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五要《念佛三昧寶王論》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念現在佛專注一境門第八
  問。念未來佛即眾生是。已聞玄義。事廣理幽也。又恐心散難檢。今欲一以貫之
。專西方念一佛。踐不退地。祛有漏心。乘扁舟於黃金之池。禮彌陀於白玉之殿。以
通三世。希沾九品。不亦可乎。對曰。十住婆沙論。并龍樹菩薩造釋華嚴經論易行行
品云。菩薩道有難行。行如陸地乘舟也。有易行行如水路乘舟也。阿彌陀佛本願之力
。若人聞名稱念。自歸彼國。如舟得水。又遇便風。一舉千里。不亦易哉。則釋迦如
來父王眷屬。六萬釋種。皆生極樂土。蓋佛與此界眾生。緣深也。專注一境。圓通三
世。不亦良哉。問曰。專注一境圓通三世。誠哉。然稱念自歸往生彼國者。有為虛偽
。風多浪鼓。曷若不馳想於外。但攝心於內。協無為之旨乎。對曰。有為雖偽。捨之
則道業不成。無為雖實。取之則慧心不朗。經云。厭離有為功德。是為魔業。樂著無
為功德。亦為魔業。子今厭樂交爭。得不入於魔骨也。又若聖賢攝心。謂之內。凡夫
馳想。謂之外。苟以馳外為亂。住內為定。復是內外所馳。非所以念佛三昧攝心之意
也。注維摩經羅什法師云。外國有一女。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暮多羅。以千兩
金。邀入竹林。同載而去。文殊於道中。變身為白衣士身。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
見之。貪心內發。文殊言。汝欲得衣者。當發菩提心。女曰。何等為菩提心。文殊言
汝身是。問曰。云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是故此。女曾於迦葉佛所。多
植善本。廣修智慧。聞是說已。即得無生法忍。得是忍已。而將示欲之過。還與長者
子入林。既入林已。自現身死胮脹爛臭。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所。佛為說
法。亦得法忍。大覺未成。未暇閑任。故名為忍。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女身空
。佛身空。未始異也。菩提之義。豈得異乎。夫如是則。一切有為即無為矣。一切內
外非內外矣。然在有而未甞有。有而常無。居無而未甞無。無而恒有。何患之於佛有
相心有念哉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
  問曰。易行難行之談。身即菩提之觀。其旨鏡焉。人生在世。石火電火。失念蹉
跎。悔無所及。修道之人。尚不親心。況親於身。尚不親於身。況身外歟。常恐。出
息不還。屬於後世。狂風飄蓬。茫茫何之。願示一念十念之門。此生他生之計。答曰
。夫淨土之會。功業之大者。二乘乃澄神。虛無耽空。怖相。不念眾生。故無淨土。
而大乘有之。按悲華經云。阿彌陀佛。昔為轉輪王。名無諍念。七寶千子。悉皆具足
。因寶海大臣。為善知識。於寶藏佛所。發菩提心。取於西方極樂淨土。則諸經中知
名。諸佛菩薩聲聞等。皆昔之千子也。其長太子。名不瞬觀世音也。次子名摩尼大勢
至也。次子名王眾文殊師利也。次子名能伽奴即金剛智慧光明菩薩。次子名無畏即蓮
華尊如來。次子名菴婆羅即虛空光明菩薩。次子名善臂即師子香菩薩。次子名泯圖即
普賢也。次子名蜜蘇即阿閦佛也。蜜蘇王子。一自發心已來。行時步步。心心數法。
常念諸佛。今登正覺。生妙樂剎焉。吾謂經行廣陌。從步幽林。則不異蜜蘇之見。若
鳴珂入伏。動珮翰天。肅肅羽儀。駸駸車馬。安得不用心於步步之間哉。今則例之。
亦不移於前操矣。夫含齒戴髮。死生交際。未有無出入息焉。又一息不還。即屬後世
者。亦誠如所問。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
。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
臥。常用此珠。縱今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
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失也。子宜勉之。
又問。一念十念。往生淨土。何者為正。對曰。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為正也。
如佛所說。謗佛毀經。打僧罵尊。五逆四重。皆一念惡葉成。墮無間獄。猶如箭射。
今之念佛生于淨土。亦一念善業成。即登極樂。猶如屈臂。前一念五陰滅。後一念五
陰生。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尚不須兩念。豈要至十念哉。打僧罵尊。雖非正逆。是
五逆之類也。又一念者。如經云。愛酪沙彌。生一念愛心。後生酪中作蟲。又大薩婆
長者妻。坐對明鏡。自愛其身。海風破船。生故屍中作蟲。嬉戲往來。不離其所。斯
皆一念。非十念也。又大無量壽經。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觀經十念。良有以也。蓋
為遘疾尫羸力微心劣故。須十稱彌陀以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亦猶栽植絲
髮其茂百圍也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