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四互彰難事令切感發三 初己囋諸佛。二諸佛讚己。三總結難事。
初己讚諸佛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疏】唐譯但云。如我今者。稱揚讚歎無量壽佛。此言稱讚諸佛。古崖云。以彌陀諸佛。同一法身故。
【鈔】同一法身者。如華嚴頌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則彌陀即諸佛。諸佛即彌陀。故不曰彌陀而曰諸佛。蓋該彌陀在諸佛中。下言諸佛。亦彌陀與諸佛同讚釋迦也。
【演】一身即法身。一智慧即般若。力無畏即解脫。
【疏】唐譯以彌陀該諸佛。今經以諸佛該彌陀。若二說兼具。於文更順。而義亦足。
【鈔】具二說者。應云如我今者稱讚阿彌陀佛。及與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則經文既順。而同一法身之義。亦在其中。文義雙美。當知什師本有此意。文省便故。奘師後譯。特為單舉者。欲人於二經善會其意。而不泥其文也。又諸佛彌陀相即。是亦不可思議。
二諸佛讚己二 初得道難。二說法難。
初得道難
【經】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佛佛互讚。表此淨土法門。決應信受故。
【鈔】佛佛互讚者。以此念佛求生淨土。縱一佛獨讚。已當信受不疑。而今不但釋迦讚於祇園。諸佛讚於六方。又此佛彼佛遞互讚歎。豈非超生脫死。最要法門。是以再四叮嚀。多方誨誘。恩踰慈母。仁過旻天。粉骨碎身。難足為報。
【演】恩踰慈母二句。慈母之恩。慈及一生。他生未必能慈。旻天之仁。仁止一界。他界未必能仁。佛之慈仁。無處無時而不慈仁。故云踰也。粉骨碎身二句。古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疏】彼諸佛等。即彌陀與六方諸佛也。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
【鈔】能仁寂默。自有二義。一者對待說。則能者善權方便。曲就機宜。仁者至德洪恩。普霑萬類。是大悲利物也。寂則澄然不動。頓息萬緣。默則漠爾忘言。永離戲論。是大智冥理也。
【演】善權方便。曲就機宜。度生之才也。至德洪恩。普霑萬類。度生之德也。有才無德。失度生之本。不能度生。有德無才。失度生之用。亦不能度生。才德兼備。體用同施。乃能度生也。
澄然不動。頓息萬緣。心行處滅也。漠爾忘言。永離戲論。言語道斷也。有一未忘。則狂心未歇。命根未斷。不能證理。思議雙亡。乃能證理也。
【鈔】二者圓融說。以悲即智故。終日度生。無生可度。動一靜也。以智即悲故。不起一念。常度眾生。靜一動也。故知偏舉二字。乃至一言。佛之全德。攝無不盡。
【演】以悲即智下。以大悲故。往來三界。出沒四生。終日度生。以大智故。一切眾生即寂滅相。無生可度。
以智即悲下。以大智故。了法皆空。不起一念。不居生死。以大悲故。不住空寂。常度眾生。不證涅槃。
偏舉二字者。以悲即智。能仁即兼寂默。以智即悲。寂默即兼能仁。乃至一言者。能即兼仁。用即體故。仁即兼能。體即用故。寂即兼默。心行處滅。自然語言道斷。默即兼寂言語道斷。乃曰心行處滅故。
【疏】甚難希有。總下二難。具此二難。故言功德不思議也。
【鈔】言二難者。於五濁得菩提。是為一難。又於五濁說此淨土法門。是為二難。并此二種。是為最上難行之事。惟佛行之。希有罕見之事。唯佛有之。又難行能行。猶未希有。甚難行者而能行之。此誠駕古軼今。超賢越聖。天上天下。卓然獨擅。而無與等埒者也。故云希有。
【疏】娑婆些此云堪忍。一云忍界。即釋迦世尊所主大千世界也。五濁者。以五事交擾。渾濁真性。故名惡世。無五濁者。名善世也。
【鈔】堪忍者。以此中眾生。堪能忍受三毒煩惱。輪迴生死。不厭離故。忍界者。如來於中獨證自誓三昧故。又劫初梵王名忍故。
【演】獨證自誓三昧者。證者忍也。自誓三昧。即如來因地四弘誓願。願成佛道。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修法門。今已成佛。斷無明成佛道。轉法輪度眾生。故為獨證。此從如來得名。依出世之主得名也。
劫初梵王名忍者。空劫以前。此界未有人民。自梵王降生始有人類。劫初梵王名忍。遂名忍界。此從梵王得名。依世間之主得名也。
【鈔】五濁交擾者。性本淵澄。繇劫等五。起諸塵滓。如楞嚴云。譬之清水。投以沙土。土失留礙。水亡清潔。汨然潬濁故。世者。遷流不已之謂。則此世之前。此世之後。當有無五濁之善世。今云惡世。邊釋迦見世言也。
【演】楞嚴譬之清水等者。經云。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汨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當有無五濁之善世者。以人壽二萬歲前。邪見不起。煩惱輕微。四趣空虛。壽命久遠。時分清淨之善世也。
【疏】劫者。梵語。具云劫波。此云時分。劫濁者。無別體。以有四濁得名。眾濁交湊。即其相也。
【鈔】劫濁者。一大劫中。成住壞空二十小劫。轆轤增減。人壽增至八萬歲時。增之極也。乃百年減一。減至二萬。即入劫濁。無別體者。繇下四濁。當此劫中。因以得名。此之劫分。眾濁交湊。昏亂駮雜。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阿彌陀佛見在說法。清淨之時。非劫濁故。今日我等。何為安處劫濁之世。而不求生彼國乎。下四倣此。故智者云。他方淨土無三毒等。則名五清。正此意也。
【疏】見濁者。五利使為體。開之則六十二等。諸見熾盛。即其相也。
【鈔】五利使者。一身見。謂執我我所。而起我身之見。
【演】執我我所者。內執為我。外執我所。或五陰中。執一陰為我。餘陰為我所。
【鈔】二邊見。謂執斷執常。失乎中道。而起邊傍之見。
【演】執斷執常者。或執諸法是無。而起斷滅之見。或執諸法是有。而起常住之見,中道即第八識。以二識恒轉如瀑流故。恒則不斷。轉則不常。今執斷常是失中道。
【鈔】三戒取。謂非因計因。修諸苦行。而起取著我能持戒之見。
【演】非因計因者。非涅槃因。計以為因。或拔髮熏鼻臥棘投灰。或持牛狗等戒。種種無益苦行。
【鈔】四見取。執麤為勝。擔麻棄金。而起自負所見之見。
【演】執麤為勝者。唯執己見為是。餘皆是非。縱遇佛來。亦不信受。如擔麻為寶。棄金不顧等。擔麻棄金者。昔有二人入山。各擔一擔麻。偶於中路見無數布帛。一智者云。吾棄麻擔布。一愚者云。吾擔來路多。即是擔麻。往前不遠。又見無數白銀。智者棄布擔銀。愚者依舊擔麻。前往又見無數黃金。智者棄銀擔金。愚者依舊只是擔麻。自負所見。不肯從人者。大率如是。
【鈔】五邪見。謂撥無因果。墮豁達空。而起邪外不正之見。
【演】撥無因果。墮豁達空者。不信造善為樂。造惡為苦。而言善惡苦樂一切皆空。不知無我無作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墮豁達空。起斷滅見故。
【鈔】此五者。能令眾生趨入生死。故名為使。而幾微迅疾。為害非細。對五鈍言。故名利使。開之則六十二者。以斷常二見為本。而色等五陰。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則成六十。加本斷常。成六十二。此之諸見。猶如羅網。猶如稠林。纏縛屈曲。不可出離。渾亂真性。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具正見。非見濁故。
【演】色等五陰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則成六十者。如色陰者。謂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或即色是我。離色是我。色既如是。四陰亦然。五四共成二十句。三世迭之。成六十句。
【疏】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廣之乃至為十。為百八。為八萬四千。及恆河沙等。三災感召。即其相也。
【鈔】五鈍使者。一貪。謂遇順情境。起於愛著。不能捨離故。二瞋。謂遇違情境。起於恚恨。不能容忍故。三癡。謂於非違非順境。起於愚暗。不能覺察故。四慢。謂於一切眾生。起驕傲心。上陵下忽。不能恭遜故。五疑。謂於諸善法。起猜貳心。欲進欲退。不能決定故。此五者。亦能使人趨入生死。故名曰使。較前稍為重滯。故名鈍使。廣之者。謂合五利。為十煩惱。又分之為九十八。加十纏。成百八煩惱。又細推之。則八萬四千。乃至恆沙。多多無量。勞煩我心。不得安隱。熱惱我心。不得清涼。又喧煩之法。逼亂心神。使真明不朗。故名煩惱。
【演】較前稍為重滯者。以此五使。與境相對方得生起。不同五利纔觸即生。幾微迅疾故。
分之為九十八者。見惑有八十八。以前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成八十八。謂欲界苦十使具足。集滅各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道諦八使除身見邊見。四諦下。合為三十二。上二界四諦下。餘皆如欲界。只於每諦下除瞋使故。一界各有二十八。二界合為五十六。并前三十二。合為八十八。更加思惑十使。謂欲界貪瞋痴慢。上二界貪痴慢。共為九十八也。
細推則八萬四千者。以十使互具成一百。歷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為七千。三世共成二萬一。四心各具二萬一。共成八萬四千數。以八萬四千律儀對治之。則成八萬四千法門。
【鈔】三災感召者。貪感饑饉。瞋感刀兵。癡感疾疫。乃至水火風之大難。皆以類從。故名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悉智慧。非煩惱濁故。
【演】三災感召者。一小三災。初飢饉。人壽減至三十歲時。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飲食。以是因緣。世間人民飢饉死者。其數無量。二疾疫。人壽減至二十歲時。有大疾疫。種種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緣。世間人民疾疫死者。其數無量。三刀兵。人壽減至十歲時。諸人各起鬥爭。手執草木即成刀鎗。互相殘害。以是因緣。世間人民刀兵死者。其數無量。二大三災者。一火災。謂於劫壞時。有七日出現。大地須彌漸漸崩壞。四大海水漸漸消盡。大千世界及初禪天。皆悉洞然無有遺餘。是名火災。二水災。謂初禪以下。七番火災。壞於世界之後。世界復成。又於壞劫之時。漸降大雨。滴如車軸。更兼地下水輪。涌沸上騰。大千世界乃至二禪天。水皆彌滿。一切壞滅。如水消鹽。是名水災。三風災。謂二禪以下。七番水災以後。世界復成。又於壞劫之時。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兼以眾生業力盡故。處處生風。大千世界乃至三禪天。悉皆飄擊。蕩盡無餘。是名風災。
又復當知火燒初禪。有五十六番。水渰二禪有七番。風刮三禪有一番。合之共六十四番也。皆以類從者。嗔感火災。貪感水災。癡感風災。
【疏】眾生濁者。一云阿含三義為體。又云攬五陰見慢果報為體。惡名穢稱。即其相也。
【鈔】三義者。阿含經云。一者。劫初光音下生。二者。攬眾陰而生。三者。處處受生。故云眾生。五陰。即色受等。見者。橫計主宰為見我。慢者。俱生主宰為慢我。果報者。前所作因。今受果報。亦上受生義也。惡名穢稱者。生佛相對。眾生之名。下劣鄙陋。輪迴六道。備受諸苦。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諸上善人。同會一處。非眾生濁故
。
【演】橫計主宰為見我者。橫計謂橫生計度。主宰即我執也。此即分別我執。唯識云。分別我執。是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是也。見我。如計即色是我。離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從邪師訓誨。而成分別我也。
俱生主宰為慢我者。俱生對分別而言。與生俱生。非強思計度起故。主宰者。我執也。此即俱生我執。唯識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二有間斷。在第六識。是也。慢我有七。一、我慢。二、慢。三、過慢。四、慢過慢。五、增上慢。六、卑劣慢。七、邪慢。此七種皆依我相而生。皆為慢我。此則不用教誨。生來即有。俱生我也。
【疏】命濁者。以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即其相也。
【鈔】連持者。依業所引第八識種。外色內心。互相連屬。即息煖識三。相持不散。是為命根。一不連持。命根即斷。故以為體。催年減壽者。當此減劫。不滿百年。而復泡沫風燈。剎那不住。尤為短促。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民壽命。同佛無量。非命濁故。
【演】第八識。即黎耶本識。種是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者。釋云。親生自果者。從自種子親生現行果故。功能差別者。顯此種子非一種故。然此種子。與第八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是本識。果是現行。識體望種為用。現果望種為因。故此三法。理應不一不異也。宗鏡云。本識是體。種子是用。種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三理應不一不異。
依業所引者。謂隨宿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也。
外色即息煖。屬第八親相分。內心即第八現行識。屬第八見分。由種子業力。此三相持不散。名命根不斷。一不相持。或煖氣離身。或出入息斷。或見分離體。名命根斷也。
【疏】此之五濁。且據果言。若楞嚴所云。或配三細六麤。或配五陰。義亦不異。
【演】此之五濁。且據果言者。謂上文所解五濁。且一往就果邊說。非若楞嚴所說。通乎因果也。
或配三細者。是諸師以三細六粗釋五濁也。或配五陰。是孤山。約五陰妄想為五濁也。
義亦不異者。謂法相雖不同。而義理則無別也。
【鈔】配三細等者。以劫濁配業相。謂無明初起。性遂渾濁故。
【演】三細等者。起信論云。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依不覺故。生三種相。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
以劫濁配業相者。劫者時也。心性本淨。由無明初動時即渾濁。故曰劫濁。今業相亦然。無明初起成業相故。
【鈔】次以見濁配轉相。現相。
【演】次以見濁配轉現者。見者能見所見也。前業相能所未分。次成轉現。雖無分別。能所宛然。心境具足。故以見濁配轉現。
【鈔】次以煩惱濁配智。相續。執取。計名字相。
【演】次以煩惱配智相。相續相。執取。計名者。煩惱不出我法二執。我法復分俱生分別。今智為俱生法。相續為分別法。執取為俱生我。名字為分別我。四相皆屬煩惱道故。
【鈔】次以眾生濁配起業相。
【演】次以眾生配起業相者。眾生者。眾法相生。亦處處受生。故曰眾生。以由造善惡不動等業。方感眾法。處處受生故。
【鈔】次以命濁配業繫苦相。
【演】次以命濁配業繫苦者。命濁即八識命根。為一期眾生之總報主。為業所繫住時決定不得解脫故。
【鈔】配五陰者。以劫濁配色陰。謂空見不分。妄見空而兩無其實。性為渾濁故。
【演】以劫濁配色陰者。楞嚴云。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此即是以劫濁配色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空與見相織。而妄成色陰。此即名為劫濁。豈不是以劫濁配色陰。
蓋四大根塵同名色陰。而空見不分之時。根塵渾亂。非劫濁而何。分空分見。本無邊畔。故云空見不分。以無體之空。織無覺之見。以無覺之見。織無體之空。乃妄見空而兩無其實。此湛圓明心。為頑空所渾。而成劫濁。是性為渾濁。
【鈔】次以見濁配受陰。
【演】次以見濁配受陰者。楞嚴云。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此即是以見濁配受陰也。以相織妄成。是六根與四大相織。而妄成受陰。以其見境領納。渾濁真性。即名見濁。豈不是以見濁配受陰。
【鈔】次以煩惱濁配想陰。
【演】次以煩惱濁配想陰者。經云。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此即是以煩惱濁配想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知見與六塵相織。而妄成想陰。既取著所領。則擾亂甚前。既渾真性即名煩惱濁。豈不是以煩惱配想陰。
【鈔】次以眾生濁配行陰。
【演】次以眾生濁配行陰者。經云。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此即是以眾生濁配行陰也。以相織妄成。是知見與業運相織。而妄成行陰。而去留假合。渾濁真性。即名眾生濁。豈不是以眾生濁配行陰。
【鈔】次以命濁配識陰。
【演】次以命濁配識陰者。經云。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此即是以命濁配識陰也。以相織妄成。是一同一異。如經緯密織。而成識陰。而識住命存。識去命謝。渾濁真性。即名命濁。豈不是以命濁配識陰。
【鈔】言不異者。前一說。心無初相。則超劫濁。乃至無業繫苦。則超命濁。是斷無明等。名五濁得菩提也。後一說。色陰破。則超劫濁。乃至識陰破。則超命濁。是破五陰等。名五濁得菩提也。為說少殊。而義則大同也。
【演】為說稍殊。而義則大同者。離九相無五陰。離五陰無九相。名殊而體一也。
【疏】觀經云。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今不言五苦者。文省也。
【演】濁惡不善者。濁者五濁。不善即十不善。五苦謂五道非樂故。
【鈔】五苦者。疏云。五道之苦。或五痛五燒五惡等。詳具大本。茲不繁錄。以濁必有苦。舉濁該苦。故曰文省。
【演】五道之苦者。地獄燒煮苦。餓鬼飢虛苦。畜生屠割苦。人間八種苦。天上五衰苦。此初以五道非樂。釋五苦也。
或五痛五燒五惡等者。五惡謂殺生。偷盜。邪婬。妄語。飲酒。五痛即五惡之現在花報。五燒即五惡之三塗果報。此次以五罪招報。釋五苦也。
【疏】此五濁處。能自立者。亦已鮮矣。得成正覺。寧不難乎。是為第一重難事。明自利功德不可思議。
【鈔】自立者。五濁惡世。人生其中。外則時勢之所逼惱。內則惑障之所縈纏。況乎身屬四生。命存呼吸。是以欲潔偏汙。求升反墜。能於此中。分別善惡。持戒修福。自立於人天之位者。鮮矣。能於此中。深懼無常。修四諦十二因緣。自立於聲聞緣覺之位者。抑又鮮矣。乃於此中。永斷無明。高超三界。而得於無上正等菩提。是則同居火宅。獨馭寶車。共溺愛河。卓登彼岸。豈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此之謂難。此之謂自利功德不可思議也。
【演】身屬四生者。卵因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相變易。
所有受業逐其飛沈。
【疏】稱理。則自性始覺冥乎本覺。是我讚諸佛義。本覺冥乎始覺。是諸佛讚我義。自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釋迦牟尼義。自性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是五濁菩提義。
【演】始覺冥乎本覺等者。諸佛久成是本覺義。釋迦今成是始覺義。始覺在纏曰本。本覺出纏曰始。始本不二。是佛佛互讚義。
釋迦乃大悲利生是照義。牟尼乃大智冥理是寂義。寂照同時。是能仁寂默義。五濁是染義。菩提是不染義。隨緣不染。不染隨緣。是五濁菩提義。
【鈔】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則始本不二。用不離體。體不離用。則寂照同時。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是菩提沈埋五濁。染而不染。難可了知。是五濁獨露菩提。故知此佛彼佛。同歸寂照之自心。煩惱菩提。不出悟迷之一念。本師即我。我即菩提。及得菩提。實無所得。
【演】因該果海等者。因該果海。始即本也。果徹因源。本即始也。用不離體。能仁即寂默。體不離用。寂默即能仁。
故知下。既云始本二覺。為此佛彼佛。寂照自心。為釋迦牟尼。不獨此佛是寂照自心。此佛彼佛同歸寂照自心。始覺本覺。即寂照之體故。既云不染而染。是菩提五濁義。染而不染。是五濁菩提義。則煩惱菩提不出悟迷一念。既此佛彼佛同歸自心。煩惱菩提不離一念。則本師即我。我即菩提。既我即菩提。則得菩提。孰為能得。孰為所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