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經】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疏】其人。指持名者。承上但能一心不亂。命終之時。佛必現前也。以自力佛力。感應道交故。如二部經。及諸經中說。
 
【演】感應道交者。念佛功成。眾生機熟。為感。無心扳緣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為應。道交者。即所謂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盡。菩提影現中也。
 
【鈔】自力者。凡人命終。前有將謝。後有未生。平生善惡。自然現前。如十惡五逆。地獄現前。慳貪嫉妒。餓鬼現前。乃至五戒十善。人天現前。今專念佛。一心不亂。則淨念成就。清淨心中。寧不佛現前乎。楞嚴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也。
 
【演】前有將謝四句。凡人命未終時。善惡之境未現前者。以宿業未完。今業未熟。故現果未盡。當果未現也。臨命終時。則夙業已盡。今業已熟。當果現前矣。唯識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是也。
 
【鈔】佛力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願生我剎。臨壽終時。我與大眾現其人前。三輩往生中又云。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悉來迎致。觀經九品。或言阿彌陀佛至行者前。或云至其人所。皆現前意也。
 
【演】大本法藏下。是引二部證佛力。
 
【鈔】言諸經者。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住其人前。魔不能壞彼正覺心。又鼓音王經云。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住其人前。令其得見。又華嚴四十六經云。如來有十種佛事。一者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等。所謂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也。
 
【演】言諸經者下。是引諸經雙證二力。一心信樂。是自力。與諸比丘住其人前。是佛力。能正受持。是自力。阿彌陀佛住其人前。是佛力。專心憶念。是自力。佛現其前。是佛力。
 
能正受持者。凡人念佛。心帶異計。或雜餘想。不名正受持。正受持者。離乎四句。不雜餘緣。是名正受持也。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觀經第九佛觀中文。攝取不捨者。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眾生不念佛則已。念則為佛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釋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
 
【鈔】若依般若。則自力復二。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兼以佛攝取力。乃成三力。本有如舟船。念佛如帆楫。佛攝取如便風。三事周圓。必登彼岸矣。
 
【演】本有佛性力者。真如內熏力也。真如內熏。人人皆然。今不得此力者。如木有火。不假鑽燧。火終不現。雖具真如。不藉師友教誨。真如亦不現也。
 
【疏】佛及聖眾者。佛兼報化。聖眾兼菩薩聲聞等。
 
【鈔】兼報化者。觀經明佛。先言六十萬億。後開丈六。次言下品化佛來迎。則知九品所見不一。攝論亦云登地方見報身。展轉細妙。今但言佛。不分報化。以一攝多故。
 
【演】六十萬億是報身。亦名尊特身。亦名勝應身。丈六。亦名劣應身。亦名常身。化佛。是隨類化身。
 
登地方見報身者。十信三賢菩薩。不斷無明。不證真如。但見應身。登地已去。分斷無明。分證法性。乃見報身。展轉細妙。若無明已盡。位窮妙覺。則無佛可見。以菩薩機忘。如來應息。諸佛無有彼此迭相見故。故曰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也。
 
又起信論云。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離分齊相。常能住持。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非受樂相。故說為應。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
 
前說依別教。起信依圓教。圓教十住。即別教十地故。別十地見報身。展轉細妙。圓十地見報身。更展轉細妙也。
 
【鈔】兼菩薩聲聞者。如觀經上品上生云。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現其人前。而亦有佛不來迎。菩薩來者。今從多分。
 
【疏】問。臨終佛現。亦有魔否。答。古謂無魔。脫或有之。貴在辨識。
 
【鈔】無魔者。單修禪定。或起陰魔。如楞嚴止觀諸經論中辨之甚悉。今謂念佛者。佛威神力。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然亦有宿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須預辨識。如經論說。行人見佛。辨之有二。一。不與脩多羅合者。是為魔事。二。不與本所修合者。是為魔事。所以然者。以單修禪人。本所修因。唯心無境故。外有佛現。悉置不論。以果不協因故。今念佛人。一生憶佛。臨終見佛。因果相符。何得概為魔事。若或未能了決。但如前辨別察識而已。
 
【演】楞嚴止觀辨之甚悉者。楞嚴開五十種陰魔。而受想二陰。是鬼神魔。天魔。止觀開十境。三障。四魔。而魔事境。是業障天魔。
 
不與修多羅合者。修多羅中謂。應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有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好。若相好之數。或多寡不定。悉為魔事。
 
不與本所修合者。如本所觀西方之佛。今佛從東來。唯觀坐相。今見臥相等。
 
【鈔】問。既曰非魔。當是真佛。而古謂佛無去來。云何有佛現在其前。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故永明謂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如鏡中形。非內非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又經云。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
 
【演】如幻非實下。是永明語。此乃如來下。是大師出從真起化之意。
 
如鏡中形非內非外者。若言形在鏡內。不妨當體全空。若言形在鏡外。不妨鏡中顯現。佛現亦然。若言佛在心內。不妨實在西方。若言佛在心外。離心實無有佛。
 
如夢中事不有不無者。若云夢事是有。及至於醒。了無所得。若云夢事是無。正當夢時。原有夢境。佛現亦然。若言是有。自心顯現。當體全空。若言是無。感應道交。不壞幻相。
 
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者。謂水雖清。天上無月不能現。如心雖淨。無佛悲願為緣不能現。又如月雖明。地中無水不能現。如佛雖有悲願之緣。眾生心垢不能現。執佛從心現。不信西方有佛。執佛西來。不信自心顯現。皆邪見也。
 
【疏】故知臨終設像助念。文載聖經。法傳西域。不應疑阻。
 
【鈔】華嚴十五經頌云。見有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於佛所深歸仰。是故得成此光明。疏云。西域法。有欲捨命者。令面西。於前安一立像。像亦面西。以旛頂掛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腳。作隨佛往生想。兼與燒香鳴磬。助稱佛名。非直亡者得生佛前。亦終成見佛光也。若神遊大方。去留無礙者。置之言外。不爾。勉旃斯行。如上。則特為設像。以助往生。何況一心不亂。感佛現前。乃慮為魔。自生疑阻。
 
【演】華嚴十五下。是釋文載聖經。疏云西域下。是釋法傳西域。神游大方下。是釋不應疑阻。
 
華嚴頌者。經云。又放光明名見佛。此光覺悟將歿者。令彼隨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淨國。見有臨終等。
 
【疏】稱理。則自性妄窮真露。是臨終佛現義。
 
【鈔】妄心未盡。幽幽綿綿。是為命根未斷。惑斷執空。情消見謝。人亡家破。煙滅灰飛。命終之謂也。諸妄盡除。不真何待。求佛不現前。不可得也。然而佛慈無限。豈必臨終。是故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演】幽幽綿綿。即是第五顛倒微細精想。所謂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也。命根未斷者。若識陰盡。則能超越命濁。識陰未盡。則十二類之命元未斷也。
 
又幽幽綿綿命根未斷者。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百尺竿頭人也。人亡家破。煙滅灰飛者。人空法空。空空亦空。百尺竿頭重進步也。此約斷惑證真說。
然而下。謂佛體本然。不因斷顯。時時顯現。物物全彰。但人自不覺爾。此約本然性德說。
 
是故下。古偈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是也。
 
二我往佛處
 
【經】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疏】上言臨者。是將欲命終。今言終時。正煖靈識去。心不顛倒者。以一心不亂。故不顛倒。以不顛倒。故不生他處。即得者。言其速也。
 
【演】暖盡識去者。眾生息暖識三緣和合。假立命根。識。即賴耶見分。息暖。即賴耶相分。此八識者。來為先鋒。去為後殿。暖盡識去。正八識離體時也。
 
【鈔】顛倒者。繇其平日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如前所謂將捨煖觸。一生所作。俱時現前。心神惶怖。動止揮霍。應入地獄者。刀山劍樹。視作園林。應墮畜生者。馬腹驢胎。認為堂宇。就令作善。合生人天。未免憎愛父母。乃至小聖初心。猶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謂顛倒也。乘此顛倒。三界七趣。隨業受生。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又言一切國土。唯想所持。淨想成就。必得往生。固無疑也。
 
【演】心神惶怖動止揮霍者。溈山云。臨行揮霍。怕佈慞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
 
未免憎愛父母者。經云。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
 
小聖初心不能正知出入者。古云。菩薩有隔陰之昏。羅漢有出胎之昧。是也。
 
隨業受生者。七賢女經云。雀來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穿雀飛去。識心隨業走。謂業識成形。依四大住。四大分張。業識隨業轉也。
 
一切國土唯想所持者。起信云。一切諸法。唯依無明妄心而得住持。若離妄心。則無一切諸法自相可得。楞嚴云。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等。
 
【鈔】他處者有三。一者娑婆世界。二者餘佛國土。三者彼國邊地。今皆揀之。
 
【演】彼國邊地。即是疑城。在九品之外者。以其無真實信心故也。
 
【鈔】速者。不經中陰。不隔時日。觀經所謂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也。又智者云。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動念。則往生淨土時。所云在定者。今心不顛倒是。所云動念者。後願生彼國是。
 
【演】在定之心即是淨土。此據寂光而言。然亦不妨實有事相。
 
【疏】大本云。其身體非世人之身體。亦非天上人之身體也。皆積眾善之德。自然虛無之體。蓮華中化生。亦無乳養之者。
 
【鈔】積善者。即是善根福德成就之身。非以欲愛為因。四大為體。故不繇胎獄。託質華池也。
 
【演】非以欲愛為因四大為體者。經云。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又云。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眾生愛命。還依欲本。西方上善。皆承淨因力。隨願往生。若有若無清虛微妙之身。豈此因此體耶。
 
【鈔】亦無乳養者。明自然增長。非如北洲。猶待指端出乳而為養也。
 
【演】指端出乳者。北洲男女。左右分行。其男女夙有緣者。路傍樹林下垂覆之。成夫婦事。事畢樹起。即分散去。無復相認。婦乃有孕。產子道傍。不顧而去。其往來者。以指端置兒口中。指即出乳。須臾長大。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亂。作三九因。更細分之。亦應無量。
 
【鈔】三九者。大本三輩。觀經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事理亦復各分勝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為品位也。三輩者。如大本謂上輩者。發菩提心。事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命欲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便於七寶池內。蓮華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寶宮宇。在虛空中。去佛為近。是名上輩生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者也。中輩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發菩提心。專念回向。命終生彼。功德智慧。次於上輩。是名中輩生者。配前。則得事有餘。得理不足者也。下輩生者。不能作諸功德。而亦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生彼宮宇。惟在於地。又次中輩。是名下輩生者。配前。則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九品者。觀經所云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羅尼門者。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有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淺。故成三品。例上輩也。
 
【演】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陀羅尼者。此乃從空出假。別十回向。道種性人。及圓教十信滿心人。陀羅尼者。一能持善。二能遮惡。是總持也。
 
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此乃侵斷塵沙。已入別十行。已得性種菩提。及圓教八九信人。到彼一劫。始入聖種性。證無生忍。無生忍。言登別圓初地初住也。
 
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者。此乃初破見思。已入別十住。已得習種菩提。及圓教第七信人。到彼三小劫。始入聖種性。得百法明門。言百法明門者。於相宗百法。皆證三諦。乃以百法。而為明達三諦之門。三諦若明。則了一切。心大歡喜。名歡喜地也。
 
【鈔】中之三品。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配前。則事盈理歉。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中輩也。
 
【演】中之三品百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乃小乘退失大心之內凡忍位。及世第一人。於臨命終時。聞讚方等。回心向大。得生淨土。因無漏道熟。便證小果。然回向心。須至別教七信以上。圓教觀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
 
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是小乘之暖頂二位人。其回向心。能至別教六信以下。圓教觀行二三兩品。方是中品中生人也。
 
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乃小乘之外凡。其回向心。能至別教初二兩信。圓教觀行初品。方是中品下生人也。
 
【鈔】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國。經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經於六劫。蓮華乃開。發無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發菩提心者。配前。則有事無理。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下輩也。
 
【演】下三品人。若論階位。全未伏惑。但聞法稱佛。能滅業障。而得往生。乃名字人也。隨功淺深。分於三品。
 
問。何中三品生。皆是小聖。下三品生。乃云得入初地。發無上道心。發菩提心者。豈中品。乃皆劣器。下品反皆大根耶。答。中品往生行人。德行有餘。智力不足。皆在此土勤修戒定。不發大心。特於臨終。發大乘心。乃得往生。故順其先習。但證小果。若下品行人。則五逆十惡。乘急戒緩凡夫。特由臨終。善友開發。而得往生。由戒緩故。生居下品。由乘急故。後皆不經小果。直入大乘也。如龍女八歲成佛。廣額屠兒。放下屠刀。千佛一數。是也。
 
【鈔】細分者。如前階品中。分之又分。則百千萬億無盡輩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淺。而為次第也。
 
【疏】如觀經以上品上生為得無生忍。天台判屬初地。而華嚴明無生忍。自有淺深。則上上品中。信有多品。況復餘品。
 
【鈔】淺深者。八地淨忍分中疏云。無生忍。略有二種。一約法。二約行。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慧心安此。故名為忍。約行。則報行純熟。智冥於理。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如渟海。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前說猶通諸地。後唯八地所專。餘如前序中辨。故知無生忍位。自有淺深。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餘可知矣。故細分之。亦應無量。
 
【演】約法下諸無起作之理。即不生滅性本覺理也。慧心。即離垢出纏始覺智也。安此者。以始覺之智。契本覺之理。如智不二也。忍者。如忍事人。心不懷疑。亦不說出。心中了了。吐露不出意也。
 
約行下。報行對集行說。集行者。念念勤修。心心趣入。加功用行。乃有功用道。屬前七地之行也。報行者。不必舉心運意。任運流入薩婆若海。無功用道。乃第八地之行也。智冥於理。出行體也。行無別體。以智為體。無相三句。明行相也。理無相無功。故行亦無相無功。理曠若虛空。湛如渟海。故行亦曠若虛空。湛如渟海。心識下二句。明用。行體如日。妄惑如暗。報行現前。妄惑不起。故經云。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如前所說。
 
【疏】又三輩九品。二經相配。諸說稍異。如輔正所解融之。
 
【鈔】觀經疏云。此經九品。為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輩也。孤山謂大本三輩。止齊觀經六品。以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也。靈芝判三輩止對上品。故云諸說稍異。草庵輔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輩者。乃約位次相同。不約行因而言。則孤山。靈芝。皆不違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約位次。則輩品正同。二師唯約行因。則止齊中上。各有所據。取義不同。故不違也。剋實而論。則煩惱不異菩提。始惡何妨終善。惡人既已成善。豈不賢聖同科。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演】孤山三輩齊觀經六品者。以大本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觀經下三品人。皆五逆十惡人故。靈芝三輩對上三品者。以大本三輩。皆發菩提心。觀經後六。皆未及故。
 
剋實而論下。謂前三說。乃據行據位。取義不同。非剋實之論。若剋實而論。則煩惱菩提。皆無實法。煩惱之性。即菩提性。前念是惡。後念是善。又何礙也。惡人既已成善。豈不賢聖同科。如阿闍世弒父害母。應墮阿鼻。後因重悔。得無根信。即上品攝是也。況中下耶。
 
【疏】又華嚴明念佛者。數與心等。即是三輩九品隨因不同義。
 
【鈔】數心等者。華嚴二十三經。離垢幢菩薩偈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捨。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釋云。數與心等者。謂隨念隨現。隨念有二。一隨念多少。佛亦如之。如念佛一聲。有一化佛從口中出等。二隨念淺深。佛應稱之。如臨終見佛有勝有劣等。多少淺深。即輩品分別也。此人得見佛者。即阿彌陀佛現在其前也。專念者。即一心不亂也。
 
【演】隨念淺深佛應稱之者。事一心念則淺。理一心念則深。淺則以事識見佛。但見應身之劣。深則以業識見佛。乃見報身之勝。
 
【疏】又志眼二種淨業。亦三輩九品義。
 
【鈔】志眼法師云。往生一門。有二淨業。一曰正觀。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備修萬善也。二事俱得。則了達四淨土矣。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遠作三土因耳。故知淨土。正究理薩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眾生耳。
 
【演】正觀默照本心者。以一心三觀。照三諦一境。如智相應。隨流識性也。古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是也。
 
助行備修萬善者。雖照本心。不修萬善。則性亦不朗。如論云。如人但念摩尼寶珠。不加種種磨治之功。珠亦不淨。但念真如。不假種種萬行磨治。真如亦不明淨。故雖了知自性本無慳貪。不妨隨順無貪修檀波羅蜜。以修行萬行。自然隨順真如故。
 
二事俱得了達四淨土者。如此正助雙修。事理雙備。先伏見思。生同居淨。次斷見思。生方便淨。次斷塵沙無明。生實報寂光淨。
 
如止得事善者。謂不修正觀。徒修事行。能伏見思。生同居淨。遠作三土因耳。故知淨土下。尋常以淨土一門。唯攝鈍根凡夫。禪宗圓頓法門。乃究理菩薩境界。若如上論。則淨土正究理菩薩境界。悠悠眾生乃兼容耳。
 
【鈔】又。圓機體道。是最上淨業。茍加願以導之。即預優品。愚朴之輩。但稱佛發願者亦生。觀淨土一門。則聖人無棄物也。按所云正觀。通乎上中。所云助行。通乎中下。又法師此論極善。觀者毋忽。
 
【演】圓機體道最上淨業者。圓聞妙理。起圓信解。解入寂光。苟加願力導之。如輕帆得遇順風。上品上生何疑焉。愚樸之輩。不明理性。但信心稱名。發願往生。亦得生彼。故知淨土一門。上及不退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被。上下兼收。無不度也。
 
正觀通上中者。默照本心。能斷見思塵沙。即上品。但伏不斷。即中品。
 
助行通中下者。修萬行時。能伏見思。即中品。全未能伏。帶惑往生。即下品。
 
【疏】有言九品。八從蓮生。以第一品云金剛臺故。今參合經論。仍以九品皆屬蓮生。
 
【鈔】八從蓮生者。據觀經上品上生文云。自見其身。乘金剛臺。獨無蓮華二字。故言下之八品。乃從蓮生。然經論所明。歷歷皆說生西方者。俱從蓮生。大本法藏願云。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蝡。生我剎者。皆於七寶池內。蓮華中化生。言皆。則概舉九品矣。又云。他方諸大菩薩。欲見阿彌陀佛者。徑於彼國七寶池內。蓮華化生。言大菩薩。則必非中下矣。又云。其上輩者。命欲終時。佛與聖眾。悉來
迎致。即於七寶池內。蓮華化生。言上輩。即正對上品矣。並無最上不蓮之意。又法華云。聞此經典。如說修行。命終即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夫得無生忍。非上上品乎。又行願品。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歸極樂。而曰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夫普賢往生。非上上品乎。又寶積明十心回向。後得蓮華化生。夫十心菩薩。非上上品乎。以是參考。確有明證。
 
【演】自經論所明。至確有明證。三引大本。三引諸經。皆證上品。從蓮花生也。
 
【鈔】問。果爾。則上上文中。何以曰金剛臺。不曰蓮華。答。文互有無。不足泥故。何以知之。上品中生。亦曰乘紫金臺。又將曰七從蓮生乎。況中品之下。亦但云此人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文中並無蓮華二字。又將曰六從蓮生乎。夫既以不蓮為勝。則中下劣品。何以不蓮。又中品之上。獨曰蓮華臺。其金剛臺紫金臺之類乎。其蓮華之類乎。錯雜不倫。進退無據。灼知文互缺而義必周也。
 
【演】自果爾則上上文中至義必周也。是反覆辯明。無蓮華二字之意。錯雜不倫。進退無據者。若曰蓮花之類。不應下有臺字。則進從蓮無據。若曰金剛臺。紫金臺。
之類。不應上有蓮花二字。則退從蓮又無據。
 
【鈔】愚意各有蓮華。華各有臺。臺各不同。而金剛為臺之最勝耳。如懷玉銀臺初來。金臺繼至。可驗也。且臺之義二。一者基臺之臺。則臺在華下。如世刻像。下作寶臺。臺上安華。華上安佛。是也。二者房臺之臺。則臺在華內。如法華玄義。以蓮表十如。至如是報文云。譬如蓮實圍繞房臺。又云。實依於臺。實者蓮子。子藏臺中。則世所謂蓮房是也。又華嚴十地蓮華文云。琉璃為莖。栴檀為臺。瑪瑙為鬚。閻浮檀金為葉。並稱莖臺鬚葉。而涅槃亦云。付如莖葉鬚臺。合為蓮華。此所謂臺。皆房臺也。即法華甄叔迦寶以為其臺之意也。觀是。則知觀經華座觀中。先言作蓮華想。次云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則華內之臺也。又云。一一金色。處處變化。或作金剛臺。或作珍珠網等。則華下之臺也。故上品中生。先言紫金臺。次云足下亦有七寶蓮華。則紫金臺在華下明矣。華必有臺。臺必有華。言金剛臺。不言華。與言華不言臺。文前後互顯耳。
 
【演】愚意至前後互顯耳。詳明文缺義周。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切諸法。不離此十。亦各具此十也。如是者。指法之辭。謂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窮盡。無非實相也。報者。答果曰報。
 
【鈔】但上上品一生蓮中。即時華開。即時見佛。即時證道。其餘則華開漸晚。見佛漸遲。證道漸遠。以是分別。知上上獨勝。非為無蓮也。若以無蓮為勝。有蓮為劣。是薄蓮也。何取於蓮邦。而華座觀。明佛坐蓮華。則佛亦劣矣。理云何通。
 
【演】但上上品下。是明上品殊勝之義。華開漸晚二句。上品中生。經宿花開。即得見佛。上品下生。經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乃至下品上生。經七七日。花開見佛。下品中生。經於六劫。花開見佛。下品下生。經十二大劫。花開見佛。證道漸遠者。上中。經一小劫。上下。經三小劫。得無生忍。住歡喜地。乃至下上。經十小劫。得入初地。下中。經於六劫。發無上道心。下下。十二大劫。發菩提之心。
 
【鈔】問。極樂九品。八從蓮生。四明何為有是言乎。答。四明只說八從蓮生。未說不蓮為是何品。以中下品亦無蓮華故。若果上上不蓮。當必有說。而乃徒開其端。不竟其說者。何也。或此八字傳寫之誤。安知不是極樂九品。必從蓮生。俟高明更辨之。
 
【演】問極樂九品下。是釋明妙宗鈔或有差誤。
 
【疏】問。下品之外。復有胎生。為實有否。答。表信力不堅故。實無胎生。
 
【鈔】非胎生者。大本云。佛告彌勒。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不了佛智。志意猶豫。臨命終時。方悔己過。以是生彼。纔入邊地。見七寶城。即使止住。於蓮華生。亦有自然快樂。如忉利天。惟於城中經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以此為苦。故名胎生。非實胎育如人間也。
 
【演】不了佛智志意猶豫者。若了佛智。則知非淨非穢。淨穢歷然。無彼無此。願生彼國。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違不決也。又猶豫者。利根執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不信十萬億外。有世界極樂。鈍根執事。不信自性唯心之旨。皆猶豫也。
 
臨命終時方悔己過者。直至四大分離。空無所獲。方悔平日。不修淨業。故云。看教參禪逐外尋。未曾回首一沈吟。前程黑暗路頭險。始覺從前錯用心。是也。纔入邊地見七寶城即便止住者。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兼了佛智。則徑生極樂。不修功德。願生彼剎。又不了佛智。則竟滯娑婆。今因修諸功德。又臨終自悔。故得入邊地。不滯娑婆。以不了佛智。志意猶豫。故見七寶城。即便止住。
 
亦有自然快樂如忉利天者。古云。花中快樂如忉利。不比人間父母胎。是也。
 
故名胎生者。胎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不見不聞。今不得見佛聞法。故名胎生。
 
【鈔】又云。如剎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內宮。處以華觀。層樓綺殿。好飾奇珍。寶帳金床。服御所資。悉皆豐備。而以閻浮金鎖。繫其兩足。不得自在。即胎生喻也。又云。若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本處。即得往詣無量壽佛所。又菩薩處胎經云。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國土七寶。其樂無比。發意欲生彌陀佛國。而染著於此。不能前進。亦疑城邊地類也。如是皆繇信不切故。
 
【演】如剎帝利下。喻胎生也。犯法。喻信力不堅。幽之內宮等。喻疑城自然快樂。閻浮金鎖。繫其兩足。不得自在。喻五百歲不見佛聞法。如處胎也。
 
識其本罪。謂志意猶豫之罪。能了佛智。方名深自悔責。
 
【疏】問。既云七日。彼臨終十念。特俄頃耳。何得往生。答。正以一心故。如智論中說。又自力他力。如那先中說。
 
【鈔】智論云。臨死少許時心。何能勝終身行力。答曰。雖時頃少。心力猛利。是最後心。名為大心。當知即是一心不亂故。
 
【演】是最後心者。此心之後。更無餘心故。 名為大心者。以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諦心決斷。勝百年願力。是心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
 
又復大心。亦可即是菩提心。以此心之後。更無餘心。則是頓入無心三昧。即是頓離念相。豈不為大。豈不即是菩提心。蓋以九品行因。行行通乎九品。如五逆罪。臨終十念為能消功。屬下下品。若能伏惑。即中品。若根器大利。頓能斷惑。如闍王重悔。得無根信。即是上三所攝。豈非五逆隨於懺功。自分九品也。且十念得生。皆是夙有靈根者。十疑論云。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並是宿善業強。始遇知識等。妙宗鈔云。此雖造惡。已曾修觀。故使臨終。善友勸稱十念。定心則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緩人也。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故得往生。故今大心。說即是菩提大心。亦無不可。況本鈔文。當知即是一心不亂。若事一心。猶未為大。若理一心。豈不即是菩提心。是故名為大心。
 
【鈔】那先經云。王問那先。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於船上。因得不沒。人雖本惡。因念佛故。不墮泥犁。而得往生。亦復如是。則己之心力。佛之願力。交相成也。
 
【疏】問。既云往生。昔人又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是乃有生無往。今日往生。二義相戾。答。以生於自心。故不往而往。名為往生。如華嚴解脫長者說。
 
【演】以生於自心故。不往而往者。既云自心則無往。既云生於自心。則無往而往。無往而往。生則決定生。往而無往。去則實不去也。今之往生。與昔人何礙耶。
 
【鈔】華嚴重重法界。不出一心。楞嚴十方虛空。皆汝心內。是知極樂之生。生乎自心。心無界限。則無西無東。去至何所。狀其易穢而淨。脫舊而新。離一得一。似有所往。名之為往。豈曰從此向彼。如世間經城過邑之往耶。
 
【演】華嚴重重法界。不出一心者。重重法界不出四法界。四法界不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當人自性也。
 
心無界限等者。此心廣大。無有方所。無有彼此。去至何所。釋上不往。狀其易穢等者。乃離穢往淨。離舊往新之往。非離此往彼之往也。釋上而往。
 
【鈔】解脫所說者。入法界品。解脫長者言。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若欲願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既云隨意。則不越一念而生彼國。故知狀其得生。名之往生。實無所往。不往而往。不妨說往。究極而言。非但無往。亦復無生。不生而生。不妨說生。
 
【演】解脫所說者。善財童子。第五於住林城。參解脫長者。長者即入普攝一切佛剎三昧。次從三昧起。告善財言。我見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乃至隨意即見等。以佛來去隨心現故。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是也。
 
【疏】問。兜率內院。昔人亦願往生。今何偏示極樂。答。因難易故。境勝劣故。主師資故。又問。勝蓮華世界。甚超極樂。何以不往。答。樂邦在近。不應求遠故。
 
【演】兜率內院。昔人亦願往生者。兜率乃欲界第四天。分內外院。外院是天人所居。內院是菩薩所居。三災亦無所損。昔人願生者。如白香山云。海山不是我歸處。歸則須歸兜率天。是也。
 
【鈔】問意蓋謂彌勒亦現在說法。內院亦清淨莊嚴。而不求生。當是何故。答有三義。一因難易者。凡生內院。必智斷功德。堪與聖流。非若極樂。但求生者。淨念成就。即克如願。無論惑業。昔奘師謂內院易生。良以兜率之離人世。可計由旬。極樂之去娑婆。歷多佛剎。彼論地。不論因。今論因。不論地。義各有取。然極而論之。奘師為當時一類之機。此經乃萬世常行之道耳。
 
【演】必智斷功德。堪與聖流者。智斷。即證智斷惑功德。內院皆證智斷惑聖人所居。無此功德。不堪與會故。
 
極樂求生無論惑業者。求生淨土。但得事一心功成。即帶惑業往生。仗彌陀不思議願力。如載巨石。不至沈淵。如上所說。
 
奘師謂內院易生者。奘師為相宗師德。而彌勒為相宗之祖。故奘師常於定中見彌勒聖相。臨終歸於兜率。常勸人修唯心識定。故謂內院易生也。
 
【鈔】二境勝劣者。內院不越三界之中。極樂出過三界之外。極樂疑城。尚無女人。內院外生。便有三欲。故曰下生猶勝天宮也。三主師資者。彌陀圓萬德之果。已證如來。彌勒稱補處之尊。猶居等覺。經云。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則彌勒方與觀音勢至。同侍導師之側。曰師資也。故見彌陀。即見彌勒。見彌勒。未必見彌陀也。又古德有云。先生西方。後生龍華。亦大有理。偏求極樂。不亦宜乎。
 
【演】彌勒猶居等覺者。以尚在因位。未為極果。猶清辯謂今彌勒未是遍知。俟龍華道後。方復問津。即其事也。後生龍華者。彌勒下生經云。彌勒菩薩。即於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於龍華樹下。花林園中。三會說法。第一會。度九十六俱胝眾。乃釋迦佛法中造佛像者。第二會。度九十四俱胝眾。乃釋迦佛時。五種法師讀誦大乘經者。第三會。度九十二俱胝眾。乃釋迦佛法中供養僧者。
 
【鈔】勝蓮華者。詳見前壽命文中。今謂華嚴較論國土。娑婆之後。即云極樂。遠之又遠。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方曰勝蓮。則極樂者鄰邦。勝蓮者遐域也。喻如越饑吳稔。舉足即吳。捨吳不往。而遠慕燕秦。惑亦甚矣。
 
【演】華嚴較論國土者。心王菩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佛子。此娑婆世界中。釋迦牟尼佛剎一劫。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剎。為一日一夜。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剎。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於不退音聲輪世界。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過百萬阿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劫。於勝蓮花世界賢勝佛剎。為一日一夜。普賢菩薩。及諸同行大菩薩等。充滿其中。
 
【疏】問。見有一生念佛。臨終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繇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
 
【鈔】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謂雖不懈怠。亦不精進。未能一心。故不得生。若果真實用心。而未純一。雖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必於來世成就三昧而得生彼。如梵網云。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宗門謂才出頭來。一聞千悟者。是也。慎毋藉口曰。某某念佛。徒勞無功。遂謗聖教為不足信。
 
【演】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者。梵網云。千里內無能授戒師。許佛菩薩像前受戒。要須懺悔得見好相。即便得戒。見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花等。若不見好相。雖懺無益。然雖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一聞千悟者。如脅下施拳。隔江招手。誦藥王而親見靈山。逢吹鐙而頓傳心印。是也。
 
【疏】稱理。自性無形。是不顛倒義。自性無垢。是生極樂義。
 
【演】自性無形。是不顛倒義者。形者。相也。一切諸相。皆倒心妄境。今真如自性。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異相。非一異俱相。離一切法差別之相。有何倒妄。自性無垢。是生極樂義者。垢者。染也。一切染法。皆苦因苦果。今離垢法身。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純淨明故。成法出離鏡。甯非極樂。
 
【鈔】六祖云。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背無面。是則求於正相尚不可得。將以何物而名顛倒。般若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垢不淨。是則求於淨相尚不可得。將指何處而號娑婆。不顛倒處。全身坐極樂蓮臺。顛倒纔生。應念住娑婆國土。即心即土。即土即心。西方去此不遠。
 
【演】是則求於正相。尚不可得等。正者對倒而言。若有正相。與倒何異。無正無倒。是名真不顛倒。
 
是則求於淨相。尚不可得等。淨者對垢而言。若有淨相。與垢何別。無淨無垢。是名真淨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