊嚴海。故名作也。
 
即此一心。全體是佛四句。一心即真如法性身也。本無修證。不涉程途。全體是佛。若言是因。對果言因。既無當果。因是誰因。若言是果。對因言果。既無前因。果是誰果。故名是也。
 
【疏】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
 
【鈔】定中定者。以定散判之。修餘少善福者。散善也。一心不亂者。定善也。又以一心而分定散。事一心者。定善中之散善也。理一心者。定善中之定善也。
 
【演】修餘少善名散者。以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散心修善。故名散善。一心不亂名定者。心緣一境。無有異念。故言定善。
 
一心復分定散者。事一心者。雖心緣一境。猶屬識心。所緣之境。念念遷流。能緣之心。新新不住。對前散心。故名曰定。對後理一。猶名為散。定善中散善也。理一心者。見諸法實相。以不生滅心契真常之理。本自不動。本自寂滅。定善中之定善也。
 
事一心者。猶未離六識。故為定中散。理一心者。則是常住真心。故為定中定。
 
【疏】又此一心。即菩薩念佛三昧故。
 
【演】即菩薩念佛者。以有凡夫念佛三昧。二乘念佛三昧。今是菩薩念佛三昧故。
 
【鈔】或疑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其間並無信願往生等語。惟言正念諸法實相。是名念佛。似與此經意相戾。今謂彼卻專主理。此兼理事。理一心者。念而無念。即實相也。蓋彼以無念正入。此以有念巧入。作用稍別。究竟不殊。是故同名念佛三昧。
 
【演】惟言正念實相者。以不念有。不念空。不念二邊。不念中道故。
 
今謂彼專下。謂彼經並無信願往生等語者。以正念實相專主理故。此經有信願往生者。兼事理故。事一心則不相同。若理一心。正彼正念實相也。蓋彼下釋疑。恐疑云。二經同一念佛三昧。而有專理兼事之不同者。何也。蓋彼為能離念者。以無念正入。此為不能離念者。以有念巧入。雖為因不同。同歸無念。究竟不別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