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解》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淨。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也。翻譯如下廉釋。佛有三身。各論單複。法身單。指所證理性。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法身複者。自性清淨法身。離垢妙極法身。報身複者。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化身複者。示生化身。應現化身。又。佛界化身。隨類化身。雖辨單複三身。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今云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故。簡非乾城陽燄。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圓彰性具。令深證故。
 
(丁)常寂光土。一般大乘經中說常寂光淨土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就天台家講法,藏通二教只斷見思煩惱,未破無明,當然就不算了。別教成佛證入常寂光土,但別教與圓教比較,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謂之法身大士,十地菩薩加等覺,無明破十一品,妙覺就成佛了。成佛共破十二品無明。無明總共有四十二品,才破十二品,還有三十品未破,此為別教佛。其所證的境界是常寂光土中之穢土,圓教佛四十二品無明統統斷盡,圓滿證得佛果,他的境界是常寂光土中之淨土。淨土法門非常奇特,即使帶業往生者生到凡聖同居土,亦能享受常寂光土的境界,其他經論法門所無。因為上面三土不是我們凡夫在一生中能夠證得的。我們想斷煩惱實在不容易。縱然斷了見思煩惱,也不過是小乘阿羅漢或圓教七信位菩薩的地位。若想生到方便有餘土,一生難以作到。至於實報土與寂光土更甭提了。惟有凡聖同居土,只要能伏住煩惱就行,伏比斷容易。但是伏煩惱也要下一番工夫,煩惱雖有,使其不起作用。在通途方面用定,定可以伏住。淨宗法門用一句佛號即可伏住,比禪定容易太多了。念佛只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行了。正念就是一句佛號,古德常說:萬緣放下,提起正念。除一句佛號外,所有一切念頭都是妄想,沒一樣真實的。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包括我們的思想見解念頭。
 
我們只能生到凡聖同居土,往上升不可能,不過其餘三土的受用均能得到,實在不可思議。其他諸佛世界必須見思煩惱斷了,才能享受方便土的受用,無明破一分,才能得到實報土的受用,一定要憑工夫。
 
經上講到達西方即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如不能同時享受上三土的境界,如何能見到諸上善人。我們娑婆世界也是凡聖同居土,而我們見不到阿羅漢菩薩,更見不到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在西方天天與他們見面,因為有這種事實,佛在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讀到此處,了知信願持名,必能得到經中所說的殊勝功德利益。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是理,報身化身是事。理是能變,事是所變。理即經中所說真如本性,華嚴說一真法界,又說不思議解脫境界,都說的是這一樁事情。與此一真法界同義的名詞術語有幾十種之多。何以說許多名詞?目的叫我們不要執著名相。叫我們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才能真正體會到其真相。哲學家講宇宙萬有的本體即是法身。報身是講智慧。報身是能證之智,法身是所證之理。理與智是一不是二。在哲學裡能與所是相對的。佛法講能證之智與所證之理是一個,不能分開。化身又叫應身是利益眾生的。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諸佛菩薩是隨眾生而應的。諸佛菩薩的三身明顯,我們的三身不明顯,因我們的心被妄想執著七情五欲所迷。佛的教學只是破迷開悟,悟了,法身即證得了。我們現在的身是業報身,隨業受報。六道輪迴是自己迷失了自性,造善惡業變現出來的。如何恢復三身,如何得三身的受用,乃是佛所教導我們的主要課題。
 
「法身單」,指所證理性。理與事是一,性與相是一,此宇宙人生的真相,即是法身。「報身單」,指能證的功德智慧,徹底正確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謂之智慧,稱之為報身。「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此是他受用。為什麼有生老病死?因為我們有自受用,即自己圖享受。諸佛菩薩沒有自受用,身也沒有相,其相是他受用,所以他沒有生老病死。佛法講無我,對自己講無我,對別人講有我,有我是他受用,為教化眾生覺悟的工具,所以佛菩薩身是隨眾生感應而現。觀音三十二應身是大類,完全無心也無念頭才能感應。如敲鐘,大敲大鳴,小敲小鳴。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都是逢問即答,不加思量。所以學佛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一念不生,單用一句阿彌陀佛,以一念止一切妄念。此法門巧妙容易,一念比無念容易修。過去看到許多大德接引眾生的方法是用身教,無言語。有的用言教,為其詳細解說。因人因事而異,均能使眾生得益。法門無量無邊,其目標是一個,殊途同歸。
 
「法身複者」,第一種自性清淨法身。此指本體,亦即法身單,我們大家都有。第二種離垢妙極法身。從事相上講,「垢」是無明煩惱,亦圓教如來果位,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盡,稱他為「離垢妙極法身」,因為等覺菩薩尚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不能稱為妙極。妙極法身成佛者有,菩薩以下沒有。「報身複者」,分自受用報身與他受用報身。般若經講的實智即是自受用報身。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自受用是無知。佛為眾生說法是權智,佛自己受用是實智。佛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其心是真清淨。
 
「化身複者」,分示生化身與應現化身。示生化身如佛住世間,同世人一樣,講經說法,八十歲圓寂。應現化身是臨時感應出現。過去周邦道先生的夫人在抗戰前住在南京,遇到地藏王菩薩化緣,乃是菩薩應現化身。周家住宅甚大,有三進。有一天一位出家人到他家向周夫人化緣,化五斤香油。當時周夫人尚未學佛,未曾首肯,把這位出家人敷衍走了。周夫人事後想起我家有三道門,均未開啟,這位出家人如何進來,殊屬不解。後來到台灣將此事向李老師談及,李老師說,這位出家人就是地藏菩薩。周先生夫婦聽後非常後悔。
 
「佛界化身,隨類化身」。此單指以佛的身相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其他各種現身即隨類化身。「雖辨單複三身,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大師唯恐我們聽後生執著就壞了。從理上講有體相用,從佛界講有三身,這三件事是圓融的,不縱橫,亦無差別,如有執著即有過失。說法聽法都要懂得這個原理原則,即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說法的人說法清淨,聽的人不執著言語、名相,不起分別執著,聽說有覺有悟。經上說的阿彌陀佛究竟是那一種身?凡聖同居土所見的阿彌陀佛是示生化身。釋迦佛三千年前在世出現也是示生化身。雖然同是示生化身,而其精神全不相同。釋迦佛示生有一點隨緣的味道。佛出現世間,當時世間人壽百歲,佛八十歲圓寂。第一是化緣已盡。第二是魔王波旬啟請,對佛說,你度化的眾生夠多了,可以入般涅槃了。佛答應他乃是隨順世緣。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生化身,他創造一個極樂世界,所感應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願望,身相與國土均是示生化身,與一切諸佛度化眾生不一樣,非常特殊。就化身而言,他也是報身,也是法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因其壽命太長,雖然將來他的化緣盡時入般涅槃,觀世音菩薩就在極樂世界成佛以繼其位,但在何年,無人能算出來,前面已詳述。我們往生到西方,壽命智慧神通德能均與阿彌陀佛相同,人人有份。如把此事實搞清楚,方知念佛求生淨土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其他全是假的。
 
「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此二「有」字非常重要。「具四義」,即「四悉檀」。第一、世界悉檀。佛以法施與一切眾生,「的標實境,令欣求故」。極樂是真有,阿彌陀佛也真有,令眾生心嚮往之。第二、為人悉檀。「誠語指示,令專一故」。佛以真誠的言語指示我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實踐,幫助眾生往生淨土,圓成佛道。相信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讚歎句句真誠,使我們生起真實信心,專學這個法門,這一生一定圓滿成就,得生善之利。第三、對治悉檀。大師說:「簡非乾城陽燄,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此段解文講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是乾闥婆城。乾闥婆是幻化的。陽燄亦非真,如莊子所說的野馬(野馬見莊子逍遙篇。意指高空中遊動雲氣之形如野馬,言其虛幻不實。)大陸北方平原中地氣遠看如水,近則無,渴鹿奔趨欲飲,總是找不到。「非權現曲示」是對李長者說的。李長者唐時人,了不起的大德。華嚴經自古至今只有兩個最著名的註解,一為清涼大師的華嚴疏鈔,一為李長者的華嚴合論。李長者在華嚴合論上說,西方極樂世界是權現的,乃阿彌陀佛方便接引眾生的設施。此處大師駁覆李長者的說法,故謂「非權現曲示」。菩薩誤解西方世界的很多,李長者說這句話又何足為奇,西方世界惟有諸佛方能究竟。「緣影」是眾生把六塵緣影的現象認為是自己的心,也是虛妄的。另外「保真偏但」是指小乘人證得偏真涅槃。世尊說小乘涅槃如中途站,非究竟目標。此是破魔邪權小對淨宗錯誤的見解。第四、第一義悉檀。大師說:「圓彰性具,令深證故。」教我們得證果的利益,「圓」是「圓滿」,「彰」是「明顯」。一絲毫隱瞞都沒有。「性具」是說明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心外之法,與大乘圓教經論所說的完全符合,確實有理論根據,令我們深信不疑。正因為他自性本具,使我們一定可以往生證果,更加深了信任。如仍有疑,對於往生淨土必發生最大的障礙。蕅益大師為什麼作彌陀要解,蓮池大師為什麼作彌陀疏鈔,他們的用心都是要使我們斷疑生信。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