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淨宗法師

4、「自謂弘法」之文
(續編卷上‧覆善覺大師書)
 


前 面 第 三 條 文 是 說 這 兩 個 法 門 不 能 相 混,這 裏 說 法 門 相 混 的 過 失。這 條 文
我 特 別 選 來 , 是 因 為 我 很 有 感 觸 。  
從古到今,多有什麼樣的人呢?他是以普通法門來論淨土法門,腦筋死不
轉彎。
「 由 茲 自 誤 誤 人 」: 這 樣 的 結 局 呢 ? 自 誤 又 誤 人 。 怎 麼 叫 「 自 誤 」 ? 自 己 
 
 
 
把 自 己 耽 誤 了,他 用 普 通 法 門「 修 戒 定 慧,斷 惑 證 真。」這 個 標 準 來 評 論 淨 土
法 門,也 認 為 說:「 我 雖 然 念 南 無 阿 彌 陀 佛,如 果 我 沒 有 戒 定 慧,沒 有 伏 煩 惱 ,
沒 有 斷 惑 證 真,那 我 怎 麼 能 夠 往 生 啊 ? 」他 這 樣 想,自 己 不 就 失 誤 了 嗎 ? 結 果
沒 有 信 願 , 輪 迴 去 了 。 自 己 這 樣 認 為 , 又 告 訴 人 家 :「 某 某 人 , 念 佛 沒 有 伏 斷
煩 惱,不 行 啊 ! 」人 家 聽 了 他 的 話,也 打 退 堂 鼓 了,害 怕 了 - -「 自 誤 誤 人 」。
結 果 他 也 不 知 道 , 他 還 認 為 自 己 在 弘 法 利 生 。  
「 自 謂 宏 法 利 生 」:「 我 在 弘 揚 佛 法,我 在 利 益 眾 生。」結 果 都 搞 錯 了,是
誤害了眾生,是阻礙了佛法。大家要警惕!

【學法一定要有善知識的引導】

第一點,我們自己不要做這樣的人。
有人學問越高,名氣越大,誤害的人越多,因為大家都相信他。但是他錯
了,錯在哪個地方?就是兩個法門混淆不清,這樣就障礙人家了。
第 二、我 們 也 不 要 被 人 家 所 誤 導。「 十 方 諸 佛 出 廣 長 舌 相 」,那 麼 聲 勢 浩 大











來 證 明 說 :「 罪 惡 凡 夫 啊 ! 我 等 諸 佛 出 廣 長 舌 相 , 你 當 信 是 不 可 思 議 功 德 、 一
切 諸 佛 所 護 念 經,你 念 佛 決 定 往 生 西 方 極 樂 世 界 ! 」東 方 阿 閦鞞 佛 … … 南 方 日
月 燈 佛 … … 十 方 諸 佛 從 左 耳 朵 進 來,排 著 隊 從 右 耳 朵 又 出 去 了。十 方 諸 佛 講 的
話 不 入 心,通 通 都 出 去 了,結 果 旁 邊 老 張、老 王、老 李 一 說,「 哎 呀,不 行 啊 !
你 看 你 煩 惱 這 麼 多 , 你 光 念 佛 怎 麼 能 往 生 啊 ! 趕 緊 跟 我 去 , 去 消 業 障 , 去 跑
山 、 跑 廟 子 … … 」, 到 處 去 雜 行 雜 修 。 十 方 諸 佛 的 真 語 、 實 語 當 耳 邊 風 , 凡 夫
的 虛 妄 見 解 當 作 至 理 名 言 - - 自 己 誤 害 了 自 己 。  
所以,學法一定要有善知識的引導,一定要有擇法的眼睛和擇法的耳朵,
不然的話,你聽起來都有道理,結果誤害了,可悲可嘆!古代就有,現 代 更 多 。
有 人 很 會 寫,書 一 本 又 一 本,你 一 看 完 之 後,都 是 往 生 沒 有 份,一 看,這 樣 不
能 往 生,那 樣 不 能 往 生,一 百 零 八 個 不 能 往 生 - - 還 算 客 氣 的。如 果 一 百 零 八
個 裏 邊 不 包 括 你 的 情 況 , 那 就 再 補 一 條 , 一 百 零 九 就 是 你,也不能往生。
結果我們很多人學淨土法門,專門喜歡看這種書,專門看那個讓他不能往
生的書,「哎呀!對啊!你看,有煩惱,不能往生;不能誦經,不能往生;戒律
 
 
 
 

不清淨,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他把這個看了一大片;阿彌陀
佛、釋迦佛、十方諸佛在淨土三經裏說:「你信願具足,決定往生!」他聽不進
去。這個就是你善根淺、業障重,遇不到真善知識,遇不到純粹的佛法,把毒
當做奶,把奶當做毒。
阿 彌 陀 佛 純 粹 的 法 乳 , 他 當 做 毒 :「 啊 ? 還 有 這 樣 講 的 ! 哎 ! 不 能 聽 , 這
個 是 邪 說 」;然 後 有 人 說 不 能 往 生,「 對 ! 這 個 是 正 教 」。你 看 看,多 可 憐 ! 多
可 悲 ! 多 可 嘆 ! 多 可 惜 !  


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五要《念佛三昧寶王論》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萬善同歸皆成三昧門第二十
  問曰。夫施燈長明。生日月宮。華香幡蓋。與燈未異。盡生天之福也。而云皆已
成佛道者。何酬報之深哉。對曰。如帝王行幸。萬乘千官。步卒已來。皆帶御字。犯
之天仗。死在斯須。若鑾輅還宮。步卒放散。歸乎村墅。苟稱於御字。亦死在斯須。
且步卒是同。而生死有異。蓋為緣起之殊。有茲寵辱也。向若華蓋香燈。不遇法華經
。王命之天仗實。亦報在天宮。今逢三昧寶王。猶當扈從。乃至獻一華。皆已成佛道
。斯則佛種。從緣起理教然耳。亦猶鳥向須彌。皆同一色。水朝巨海。無復異名。故
大寶積經文殊普門會。會天龍八部。地獄畜生。色聲香等。一切萬法。皆三昧者。亦
猶毛容巨海。芥納須彌。豈毛芥之神乎。蓋神者神之耳。則知。解猶於目。行類於足
。解正即行正。解邪即行邪。魔佛淺深俱憑於解。故涅槃曰。於戒緩者。不名為緩。
於乘緩者。乃名為緩。乘者即慧解之稱也。一行既爾。萬行皆然。法華三昧者。即念
佛三昧也。是以如來名此勝定。為三昧寶王。為光明藏。為除罪珠。為邪見燈。迷衢
者導。王子金印。貧夫寶藏。空三昧聖三昧。陀羅尼真思惟。最勝觀如意珠。佛性法
性僧性。無盡藏勝方便。大慧光明。消惡觀法三昧等。故知。教理行果。八萬四千波
羅蜜門。皆是念佛三昧之異名也。夫如是則獻一華。遍奉於三世塵剎。念一佛體。通
於未來世雄。如大地。而為射的。豈有箭發而不中者哉。不然則違思益經。畏空捨空
。行空索空之誚耳。客曰。醫去留藥。商行寄金。前賢所藏。非其人。不可。弟子昧
道懵學。輒窺三昧之門。尚期無生。每希一實之唱。如上奧旨法之寶印。動寂雙照。
理事圓融。舉心咸真。觸類而長。稱於南無。皆成於佛道。散華彈指。盡超於菩提。
經王所在而自尊。目翳金錍而抉膜。二十門義。未甞聞諸欣澡雪輕眾生之愆。得優游
寶莊嚴之土。何斯幸也。願不易此身。獲醍醐之妙記。悟當來諸佛。即眾生是。焉遂
稽首多寶塔。對之蓮華僧與吾。普觀十方尊。圓念三世佛。長跪叉手。而說頌曰
 一心憶念過去佛  亦憶未來諸世尊 
 現在一切人中雄  亦學於其所說法 
 無有一佛在過去  亦無現在及當來 
 唯此清淨微妙禪  彼不可言證能說 
跋寶王論後
  夫子曰。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漢書曰。坐則見
堯於牆。食則見堯於羹。道之不可須臾離也。如此雖然。此特域中之道爾。首楞嚴經
云。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予謂修念佛三
昧。亦當如參前倚衡。與夫見堯之義。行住坐臥。皆應憶念。何患不見佛哉。此真出
世成道之要津也。修是三昧者。當以安養為期。蓋彌陀願力。以接引群生為務。大光
普照。攝取不捨。凡存念者。盡得往生。其利博哉。豈特見堯於牆於羹。但虛想乎。
政和七年十一月三日。於符離境舟中。因觀唐釋飛錫念佛寶王論遂思。吾夫子。與漢
史之言。與佛合若符契乃紀於此帙。冀時觀之。以自策焉。凡見聞者其亦勉。諸黃伯
思長。孺父謹書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門。淨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淨土多說之。別道品。名獨菩薩法。同居方便淨土多說之。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於四淨土。皆得聞也。
 
「半字法門」是比喻,「半」是不圓滿,藏教只斷見思,並不圓滿,塵沙無明未斷。西方淨土本來無有五濁,即使在凡聖同居土五濁的現象非常輕微,可以不必用四種道品,惟小乘根性的人,發心念佛求生淨土,善知識用這個四種道品迎合他的根性,使他生歡喜心,可以暫時用之,如果不是小乘根性,不必用這個方法。
 
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聲聞緣覺菩薩都要修學的,是一個共修的普通科目。同居淨土是帶業往生的眾生所居,見思煩惱未斷,只是念佛工夫得力,把煩惱伏著。故通道品有修學的必要,幫助他們了解這些理論與方法。別道品名「獨菩薩法」,乃大乘菩薩法非三乘共修的,同居土與方便土的菩薩有其專修的學科。而實報及常寂光土的菩薩並不需要別道品。圓道品名「無上佛法」,大乘經中常說,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的音聲叫圓音,這四種不同行人同時聽佛說法,小乘人得小乘利益,乃至圓教人得圓教利益。此種情況不難體會,譬如學校老師上課,學生所領悟的各不相同。圓道品是無上佛法,無論在那一土皆能聽到,因西方世界四土圓融。一切經論讚歎西方世界就專對此一點而說。一切諸佛世界亦皆有四土,而不圓融,如圓道品,只有在寂光土及實報土可以聽到,此是他方世界的情況。在西方世界,圓教根性者往生西方生到凡聖同居土,亦能聽到無上佛法。釋迦佛初成道講華嚴也是圓道品,在菩提樹下說法,有兩個說法,一說二七日中,一說三七日中,為四十一品法身大士所講,在定中講華嚴,熱鬧非凡。而凡夫只看到佛在菩提樹下草堆上打坐,眾生沒有份。小乘人執著在事相上說大乘非佛說,佛滅後六百年,龍樹菩薩在龍宮裡取出華嚴經。現在人不承認,認為潛水艇南北極都去到了,未發現龍宮。現在人皆知有鬼,人鬼雜居,而人見不到鬼,因我們住在三維空間,他們是在多維空間。佛可以隨類化身,亦能變現六塵說法,皆為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這種情況就是經上所說,以生滅心測圓覺海,無有是處。
 
四種淨土,凡聖同居土中四教經典均有,龍樹菩薩在龍宮裡所見到的華嚴經,其數量之大在地球上無法容納,中本亦大,只取下本,下本即提要。傳到中國,所譯者只有原文之二分之一,並非原來的下本。原華嚴下本有十萬偈,諸位欲知其詳可參考龍樹傳。他是八宗祖師。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經文有一「等」字,包括大小乘所有法門,前面三科在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經文中沒有,前已介紹過,其他無量法門,也略舉幾種,如四攝六度等等。「四攝」即攝受眾生,亦即接引眾生之義,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愛語,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布施即予眾生以恩惠,慢慢感情深厚,再介紹與佛法,他即容易接受。也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之意。我最初拜章嘉大師學佛,他對我們初學之人非常關心,即用四攝法。他住在台北青田街八號,叫我每星期天到他家去,如有一、二次未去,他即找人向我探詢何以未去,這一問我就不能不去。第二是愛語,言語之間對學生真誠愛護使接受的人深為感動。第三是利行,利是利益,世人看利甚重,如有好處,必願接受教誨。第四是同事,前三項易行,第四同事,自己必須有高度的智慧與甚深的定力,否則必致失敗。如某人喜歡打麻將即同他一起去打麻將。此是大菩薩的作為。同事是接引眾生最高的方式。「六度」是菩薩的行法,前面讀過。
 
「菩薩」是覺悟的眾生,古譯為大道心眾生,新譯(玄奘的規範)為「覺有情」。佛沒有情,情完全化為智慧。在大乘佛法中,智與情是一個,覺悟了,情就變成智慧,迷了智慧就變成情識。覺悟者處世待人接物,一定要遵行六度,「度」的意思是說從我們生死輪迴的這邊度到不生不滅大涅槃的那邊,即所謂「超凡入聖」。此六條第一個是布施,與四攝法布施名詞同而意義不同。四攝法布施是與人結善緣,菩薩六度中之布施是度自己。諸位應知煩惱之根是慳貪。煩惱無量無邊,歸納之為八萬四千,天親菩薩將其歸納為二十六大類,其中有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再簡化之即六個根本煩惱,最後總結為三毒煩惱,貪瞋痴。六度就是度貪瞋痴,大乘斷煩惱比小乘來得高明。布施度慳貪,三毒煩惱最後歸納為一個就是「貪」,菩薩修學方法無他,只有一個「布施」而已。「布施」即「捨」,也是「放下」,若不肯放下心即不清淨,造成障礙。大乘法說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根據其放下多少而分等次,放下多,地位即升高,反之則低,如此而已。我們究竟是凡夫,這個煩惱習氣是無量劫養成的,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除掉,所以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實在太難,難也要作,且須從最難放下的下手。我最初學佛時,章嘉大師教我把最喜愛的東西先布施,我愛書籍,也很吝嗇,不肯借人,後來慢慢把舊書送人,新的留自己用。等我把書籍送光,我的出家因緣也成熟了。章嘉大師最初教我六個字,叫我好好的學六年,這六個字是「看得破、放得下」。我又向他請教如何下手,他說從「布施」下手。布施通常分三大類:第一財布施,第二法布施,第三無畏布施。金錢與一切物質均屬財,乃一切眾生所貪求者。世人求財而不知財由何處來。實在說,一生中有多少財富皆有定數,了凡四訓說之最詳。既然命定,想多求,求不到;不求,它自然會來。袁了凡先生被雲南孔老先生推算一生休咎,最初多年一一皆驗,所以他心中安定,不再有所求,後來與雲谷禪師對坐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雲谷問他如何用功,他說:「我的命運已經被孔老先生算定,打妄想也沒有用。」雲谷聽後,哈哈大笑,說道:「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乃是個凡夫。」於是教他改造命運之法。如何修德修福,他克遵指教,一一行之。爾後了凡後半生的際遇與孔老所算大有出入。我這一生財富不多,生活節儉,有多餘的儘量布施,愈布施所得財富愈多。布施也要有智慧,自己雖然發的好心,而錢被人騙去,他以這筆錢去作惡,他是罪魁禍首,施者也是幫兇。
 
布施要真正種在福田上,一是孝養父母,二是救濟苦難眾生,三是供養三寶。以現代話說,推廣佛教教育是種在福田上。我自從學佛以來,在三寶中作了不少印經事業,用以布施,似無流弊。有人告訴我,我們印的書籍發現在舊書攤上販賣。我認為能流通於世也是好事。此外還作些放生及救濟病苦,但以印經一項作的最多。近年來儒家的四書亦印了數次,其他如了凡四訓、閱微草堂筆記等敘述因果報應之書亦在印贈之列。接受經典善書者,閱後心安理得,變化氣質,棄惡向善,有助於社會安寧,實含有三種布施之功用。佛在一切經中常提到布施,四攝六度均以布施為首,確有至理。布施目的在度慳貪,對自己有真實的利益。人的命運五年一轉,一生中一定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壞的五年,好運壞運自己可以掌握,走好運時不要享受,移之晚年。年輕時發財應布施作慈善公益之事。錢捨掉,財還在,等晚年再發,晚年幸福是真正的幸福。
 
第二是持戒。不僅限於大小乘戒律,用現代話說,即遵守一切生活規範。我們獨處,一舉一動不放逸,儒家稱為「慎獨」,屬小乘比丘戒。處眾與大眾相處,應守各種規矩,守禮守法,屬大乘菩薩戒。學佛人不僅遵守佛的教訓,在任何地區應遵守其法律規章,風俗習慣,以及道德觀念。以此行之,說法時必為當地人士所歡迎。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三是忍辱。忍辱即忍耐義,譯經人換一個辱字,因中國人對於侮辱看得很重。古人說:「士可殺,不可辱。」大乘經論中將忍分為三大類:第一是人為的侮辱加害,無論有意無意。第二是自然的災害,天氣酷寒炎熱,要能忍受。第三是佛法。佛法的修學需要很長時間,佛教我們許多道理方法,令在日常生活中修正自己的毛病習氣,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忍辱最主要的是對治瞋恚。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金剛經說:「一切法得成於忍。」小不忍則亂大謀,不可不慎。
 
第四是精進。精進對治懈怠,懈怠為一般人之通病,別人幫不上忙。尤其是現在民主開放時代,特重人權,稍一不慎,即惹出麻煩。我自己是過來人,在學校讀書,騙老師的本領很大,幼時記憶力強,所讀之書,看一遍即能背出。所以在學校不讀書,考試前十分鐘再預備。每次考試能及格就算了,有空時到圖書館看書,所以我的常識很豐富。後來知道講經也是對治懈怠之一法,於是即學講經,目的在克服我的懈怠毛病。最初講一個半小時,要用三十多個小時預備。對付一位老師容易,對數百聽眾無法欺騙,所以必須力求甚解。過了一年,預備時間減少一半,十年以後可以不要預備。但是經還要看看,恐怕其中有生字,要先查字典。懈怠確是一個很嚴重的毛病,不比貪瞋痴輕。菩薩善根唯一精進。
 
第五是禪定。用廣義解釋,心中有主宰,不輕易為外界所動搖。如在世間必須要專學一、二種技能,以維生活,能專能精必可出人頭地,佛法亦如是。在許多法門中專學一門,縱然智慧高強,多學幾門無妨,但欲有大成就,仍然要專。心專則心無二用,除某一件事外,沒有一點雜念,意志精神集中,專精就是禪定。
 
第六是般若。般若是真智慧,非世間聰明才智,此為尊重不翻,仍保持梵文音譯。世間智慧謂之「世智辯聰」,世智是由意識思惟推闡出來的,般若真智慧是由禪定生出來的。換言之,由清淨心中生出,不需要研究推斷思考,自然明瞭,一接觸就通達。整個佛法就是求開智慧。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定是佛法修學的樞紐。
 
古德教我們一方面修定,一方面讀誦大乘經典,二法同時並進。從前我在李老師會下,他告訴我用念佛的方法修定,再用研究經典的方法幫助開慧。他舉例說:單獨修定要開慧需用十年時間,如同時研究大乘經論,可以把開慧的時間提前到五年或六年,此佛家所講的正助雙修。讀誦大乘有二法:一、完全讀誦不求解,如很多人讀法華經,一天念一部約需五小時,讀時絕不可研究其文字,一研究就破壞了。若要研究須另外找個時間,但以讀經修定為主。研究的再好,講的天花亂墜,依舊智慧不能開,所得的是世智辯聰,非真智慧。
 
六度是菩薩在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接物的綱領,以布施對治慳貪,以持戒對治惡業,以忍辱對治瞋恚,以精進對治懈怠,以禪定對治散亂,以般若對治愚痴。此六大綱領非度別人而是度自己。貪瞋痴是我們的病根。世尊教我們用六度是藥,如果用的如法,藥到病除。說的最詳細的是大智度論,用很大的篇幅說六度。華嚴經單講布施有一百種,財布施分內財外財,內財是頭目腦髓,非常詳細。同修們如想多學一點,可參考江味農的金剛經講義與周芷庵的心經銓註,內容均甚豐富,對大小乘術語名詞解釋極詳,可作佛學常識讀,甚有價值。
 
「十力無畏」,「力」是「能力」,大乘經中講佛有十種果地上所證的特殊能力,如華嚴所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相即是能力,也是眾生的本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兩種障礙,一為所知障,一為煩惱障。佛對一切眾生之教導不外除二障而已。能力無量無邊,為便於解說略舉十項。
 
(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說明因果相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造何因得何果,謂之「是處」,如作善得惡報謂之「非處」。印光大師在民國初年說,在此天下大亂之時,要想挽救群黎,最有效的方法是將因緣果報的事實教導眾生,使其了解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貧富榮辱,均係自作自受,不必怨天尤人,應各安其分。
 
(二)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業」是「造作」,正在造作時叫「事」,造作完了叫「業」。業有三類,即善、惡、無記。佛能遍知眾生三世業緣果報之能力。如念佛一事,佛在本經三次勸導,其目的是希望眾生在一生中圓成佛道,乃是善中之善,反面言之,不願修淨業之人,就很難脫離六道輪迴。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佛法中有世間禪定與出世間禪定,佛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深淺次第如實遍知。凡夫內有無量煩惱,外有無量誘惑。甚難修得禪定,惟諸佛常讚歎念佛三昧,念佛方法甚多,但以持名所得之三昧屬上上乘大定。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佛知一切眾生之根性,凡夫遇到佛,聽佛講經說法最為契機,佛說幾句話就能令其開悟,論語說:「性相近,習相遠。」儒家所說的習性,即眾生過去生中的生活習氣,各有不同,必須徹底了解,說法才能契機,羅漢亦有此智力,但只能看到五百世,佛則能知眾生無始劫以來的習性根機,故對症下藥,恰到好處。
 
(五)知種種解智力。佛對眾生之欲望善惡知見,如實遍知。每人嗜好喜愛不同,如知其今生及過去生中之欲望知解嗜好,即可投其所好,予以指點,必能契機。欲望是時時起變化的,頗不易了解,自己都不知道,與前面所說的業與定同樣的複雜,與過去生生世世的習氣有密切關係,只有佛看得清楚。
 
(六)知種種界智力。「界」是界限,即能力的極限,不能超越。例如小乘根性,如是初果的界限,佛可助其證初果。如其有四果的極限,佛助其修至阿羅漢。佛對一切眾生種種差別界限,知之甚詳,教化各人均能達到其願望。
 
(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指果位說。有何業因,將來至何道果,如來均能如實遍知。如世間人未出六道,教學的目標是防止一切眾生造作惡業,墮入三途。因惡道甚苦,易入難出。如係人天根性,即說五戒十善,以隨其願,此皆應機施教。由此可以看出,大經所說佛不度眾生,佛只作增上緣,指導一個修行之路,只是因材施教,並不加勉強,實在還是自度。
 
(八)知宿命無漏智力,即智通達行圓滿,鬼神亦有神通,其能力極為有限。中國有扶乩之說,靈鬼附乩,能知幾個月或一、二年內之事。如來對眾生種種宿命,能知一世乃至百千萬世,生死狀況,如實遍知。
 
(九)知天眼無礙智力。佛的天眼是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無所不見,無所不知,羅漢亦有天眼通,但須作意,且只能看一個小千世界,以外再仔細看也看不到,因其尚有塵沙無明障礙,只是見思煩惱斷了。惟佛之天眼可看到無盡世界以及久遠的過去未來。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此即「漏盡通」。「漏」是「煩惱」的代名詞。自己知道見思塵沙無明皆斷盡,不必再問別人,已成就了圓滿的大覺。此十類是自己的本能,本來有的。本能以外無有一法可得。
 
下面「無畏」是如來對一切眾生的教學,說成四種無畏,即自己的智慧德能圓滿,教化眾生即能融融自在。第一是一切智無所畏,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任何人都難不倒他,實際上也是自己的本能。有人當時擬測驗釋迦牟尼佛,問他這一棵樹上的樹葉共有多少,佛立刻答覆,令人清點,果然不錯,類似此種事,經中記載很多。第二是漏盡無所畏。第一個是智慧圓滿,第二如來煩惱斷盡,德行圓滿。佛有大德在一切大眾之中沒有畏懼。第三是說障道無所畏。世間常說邪知邪見皆屬障道,世人無知,邪正不能辨別,所以我們修行時間很長,即因障道的事太多,障礙了自己修持。高僧傳、居士傳、淨土聖賢錄能啟發我們的道心,人家為什麼能成就,而我為什麼不成就,如把障礙消除,即有成功之望。佛深知此事,在經中常提到障道的因緣。第四是苦盡道無所畏。三界是苦,三界以外亦有苦,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此亦是苦。用什麼方法把苦消除的乾乾淨淨,佛知此方法,即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教導眾生離苦得樂,包括等覺菩薩在內,佛教等覺菩薩各種法門,其中有一個很巧妙的方法,在華嚴經上勸等覺菩薩念佛求生淨土。說實在話,我早年學佛對於淨土法門興趣不大。李老師是學淨宗的,我在他會下十年,我尊重他,對淨宗不毀謗而已,叫我一天到晚念佛,不肯幹呀!一直讀到華嚴會上佛教等覺菩薩修成佛的方法有這個法門,我這才醒悟過來,回頭再看這個法門與以前看法不一樣。佛教諸大菩薩各種理論與方法,我們凡夫作不到,教念佛求生淨土見阿彌陀佛的方法,我們也可以作得到。我們採取這個法門,豈不是一步登天。然後才知道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這個法門,真正大慈大悲呀!
 
這個念佛法門只要你肯信,肯念,願意去,萬修萬人去,其理很深。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已透露無遺,方法巧妙,信願持名,一生成佛,此是苦盡道無畏。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淨宗法師

【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那麼證果呢?證果也不一樣。通途法門,因為靠自己發心修行,根據發心
的深淺、修行的高下、道力的強弱,果位有大有小,一級一級地上來。而我們
這一個法門不一樣,你是出家、在家,你是阿羅漢聖者還是凡夫,都一樣,都
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起修。你就是菩薩,也沒有達到南無阿彌陀佛果地覺的水
準啊!你還是靠這句果地覺作為因地心--我們的因都完全平等,聖人也靠這 
 
 
 
句名號作為因地之心,我們也靠這句名號作為因地之心,因平等,果就平等。
阿羅漢到西方去成佛,我們去,也去成佛,叫「果徹因源」。
這樣的證果,跟一般法門的證果完全不一樣。一般法門如果你沒有斷盡貪
瞋痴煩惱,所謂「斷惑證真」,肯定不能了生脫死,你肯定是凡夫。而我們這
個法門,你煩惱一點沒有斷,你可以成佛。你所證的果報不僅不是阿羅漢,你
是成佛的果報。你說一般法門怎麼能夠衡量?沒辦法比較。  
所以,這個法門殊勝,難信,很多人不相信?!「啊這麼容易這麼簡單!
沒有斷煩惱,還能成佛?」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裡邊就說:

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涅槃」就是成佛的果報,我們造罪凡夫,在這裡煩惱一點沒有斷,成佛
有你一份在裡邊,你到極樂世界就兌現了。
所以,這個特別法門,修因特別,我們是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證果特
別,「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所以,不能夠以通途法門來衡量。











大家不要說「我看你的樣子,不像成佛的樣子!」「哎呀!我看我自己也不
像啊!」回去照鏡子看了幾次也不像成佛的樣子--不要照你家那個鏡子,你
要以六字名號作為鏡子,一看:「哎!挺像的!」為什麼像?「若念佛者,觀世
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此人名為人中芬陀利華,必定往生淨土,生諸
佛家,當坐道場,畢竟成佛」,以六字名號一看,以我們佛教的經典一對照,就
像成佛的樣子。
 






總明

通途法門  
仗自力  
因地法門
 



特別法門  
仗佛力  
果地法門  
 
 


小偏淺 - - 自悟為因  
下手難 - - 悟後起修  
起點低 - - 從自心起  
修因
 



大圓滿 - - 佛名為因  
下手易 - - 直爾稱名  
起點高 - - 從佛果起  
 
 
證果
 
費時劫 - - 從因向果  
有危險 - - 或有錯悟  
有選擇 - - 聖人根機  

有過程 - - 因果異時  
費時劫 - - 累劫勤修  
有次第 - - 漸次升進  
有差別 - - 聖凡迥別  
不究竟 - - 隨位高低  
很困難 - - 斷惑證真  
 
不費時 - - 因該果海  
無危險 - - 千穩萬當  
不選擇 - - 一切眾生  

無過程 - - 因果同時  
不費時 - - 一生圓滿  
無次第 - - 一念頓超  
無差別 - - 聖凡平等  
最究竟 - - 皆證佛果  
很容易 - - 不斷煩惱  
 


蕅益大師選定 - 淨土十要第五要“念佛三昧寶王論”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三業供養真實表敬門第十八
  問曰。三昧觀門已聞奇唱。三業供養佛在滅後。獻福何多。對曰。夫論供養法界
海者。萬行之中。能淨三業。皆名供養也。況浪思真境。而非供養哉。理趣曰。觀一
切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於諸如來。廣設供養。不亦明焉。又如來在世。嚴薦
表誠。皆言華雲香海。遍微塵剎。猶恨其少。大士所以。入觀用想。須彌為燈炷。大
海為油盞。未展殷敬。故焚金色之僻。獻淨明之塔。金身火焰洞照十方。則喜見菩薩
。其例矣。而今之人。但推於自心。或遙指華樹。乖奉獻之儀。何慢之深也。子問佛
在滅後獻福何多者。試為明之。且丁蘭刻木於堂。溫清如在。名光青史。人到于今稱
之。為真孝子也。若如來在世。金山晃耀。嚴相赫然。誰有覩之。不發道意。獻華伸
懇。不亦易哉。洎世雄晦迹月隱重山。不奉真儀。但傳貝葉。對之形像。發無上意。
能獻一華。此志此心足可嘉尚。有如是者。不亦難哉。涅槃云。乃至獻一華。則生不
動國。是則一香一華一燈一樂。及以飲食。盡心樂得奉薦三世諸佛者。淨土妙因。成
聖元始。安得輕易其事。而不遵之哉。若離於此行。而聽無稽之言。獻心華點心燈。
焚心香禮心佛。而欲求於正覺者。亦何異騁猿猴之巧。守梅林之望歟。及令彼衣心衣
飯。心飯則困拒不已。至於六度萬行。何乃排於空見之心哉。指心指空之言。其過若
此。不可不慎也。真言門中瑜伽觀行。亦約事門。表相不一向推心。常嚴薦香華。六
時無廢也
無相獻華信毀交報門第十九
  問曰。華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與毀。交報在何。對曰。華即理也。色即空也
。信之報者。悲華經云。昔有王子。名無所畏。手持蓮華。上寶藏佛。佛言。汝以蓮
華。印於虛空。今與汝號。名虛空印。當來成佛。世界名蓮華。佛號蓮華尊。汝是也
。國土及佛。皆約昔日所獻蓮華。而為號者。欲令明識行因感果之義也。何乃沮檀度
之獻華。而欲別遵之無相哉。毀之報者。大方廣總持經說。昔有一比丘名淨命。住於
正見。持華供養。又一比丘名法行。住於邪見。坐得四禪。常說空宗般若最勝。謗淨
命法師云。淨命所受諸華。不持供養。而自受用。坐此一言。於六萬世。常無舌根。
乃至成佛。猶居五濁。彼何人耶。即釋迦是也。佛言。少聞之人。於我法中。作二說
者。命終之後。隨於地獄。多百千劫。若以惡眼。視發菩提心人。得無眼報。以惡口
。謗發菩提心人。得無舌報。若唯修一般若波羅蜜。得菩薩者。往昔迦尸迦王。行菩
薩行。時捨所愛身頭目髓腦。爾時此王豈無智慧哉。則知六波羅蜜。應具足。修執一 
非餘。是為魔業。安得棄獻華之檀波羅蜜。而以惡取空。僭易於般若真無相哉。無舌
之報。自貽伊咎。如來所以。自引昔非。欲令眾生不覆車於前轍耳。一華若此。一切
土木形像。竹帛諸經。剃髮僧尼。住持三寶。戒定慧學。無論福田及非福田。悉可敬
之。一切皆入真實三業供法界海中。有何不可。而欲略之哉。法華偈雲
 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 
 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淨空法師講述劉承符居士記

《解》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
 
三十七道品最後一科是八正道,又稱為八聖道。八正道是佛門中重要科目,標準很多,小乘也有八正道,大乘每一宗派亦各有八正道,標準均不同。大師在此處所說乃是原則性的,「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四諦」是世出世間法的總稱,「苦、集、滅、道」,苦是世間果報,集是世間因緣,說明世間法的真相。滅道是出世間法,滅是滅煩惱,滅生死。滅是出世間果,道是出世間之因。「苦集滅道」是兩重因果,亦是宇宙人生之真相。若想見道,要修無漏行觀,此句包括一切大小乘修學方法。「漏」是「煩惱」的代名詞,與真心本性相違背的名詞。此乃比喻真如本性有了妄想分別執著,就把本性中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無量功德有所漏失,與本性相應者謂之「無漏」,所以要修無漏法才能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小乘聖者斷了見思煩惱,謂之無漏,與大乘比,斷了見思,尚有塵沙無明未斷,不能稱為真無漏,必須把見思塵沙無明斷了,在大乘圓教是十地菩薩的品位。地上菩薩又稱「大阿羅漢」亦稱「無學」,已經畢業了。通常破一分無明見一分真性的菩薩,也把他列入真實無漏行觀,即圓教初住菩薩以上,別教登地菩薩。所以八正道之標準很高,在一般宗派達到這個境界不容易。淨宗是平等成佛法門,一切眾生修平等法,等覺菩薩與凡夫修同一個信願持名,求願往生,平等的修學與證得。如對於西方依正莊嚴能信得過,不懷疑,乃淨宗之正見,與諸佛如來見解相同。
 
《解》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無漏心」是「真心」,妄心是有漏不清淨的。觀經講至誠心,大乘起信論講直心,儒家講誠意正心,亦與此無漏心相似。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無漏心即實智,起作用即權智。「動發覺知籌量」是指起作用,即心經所說的「照見」。此處所說「思惟」並非我們平常所說的研究考慮落在意識中,此思惟是代表一切通達明瞭,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即通達明瞭,能增長進入如來果地上所證的大涅槃,此即「正思惟」。在淨土宗即用第六意識,一天到晚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想阿彌陀佛,就是正思惟。果報是往生淨土,往生後一生中必證得大涅槃。
 
《解》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
 
此「四邪命」即知見思想以及謀生方法不正。第一、方口食。「方」指「四方」,交際應酬,到處遊玩,對豪門權貴諂媚巴結,貪圖供養。第二、維口食。以咒術治病占卜吉凶,算命看相看風水。第三、仰口食。仰觀星象,作吉凶預言,均屬迷惑眾生。第四、下口食。自己耕種維生。佛教傳到中國以後,此四種仍存在。中國與印度不同,印度對出家人非常恭敬。出家人托缽乞食,民眾供養,而在中國對出家人乞食多易存輕蔑譏笑之心,恐眾生造罪業,故行不通。前面曾經提到憍梵波提是一位得道者,他有個毛病嘴巴常常動,恐怕人家譏笑造罪業,佛不准他乞食,受天人供養。樹下一宿在中國也行不通,印度高僧來華是我國帝王朝庭禮請而來,中國人尊師重道,那能叫老師在樹下度宿。所以中國對高僧飲食起居應受到優遇,豈可令其樹下宿。所以印度生活方式一律廢棄。中國道場之建立皆有山有田,租與農民,按期交租,寺廟生活,頗為安定,心安則道隆。今日要依靠信徒供養,故不敢得罪信徒,所以這四種邪命難以盡除。我們離開這四種邪命,過簡單生活,也可以過得去。如不能吃苦,則道業難以成就。佛最後叮囑以戒為師,又在經典中說,以苦為師。清苦生活可使人有出離想,亦可作一般修行人最佳的榜樣。一切放下,一心在道,尤其此法門,成就無比的快速。如真肯修,經上講若一日若七日就能成就。此經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既為諸佛所護念,則一切天龍八部護法鬼神自然一律護持。我們儘管放心,生活統統交給佛菩薩,不必操心。這種說法初機同修聽了可能不會接受,也不敢作。第一是對此法門認識不夠清楚,第二是善根福德不夠。我初學佛時,章嘉大師對我說,你這一生專心修學弘揚佛法,自己身體生活方面都不要顧慮,一律由佛菩薩去安排,再清苦也無所謂,反正自己不必操心。我對章嘉大師非常尊敬,認真依教奉行,我得到一點好處一點自在,皆是章嘉大師的恩惠。「攝諸口業」,不說人家是非長短,說話不要粗魯,不要花言巧語。「住一切正語中」,亦即本份上的言語。不僅是在淨宗道場,即一般寺廟出家人彼此問對皆以阿彌陀佛答之,乃一切宗派法門通用的正語。
 
《解》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名正業。
 
我們在造作時叫「事」,也稱行為,其結果就叫作「業」,以因果看,行與事是因,業是果,業有善惡,起心動念思惟想像是屬意業,意在造業,言語是口造業,身體造作是身業。中國人講禮節,禮是制度,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節,維繫社會秩序,但不能過份,要恰到好處。現在這個時代,儒家的禮沒有了,佛門的威儀沒有了。我們無力挽救,但是要警覺,保持自己的節操。對人禮讓,自卑而尊人,不造一切惡業,利用這個身體,口念佛,心想佛,身拜佛,按儀規專修禮拜,拜中有觀想,夏蓮居老居士編的淨修捷要有拜佛法,只有三十二拜,在早晚課作亦甚好。
 
《解》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
 
所謂「邪命」是為了名聞利養,即以不如法事以維生活均謂之邪命。現在的話即打知名度,第一、詐現異相奇特。「詐」是欺騙,「現」是故意表現與眾不同,目的在求得他人對其恭敬供養。第二、自說功德。對自己的修持作不實的表現,亦是為名聞利養。第三、占相吉凶。以看相算命作手段接觸大眾,希他人恭敬供養,視其為神明。第四、高聲現威。大言壯語而現威勢,以求利養。聽說有出家人喜歡罵人,經常以長者姿態教訓人,善知識章嘉大師和李炳南老師對任何人都是和顏悅色,一點架子沒有,他教訓一個人一定把學生叫到房間,對他一個人訓責。教訓一個人,乃是真正看得起他。第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以上五種在佛門中稱為邪命,我們要以清淨心遠離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即正常生活維持我們生命謂之「正命」。最要緊的要勤儉,生活愈簡單愈好,所求者少,容易得到,故不必貪求。在此社會保持平安度過,不遭大小橫逆之事,必須不造惡業,縱然前生已造惡業,今生諸惡莫作,沒有惡緣,不會結果,這不是一句口號。一生中儘量修善,福德天天增長,冤家債主不得其便。為善不必宣揚,免招嫉妒障礙。學佛人全心行善,應三輪體空,一無所求,方是正道。佛在世時,佛的從弟提婆達多想盡方法害佛,自己欲取而代之,佛弟子中亦有專門搗亂破壞僧團者。在中國最明顯的例子是五祖傳衣缽與惠能時,許多人不服氣,不但要把衣缽奪回還要加害於惠能。唐朝時人心淳厚,尚且如此。我們無福無德,與人無爭,於世無求,世人所爭的名聞利養我們都不要。我們所要的老實念佛,他們不要,各不相礙。
 
《解》以無漏慧相應。勤行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
 
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淨念相繼」,能作到淨念相繼自然能夠「都攝六根」。「念」字是「今心」二字組成,就是現前的心,中國文字充滿了智慧,淨是清淨,清淨心中一個雜念都沒有,「不夾雜」即是沒有見思塵沙煩惱,「不懷疑」即是沒有無明,此即淨念相繼。在修學過程中用一句佛號作進修的手段,此句佛號是自性本具性德之總稱。換言之,一句阿彌陀佛即可以把我們自性喚醒過來,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求生淨土」即是「修涅槃道」,此之謂正精進。
 
《解》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
 
蓮池大師說,信願持名是正道也是助道。諸佛菩薩在本經、無量壽經及觀經中還有許多修行方法皆屬助道法,幫助念佛工夫成就,在日常生活中淨土五經一論已經夠用了。學的太多反而成了障礙。祖師大德開示教我們以經典為綱,以祖師大德語錄為目,就不會亂了。尤以近代印光大師文鈔最為契機,因其距離我們年代最近,他所見社會的病態與現在亦相近。
 
《解》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
 
定有邪正,有究竟不究竟,乃是比較性的。在大乘法中皆屬正定,佛家常說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皆是修定。佛法修行的總綱領是三學,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在許多方法中之信願持名是無漏慧,此乃諸大菩薩文殊普賢真實智慧之選擇,真智慧的選擇,決定沒有疑惑,也絕無夾雜,所以他很快就成功了。今天我們的大問題是選擇並沒有錯,但不相應,因為與自己的心不相應,我們心不清淨。所以仍有懷疑。一生修行只依靠這一部經已足以保證我們一生圓滿成佛,如還要多搞其他經典,縱然仍能往生,品位亦不會太高。
 
《解》此等道品。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依據天台宗的判教,天台大師將釋迦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典判為「藏通別圓」四教,最早在印度的結集,只是把佛已往所說的記錄下來編成經典流通,並無詳細分類,傳到中國之後,在隋唐之間各宗各派祖師大德,為了教學方便將經典加以分類,因各人根性不同,由淺而深。藏教是小乘,依佛所講的經律論,如四阿含經為經藏,毗奈耶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中文所譯小乘三藏相當完整,且傳至泰國、錫蘭等國,所傳皆用巴利文,其經典與藏經中小乘經典比較,他們只比我們多了五十幾部,可見中國所翻經典相當完整。小乘經在唐朝時曾興盛一時,後即衰落,因其翻譯文字不佳,義理亦不流暢。其次一般出家人多已奠定儒道二家之基礎,近乎大乘,不屑於研讀小乘經典,且小乘所講的是生滅四諦,完全由事上著手。通教是大乘的開始,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別圓。別教是純粹大乘,圓教是究竟圓融。四諦與三十七道品,為一切佛法的綱要,通大小乘。三十七道品即四諦的展開。四諦中有苦集滅道。前面曾提到過,「苦集滅道」是世出世間一切事理的真相,佛所說一切法無他,只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說明而已。世間人無人能說出,雖有不少宗教家對世間因果亦曾道及,惟只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世尊不得不出現於世間,為眾生說明真相,佛雖詳細說明,其目的還要叫我們親證。佛法修學有四個階段,信、解、行、證,絕不是只有信就算了事,尚須根據理論方法去作,以行持證明其效果。第一種藏教,依生滅四諦而修。若是講世間果報,有情眾生有生老病死,一般不善不惡的凡夫死了之後四十九天內又托生為人,生死輪迴沒有止境。其他宗教所說的永生只是生到天上壽命長而已,終將五衰俱現,並非真正永生。「集」是起惑造業。對事實真相不明瞭,即生妄想煩惱,因而造業。業有善惡,於是有六種果報,上面三種是三善道,天、阿修羅、人。下面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皆迷惑造業所感得的果報,自作自受,此之謂「集」。
 
符按:前談五衰一詞為佛家術語。天人將死時,現五種衰相。涅槃經云:「釋提桓因(忉利天之主,略稱帝釋),命將欲終,有五相現,一者衣裳垢膩,二者頭上花萎,三者身體臭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樂本座。」有此五種情況,天人即將命終,隨業再入輪迴。
 
「滅」是要把三界六道的因滅掉,滅煩惱、滅妄想,滅是出世間的果報,滅又譯為圓寂或涅槃,「涅槃」是梵語音譯,意思就是死。「圓寂」,圓是圓滿,寂是寂滅,圓滿寂滅了妄想與煩惱,以及生死輪迴。小乘羅漢所證得的即謂之涅槃。三界六道之因滅掉,果報當然沒有了,於是超越了三界。但其滅尚未究竟,他只滅了三大類煩惱之一的見思煩惱。還有塵沙無明未破,只是超越三界,沒有明心見性,稱之為小乘涅槃。如要達到滅的效果必須修道,道是滅之因,滅是道之果。簡單說道是三十七道品,亦即佛所講的無量法門。對此無量法門,應依自己的根性、生活條件作為選擇的標準。佛說了許多方法,由我們選擇,有許多人仍有小乘習氣,比較保守,重視事項儀規,大乘往往不拘小節,如南傳佛教與中國大乘佛法有很明顯的區別。小乘根性依生滅四諦修行即屬於藏教道品。第二種通教,大乘的開始,有些人對於小乘甚為嚮往愛好,對於大乘亦甚羨慕,此種根性的人佔大多數。故通教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其根性比前面的人聰明,領悟力強,他所依據的苦諦,可以隨緣放得下看得開;至於集諦,他起心動念均不可得,看世間法比一般人淡薄,對修學有很大的幫助;至於道諦,般若經常講「不二法門」,與集諦同樣如幻如化;滅諦也沒有生滅之相,因為佛為我們所說的菩提涅槃也是如幻如化,念佛人如是此類根機,他一定是依通教道品修學,通教與藏教道品須有好老師,承其指點易於成就。通教最怕走火入魔,流於狂慧。怕其無真實智慧誤入惡取空。第三種別教是純粹大乘菩薩法,不通藏教亦不通通教,含無量無盡的法門,別教內容是無量四諦。苦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報不同。華嚴有四諦品,其內容完全講別教無量四諦,華嚴是圓教大乘菩薩法,圓教可以包括別通藏。果報既無量無邊,其因緣當然也是無量無邊。一切眾生妄想執著分別煩惱,各各不同,法門無量,故道品亦無量。藏教有藏教佛,通教與別教亦均有佛。惟其果位境界不相同。藏教佛比阿羅漢位高,還不如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見性,而藏教佛未見性,藏教阿羅漢等於圓教的七信位菩薩,藏教的佛等於八信九信而已,故未見性。通教佛亦未見性。別教佛等於圓教十行第二行位菩薩。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別教佛四十一品無明只斷了十二品,並未完全斷,算已見性,圓教佛四十一品無明全斷了。
 
修淨土的大眾如果是別教根性,大多數依無量四諦而修,有的偏涉大乘經論,果真是利根,走了一段他會回頭。歷代祖師們如永明延壽大師,由禪宗回頭,相當於通教根性,但他對大乘涉獵甚廣,通教講空,別教講有,不是完全講空。又如蓮池蕅益以及印光大師年輕時均是涉獵許多大乘佛法,大半都是別教的根機,但是到了晚年根性成熟,把所學全部放下,專學念佛法門,這一專就變成圓教了。由此可知圓教根機是可以培養的。所以蓮池大師到了晚年,他說:三藏十二部讓與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自己一部阿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蕅益印光亦復如是。回頭愈快愈殊勝,將來品位必高。真正知道這個世界是苦,必求出離,除一句佛號外,別無他事,乃是真正覺悟的人。
 
第四種是圓教,講三諦圓融,圓修圓證,他看四諦法是無作四諦,真妄一如,性相不二,心地真正清淨,自性般若智慧現前,所看宇宙人生確實與他人不一樣,所謂「諸法實相」他看到了。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就是「用」,用最深的智慧觀察宇宙人生。五蘊皆空,一切萬事萬相皆是五蘊組合,亦即萬法皆空。「空」現的是性,「色」講的是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相一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理事不二。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凡夫看到是生死,圓教菩薩看到是涅槃。凡夫看到是生滅,圓教菩薩看到是不生不滅。現在科學發達對於佛經中所講的境界有某些部份提出很好的證明,科學家講物質不滅,精神亦不滅。圓教菩薩看一切法是緣聚緣散,大乘法重視緣生,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其實緣聚也未生,緣散亦未滅,此是事實。譬如這本書,許多紙張訂成一本謂之書,書相現前,把它一張一張分散,書沒有了,其實未滅,現象不過是緣聚緣散而已,若執著書的相是錯誤的。金剛經講世界是「一合相」,「一」是基本的物質,佛經稱之為「微塵」,相沒有生滅,心性亦無生滅。大菩薩神通示現,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明白這個道理,即能控制環境,可以隨心所欲變化,此之謂神通。現在科學家說能與質可以互相變換,能是質之能,質是能之質。心能可操縱物質,甚深禪定中可以得神通,隨心所欲控制質能,今天科學家尚未能研究到,未能突破到心能。說到道,它是偏邪皆中正,無道可修,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滅諦,生死即涅槃,無證而證,證而無證。淨宗學人如圓教根性,會偏重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可知淨土宗包括藏通別圓,各種不同的根性與層次,圓滿包括所有一切法門。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淨宗法師

【果徹因源】

好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果 徹 因 源 」:「 徹 」是 徹 底、完 全 透 達、沒 有 遺 餘。我 們 到 極 樂 世 界 不 是
作 阿 羅 漢,不 是 作 菩 薩,到 極 樂 世 界 就 去 成 佛,叫「 果 徹 因 源 」。「 源 」是源頭,
因為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念佛的一念信心——因,是佛的果地覺悟所做成的,
那麼,往生極樂的證果也一定是佛的果地覺,也就是成佛,這才因果相配,因
果相符合。不可能說因是成佛——佛因,是整個阿彌陀佛的果地覺,作為我們











的因地心,結果到西方成的不是佛果,成了阿羅漢。那阿彌陀佛開公司就賠本
了,祂沒有賺到,祂虧了,給你果地覺,賺一個阿羅漢回來,祂不虧大了嗎?
不是的。「果徹因源」,往生極樂所證的果,是我們因心中所包含的阿彌陀 佛 果
地覺悟,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展現,也就是究竟成為與阿彌陀佛無量光壽一
樣的佛。
另外,果有「現果」跟「當果」。當果就是當來往生極樂究竟成佛,現果就
是現生、現在就能得到的果。《無量壽經》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也 就
是「 平 生 業 成,現 生 不 退 」— — 平 生 往 生 之 業 已 經 達 成,不 必 等 待 臨 終;此生
現世已不退轉於佛果,往生極樂即證。這也是因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的
緣故。

【小結:果覺因心】

這幾句話是有次第關係的。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這是指念佛法門,是「從果向因」的法門,很特
別,不像我們一般的法門修行,從因向果,慢慢修行,從凡夫慢慢修得阿羅漢
 

 
 
 

果,然後得小菩薩,然後得中菩薩,再一層一層地上去,最後成佛 , 這 是 從 因
向 果 , 太 遙 遠 、 太 艱 難 , 我 們 修 不 來 。 淨 土 法 門 不 這 樣 ,「 從 果 向 因 」, 以 果
地覺作為我們的因地心,「修好的六字名號給你」,讓我們受持,所以這叫 「 佛
力迴向的法門」、「仗佛慈力的法門」。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是指從阿彌陀佛的角度,祂要來救度我們,將祂
的果地覺悟迴施給我們,經典裏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阿彌陀佛作為大施主,把祂六字名號的功德布施給我們。
「因該果海」:就是指我們一念的信順之心,信願念佛,就飽含了阿彌陀佛
果地功德,都圓滿了,全部都有了,所以叫「因該果海」。那我們現身就住於不
退轉地,決定往生。
這個「不退轉」是指我們不會從成佛這個位子退下來。因為我們現在的因
已經建立了。我們的因是阿彌陀佛果地覺悟,佛的果覺作為我們的因心。有因











必有果,而且獲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受和加持——「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那自
然不退轉。
我 們 雖 然 沒 有 達 到 像 極 樂 世 界 的 菩 薩 那 種 可 以 分 身 化 十 方 界 的 不 退 轉 ,
但 是 蒙 受 阿 彌 陀 佛 功 德 迴 向,蒙 受 阿 彌 陀 佛 光 明 攝 取,現 世 獲 得「 因 該 果 海 」
這 樣 的 功 德 。  
那麼,一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底下一句:
「 果 徹 因 源 」: 極 樂 世 界 證 悟 的 果 報 是 徹 底 圓 滿 , 跟 我 們 因 地 的 發 心 、 因
地 源 頭 那 份 心 相 吻 合。我 們 在 這 裏 念 佛,是 以 阿 彌 陀 佛 的 果 覺 作 為 因 心,所 以,
到 極 樂 世 界 也 成 為 阿 彌 陀 佛 一 樣 的 無 量 光 明、無 量 壽 命 的 佛,不 會 少 一 點 點 。 
如果我們的因心是靠自力修行的話,你去那裏你就要慢慢修,你不是以阿
彌陀佛果覺作為因,這個就很低劣,不殊勝。
這幾句,有一點教理性,明白之後,再看其他的都很明白了。

【淨土法門從果向因,有別於通途法門】
好!我們再往下面看:

於一代時教中,
獨為特別法門,
其修因證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祖師講話就是乾脆!說淨土法門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當中--
 
六二 
 
「一代時教」是指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所有教法,那麼多法門,只有這
一個法門「獨為特別法門」,其他的法門都靠自己戒定慧的修行斷惑證真,都很
普通,獨獨這個法門特別。
特別在哪裡?「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 四 句 話 、
十六個字,乾脆、俐落、殊勝。
「修因證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佛法講因果,修因才能證果。通途 教
法 怎 麼 修 因,怎 麼 證 果 ? 修 因 就 是 修 戒 定 慧 為 因;證 果,你 能 修 得 過 來,慢慢
證,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然後發大菩提心,從淺位的菩薩,慢
慢地升進。這個是一般通途法門的修因證果,有次第,極大遙遠,極大困難。










通 途 法 門 是 從 因 地 向 果 地 的 修 行 法 門 ; 淨 土 法 門 「 從 果 向 因 」。 修 因 , 這
個 因 就 是 「 佛 因 」, 是 阿 彌 陀 佛 「 果 地 之 覺 」, 作 為 我 們 的 「 因 地 之 心 」, 所 以
這 個 修 因,是 無 修 而 修。果 地 的 覺 悟,圓 滿 了,還 有 什 麼 修 的 ? 雖 然 說 沒 有 修,
我 們 還 在 念 佛,「 南 無 阿 彌 陀 佛、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 」。無 修 而 修,是 名「 如 實
修 行 」。  
修行佛法,如果有修而修,那沒有入道。禪宗、密宗、天臺、華嚴都一樣,
無修而修了,你就入道了。禪宗說「悟後起修」,為什麼?因為沒有開悟之前,
都是有修而修,沒有真正入道,開悟之後,念念回歸本地覺性,修而無修,無
修而修,才談得上真正的修持。淨土宗念佛,一點沒開悟的大愚人,也是無修
而修,而且超過禪宗悟後起修。因為禪宗要求悟後才能起修,悟前根本還是在
瞎摸索,下手難;淨土宗只要念佛,不管有悟沒 悟,乘 佛 力 無 修 而 修,下 手 易 。
禪 宗 雖 說 悟,畢 竟 還 是 凡 夫 因 地 的 覺 悟,依 此 而 起 修,起 點 低;淨 土 宗 直 接 依
阿 彌 陀 佛 果 地 覺 而 修 , 起 點 就 在 果 地 , 下 手 就 是 佛 因 。  
【坐船喻:無修而修】

「無修而修」講名詞不太好懂,打比喻就好懂了。
 
 
比如說我們坐船,是「不行而行」。坐在船上面,你不用行走,但是,船的
行就是你的行,是不是這個道理?
坐車,「不動而動」,你不用動,車動就是你動。坐飛機,「不飛而飛」,你
不用飛,飛機飛就是你飛。英語直接就用「飛」字——fly,說「我飛來的」,
翻譯成漢語就是「我乘飛機來的。」
我 們 現 在 念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如同坐上了佛的飛機。我們沒有修行,阿彌陀佛代我們修行,阿彌陀
佛已經修行圓滿了嘛!這叫「無修而修」。
阿彌陀佛說:「你念我名號不往生,我不成佛!你念我南無阿彌陀佛,我就
攝受你,我就願力牽隨你往生我的極樂世界。所以,你只管念佛,你放心大膽
地念佛,你一百個放心、一千個放心、一萬個放心!」












我們很多人念佛不放心:「阿彌陀佛行嗎?阿彌陀佛夠嗎?阿彌陀佛真的行
嗎?」
我們很多人總覺得把生死大事抓在自己手上才穩當--錯了!了生死的大
事,你交給阿彌陀佛,我們要敢於歸命阿彌陀佛,因為我們凡夫沒有辦法。
好像過江過海一樣,你要自己下去,肯定會淹死;坐大船就有把握了。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就是大願船,要歸命,要依靠。
這個就是修因,無修而修。


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五要《念佛三昧寶王論》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諸佛解脫心行中求門第十七
  問曰。念佛名真無念。往生名真無生。信矣維摩經云。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當
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既曰一切心行中求。何不求於自心。而乃求於外佛耶。對曰。
子謂念佛三昧無上妙禪。非心行中求者。不然也。為子明之。夫心之為行者。行於三
境也。一行善境。即念佛三昧。善中之善。天中之天。二行不善境。謂貪瞋癡等諸惡
境界。三行無記境。謂其心不住善惡。不緣若論。夫理性理。遍前三。語其順理。唯
留善境。經云。所謂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者。謂不了法性體無慳貪。違於法性。而
不行施。縱施住施。不能捨施。非垢如何。若能了知隨順法性行檀波羅蜜。無慳施相
。善順於理。非淨如何。不善無記。乖於法性。不可與善聯鍍也。故勝天王問佛。六
何菩薩。通達禪波羅蜜。佛告大王。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行禪波羅蜜。當觀此
心行於何境。若善不善無記境界。若行善境則勤修習。譬如蓮華不停水滴一。不善海
不得暫住。據斯金口。豈有不善無記。而不擯之哉。是則順理。善心行於善境熾然。
念佛解脫在心行中。若謂念佛心行。而非解脫者。不善無記二種心行。豈得有哉。如
斯解脫。迷之則滯於浩劫。悟之則證如反掌。習禪明鏡。允茲在茲。如來世雄。考彼
群定。以念佛三昧。為禪中王諸餘三昧。有待有對者。皆匹夫之定耳。然寶王三昧。
不住尊相。不住卑相。邪相正相。生死相涅槃相。煩惱相菩提相。靜相亂相。成正覺
相。度眾生相。坐道場相。無所得相。如是等相皆悉不住。猶如夢覺廓無來去。故大
品云。無去無來是佛。夫如是則尚遣乎中道。豈住於邊徼哉。如諸海無行經偈云
    譬如人  於夢中  得佛道  度眾生 
 此無道  無眾生  佛法性  亦復然 
 坐道場  無所得  若不得  則不有 
 明無明  同一相  知如是  為世尊 
 眾生性  即菩提  菩提性  即眾生 
 菩薩眾  亦不二  知如是  為世尊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解》五根者。僧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
 
此是三十七道品中之第四科。「根」是比喻,如草木之有根,有能生長、能保持義,故稱為根。共有五條即「信、進、念、定、慧」。下面五力,其名稱完全相同。佛在彌陀經上說,西方世界的人,無論由何處往生,品位高下,均須修學此五條。(一)信根。信是信正道,佛所說許多法門都是正道,但並不能適合一切人的根機。如入藥舖,千百種藥劑均屬良藥,對症下藥,可以藥到病除。所以古德常常提示我們要選擇法門,一門深入。至於廣學多聞,是為別人。如要作醫生必須樣樣懂,你開的藥方是給別人吃的,不是自己吃的。修淨土的人是以信願持名為正道。淨土三經一論,其中有許多斷惡修善的方法,如觀經之三福,均屬助道法,幫助我們成就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如對此深信不疑,則為有根,聞此法門,也生歡喜心,而未下決心,信即無根,或者禪淨雙修,密淨雙修以至於密淨禪三修,均為無根。如信有根,則帶起精進。(二)進根。精進是真修。精者精純,進者不退,如有進而不精則是雜進,力量就分散,精神不能集中,信進若無根,考其原因,還是缺少前面三科十二條的良好基礎。仔細分析今天念佛不得力,精神散亂,要想身心清淨工夫得力,不得不對前面三科加以認真勤習,不疲倦,不懈怠,在學習中得到法喜發出智慧。(三)念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二六時中常念佛名即正道法,常念佛的教誨,是助道善法,完全沒有閒雜妄念,這個念才能產生力量,自有感應。煩惱妄念少,心清淨,智慧增長,此即相應的效果。讀經比從前明白,愈念愈覺得有新的意義,新的法味,工夫愈深,體會的愈廣。(四)定根。攝心在正道及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菩薩位上都離不開這個修學方法。
 
(五)慧根。正道助道同樣重要,蓮池大師把信願持名看作正道,也視同助道,正助雙修都是信願持名,其他祖師大德有將觀經觀想觀像看作助道,這些開示對於善根非常深厚者有莫大利益,對我們並不太對症。因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身心的狀況,並且對觀經的三福,以及要解前面的三科,解行並重,才有實效。
 
至於有些人,對於專念一部經似嫌不夠,還要多學。黃念祖老居士教人學佛要念許多經論,他曾指定一、二十種。不過我教人要專,因為我看到有許多人到臨終時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他們平時一部經都沒念過。可見一部經足夠,多了就雜了。我們看到浩如煙海的佛法,怎麼會不羨慕?一羨慕就迷了,所以我常講佛法是迷宮,學佛的人不能不當心,釋迦佛無意騙人,他要普度眾生,不是專度你一個人。何況大乘經中說,一經通一切經通。如禪宗惠能大師,他一部經都沒念過。壇經第一篇說他的歷史,他是賣柴的,他給人送柴,偶然聽到有人讀金剛經,他一聽就開悟。後來到黃梅見五祖,五祖叫他在廚房裏作苦工。老和尚要傳法了,弟子神秀首座作一首偈。他聽了之後把它改了,以此因緣五祖就把衣缽傳與他,他當年才二十四歲,五祖叫他逃走避難,途中遇到無盡藏比丘尼,向惠能請教涅槃經,有三十六卷之多,他說他不識字,叫無盡藏念給他聽,他聽後就給無盡藏講解,講了一部。在曹溪類乎此事者甚多,如法達禪師念法華經三千遍未開悟,法華有七部,念三千遍須十年工夫。請教惠能,惠能說,你念給我聽,他念了二品,第二品是方便品,六祖即把經中的意義說給法達,法達聽後也開悟。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們何必找麻煩。就憑這一句佛號,念到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定慧現前,定現前不為外界所動,慧現前對世出世法一切通達,聰明人不作笨事。我講經已快四十年,我在台中從李老師學經已有三十多種,我真正用功,只有五部經,如華嚴經我只聽了一卷,一部華嚴我也會講,法華經及地藏經均未學過,但亦講過法華大意及地藏經。禪宗經典金剛經未學過,永嘉證道歌、信心銘、大珠和尚語錄我也講了很多遍,但我都未學過。如一門深入可以得到其中精髓,尤其是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均是不可思議的大經,份量不多內容幾乎無所不包,一切法門均不能超越其範圍,若一門深入可以用最少的時間真正得到定慧。通達事理,一定要專要精,方能相應不散。「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凡夫有聰明而無智慧,聰明是由意識心所生,智慧是要離心意識。慧是由定生,心地清淨,能生智慧,智慧現前,對正道與助道均能認識清楚,四念處觀即是對於宇宙真相有正確的人生觀。
 
《解》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
 
力是修行有了工夫,樹木到了長成的階段即有力量。信中有真實的智慧,觀經所說的是真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此係最根本的理論,對此肯定相信不疑,今生往生即有把握。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講信講了六個,第一要信自,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是由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娑婆世界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依報正報都離不開心性,心性才是真正的造物主。禪宗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禪是用參究的方法,我們是用念佛的方法。念到事一心不亂即斷煩惱,念到理一心不亂即見性。明白這個道理,能不能往生一生成佛,能不能通達一切法門的疑惑就可以消除了。所以說「信根增長,能破疑惑」。
 
「破諸邪信,及破煩惱」。此處「邪信」包括一切信仰,甚至於包括佛教內的小乘聲聞緣覺權教菩薩。與大乘比較都不是正,如再往上提升,提到絕對的標準,只有念佛法門信願持名是正中之正,至於其他大乘法門皆屬正中之偏。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信心堅固有力,自然就能破諸煩惱,煩惱破盡,可生到方便有餘土。
 
《解》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
 
在大乘佛法中,大乘菩薩善根唯一「精進」,世間善根有三種即「無貪、無瞋、無痴」,世間六道所有一切善法皆由此三善根生出,一般人無論作什麼事,容易懈怠退轉。出世間法修的人多,而成就者少,其原因就是懈怠退轉。出世間大事都能精進不退,世間小事更不必說。自己常常怪自己工夫不得力,以念佛來說,有人念了三、五年,一點效驗沒有。印光大師說,念佛時有妄念夾雜其間,乃正常現象,不必顧慮。隨它起來,不要理會,只注意佛號,從妄念亦可以測驗自己的工夫,一般人大約在一支香(一小時半)的時間有三、五個妄念已是很好的工夫,這樣工夫需要三年,若不認真三十年也不行。若真把事實搞清,一定把求生淨土作為這一生第一件大事。必然精進,沒有飯吃不要緊,沒有衣服穿不妨事,沒有工作不重要。不念佛就不得了。以此種精神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社會苦難太多,憂慮不能解決,一切妄想執著計較都解決不了問題。尤其生在這個時代,讓我們嚐到人世艱苦,不求出離,只有繼續受罪吧。
 
《解》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
 
前面所說錯誤的想法與見解皆為邪念,乃至於佛法亦會有同樣弊病,對修學有很大的阻力,念根得力,一切錯誤都沒有了。淨宗法門在修持方面比較簡單,愈簡單愈容易成就,一心專持彌陀名號,一心專求往生淨土,即是念有力量。其他妄念自然不生。一心有力,二心就分散了。智慧未現前,定慧未成就,其他正邪均與我無干,暫時放在一邊。「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就是「信願持名」,也是大勢至菩薩所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樣念根才能有成就。
 
《解》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名定力。
 
「定」能破煩惱。「亂想」指的是「貪瞋痴慢疑」。五大類錯誤的思想,定能破之。事與理包括一切世出世法,理明白了,即理得心安。事與理均甚複雜,有一理必有一事,有一事必有一理。不可能有理外之事或事外之理。「禪定」是外不著相,內不起分別。一切事皆通達,是照見,不是研究,研究是用意識,而佛法用參究,離心意識參,識是第六識分別,意是第七識執著,心是第八識,含藏種子,離開心意識即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
 
《解》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遮」是「止息」義,「惑」是「迷惑」,簡言之,所有一切迷惑均不出此見思、塵沙、無明三大類。此三大類變現出無量的錯誤思想見解行為以至於不同苦樂的果報。唯有真實智慧才能止息這三大類煩惱。從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覺菩薩都不能離開這五根五力修學的原理原則。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
 
「菩提」梵語,「覺」義。其作用是防止行者在修學過程中發生障礙。智慧由根力中產生,前面五根五力最後一個皆為智慧。如果無根無力即無法區分一切法之真妄。談到真妄,包括很多,如是非、邪正、善惡、偏圓,均在其中,必須有真實智慧才能簡別所要學的法門。對於自己的根性也要用智慧觀察,不能感情用事。因為法未必能契合自己的根性。諸法包括世出世法,三十七道品中前面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易懂易學。此處難懂,難學,因為我們沒有真實智慧,一切諸法真妄邪正不易辨別,往往選錯了法門,精力時間都浪費了。能早日回頭還好,如執迷不悟,一生難有成就。若無智慧而真有善根福德者,亦能成就。有善根之人能信,有福德之人肯修,老實忠厚人容易成就。淨宗自古至今念佛往生者,一大半以上均憑善根福德而能成就,心地真誠恭敬,聽此法門相信聖言量,佛菩薩祖師大德不會騙人,「老實」就是成功的密訣。說到知識份子就麻煩了。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否則他不能完全相信認真修學。佛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專為這些人建立信心,破迷開悟。由智慧觀察世間,了解世法的真相,就不會浪費時間作些不相干的事情,無論造善業或造惡業都是造六道輪迴之業。佛教我們斷惡修善,此善非善惡之善。善惡是相對的,兩邊都離掉謂之真善。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好事也有壞事。起念造作必落一邊,縱然作一切善事,心中不要落印象,世間利益眾生之事儘量去作,心中保持清淨,作到三輪體空。學佛一切法門皆善,佛所說一切大小乘經典都能使人圓成佛道,理上說如此,而在事上個人根性不同。佛當年教化眾生,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沒有教科書,也無經本,在大會中隨問隨答。當機者聽了就獲益,根基厚薄與其得益深淺成正比例,如有幸值佛,親聆法音,可能聞後開悟而證果。後世眾生與佛的緣即差一等。佛滅後弟子們結集佛所說法成為經律論三藏,後世人讀之,冷靜思惟,自己的根性與佛所說的法門契合否?如自己沒有選擇法門的能力,佛特別慈悲教我們修念佛法門。佛在大集經中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等於給眾生授記。佛在無量壽經中說,末法到最後一切經典滅盡,還保留無量壽經住世一百年,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是同一部經,無量壽經稱為「大本」,阿彌陀經稱為「小本」。非常適合於法滅盡時,只要肯修,一生即能成就。故稱為「當生成就」的佛法。古來祖師大德根據經文,由佛滅後分為五個時期,每個時期五百年。第一個五百年戒律堅固,第二禪定堅固,第三多聞堅固,正值我國隋唐時期乃佛法的黃金時代。大家均在理論上研究,著述甚多。第四塔廟堅固,真修行者少,只是蓋廟。第五鬥爭堅固,在此時期多有鬥爭,所以蕅益大師叫我們「隨順諸佛真實教誨」,「諸佛」就是「阿彌陀佛」,「教誨」就是「信願持名」。不但阿彌陀佛,乃至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異口同音護持讚歎,普勸後世眾生求生淨土。
 
我們要知道世法的真妄皆不可取,如不修善,與諸佛度生的本願就有違背,我們斷惡修善,認真努力去作,而一無所求,在佛法中專修念佛法門,可謂善於擇法。
 
《解》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
 
「精」是純而不雜,「進」是不退,精進一定要在佛法淨念上求覺了。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真精進。六根門頭,內外交通的管道,主要是意識,五根的作用是了別,無分別。第六意識起作用,分別善惡好醜,眼能見但不分別,心是定的。對外面六塵相當清楚是慧。不起心不動念是定。永遠住在定慧中是真精進。定慧是一不是二,定慧平等,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也可以說慧是定之體,定是慧之用。明白此事實而很難作到。我們如要分別執著就用念佛的方法,分別執著阿彌陀佛。功夫用的純熟,再把阿彌陀佛去掉,以這句阿彌陀佛名號作手段,能達到理一心不亂,達到此種境界,仍然在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佛只作個榜樣是他受用,無念是自受用。念、不落空,無念、不落有,稱之為「中道」。這句佛號實在不可思議,佛說華嚴,最後是念佛。佛說法華最後也是念佛,乃至於性相各宗到最後仍是念佛,在中國最盛行的禪宗,禪門日誦,到晚上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這是祖師們徹底的覺悟。凡是學佛不願意求生淨土的,祖師說,他的佛法沒有搞通。「善能覺了」是由修學工夫體驗出來的,讀經每讀一遍都有一遍的悟處,而且愈悟愈深,此之謂善能覺了。不要修無益的苦行,例如不過中食,小乘人對此非常重視,午後可以飲糖水、牛奶等流質,其有沈澱者皆不可食。大乘法讚歎吃素,目的在培養慈悲,間接不殺生,況且現在的肉食帶給我們許多疾病,在美國青菜還可以吃,農藥少,台灣青菜看起來漂亮,但不是味道,可能噴的農藥太多。大陸的青菜味道確是不同。
 
《解》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
 
「法喜」在世間法中亦有,如論語第一句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此「說」字即法喜,法喜是由內心發出來的。以真誠恭敬心讀經,覺有悟處,意味無窮,即是法喜。從前小學生入私塾,七、八歲讀四書,到了七、八十歲仍然念的津津有味,因其確有領悟,即覺快樂,讀書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大師說:「不依顛倒之法而喜。」儒家的經典,與世俗書籍比是正,若與佛法比,佛法是正,儒家修學的目標不外修齊治平,不能出三界,小乘法與大乘法比,大乘法是正,大乘佛法與持名念佛比,持名念佛是純正,超越一切大乘法門。如再修學其他法門就把精力時間浪費掉了。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機會,今天遇到了,認真修學,愈學領悟愈深,愈學對往生西方世界信心愈真切。
 
《解》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
 
此是七覺支的第四除覺分,與第五的捨覺分很接近,「除」是對內的,「捨」是對外的,如此區別,容易了解。「諸見煩惱」即一般經論上所說的「見思煩惱」,或稱為見思惑。此為煩惱的總稱,亦為三界六道之根源,見思煩惱若斷掉,則六道輪迴就沒有了。永嘉大師證道歌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見思惑分見惑與思惑二種。見惑是(1)身見、(2)邊見、(3)見取見、(4)戒禁取見、(5)邪見。思惑是(1)貪、(2)瞋、(3)痴、(4)慢、(5)疑。後面有詳細解說、茲不贅述。
 
淨宗修學依彌陀經及無量壽經,彌陀經經文不太容易懂,幸有蓮池大師的疏鈔與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二種不朽之作,對我們修學有莫大的幫助。只要念佛工夫純熟,禪宗的境界與效果我們也能得到,他們用參究的方法,非一般人所能作到,我們用一心專念的方法,人人可以作到。當斷除諸見煩惱之時,非常善巧,除諸虛偽,並不損真正善根,世間法三善根即無貪、無瞋、無痴,假如把煩惱除掉,壞事當然不作,好事也不作了,就損害了真正善根,路子又走偏了。世出世法的斷惡修善,天天要作,沒有惡,故意作一點惡,沒有善,故意作一點善,啟發自己的覺悟,生活中還在表演,這就是善巧方便,無作是自利,作是利他。出世法的善根只有一條,就是精進。勇猛精進,無有疲厭,不損害真正的善根。「除諸虛偽」,個人的名聞利養以及享受皆為虛偽,世間人斷惡修善有目的,並不是無條件的。無利益他就不作。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悲能拔苦,慈能予樂,慈悲上加一個「大」字即是無條件,一切有條件的都是虛偽。
 
《解》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
 
捨是對外境說,亦即常說的身外之物,內放下見思煩惱,外放下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境是境界,眼所見者皆曰色,耳所聞者皆曰聲,鼻所嗅者皆曰香,乃至於意,意即念頭,念頭所緣謂之法。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對外面六大類境界即「色聲香味觸法」。此六大類的境界虛幻不實。所謂真實是永遠存在不會改變的,如會改變即是虛偽。人的身體有生老病死,時時刻刻起變化,不是真實的,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天親菩薩將一切法歸納成一百大類稱之為百法,相宗有一本百法明門論,大乘入門的書,一百法中又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無為法是無生無滅。無為法有六種,有為法中包括心、心所、色、不相應行,有九十四種。無為法中有虛空無為,虛空似乎自古至今沒有變化,變化就不是真的,不能執著,執著即生煩惱,乃是自找的,既然知其不是真的,也要知其所以然,然後才能真正放下。佛說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真心本性的相分,本性是能變,相分是所變。可知能變是真的,所變是假有。本性是真空,六祖說「本來無一物」,而能變現一切法,所以本性是體,相是現象。華嚴說,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相有變化,因識在起作用。識是分別執著。例如本性現相,此相謂之「一真法界」,心中有見思分別執著即變現出六道輪迴,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一切諸佛菩薩也是自己心性變現之物,常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我們現在何嘗不是唯心穢土,自性釋迦呢?離開心性無有一法可得,此是「善能覺了」。何況佛在經上開示,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什麼就變什麼。大多數人死了就墮三惡道,他想貪、墮餓鬼。想瞋、墮地獄。想痴,邪正善惡利害辨不清楚,糊里糊塗,墮畜生。念佛想佛必定成佛,念天想天,一定會生天。基督教天主教生天堂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念佛想佛,而心中又想貪瞋痴,則三惡道仍然有份,西方去不了。這個道理搞清楚,就要一切放下,死心蹋地念這句「阿彌陀佛」,這一生真能超越三界,同時隨緣隨份幫助別人開悟,離苦得樂,這是自己的大慈悲心,沒有任何條件,本分上應當要作的,因為一切眾生與我同體,「同體大悲」,這裡面產生「無緣大慈」,如父母之愛子女,沒有條件。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既皆虛妄,把它捨了。捨了之後,永遠沒有追念,這叫「捨覺分」。
 
《解》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
 
前面兩種作到有真實效果即得禪定,「除覺分」使內心清淨,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捨覺分」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禪定自然現前。除捨工夫深,定功亦深。定是中途站,不是究竟的目標,而且禪定淺深,無量無邊,絕不可得少為足,炫耀於人。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為什麼不能達到九次第定,證羅漢果,超越三界?其病根即是「愛見妄想」。行者對定中境界非常喜歡,且誤解為已入了涅槃。如果不生愛見妄想,禪定能生智慧。念佛人念到工夫成片即接近禪定,念到事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此時絕不可生起愛見妄想,這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常常與諸佛菩薩比,切莫與凡夫比,以防生起貢高我慢之心,永遠保持謙虛,一切恭敬,此是定覺分。
 
《解》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七菩提分應用於平常修行工夫上,用的妥當,於修學有很大幫助。任何宗派法門,毛病有二種,一為昏沈,常覺疲倦,精神提不起來,念佛未久一止靜即打瞌睡。工夫一定要保持定慧均平。定多了即昏沉,慧多了即覺心中浮躁,妄念七上八下,如果有這種情況,即用前面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調整之。打坐時有此現象,即起來繞佛或拜佛,或想阿彌陀佛在因地上努力精進修行,見賢思齊。念佛堂古時依眾靠眾,有好的修學環境。現在大的道場都變為觀光區,遊覽車川流不息,難得清靜,今天真正用功還不如在家裡,現有錄音帶錄影帶念佛機,比從前方便。邀幾位志同道合者互相共修。我們達拉斯道場內分三個區,繞佛、拜佛、靜坐念佛,各不相擾,無法師領導,放念佛機,佛聲不斷。進到佛堂一句話不說,見人不打招呼,完全根據佛號念佛,沒有任何壓力。
 
如果心中妄念很多、浮動掉舉,此乃無始劫來的習氣,在日常生活中修練,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時時調和適中,作到不夾雜,雖一時不能除盡,切不可操之過急,不可勉強,一定要身心舒暢歡喜,愈學心愈清淨,煩惱日減,智慧增長,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