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解》問。西方去此十萬億土。何得即生。答。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數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
 
此疑西方與此地距離遙遠,何能即達。大乘經講十法界均是心性變現之物,心性是能變,十方諸佛剎土是所變。能變的心性無量,所變的剎土也是無量無邊。西方極樂世界距我們娑婆世界,佛說只有十萬億佛土,若比無量心性乃是很短的距離。所以經上說,念佛人往生西方在一彈指間就到達了。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性之內的阿彌陀佛,絕非自性外還有一個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再加阿彌陀佛本願功德威神加持接引,往生有何困難。如把此根本道理搞明白,大小乘經典所有的道理都可迎刃而解。又如以一面鏡子照外面山水,不會近的先照,遠的後照,鏡中景物,實無遠近。諸佛菩薩盡虛空遍法界,想到那裡立刻即到那裡,華嚴經將此事說得清楚,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不能契入這種情況,若無妄想分別執著則遠近大小都沒有了。
 
經云:「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講往生,佛與聖眾,不來而來,不去而去。說去來是從事上講,說不來不去是從理上講。「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此經字字句句皆是海印三昧,「海」比喻廣大,外面境界都照在海面上,比喻心性,心性具足一切法界,形容森羅萬象與景觀均照在大海之中。從事上說,大圓鏡圓光普照,十法界依正莊嚴,無法不現。「海印三昧」表心性之體,「大圓鏡智」表心性之用,其用無所不知,無法不現,說明本經字字句句均是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此二句總結,說明此經在整個佛法中之崇高地位與重要性。阿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精華,無量壽經是阿彌陀經的詳說。所以我建議大家專念無量壽經。現代人根性劣,阿彌陀經單看文字,如神話小說,嚐不到味道。
 
《解》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持名。故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觀經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之謂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持名判行行」是蕅益大師所判,「信願」判作「慧行」,「行」判作「定行」,所以念佛中有定有慧。不少人對淨宗沒下工夫,毫無認識,說念佛是小乘。其實念佛是大乘的大乘,明理,念這一句佛號是大乘;不明理,念這一句佛號也是大乘。他的成就所有一切大乘菩薩都比不上,極圓極頓。信願是慧,持名是行,就是定慧等學,句句佛號充滿了定慧。而且是圓定圓慧。「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為了說話方便起見,說信願行。此三資糧在一心當中,在一念之中,一句佛號與信相應,與願相應,與行相應,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此之謂相應,如念佛號其中無信願,不具足三資糧,即不相應。無願行非真信,無信行非真願,無信願非真行。若一心持名,一心即真心,真心即圓滿具足信願行。一心念佛的人少,而三心二意念佛的人多,所以念佛人多,往生者少。阿賴耶識、末那識、意識,此為三心。末那是意根,第六是意識,此為二意。凡夫若用「三心二意」之心念佛、持咒、研究教理,均不相應。
 
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就是本經所說的「一心」。每一聲佛號圓滿具足三資糧、三學、三慧,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觀經說,稱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如果善根福德不多,如何能除罪如此之多。讀此經後,如覺此說似有過分,則看念佛時用何心態,若用三心二意去念,當無顯著之效。
 
《解》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闇消。稱洪名。萬罪滅。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答。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寧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當知積罪。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雖百年晝夜。彌陀十萬。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亂。則如健人突圍而出。非復三軍能制耳。然稱名便為成佛種子。如金剛終不可壞。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聖眾皆謂無善根。佛言。此人無量劫前為虎偪。失聲稱南無佛。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由此觀之。法華明過去佛所。散亂稱名。皆已成佛。豈不信哉。
 
有人問:臨終時念頭猛,心願懇切,持名容易達到一心,平時心中散漫,精神力量不能集中,不如緊要關頭遇危難時之認真,悠悠泛泛,亦能除罪否?大師答覆用比喻說,如太陽出來,一切黑暗都沒有了。念佛洪名,一切罪障均可消滅。但須注意此人所問:平日至心稱名,亦能除罪否?至心就是一心,當然除罪。又問:散心稱名,亦除罪否?此散心即非一心。大師答稱:用三心二意的散心念佛,亦可除罪,但不一定能往生,看臨終時能否至心。所以平常用至心念佛,臨終一定能往生,有無把握,莫問旁人,自己應當知道。果然能至心稱念,要多久時間才能得到效驗?在往生傳、淨土聖賢錄中,大約在三年左右,坐著走,站著走的很多,近代三年成就者亦不少。倓虛老法師說,諦老有一位徒弟作箍捋匠維生,念了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我們念了幾十年,一點消息都沒有,大概都是用散心念的。或有人說:念佛念三年就死了,這個法門不能學。可見此人對娑婆世界仍有諸多貪愛,其信願既不真,行亦不見得懇切,只有隨他吧。假如真想往生應當萬緣放下,一天到晚,抓緊一句佛號,其他事隨緣隨份就好了。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在念佛,而始終未能成就,自己找不到原因,大師說:「以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無始積罪」即貪瞋痴慢,妄想執著的習氣,如一心念佛,這種習氣不會起現行,心無二用,把煩惱伏住,工夫成片,從伏煩惱一直到斷煩惱稱為事一心,有九品,能伏住為下下品,生凡聖同居土。能斷掉為上上品生方便有餘土。如伏不住,貪瞋痴念頭還常起來,要痛心懺悔,深自愧責。能否往生其權操在自己手中。無量劫來所累積的罪業假使有體相者,盡虛空遍法界都裝不下。如有人念佛,一天念十萬,晝夜不斷,連念百年不間斷,一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然所滅罪如爪上土,未滅罪如大地土。這話是真的,並不誇張,如生到西方,此問題即解決,不能生西方就麻煩大了。六道輪迴隨業流轉,強者先牽,托生何道,自己可以想像到的。五戒的念頭強,遵守人倫道德,可保人身,十善慈悲喜捨念頭強,來世生天,但此種人少之又少,而搞貪瞋痴慢者多,將來落在三塗,三塗時間太長,實在可怕。楞嚴經及地藏經講地獄情形甚詳。地獄如陷阱,世間多有,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多生多劫所造惡業無量無邊,如被三軍重重包圍,其唯一方法就是突圍,憑念佛工夫,帶業往生,可以衝出重圍。最要是為一心,「不亂」是不為一切環境所亂,作到八風吹不動。世間法不亂而對佛法仍放不下,參禪學密一起來,將來仍在六道輪迴,而且三善道都搭不上。「稱名」就是成佛的金剛種子。佛在世時有一老人求出家,佛弟子諸阿羅漢皆有神通能觀察五百世,觀此老五百世無善根。未允所請,老人涕泣不去。最後佛把他叫來,對弟子說,此老無量劫前曾為樵夫,在山上被虎所逼,追到樹上,在驚駭之間,喊了一聲「南無佛」,以此因緣,今生遇佛得度。二乘聲聞慧眼見不到的。法華經所講的故事,焉能不相信。古時至今,時代久遠,當時此人縱然無心喊一聲佛號,到了今天遇緣成就,我們應當隨緣隨份用此佛號與眾生結念佛之緣。
 
《解》伏願緇素智愚。於此簡易直捷。無上圓頓法門。勿視為難。而輒生退諉。勿視為易。而漫不策勤。勿視為淺。而妄致藐輕。勿視為深。而弗敢承任。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
 
這是大師苦口婆心勸導我們。「緇」指穿染色衣之出家人,「素」指在家人,古時印度俗人穿白色衣服。「智」為讀書人,聰明有才智者。「愚」為不識字之愚夫愚婦。此持名念佛法門,人人能念,簡單容易,乃無上圓頓法門。但也不能把它看得太容易,掉以輕心,許多人都把阿彌陀經看淺了,看不起,不肯修學。我八二年來到美國,許多同修告訴我,在美國千萬不要講念佛法門,要被人取笑,大家都講禪講密,所以我初到美國常講口頭禪,已把學禪者予以降伏,然後再講密,我在章嘉大師座下三年,知道密宗內容很多,他們搞的那一套騙不了我。然後再把淨土法門介紹給他們,他們不接受也不敢說一句反對的話,同時我又由台灣帶來彌陀經疏鈔錄音帶有三百三十多卷,大家不敢講彌陀經淺了。也不能把它看的太深,實際上此法門是佛果地上的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非九法界所能理解。九界包括等覺菩薩,等覺菩薩必要得佛的加持才能理解,但在事上非常容易,無一法門比念佛更容易更簡單。「信願持名」這四個字能作到就成功。心中只有阿彌陀佛,除此之外,什麼心思都沒有,這就是信願持名。其次是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不可思議,信願持名就是真心,也是一心,其功德不可思議,真心是能感,佛菩薩是所感。從理上說,「阿彌陀佛」是真如本性虛空法界的德號。從事上說,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的名號。「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此段文古德說含有三要。(1)所念的佛是境要,(2)能念的心是心要,(3)能所不二,心佛一如是法門要。「要」是「妙」的意思,玄妙之極不可思議。心、境、法門三點均不可思議,大師的要解亦不可思議。無怪印光大師對蕅益大師的要解推崇備至。學佛如抓到綱領,依教奉行,在往生前,所得的利益絕非修其他法門所能得到。身心清淨,其所顯示的健康長壽、幸福快樂,當下即能得到。世人夢寐以求而得不到的,念佛人可得到。
 
《經》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解》我見者。佛眼所見。究盡明了也。是利者。橫出五濁。圓淨四土。直至不退位盡。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這是第二次勸願。「我見是利」,這句話最要緊,釋迦牟尼佛親眼看到這種殊勝利益,見到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往生者無論何人,即使惡道眾生也都圓證三不退,一切諸佛剎土所沒有的,因此才勸勉我們往生。註解中說:「我見者,佛眼所見,究盡明了也。」在十法界中人總以為自己很聰明,看什麼事情都看得很透徹,但比不上天人,天人比我們看得清楚。天眼不如阿羅漢的慧眼,羅漢的慧眼比不上菩薩的法眼,菩薩法眼比不上佛眼。佛五眼圓明,所見究竟圓滿。佛所看到的是「橫出五濁,圓淨四土,直至不退位盡」,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一)六道凡夫要想脫離三界,非常困難。我們仔細觀察,世間多少人修行也有很高的智慧與修行工夫,結果都出不了三界,如問為什麼?因見思煩惱不容易斷。佛說六道輪迴是由見思煩惱而來,只要有見思就出不了輪迴。小乘四果羅漢見思斷了,超越輪迴。三果與四果比,煩惱沒斷乾淨,沒有超越六道,他們智慧工夫好,在四禪天修行,把見思斷了才出得去。佛為言談方便起見,把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為十大類,見惑五類、思惑五類。見惑是見解錯誤,第一是身見,把身當作我,錯了,乃是我所有的。例如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並非是我。第二是邊見,執著兩邊,用現代話說是相對論,我們都是生活在相對的空間,並非真實,若謂真實,乃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之外,十法界皆是相對的。另外兩種俗稱成見,一在果上,非果計果。一在因上,非因計因。茲分別述之:
 
第三是見取見,非果計果。「見」就是主觀的見解,「取」是執著,執著自己不正確的主觀意見。如其他宗教認為生天即得永生,實際上天人壽命雖長,仍有終了之時,並非究竟,此即成見。本來天是有漏的,他誤認天是妙果,此即非果計果。
 
第四是戒禁取見,非因計因。「戒」是性戒,如殺盜淫之類,「禁」是遮禁,如飲酒食肉之類。持戒持禁本是善法,何以列為不正見之列,其過在執取。有一種外道修行好,得天眼通,看見牛犬生天,以為學牛犬的生活即可生天,不知牛犬生天另有其原因在。久之就成了一種邪門外道,此之謂非因計因。
 
第五是邪見。凡是不正的知見,如不信輪迴,不信因果報應,不信聖言量,皆屬大邪見,障礙本身殊勝的利益,自己不信也就罷了,還勸別人不信,造無間地獄之罪。八難中有世智辯聰,類多高級智識份子,他還有一套偏邪論調,將來引導他人同下地獄,殊為可憫。
 
思惑亦有五大類即貪、瞋、痴、慢、疑,此疑是專搞對聖教懷疑。此五種加上前面所說五種見惑,總稱為「見思二惑」。小乘人斷見思二惑,佛說如斷四十里流,非常困難。經中說見惑斷掉,證小乘初果須陀洹,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把思惑斷掉。人間壽短,天上壽畏,多長時間才能斷掉,實無法估計。經中說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要由斷見惑日起算,見惑一斷就是聖人,雖未出三界,不會墮三途。小乘初果須陀洹名為「入流」,入聖人之流。小乘修學不如大乘巧妙,尤其禪宗,禪宗雖巧,亦得有巧人,必須上根利智,非一般人所能學,因此遠不如淨宗。
 
上面提到天界,佛經中講的最詳,茲再略為補充。例如四禪天、四空天在三界之內,雖然壽命很長,而仍有生死。有人認為生天即得永生,這個概念與佛法中入涅槃相似,應知四禪四空仍有生滅,並非究竟。佛說天有二十八層,每層之因不同,果也不同,單修上品十善,可生四王天忉利天,若再往上到夜摩天,單修十善不行,還得有定功,欲界有財、色、名、食、睡,初禪以上五欲不但事沒有,念頭也沒有,如果還有念頭,其定功叫作「未到定」,不能到初禪,只能在欲界的上面四層,如明白此種事實,禪實在難修,若還有五欲的念頭,色界都到不了,四禪四空那有份兒呢?四禪八定乃世間禪定,凡夫定還得不到,又焉能得到聲聞菩薩的定功呢?佛家講上根利智能斷煩惱是學禪的材料,如伏不住煩惱,學禪是空談,淨宗帶業往生,煩惱不要斷,只要暫時伏住就能往生。這是佛親眼看到的,所以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一切諸佛度眾生,了生死,出三界,一生中圓滿無上菩提,只有這個念佛法門。如不肯接受,雖對佛法精進,不知那一生才能得度。今生有緣遇到佛法,乃無量劫的善根福德深厚。如這一生錯過,可能無量劫後再遇到這個法門。生死輪迴太苦了,何必受這些冤枉罪呢?(二)圓淨四土。這個利益太殊勝了,一般菩薩與別教都沒有,別教的佛都未圓淨四土。圓淨四土是八地以上菩薩的境界。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別教的佛等於圓教二行位的菩薩。比圓教八地差遠了。念佛人帶業往生,生到西方即圓淨四土,此真難信之法。如此殊勝果報,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三)直至不退位盡。「盡」是圓滿義,三不退達到圓滿為等覺菩薩。這些利益一生到西方即能得到。所以我常勸同修們,早晚課誦,早課念四十八願,熟知阿彌陀佛願力不可思議,對淨宗建立信心,願力也隨之發展出來。四十八願如西方世界的憲法,只要生到西方均能與阿彌陀佛享同等受用。我們生到西方是沾到阿彌陀佛的光。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