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解》五根者。僧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
 
此是三十七道品中之第四科。「根」是比喻,如草木之有根,有能生長、能保持義,故稱為根。共有五條即「信、進、念、定、慧」。下面五力,其名稱完全相同。佛在彌陀經上說,西方世界的人,無論由何處往生,品位高下,均須修學此五條。(一)信根。信是信正道,佛所說許多法門都是正道,但並不能適合一切人的根機。如入藥舖,千百種藥劑均屬良藥,對症下藥,可以藥到病除。所以古德常常提示我們要選擇法門,一門深入。至於廣學多聞,是為別人。如要作醫生必須樣樣懂,你開的藥方是給別人吃的,不是自己吃的。修淨土的人是以信願持名為正道。淨土三經一論,其中有許多斷惡修善的方法,如觀經之三福,均屬助道法,幫助我們成就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如對此深信不疑,則為有根,聞此法門,也生歡喜心,而未下決心,信即無根,或者禪淨雙修,密淨雙修以至於密淨禪三修,均為無根。如信有根,則帶起精進。(二)進根。精進是真修。精者精純,進者不退,如有進而不精則是雜進,力量就分散,精神不能集中,信進若無根,考其原因,還是缺少前面三科十二條的良好基礎。仔細分析今天念佛不得力,精神散亂,要想身心清淨工夫得力,不得不對前面三科加以認真勤習,不疲倦,不懈怠,在學習中得到法喜發出智慧。(三)念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二六時中常念佛名即正道法,常念佛的教誨,是助道善法,完全沒有閒雜妄念,這個念才能產生力量,自有感應。煩惱妄念少,心清淨,智慧增長,此即相應的效果。讀經比從前明白,愈念愈覺得有新的意義,新的法味,工夫愈深,體會的愈廣。(四)定根。攝心在正道及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菩薩位上都離不開這個修學方法。
 
(五)慧根。正道助道同樣重要,蓮池大師把信願持名看作正道,也視同助道,正助雙修都是信願持名,其他祖師大德有將觀經觀想觀像看作助道,這些開示對於善根非常深厚者有莫大利益,對我們並不太對症。因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身心的狀況,並且對觀經的三福,以及要解前面的三科,解行並重,才有實效。
 
至於有些人,對於專念一部經似嫌不夠,還要多學。黃念祖老居士教人學佛要念許多經論,他曾指定一、二十種。不過我教人要專,因為我看到有許多人到臨終時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他們平時一部經都沒念過。可見一部經足夠,多了就雜了。我們看到浩如煙海的佛法,怎麼會不羨慕?一羨慕就迷了,所以我常講佛法是迷宮,學佛的人不能不當心,釋迦佛無意騙人,他要普度眾生,不是專度你一個人。何況大乘經中說,一經通一切經通。如禪宗惠能大師,他一部經都沒念過。壇經第一篇說他的歷史,他是賣柴的,他給人送柴,偶然聽到有人讀金剛經,他一聽就開悟。後來到黃梅見五祖,五祖叫他在廚房裏作苦工。老和尚要傳法了,弟子神秀首座作一首偈。他聽了之後把它改了,以此因緣五祖就把衣缽傳與他,他當年才二十四歲,五祖叫他逃走避難,途中遇到無盡藏比丘尼,向惠能請教涅槃經,有三十六卷之多,他說他不識字,叫無盡藏念給他聽,他聽後就給無盡藏講解,講了一部。在曹溪類乎此事者甚多,如法達禪師念法華經三千遍未開悟,法華有七部,念三千遍須十年工夫。請教惠能,惠能說,你念給我聽,他念了二品,第二品是方便品,六祖即把經中的意義說給法達,法達聽後也開悟。一經通一切經通,我們何必找麻煩。就憑這一句佛號,念到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定慧現前,定現前不為外界所動,慧現前對世出世法一切通達,聰明人不作笨事。我講經已快四十年,我在台中從李老師學經已有三十多種,我真正用功,只有五部經,如華嚴經我只聽了一卷,一部華嚴我也會講,法華經及地藏經均未學過,但亦講過法華大意及地藏經。禪宗經典金剛經未學過,永嘉證道歌、信心銘、大珠和尚語錄我也講了很多遍,但我都未學過。如一門深入可以得到其中精髓,尤其是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均是不可思議的大經,份量不多內容幾乎無所不包,一切法門均不能超越其範圍,若一門深入可以用最少的時間真正得到定慧。通達事理,一定要專要精,方能相應不散。「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凡夫有聰明而無智慧,聰明是由意識心所生,智慧是要離心意識。慧是由定生,心地清淨,能生智慧,智慧現前,對正道與助道均能認識清楚,四念處觀即是對於宇宙真相有正確的人生觀。
 
《解》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
 
力是修行有了工夫,樹木到了長成的階段即有力量。信中有真實的智慧,觀經所說的是真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此係最根本的理論,對此肯定相信不疑,今生往生即有把握。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講信講了六個,第一要信自,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是由自己心性變現出來的,娑婆世界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依報正報都離不開心性,心性才是真正的造物主。禪宗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禪是用參究的方法,我們是用念佛的方法。念到事一心不亂即斷煩惱,念到理一心不亂即見性。明白這個道理,能不能往生一生成佛,能不能通達一切法門的疑惑就可以消除了。所以說「信根增長,能破疑惑」。
 
「破諸邪信,及破煩惱」。此處「邪信」包括一切信仰,甚至於包括佛教內的小乘聲聞緣覺權教菩薩。與大乘比較都不是正,如再往上提升,提到絕對的標準,只有念佛法門信願持名是正中之正,至於其他大乘法門皆屬正中之偏。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信心堅固有力,自然就能破諸煩惱,煩惱破盡,可生到方便有餘土。
 
《解》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
 
在大乘佛法中,大乘菩薩善根唯一「精進」,世間善根有三種即「無貪、無瞋、無痴」,世間六道所有一切善法皆由此三善根生出,一般人無論作什麼事,容易懈怠退轉。出世間法修的人多,而成就者少,其原因就是懈怠退轉。出世間大事都能精進不退,世間小事更不必說。自己常常怪自己工夫不得力,以念佛來說,有人念了三、五年,一點效驗沒有。印光大師說,念佛時有妄念夾雜其間,乃正常現象,不必顧慮。隨它起來,不要理會,只注意佛號,從妄念亦可以測驗自己的工夫,一般人大約在一支香(一小時半)的時間有三、五個妄念已是很好的工夫,這樣工夫需要三年,若不認真三十年也不行。若真把事實搞清,一定把求生淨土作為這一生第一件大事。必然精進,沒有飯吃不要緊,沒有衣服穿不妨事,沒有工作不重要。不念佛就不得了。以此種精神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社會苦難太多,憂慮不能解決,一切妄想執著計較都解決不了問題。尤其生在這個時代,讓我們嚐到人世艱苦,不求出離,只有繼續受罪吧。
 
《解》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
 
前面所說錯誤的想法與見解皆為邪念,乃至於佛法亦會有同樣弊病,對修學有很大的阻力,念根得力,一切錯誤都沒有了。淨宗法門在修持方面比較簡單,愈簡單愈容易成就,一心專持彌陀名號,一心專求往生淨土,即是念有力量。其他妄念自然不生。一心有力,二心就分散了。智慧未現前,定慧未成就,其他正邪均與我無干,暫時放在一邊。「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就是「信願持名」,也是大勢至菩薩所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樣念根才能有成就。
 
《解》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名定力。
 
「定」能破煩惱。「亂想」指的是「貪瞋痴慢疑」。五大類錯誤的思想,定能破之。事與理包括一切世出世法,理明白了,即理得心安。事與理均甚複雜,有一理必有一事,有一事必有一理。不可能有理外之事或事外之理。「禪定」是外不著相,內不起分別。一切事皆通達,是照見,不是研究,研究是用意識,而佛法用參究,離心意識參,識是第六識分別,意是第七識執著,心是第八識,含藏種子,離開心意識即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
 
《解》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遮」是「止息」義,「惑」是「迷惑」,簡言之,所有一切迷惑均不出此見思、塵沙、無明三大類。此三大類變現出無量的錯誤思想見解行為以至於不同苦樂的果報。唯有真實智慧才能止息這三大類煩惱。從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覺菩薩都不能離開這五根五力修學的原理原則。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
 
「菩提」梵語,「覺」義。其作用是防止行者在修學過程中發生障礙。智慧由根力中產生,前面五根五力最後一個皆為智慧。如果無根無力即無法區分一切法之真妄。談到真妄,包括很多,如是非、邪正、善惡、偏圓,均在其中,必須有真實智慧才能簡別所要學的法門。對於自己的根性也要用智慧觀察,不能感情用事。因為法未必能契合自己的根性。諸法包括世出世法,三十七道品中前面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易懂易學。此處難懂,難學,因為我們沒有真實智慧,一切諸法真妄邪正不易辨別,往往選錯了法門,精力時間都浪費了。能早日回頭還好,如執迷不悟,一生難有成就。若無智慧而真有善根福德者,亦能成就。有善根之人能信,有福德之人肯修,老實忠厚人容易成就。淨宗自古至今念佛往生者,一大半以上均憑善根福德而能成就,心地真誠恭敬,聽此法門相信聖言量,佛菩薩祖師大德不會騙人,「老實」就是成功的密訣。說到知識份子就麻煩了。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否則他不能完全相信認真修學。佛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專為這些人建立信心,破迷開悟。由智慧觀察世間,了解世法的真相,就不會浪費時間作些不相干的事情,無論造善業或造惡業都是造六道輪迴之業。佛教我們斷惡修善,此善非善惡之善。善惡是相對的,兩邊都離掉謂之真善。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好事也有壞事。起念造作必落一邊,縱然作一切善事,心中不要落印象,世間利益眾生之事儘量去作,心中保持清淨,作到三輪體空。學佛一切法門皆善,佛所說一切大小乘經典都能使人圓成佛道,理上說如此,而在事上個人根性不同。佛當年教化眾生,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沒有教科書,也無經本,在大會中隨問隨答。當機者聽了就獲益,根基厚薄與其得益深淺成正比例,如有幸值佛,親聆法音,可能聞後開悟而證果。後世眾生與佛的緣即差一等。佛滅後弟子們結集佛所說法成為經律論三藏,後世人讀之,冷靜思惟,自己的根性與佛所說的法門契合否?如自己沒有選擇法門的能力,佛特別慈悲教我們修念佛法門。佛在大集經中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等於給眾生授記。佛在無量壽經中說,末法到最後一切經典滅盡,還保留無量壽經住世一百年,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是同一部經,無量壽經稱為「大本」,阿彌陀經稱為「小本」。非常適合於法滅盡時,只要肯修,一生即能成就。故稱為「當生成就」的佛法。古來祖師大德根據經文,由佛滅後分為五個時期,每個時期五百年。第一個五百年戒律堅固,第二禪定堅固,第三多聞堅固,正值我國隋唐時期乃佛法的黃金時代。大家均在理論上研究,著述甚多。第四塔廟堅固,真修行者少,只是蓋廟。第五鬥爭堅固,在此時期多有鬥爭,所以蕅益大師叫我們「隨順諸佛真實教誨」,「諸佛」就是「阿彌陀佛」,「教誨」就是「信願持名」。不但阿彌陀佛,乃至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異口同音護持讚歎,普勸後世眾生求生淨土。
 
我們要知道世法的真妄皆不可取,如不修善,與諸佛度生的本願就有違背,我們斷惡修善,認真努力去作,而一無所求,在佛法中專修念佛法門,可謂善於擇法。
 
《解》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
 
「精」是純而不雜,「進」是不退,精進一定要在佛法淨念上求覺了。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真精進。六根門頭,內外交通的管道,主要是意識,五根的作用是了別,無分別。第六意識起作用,分別善惡好醜,眼能見但不分別,心是定的。對外面六塵相當清楚是慧。不起心不動念是定。永遠住在定慧中是真精進。定慧是一不是二,定慧平等,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也可以說慧是定之體,定是慧之用。明白此事實而很難作到。我們如要分別執著就用念佛的方法,分別執著阿彌陀佛。功夫用的純熟,再把阿彌陀佛去掉,以這句阿彌陀佛名號作手段,能達到理一心不亂,達到此種境界,仍然在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佛只作個榜樣是他受用,無念是自受用。念、不落空,無念、不落有,稱之為「中道」。這句佛號實在不可思議,佛說華嚴,最後是念佛。佛說法華最後也是念佛,乃至於性相各宗到最後仍是念佛,在中國最盛行的禪宗,禪門日誦,到晚上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這是祖師們徹底的覺悟。凡是學佛不願意求生淨土的,祖師說,他的佛法沒有搞通。「善能覺了」是由修學工夫體驗出來的,讀經每讀一遍都有一遍的悟處,而且愈悟愈深,此之謂善能覺了。不要修無益的苦行,例如不過中食,小乘人對此非常重視,午後可以飲糖水、牛奶等流質,其有沈澱者皆不可食。大乘法讚歎吃素,目的在培養慈悲,間接不殺生,況且現在的肉食帶給我們許多疾病,在美國青菜還可以吃,農藥少,台灣青菜看起來漂亮,但不是味道,可能噴的農藥太多。大陸的青菜味道確是不同。
 
《解》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
 
「法喜」在世間法中亦有,如論語第一句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此「說」字即法喜,法喜是由內心發出來的。以真誠恭敬心讀經,覺有悟處,意味無窮,即是法喜。從前小學生入私塾,七、八歲讀四書,到了七、八十歲仍然念的津津有味,因其確有領悟,即覺快樂,讀書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大師說:「不依顛倒之法而喜。」儒家的經典,與世俗書籍比是正,若與佛法比,佛法是正,儒家修學的目標不外修齊治平,不能出三界,小乘法與大乘法比,大乘法是正,大乘佛法與持名念佛比,持名念佛是純正,超越一切大乘法門。如再修學其他法門就把精力時間浪費掉了。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機會,今天遇到了,認真修學,愈學領悟愈深,愈學對往生西方世界信心愈真切。
 
《解》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
 
此是七覺支的第四除覺分,與第五的捨覺分很接近,「除」是對內的,「捨」是對外的,如此區別,容易了解。「諸見煩惱」即一般經論上所說的「見思煩惱」,或稱為見思惑。此為煩惱的總稱,亦為三界六道之根源,見思煩惱若斷掉,則六道輪迴就沒有了。永嘉大師證道歌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見思惑分見惑與思惑二種。見惑是(1)身見、(2)邊見、(3)見取見、(4)戒禁取見、(5)邪見。思惑是(1)貪、(2)瞋、(3)痴、(4)慢、(5)疑。後面有詳細解說、茲不贅述。
 
淨宗修學依彌陀經及無量壽經,彌陀經經文不太容易懂,幸有蓮池大師的疏鈔與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二種不朽之作,對我們修學有莫大的幫助。只要念佛工夫純熟,禪宗的境界與效果我們也能得到,他們用參究的方法,非一般人所能作到,我們用一心專念的方法,人人可以作到。當斷除諸見煩惱之時,非常善巧,除諸虛偽,並不損真正善根,世間法三善根即無貪、無瞋、無痴,假如把煩惱除掉,壞事當然不作,好事也不作了,就損害了真正善根,路子又走偏了。世出世法的斷惡修善,天天要作,沒有惡,故意作一點惡,沒有善,故意作一點善,啟發自己的覺悟,生活中還在表演,這就是善巧方便,無作是自利,作是利他。出世法的善根只有一條,就是精進。勇猛精進,無有疲厭,不損害真正的善根。「除諸虛偽」,個人的名聞利養以及享受皆為虛偽,世間人斷惡修善有目的,並不是無條件的。無利益他就不作。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悲能拔苦,慈能予樂,慈悲上加一個「大」字即是無條件,一切有條件的都是虛偽。
 
《解》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
 
捨是對外境說,亦即常說的身外之物,內放下見思煩惱,外放下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境是境界,眼所見者皆曰色,耳所聞者皆曰聲,鼻所嗅者皆曰香,乃至於意,意即念頭,念頭所緣謂之法。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對外面六大類境界即「色聲香味觸法」。此六大類的境界虛幻不實。所謂真實是永遠存在不會改變的,如會改變即是虛偽。人的身體有生老病死,時時刻刻起變化,不是真實的,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天親菩薩將一切法歸納成一百大類稱之為百法,相宗有一本百法明門論,大乘入門的書,一百法中又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無為法是無生無滅。無為法有六種,有為法中包括心、心所、色、不相應行,有九十四種。無為法中有虛空無為,虛空似乎自古至今沒有變化,變化就不是真的,不能執著,執著即生煩惱,乃是自找的,既然知其不是真的,也要知其所以然,然後才能真正放下。佛說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真心本性的相分,本性是能變,相分是所變。可知能變是真的,所變是假有。本性是真空,六祖說「本來無一物」,而能變現一切法,所以本性是體,相是現象。華嚴說,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相有變化,因識在起作用。識是分別執著。例如本性現相,此相謂之「一真法界」,心中有見思分別執著即變現出六道輪迴,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一切諸佛菩薩也是自己心性變現之物,常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我們現在何嘗不是唯心穢土,自性釋迦呢?離開心性無有一法可得,此是「善能覺了」。何況佛在經上開示,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什麼就變什麼。大多數人死了就墮三惡道,他想貪、墮餓鬼。想瞋、墮地獄。想痴,邪正善惡利害辨不清楚,糊里糊塗,墮畜生。念佛想佛必定成佛,念天想天,一定會生天。基督教天主教生天堂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念佛想佛,而心中又想貪瞋痴,則三惡道仍然有份,西方去不了。這個道理搞清楚,就要一切放下,死心蹋地念這句「阿彌陀佛」,這一生真能超越三界,同時隨緣隨份幫助別人開悟,離苦得樂,這是自己的大慈悲心,沒有任何條件,本分上應當要作的,因為一切眾生與我同體,「同體大悲」,這裡面產生「無緣大慈」,如父母之愛子女,沒有條件。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既皆虛妄,把它捨了。捨了之後,永遠沒有追念,這叫「捨覺分」。
 
《解》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
 
前面兩種作到有真實效果即得禪定,「除覺分」使內心清淨,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捨覺分」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禪定自然現前。除捨工夫深,定功亦深。定是中途站,不是究竟的目標,而且禪定淺深,無量無邊,絕不可得少為足,炫耀於人。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為什麼不能達到九次第定,證羅漢果,超越三界?其病根即是「愛見妄想」。行者對定中境界非常喜歡,且誤解為已入了涅槃。如果不生愛見妄想,禪定能生智慧。念佛人念到工夫成片即接近禪定,念到事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此時絕不可生起愛見妄想,這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常常與諸佛菩薩比,切莫與凡夫比,以防生起貢高我慢之心,永遠保持謙虛,一切恭敬,此是定覺分。
 
《解》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七菩提分應用於平常修行工夫上,用的妥當,於修學有很大幫助。任何宗派法門,毛病有二種,一為昏沈,常覺疲倦,精神提不起來,念佛未久一止靜即打瞌睡。工夫一定要保持定慧均平。定多了即昏沉,慧多了即覺心中浮躁,妄念七上八下,如果有這種情況,即用前面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調整之。打坐時有此現象,即起來繞佛或拜佛,或想阿彌陀佛在因地上努力精進修行,見賢思齊。念佛堂古時依眾靠眾,有好的修學環境。現在大的道場都變為觀光區,遊覽車川流不息,難得清靜,今天真正用功還不如在家裡,現有錄音帶錄影帶念佛機,比從前方便。邀幾位志同道合者互相共修。我們達拉斯道場內分三個區,繞佛、拜佛、靜坐念佛,各不相擾,無法師領導,放念佛機,佛聲不斷。進到佛堂一句話不說,見人不打招呼,完全根據佛號念佛,沒有任何壓力。
 
如果心中妄念很多、浮動掉舉,此乃無始劫來的習氣,在日常生活中修練,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時時調和適中,作到不夾雜,雖一時不能除盡,切不可操之過急,不可勉強,一定要身心舒暢歡喜,愈學心愈清淨,煩惱日減,智慧增長,就對了。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